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研究"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 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溫卓謀

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研究

研 究 生:林進文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八 月

(2)
(3)
(4)

謝 誌

讀研究所是積存在心中最大的夢想,兩年前有幸實現了夢想,然而,剛進入研究所 時,在繁重的課業及工作壓力下,險些迷失自己,曾有想放棄的念頭,所幸在同學、家 人及師長的鼓勵下,重持信心,克服課業及工作的壓力,終於完成了研究所的學業。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最要感謝指導教授溫卓謀老師二年多來的費心指導,溫老師 平日行政工作及課務繁忙還要指導眾多研究生,仍能抽空對在職班學生的我不厭其煩地 循循善誘,讓我在論文最無助時,指點我迷津並提供具參考價值的文獻,讓我得以深入 體會研究的精髓,同時,在統計分析上精闢的指導與多方勉勵,使我的研究乃得以順利 進行;而論文口試期間,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林如瀚教授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林耀豐教授 在百忙之中撥冗細心審勘、賜予許多精闢與寶貴的修正意見,使本研究的成果更加臻善。

另外,進行研究問卷施測期間,承蒙台坂村蔡村幹事、同事沙主任平勝賢伉儷的協 助,使得問卷施測得以順利完成。而內人雅嵐常在我最徬徨無助的時刻,給予我精神最 大的鼓勵與支持,內人及父母的體諒並肩負打理家務及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讓我在學 業及工作上無後顧之憂,同時,也要感謝父母、岳父母及遠在美國的大姨子及大姐夫的 鼓勵與支持,讓我有動力與精神,能以在職身份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最後,再次向各位幫助我成長的師長、同學、朋友以及我親愛的家人致上由衷的感 謝。

林進文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5)

I

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研 究 生:林進文 指導教授:溫卓謀

2008.08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與差 異,並探討其運動階段分布情形、背景變項及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研究工具包括運動階段量表、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及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研究對象為台東縣大武地區達仁、金峰鄉30-54 歲原住民中年婦女,

採立意取樣,選取研究樣本105 人,利用訪談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所得資料以 適合度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假設 檢定。所 有 統 計 考 驗 的 顯 著 水 準 (α)皆設 為 .05。 本 研 究 結 果 如 下 :

一、運動階段的人數分布以意圖期為最多,其他依序為無意圖期、準備期、維持期、行 動期。

二、原住民中年婦女在「比別人較容易生病」題項中,30-39 歲及 40-49 歲多於 50-54

歲,國中教育程度多於小學及高中職(含)以上;在「目前的健康狀況」,國中及

高中職(含)以上多於小學,子女數1 個(含)以下多於 3 個(含)以上;在「和任 何認識的人來比,我和他們一樣健康」,子女數1 個(含)以下及 3 個(含)以上 多於2 個。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六個層面的得分中以營養為最高,其他依序為人際支持、自我實 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運動休閒。不同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在自我實現及營 養得分達顯著水準,高中職(含)以上多於小學,在21萬至40萬元、41萬至60萬元 及60萬元以上多於20萬(含)以下。

四、自覺健康狀況之「目前的健康狀況」、「我的健康會越來越壞」、「我的健康狀 況好得很」與營養分量表達顯著相關;「比別人較容易生病」與自我實現、營養、

人際支持、壓力處理等四個分量表呈顯著相關,其他則未達顯著相關。

五、運動階段無意圖期與維持期的對比組、準備期與維持期的對比組、家庭年收入20 萬(含)以下與 60 萬元以上的對比組、自覺健康狀況之比別人較容易生病等四個 變項為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因子,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35.4%的變異量。

關鍵詞:原住民中年婦女、運動階段、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6)

II

The Study on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mong Middle Age Aboriginal Women

Graduate: Chi-Wen Lin Adviser: Chou-Mou Wen

Master’s Thesis, August, 2008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 self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mong middle age aboriginal women,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of exercise phase distribution, default variables, and self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with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utilizing exercise phase,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tables. A total of 105 middle age aboriginal women at age of between 30 and 54 living in the towns of Daren and Jinfong in the Daiwu area of Taitung County were randomly sampl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in use of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goodness-of-fi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LSD method,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ll significance level α values is set for .05.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number of contemplation in the exercise phase table is greatest followed by precontemplation, prepar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n action.

2.The survey results on potential sickness indicate that: the aboriginal women between age group 30 through 39 and 40 through 49 had more potential to get sick than the ones at age 50 through 54; the aboriginal women with middle school degree had more potential to get sick than the ones with elementary and senior high school or higher degrees. Results on current health status show that the women with high school degrees felt healthier than the ones with elementary school degrees. Results on comparisons with any acquaintances indicate that women with one child or no children and three children felt healthier than the ones with two children.

3.In the six factors accounted for affecting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the nutrition had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followed by association support, self accomplishment, stress management, health responsibility, and exercise. Aboriginal woman with high school degrees or higher did better in self accomplishment and nutrition than the ones with elementary school degrees. For the women with annual income of equal to and less than 20,000, they did not perform better than the ones with 21,000 through 40,000 and 41,000 through 60,000 incomes.

4.In the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current health status, health deterioration, and wellness had a correlation with nutrition amount; potential to get sick had correlation with self

(7)

III

accomplishment, nutrition, association support, and stress management.

5.The four predi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econtemplation and maintenance, prepa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the exercise phase distributio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equal to and less than 20,000 and greater than 60,000, potential to get sick in the self perceived status, indicate 35.4% variance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Key words: middle age aboriginal women、exercise phase、perceived health statu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8)

IV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跨理論模式理論... 9

第二節 原住民的健康狀況... 13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理論... 16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23

第五節 文獻總結...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2

(9)

V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4

第一節 原住民中年婦女不同運動階段人數分布差異的比較... 4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的差異分析... 4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 異分析... 60

第四節 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相關... 70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及自覺健康狀況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 測情形...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1

一、中文部份... 81

二、西文部分... 86

附 錄... 90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 90

附錄二 正式施測問卷... 96

附錄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及分量表信度分析之比較... 101

附錄四 應用HPLP相關研究之比較 ... 102

附錄五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分布表... 103

(10)

VI

表 次

表2-1 運動階段應用於身體活動的相關研究... 11

表2-2 2005 年原住民與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14

表2-4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31

表3-2 大武地區山地鄉原住民中年婦女抽樣人數摘要表... 36

表3-3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及人數分布表... 38

表3-5 推論性統計分析摘要表... 43

表4-1 原住民中年婦女不同運動階段適合度檢定對數模式分析表... 45

表4-2-1 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得分分布情形 ... 47

表4-2-2 不同年齡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8

表4-2-3 不同教育程度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0

表4-2-4 不同婚姻狀況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4-2-5 不同子女數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4-2-6 不同家庭年收入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4

