•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職學生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職學生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旻沛. 博士. 高中職學生社會影響、上網正向 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陳昭瑞.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

(2) 致謝詞 世界之大、專業之多元,有時候對我來說,要找到容身之處是很迫切的, 然而在這過程中能和你們相遇,更是一件幸福、不可或缺的體會。身為劇場演 員,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師大心輔所的研究生,自三年前被錄取的那一刻 起,皆是從所未有的新旅程。此篇論文的完成,不僅是在生涯中難能可貴的經 驗,更重要的是,拾獲了這一路上予我指引、伴我左右的人們。 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林旻沛老師,不僅在研究上給予百分百的指 導與訓練,也常在課業、實習或生活中處處收到您的鼓勵與支持,且每回與老 師討論完,都是帶著滿滿的精神與感動離開。身為您的指導學生真的很幸福! 我也要謝謝兩位口試委員:陳慧娟與洪福源老師。謝謝您們提供寶貴且中肯的 建議,不僅導引了論文更為合適的走向、細心批改錯誤之處、更是豐厚了此篇 論文存在的價值。 回想論文的寫作過程,腦海中浮現許多同學、室友、朋友的畫面。首先是 母雞抖室友們:肉肉、朵拉、瑩瑩、珍珍和欣昀,跟妳們同住的這一年,真的 好快樂。現在凡是到了冬天,都會想起和妳們聚在寢室中,一起喝羊肉湯、吃 麵線、玩矮人礦坑、査命盤的時光。妳們不但陪伴我度過難熬的論文寫作階 段,更是增添了碩士生活美好的滋味。 接著,謝謝慧婷鷹眼般的格式校正能力,和一口答應口試紀錄的邀約,當 日因為妳在身旁,安頓了我的焦慮。不管在學習或日常中都有妳的一路相挺, 由衷的感謝。此外謝謝我的家人、謝謝嶺芳、岱融和彥竹,沒有你們多年的相 伴,我大概很難度過那些疲憊想放棄、孤獨又無助的日子。 感謝我的親密愛人任頡,總能在我最無助時,提供可靠的神救援,謝謝你 對我的愛和包容,且每當我懷疑自己時,永遠相信我可以做得到。未來的路還 很長,希望我們能一起變老。最後,感謝三年前的自己選擇這段旅程,和這一 路走來的勇氣與堅持,這實在太值得走一回了,以玆紀念。 i.

(3)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檢視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高中職學生網 路成癮之關聯性,主要探究社會影響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高中職學生網路成 癮的預測情形,並進一步釐清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預測中 之關係。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橫斷研究法,並以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 全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 方式進行立意性抽樣,共取得有效問卷 1922 份;研究工具包括「個人資料 表」、「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以及「陳氏網路 成癮量表」;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皮爾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 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1)高中職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 18.22 小時(標準差為 18.44 小時),其中平均每週在非課業相關的上網時間為 15.43 小時(標準差為 17.33 小時);(2)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總分及其三個分量表(成就自我、解壓 增趣及人際聯繫)皆與網路成癮總分達顯著正相關,但獲取資訊分量表與網路 成癮總分卻未達顯著相關;(3)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5)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完全 中介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 研究結論:本研究檢驗了高中職學生的社會影響(社會因素)和上網正向 效果預期(心理因素)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並依此發現提出後續研究與實 務處遇和應用上建議,以供研究者、教育相關工作者,以及輔導與諮商實務工 作者參考。. 關鍵詞: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社會影響、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 ii.

(4) Social Influence,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Chen, Chao-Jui Abstract Purpose: The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influence,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Moreover, the study focus on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that social influence and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 The study was constructed using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By both stratified an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echnical school in Taiwan. 192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finally.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personal data, social influence scale,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scal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Then, all vali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and SEM. Results: (1) The average hours on internet per week were 18.22 hours (SD = 18.44 hours), in which 15.43 hours (SD = 17.33 hours) were f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2) It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while information-seeking subscal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3) Social influenc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internet addiction; (4)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5)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fu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that social influence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iii.

(5) Conclusions: The study examined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factors) and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internet addic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and guidance counselors,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positive outcome expectancy, senior high school/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social influence. iv.

(6) 目次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評估 ............................................................................ 9 第二節 社會影響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 14 第三節 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 17 第四節 社會影響、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 19 第五節 研究假設 ..................................................................................................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27 v.

(7)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0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之網路使用概況 .................................................................. 30 第二節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 ...................... 33 第三節 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 35 第四節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在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之中介效果分析 .......... 3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38 第一節 討論 .......................................................................................................... 38 第二節 實務工作的應用與建議 .......................................................................... 4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 47 參考文獻...................................................................................................................... 49 中文部分.................................................................................................................. 49 西文部分.................................................................................................................. 51 附錄.............................................................................................................................. 59 附錄一 12 歲以上民眾曾經上網比例 ................................................................... 59 附錄二 12 歲以上網民眾近半年使用行動上網比例 ........................................... 60 附錄三 個人資料表 ................................................................................................ 61 附錄四 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 ............................................................................ 62 附錄五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 ............................................................................ 63 附錄六 陳氏網路成癮量表 .................................................................................... 64. vi.

(8) 表次 表 4-1-1 網路活動使用時數摘要表…………...…………………….……………..32 表 4-1-2 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32 表 4-2-1 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34. vii.

(9) 圖次 圖 2-5-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假設關係圖……………..22 圖 3-1-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架構圖……………..23 圖 4-5-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結構方程模式…………..37.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討高中職學生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間之關 係;本章將透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三個章節來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6)公佈的「2016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 查」結果顯示,截至 2016 年 7 月為止,全國上網人數已將近 1,993 萬人,上網 普及率為 84.8%。另外,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6)逐年進行的 「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亦指出,自 2006 至 2015 年底間,無論是經常上 網人口,或是商用網際網路帳號總數,皆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 此外,依據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發佈的「歷年無線上網行 為趨勢分析」報告指出,12 歲以上民眾的上網率已呈穩定趨勢、近五年皆達七 成七以上(附錄一)。並且使用無線區域網路和行動上網的民眾有大幅度的成 長,尤其是近半年來,行動上網的比率有驚人的漲幅,自 2012 年的 37.3%,成 長到 2015 年的 79.8%(附錄二);上述調查結果亦指出,臺灣地區 12 歲以上 民眾,於 2008 至 2015 年間,在「近半年每個人使用行動上網人數」與「近半 年每個人使用行動上網之比例」都是逐年攀升,顯見行動上網間接造成上網人 口與時數的增長。 因此綜合上述兩個機構長期調查結果,顯示臺灣網路使用人口和普及率皆 日益增加。 王智弘(2004,2013)指出人們對網路的使用幾乎一天都不能少,它不但 是做為人們溝通的媒材,更是一個活動場域,提供青少年隨心所欲獲取大量資 訊、與他人接觸的機會,以增加人際與休閒活動。此外青少年們也被鼓勵運用 網路,來增進學業表現與競爭力(Yen, Yen, Chen, Chen, & Ko, 2007);許韶玲與 1.

