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玉芬 老師

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原因-

以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為例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ibal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ribal agriculture land of Dazhu Village, Daw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研究生:張冠洲 撰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七月

(2)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原因-

以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為例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ibal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ribal agriculture land of Dazhu Village, Daw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研究生:張冠洲 撰 指導教授:李玉芬 老師

中華民國一〇六年七月

(3)
(4)
(5)

謝誌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在職碩士班的學生生活就要結束了,回想兩年前在單位同 事的鼓勵及長官同意進修之下,和同事一起報考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在職碩專 班,本來未期待自己會考上,但在榜單公布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名字在裡面,心裡是非 常的喜悅,自從大學畢業進入海巡署單位服務之後,從未想過自己會在進入校園繼續念 書,如今回想起來,真的要感謝當時鼓勵我的單位同事及長官們。

第一學期開學準備前夕,我卻不知不覺得開始煩惱入學後,如何在工作、家庭及課 業方面兼顧的問題,而且老婆及小孩平時都在外縣市,周休假日是我們家庭最主要聚會 的日子,因此非常珍惜這段時間,但老婆認為既然考上了,就不要去顧慮太多事情,且 鼓勵我把握繼續升學的機會,所以在求學過程中,讓我在工作及課業方面,不因家庭因 素而感到擔憂與困擾,所以跟老婆說聲這兩年辛苦你。

開學第一天上課時,劉老師要我們每一個同學自我介紹,讓同學彼此相互認識,這 時我發現班上同學們服務單位幾乎都來至軍人、公務員及教師,在工作方面都有一番成 就與作為,同時我很高興可與他們一起求學,讓我認識更多在海巡單位以外服務於政府 機關的同仁們,可增加我的人脈及對其他工作事務的認識。學校生活的這兩年期間,班 上同學相處得非常融洽,彼此之間相互鼓勵與支持,尤其特別感謝曾經為班上服務的幹 部們,有你們的提醒與協助之下,讓班同學在課業方面進行順利,課堂上與老師之間互 動良好。另外,還要謝謝的是我們班上導師柯志昌教授,他平時不斷的叮嚀我們在課業 方面的事情,要我們堅持下去不要任意放棄,在寫畢業論文方面,更提醒要盡早做準備,

一起跟著老師及同學們的進度往前走,到時才不會亂了頭緒。

在台東大學求學期間,每位教導過我的老師們,各自在學術領域及知識方面都博學 多聞,除了讓我學習到很多有關公共事務的議題之外,更能了解如何對一件事物表達自 己的意見及看法,並間接提升我在工作方面的能力。另外,在一年級暑假時,著手開始 規劃自己論文的寫作方向,經評估之後,希望以質性研究的方式予以呈現,再經與班上 同學討論本系各項專業領域老師,最終決定選擇李玉芬教授做我的指導老師,她也欣然 接受了我這位學生。接著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遇有瓶頸及疑問時,李老師總是細心的 給予指導與內容修正,而且人又非常親切和藹,不會讓人產生距離及壓力的感覺,因此 在討論中非常輕鬆自在,讓我很快了解老師指導的方向,所以在這種和樂的氣氛之下,

順利完成了自己的碩士論文,當然最感謝的還是一直陪伴及協助我最多的李玉芬老師,

我向您說生謝謝。

最後,還要感謝曾經配合我接受訪談及提供意見的工作地部落族人,由了你們寶貴 的想法與建議,讓我撰寫論文的資料更佳豐富與充實,謝謝族人們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 協助我,未來部落有任何事務需要幫助時,我將會盡自己一分心力共同去參與及支持,

讓部落不斷向前推進,並邁向優良與人和的部落農村生活。

張冠洲謹誌 2017 年 7 月

(6)

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原因-

以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為例

作者:張冠洲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中文摘要

民國 97 年臺東縣經歷莫拉克(八八風災)颱風侵襲之後,行政區域內之大竹村受創嚴 重,先後分別將兩個部落被迫遷移至臺東縣政府設置之永久屋居住,因此生活方式受到 極大的轉變,雖然搬遷至工作地部落在耕作環境比原居住地較好,但政府相關單位未能 直接實地輔導及部落從事務農內在問題影響之下,所以在農業各方面皆未能有效提升。

風災迄今始終無法解決族人生活經濟來源,反觀其他經歷風災後的村落,經政府輔導及 結合在地資源後,已進入發展軌道。為能克服族人長期以來生活經濟所面臨的問題,經 調查大竹村在地資源及政府近年來推動部落發展的政策後,工作地部落有著非常適合耕 植農作物的環境,如何透過部落農業發展的模式,找出屬於自己適合農業方式,並有效 解決農業執行面臨的困境,以提升族人在地就業機會,故本研究針對部落族人進行深度 訪談,其目的主要在瞭解與探討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特性與分析部落農業發展 的問題與原因之後,在進一步研擬部落農業的改善策略。

根據本次研究發現,有以下幾個結論:

一、工作地部落有良好的氣候、土壤、水源及耕作地區地勢平緩,種植作物區分成傳統 作物及經濟作物兩種,全年均有可種植及採收的農作物。目前部落農作物特色以紅 藜、小米及釋迦為主,經訪談調查部落土地均可種植的農作物計有小米、紅藜、釋 迦、樹豆、洛神花、冬瓜及南瓜等,種植作物非常多元。

二、年輕族人對於農作物耕作方式、種植季節及生長期限不了解,將影響農業傳承工作。

三、部落族人期望政府輔導單位能夠下鄉實施輔導與教育,並針對部落農業缺口實施改 善,經訪談調查目前最缺乏不完善是農業機具、包裝設備及渠道設施與農地道路整 體規劃等,必須由部落團體及民意代表發揮作用,並結合政府單位共同解決處理。

四、部落農業發展與轉型的問題很多,但族人最想改善部分為農業災害補助、農業機具 補助、農產品行銷、農業年輕化及農路與水源用地進行整體規劃等,同時部落族人 認為必須先凝聚共識,先從發展部落農業特色之後,在與政府單位接觸,對於後續 解決部落農業問題較為順遂。

最後,研究者針對從事部落農業發展面臨需求、現況發展實際的問題及部落農業轉 型問題等面向,思考從輔導政策、補助方案、基礎設施、凝聚向心力、青年返鄉及部落 農業轉型提出可行之具體改善策略,進而有效改善部落農業發展問題,以提供完善的務 農環境,降低族人在務農工作投資風險及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關鍵詞: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傳統作物、經濟作物

(7)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ibal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ribal agriculture land of Dazhu Village, Daw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uthor: CHANG, Kuan-Zhou

Abstract

In 2008, Taitung County experienced the serious attack of Typhoon Morakot (the so called Typhoon of August 8), which ledthe Dazhu Village administrative area to catastrophic damage. The two harmed tribes were forced to relocate to the permanent houses set up by the Taitung county government and therefore they had to face an entirely new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 farming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the tribes’

original residence, but the government did not directly field counseling the accurate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Due to the tribal farm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there was no effective progress in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Since the attack of Typhoon Morakot, the tribes have not yet been able to solve their economic problems. Whereas othervillages managed to recover successfully to their normal life by virtue of the government counseling and integr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ong-term economic problems faced by the tribes, Dazhu Village and the government investigated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bes. It is fou nd that the tribal farming area environment is very suitable for cul tivating crops, thus we want to develop through the pattern of tribal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ost suitable agriculture methods,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agricultural implement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tribes in the loc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ence, in this study we will focus on the tribes in-depth interviews, which is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the Dazhu Village trib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conclude further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strategy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trib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e can co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1. climate, soil, water and farming areas of terrain. And t he planting

crops ar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crops: traditional crops and cash

(8)

crops. There are plantation and harvest of crops throughout the whole year.The current distinguished tribal crops are basically the red quinoa, foxtail millet and annona. After interviewing the tribes we know that the tribal land can plant crops such as millet, red quinoa, annona, tree beans, roselle, winter melon, pumpkin, etc. It is multiple.