表4-2-7 不同家庭型態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6

表4-2-8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7

表4-2-9 不同運動階段原住民中年婦女自覺健康狀況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8

表4-3-1 不同年齡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1

表4-3-2 不同教育程度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62

表4-3-3 不同婚姻狀況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63

(11)

VII

表4-3-4 不同子女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65

表4-3-5 不同家庭年收入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66

表4-3-6 不同家庭型態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68

表4-3-7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描述統計及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69

表4-4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71

表4-5-1 類別變項轉換虛擬變項對照表 ... 72

表4-5-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所有變項之皮爾森積差相關矩陣表 ... 73

表4-5-3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74

表4-5-4 背景變項及自覺健康狀況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75

(12)

VIII

圖 次

圖2-1 健康促進修正模式... 22 圖3-1 研究架構圖... 34

(13)

1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主要的內容共分六節,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

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解釋、第六節研究範圍與限制。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疾病型態轉變、社會人口特質變遷以及家 庭型態與醫療服務體系的改變,讓國民對健康的需求及生活品質提昇愈來愈重視,現今 世界各國無不相繼以健康促進為主軸,推動各種有益人民健康福祉的健康促進計畫 (Adams, Bowden, Humphrey, & McAdams, 2000)。而個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影響健康 甚鉅,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欠缺運動、營養失衡、睡眠不足等,是造成身體、心理疾病 及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李碧霞,2005),要想擁有健康的身心,首先要力行健康的生 活型態。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7)統計,2006 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

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自殺及 高血壓性疾病,其中有六項為慢性疾病,而前五名則包含了四項慢性疾病,這些慢性疾 病主要受個人生活習慣與方式影響所致(余玉眉、江永盛,1992;Meng, Maskarinec, Lee,

& Kolonel, 1999)。雖然現今醫療科技進步及國民壽命延長,卻無法突破慢性疾病的問 題,形成國民健康上的一大瓶頸。1974 年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H . M . Lalonde 新健康 概念報告中指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有四個,分別為:(一)醫療保健體系(二)遺 傳(三)環境(四)生活型態,其中以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最大,約佔50%;之後,

在1976 年時,Alan Dever 依此四個因素分析美國 1974 至 1976 之死亡原因,結果發現 生活型態所佔之比率亦為最高,約佔43% (Dever, 1976)。美國每年最少有 50%的死亡原 因源自於不健康的生活型態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不良的生活型態是造成 許多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也是造成現今罹患疾病及死亡率的主要影響因子 (Wilhide &

Elizabeth, 1991)。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李明亮於「台灣健康促進新紀元」學術研討會指 出,不當的生活型態是台灣民眾的健康問題之一(李明亮,2001)。因此,要讓國民擁

(14)

2

有健康、消弭危險因子、減少慢性疾病之罹患率,非致力於國民健康生活型態不可(林 美聲,2004)。

在人生發展階段過程中,中年是一個身心健康可以明顯覺察到變化的階段,中年時 期是由成熟轉變到逐漸衰老的多變階段,大約在30 歲左右,許多生理功能開始會慢慢 出現衰退的現像 (Curb et al., 1990)。中年人除了身體功能逐漸衰退外,再加上工作壓力 及家庭照顧責任,使得中年人的健康產生重大危機(曾月霞,2004),而中年人通常在 身體無明顯不適的情況下,常疏忽自己的健康狀況及實行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許多不 當的生活形態在無形中便養成一種習慣,自己不會刻意想去改變,待生病時,才體會到 平常的生活習慣與方式是致病的主因。1996 年日本健康福利部門指出影響健康最重要 的因素是生活型態,尤其中年人的疾病開始於40 歲,其皆為不當的生活型態所導致之 疾病 (Koyama, 2000),因此中年時期是改變生活方式以利健康的重要時期,也是建立老 年健康基礎的重要階段(雷啟文,2002)。國內學者楊美賞曾於2001 年在山地原住民社 區,以育齡婦女做調查研究,發現育齡婦女最近一年的自殺意念盛行率為20.3%(楊美 賞,2002);其顯著的相關因素包括:憂鬱情緒、生活於大家庭及自覺健康狀況欠佳 (Yang

& Yang, 2000)。楊美賞也曾將原住民婦女吸菸、飲酒、吃檳榔之盛行率(葛應欽、劉碧 華、謝淑芬,1994)與相關癌症之標準化發生比及標準化死亡比與台灣地區婦女做比較,

結果發現原住民婦女標準化死亡比顯著高於台灣地區,由此可見,吸菸、飲酒、嚼檳榔 的盛行率深深危害原住民中年婦女的健康。原住民中年婦女如無法養成正確的生活型 態,對於自身、家庭、工作及老年時,會帶來重大危害的影響,因此中年婦女的健康生 活型態與對中年時期的適應是值得受到重視(LeBoeuf & Carter, 1996;曹麗英,1998)。

原住民居住地大都位處偏遠地區,因醫療資源、公共衛生資源不足及其生活習慣、

習性、文化衝擊、社會變遷等各層面的影響,使得醫療衛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原住民又因菸、酒、檳榔的依賴與濫用,使得健康狀態長久以來與台灣平地居民有明顯 的差距,有許多研究發現山地鄉原住民之死亡率情形遠高於台灣地區,尤其是罹患慢性 肝病及肝硬化的死亡率差異最大(鍾文觀,2001),原住民十大死因排行、疾病的盛行 率等情形也明顯與台灣地區有異(邱煜智,2005)。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06)統計,

(15)

3

就2005 年原住民與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差距觀之,原住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較全體 國民少 9.23 歲。而山地鄉的醫療專業人力及資源明顯不足,顯示出原住民的醫療人權 難以獲得保障(張朝琴,2004)。過去有關原住民健康議題的探討,大多偏重社區民眾 菸、酒、檳榔防治、癌症、疾病盛行率及死亡調查,很少將婦女健康視為主要的研究議 題(楊美賞,2002)。在改善台灣整體社會健康水平的同時,政府及社會大眾應對原住 民婦女的健康給予更多的努力與關注並加強原住民婦女相關研究的深度與面向。

過去有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也多著墨在學生(黃毓華,1995;仇方娟,1997;

羅沁芳,2003;葉琇珠,2003;賴妙純,2003;陳昭伶,2004;鄭淑芬,2004;王月琴,

2005;李淑茹,2006;李秀珍,2007;陳品希,2007)、老年人(蕭冰如,1997;湯慧 娟,2002;劉劍華,2002;鍾寶玲,2002;馬懿慈,2003)及護理人員(宋素真,1998;