(11) 施香如(2013)則認為網路是一個容易接觸與取得的媒介,特別當人們在現實 生活中遇到難以消化的情緒時,網路可提供人們一個自我調適的空間,做為表 達情緒與抒發壓力的管道。 然而,當我們在享受網路的各種好處時,也需正視過度使用網路可能帶來 的負面影響。Young與Rodgers(1998)指出,不當的使用網路可能會造成個人 生理和心理的損害,並且威脅到人們的福祉,例如影響學生的課業學習、削弱 成人工作表現,以及造成生活上種種不適應情形,更嚴重的是會導致網路成 癮;柯慧貞等人(2003)回顧文獻整理出網路成癮對身心健康影響,包括了飲 食不定、睡眠不足、身體不適、手腕、背部及肩頸部疼痛,以及出現身體化和 焦慮症狀等問題;陳瑛琪(2013)也提及網路成癮可能會造成青少年在生活、 學習及健康上的問題,嚴重者不但影響青少年長遠的身心健康和發展,更會因 成癮於網路而造成脫序行為,並危及家庭與社會安全。 因此,網路普及化改變了學生學習管道和休閒生活模式,網路成為學生對 外連結和互相聯繫之重要管道,但部分學生因過度使用網路而影響正常生活步 調、耽誤學業,並造成人際關係疏離,甚至引發身體不適等健康問題 (Koronczai et al., 2011)。更進一步地,過去亦有研究指出,網路世界成了青少 年抒發低落情緒的首選空間,且大部份的受訪者自陳他們是網路成癮者,但沒 有人清楚地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成癮行為,因此助人與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此 重要議題投入更多的關注,並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Tsai & Lin, 2003)。 另一方面,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6)之「台灣寬頻網路使 用調查報告」顯示,最近半年上網情形以15-19歲(98.8%)比例最高,這意味 著使用網際網路已在青少年族群中相當盛行;陳瑛琪(2013)進一步指出,高 中職學生是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而教育部(2015)統計資料亦顯示,網路成 癮的高危險群比例,隨著年齡攀升,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 9.3%、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17.5%,而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更 是佔了19.5%;故本研究以網路使用高普及率且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的高中職生, 2.

(12) 來做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有關成癮行為的成因探討,大部分研究已聚焦於心理與社會因素部分。在 社會因素方面,過往研究已發現社會影響因素對成癮行為的預測扮演了重要角 色(翁翠吟,2012;陳筱茜、柯慧貞、李昆樺、林旻沛,2010;McGeel et al., 2015; Wu, Ko, Wong, Wu, & Oei, 2016; Yu & Ko, 2006);Yu與Ko(2006)發現 社會影響(含估計搖頭丸使用盛行率、重要他人對使用檳榔態度及重要他人搖 頭丸使用情形)可正向預測大學生搖頭丸使用意圖;陳筱茜等人(2010)亦發 現社會影響(含他人對使用檳榔態度、估計周遭他人使用盛行率及檳榔取得難 易程度)在有無使用檳榔的大學生間呈顯著差異,且社會影響能直接且正向預 測檳榔使用行為;McGeel等人(2015)則進一步針對9-10歲兒童進行研究,也 發現社會影響(父母、兄弟姊妹及朋友的吸菸情形)對其吸菸認知扮演重要角 色,且朋友吸菸和男女生吸菸意圖呈顯著正相關、兄弟姊妹吸菸與女生吸菸意 圖也呈顯著正相關。 在網路成癮行為方面,翁翠吟(2012)針對臺灣四所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進行研究,發現社會影響(含同儕對網路遊戲使用態度、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 率及同儕邀約使用網路遊戲頻率)與網路遊戲成癮呈顯著正相關;Wu等人 (2016)也發現社會影響(含父母使用網路遊戲頻率、父母邀請使用網路遊戲 頻率、同儕對網路遊戲使用態度、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及同儕邀請使用網路 遊戲頻率)與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亦呈顯著正相關,且父母和同儕邀請使用網 路遊戲頻率,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遊戲成癮。從上述研究可知,社會影響與 成癮行為有顯著關聯,社會影響可正向預測成癮行為。 在心理因素部分,許多研究已證實無論橫斷性研究或追蹤性研究,「正向效 果預期」皆是預測成癮行為相當重要之因素(陳筱茜等人,2010;Chang, Ko, Wu, & Cheng, 2007; Christiansen, Smith, Roehling, & Goldman, 1989; Heinz, Kassel, Berbaum, & Mermelstein,2010; Lee, Greely, & Oei, 1999; Li, Yu, Hu, & Huang, 2003; St-Pierre, Temcheff, Gupta, Derevensky, & Paskus, 2014)。在橫斷性 3.

(13) 研究方面,St-Pierre等人(2014)以美國大專校院運動員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 正向效果預期(贏錢、感到愉悅)與賭博問題呈顯著正相關;Yi、Stewart、 Collins與Stewart(2015)探究賭博動機的成因,發現賭博動機越高的研究參與 者,亦有較高的正向效果預期;而在網路成癮行為方面,Lin、Ko與Wu (2008)調查臺灣南部地區4456位大學生,也發現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 正向預測網路成癮程度;盧永欽(2009)進一步發現,當大學生之線上遊戲正 向效果預期越高,其線上遊戲使用時間越多、網路成癮的傾向也越高;Wu等人 (2016)則以2104位國中七、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同樣發現網路遊戲正向 效果預期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遊戲成癮。 在追蹤性研究方面,Heinz等人(2010)發現在控制基準期的憂鬱和焦慮症 狀後,抽菸正向效果預期可顯著預測青少年兩年後的抽菸行為和尼古丁依賴程 度;Schmits、Mathys與Quertemont(2015)以877位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一 年追蹤研究,也發現大麻使用正向效果預期是使用大麻的危險因子;在網路成 癮行為部分,林旻沛(2011)同樣發現在控制第一年網路成癮程度後,第一年 的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第二年大學生網路成癮行為。是故無論 在橫斷性研究或追蹤性研究,皆發現正向效果預期可顯著且正向預測成癮行 為。 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開始嘗試整合上述心理社會因素,並發展出相關理論 模式來解釋成癮行為成因,其中以態度-社會影響-效能模式(Attitude-Social Influence-Efficacy Model;ASE模式)最為著名(陳筱茜等人,2010)。ASE模 式結合了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與Bandura(1977, 1989) 的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on Theory),並指出態度、社會影響及效能皆能 有效預測行為意圖和行為產生;而個人態度的形成,則是來自於社會影響與自 我經驗累積,使之對事物產生效果預期與自我效能感;ASE模式強調以效果預 期、自我效能及社會影響來預測行為意圖和行為本身(陳筱茜等人,2010)。 然而,在運用ASE模式來探究成癮行為成因的實徵研究中,卻有三類分歧 4.

(14) 結果。第一類為支持ASE模式的相關研究;Yu與Ko(2006)發現社會影響可直 接預測搖頭丸使用行為,且正向效果預期是透過社會影響的完全中介,來預測 搖頭丸使用行為;Monk與Heim(2013)則以二因子實驗設計檢驗社會影響與 飲酒相關認知對飲酒行為影響,結果亦發現環境和社會脈絡是一個重要的中介 因素,中介了飲酒相關認知與飲酒行為之關係。上述實徵研究顯示,正向效果 預期(A)會透過社會影響(S)的中介來預測成癮行為。 第二類研究結果則是正向效果預期(A)與社會影響(S)各自獨立預測成 癮行為。張志宏(2006)探討大學生嚼食檳榔的心理歷程,並進行兩競爭模式 比較,結果發現修正過後的ASE模式更能合適地解釋大學生嚼食檳榔行為,而 此修正模式中的變項關係為,社會影響直接預測檳榔使用行為,正向效果預期 則是透過拒用自我效能來預測檳榔使用行為;陳筱茜等人(2010)同樣透過修 正ASE模式來檢驗南臺灣3246名大學生之檳榔使用行為,結果也發現社會影響 能直接影響檳榔使用行為,而正向效果預期同樣是透過低的拒用自我效能(是 指個人認為在高危險情境之下,能夠拒絕或停止成癮行為的信心程度)來預測 嚼檳榔行為。 第三類研究是針對網路成癮行為來做模式檢驗,結果卻發現社會影響(S) 會透過正向效果預期(A)的中介來預測網路成癮;Wu 等人(2016)調查 2104 位臺灣國中生,發現網路遊戲正向效果預期可完全中介同儕對網路遊戲使 用正向態度和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對網路遊戲成癮之預測關係,亦部分中介 同儕邀請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對網路遊戲成癮之預測關係。 是故,綜合上述成癮行為與社會影響之關係、成癮行為和正向效果預期之 關聯,以及社會影響和正向效果預期對成癮行為之不同預測關係的實徵研究結 果,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探究高中職學生的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性。 二、瞭解高中職學生之社會影響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情 形。 5.