2. The young people’s lack of awareness to the crops farming practice, planting season and growth period will affect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heritance.

3. The tribes expect the government counseling units join the countryside and implement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and provide improvement of the tribal agricultural gaps. After interviewing the tribes, we know that currently the most imperfect part is the lack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ackaging equipment, channel facilities and agricultural land overall planning, which shall be carried out by the tribal groups legislator, combined with government units to solve jointly.

4.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ribal agriculture. However, what the tribes most wanted to improve is the agricultural disaster subsidi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ubsidies, agricultural marketing, agricultural inheritance to youth people and agricultural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overall planning,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tribes think they have to reach a common agreement and cohesion first, by developing the tribal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once they achieve the first point, they can contact with the government units,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roviding solutions during the follow-up.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situation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counseling policy, subsidy scheme, infrastructure, common agreement and cohesion, youth return and tribal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rib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ribal agriculture transformation; and be able to offer better strategy, and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ib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sues s o as to provide a sound farming environment, to reduce the risk of farming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Tribal agriculture land of Dazhu Village, Traditional crops,

Cash crops.

(9)

i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2

第四節 大竹竹村工作地部落概述 ...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16

第一節 部落農業發展與沿革 ... 16

第二節 部落農業面臨困境 ... 20

第三節 農業補助獎勵方案 ... 22

第四節 農業轉型與經營 ... 31

第參章 研究設計 ... 37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37

第三節 訪談對象 ...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9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 ... 43

第一節 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 ... 43

第二節 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 ... 55

第三節 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的改善策略 ... 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7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76

第二節 建議 ... 80

參考文獻 ... 82

附錄一 訪談紀錄 ... 85

(10)

ii

圖目錄

圖 1 臺東縣行政區域位置圖 ... 3

圖 2 臺東縣大武鄉行政區域位置圖 ... 4

圖 3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行政區域位置圖 ... 5

圖 4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空照圖 ... 6

圖 5 臺東縣境內農業分布圖 ... 7

圖 6 花東產業六級化規劃思維圖 ... 32

圖 7 六產產品開發種子(SEEDS)〃需求(NEEDS)思考架構圖 ... 36

圖 8 研究架構圖 ... 38

圖 9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土質情形畫分區域圖 ... 52

圖 10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部落農業臨問題與研擬改善策略概要圖 ... 67

(11)

iii

表目錄

表 1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生產設施補助基準(塑膠布網室等 6 項) .. 23 表 2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生產機具補助基準(農機具) ... 24 表 3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生產及防治資材補助基準(種苗品種更新等2 項) 25 表 4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運銷設施及資材補助基準 (包裝設備等2 項) . 25 表 5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集貨加工設施補助基準(集貨場等 2 項) .. 26 表 6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水土保持設施補助基準(農地水土保持等 4 項) . 26 表 7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集貨加工設施補助基準

(產銷班活動場所內部設備) ... 28

表 8 受訪者資料表 ... 39

表 9 研究訪談提綱表 ... 40

表 10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各類作物耕種方式及使用農法一覽表 46

表 11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各類作物生長季節及期限一覽表 ... 49

表 12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土質與種植作物分布情形一覽表 ... 53

(12)

iv

照片目錄

照片 1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全景照片 ... 6

照片 2 金崙堂區大溪天主堂照片 ... 9

照片 3 愛國蒲基督長老教會照片 ... 9

照片 4 富山加拿美教會照片 ... 9

照片 5 助災聖母亭照片 ... 9

照片 6 小米根、葉、穗及米粒照片 ... 11

照片 7 紅藜播種、種植及成熟收成過程照片 ... 11

照片 8 洛神花樹、去除種子及果實照片 ... 12

照片 9 釋迦及果樹照片... 12

照片 10 大竹村舊址照片... 14

照片 11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地及水源照片 ... 44

照片 12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交通道路不佳及運輸不方便照片56

照片 13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道路規劃與維護未完善照片57

照片 14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灌溉設施未整合與維護照片58

(13)

1

第壹章 緒論

原住民鄉鎮地區因就業機會缺乏,以致面臨勞動人口嚴重外流的情形發生,

目前在地從事農業生產工作的人力卻逐漸老化,因此必須引導一些年輕人回鄉投 入農業工作。原住民部落早期發展主要經濟來源是以農業為主,但大多農地耕種 方式採粗放管理,當時在缺乏栽培技術情形下,導致產量低及品質差,無法與市 場農作產品競爭,為有效改善部落農業發展及生計等問題,近幾年來政府不斷推 動部落農業發展轉型(列如:有機農業、自然農業、休閒農業…等)及經營模式轉 變等相關政策,但發展的過程中卻面臨一些問題必須克服解決,才能將部落農業 發展政策推行更加順遂。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近年來由於政府不斷推動部落農產業的發展與經營,經由農業技術教育、實 施現地輔導及經營管理等方式,由花蓮及台東農業改良場從 1997 年迄今在台灣 東部地區實施推廣,目前已發展很多部落經農業轉型成功的案例(列如:花蓮縣 豐濱鄉港口部落恢復梯田重新種植有機米、瑞穗鄉奇美部落有機紅豆的栽培…

等),但由於推廣輔導對象並非全面在宜花東縣(市)原住民部落實施,以致老一輩 原住民族人對於部落農業新思維及認識卻非常薄弱,還停留在傳統農業的耕種方 式,於是在現今社會市場機制下無法永續經營。

臺東縣大武鄉位於臺東境內南端鄉鎮,經了解大武鄉農業相關資訊後,均顯 示該地區由於地形為山多平原少(耕種面積有限)及土地貧瘠等因素,於是在農業 耕種不利的條件下,進行農業發展確實不易,經查以往歷史資料無該區域部落農 業發展成功的案列;另外原住民部落在 1970 年代,受到臺灣產業由農業經濟轉 型至工業經濟及原住民保留地釋出之影響,原住民族的農業產值受到極大的衝 擊,使得許多原本依賴農業為生的原住民家戶面臨生存的困境,導致山地農業經 濟崩解,許多原住民被迫移居至大都會,並在「次級勞力市場」及「非正式就業 部門」中尋求謀生的機會(藤井志津枝,2001),以臺東縣南迴線排灣族原住民部 落迄今為止,一直存在人口外流嚴重的問題,為能有效改善部落人口外流及在地 族人經濟收入來源,故想藉以僅由適合農作物發展的土地,以發揮最大效益進行 農業轉型,提升部落族人在生計及在地就業方面的機會。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東部地區南迴線大武鄉排灣族人於民國 97 年經歷莫拉克(八八風災)颱風侵 襲之後,大武鄉行政區域內之大竹村受創嚴重,先後分別將兩個部落(富山及大

(14)

