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鄉差距對國中生數位落差影響之研 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城鄉差距對國中生數位落差影響之研 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宜檉 先生

城鄉差距對國中生數位落差影響之研 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The Influenc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Divid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gital

Divide: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tung Area

研究生:林郁豐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城鄉差距對國中生數位落差影響之研 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The Influenc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Divid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gital

Divide: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tung Area

研究生:林郁豐 撰 指導教授:陳宜檉 先生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4)
(5)
(6)

謝 詞

就讀臺東大學碩專班,就期待著何時能寫上論文的結尾,

果 然 這 一 天 真 的 來 了 , 此 刻 的 我 卻 不 知 該 如 何 下 筆 , 回 想 過 往,研一滿滿的課程也有打也打不完的報告,研二開始在做論 文的熱身,在每天工作結束,陪伴女兒照顧家庭外,常常徹夜 未眠,就為了論文能盡快劃下句點。

碩士專班的論文,在學術界貢獻度也許不起眼,但在工作 及家庭兩頭燒外,還得在自己的時間裡空出求學的位置,除了 時間管理外還要學習情緒管理,在三方面找出平衡點也 算是在 碩專班的一門課。

感謝指導教授陳宜檉博士,在論文寫作時的協助,當學生 遇到困頓與論文瓶頸時,一再的包容與提攜,給予我嘗試錯誤 與學習的空間,陳宜檉老師親切溫 和的待人處世風格,更是最 佳的身教與典範。同時感謝,口試委員 總務長 王文清博士與 美和科技大學研發長 葉榮椿博士於論文口試當天,撥冗前來 指導,對本論文寫作技巧的啟迪、研究內容的取捨與研究架構 的 指 引 , 提 供 精 闢 的 意 見 與 深 切 關 懷 , 讓 本 論 文 品 質 更 臻 完 善,由衷感激。感謝班代鄧哥在這兩年的無私服務,得以讓我 們能在學習上能無後顧之憂,感謝全體同學兩年來的共處,和 熱融融;謝謝瓊月、旭裕、建中、麗秋同學們的互相幫忙,才 能順利完成本論文。

最 後 感 謝 父 母 費 心 的 養 育 和 栽 培 、 老 婆 一 路 上 的 支 持 及 家 庭的安頓,沒有你們在家庭的協助,論文 不會一帆風順,感謝 在東區職訓的總經理、汪組長、潘組長、王組長、美惠姐、葉 姐、阿花姐等人,有你們的體諒及協助,分擔我工作上的壓力,

讓我在無後顧之憂下完成學業。僅以此論文獻給我摯愛的家人 和所有關心我的人,謝謝您們!

林郁豐 謹誌2013年7月

(7)

城鄉差距對國中生數位落差影響 之研究:以臺東地區為例

作者:林郁豐

國立臺東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中文摘要

本 研 究 旨 在 瞭 解 臺 東 地 區 城 鄉 差 距 對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之 影響,與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以臺東地區 7~9 年級國中 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 自編之「臺東地區 城鄉差距國中生數位落差之調查問卷」作為資料搜集的工具,

共計回收 424 份有效樣本。根據本問卷填答 結果,透過描述性 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雪費法事後比較 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次研究結論如下:

一、臺東城市地區國中生在電腦素養、資訊資源優於鄉村地區 國中生。

二、臺東地區非原住民國中生在網路倫理、資訊資源上優於原 住民國中生。

(8)

三、臺東地區女性國中生在網路倫理、資訊資源上優於男性國 中生。

四、臺東地區國中生之家長教育程度以專科大學、碩博士在網 路 倫 理 與 資 訊 資 源 部 份 , 明 顯 高 於 國 中 與 國 小 之 教 育 程 度。

五、臺東地區國中生之家庭經濟狀況以富有在電腦素養上優於 清寒或低收家庭,再者家庭經濟狀況富有及小康在資訊資 原上也是優於清寒或低收的家庭。

綜合本研究的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教育主管機 關、國中資訊教育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原住民、城鄉差距、數位落差、國中生

(9)

The Influenc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Divid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gital

Divide: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tung Area

Lin, Yu Feng

ABSTRACT

The main theme of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igital divide affecting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County. The research in this study also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mensions encompassed digital divide by various demographic variables. A questionnaire, entitled “Taitung County Aboriginal Are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igital Divide”, was thus developed. The empi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eventh to ninth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County by conducting a large-scale survey research.