(15) 三、釐清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預測中之關係。. 6.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動機與文獻回顧,本研究目的為瞭解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 期與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關聯性,主要探究社會影響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 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的預測情形,並進一步釐清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 對網路成癮預測中之關係。 針對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 一、高中職學生的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情形為何? 二、高中職學生之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為何? 三、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預測中之關係為何?. 7.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網路成癮 本研究所指稱的網路成癮,是依據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與楊 品鳳(2003)所提出的測量定義,將網路成癮分為五個面向,分別是:強迫性 上網、網路成癮戒斷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及時間管理問 題,當個人越符合相關描述,就越可能有網路成癮傾向;故本研究所指的網路 成癮是指研究參與者於陳淑惠等人(2003)所編製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中 之得分,倘若分數愈高、顯示越有網路成癮的傾向。. 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是指個人對於使用網路會產生什麼樣正向結果的內在 想法,例如:我知道上網能讓我感到快樂(林旻沛,2011)。而本研究所指的上 網正向效果預期係指 Lin、Hu、Lin 與 Wu(2013)所編製的上網正向效果預期 量表中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對上網的正向效果預期越高。. 三、社會影響 本研究所指稱的社會影響,是指「最近一年內周遭環境對個體網路使用行 為的影響情形」,包含:周遭他人使用網路的頻率、周遭他人邀請自己使用網路 的頻率,以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的容易度;本研究之社會影響係指柯慧貞 (2012)所編製的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中之得分,分數越高、代表受社會影 響程度越高。. 8.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先說明網路成癮的定義與評估,接著對社會影響、正向效果預期與成 癮行為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最後提出研究假設。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網 路成癮的定義與評估;第二節為社會影響和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正 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社會影響、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 行為之相關研究;第五節為研究假設。.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評估. 一、成癮的定義 在早期的成癮定義部分, 「成癮」僅指物質成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定義,成癮係指:「因為重覆服用自然或人工合成的藥物,而產生不可自拔、 得重覆使用的需要與衝動,即便已出現社會與身心傷害,卻無法停止使用該類藥 物的一種週期性著迷狀態」 (周倩,1999) ;然而近年來已不再將成癮限定於物質 成癮,亦包含行為性成癮(Holden, 2001) ,因此成癮的定義涵蓋物質性成癮與行 為性成癮。 Griffiths(2000)更進一步地提出任何行為性成癮都應符合下列六項標準: 1. 重要性:此一行為成為個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且主宰著個體的想法、感 覺及行為;2. 情緒改變:當個體從事此一活動後,主觀情緒感受會變好;3. 耐 受性:個體必須從事更多這樣的行為或活動,才能獲得和先前相同的滿足感; 4. 戒斷症狀:當停止從事此一活動之後,會產生負向的生理或心理反應,如躁 動不安或發抖或心情低落等;5. 衝突性:當從事此一行為時,會造成家庭或人 際的衝動、或社會職業功能損傷、或自我衝突(無法自我控制)等;6.復發: 當成功控制或戒除後,又再次發生此一行為。. 9.

(19) 二、行為性成癮在大腦中有共同的機制 根據林旻沛(2011)回顧,Holden(2001)指出行為性成癮和物質性成癮一 樣,會導致酬賞迴路產生長期性改變。Ko 等人(2009)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來 偵測十位線上遊戲成癮者與十位非線上遊戲成癮者,觀察兩組參與者在觀看魔 獸世界遊戲圖片時之不同腦區反應,發現相對於非線上遊戲成癮者,線上遊戲 成癮者活化的腦區和物質成癮者渴望使用物質時相仿;Park 等人(2010)發現 比起正常控制組,網路成癮組因過度使用網路,使得大腦之多巴胺迴路產生神 經生理結構性改變,且歸結網路成癮者和其他物質成癮者一樣,享有相同的神 經機制。 Kim 等人(2011)進一步發現網路成癮者之多巴胺 D2 接受器的可得性較 低,代表個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已產生基因性改變,迫使個體必須重覆進行成 癮行為,以不斷刺激多巴胺神經細胞、維持相同程度的快樂感,因此推論網路 成癮者和其他物質成癮者一樣,擁有相同的神經生理改變基礎;Hou 等人(2012) 的研究也重覆驗證上述推論,他們透過腦成像技術提供了具體證據,更明確地 證實網路成癮會引起大腦中多巴胺轉換蛋白顯著流失,因而促使個體需要更大 量的多巴胺、進而造成行為性成癮;此結果亦支持網路成癮與其他物質性成癮 行為,共同享有相似多巴胺神經迴路改變之情形。 綜上所述,成癮的定義已從早期的「物質成癮」,逐漸擴展至近期的「行為 性成癮」 ;而在腦影像學的研究中,證實了網路成癮者與物質成癮者擁有相似的 神經生理改變基礎;因此本研究後續探究網路成癮相關成因部分,將回顧網路 成癮和各種成癮行為之相關文獻,以補足網路成癮相關文獻不足情況,且這些 文獻也將作為發展研究假設與模式推導之依據。. 10.

(20) 三、網路成癮的定義 研究者回顧歷年文獻,發現許多研究對網路成癮的定義並不一致。最初,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教授 Ivan Goldberg 醫生,以開玩笑態度發明「網路成 癮症」一詞,本只是無心插柳,竟帶動了全球學術界、各助人者與社會大眾對 這議題的關注(王智弘,2013);Goldberg(1995)將網路成癮症定義為:「由 於過量的使用網路,致使個體的生活適應出現問題,削弱其在工作、課業、社 交、家庭、經濟、心理及生理之功能」。 一年後,Young(1998)提出相關的研究;她認為網路的互動特性易讓人 上癮,這樣的失控行為與病態性賭博接近,並不包含服用任何麻醉藥物,故提 出較正式的名詞:「病態性網路使用」;Griffiths(1995)則認為「網路成癮是一 種人類與機器互動的結果,但物質的攝取則不包含其中,將其稱為「科技成 癮」;而 Black、Belsare 與 Schlosser(1999)指出「網路成癮必須是個體自覺過 度使用網路而造成自身困擾,並導致社會職業功能損傷、經濟困難或面臨法律 等相關問題時,才能診斷為網路成癮」;Shapira、Goldsmith、Keck、Khosla 與 McElroy(2000)則將網路成癮定義為「個體無法控制自己對網路使用的依賴, 因而導致挫敗感,並且已造成其日常功能損害」;Şenormancı、Şenormancı、 Güçlü 與 Konkan(2014)定義網路成癮為「即使繼續使用網路會造成個體各方 面的功能損害,仍過度重視網路的重要性、反覆出現要限制或控制自己上網行 為的想法,卻無法消除自己對網路的需求,以及會投入越來越多時間即稱為網 路成癮」。 另一方面,美國精神醫學會首度於DSM-5的「Conditions for Further Study」 部分,提出網路遊戲障礙症之診斷名稱和診斷準則,並指出網路遊戲成癮最常 見於年紀介於12-20歲的青少年間,且回顧240多篇文獻後發現,網路遊戲成癮 者與嗜賭症和物質成癮者在行為上有許多相似性,也發現相較於北美和歐洲國 家,網路遊戲成癮在亞洲國家有更高的盛行率(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唐心北(2013)將網路遊戲障礙症進行中文翻譯,他建議 11.