林女理,2002;蕭順蘭,2002;林美聲,2004;陳萃婷,2004;曾如敏,2004;鄭小玉,

2005),對於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較缺乏,尤其是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近 年來,只有李碧霞(2005)針對台北市北投區都市原住民婦女做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 究,以30-64 歲都市原住民婦女為研究對象,共取得 169 位樣本,探討其基本屬性、健 康狀態、社會涵化、健康概念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其研究工具有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量表、自覺健康狀態量表、涵化量表、健康概念量表及基本資料表。其研究結果發 現原住民婦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經標準化後,六個分量表標準化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人 際支持、自我實現、營養、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運動。而針對東部地區原住民中年婦 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上尚缺乏,台東縣山地鄉佔全縣面積一半以上,縣內原住民族 群種類多且粗死亡率全省最高,無論是山地鄉或平地鄉的原住民,都有許多的健康問 題,意外事故、癌症、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死亡率高出台灣二倍(陳毓璟、黃松元,2003)。 如前所述,疾病的發生大多與不當生活型態有關,原住民中年婦女的日常生活型態 在家庭會無形中影響到小孩及其他家人,小孩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則會有健康 的身體。故本研究以原住民中年婦女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因考慮山 地鄉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各方面的情況可能會比都市原住民中年婦女差,而李碧霞針對都 市原住民婦女研究結果發現健康責任及運動得分最低,所以,本研究只探討其基本屬

(16)

4

性、自覺健康狀況、運動階段分佈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聯。藉由本研究結果能建立 原住民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資料,讓社會大眾能對山地鄉原住民醫療資源 問題感到重視,提供政府就整體醫療資源作合理適當分配的參考依據,並能針對山地鄉 原住民高發病率的疾病進行預防,期望衛生主管單位能夠參考本研究結果資料,找出問 題癥結並作適當的健康促進措施,相信對原住民中年婦女健康方面會有所改進。如果原 住民婦女中壯年階段,能有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並做好健康促進行為,不但可以減少慢 性疾病的發生也可節省國家在醫療上的龐大費用支出,也可讓原住民中年期的婦女過的 更健康、更有自信,以健康的身心來迎接老年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的問題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有下列五點:

一、比較原住民中年婦女在不同運動階段人數分布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

五、探討原住民中年婦女背景變項、運動階段及自覺健康狀況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預測情形 。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問題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原住民中年婦女在不同運動階段人數分布情形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為何?

五、原住民中年婦女背景變項、運動階段及自覺健康狀況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

(17)

5

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

一、原住民中年婦女在不同運動階段人數分布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二、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1 不同年齡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2 不同教育程度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3 不同婚姻狀況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4 不同子女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5 不同家庭年收入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6 不同家庭型態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7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2-8 不同運動階段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得分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三、不同背景變項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1 不同年齡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2 不同教育程度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3 不同婚姻狀況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4 不同子女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5 不同家庭年收入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6 不同家庭型態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7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原住民中年婦女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四、原住民中年婦女在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達顯著相關。

五、原住民中年婦女背景變項、運動階段及自覺健康狀況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 子。

(18)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背景變項

(一)年齡:以實歲計算,30-54 歲。本研究區分為三組,依序為 30-39 歲、40-49 歲、

50-54 歲。

(二)身體質量指數(BMI):本研究身體質量指數是指受試者自填之身高和體重來加 以換算,其計算公式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行政院衛生署定義18

歲 以 上 BMI 的 範 圍 共分四組:低於 18.5 為過輕組、18.5-23.9 為正常組、

24.0-26.9 為過重組、超過 27 為肥胖組。本研究區分為二組,分為正常組和不正 常組。

(三)教育程度:區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含)以上,剔除未上學者。

(四)婚姻狀況:區分為已婚、其他。

(五)子女數:區分為1 個(含)以下、2 個、3 個(含)以上。

(六)家庭年收入(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區分為20 萬(含)以下、21-40 萬、41-60 萬、60 萬以上。

(七)家庭型態:區分為與家人同住、其他。

二、運動階段

指研究對象在受訪時的規律運動行為狀態。本研究係採用林旭龍(2000)參考 Cardinal (1997) 所編製的運動階段量表來測量,題目共有 1 題,五個選項,由研究對象 勾選一個最能代表研究對象目前的運動情形。運動行為改變過程的五個階段,內容如下:

(一)無意圖期:在未來六個月沒有打算健身運動行為的意願。

(二)意圖期:在未來六個月有打算改變健身運動行為的意願。

(三)準備期:在這一個階段已經開始一些健身運動行為。

(四)行動期:在這一個階段有規律的健身運動行為,但未達六個月。

(五)維持期:已經成功持續健身運動行為達六個月以上。

(19)

7

三、原住民中年婦女

原住民係指其祖先在外來殖民者到來之前即住在該地,在目前居住的社會於非統治 地位,其文化異於主流社會。中年人的定義有多方面,藍領階級將中年定位在35-55 歲 間;白領階級將中年定位在40-65 歲間,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06)統計原住民女性零 歲平均餘命較全體國民少7.74 歲,原住民老年人定義是指年滿 55 歲(含)以上。本研 究原住民中年婦女係指台東縣大武地區劃分為山地鄉且具有原住民身分之30-54 歲間的 居民。

四、自覺健康狀況

個人對自己健康情況的評價,會影響個人從事健康促進生活狀態 (Pender, 1987),

自覺健康狀況越好的人越會執行健康促進行為,在統計上兩者呈正向相關。本研究係採 用美國SF-36 著作人 Dr. John Ware, Jr. 直接授權國內使用自覺健康狀況量表之得分表 示,題目共有6 題,採五點計分法,總分由 6 分到 30 分,分數愈高表示自覺健康狀況 愈好。

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係指個人為達成維護或提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 面之行為與知覺 (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本研究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採用 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憲章、廖張京棣(1997)利用 Walker 等人發展 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經文化調整後發展而成的量表,量表內容包括「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動休閒」、「營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等六個分量表,採四點量表,

總量表得分為0 分至 120 分,得分越高表示具有良好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內容敘述如 下:

(一)自我實現:係指生活有目的、朝目標努力、對生命樂觀、有正向成長 與改變的 感覺。

(二)健康責任:指能注意自己的健康、每月至少一次觀察自己身體有無改變或異狀及 能與健康專業人員討論健康促進及參加保健活動。

(三)運動休閒:係指從事運動與休閒的活動等,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達20-30 分

(20)

8

鐘。

(四)營養:包含日常飲食型態,如每日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食物的選擇包括五大類 等。

(五)人際支持: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包括樂於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絡及對別人表 示關心等。

(六)壓力處理:指能放鬆自己、會注意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及有減輕壓力的方法等。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以台東縣大武地區山地鄉30-54 歲原住民中年婦女為研究對象,研究樣本 人數設為 105 人,包括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不包括非原住民。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法,找到受試者,向受試者說明問卷施測內容,然後發給受 試者問卷,遇到受試者題意不清楚時,給予講解,問卷的施測會受限於受試者本 身回答的配合度及認知的差異,可能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