Finally, a total of 424 valid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The empirical data was then analyzed by performing a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to validat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urvey instrument,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tems, as well a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ANOVAanalysis with the Scheffe post-hoc tes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ajor hypotheses.

Based up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The urba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higher levels of computer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s of digital divide than rural students in Taitung.

2. The non-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higher levels of Internet ethic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s of digital divide than aboriginal students in Taitung.

3. The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 e higher levels of Internet ethic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s of digital divide than male students in Taitung.

4.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Internet ethic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s of digital divide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with higher ducational levels and the students’ parents with lower

(10)

educational levels in Taitung.

5.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mputer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mensions of digital divide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better family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he students with poor family financial situation in Taitung.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tudy, sever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erve as instrumental guidelines to hel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junior-high school administrators, information teacher and researchers to realize how to effectively bridge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The justice of fair-shar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an then be done.

Keywords: aborigine, rural-urban disparity, digital divi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11)

目次

謝 詞 ... I 中 文 摘要 ... II ABSTRACT ... IV 目 次 ... VI 表 次 ... VII 圖 次 ... VIII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一 節 研究 背景 與 動機 ... 1

第二 節 研究 目的 ... 3

第三 節 研究 範圍 與 限制 ... 4

第四 節 名詞 解釋 ... 6

第 二 章 文獻 探 討 ... 9

第一 節 城鄉 差異 之 相關 研究 ... 9

第二 節 數位 落差 相 關文 獻與 探討 ... 13

第三 節 原住 民與 非 原住 民的 社會 探討 ... 21

第 三 章 研究 設 計 ... 33

第一 節 研究 架構 ... 33

第二 節 研究 假設 ... 34

第三 節 研究 流程 ... 36

第四 節 研究 對象 與 抽樣 方式 ... 39

第五 節 研究 工具 ... 43

第 六 節 研究 分析 方 法 ... 46

第 四 章 研究 結 果與分 析 ... 50

第一 節 臺東 城鄉 地 區國 中生 數位 落差 之 現況 分析 ... 50

第二 節 不同 背景 變 項 之 臺東 城鄉 地國 中生 在「數 位落 差」上差異 情 形 分析 ... 56

第三 節 綜合 討論 ... 64

第 五 章 結論 與 建議 ... 69

第一 節 研究 發現 ... 69

第二 節 研究 結論 ... 74

第三 節 建議 ... 77

參 考 文獻 ... 80

附 錄 一 ... 86

(12)

表次

表 2-1 原住 民家 庭收 入與 我 國全 體家 庭收 入比 較 表 ... 25

表 3-1 臺東 城市 地區 國民 中 學人 數統 計表 ... 39

表 3-2 臺東 鄉村 地區 國民 中 學人 數統 計表 ... 39

表 3-3 正式 問卷 調查 有效 樣 本資 料之 次數 分配 表 ... 41

表 3-4 預試 問卷 之因 素分 析 摘要 表 ... 44

表 3-5 預試 問卷 之信 度分 析 摘要 表 ... 45

表 4-1 家中 、學 校、 社區 數 位化 資訊 與設 備現 況 分析 表 ... 51

表 4-2 臺東 地區 國中 生數 位 落差 之調 查現 況分 析 摘要 ... 53

表 4-3 「臺 東城 鄉地 區國 中 生數 位落 差之 調查 」各題 平均 數標 準差 摘要 表 ... 55

表 4-5 臺東 城鄉 地區 國中 生 在數 位落 差之 T考 驗 分析 摘要 表 ... 56

表 4-6 身份 別之 臺東 地區 國 中生 在數 位落 差之 T考驗 分析 摘要 表 ... 57

表 4-7 男女 性別 之臺 東地 區 國中 生在 數位 落差之 T考 驗 分析 摘要 表 . 58 表 4-8 不 同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之 臺 東 地 區 國 中 生 在 數 位 落 差 之 變 異 數 分 析 摘要 表 ... 60