(21) 的診斷準則是「持續及重覆的使用網路,經常和其他玩家一起玩遊戲,而致使 臨床上的損傷或憂慮」,並在一年間出現下述五項症狀(或更多),便可暫時診 斷為「網路遊戲成癮」:1. 著迷於網路遊戲;2. 若中斷網路遊戲時出現戒斷症 狀,包含:躁動、焦慮或沮喪,但無藥理性戒斷的生理症狀;3. 耐受性:個人 會在網路遊戲上投注更多的時間;4. 縱使反覆想控制或停止使用卻沒有成效; 5. 因為熱衷於網路遊戲,過往的生活常規或休閒興趣不復存在;6. 知悉過度使 用會產生心理社會問題,依然欲罷不能;7. 蒙蔽家人、治療師或其他人網路使 用的真實情況;8. 往往透過網路遊戲來紓解低落的情緒;9. 因為過度使用而喪 失重要的人際關係或是學業、生涯的機會等。 在國內研究方面,周倩與周榮則於 1997 年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網路成癮的學 術報告,他們定義網路成癮是「重覆性地使用網路,所造成的一種周期性著迷 狀態,並會引發難以阻抗再度使用的渴望。同時在心、生理上都會依賴上網所 帶來的快感,並且想要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王澄華,2001);韓佩凌、鄔佩 麗、陳淑惠與張郁雯(2007)以心理需求與適應的觀點定義網路成癮為:「因重 覆網路使用而造成的慢性著迷狀態,並且帶來無法自拔的再度使用之渴望,進 一步減弱學習、社交、工作、家庭及生心理功能」。 本研究依據上述文獻回顧與整理,將網路成癮定義為:「因過度使用網路 而對個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削弱在人際、健康、學業及時間管 理等各方面功能,且即便自覺上網行為已干擾正常生活,仍無法自拔地持續從 事上網行為」。. 四、網路成癮的評估 由於網路成癮目前在診斷上仍未有定論,也尚未列入DSM-5(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的正式診斷之內,因此目前仍以量表作為主要的 評估方式,且許多學者已提出不同的評估方式。在國內本土的評估工具中,主 要以陳淑惠等人(2003)所發展之「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12.

(22) Addiction Scale)最為廣泛應用;該量表囊括「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含強迫性 上網、戒斷反應及耐受性及等三因素)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含人際和健 康問題與時間管理問題等兩因素)等兩個分量表;該量表是以1336名臺灣大學 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嚴謹的心理計量分析程序編製而成,為國內研究網路成 癮議題中發展最完整之量表,不僅可施行於國內的大學生樣本(王澄華, 2001;林以正、王澄華,2001),亦已被使用於高中職學生樣本(吳佳煇, 2004),因此該量表具廣泛適用性,故本研究將以陳氏網路成癮量表作為衡鑑 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程度的測量工具。. 13.

(23) 第二節. 社會影響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社會影響的定義 一般來說,在成癮行為研究中所指的社會影響,是指直接被周遭他人(社 會規範、知覺到的壓力)或間接被周遭他人的想法、感覺及行為所影響的過 程;其中社會規範是指個人知覺到重要他人對自身行為的期望,而知覺到的壓 力是指個人經驗到環境中對其行為的支持或施壓(Epstein, Williams, & Botvin, 2002)。 在理性行動理論中,主觀規範是促成個人行為的因素之一;Ajzen與 Fishbein(1980)認為,重要他人對個人從事某特定行為的允許與否、支持程度 等,會對個人產生壓力,而這股壓力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換句話說,個人在考 慮要不要從事某行為時,會受到上述壓力的影響。此概念與Bandura(1989)的 社會認知理論中的社會影響有相近之意涵,包含了知覺到的社會規範、模仿, 以及知覺周遭壓力等,且個人會透過「模仿」來形成行為,同時模仿也是預測 個體行為的重要因子,是指以周遭、重要他人之行為為模仿對象,進而透過這 樣的間接學習養成某種行為習慣的歷程。. 二、社會影響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根據過往研究顯示,對於各種成癮行為,外界環境的影響性不容小覷。 Khantzian(1997)的研究指出,社會層面因素是讓物質濫用者戒除不了的最大 原因;Gupta與Derevensky(1997)調查了477位、年齡介於9-14歲的青少年,發 現86%青少年是與家人一起賭博(53%與兄弟姊妹、40%與父母親及46%與親 戚),且75%的人是在自己家中進行賭博,並且隨著年齡增加,青少年更傾向在 朋友家中或是在學校賭博。 Epstein 等人(2002)則分別針對非裔美國人和居住在紐約市的加勒比裔 黑人青少年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引發個體開始喝酒的預測因素,皆包含了 14.

(24) 父親喝酒、兄弟姐妹喝酒、朋友喝酒、同儕喝酒及吸煙行為;McGeel 等人 (2015)以 1143 位 9-10 歲的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進一步發現「父母親抽菸」 與「兄弟姊妹和朋友的吸菸情形」對吸菸認知扮演重要角色,且「朋友吸菸」 和「男女生吸菸意圖」呈正相關、「兄弟姊妹吸菸」與「女生吸菸意圖」也呈 正相關。 在國內研究方面,李景美、賴香如、李碧霞與張鳳琴(2000)調查臺北市 與新北市高職學生物質濫用情形,發現社會層面的危險因子包含身邊家人、同 儕、師長使用物質比率及物質可得性,以及使用者知覺身邊他人的使用行為和 取得物質管道,皆是造成學生嘗試或持續使用物質的原因;郭憲文與李玫姿 (2004)調查國高中學生物質(含菸、酒及檳榔)使用情形,他們將受試者分 為「家人有物質使用習慣」與「家人無物質使用習慣」,分別了解其子女的用藥 危險性。結果發現,當家人有物質使用習慣,其子女用藥危險性是家人無此習 慣者的1至6倍。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若兄弟有吸菸習慣,則其用藥危險性是兄 弟無此習慣者的38.1倍。 Yu與Ko(2006)調查臺灣南部地區大學生的搖頭丸使用情形,結果發現社 會影響可正向預測搖頭丸使用意圖和搖頭丸使用行為,且相較正向效果預期、 拒用搖頭丸自我效能及搖頭丸使用意圖,社會影響的預測力是最高的;陳筱茜 等人(2010)則針對大學生嚼檳榔行為進行研究,也發現社會影響可正向預測 檳榔使用行為。 在網路成癮行為方面,翁翠吟(2012)針對臺灣四所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進行研究,發現社會影響(含同儕對網路遊戲使用態度、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 率及同儕邀約使用網路遊戲頻率)與網路遊戲成癮呈顯著正相關;Wu等人 (2016)也發現社會影響(含父母使用網路遊戲頻率、父母邀請使用網路遊戲 頻率、同儕對網路遊戲使用態度、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及同儕邀請使用網路 遊戲頻率)與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呈顯著正相關,且父母和同儕邀請使用網路 遊戲頻率,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遊戲成癮。 15.