(二)在問卷施測過程中,尋找受試者填答問卷時,會碰到不願意填答問卷者,因而施 測時間會受限,要再尋找下一位受試者,增加問卷施測的時間。

(21)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研究主題作理論及相關研究的文獻分析,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跨理論模式 理論;第二節原住民的健康狀況;第三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理論;第四節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第五節文獻總結。

第一節 跨理論模式理論

1982 年美國心理學教授 Prochaska & Diclemente 提出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此模式系統性整合了各種心理治療與行為改變的理論,該模式最初應 用在戒菸的策略上。1988 年 Sonstroem 率先將此模式引用在運動行為上,此後該模式被 普遍使用在規律運動行為與身體活動因素的探討。跨理論模式的內容包含了四個部份:

改變的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改變的方法(the process of change)、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以及決策權衡(decision balance)。Prochaska 等認為人類的行為改 變是一個有次序階段性的動態過程。在任何一個階段的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

方能成功達成,但也有可能發生故態復萌的現象,退回至前一階段,形成一個前進或後 退之動態環狀架構 (Prochaska & Velicer, 1997)。

一、改變階段模式的內涵

跨理論模式的核心概念是改變階段,改變階段模式發展至今已經趨於穩定,是透過 一系列的階段改變,會隨時間變化而改變的動態過程模式,此模式系列過程共可分為五 個階段,內容敘述如下:

(一)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個人在此階段,表示在未來六個月內並無採取任何健身運動行為改變的計畫,可能 是個人尚未意識到自己不運動,會對自己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後果,也可能是之前嘗試改 變遭遇失敗而使其感到挫折,使得個人產生抗拒或防禦以及試圖避免談論任何問題行為 的議題 (Prochaska, 1991; Prochaska & Norcross, 1994)。因此,他們不會想去做任何行為 的改變或參與健康促進計畫的動機。

(22)

10

(二)意圖期(contemplation)

表示個人開始警覺到自己不健康的行為,在未來六個月內可能採取健身運動行為,

雖然有意識到行為改變後的益處,對於改變行為的利益與障礙矛盾考量下,造成停留此 階段的時間會久一些,有些人游移於此行為改變的利益與障礙時間過久,以致遲遲沒有 運動行動產生,此現象被稱為長期的意圖(chronic contemplation)或行為的延遲

(behavioral procrastination)。

(三)準備期(preparation)

個人意圖不久的未來將採取行為的改變,通常在一個月之內會有一些明顯的健身運 動行動。通常此階段的個人,過去已經開始有一些零星或偶發的健身運動行為,以幫助 自己改變行為,但結果仍未達事前設定的行為標準而達到行動期,比無意圖期、意圖期 要更進一階段進行,呈現較多的可能性,故準備期不是呈現一個穩定的狀態。

(四)行動期(action)

在此階段,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型態有所改變,而主動採行一些規律的新行為,在過 去六個月有明顯的身體活動行為改變。個體為了克服問題,會改變其行為、經驗或環境,

其行為改變可以明顯的呈現,而獲得他人的最大認同。此階段的穩定性最小,代表故態 復萌的最大危險,為了避免回復現象的產生,可運用一些能激勵、提醒自己行為改變的 方法,如獎勵自己或改變生活環境。

(五)維持期(maintenance)

此期是持續改變的階段,指的是個人已經持續維持規律的運動長達六個月以上,個 人更有自信能鞏固在行動期達到的健身運動行為,不易產生回復(relapse)至較早的階 段(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但為預防故態復萌現象產生,個人仍要做許多的努 力。

二、應用改變階段模式於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研究

自Sonstroem (1988) 首先引用改變階段模式於運動行為之後,即被廣泛使用於身體 活動因素及規律運動行為之驗證上,茲將應用改變階段模式於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研 究,整理如表2-1。

(23)

11

表2-1 運動階段應用於身體活動的相關研究

運動階段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無意

圖期

%

意圖 期

%

準備 期

%

行動 期

%

維持 期

% Marcus, Pinto,Simkin,

Audrain, & Taylor (1994)

431 名職業婦女。 8.2 30.4 33.9 12.4 15.1

Cardinal (1995) 178 名成年女性。 4.5 21.9 37.7 12.9 23 Gorely & Gordon (1995) 583 名年齡50-65歲

成人。

14.6 9.6 29 9.4 37.4

Laforge 等(1999) 1387 名民眾。 18 11.8 20.7 5.9 43.5 李碧霞(2001) 504 名中年人(40-64

歲)。

6 4.4 55 4.6 30.6

Schumann 等 (2002) 346 名成人。 13 7.8 22 7.5 49.7 Wakui 等 (2002) 480 名女性一般民

眾。

24.7 26.7 39.3 3.8 5.6

黃婉茹(2003) 706 名職場女性。 7.37 23.37 40.08 9.07 20.11 呂昌明、郭曉文、王淑

芬、林旭龍、李碧霞

(2003)

611 名國小學童母親 7.9 26.9 48.1 6.6 10.5

曲天尚(2004) 100 名更年期婦女。 2 10 59 2 27 陳嘉成(2005) 664 國小女教師 9.5 25.6 40.2 7.5 17.2 蘇怡菁(2006) 616位國小學童家長 26.3 21.4 31.7 7.9 12.7

資料來源:摘取自李碧霞 (2001) 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及本研究自行整 理。

呂昌明、郭曉文、王淑芬、林旭龍、李碧霞(2003)以台北市國小學童母親為研究 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得有效樣本為 611 人,平均年齡為 38.7 歲,研究對象被歸類為 不同運動階段後,控制其人口學變項(年齡、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婚姻及健康狀況)

的差異,以比較三個社會心理變項。由運動階段分類的結果顯示,無意圖期為 7.9%、

(24)

12

意圖期為26.9%、準備期為 48.1%、行動期為 6.6%、維持期 10.5%。運動階段與人口學 變項的關係,不同運動階段在工作及健康狀況上有顯著差異,在年齡、教育程度及婚姻 狀況上無顯著差異,自覺健康狀況較好者,有15.3%是屬於維持期,8.0%是屬於行動期,

而自覺健康狀況較差者有60.9%是屬於意圖期。陳嘉成(2005)以台北縣國小女教師運 動行為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採立意抽樣方式共取樣 664 人為研究對象,研究結 果顯示,運動階段以準備期最多 40.2 %,其次分別為意圖期 25.6%、維持期 17.2%、

無意圖期 9.5%,人數最少的階段為行動期 7.5%。在個人背景因素中,將婚姻狀況、子 女狀況、子女數、最小子女年紀、年齡、自覺健康狀況、參與運動社團經驗等類別變項,

分別與運動階段進行卡方檢定,以瞭解不同階段間的差異情形。研究結果發現,所有變 項中最小子女年紀、自覺健康狀況、擔任職務、運動團隊經驗在運動階段百分比上有顯 著差異存在;在婚姻狀況、子女狀況、子女數以及年齡等變項則無差異存在。