2

竹本部落)被迫遷移至臺東縣政府設置之永久屋居住(舊大武國小及工作地部 落),原本生活已困苦的族人,卻忍痛離開長久賴以生活及耕種之居住地,因此,

生活方式受到極大的轉變,耕作方式則採以租地或是臨時於永久屋周邊空地實施 耕作,其中遷至工作地部落雖然耕作環境比原居住地較好一些,但政府相關單位 未能直接實地輔導及部落從事務農內在問題影響之下,所以在農業各方面未能有 效提升,始終無法改善族人生計問題。

風災迄今,由於鄉內就業機會不多,當地族人常以打零工或務農方式是賺取 微薄的收入,但在這種工作情況下,無法解決生活經濟來源,反觀在其他經歷風 災之後的村落,經由政府輔導及結合在地資源下,已進入發展的軌道。雖然這幾 年不時有部落族人提出推動部落農產業推銷等想法及意見,但目前為止僅限於討 論,尚無族人努力去推行與執行,因此為能克服族人長期以來生活經濟所面臨的 問題,經調查大竹村在地資源及政府近年來推動部落發展的政策後,將試著先從 農業發展提出具體及完善的方案以供族人參循。

二、研究目的

由於部落族人面臨就業困境,經濟來源無法長期供給,多數族人為了生計問 題紛紛到外縣市求職,致造成部落人口大量外流情形,本研究者經檢視大竹村境 內轄屬部落後,工作地部落有著非常適合耕植農作物的優良環境,如何透過部落 農業發展的模式,找出屬於自己適合的農業方式,有效解決目前研究區域農業執 行面臨的困境,以讓族人安心在地經營,並期許被迫生計離開部落長期旅外的族 人,有返鄉就業的機會。以上述說明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 3 點:

(1)探討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特性。

(2)探討與分析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

(3)研擬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改善策略。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方式希望採質性研究進行,在 2002 年陳向明曾經提到質性研究的 哲學觀點將影響研究者的定位,與研究過程的執行,從事時描速到意義解釋;從 論證理論到建構現實,從客觀性到主觀性,這些研究取向都由哲學觀點所決定,

於是質性研究是將研究者個人當成研究之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蒐集 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研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透過與研究對 象互動對其行為與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方式。本研究主要想了解大竹 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原因,藉由質性研究中文獻的整理分析、田野觀 察、深度訪談等方式進行蒐集資料,並以多重資料檢定實施整理分析與驗證,儘 量以客觀理性呈現研究者對於本次研究的認識,將分別說明如下:

(15)

3

一、文獻整理

廣泛的收集與本次研究主題關聯的書籍、研究期刊、碩博士論文、文件、檔 案、報章雜誌、歷史照片及媒體報導等,並且在不影響大竹村工作地部落族人權 益下,整合當地族人現有歷史農業資料,以作為本次研究後續研究設計及論述的 基礎。

二、田野觀察運用

觀察法可說是了解這個事件最原始及基礎的方式,藉由平時休假回部落的時 機,參與族人農業運作而進行觀察,並詳實做成相關紀錄,一方面可以了解當地 部落族人目前農業耕種與經營的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臺東縣政府及大武鄉公 所對於該研究區域農業的看法與現行做法。

三、面對面深度訪談

本次研究與受訪著面對面深度訪談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選定大竹村工作地 部落族人為最主要的受訪的對象,並親切的懇談有關部落農業發展的特性、問題 及農業改善策略等相關議題,以了解目前族人對於農業想法與需求。

第四節 大竹竹村工作地部落概述

一、社區範圍及面積 (一) 行政區域:

臺東縣大武鄉位於縣境內南端,約在北緯 120 度,東經 22 度,全鄉面積約 6 9.1 平方公里(如圖 1)。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

由於地形呈現山多平原少及土地貧瘠等問題,於是可利用來農耕土地面積有限。

圖 1 臺東縣行政區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臺東觀光旅遊網

(16)

4

大武鄉行政區域由北而南分別計有大竹村、大鳥村、大武村、尚武村及南 興村等五個村,其中大竹村地理位置,位於大武鄉最北邊行政區,北與太麻里 鄉多良村為鄰(以大竹溪為界線),南與大鳥村毗鄰(以加津林溪為界線),東濱 太平洋,西依臺東縣達仁鄉(中央山脈),行政區域面積約 25 平方公里(如圖 2)。

圖 2 臺東縣大武鄉行政區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google 地圖

大竹村行政區域由北而南計有工作地、愛國蒲、大竹、富山、富南及加津林 等 6 個部落組成(如圖 3),但民國 97 年經歷過莫拉克颱風侵襲之後,臺東縣政府 為考量村民居住安全,先後將富南及大竹部落分別遷往至大武村活動中心(舊大

大竹村

大鳥村

大武村

尚武村

南興村

(17)

5

武國小)及工作地部落兩處,上述為目前大竹村民居住位置。

圖 3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行政區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google 地圖

(二)研究範圍:

臺東縣大武鄉大多為山區地形,實際可耕種地點及面積不大,大竹村地形亦 是如此,惟本次研究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如圖 4),由於該區域地勢平緩、土壤肥 沃及水源充足等優良條件,是大武鄉適合農業耕種的環境區域,因此族人紛紛進 行土地開墾及耕種,並種植各式各樣傳統農作物(例如:小米、芋頭、花生、紅 藜、地瓜…等)以作為平時所需之食物及生計來源;另外該研究區域於民國 60 及 70 年代期間曾經與臺東糖廠合作,當時土地上種植大片的甘蔗園,因此也造就 了族人就業工作的機會,但隨著台糖工業的沒落,這種景象也因此轉變。民國 7 0 年因受到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由於政府推廣農業政策轉型,於是族人便開始 耕種釋迦、木瓜、泰國芭樂及西瓜等量產大及價值高等農作物。由於耕作面積需 求不斷提高,於民國 77 大竹高溪實施河堤工程竣工後,部落族人及外來耕作的 漢人為擴大耕作土地面積,於是在河堤外以承租河川地等方式,實施翻土開墾整

加津林 富南

大竹 富山 工作地

愛國埔

(18)

6

地,目前以種植釋迦為主。本次研究區域實際耕作面積約 2 平方公里(如圖 4)。

圖 4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空照圖 資料來源:google 地圖

本研究區域經詢問當地耆老後,表示該區域在日治時代就是大竹村族人主要 農作物耕種的地點,由於原有大竹舊村落與耕種地點距離較遠,徒步往返較費 時,於是族人為求工作方便減少往返時間,工作區域慢慢形成聚落,就命名此地 為工作地,也就是現今大家所稱之工作地部落(如照片 1)。

照片 1 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全景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工作地

愛國蒲

久明砂石場

(19)

7

為確認該研究區域工作地部落,是否確實為農業耕種地點,經比對臺東縣農 業資源空間整體發展構想及空間配置計畫案後(臺東縣,105),從農作物耕種分布 圖上(如圖 5),很明顯看出大武鄉農業耕種地點大多分布在北部的大竹村工作地 部落(大竹溪流域旁)、大武溪與朝庸溪之間的尚武村及大武村的農地等三處;另 其餘國土保育地區與城鄉發展地區僅有零星之分布面積,其研究區域工作地部落 經臺東縣政府歸納主要種植項目為其他作物,故確認該區域為農業耕種地點。由 於本次研究地區工作地部落為大竹村最主要農作物耕種地點,且為當地居民主要 經濟收入來源之一,於是為能了解目前部落農業發展所面臨之問題,故選定此地 為本次研究之範圍。