(25) 從上述文獻回顧可知,社會影響與成癮行為具重要關聯性,但在網路成癮 部分,國內研究仍缺乏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之關聯檢驗;因此本研究將重 覆驗證,在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樣本中,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是否存在顯著正 相關,以及社會影響是否同樣能顯著且正向預測高中職學生的網路成癮,並提 出「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與「社會影響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 成癮」等研究假設。. 16.

(26) 第三節. 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正向效果預期的定義 根據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on theory)指出,一個人的行為 會受到「效果預期」的影響,且「效果預期」包含了對特定行為的信念,是指 個人評估從事該行為後的結果,對自己有何好處和壞處;當個體認為從事該行 為對自己有好處時,會傾向執行該行為(Bandura, 1989)。 在物質使用行為部分,Connors、O'Farrell、Cutter與Thompson(1986)將 正向效果預期定義為「個人過去直接或間接接觸他人從事成癮行為時之正向經 驗,如曾經看過或聽哥哥說過抽菸很放鬆,且這些經驗轉變成個人內在的認知 表徵」;而後有學者加入不同闡述,主張正向效果預期與態度或信念有所不 同,強調人對行為與後果關係的認知,例如:如果我抽大麻,我會感覺到很放 鬆(Goldman, Brown, & Christiansen, 1987)。 林旻沛(2011)回顧相關文獻後指出,正向效果預期是個人內在的認知表 徵,意指「個人對於從事成癮行為後,會對自己的生理、認知、情緒及行為等 層面,產生什麼樣正向作用或影響」的內在想法;而應用到網路使用行為部 分,正向效果預期則可定義為「個人對於使用網路會產生什麼樣正向作用或影 響」的內在想法,例如:我知道上網有「忘記煩惱」或「感到愉悅」等好處。. 二、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過往研究多顯示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呈正相關,且正向效果預期可正 向預測成癮行為。Christiansen等人(1989)指出,正向效果預期可透過觀察學 習而不斷發展,首當其衝的是直接經驗到的物質使用;Heinz等人(2010)回顧 吸菸研究後指出,近期研究證實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吸菸萌生正向效 果預期,並且透過縱貫式研究、取樣568位平均年齡15.67歲的青少年,發現在 控制基準期的憂鬱和焦慮症狀後,抽菸正向效果預期(如抽菸可以讓我不那麼 17.

(27) 憂鬱和焦慮)可正向預測兩年後的抽菸行為和尼古丁依賴程度;St-Pierre等人 (2014)則調查美國大專院校的運動員學生,發現正向效果預期(贏錢、感到 愉悅)與賭博問題呈正相關。 在國內研究方面,Li等人(2003)在青少年嚼檳榔的調查研究中指出,檳 榔正向效果預期能正向預測嚼檳榔行為;Chang等人(2007)的研究也同樣指 出,檳榔正向效果預期是預測檳榔使用行為的重要因子;陳筱茜等人(2010) 亦針對大學生進行嚼檳榔行為研究,發現檳榔正向效果預期與檳榔使用意圖和 檳榔使用行為皆呈顯著正相關,且透過拒用自我效能之中介,來正向預測檳榔 使用行為。 而在網路成癮行為方面,Lin等人(2008)調查臺灣南部地區4456位大學 生,發現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正向預測網路成癮;盧永欽(2009)的研究也發 現,線上遊戲使用時間與線上遊戲正向效果預期及線上遊戲成癮程度皆呈顯著 正相關;Wu等人(2016)調查2104位國中七、八年級學生亦發現,網路遊戲正 向效果預期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遊戲成癮;進一步地,林旻沛(2011)以一 年追蹤研究同樣發現,控制第一年的網路成癮程度後,第一年的上網正向效果 預期程度可以顯著並正向預測第二年大學生網路成癮行為。 由上述研究可知,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具有顯著且重要的關聯性,不 過在網路成癮部分,國內研究亦缺乏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之關聯檢驗;因 此,本研究也將重覆驗證,在大樣本的高中職學生樣本中,正向效果預期與網 路成癮是否存在顯著正相關,以及正向效果預期是否同樣能顯著且正向預測高 中職學生的網路成癮,並提出研究假設:「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存在顯著 正相關」與「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18.

(28) 第四節. 社會影響、正向效果預期與成癮行為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先介紹 ASE(Attitude-Social influence-Efficacy)模式,並回顧應用 此模式解釋成癮行為之相關實徵研究,且整理出三類結果:第一類是態度 (A)透過社會影響(S)的中介來預測成癮行為;第二類是態度(A)與社會 影響(S)可各自獨立預測成癮行為;第三類則是社會影響(S)透過態度 (A)的中介來預測成癮行為。接著再依據 Bandura 社會認知論(Bandura, 1989)之理論內涵,及 Flay 與 Petraitis(1994)提出的三元影響論之觀點,推 導出本研究之假設。 近來已有研究嘗試整合相關心理社會因素來解釋個體行為,且已發展出許 多理論模式,其中 ASE 模式相當著名。ASE 模式是一個關於行為改變的理論, 整合了理性行動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及跨理論模式(Noar, Crosby, Benac, Snow, & Troutman, 2011),且被廣泛地運用在許多健康行為和量身訂製的健康介入計 畫中。根據 Twinomujuni、Nuwaha 與 Babirye(2015)回顧,ASE 模式最初是 由 Vries、Dijkstra 與 Kuhlman(1988)為了瞭解戒菸行為而發展出來的模式; 該模式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意圖主要受態度(Attitude,A)、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S)及自我效能(Efficacy,E)所影響。Noar 等人(2011)則進一步 說明三個因素之涵義,其中態度是指個人對於一個行為的正、負向認知或信 念;社會影響係指社會規範、知覺他人行為,以及周遭他人對此行為的支持或 反對態度;而自我效能則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執行某行為的信心程度評估;這三 個心理社會因素影響著個人的行為意圖,也影響著行為的產生和改變程度。 然而,在運用 ASE 模式探究成癮行為成因的實徵研究中,卻有三類分歧之 不一致結果。第一類為支持 ASE 模式之相關研究;Yu 與 Ko(2006)發現社會 影響可直接預測搖頭丸使用行為,且正向效果預期透過社會影響的完全中介, 來預測搖頭丸使用行為;Monk 與 Heim(2013)則以二因子實驗設計檢驗社會 影響與飲酒相關認知對飲酒行為影響,結果亦發現環境和社會脈絡是一個重要 19.