表 4-9 不 同 家 庭 經 濟 之 臺 東 地 區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之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62

表 4-10 不同 背景 變項 之臺 東 地區 國中 生在「數 位 落差 」上 差異 分析 綜合 摘 要 表 ... 66

(13)

圖次

圖 2-1 原 住民 人口 分佈 圖 ... 22

圖 2-2 歷 年原 住民 從事 職業 分配 ... 23

圖 2-3 原 住民 勞參 率與 一般 民眾 勞動 參 與率 ... 24

圖 2-4 2012 年 15 歲 以 上 原 住 民 各 年 齡 層 之 人 口 教 育 程 度 ... 29

圖 3-1 本 研究 之研 究概 念架 構圖 ... 34

圖 3-2 研 究流 程圖 ... 38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 究旨 在探 討「 臺 東地 區國 中生 數位 落 差之 調查」。本 章主 要在 闡述 本研 究之 研究 動 機、 目的 與問 題, 並 說明 本研 究之 重要 名 詞與 研究 上的 限制 。本 章共 分 為 四 節, 第一 節為 研 究背 景與 動機 ,第 二 節為 研究 目的 ,第 三節 為研 究 範圍 與限 制 , 第四 節 為名 詞解 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西 元 1946年由 美國 人 製造 了第 一 台 電腦,其目 的用 在第 二次 世 界大 戰 期 間 , 用 來 計 算 砲 彈 的 彈 道 , 能 更 有 效 率 的 提 升 精 準 度 ; 摩 爾 定 律

(Moore’s law)也預測,每18個月晶片上電晶體數量將成長一倍,因此 開啟 了人 類前 所未 見 的電 腦新 時代 ;當 人 類開 始使 用電 腦節 省 更多 運算 的時 間,在 1982年 Internet這新 名詞 伴隨 著 電腦 產生 出新 的產 物,透過網 際網 路與 電腦 的串 聯 ,電 腦不 再是 單一 運 算等 基本 功能 ,在 圖 形化 介面 的加 持下 ,而 是可 以 相互 溝通 著, 瀏覽 更 多世 界各 地所 提供 的 資訊 或資 料, 彷彿 就像 個百 貨 公司 應有 盡有 ;網 路 的時 代已 來臨 ,網 路 資訊 將改 變人 類取 得知 識與 權 力的 速 度 (陳 敬如 , 2000)。

讀萬 卷書 不如 行萬 里 路,這句 話已 經被 現 代社 會取 代了,數 位 化的 時代 已經 取代 傳統 的 思考 邏輯 與互 動方 式 ,隨 著電 腦與 網路 等 資訊 產品 的演 進, 也跟 著人 們 的需 求開 始改 變 ; 寬 頻網 路是 國家 基礎 建 設重 要的 環 節 , 從 最 早 的 90年 代 的 Moden撥 號 連 線 , 到 目 前 的 ADSL、 光 纖 網 路 、 WiFi、 3G行動 上網 等 ,透 過網 路串 聯不 在 有時 間及 地域 的限 制 。知 識除 了能 從學 校或 書籍 取 得外 ,而 不受 時間 限 制的 則可 透過 網路 ; 依據 財團 法人 台灣 網路 資訊 中 心 (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TWINC提 供 最 新 2012 年 5月 27 日 止 , 全 國 地 區 上 網 人 口 約 有 1,753 萬 , 上 網 率 達

(15)

住、 行等 各種 行為 模 式, 在資 訊傳 遞快 速 的社 會裡 ,是 否每 個 人都 享有 這種 與數 位同 步的 公 平性 ;對 於台 灣最 偏 遠及 交通 不便 利的 東 部地 區,