圖 5 臺東縣境內農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臺東縣農業資源空間整體發展構想及空間配置計畫

(20)

8

二、人文概況 (一)人口:

大竹村民主要是以排灣族人(平地山胞)所成立的部落,但也有部分村民因通 婚而住在村莊之漢人、山地山包排灣族人及國民政府來臺退休之榮民,故為一個 族群相互共榮的村落。由於部落無就業機會,族人為了生活經濟來源方面的考 量,紛紛在成年之後,就長期旅居全臺各縣市(以高雄市、臺中市、桃園縣及臺 東市居多),只有重要節日(如農曆年節及清明節)才回部落歡聚過節,所以部落平 時只剩老人與小孩,目前留在部落現有人數與住戶數相較起來,便形成了一種有 房子卻無人居住的特殊現象。另查 104 年大武鄉戶政事務所資料顯示,全村 369 戶,人口為 933 人,男性人數為 497 人,女性人數 436 人,性比例幾乎平等。

本研究者經初步了解大竹村族人留在村莊從事農業工作人口將近 80%以 上,其中又以工作地部落族人因距離耕種地點較近,從事農業工作比例卻高達 9 0%以上,幾乎每戶人家都有屬於自己耕種的土地,所以族人除周末假期及節慶 會休息外,平時部落族人都在田地實施農務工作,但由於部落人口外流及務農年 齡老化的情形,所以耕種面積及農業產量大不如以往。

(二)信仰:

在第二次世界戰後,由於中國共產主義將西方宗教視為殖民主義的化身,並 禁止在中國各地進行傳教及破壞西方宗教,因此西方宗教便從中國各地撤退而至 台灣地區,並經蔣介石支持下特許西方宗教進入山地,以藉救濟品之方式順道進 行傳教。大竹村與其他原住民地區相同,族人主要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教,每逢周 日或教會慶典之際,部落族人紛紛前往太麻里大溪天主堂、愛國蒲部落基督長老 教會及富山部落加拿美長老教會進行朝拜、慶祝與心靈寄託(如照片 2 至 4),由 此可知大竹村民對西方宗教信仰熱衷與支持;另民國 97 年大竹村遭受莫拉克颱 風侵襲,造成多處災害發生,部落族人慶幸風災當時均無傷亡發生,為感謝聖母 瑪利亞的庇佑,由工作地部落族人陳仁德人士捐土地,再由部落族人合資於 98 年自行建立助災聖母亭(如照片 5),此地目前已成為部落族人平時或外出工作祈 求平安的重要處所。

由於西方宗教進入大竹村以後,原住民傳統信仰慢慢被西方宗教取代,傳統 祭典儀式慢慢的淡忘,文化傳承也面臨一大困境,一些陪伴祭典的傳統農作物背 後蘊藏的意義,也慢慢的不受族人所重視,因此傳統作物生產受到的影響。但也 有部分族人表示,這不全然是西方宗教進入所致,而是政府推行農業政策所導致 的情形。從另一方面探討,在生活與農業方面受西方宗教影響之下,以往每天從 事耕種的族人,為求心靈上的寄託及祈求上主保佑平安的情形下,並每周日前往 教堂(會)實施感恩彌撒,久而之下便形成了大家休息及聚會的日子。

(21)

9

照片 2 金崙堂區大溪天主堂照片 照片 3 愛國蒲基督長老教會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照片 4 富山加拿美教會照片 照片 5 助災聖母亭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三、自然概況

(一)地形與地質:

大武鄉係屬中央山脈南段東側區域,地質構造屬於中新世盧山層,大部分由 黑色到深灰色的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和深灰色的硬砂岩互層組成,含有零星散 布的泥灰岩團塊(何春蓀,1997),由於地質構造受造山運動影響,所以均為坡度 陡峻的山麓為主,近海岸處山勢高聳,海岸地形則有海崖、沙灘、礫灘交錯分布。

其間河流自西向東逕流入海,大武鄉較大河系自北而南包括有大竹溪、加津林 溪、大鳥溪、大武溪、朝庸溪、南興溪等 6 調河系,部分較大河系河床廣闊,河 川海口處多屬現代沖積層。因地質作用與地形限制,主要聚落多分布在前述河流 靠近河口處(公路總局,搜尋日期 2016)。

由於大竹村工作地部落地勢平緩及土質較佳等因素,種植各項作物成功率非 常高,其實早在距今約500至1500年前,該地區就有由人類居住的遺跡,工作地 遺址位於大竹溪右岸河階台地,遺物分布果園,高程55至70公尺。出土夾砂素面 紅色陶、石片、石錘、打製石器、磨製石器、石輪、立柱、石牆等,推測屬三和

(22)

10

文化工作地類型(劉益昌、陳俊男、顏廷伃,2002),就這方面資料可以顯示,人 類早在工作地部落已有定居的遺跡,可見工作地部落地型及土質方面是非常適合 人類居住及耕種的區域。

(二)水文:

大竹村工作地部落農業用水,主要是引進大竹溪水實施灌溉,本條河川屬於 臺東縣縣管河川,主幹流長度約 23.65 公里,河川流域面積約 133.41 平方公里,

流域分布於臺東縣大武鄉(大竹村之工作地及愛國浦部落)、達仁鄉(土坂村、台坂 村)及太麻里鄉(多良村之大溪部落)等。河川主流發源於達仁鄉土坂村大里力山與 衣丁山之間標高 1,753 公尺無名山峰西南側,先向南後轉東南東流,於新興部落 附近轉向東北流,經土坂部落後匯集台坂溪,進入大武鄉境,最終於大溪部落南 側注入太平洋(行政院環保署,105)。由於該河川水源豐沛全年無枯水現象,對於 用來引水灌溉農作物非常有利,因此在 60 至 70 年代後期,族人在本次研究工作 地部落從事種植稻米農作,所以族人對於位置較近河堤邊之耕作農地稱之為水 田。

(三)氣候:

大武鄉沿海地區平時氣溫年平均約 22.6 度,在雨量方面,由於受到季風及 颱風影響,所以雨量豐沛(年雨量 1890mm~3029mm),每年雨季落在 5 至 10 月間,

其旱季在 11 至翌年 4 月期間(行政院環保署,105)。由於地理位置迎向太平洋,

每年颱風季節來臨時,常常遭受颱風侵襲;另受中央山脈地形阻隔影響,於夏季 期間常有焚風產生,天氣溫度飆高至 38 度以上,因此族人避免受到颱風及焚風 之影響,尤其是氣候變遷導致的氣候異常現象,所以部分族人由原有果樹作物慢 慢轉向短期收成耕作的作物為主,但不乏還是有農業災損情形發生。

四、主要農作物 (一)小米:

小米是耐旱及耐瘠可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下生長的農作物,工作地部落主要由 排灣族人所聚集,早期因農業技術不佳及生活困苦,小米作物(如照片 6)成為族 人主要的食物及釀造小米酒使用,由部落族人推從小米為最神聖的作物,因此對 於小米農作物來說便衍生出豐富的傳說及相關傳統文化儀式(例如每年七或八月 的小米豐收祭),現今該作物除作為部落族人慶典及聚會時所吃之山地粽及釀小 米酒外,由於現今原住民風味餐不斷創新料理,所以讓小米烹煮方式更加多元。

(23)

11

照片 6 小米根、葉、穗及米粒照片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小米主題館 (二)紅藜:

紅藜又稱為赤藜(如照片 7),排灣族語稱 Djulis,於民國 97 年 12 月正名為臺 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相當強,生長期約 3 個月便進入成熟期,每年 2 至 4 月及 10 至 12 月份種植,一年收成二次,但每年 2 至 4 月種植作物生長期間將經過夏季,因受到颱風及氣候炎熱影響,作物收成 較差,所以工作地部落族人於該季節不會種植紅藜作物。早期紅藜在工作地部落 種植數量不多,因為紅藜主要為小米食物的附加品,其該作物也可以搭配山地粽 及小米酒之用。另外由於臺灣藜具有高營養價值,近年日本、美國及加拿大等國 均大力研究,期望將紅藜作物開發成食用新興糧食作物,於是近兩年工作地族人 紛紛開始種植,惟紅藜種植至收成可做為農產品之過程較費工及費時,因此增加 了農作物種植及生產的成本。紅藜作物每到收成季節,其作物成熟果穗鮮豔外 觀,除讓部落產生一種特殊景象,同時亦可作為原住民重要慶典不可或缺之裝飾 配件。

照片 7 紅藜播種、種植及成熟收成過程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三) 洛神花:

洛神花(如照片 8)和小米及紅藜一樣,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相當強,

於每年 3 至 5 月份種植,一年收成一次,生長期間均不需過多照顧,便可於當年 10 月份採收。工作地族人大約於民年 65 年之後,因太麻里農人設置烘培設施,

部落族人才開始引進種植洛神花,由於作物種植及生長過程簡單,且不需花費較

(24)

12

大農業成本,所以適合族人利用較差土地進行種植,但當時洛神花價格不高,沒 有維持多久工作地部落族人就不再種植。直到近幾年因食安風波,國人開始提倡 有機農業,並將洛神花創新研發成蜜餞、冷飲及果醬,現今價格已超過以往,目 前也成為工作地部落族人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另外,作物接近採收時期,由於 洛神花顏色鮮紅,亦與紅藜相同,將部落農地染紅便形成了另一種特殊景象。

照片 8 洛神花樹、去除種子及果實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四)釋迦:

釋迦果樹種植三年後便可開始採收釋迦(如照片 9),釋迦有豐富營養價值,

屬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一年可採收兩次,於民國 70 年代工作地部落族人及外 來耕種之漢人開始引進種植,由於種植釋迦農業技術不斷段進步及進行改良,目 前工作地部落主要釋迦品種有大目及鳳梨釋迦兩種,惟種植該作物為避免蟲害及 增加作物生長等考量,於是大量噴灑農藥及使用雞糞便肥料,以致產生空氣、土 壤不佳及孳生蒼蠅,大大影響了單地居民生活,尤其是剛由大竹村部落遷住居民 影響最大。另外,受到氣候變遷異常情形,颱風及焚風不斷侵襲臺東大武鄉地區,

因此部分族人因天候影響,且種植技術提升及農業成本較高等問題,於是族人開 始放棄種植釋迦作物,也影響了部落族人經濟收入。

照片 9 釋迦及果樹照片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五)其他農作物:

由於工作地部落土質肥沃及水源充足有良好耕作之條件,所以該區域種植的

(25)

13

農作物非常多元,除有原住民傳統作物外(例如、小米、紅藜、洛神花、芋頭、

地瓜、南瓜、花生…等),工作地部落族人隨著農業種植趨勢,也從事種植水稻、

釋迦、木瓜、泰國芭樂、冬瓜、荔枝、菊花、椰子及蔬菜…等作物,其作物種植 成功率都非常高,所以是個可多元化種植農作物的區域。但由於天候影響、種植 技術提升、種植成本提高、作物價格低及農作人口老化等種種因素,因此工作地 族人慢慢放棄農業經營的事業。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部落

部落是一種社群,由兩個或以上的氏族組成。有的部落在氏族之上還有中間 環節胞族。一般認為其成員為同一祖先之後裔。他們通常佔據於一特定地理區 域,擁有文化、宗教以及語言上的同質性,而且在政治上由一頭目或首領統一領 導。部落一般在部落成員內部通婚。

此外在現代漢語中,對非洲、西亞及其他地區以單一民族為主體的較大的群 體,如果這些群體的生產能力仍處於極不發達的狀態,也稱為部落。部落原先受 地域的影響很大,當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因為某個主題、興趣、項目等組 成部落,通過互聯網平台溝通和寫作(維基百科,105a)。

二、農業

農業是人類有目的地種植植物(包括菌類)或畜養動物,生產出有用農作物或 牲畜的產業,被劃分在第一級產業。廣義之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及漁 業,而一般人所說之農業通常只指種植業。農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 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維 基百科,105b)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 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 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 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 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 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 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旱地耕作(英語:

dryland farming)。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 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可持 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 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維

(26)

14

基百科,105c)。

另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係指利用自然資源、

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行政院 農委會,105a)。

三、大竹村

大竹本部落的居民來自大竹高舊社 Tjatsuqu,從清朝到日治時期,都一直居 住在大竹溪口一帶的淺山(如照片 10)。後來,在一次的大火及加上出現傳染疾 病,讓居民認為此地不祥而遷村至現今大竹本部落(原住民族委員會,105)。現今 大竹村聚落零散,包括加津林、富山、富南、大竹、愛國埔、工作地等 6 個部落 組成。

照片 10 大竹村舊址照片 資料來源:工作地部落影像館

(27)

15

四、大竹村工作地

工作地排灣族稱為 ka vayavaya,意為「工作的地方」或是「有竹林的地方」。 在大竹本部落大火之後,部分村民遷到工作地定居,以前住在溪邊時,到此地農 作,大家都說要到「工作的地方」,因而得名(原住民族委員會,105)。

(28)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透過相關文獻回顧與整理,有助於對研究主題的特性與現況有更進一步的了 解,並從中獲得研究基礎與成果。為明瞭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及限制因素等,本 章就相關文獻作整體性之回顧,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就「落農業的發展 與沿革」、「落農業面臨困境」、「農業補助獎勵方案」及「農業轉型與經營」進行 探討,並對每節最後結合研究區域農業現況進行評論。

第一節 部落農業的發展與沿革

原住民是一個熱愛土地的的民族,對於土地的認識非常深遠,利用土地的傳 統知識,是數百年來生活經驗的學習、累積與傳承,它蘊含了與大地共容共處的 哲學,被科學界一致認為是當今生物多樣性、資源永續性、文化多元性及土地利 用倫理等重要環境議題的最高指導原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105),其中農 業,是我國山地部落原住民族主要的生計來源,亦是國家與部落在發展上的重要 基石,更是山地部落在發展上的基礎核心產業。於是傳統農業生產不僅是維持生 計的重要活動,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祭儀,是維繫部落社會與部落組織、文化意涵 重要關係,形成一種特有的無形的規範與制度 (羅恩加,2011),為能瞭解原住民 部落農業發展歷程,將依期程分述說明如下:

一、游耕時期

這種方式為傳統的山田燒墾(slash-and-burn,又稱游墾,swidden cultivation),

係用火燒墾林地,栽培時不使用獸力和肥料,只靠人工,利用掘杖。短期的耕作 後需長期休耕(即土地耕作年數少於休耕年數)。該焚林所得之灰,是天然最好的 肥料,並因土壤的物理性受到改良,提高 PH 值與地溫,以消除和減少病蟲害(顏 愛靜、楊國柱,2004)。因此,「火」在清理耕地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先砍伐地 面的樹木、雜草,再放火焚燒,接著用簡單的農具挖土作穴,將農作物(如:粟、