(29) 的中介因素,中介了飲酒相關認知與飲酒行為之關係。上述實徵研究顯示,正 向效果預期(A)會透過社會影響(S)的中介來預測成癮行為。 第二類研究結果並不支持ASE模式,而是正向效果預期(A)與社會影響 (S)可各自獨立預測成癮行為。張志宏(2006)研究大學生嚼食檳榔的內在歷 程,並進行兩競爭模式比較,結果發現修正後的ASE模式更能合適地解釋大學 生嚼食檳榔行為,而此修正模式中的變項關係為,社會影響直接預測檳榔使用 行為,正向效果預期則透過拒用自我效能去預測檳榔使用行為;陳筱茜 (2010)同樣透過修正ASE模式來檢驗南臺灣3246名大學生之檳榔使用行為, 也發現社會影響能直接預測檳榔使用行為,而正向效果預期亦是透過低拒用自 我效能來預測嚼檳榔行為。 第三類研究結果也不支持 ASE 模式,且發現社會影響(S)反倒會透過正 向效果預期(A)的中介來預測成癮行為;Wood、Read、Palfai 與 Stevenson (2001)蒐集大學生酒精使用行為和問題、社會影響及正向效果預期等資料來 探究大學生的飲酒行為,經由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後發現,正向效果預期在社會 影響與酒精使用行為和問題間,扮演著中介角色;翁翠吟(2012)則以 1484 位 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利用路徑分析後也發現,同儕對使用網路遊戲之態度和使 用網路遊戲之頻率,是透過網路遊戲正向預期的完全中介,而與網路遊戲成癮 有關;Wu 等人(2016)調查 2104 位臺灣國中生,同樣發現網路遊戲正向效果 預期可完全中介同儕對網路遊戲使用正向態度和同儕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對網路 遊戲成癮之預測關係,亦部分中介同儕邀請使用網路遊戲頻率對網路遊戲成癮 之預測關係。 由上述三類分歧的實徵研究結果可推測,ASE 模式對成癮行為的預測歷程 需再重覆檢驗與修正,而這也是本研究釐清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 路成癮預測關係的主因;本研究接續依據 Bandura 社會認知論(Bandura, 1989)之理論內涵,及 Flay 與 Petraitis(1994)提出的三元影響論之觀點,推 導出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可能預測關係,並據此提出本 20.

(30) 研究之假設。 在社會認知論部分,Masisito、Carey 與 Bradizza(1999)在其社會學習理 論一書中曾引述 Bandura(1969)之觀點,認為認知是外在環境或事件與個體 行為間的中介變項;外在環境或事件提供個人訊息以進行認知方面的處理,而 處理結果決定後續行為,故效果預期在引導日後行為的發生扮演重要角色(林 旻沛,2011);因此本研究依據社會認知論的理論內涵,推估認知變項應為中介 變項,中介了外在環境與個人行為間之關聯,故假設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中介 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 此外根據Chun(2015)的回顧,Flay與Petraitis(1994)提出三元影響理論 (The Theory of Triadic Influence)來探究青少年的物質使用行為;此理論認 為,個體的所有行為皆受到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並假設有三種類型的影 響能解釋青少年的物質使用行為,包含社會、態度及個人,且每一類型又包含 不同程度的影響來源,依序為最遠因、遠因及近因。 針對ASE的「A」與「S」之關係,可依據三元影響理論之觀點而有更進一 步的瞭解,特別是第二類型影響態度部分;態度之「最遠因」所指的是青少年 的周圍環境,例如鄰居、學校、文化、職業、學業,以及所處國家對物質使用 的政策;「遠因」指的是影響青少年物質使用態度之大眾價值觀,包括傳統價 值觀、社交疏離、社會批判及社會對越軌行為的寬容程度;「近因」則是指青 少年對物質使用後果的預期與評估(Petraitis, Flay, & Miller, 1995);因此依著 最遠因、遠因再到近因的理論觀點,應是青少年的周圍環境影響了大眾價值 觀,大眾價值觀再影響了青少年對物質使用後果的預期和評估,故本研究依據 三元影響理論之觀點,同樣假設:「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中介社會影響對網路 成癮之預測關係」。. 21.

(31) 第五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文獻回顧與相關推導,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如圖 2-5-1 所 示): 假設一: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皆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1-1 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1-2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假設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社會影響皆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1 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2-2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假設三:社會影響透過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來預測網路成癮。. 圖 2-5-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假設關係圖. 22.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蒐集資料,以釐清高中職學生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社 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之關係,並回應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本章分為五節,依 序為研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橫斷研究法,並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以瞭解上網正向 效果預期、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之關係,並考驗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項研究假 設。根據前述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和假設,本研究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圖 3-1-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架構圖. 23.

(3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用林旻沛教授所主持之科技部研究計畫:「臺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 癮心理社會成因與預防教育及其成效評估研究(第二年)」中的研究參與者做為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並對研究資料進行資料分析;研究者在此計畫中參與部分 為:文獻整理、部份資料建檔及資料分析和討論。 該科技部計畫以臺灣地區的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 與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 意性抽樣,第一年針對北臺灣兩所高中、兩所高職之全體高一學生進行取樣, 第二年再次進行追蹤施測;本研究使用該科技部計畫之第二年資料。 第二年兩所高中與兩所高職二年級預計施測人數為 2171 人,當天到校在班 之受測人數為 1928 人,最後有效問卷數為 1922 份;因此問卷回收率為 88.81%、問卷反應率為 99.69%,以及有效樣本回收率為 88.53%。 此外,由於本研究使用拔靴法來檢驗中介效果,因而樣本觀察值中不能包 含遺漏值,故本研究之有效問卷數由原有的 1922 份,經刪除遺漏值後,最後剩 餘 1891 份有效問卷數。. 24.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個人資料表 個人資料表含性別、出生年月日、是否擁有智慧型手機、最近一年內平均 每週以智慧型手機上網小時數、最近一年內平均每週上網小時數、最近一年內 非課業或非報告等平均每週上網小時數,以及最近一年內平均每週使用各網路 活動類型的時數等(包含線上遊戲、網路購物、網路資訊、網路色情及網路人 際等活動時數)。. 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為 Lin 等人(2013)所編製,共 26 題,包含四個分 量表,分別是「成就自我」(8 題)、「獲取資訊」(6 題)、「解壓增趣」(6 題), 以及「人際聯繫」(6 題)。此量表採 Likert 式六點評量法作答,填答時研究參 與者對每一個陳述句子,在六點量尺上圈選符合自己對網路使用看法的同意程 度數字,反應方式為「極不同意」1 分、「不同意」2 分、「有點不同意」3 分、 「有點同意」4 分、「同意」5 分、「極同意」6 分。全量表的總分代表個人對上 網好處的同意程度,總分越高代表個體對上網好處的同意度越高。 Lin 等人(2013)指出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達.91,且 四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84 至.91,並且以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因素 模式檢證,亦發現四因素模式之整體模式適配度佳(GFI = .96、NFI = .95、 NNFI = .94),因此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與因素效 度。. 三、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 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為柯慧貞(2012)所編製,其中三個分量表分別是 「周遭他人使用網路的頻率」(5 題)、「周遭他人邀請自己使用網路的頻率」(5 題)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的容易度」(4 題)。此量表採 Likert 式四點評量法 25.

(35) 作答,研究參與者根據自己最近一年內的真實狀況,圈選出周遭環境影響自己 使用網路的程度,並且「1 代表從未如此」、「2 代表偶爾如此」、「3 代表常常如 此」、「4 代表總是如此」,分數越高代表受社會影響程度越高。 在本研究中,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77,三個分量 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周遭他人使用網路的頻率為 .74、周遭他人邀請 自己使用網路的頻率為 .79,以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的容易度為 .52;由上述信 度係數可知,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及其分量表的信度尚可接受(最後一個分 量表信度係數欠佳)。. 四、陳氏網路成癮量表 陳氏網路成癮量表是陳淑惠等人(2003)編制和修訂而成;該量表分成 「網路成癮核心症狀」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等兩個分量表,其中「網路成 癮核心症狀」可再分為「強迫性上網」(5 題)、「網路成癮戒斷反應」(5 題)及 「網路成癮耐受性」(4 題)等三因素;而「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則分為「人際 與健康問題」(7 題)和「時間管理問題」(5 題)等二因素。此量表採 Likert 式 四點量尺方式作答,反應項目為「1 表示極不符合」、「2 表示不符合」、「3 表示符合」、「4 表示非常符合」,總分代表個人網路成癮傾向程度,分數越 高表示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此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93,兩周再測信度為 .83;網路成癮核心症狀 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 .90 與 .88;五個因素之內部一 致性信度則介於 .78 與 .82,且心理計量顯示此量表是一結構合理、穩定可靠 的量表;此外高危險群學生與一般學生在使用網路的經驗、每週上網時間、網 路成癮傾向、網路成癮症狀、網路成癮相關問題,以及對網路成癮之態度等變 項上,皆呈現不同型態之差異(陳淑惠等人,2003)。. 26.