數位 落差 是否 已經 消 失? 還是 日趨 嚴重 ? 此乃 研究 動機 之一 。

行政 院自 2002 年6 月正 式核 定「 數位 台 灣( e-Taiwan)計 畫 」,為 國家 十大 建設 計畫 其 中之 一, 為實 現「 資 訊服 務島 」的 願景 , 設立 五大 主軸 包含 e 化 生活、e 化 商務、e 化 政府、e 化交 通,目標 600萬戶 寬頻 到家 ,透 過資 策會 (Foreseeing Innovative New Digiservices)FIND提 供最 新2012年6月底 止,我 國有 線寬 頻網 路總 體 用戶 數已 達 534萬,距 計畫 600 萬 戶 之 目 標 已 達 89%, 由 此 可 知 目 前 網 路 用 戶 數 已 提 升 許 多 , 但 經 濟 貧 困階 層, 因無 法取 得 資訊 技術 及知 識, 造 成資 訊使 用上 質與 量 的減 少,

進 而 形 成 資 訊 窮 人 (曾 淑 芬 , 2002)。 為 消 弭 台 灣 數 位 落 差 情 形 , 達 到 網 路公 平性 的理 想,政 府開 始推 動各 式計 畫,如「挑 戰 2008 國家 發展 重點 計畫 」便 將建 設「 數 位台 灣」 列為 重點 之 一。 2004年將 「縮 減 數位 落差 計畫 」納 入「 數位 台 灣計 畫」 ,擬 定缺 乏 網路 資源 區域 建設 普 及資 訊設 備等 施政 措施 (行 政 院 NICI, 2004) 。

臺 東 縣 的 地 理 位 置 位 於 台 灣 的 東 南 方 , 面 積 僅 次 於 花 蓮 縣 與 南 投 縣,臺 東縣 土地 面積 廣為 3315.2526平方 公里,共計 16個 鄉鎮 市,全 縣人 口 約 22萬 6千 人 左 右 , 原 住 民 人 數 約 7萬 9千 人 左 右 , 近 臺 東 縣 人 數 1/3的 比率 ,而 臺東 縣也 是 全台 灣人 口密 度最 低 之縣 市; 臺東 縣地 廣 人稀 交通 不便 ,較 偏遠 地區 之 居民 資訊 傳達 也較 不 易, 拜科 技進 步與 資 訊快 速的 發展 ,唯 透過 電腦 及 網際 網路 能讓 偏遠 地 區能 保留 傳統 文化 及 穫得 知識 的連 結, 使偏 遠地 區 學生 能由 網路 同步 學 習, 不再 與現 代社 會 脫節 。

臺東 縣原 住民 人口 比 率占 34.8%為 各縣 市 排名 第一 (內 政部,2011),

原住 民因 教育 程度 偏 低, 多數 從事 體力 與 非技 術工 作, 處於 經 濟弱 勢,

也影 響下 一代 教育 等 問題 ,因 研究 者本 身 為資 訊教 育人 員, 也 是原 住民 子弟 ,處 於偏 遠地 區 的臺 東, 透過 本次 研 究除 了探 討臺 東地 區 城鄉 國中 生數 位落 差, 也藉 此 研究 瞭解 自己 原住 民 族群 對於 經濟 貧困 者 是否 與資

(16)

訊 窮 人 畫 上 等 號 ? 以 及 臺 東 地 區 國 中 生 在 數 位 落 差 上 是 否 有 嚴 重 的 差 距? 為本 次研 究目 的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為減 少數 位落 差所 帶 來 的 問題,達 成教 育 公平 正義 的目 標,本 研究 將針 對臺 東地 區國 中 生進 行數 位落 差現 況 調查 ,蒐 集縣 內國 中 生之 數位 落差 現況 之問 卷, 再 根據 實證 研究 資料 分 析結 果, 探討 弭平 數 位落 差的 對策 ,並 提出 研究 的 結論 及建 議, 提出 位 落差 的障 礙之 相關 建 議, 並可 提供 教育 行政 主管 單 位及 學校 相關 建議 , 以協 助數 位落 差之 弭 平。

基 於 上 述 研 究 背 景 ,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旨 在 評 量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 並 透 過綜 合分 析, 提出 具 體的 結論 與建 議。 具 體而 言, 本研 究目 的 如下 :

一 、 探討 臺東 地區 國中 生 數位 落 差 之現 況。

二 、 探討 臺東 地區 國中 生 數位 落差 與個 人背 景 之差 異。

三 、 探討 臺東 地區 國中 生 之 數 位 落 差在 學校 及 社區 環境 之關 係 。

(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題 目 為 「 城 鄉 差 距 對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影 響 之 研 究 : 以 臺東 地區 為例 」, 茲 依據 研究 目的 ,擬 定 研究 範圍 如後 所述 。