甘藷、山芋、樹薯等種苗埋入土中)。在作物生長期間,不多作如施肥、除草、

灌溉等田間工作,是一種極度粗放的耕作方式。由於地力極易枯竭,故每隔一段 時間,村民需另闢新耕地,以維持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因此,這種耕作方式需 要極大的土地以供少數的農民使用,否則土地休養生息時間不足,會降低土地生 產力(農業問題,105),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山田燒墾的農業並無耕作,除了少 有的勞力之外,無其它栽培方法。但最主要的是它可整合並支持人類尚未侵入前 那種平衡的生態系統結構,也就是說這種農業對原有的生態系統只是單純的適 應,或是模擬原有之生態系統,而不是創造另一種新的脈絡與動力的生態系統(顏 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

(29)

17

二、水田定耕時期

種耕種時期主要自二十世紀初開始,台灣原住民族的產食系統(subsistence system)受到日治時期殖民統治(1895至1945年)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政策 的影響,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產食的方式由過去的焚墾輪休之山田農業轉變為以 定耕為主的水田農業(日宏煜、羅恩加,2015),其中又以日治殖民時期,殖民者 為了山林治理及開發山地資源以增加其經濟利益,將原住民限制在居住和耕作的 地區(亦即今日原住民保留地的前身),並推行「水田定耕」,部落傳統的狩獵、

漁獵、採集與游耕之共用土地模式被破壞殆盡。另因土地之利用是由殖民者配 給,採人均分配土地方式給予土地使用權,致可耕地減少,原住民土地私有觀念 逐漸形成,光復後,國民政府實施「育苗造林運動」、「定耕農業運動」等運動,

原住民在國家指導下發展經濟,並於賦予原住民擁有耕地所有權後,徹底改變其 傳統游耕型態(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農業定耕的結果,耕地集約生 產,糧食增加,足以應付人口增加之需求,聚落也不再遷徙,並隨著與外界互動 的加強,過去物物交換方式轉變為現金交易方式,自給型農業逐漸過渡到商品經 濟,懂得學習平地人依市場需求種植高經濟作物,其產業活動逐漸被吸納為市場 貨幣經濟的一環(顏愛靜、楊國柱,2004)。戰後國府統治台灣,仍延續日治時期 的山地政策,自1946年起施行地方自治法,以由選舉產生的村長及代表代替傳統 部落領袖,使得部落領袖制度朝著世俗化的發展,從而喪失傳統領袖之整全性。

再則,新宗教的傳入,也同樣的分食部落領導權力,從而對部落社會組織產生影 響。1954年部落礦業活動的發展,使得從日治時期發展的水田定耕農業逐步退入 幕後(宜蘭縣培根社區,105)。

三、慣行農業時期

農耕方式發生約在 1970 年代世界糧食危機時期,為解決飢荒問題,世界各 國科學家競相透過育種科技,研發高產量作物,由於此耕種作法必須實施充足灌 溉與施肥,所以造成環境嚴重的負荷,慣行農業係指以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大 規模、高度機械化、單一作物型態且大量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以加 速生產,減少農作物損失的生產方式(Knorr and Watkins,1984),為全世界農民 與農業生產者所實行的耕作方法(鍾仁賜,2008)。此農耕作法也稱為「石油農法」, 因為這是利用石油提煉各種農藥、化學肥料的一種栽培方式,其實在人類整個歷 史來說是相當短暫的,自石油化工業盛行才開始興起。台灣大約自 1950 年代以 來,開始改變自古以來的耕作方式,慢慢使用慣行農法,到了 1970 年代開始推 廣綠色革命,更是大量依賴農藥、化學肥料,甚至除草劑等,並且以農業技術開 發大幅度促使糧食產量提升(小農故事,105)。

四、有機農業時期

農耕時期大量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以加速生產,減少農作物損 失的生產方式,造成土地及人員身體健康的影響,於是1988年是石磊部落發展有

(30)

18

機農業的第一步,當地羅姓族人因長期噴灑農藥、使用化肥下,導致身體健康受 到影響,故放棄化學農業,投入有機農業工作(劉佩琪,2009)。

「有機農業」屬於部落新引進的耕作概念,因此在原鄉部落推動轉作有機 時,部落族人必須被要求不斷學習新的技術與概念,同時有機栽培技術門檻較 高,若無具經驗之族人或深具理念的部落領導者帶頭或從旁陪伴,往往難以持續 從事有機栽培,現今原鄉部落的有機生產尚處於啟蒙階段,無法自我形成穩定市 場與永續產業,需要相關的技術整合與市場銷售輔導,才能進一步推動原住民區 域型產業發展(劉維哲、陳宛均,2013),原鄉部落轉型作有機農業的過程中,使 許多的部落族人漸漸地回憶以前傳統的栽培方法,也找回了部落文化中最重要

「人、地共存與共榮」的關係,陳亭伊、顏愛靜於2009 年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 村、秀巒村進行之原住民保留地農業發展研究中指出:「部落Tayal 祖先教導後 代要照顧、珍惜土地,土地會給予我們同等的回報,讓後代子孫能永續生活在這 塊土地上,人與土地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彼此共生共榮,而有機農業與自然農 業是符合Tayal 傳統生態智慧的,此三者也是符合永續發展的概念。」更應證了 原鄉部落傳統栽培模式中與不施用化學物質的有機農業理念相符。張瑋琪在2012 年的研究中指出:「發展有機農業雖是改善原住民農業轉型的一個方向,但原住 民地區的發展計畫應重新審思在地食物系統的價值,尋找地方知識與外界分享、

交流的可能方式,而非一味搬運主流社會流行的操作模式,如此才有可能建立有 益於文化傳承、環境永續、照顧弱勢且具有主體性的部落主體經濟」意味著原鄉 部落若以有機轉作為部落傳統農產業活化轉型的手段,則不應以一般有機栽培模 式強行套用,而應結合部落特有作物品項、文化、故事性等相結合,在部落文化 特色與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建立產銷通路、經過文化包裝,才使其產品在現代市場 結構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原鄉部落中不乏具特色的農產品項,包括小米、紅藜、旱稻、芋頭、高梁、

地瓜、黑米、紅糯米、野菜、山蘇、玉米、藤心、樹豆、樹薯、刺蔥、馬告、花 生、假酸漿、月桃等特色作物,這些特色作物與部落傳統祭儀等文化息息相關,

為強化與強調原鄉部落傳統文化與作物的連結性,賦予農產品生活新的附加價 值,並透過說故事的生產技巧,可以將原本單純的消費模式轉變為創造出在生產 者和消費者之間參與式體驗的互動,形成「體驗型」的消費模式,同時帶動各種 附加型產業萌芽,例如部落特色風味餐、機能性食品、有機健康農產品、文化特 色伴手禮、文創商品等延伸性消費(劉維哲、陳宛均,2013)。原鄉部落在純淨栽 培環境與有機產業的契機下,引出具轉型潛力的另一特色—生態營造,生態營造 主要藉由部落裡特色文化的「價值性」與可提供部落遊子或觀光遊客參與的「就 業性」所組成,進而創造部落新的環境(吳美貌,2011)。