綜合上述及由表2-1可知,可透過此模式來瞭解個人的規律運動行為,國內外對於 運動階段的研究大多採用含有五個不同選項的一道題來測量,研究對象已應用於不同範 圍的族群;不同範圍族群的研究結果會有一些落差。因此,對於研究對象運動階段分布 情形的瞭解有其必要性,目前國內沒有針對原住民中年婦女運動階段做研究,值得研究 者去進行探討。

三、小結

跨理論模式在運動行為改變的研究上廣受探討與應用,在相關研究中已證實具有良 好的構念效度、內部一致性及再測信度 (Gorely & Gordon, 1995; Cardinal, 1997;Burn, Naylor, & Page, 1999;林旭龍,2000)。跨理論模式被運用在規律健身運動行為的探討,

以改變階段為核心,在運動行為五個改變的階段中,五個階段間可能發生回復情形,而 會持續反覆前進或後退的改變,其間關係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藉由跨理論模式改變 階段五個時期的劃分,受試者可容易瞭解和表達目前所處的運動行為狀態,而有規律的 運動行為,可以減少疾病罹患率、延遲老化、減少各種死亡機率及延長壽命,進而降低 國家醫療費用支出,減少社會成本。所以,本研究以跨理論模式中的五個運動行為改變 階段模式來探討及瞭解原住民中年婦女在不同運動階段的分佈情形。

(25)

13

第二節 原住民的健康狀況

由過去原住民相關研究發現,台灣地區原住民生活痛苦指數明顯高於非原住民,原 住民健康狀況在歷年來的統計資料來看,得知平均餘命、死亡率、疾病的盛行率及重大 疾病罹患等健康指標均遠低於台灣地區的民眾,原住民的健康狀況普遍皆要比台灣地區 要來得差,且隨著都市化程度降低而降低(邱煜智,2005)。原住民山地鄉居民的死亡 率,無論男性或女性均較台灣地區的居民來得高,尤其以罹患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的死亡 率差異最大(鍾文觀,2001),這與醫療資源缺乏、公共衛生不足,加上其生活環境、

習性、社會變遷、文化衝擊等各層面因素有關。茲將原住民死亡率及平均餘命、生活習 慣、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敘述如下:

一、死亡率及平均餘命

國外學者過去有針對台灣地區 30 個鄉鎮市的原住民做調查研究,過去 30 年的死亡 率情形,無論是在男性或是女性原住民中,皆顯著要比台灣地區的民眾高出 70%之多 (Wen, Tsai, Shih,& Isabella Chung, 2004)。原住民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方面:山地鄉原住 民為每十萬人有 1210.2 人、平地鄉原住民為每十萬人有 886.5 人、都會區原住民為每 十萬人有 614.9 人、台灣地區則為每十萬人有 565.3 人,無論是在山地鄉、平地鄉亦 或是都會區的原住民,其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皆要比台灣地區還來得高。原住民的標準化 死亡比方面:山地鄉及平地鄉原住民的十大死因皆高於台灣地區,至於都會區原住民方 面,除了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糖尿病以外,其標準化死亡比皆顯著高於台灣地區(資 料引自邱煜智,2005)。國內學者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1994)曾研究原住民癌症 標準化死亡率,其結果發現,原住民30-45 歲之間的中年層癌症死亡情形,無論是那個 年齡層都顯著高於台灣一般地區,原住民女性方面,以20-40 歲為死亡比最高峰,比臺 灣地區高2.5-3.64 倍,原住民其標準化死亡比是全國的兩倍以上。由於原住民有許多不 當的生活型態產生,使得原住民無論男女在肝硬化或女性腦血管意外上均有明顯增加。

有學者余璧如(2003)研究東部泰雅族 30-64 歲婦女的肥胖程度與相關因素,結果顯示 原住民婦女肥胖率相當高,醫學研究發現,一般肥胖常伴隨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

(26)

14

病等慢性病的產生,而慢性病與死亡率有極大的正相關 (Julie,Clark, Mary, & Ben, 1999 )。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06)統計,就 2005 年原住民與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差距 觀之,原住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較全體國民少 9.23 歲,男性少 10.65 歲,女性少 7.74 歲。就身分別觀之,山地原住民較全體國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少11.37 歲,男性少 13.24 歲,女性少9.53 歲;平地原住民較全體國民兩性零歲平均餘命少 6.80 歲,男性少 7.76 歲,女性少5.62 歲。

由上述得知,無論是在男性或是女性,原住民族群的死亡率及平均餘命皆較全國地 區的民眾為高,乃因原住民傳統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健康觀念及相關健康行為不同於 一般地區,再加上原住民大都位居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不足所致,因此本研究從原 住民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來瞭解其影響因素。

表2-2 2005 年原住民與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之比較 (單位:歲)

零歲平均餘命 零歲平均餘命差距

身分別 兩性 男性 女性 兩性 男性 女性

全體國民 77.42 74.50 80.80

- - -

全體原住民 68.19 63.85 73.06 -9.23 -10.65 -7.74 山地原住民 66.05 61.26 71.27 -11.37 -13.24 -9.53 平地原住民 70.62 66.74 75.18 -6.80 -7.76 -5.62

註:零歲平均餘命差距 = 各列原住民零歲平均餘命 - 全體國民零歲平均餘命。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06)

二、生活習慣

台東縣的原住民中年婦女因大多位處偏遠地區,其生活環境與競爭能力較一般地區 差,而一般民眾對於原住民大多有刻板偏差印象,造成原住民中年婦女在生活適應及各 方面產生某種的落差,許多部落地區的原住民中年婦女為解決所產生的壓力,常發生吸 菸、嚼檳榔、飲酒過量的問題產生(樊台聖、李一靜、陳秀卿、趙善如、范慧華,2001)。

(27)

15

原住民的平均餘命遠低於台灣地區的民眾,由各種相關研究顯示,與日常不當的生活型 態有很大的關連,再加上吸菸、嚼檳榔、飲酒過量的問題,以致於產生高血壓、癌症、

肺部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使得原住民的健康問題更加惡化(林梅香,2000)。

國內亦有不少學者針對原住民健康做調查研究,結果指出吸菸、嚼檳榔、飲酒過量 是影響原住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劉碧華、謝淑芬、章順仁、葛應欽,1994;陳富莉、李 蘭,1999;楊美賞,2002)。學者楊美賞(2002)曾以到醫院生產的原住民婦女為研究 對象,結果發現懷孕期間飲酒、嚼檳榔發生生殖危害的比率顯著較高,而嚼檳榔對生殖 的影響比飲酒、吸煙還嚴重。而國外學者Yang, Lee, & Tung (2001)的研究結果發現,在 控制吸菸及飲酒的影響後,婦女於懷孕期間嚼檳榔發生不利懷孕後果的比率是未使用者 的五倍。