一、研究對象部份

本 研 究 係 以 民 國 101年 度 在 學 於 臺 東 縣 22所 縣 立 國 民 中 學 7~9年 級 學 生 為 蒐 集 資 料 之 對 象 , 瞭 解 臺 東 縣 地 區 國 民 中 學 學 生 數 位 落 差 的 現 況, 由於 本研 究並 不 考慮 年齡 變項 ,採 用 便利 取樣 。

二、研究變項部份

(一 )自 變項 部份

本 研 究 探 討 「 城 鄉 差 距 」 、 「 身 份 別 」 、 「 性 別 」 、 「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 家庭 經濟 狀 況」 等五 個背 景變 項 。

(二 )依變項 部份

研 究 探 討 不 同 自 變 項 下 臺 東 縣 國 民 中 學 學 生 數 位 落 差 之 調 查 研 究 , 對於 國民 中學 學生 數 位落 差之 現況 方面 有「數位 學習」、「 網 路 倫 理 」、

「電 腦素 養」 、「 資 訊資 源」 等四 個變 項 。

三、研究內容部份

數 位 落 差 研 究 主 題 包 含 許 多 面 向 , 本 研 究 著 重 在 城 鄉 地 區 國 中 學 生 間的 「數 位落 差」 , 瞭解 數位 落差 的內 涵 與現 況, 並希 冀能 以 臺東 縣為 例, 深入 探討 臺東 部 地區 「數 位落 差」 的 現況 ,並 透過 本次 研 究做 為建 議與 改進 的方 向, 以 利提 供相 關教 育界 的 參考 。

(18)

四、研究限制部份

本 研 究 從 文 獻 探 討 、 研 究 對 象 選 定 、 研 究 概 念 形 成 、 資 料 分 析 與 解 釋等 力求 完整 。但 受 限 於 人力 、經 費、 時 間等 資源 ,因 此本 研 究有 以下 幾點 研究 限制 :

(一) 本 研 究 透 過 問 卷 調 查 法 進 行 資 料 蒐 集 , 以 量 化 研 究 方 式 進 行 , 本 研 究 並 未 完 全 進 行 實 地 觀 察 、 訪 談 、 個 案 等 方 式 , 所 以 研 究 者 無 法 掌 握 學 生 填 答 時 的 情 境 和 受 試 者 真 實 之 反 應 之 心 態 。 研 究 發 現 僅 為 現 況 之 呈 現 。 因 此 , 本 研 究 在 問 卷 設 計 時 , 力 求 嚴 謹 , 在 資 料的 詮釋 與分 析上 必 更加 謹慎 。

(二) 本 研 究 在 瞭 解 臺 東 地 區 國 中 生 在 數 位 落 差 上 之 差 異 及 現 況 , 以 國 中 生 之 就 讀 學 校 城 鄉 別 、 身 份 別 、 性 別 、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 家 庭 經 濟 狀 況 等 因 素 之 不 同 變 項 , 探 討 臺 東 城 鄉 做 數 位 落 差 之 差 異 情 形 , 乃 藉 由 問 卷 調 查 以 程 現 研 究 結 果 , 來 實 際 瞭 解 臺 東 地 區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情 形 與 真 實 的 態 度 程 現 , 其 他 影 響 因 素 皆 不 在 本 研 究 範圍 內。

(1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城鄉的定義

於我 國法 定上 並未 界 定出 城鄉 之意 義,而「城」與「 鄉」的概 念則 是以 經濟 活動 性質 、 地理 位置 、人 口密 度 等而 定之 ,台 灣因 經 濟發 展快 速, 國民 所得 的提 升 ,因 此縣 市鄉 鎮的 經 濟發 展差 距也 隨著 擴 大 ; 我國 統計 地區 依據 「中 華 民國 統計 地區 標準 分 類」 ,是 以人 口數 量 、密 度、

居住 人民 職業 為標 準 劃分,包含 以下 四種 分類:(一)區域 分 類、( 二)