五、自然農耕時期

根據中華民國有機農業產銷經營協會(C.O.A.A.)的定義係依有機實施準則,

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且必須完全使用未受污染之有機肥料,並採行自然方

(31)

19

式防治病蟲害。簡言之,就是跟著大自然的法則來生產作物的農業生產方法。自 然農法不是新興的農法,在沒有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時代,農民幾千年來都是 用自已從大自然運行裡學來的自然農法來耕種,所以一片田可以父傳子、再傳 子、再傳子,傳了幾千年,田還是可以長出東西。(臺東縣路加卡斯部落,搜尋 日期2016),上述自然農法乃源於日本岡田茂吉先生所創,其在1950年代提出「自 然農法」的三大主張,指無肥料及無農藥施作、自家採種、連作主張(陳胤安、

張文樺,2007)。其實耕種方式很簡單,不用化學肥料、除草劑與農藥,不使用 有機肥料,只強調運用土壤天然肥力(吳東傑,2006)。

我國從 1990 年開始開發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即綠色食品,

目的就是為了以此為突破口,改革傳統食物生產方式和管理手段,實現農業和食 品工業 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將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和增進人民健康緊密地結合 起來,促進環境、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經過 12 年的發展,綠色 食品產品開發已有了一定的總量規模,並且形成了以"技術標準為基礎、質量認 證為形式、商標管理為手段"運作的制度安排和框架體系,成為我國維護食品安 全的一個主要手段,在國際上也有了較大的影響,事實證明,對綠色食品的開發,

有助於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的安全化自然農業是與我國的綠色食品在農業生產方 式上相類似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在國內,對其理論及技術應用的系統介紹卻一直闕如。(趙漢珪,2012)。

2016 年 4 月 28 至 30 日止,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廣自然農業,邀請韓國自然 農業研究所長趙漢珪、日本農業專家姬野祐子、台灣天惠自然生態農場高義英,

講授自然農業理念與操作。趙漢珪等人在研習中展示自然農業成果,不僅在經濟 價值明顯成長外,更強調讓民眾吃到健康食物,亦同時守護養育人類的土地。新 故鄉基金會表示,自然農業利用自然界力量,而非人為介入的農業耕種方法,以 存在環境的自然原料,如利用微生物菌取代化學材料,不僅降低農民耕作成本,

也「化廢物為寶」,為養殖業及農業帶來變革。臺灣目前已有不少農民採用自然 農業,但尚未形成固定團體,趙漢珪多次來台演講、指導農民,累積一定基礎,

認同自然農業的團體與農民也積極凝聚,推動「台灣自然農業協會」,盼以集體 力量推廣自然農業(台灣大紀元,105)。

六、小結

本節主要想藉由部落農業的發展與沿革去了解研究區域工作地部落目前經 歷的過程,初步來看農業發展歷程大致已經歷過游耕時期、水田定耕時期及慣行 農業時期等三個階段,現在還停留慣行農業時期的耕作方式,惟受到有機農業的 推行,部分族人開始以有機方式種植農作物,但族人對於有機農業種植技術尚未 成熟,所以無法提升農作物品質。至於自然農法部分,由於族人對有機農業觀念 尚未成熟,直接進入自然農法時,族人恐無法適應與接受,另為確認研究區域部 落農業發展的特性,將進行深入訪談時一併納如探討研究。

(32)

20

第二節 部落農業面臨困境

一、全台部落農業面臨困境

原鄉部落產業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台灣大部分原鄉部落原住民 部落農產業發展較少將部落傳統農作物品項納入考量,可能的原因為近代原住民 農產業發展受制於市場因素,導致原住民地區被迫種植經濟作物,使得部落傳統 作物式微甚至消失(張瑋琪,2011),由於農業人口老化,年輕人外移都市工作、

農業生產模式無法達到市場的需求、部落農業產品銷售通路上的困難與貧乏、復 耕及有機轉型需投入大量成本以及對於有機驗證流程的不熟悉等問題(羅恩加,

2008、2010;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2009)。原住民部落多位於較封閉的深山 環境,交通運送與外界聯繫不易,農業資源相對也較不易取得,因此政府需協助 並輔導原鄉部落農業發展的目標與方向,並建立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的農產 業永續發展,適時導入資源及輔導補助,使部落能夠在各自的特色文化基礎上發 展多元化且深具特色的農產業(林國慶,2005)。另外,農業遭受氣候變遷的影響 也非常大,氣候劇烈的變化不僅嚴重威脅人類生活與生存,更影響糧食供需,進 而引發另一項重要的糧食安全議題。糧食生產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氣 候條件與土壤資源,並伴隨者作物品種及耕種模式而有不同的差異。氣候變遷對 農業所帶來的衝擊包括氣候暖化、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極端氣候頻率增加、水資 源的變動等,對農業的生產力、穩定性及耕作制度等都將造成影響(蘇宗振,2009)。

張瑋琪在 2012 年的研究中指出,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半數以上的原住民 家庭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低於貧窮線以下,而這些政府給予低收入補助的原住民 家庭,其中專業從農人口高達 71.7%,此一數據表示隨著農業產業型態的變化,

依賴傳統農業為生的部落家庭面臨著最大的衝擊,因此改變原住民部落舊有的農 業生產模式,以轉作有機方式可能為重新活化部落農產業結構的機會。此外郭鴻 裕、谷婉萍及湯楊欽憲在 2013 年的研究中指出,現行原鄉部落農產業發展的困 境普遍具有農戶擁有農地面積較低、公共投資難以直接落實原鄉個別農田農戶、

現有耕地中低產田面積比例較高、耕作技術維持傳統先天不足、農業生態環境脆 弱以及受限人力與市場的社會因素。然而原住民產業不應僅止與單純生產或精緻 農業,因為大部分的農業生產區位處山區,相較平原地區農業機械與人力較不便 進駐,且運輸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部落發展應由三生(生產、生活及生態)面向 著手,結合原鄉部落特有的傳統文化、豐富生態環境及特色觀光旅遊建構,才得 以展現多元永續的原住民農產業風貌(劉興榮,2011)。

二、東部地區農業發展不利因素

東部地區農業發展經檢討分析後,最主要區分成天然災害、交通不便、地方 產業基礎條件薄弱、人才不足及市場狹小、人口外流及老化現象嚴重、山地多平

(33)

21

原少耕種面積有限等問題,各項說明情形如下所述:

(一)天然災害影響發展

東部地區位處於颱風經常行經路徑與東部地震帶,因此地震、颱風以及洪災 等自然災害頻繁。經常造成地方重大災害與農業損失。除了颱風颱風、地震及洪 水災害之外,由於臺東縣山勢陡峭,高度皆超過 500 公尺,因此颱風通過臺灣 本島時,往往對臺東地區造成焚風、土石流及沙塵暴等天然災害,對於農業方面 常造成重大損害,且地方農業觀光產業也面臨極大影響。另外,由於地形特殊及 山區佔大多數,縣內河川(野溪)偏多,每逢梅雨及颱風汛期間,易造成河川氾濫 及土石流等災害,常發生沖毀農田或破壞橋樑及道路等建設,導致交通中斷及農 業重大損失,同時亦影響了觀光遊憩活動。