由上述得知,不當的生活習慣影響原住民中年婦女的健康,以健康促進生活的型態 的觀點來看,讓原住民中年婦女暸解其生活型態及影響後果,助其增強健康促進行為,

使得原住民中年婦女能活得更健康、更有自信。

三、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

山地鄉原住民早期因環境衛生差,感染寄生蟲致死的比率相當高,而肝炎、高血壓、

糖尿病在原住民部落盛行率很高,另外,原住民痛風盛行率明顯高於一般地區,四十歲 以上,女性3%、男性 9.3%(章順仁,1997),這與個人因子、環境因素與健康互動有 關。現今而言,原住民較台灣地區嚴重的各種有關慢性病、傳染病、癌症或健康問題,

與其居住環境、醫療資源不足、文化背景的差異有關。中央健康保險局為提昇民眾就醫 的便利與品質,於八十五年開辦「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希望藉由疾病的早期發現、早 期治療,以降低國家的醫療成本負擔。國內學者許敏靖(2002)以台灣北部都會區原住 民醫療資源利用情形及其相關因素分析做研究,結果顯示近半數四十歲以上的受試者近 一年沒有接受健康檢查,其原因是工作繁忙與對免費醫療健康檢查觀念不足所致。

由上述可知,對原住民的健康問題需加以改進,除了改善環境衛生、充實醫療資源 外,並加強原住民健康促進的概念,使其有良好的生活型態,進而使原住民健康問題能 改善,這樣原住民才能活得更健康,更能節省政府在醫療成本的負擔。

(28)

16

四、小結

原住民的健康問題,不論是山地鄉或平地鄉都存在許多的複雜性,這和原住民社會 文化的差異、經濟不足、社區資源缺乏及醫療資源不足有關,而意外事故、癌症、心血 管疾病所引起的死亡率高出台灣的二倍,平均餘命少了將近十歲(陳毓璟、黃松元,

2003),而吸菸、嚼檳榔、飲酒過量也是影響原住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陳富莉、李蘭,

1999;楊美賞,2002)。一般社會大眾與原住民本身對健康的認知有相當的落差,大眾 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強壯、健美有活力,這也是原住民引以為豪的外顯特徵,要放棄 長久的印象甚至承認自己的健康需要被照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孔吉文,1997)。

因此,原住民對健康改善的自覺認知、提升自主的能力,將是原住民健康促進的重要因 素。李碧霞(2005)針對 30-64 歲都市原住民婦女所做的研究發現,原住民婦女有 43.19%

有慢性病,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六個分量表中以健康責任及運動得分最低。從各種文獻 得知,慢性病與不當的生活型態有關,應加強原住民中年婦女良好生活型態的觀念及增 強其體適能運動,這樣原住民中年婦女健康問題才能獲得改善,能活得更健康,更能延 緩慢性疾病的發生。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理論

一、健康促進的興起

歐美先進國家在 1970 年代,面臨醫療費用上漲的壓力,加上經濟景氣衰退及又逢 石油危機,在三大挑戰的交互作用下,開始重新思考健康的影響因素,因此造成健康促 進運動的興起。1974 年加拿大學者 Lalonde 發表「加拿大人健康新展望」(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認為影響疾病和死亡可歸納為四個因素:(一)

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二)環境的危害(三)人類生物因素(四)不健全的健康照護體系,

其中以生活態度影響最大,此發表引起世界各國積極推動健康促進計劃之動機。1986 年第一屆世界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頒訂「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即為內容之一,此時健康促進的觀念已蔚成為一股世界風潮(江東亮、余玉眉,1994;

(29)

17

李怡娟,2000)。

1989 年我國衛生署署長提出「健康是權利,保健是義務」的口號,正式開啟我國 健康促進運動的序幕。同年五月衛生署舉辦第一屆「國民健康促進研討會」,透過各種 不同途徑促進國民健康生活討論,健康促進之概念因此開始受到國人的重視,並為我國 健康促進計劃之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石。

綜合上述,時代的演進、經濟的發展及疾病型態的轉變,社會大眾對健康需求的層 次不斷提高,健康促進已成為全民健康的必然主軸。台灣地區健康促進運動的發展,起 步較歐美先進國家晚,必須全面動員個人與社會的力量,以健康促進為己責,創造有利 的健康環境及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讓國民能全面提升健康促進的生活。

二、健康促進的意義

近年來由於健康促進蓬勃發展,其討論內容不斷擴增,在目前國內健保醫療費用逐 年增加的壓力下,健康促進是節省醫療費用支出的重要策略。而有關健康促進的意義,

國內外學者出現許多不同的見解,茲將國內外學者說法整理如下:

(一)國外學者的見解

Shamansky & Clausen (1980)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促進最理想的健康及增強個人對身 體和情緒管理的能力,個人必須重視適當營養、運動、衛生習慣、避免危險因素(如吸 菸、飲酒)及增加身體免疫力等行為;Brubaker (1983)則認為健康促進是引導人們自我成 長和增進安寧幸福的健康照顧。Pender (1987)指出,健康促進並非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 的預防行為,健康促進行為具有朝正向成長與改變的實現導向(actualizing tendency)

之特性,是擴展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即是指引個人維持或增進 健康、自我實現及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而非預防疾病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為;而預防 行為是指減少、避免或去除已存在的危險性行為。Green & Kreuter (1991)定義健康促進 是結合教育、環境、支持等影響健康因素,以幫助健康生活的活動,其目的使人們對自 己的健康能獲得更好的控制。Pender (1996)更進一步指出,健康促進不是針對或健康問 題之特定預防,它是一種趨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即以自我實現為導向,指引 個人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表示個人積極主動的建立新的

(30)

18

正向行為。Kickbusch (2003)則認為健康促進並不是只有部分的健康而已,而是要有良 好的生活型態,因此健康是一種充能的過程。

(二)國內學者的見解

黃淑貞、伍連女、張桂楨(1998)將健康促進定義為整體性的社會、政治的過程,

包括增強個人技巧和能力的行動,健康促進可增強控制健康的決定因子,達到改善健康 的過程。陳郁雯(2004)整理多篇研究指出,對健康促進的定義可分為兩種,一為強調 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之實踐,另一為以社區發展或更廣的環境改善為主。

綜合上述,健康促進除著重個人行為的改變外,更需要融入組織、政治、經濟、法 律以及環境等各項因素整合策略的搭配,再加上公共衛生教育的內容、架構,才具有積 極預防現代化健康的意涵,同時加上多元文化科技的整合,則健康促進更具有正面的方 向。健康促進計劃之推動可使人們能更有效的控制健康決定因子,因而使民眾改善其健 康。

三、生活型態

1976 年韋氏大辭典對生活型態的解釋為一個人典型的生活方式(typical way of life)