(36) 第四節 研究程序 研究團隊在進行問卷施測進行前,先取得高中職校長、輔導主任及輔導教 師之同意,並獲得施測班級導師的同意後才進行問卷施測。在施測過程方面, 由計畫主持人先至四所高中職學校,針對輔導教師與導師進行施測訓練,並給 予施測說明書,以班級團體方式進行施測;在施測流程方面,施測人員先向研 究參與者說明此次施測目的、流程及研究倫理和保密性,請研究參與者放心、 誠實填答;此外在填寫問卷前,先告知研究參與者在完成此份問卷的填寫後, 下學期開學時給予個別回饋報告書,以提高研究參與者誠實填答動機;其次請 研究參與者填寫個人資料表與研究參與同意書,填答完妥,隨後收回,最後讓 研究參與者填寫僅標註問卷編號之身心健康問卷,且該身心健康問卷已清楚說 明個人基本資料的保密性和解釋相關疑義,使研究參與者對於問卷的作答更加 了解與放心。. 27.

(37)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使用 SPSS for Windows 22.0 版與 AMOS 18.0 版之統計套裝軟體來對 研究假設進行考驗,且本研究 α 之統計顯著水準訂定為 p < .05;本研究所採用 之統計方法如下: 一、描述統計 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來瞭解研究樣本的基本人口學特徵、平均每週上網時 間、平均每週非課業上網時間、平均每週智慧型手機上網時間,以及各類型網 路活動使用時間。. 二、皮爾森相關分析 本研究利用皮爾森相關分析來探究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 癮間之相關情形,以檢驗研究假設一:「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皆與網路 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三、結構方程模式 本研究使用結構方程模式,以 AMOS18.0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來檢驗研究假 設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社會影響皆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與研究假 設三(社會影響透過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來預測網路成癮);本研究採用最 大概似估計法來估計各模式中的效果係數和適配度,且為考量樣本代表性,處 理遺漏值時選用估計平均數與截距之功能來處理資料的遺漏值。 此外在研究假設三之中介模式分析部分,本研究採 Baron 與 Kenny (1986)所提出之方法,來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效果是否存在,其準 則包括:1. 獨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2. 中介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 係;3. 獨變項對中介變項有顯著的關係;4. 獨變項對依變項的顯著關係,會因 為中介變項的加入,而有所減弱(部分中介)、甚至呈現不顯著(完全中介)的 28.

(38) 關係之情形。另外本研究也利用拔靴法(Shrout & Bolger, 2002)當中的 Biascorrected(BC)來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效果是否成立。. 29.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分五節,第一節以描述性統計呈現研究參與者網路使用概況;第二節 則是利用皮爾森相關分析來瞭解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之相 關性;第三節為使用結構方程式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和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 之預測關係;第四節則進一步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在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 是否具中介效果。.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之網路使用概況 本研究有效問卷共 1922 份,其中女性 1019 位、佔有效樣本比例為 53.07%,男性為 901 位、佔有效樣本比例為 46.93%;另外本研究高中學生樣本 數為 937 人、佔有效樣本之 48.80%,高職學生樣本數為 983 人、佔有效樣本之 51.20%。 一、高中職學生每週上網小時數 本研究之高中職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 18.22 小時、標準差為 18.44 小 時;其中平均每週花在非課業相關的上網時間為 15.43 小時、標準差為 17.33 小 時。另外研究參與者平均每週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小時數為 14.60 小時、標準 差為 20.37 小時。 此外在研究參與者中,擁有屬於自己的智慧型手機總人數為 1723 人,佔有 效樣本(N = 1840)百分比為 93.64%;另外最近一年內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來上 網的總人數為 1727 位,佔有效樣本(N = 1870)百分比為 92.35%。. 二、高中職學生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 由表 4-1-1 可知,最近一年內高中職學生從事線上遊戲活動的平均每週時 間為 4.50 小時(標準差為 8.91 小時)、花費在網路購物或買賣活動的平均每週 30.

(40) 時間為 1.33 小時(標準差為 4.05 小時)、透過網路從事資訊活動(指逛網頁或 搜尋資料)的平均每週時間為 3.69 小時(標準差為 7.14 小時)、從事網路色情 活動(指在網路上接觸色情圖片、影音訊息及色情小說,或在成人聊天室和幻 想對象進行色情或性方面互動等)的平均每週時間為 0.29 小時(標準差為 1.01 小時),以及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指使用臉書(Facebook)、Yahoo 即時 通、ICQ、BBS、網路聊天室、Line、We Chat、BeeTalk、WhatsApp、Twitter… 等總時間)的平均每週時間為 8.83 小時(標準差為 13.14 小時);由上述資料 可知,高中職學生所從事的網路活動類型中,以網路人際互動所投入的平均每 週時間最長,接續為線上遊戲活動、網路資訊活動、網路購物或買賣活動,而 最少的平均每週時間則為網路色情活動。 另外扣除上述網路活動類型時數為 0 小時的研究參與者後,最多曾使用的 網路活動類型為網路人際活動,共 1785 位、佔有效樣本百分比 95.15%;次者 為網路資訊活動,共 1472 位、佔有效樣本百分比 78.3%;第三多則為從事線上 遊戲活動,共有 1006 位、佔有效樣本百分比 53.17%;第四為網路購物或買賣 活動,共有 814 位、佔有效樣本百分比 43.09%;最後則為網路色情活動,共有 273 位、佔有效樣本百分比 14.66%。以上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如表 41-2 所示。. 31.

(41) 表4-1-1. 網路活動使用時數摘要表. 平均數. 標準差. 每週上網時間. 18.22. 18.44. 每週非課業上網時間. 15.43. 17.33. 線上遊戲活動. 4.50. 8.91. 網路購物活動. 1.33. 4.05. 網路資訊活動. 3.69. 7.14. 網路色情活動. 0.29. 1.01. 網路人際活動. 8.83. 13.14. 14.60. 20.37. 智慧型手機上網 註:單位為小時. 表 4-1-2. 主要網路活動使用類型之比例. 網路活動類型. 人次. 百分比. 線上遊戲. 1006. 53.17%. 網路購物. 814. 43.09%. 網路資訊. 1472. 78.30%. 網路色情. 273. 14.66%. 網路人際. 1785. 95.15%. 32.