(二)地形阻隔交通不便

交通建設完善為造就縣市發展重要因素之ㄧ,臺東縣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及 海岸山脈分隔海岸地帶與縱谷平原,對外交通方面就有先天性的劣勢,以致於形 成對外封閉的地理單位。另外,本縣海岸線長(全長約 183 公里),由於山脈走向 與海岸線平行,腹地面積不大,產生海岸線長卻非常單調情景。雖然海岸地形岩 岸多,但無天然灣澳可供輪船淀泊,就算過去傳統帆船時代,也受限於颱風及東 北季風影響,所以長期以來交通比西部地區不發達,各項地方區域發展也較落後。

(三) 產業人才不足,供給市場狹小

臺東縣是臺灣本島工業化程度最低的縣市,其製造業多以提供地方消費或基 礎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集中在臺東市、關山、成功及池上等地區,而縣境南邊 鄉村卻無相關農業加工廠,導致農業發展更不佳。另在發展因受限於教育程度偏 低、人才明顯不足及因市場狹小等因素,目前產業大多以自給自足為主,所以較 無法吸引外來投資客及人才進入,對於縣內人才也較難留住。

(四)產業基礎條件薄弱,政策無法具體落實

東部地區的自然環境較適合特定農業的發展,為主要提供民眾謀生的生存基 礎,但相較西部縣市的發展下,其落差卻逐年增加,顯見東部地區在整體的農業 產業環境尚待積極改進。另外,目前除了市區產業發展尚稱理想,其餘鄉鎮都面 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尤其是偏遠山地與離島地區的問題更為嚴重。

(五)人口外流老化嚴重,產業勞動更顯不足

地勢自東向西傾斜上升形成南北長東西窄之地形,並受中央及海岸山脈之阻 隔,使得對外交通不便。此外,山地鄉面積占全縣一半以上,所以大多居民均以 務農為生,惟農業所得長期偏低,再加上生活、就學、就醫條件不理想,以致居 民大量湧入都市,尤其是偏遠鄉鎮在人口外流非常嚴重。

(六)農業耕種土地較少,發展用地資源有限

東部地區地勢陡峭,山多平地少,尤其臺東縣平原面積僅佔全縣總面積的 6.

3%,為全臺灣平原面積第二小,僅高於南投縣的 4.98%。另外,遇上梅雨及颱 風汛期間,致洪水氾濫挾帶大量砂礫衝入縱谷,而形成廣大的溪灘地,面積約佔 縱谷平原的 1/3。但溪灘地及沖積扇因砂礫過多且水患頻繁,所以皆不適合農耕。

(34)

22

臺東縣雖是全臺面積第 3 大縣,但耕地面積卻不成比例,僅佔全臺總耕地面積的 5.5﹪。

(臺東縣,105b)。

三、小結:

本節經探討全國部落農業發展的困境後,面臨的問題歸納分類後大區分如 下:

(一)受制於市場因素被迫種植經濟作物,使得部落傳統作物微甚至消失。

(二)由於農業人口老化,致生產無法達到市場的需、產品銷售通路困難與貧乏、

轉型需投入大量成本及有機驗證流程的不熟悉等問題。

(三)部落均位處於封閉深山,交通運送聯繫不易,農業資源不易取得。

(四)農業遭受氣候變遷的影響。

(五)農地面積較低、公共投資難以直接落實原鄉個別農田農戶、耕地中低產田面 積比例較高、技術不足、農業生態環境脆弱及受限人力與市場的社會因素。

經比對東部地區農業面臨的問題後,大致與全國部落農業問題相同,另外,

本節主要是想藉由部落農業發展的問題,針對本次研究區域,找出屬於族人務農 所面臨的農業問題,以利進行改善及意見交流。

第三節 農業補助獎勵方案

臺灣農業補助方案會依各縣市的標準有所不同(會不定時或特殊狀況提出農 業補助措施,並由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實施公告),但就一般通用農業補助方面,

有以下幾點分別說明其內容:

一、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補助基準

由於補助基準非常多元,分類計有生產設施等 10 大類,本研究者指針對大 竹村工作地部落有相關性實施整理並提出,大致歸類為生產設施、生產機具、生 產及防治資材、運銷設施及資材、集貨加工設施、水土保持設施、農業推廣教育 與休閒設施及活動等 7 大類,補助內容下述說明:

(一) 生產設施:

本項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補助基準中有關生產設施原補助項目有14 項,經檢視本次研究範圍後,可向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申請計有塑膠布網室、

噴(滴)灌設施、保育與灌溉用蓄水池、水平棚架網室、果園防護網及果園防風網 等6項,其補助相關內容(如表1)。

(35)

23

表1 行政院農委會主管機關計畫生產設施補助基準(塑膠布網室等6項)

項目 補助基準 補助對象 備註 主辦單位

塑膠布網室

補助以不超過1/2為原則,簡易 式 每 0.1 公 頃 最 高 補 助 25.5 萬 元、捲揚式每0.1公頃最高補助 45萬元、鋼骨結構加強型捲揚 式每0.1公頃最高補助55萬元。

農民團體、產銷班班員、青年 農民、有機農民及通過產銷履 歷驗證或取得吉園圃安全蔬 果標章或臺灣農產品生產追 溯條碼之農民

農 糧 署 ( 自 106 年1月1日生效)

噴( 滴) 灌設

補助以不超過 1/3 為原則,每

公頃最高 3 萬元。 產銷班員或農民團體 農糧署

保育、灌溉 用蓄水池

1.補助範圍以山坡地之宜農牧 地為主。超限利用山坡地、

租地造林區 及保護 區之範 圍不得補助。

2.限RC、加強磚造、鋁合金、

不銹鋼等材料。基於坡地安 全性考量,容量超過50噸者 限用RC材料。

3.土地面積0.1公頃以下不予補 助。

4.補助基準應按下列所定土地 面積計算所 能申請 最大補 助容量噸數:(1)超過0.1公頃 未達0.3公頃者:最大容量30 噸。(2)0.3公頃以上未達0.7 公頃者:最大容量50噸。(3) 0 . 7 公 頃 以 上 未 達 1 . 0 公 頃 者:最大容量70噸。(4)1.0 公頃以上未達1.5公頃者:最 大容量90噸。(5)1.5公頃以 上:最大容量100噸。

5.補助費用依蓄水池面積乘以 深度計算容量,補助金額依 其容量噸數規定如下:(1)容 量未滿10噸者不予補助。(2) 容量10噸以上未滿20噸者:

補助1.3萬元。(3)容量20噸以 上未滿30噸者:補助1.8萬 元。(4)容量30噸以上未滿40 噸者:補助2.3萬元。(5)容量 40噸以上未滿50噸者:補助 2.7萬元。(6)容量50噸且非採 用RC材料者:補助3.2萬元。

(7)容量50噸且採用RC材料 者:補助7.9萬元。(8)容量超 過50噸未滿60噸者:補助7.9 萬元。(9)容量60噸以上未滿 70噸者:補助8.7萬元。(10) 容量70噸以上未滿80噸者:

補助9.3萬元。(11)容量80噸 以上未滿90噸者:補助10.2

農民 水土保持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intained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mphasized too much on plane geometry and should incorporate exist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econd, we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European options sampling at exercise as control variates (CV-at-exercise). Last, we also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木工程/都市設計與規劃/建築設備) 全日制,兼讀制 先進科技及管理學理學碩士 全日制,兼讀制 金融與精算數學理學碩士 全日制,兼讀制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作者 李光裕 所在站點 臺大醫院站 設置年份 1998 年 11 月 選拔方式 邀請比件 作品經費 4,999,000 元 作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