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及其所表現出自我經常一致的樣子(self-consistent manner),這些 經常性的態度均由兒童時期慢慢發展出來的(丁志音,1988)。Singer (1982)將生活型態 定義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型態或引導人們每天在健康的範疇裡活動的行為,他認為生活 型態是人們處理日常活動的生活方式或態度。Shultz (1984)認為生活型態是指個人處理 日常生活的行為習慣,生活型態對一個人的健康可以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影響。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在健康促進研究文獻中,將「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可以控制 的所有行為,包括影響個人健康的危險行動,以及每天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對健康可能造 成傷害的任何行為。Green & Kreuter (1999)具體指出,生活型態其根源來自人類學、臨 床心理學、社會學,它是用來描述具永久一致性,且以文化傳承、社會關係、地理和社 經環境及人格為基礎的行為形式。

陳美燕(1994)文獻指出,在 1970 年代有學者研究發現不良的生活型態會產生慢 性病,個人若能在生活型態中實施健康促進行為,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或死亡。丁志音、

(31)

19

江東亮(1996)將「生活型態」定義為:可影響個人健康的健康行為或各種衛生習慣;

尹祚芊(2000)認為生活型態就是指生活作息、習慣、嗜好(飲食、喝酒、抽煙、嚼檳 榔)、是否有規律運動、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等,而基本的日常生活狀況,也與人 的健康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陳素芬、黃松元(2005)針對國小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研究中,將生活型態界定於飲食習慣、運動與休閒、日常生活安全習慣、健康自我照護、

心理壓力調適和吸菸與飲酒等項目。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生活型態的定義範圍而言,皆是描述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 能危害到健康或可能對健康有助益的行為方式,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欠缺運動、營養失 衡、睡眠不足等,是造成身體、心理疾病及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民眾選擇健康的生活 型態,不僅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也可預防疾病,更可以做到健康促進以增進個人的健康。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Kasl & Cobb (1966)是最早將「健康相關行為」作分類探討的研究者,其內容分為 三類:健康行為 (health behavior)、疾病行為 (illness behavior)、生病角色行為 (sick-role behavior),健康行為是指個人自認為健康良好而無任何疾病症狀,為持續保有健康而採 取 的 行 動 。Travis (1977) 提 出 對 健 康 促 進 生 活 型 態 的 定 義 , 包 括 自 我 責 任

(self-responsibility)、營養(nutrition)、身體認知(Physical awareness)及壓力控制(stress control ) 等 層 面 ; 之 後 , Ardell (1979) 修 改 並 擴 展 這 些 層 面 為 自 我 責 任

(self-responsibility)、營養(nutrition)、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健康體能

(Physical fitness)及對環境的敏感性(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作了定義:個人為了維持或提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 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的多層面行動與知覺,以此理念將Pender 所發展出的「生 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量表」加以修改,經因素分析萃取完成了「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 Profile, HPLP),此量表主要以提升健康層次為導向的正向健康 行 為 作 為 測 驗 , 不 含 預 防 疾 病 的 行 為 , 共 包 括 六 個 分 量 表 , 分 別 為 自 我 實 現

(self-actualization)、健康責任 (health responsibility)、運動(exercise)、營養(nutrition)、 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及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等。Pender (1987)亦

(32)

20

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因素,而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 可視為正向的生活方式,導引個人親自體認其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潛能。

五、健康促進行為的決定因素

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是目前研究健康促進行為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健康促進 模式(Health Promotion Model)是根據 Becker所提出的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所衍生而出,Pender (1982)針對健康促進行為,發展健康促進模式的初步概念,

1987年修改成為目前最常使用的健康促進模式,Pender 於1996年將較早前所提出健康 促進模式再作進一步的修正,意圖將實證研究結果和理論架構整合為一。健康促進模式 雖由健康信念模式所衍生出來,不同的是,健康信念模式著重減低危險或避免疾病的行 為,而健康促進模式強調高層次的健康行為以及自我的實現,在模式中提出可能會影響 健康行為的因素。

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對健康促進抉擇因素方面提供了實證性的研究架構,意圖 解釋人類在追求健康與環境互動的多層面本質(multidimensional nature),及將人視為 個體的前提下,整合預期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和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許多概念。Pender 於1987所提的健康促進模式(如圖 2-1)中,指 出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因素可分為認知與知覺因素(cognitive-perceptual factors)、修 正因素(modifying factors)及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participation i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三個部份,分述如下:

(一)認知-知覺因素:採取或維持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動機與機轉,包括:

1、健康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health)

2、個人對健康的定義(definition of health)

3、自覺自我效能(perceived-efficacy)

4、自覺健康狀況(perceived health status)

5、自覺健康控制(perceived control of health)

6、自覺健康促進行為的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

7、自覺健康促進行為的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

(33)

21

(二)修正因素:指經由認知-知覺因素,而間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包括:

1、人口學特性(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2、生物學特徵(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3、人際間的影響(interperonal influences)

4、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

5、行為因素(behavior factors)

(三)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指個人執行健康促進行為的可能性,會受到認知-知覺因 素和行動線索所影響。

根據許多學者 (Pender, Walker, Sechrist, & Frank-Stromborg,1990;Frank-Stromborg, Pender, Walker, & Sechrist, 1990;Gillis, 1994;Duffy, Rossow, & Hemandez, 1996;張聖 如,2002;蕭順蘭,2002;林女理,2002;林美聲,2004;李碧霞,2005;鄭小玉,2005)

的研究,發現修正因素方面最常被選用的變項為人口學特性,而認知─知覺因素方面則 為自覺健康狀況;而在認知─知覺變項中,自覺自我效能和健康的定義兩項在每一篇選 用的研究中都達到顯著性。Johnson, Ratner, Bottorff, & Hayduk, (1993)認為,在認知─知 覺因素中以自覺健康控制、自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況三項為最重要的預測因子,修 正因素會直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綜合上述,自覺健康狀況可預測健康促進行為且回答 題數較少較適合本研究對象,故本研究之目的係運用認知-知覺因素中的「自覺健康狀 況」和修正因素中的「人口學特性」作為本研究架構,來探討原住民部落中年婦女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

(34)

22

圖 2-1 健康促進修正模式

資料來源:Penda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p.52). (3r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引自鄭小玉(2005)。花東地區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P.19。

六、小結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醫療設備的發達,讓國人的壽命延長,國人的生活型態也隨之改 變,而慢性疾病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慢性疾病的形成與長時間的坐式生活 有關,這些造成因素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當生活型態有關,可藉由健康促進的方式來 增強控制健康的決定因子,達到改善健康的目的。擁有正向積極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 以對國人的健康有助益,讓國人活得更健康。本研究採用Walker 等 (1987)提出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為個人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 之認知和自發性行為,包括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適當營養和運 動及Pender (1996)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理論為基礎,來探討原住民中年婦女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情形。

認知-知覺的因素 修正因素 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

健康的重要性 自覺健康控制 自覺自我效能 健康的定義 自覺健康狀況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