都會 區分 類、(三 )都市 化地 區分 類、( 四)聚 居地 分類 (行 政 院 主 計 處 , 2004)臺 東 縣 共 計 16 個 鄉 鎮 市 , 土 地 面 積 為 3515.2526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 截 止 於 101 年 12 月 為 226,252 人,臺 東 市為 100,720 人,因 此本 次研 究 是以 人口 定義 為臺 東 市為 城市 地區 ,鄉 村 則是 以臺 東縣 15 鄉 鎮作 為區 分 。

二、國中生

國民 中學 學生,簡稱 為國 中生,國民 中學 為國 民義 務教 育的 一 部份,

因 此 6 歲至 15 的兒 童及 少年 必須 接受 9 年的 義務 教育,本次 研究 的對 象 是以 臺東 地區 國中 7~9 年級 之學 生。

三、數位落差

本 研 究 數 位 落 差 是 指 在 數 位 化 資 訊 社 會 中 , 因 個 人 背 景 因 素 , 在 數 位學 習、 網路 倫理 、 電腦 素養 、資 訊資 源 等方 面, 對於 程度 上 的表 現差 異。 其內 涵包 括以 下 四項 :

(一) 數位學習

數位 學習 是以 「學 生 為中 心」 的學 習方 法 ,由 教師 引導 學生 主

(20)

動學 習, 讓學 生不 受 時空 限制 可以 自由 進 行學 習, 透過 數位 科 技達 成學 習目 標、 獲得 學 習經 驗或 創造 組織 績 效的 一種 學習 模式 。 學習 是一 種目 的,而 數位 科技 則是 學習 過程 中 的工 具與 途徑 (教 育 部電子 報, 2005)

早期 的「 函授 遠距 教 學課 程」 以文 字為 媒 介, 由媒 體產 生後 以 錄音 帶、 錄影 帶、 電 視為 教學 媒介 ,到 近 幾年 則以 電腦 、網 路 、 CD-ROM、 DVD-ROM 乃 至 行 動 數 位 學 習 、 互 動 電 視 學 習 等 作 為 教 育的 傳播 媒介 ,不 但 加快 學習 的面 向及 腳 步 , 也改 變了 傳統 教 學方 式(沈旭 豐, 2008)。

(二 ) 網 路 倫理

使用 網路 行為 對與 錯 之問 題, 大都 可稱 之 為網 路倫 理, 而使 用 網路 之行 為, 包括 人 際的 溝通 、訊 息的 傳 遞、 資料 的搜 尋、 檢 索、

儲存 、整 理、 利用 、 傳播 等等 (林 吉祥 , 2004)。

網路 倫理 係指 網路 使 用者 在網 路上 可供 判 斷是 非的 行為 準則 與 價值 觀念。在 本研 究 中的 網路 倫理 是指 能 遵守 網路 上的 倫理 與 規範。

(三 ) 電 腦 素養

現代 化的 社會 裡, 電 腦與 生活 已緊 密的 結 合, 亦是 生活 中不 可 或缺 的設 備, 電腦 素 養如 同具 備使 用電 腦 軟硬 體來 完成 一些 基 本工 作的 能力,吳 正己 等 人 (1996)認 為資 訊 社 會國 民的 電腦 素養 應 包括:

1. 認 識 電 腦:了 解 電 腦 的 軟 硬 體 架 構 間 的 關 係 及 硬 體 設 備、資 料 儲 存、 作業 系統 、檔 案 結構 、檔 案管 理、 應 用軟 體的 觀念 。 2. 應 用 電 腦:應 了 解 電 腦 的 各 種 應 用 及 實 際 應 用 電 腦,如:使 用 文

書處 理、電腦 繪圖、電子 試算 表、資料 庫 管理、網 路資 源等 解 決 個人 日常 生活 問題 。

(21)