(42) 第二節.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 本節依序呈現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情形、社會影響與網路 成癮之相關情形,以及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社會影響之相關情形。 一、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結果 如表 4-2-1 所示,社會影響量表總分及其三個因素(「周遭他人使用網路頻 率」、「周遭他人邀請使用網路頻率」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容易度」)總分, 皆與網路成癮總分呈顯著正相關,顯示高中職學生周遭他人使用網路的頻率越 高、周遭他人邀請使用網路的頻率越高,以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的容易度越 高,其網路成癮程度也越高。因此研究假設 1-1:「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呈顯著 正相關」,獲得支持。. 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結果 由表 4-2-1 可知,高中職學生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總分,以及「成就自 我」、「解壓增趣」及「人際聯繫」等三因素,皆與網路成癮總分呈顯著正相 關,但「獲取資訊」因素與網路成癮總分卻未達顯著相關,代表高中職學生越 覺得上網有「成就自我」、「解壓增趣」及「人際聯繫」等好處面預期,則其 網路成癮傾向也越高,不過越覺得上網有「獲取資訊」的好處面時,網路成癮 傾向未達顯著相關。故研究假設 1-2:「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呈現顯著 正相關」,獲得部分支持。. 三、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之相關分析結果 根據表 4-2-1 所示,社會影響總分及其三個因素,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及 其四個因素,彼此兩兩皆達顯著正相關,代表高中職學生周遭他人使用網路頻 率越高、周遭他人邀請使用網路頻率越高,以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的容易度越 高,則越會覺得上網有成就自我、獲取資訊、解壓增趣及人際聯繫等好處面。 33.

(43) 表 4-2-1 各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相關係數(N = 1897) 1 1.網路成癮. 2. 3. 4. 5. 6. 7. 8. 9. 10. -. 2.社會影響總分. .15 ***. -. 3.社會影響-他人使用網路頻率. .06*. .71***. -. 4.社會影響-邀請使用網路頻率. .14***. .79***. .34***. -. 5.社會影響-接觸網路容易度. .12***. .68***. .23***. .30***. -. 6.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總分. .24***. .31***. .23***. .24***. . 22***. -. 7.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成就自我. .26***. .21***. .08***. .21***. .17***. .79 ***. 8.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獲取資訊. -.04. .21***. .23***. .11***. .14***. .64***. . 21***. 9.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解壓增趣. .30***. .21***. .18***. .15***. .13***. .81***. .50***. .46***. -. 10.上網正向效果預期-人際連繫. .10***. .32***. .27***. .22***. .21***. .74***. .33***. .53***. .52***. -. M. 18.22. 50.75. 14.97. 11.34. 10.53. 115.88. 28.36. 30.43. 27.55. 29.52. SD. 18.44. 6.80. 2.44. 2.95. 2.43. 16.75. 8.25. 4.18. 5.03. 4.73. *. p < .05. ***. p < .001. 34. -.

(44) 第三節. 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以結構方程式分別檢驗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和上網正 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在檢驗前,由於相關分析顯示上網正向效 果預期中的「獲取資訊」因素與網路成癮未達顯著相關,因此後續分析以「成 就自我」、「解壓增趣」及「人際聯繫」等三因素,來代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 另外由於樣本人數較大時 χ2 值易顯著,故本研究根據 Martens(2005)建 議來進一步檢查適配度指標數值,包含比較適配指數(CFI)、規準適配指數 (NFI)、非規準適配指數(NNFI)以及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 而依據 Hu 與 Bentler(1999)建議,當 CFI、NFI 與 NNFI 的數值大於 .90,以 及 RMSEA 值小於 .10 時,模式就具有可接受之模式適配度。 一、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利用結構方程模式檢驗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結果發現 該模式具良好之模式適配度(χ2(df =19) = 235.99、CFI = .97、NFI = .97、NNFI = .94、RMSEA = .077),並且,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 = .20, p < .001),因此研究假設 2-1「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獲得支 持。. 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 本研究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結果發現該模式具 可接受之模式適配度(χ2(df = 19) = 380.11、CFI = .95、NFI = .95、NNFI = .91、 RMSEA = .099),並且,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 = .35,p < .001),故研究假設 2-2「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 癮」,獲得支持。. 35.

(45) 第四節 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在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之中介效果分析 為檢驗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是否在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間具有中介效果,本 研究建立上網正向效果預期之中介模式(如圖 4-5-1 所示),以檢驗研究假設 三:「社會影響透過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來預測網路成癮」。 另外在此中介模式分析中,本研究採 Baron 與 Kenny(1986)所提出之方 法,來檢驗中介效果是否存在,其準則包括:1. 獨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 係;2. 中介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的關係;3. 獨變項對中介變項有顯著的關係; 4. 獨變項對依變項的顯著關係,會因為中介變項的加入,而有所減弱(部分中 介)、甚至呈現不顯著(完全中介)的關係之情形。另外本研究也利用拔靴法當 中的 Bias-corrected(BC)求出信賴區間來檢驗上述模式中的中介關係是否成立 (Shrout & Bolger, 2002)。 研究結果顯示,上網正向效果預期之中介模式具有良好之模式適配度(χ2 (df=41). = 575.826、CFI = .94、NFI = .93、NNFI = .92、RMSEA = .083)。此外研. 究結果亦指出,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完全中介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 係:1. 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 = .20,p < .001);2. 上網正向 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β = .34,p < .001);3. 社會影響能顯著 且正向預測上網正向效果預期(β = .42,p < .001);4. 同時將社會影響與上網 正向效果預期置入模式中,使得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的預測力從顯著降為不顯 著(從 β = .20,p < .001 降為 β = .06,p > .05)。另外本研究亦利用拔靴法來檢 驗「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網路成癮」之中介關係,發現在社會影響 對網路成癮的直接效果中,其 95%信賴區間為- .049~ .322(p < .05),此項預 測的信賴區間包含 0;在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的間接效果中,其 95%信賴區間 介於 .248~ .456 之間,並未包含 0,顯示中介效果達顯著水準(p < .05),由 以上兩個結果可見其中介關係是成立的。因此綜合上述發現,研究假設三:「社 會影響透過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的中介來預測網路成癮」,獲得支持;該中介模式 36.

(46) 總解釋量為 13.1%。. 圖 4-5-1 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結構方程模式 註:***p < .001. 37.

(4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本章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結果和過往文獻進行比較與討論、第二節則依 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工作的應用和建議,以及第三節說明本研究之限制和未來 研究方向。. 第一節 討論 ㄧ 、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之關係 在社會影響與網路成癮的關係部分,研究結果顯示社會影響可顯著地正向 預測網路成癮,此與過往在賭博行為(Gupta & Derevensky, 1997)、酒精使用行 為(Epstein et al., 2002)、搖頭丸使用行為(Yu & Ko, 2006)、嚼檳榔行為(陳 筱茜等人,2010),以及網路成癮(翁翠吟,2012;Wu et al., 2016)等研究發 現一致。儘管上述研究關注不同成癮行為,但都一致指出當個體越處在高社會 影響的環境中,越會增加自身從事成癮行為的可能性;Gupta 與 Derevensky (1997)發現 75%青少年是在自己家中進行賭博、且 86%是與家人一起賭博, 並且隨著年齡增加,青少年更傾向在朋友家中或是在學校賭博;Epstein 等人 (2002)則發現引發個體開始喝酒的預測因素,包含了父親喝酒、兄弟姐妹喝 酒、朋友喝酒及同儕喝酒和吸煙行為;Yu 與 Ko(2006)更指出社會影響可正 向預測搖頭丸使用意圖和搖頭丸使用行為;陳筱茜等人(2010)也發現社會影 響可正向預測檳榔使用行為。在網路成癮行為方面,翁翠吟(2012)發現社會 影響與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呈顯著正相關;Wu 等人(2016)也發現社會影響 與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呈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所使用的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其中三個分量表分別是「周遭他 人使用網路頻率」、「周遭他人邀請自己使用網路頻率」及「周遭環境接觸網路 容易度」 ;本研究發現「周遭他人使用網路頻率」與網路成癮的相關(r = .06, p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this study inquires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ed factors, online experience related facto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discov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s and issues fac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s in studying mathematics and tests the discovery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