人口學特性 生物學特徵 人際間的影響 情況因素 行為因素

參與健康促進 行為的可能性

行動線索

(35)

23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使用至今,已普遍用來施測於各種不同對象的健康促進行 為,不同背景變項因素及自覺健康狀況對於健康促進行為的支持度等因素皆會影響個人 採取健康促進行為。而自覺健康狀況係指個人對自己健康情形的評價,會影響個人從事 健康促進行為,在健康促進模式中為認知-知覺變項中的一個重要中介變項 (Pender, Walker, Sechrist, & Frank-Stromborg,1990)。自覺健康狀況越佳者,越有動機去維持或執 行較多的健康促進行為(王秀紅、邱啟潤、王瑞霞、李建廷,1992)。國內外許多研究 者,針對不同的群體加以研究探討,發現自覺健康狀況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預測 因子之一(Gould,1990;于漱,1988;陳美燕、廖張京棣,1995;仇方娟,1997;宋素 真,1998)。茲以護理人員、中年人、都市原住民婦女、更年期婦女及其他綜合研究來 探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以作為本研究的相關研究基礎。

一、護理人員

蕭順蘭(2002)探討台北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以 29個 衛生所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取得有效問卷共227 份。研究目的是要瞭解台北縣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並探討其人 口學特性、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及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

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年齡、教育程度、子女數、工作年資、血壓、血糖、膽固 醇、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體經常不適之症狀)、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 表,其研究結果發現:(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六個層面中以自我實現得分最高,其 他依序為營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健康責任,而運動休閒得分最低。(二)執行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得分上,顯示有經常執行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題項比率偏低,有 經常執行的題項僅有30%,而70%之項目分佈於從不與有時之間。(三)人口學特性中 有:年齡、工作年資、子女數、身體質量指數(BMI)、參加健康促進課程時數,而是 否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有顯著差異。(四)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五)自覺健康狀況、公衛年資、參加健康促進課程時數,可

(36)

24

解釋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變異量為25.1%。(六)對無法經常執行健康促進六個生活型態 層面主要變項為工作因素、個人因素,而其中工作因素以工作負荷太重及工作壓力影響 最大;個人因素則以忙公事、家事,無暇關心自己健康問題比率最高。

林美聲(2004)分析宜蘭縣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探討其 其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概念、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的關係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研究工具包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健康概念 量表、健康行為自我效能量表、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表。研究對象為宜蘭 縣112所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國小學校護理人,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

取得有效問卷共113份。研究結果發現:(一)研究對象之年齡介於25-51 歲之間,平 均年齡為 40.3 歲。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中,營養得分最高,其他得分依序為壓力 處理、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健康責任,而運動得分最低。(二)健康概念方面,以調 適性得分最高,其餘得分依序為角色功能性、安寧幸福性,而臨床性的得分最低;健康 行為自我效能方面,以健康責任把握信念得分最高,其餘得分依序為營養把握信念、心 理安適把握信念,而運動把握信念的得分最低。(三)就整體健康狀況的滿意度來看,

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況大多介於普通與良好之間。(四)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年齡、教 育程度、婚姻狀況、工作年資、家庭子女情況、身體質量指數、請病假情況、接受健康 促進課程情況等八項,其中年齡、工作年資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其餘變項,

如家庭子女數、家庭子女年齡、身體質量指數、請病假天數、健康促進課程時數等,則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無顯著相關。(五)為瞭解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之關係,

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結果發現,自覺健康狀況總分不因人口學變項之不同而有顯 著差異。(六)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及自我實現、健康責任、壓力 處理、人際支持、營養、運動等六個分量表皆呈顯著正相關,亦即是自覺健康狀況愈好 者,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愈佳。(七)健康概念、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 況及參與健康促進課程時數等四個變項,能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變異量的 55.2%。其中健康行為自我效能預測力最佳,解釋變異量為34.8% ,自覺健康狀況、健 康概念、參與健康促進課程時數之解釋變異量則分別為8.4%、6.7%、2.3%。

(37)

25

鄭小玉(2005)針對花東地區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探討學校護 理人員之人口學特性、壓力的調適、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 係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子。研究工具包括自覺健康量表、健康概念量表、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與人口學特性。研究對象為花蓮縣、台東縣公私立國中小及啟智學校 護理人員,採橫斷調查法,利用自填問卷方式,取得有效問卷188 份。其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年齡方面,以 41-50 歲最多,其次是 31-40 歲,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總得 分,以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層面是較佳的,而健康責任和運動層面的健康生活型態是較 缺乏的。(二)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年齡、教育程度、身體質量指數、婚姻狀況、最近 一年是否因生病而請假、居住狀況、家庭年收入等七項,其中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 況、居住狀況、家庭年收入等變項分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若 有顯著差異,再以 LSD 比較組別間的差異情形,結果顯示,各年齡層在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總分、健康責任、運動、壓力處理之間有顯著差異,高齡層學校護理人員有較好的 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較好的健康責任、運動、壓力處理等層面。教育程度、居住狀 況、家庭年收入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分或各層面之間,均無顯著差異。不同婚姻狀況 只有在運動層面有顯著的差異,根據 LSD 事後比較,離婚的學校護理人員,其運動行 為明顯優於其他人。學校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資歷來看,其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分及 健康責任、運動、壓力處理等層面均有顯著影響,且均為資歷愈久,行為愈佳。(三)

學校護理人員自覺健康狀況自評結果以介於普通與良好之間,偏向正面;自覺健康狀況 愈佳,工作壓力狀況愈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分的得分愈高。(四)學校護理人員的 人口學特性、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概念及工作壓力,可以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部分 得到驗證。

護理人員全都是女性,年齡分布與本研究之原住民中年婦女較接近,有關原住民中 年婦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尚無一定常模可供參考,其研究結果值得本研究參考。而護理 人員所使用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大都以黃毓華、邱啟潤(1996)所編制的量表為主,

而本研究是以原住民中年婦女為主,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 京棣(1997)所編制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以18-65歲民眾做測試,有良好的內部

數據

圖  次
圖 2-1  健康促進修正模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④ 小腸:小腸有消化和 吸收作用,藉由小腸 壁分泌的腸液、來自 胰臟的胰液和來自肝 臟的膽汁,消化為葡 萄糖、胺基酸等營養 物質,再由小腸壁上 的絨毛吸收。.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來源 : 世界衞生組織文件 — WHO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Health synthesis

申請途徑: 衛生署– 母嬰健康院 電話: 2112 9900. 衛生署母嬰健康院

諮詢部門:衞生署(新界西區辦事處 2615 8500) (教統局新界西區域教育服務部 2437 7272)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心理 創傷壓力症候群 社交

4.選修學分至少須修習 40 學分,其中「第二外國語文」、「藝術與人 文」 、 「生活、科技與資訊」 、 「健康與休閒」 、 「全民國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