主題 包括 電腦 倫理、電腦 安全、智 慧財 產 權、隱私 權、及 電腦 犯 罪等 。

(四 )資 訊 資 源

本 研 究 所 指 的 資 訊 資 源 為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或 資 訊 設 備 的 機 會 , 並 擁 有 基 礎 資 訊 等 設 備 , 即 有 能 力 購 買 電 腦 軟 硬 體 及 負 擔 網 際 網 路 連 線 等 費 用 ; 因 此 數 位 落 差 形 成 的 首 要 關 鍵 在 於 是 否 擁 有 相 關 資 訊 設 備接 近使 用的 機會 與 權利 (蕭 佑梅 , 2003)。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 究係 旨探 討城 鄉 國中 生數 位落 差之 影 響調 查研 究。本 章先 就國 民中 學生 教育 現況 , 再針 對影 響數 位落 差 之相 關因 素及 因應 措 施做 一探 討, 並進 而針 對國 內 外數 位落 差之 相關 文 獻以 及實 證之 相關 研 究加 以歸 納和 整理 ,以 對臺 東 縣國 中生 數位 落差 現 況做 一深 入的 了解 , 作為 編製 調查 問卷 之參 考, 並 藉以 支持 本研 究的 方 法與 架構 ,並 作為 印 證本 研究 實證 分析 之依 據。

全章 將分 為三 節,第 一節 為城 鄉差 異之 相 關研 究;第二 節為 數 位落 差相 關文 獻與 探討 探 討; 第三 節為 原住 民 與非 原住 民社 會探 討 ,茲 將上 述各 節分 述如 下。

第一節 城鄉差異之相關研究

城、鄉 的定 義,透過 國內 外學 者專 家對 城、鄉研 究所 下的 相關 定義 內涵 ,及 本國 法律 規 定「 地方 制度 法」 中 大都 以人 口數 量、 人 口密 度及 居民 職業 來劃 分直 轄 市、 省、 縣、 市、 鄉 、鎮 等; 而教 育部 國 語辭 典的 解釋,「城 市」是 有 寬廣 繁盛 的街 道,人 口集 中,為 政治、經 濟、文 化的 中心;而「鄉 村 」為 鄉下 的村 落 ( 教育 部, 1998)。台 灣 地 區 受 到 地 理 、 歷史 、人 文政 治及 產 業等 條件 影響 ,常 造 成人 口分 配不 均, 城 鄉差 距日 趨嚴 重 (陳奎 熹, 1990), 因此 城鄉 區分 其 目的 為政 府機 關施 行 計畫 等事 務的 推動 ,以 利公 共 資源 等政 策有 明確 的 依據 。

(23)

一、城鄉的定義

根據 教育 部重 編國 語 辭典 修訂 本解 釋,「 城市」應是 有寬 廣繁 盛的街 道, 人口 集中 ,為 政 治、 經濟 、文 化的 中 心。 而「 鄉村 」則 為 鄉下 的村 落( 教育 部, 2007),因 此,「 城」 與「 市」 原本 是兩 個獨 立 的概 念, 具 有各 自的 功能 ,而 「 市」 可能 包含 於「 城 」中 ,同 時具 備集 中 的居 民和 固定 的市 場者,才 可 稱為 城市(鄭 健雄,1997)。鄉 村地 區的 困 難之 處在 於鄉 村地 區經 常被 定 義為 非都 市區 ,而 非 「鄉 村應 被定 義在 主 要城 鎮都 市的 外圍 ,因 此鄉 村 為 都 市的 反義 詞, 例 如森 林、 河川 、運 河 、海 灘及 農地 」(Sarpley & Sarpley,1997)。城市 和鄉 村之 差異 為城 市是 聚 居住 有地 域界 線內 的一 個比 較 稠密 之人 口性 社會 , 城市 與鄉 村最 大差 異 是在 人口 的異 質性 和居 民的 經 濟活 動多 屬非 農業 方 面的 (龍 冠海 , 1986)。

各 國 對 於 都 市 與 鄉 村 的 定 義 上 , 都 是 先 定 義 都 市 為 優 先 , 在 者 將 非 都市 地區 範圍 歸納 為 鄉村 ,本 國以 內政 部 營建 屬透 過下 列特 徵 歸納 出都 市的 觀點 :

(一 )土 地 使 用 之 密 度 較 高 ( 例 如 : 居 住 房 舍 密 集 , 產 業 集 中 等 ) 。 (二 )人 口 較 多 ( 通 常 須 高 於 20,000 或 25,000 人 ) 。

(三 )第 一 次 產 業 就 業 人 口 在 總 就 業 人 口 中 所 佔 之 比 例 低 ( 通 常 小 於 50

%) ,且 勞力 分工 程 度高 (故 經濟 結構 複 雜, 且可 支持 周圍 非 都市 化地 區) 。

(四 )實 質 建 設 的 規 模 較 大( 例 如:較 大 的 公 共 建 築,明 顯 的 街 道 系 統 等 )。

(五 )有 正 式 的 行 政 管 理 組 織( 例 如:徵 稅、治 安、公 共 服 務 之 提 供 等 )。

(六 )具 有 足 以 反 應 人 民 生 活 特 徵 的 場 所 ; 也 是 各 種 社 會 結 構 之 間 彼 此 利 益衝 突、 權力 鬥爭 的 場所 。

綜 合 上 述 特 徵 , 將 都 市 定 義 簡 述 如 下 : 都 市 ( 都 市 化 地 區 ) 是 一 人 口密 度較 高, 居民 的 職業 多元 化且 非以 第 一次 產業 為主 ,並 有 正式 的行

(24)

政管 理組 織來 維持 較 高程 度的 實 質 建設 及 公共 服務 的人 類集 居 地。

我國 統計 資訊 網, 就 都市 化地 區分 類的 定 義如 下:

(一 )一 個 具 有 二 萬 人 以 上 之 聚 居 地 , 其 人 口 密 度 達 每 平 方 公 里 三 百 人 以 上者 。

(二 )不 同 市 、 鎮 、 鄉 之 二 個 以 上 毗 鄰 聚 居 地 , 其 人 口 數 合 計 達 二 萬 人 以 上, 且平 均人 口密 度 達每 平方 公里 三百 人 以上 者。 都市 化地 區 之名 稱以 區內 人口 最多 聚 居地 所屬 之市 、鎮 、 鄉名 稱命 名。

臺東 縣共 計 16 個鄉 鎮市,土 地面 積為 3515.2526 平方 公里,人口 截 止於 101 年 12 月為 226,252 人, 臺東 市 為 100,720 人, 因此 本研 究 是以 人口 定義 為 臺 東 市為 城市 地區,鄉村 則是 以 臺 東 縣 15 鄉 鎮作 為 區分 。

二、城鄉差異相關研究

城鄉 差距 最常 被用 於 探討 教育 相關 的議 題 上,而 城鄉 教育 發展 不均 衡, 會造 成城 鄉教 育 品質 都難 以提 升, 並 形成 更大 的升 學競 爭 壓力 ,與 教育 資源 的浪 費。 教 育部 在九 十一 年推 動 「教 育優 先區 計畫 」 其中 的目 標之 一即 改善 文化 不 利地 區之 教育 條件 , 解決 城鄉 失衡 之國 教 特殊 問題 (教 育 部, 2002) 。楊 瑩 (1994)在 教 育 機 會 均 等 探 討 中 指 出:社 區 環 境 對 學生 的教 育成 就也 有 相當 程度 的影 響; 城 、鄉 之間 的環 境差 異 ,因 包含 學 生 可 以 分 享 的 資 源 之 分 配 不 均 等 , 對 學 生 的 教 育 成 就 產 生 重 要 的 影 響 。 孫 志 麟 (1994)認 為 城 鄉 地 區 間 不 同 文 化 刺 激 、 家 庭 背 景 與 地 方 經 濟 與教 育經 費分 配不 公 平, 是形 成教 育品 質 差異 的因 素。

張 淑 旻 ( 2004) 的 研 究 指 出 城 市 國 小 學 童 在 英 語 的 口 語 練 習 和 聽 、 寫練 習的 表現 優於 鄉 鎮國 小學 童, 其次 為 偏遠 地區 國小 學童 ; 另外 ,城 市國 小學 童面 對沒 有 興趣 的課 程內 容, 會 表現 出不 願意 上課 的 情形 ;鄉

(25)

鎮國 小學 童學 習意 願 和上 課配 合度 較佳 ; 偏遠 地區 國小 學童 學 習意 願較 低落 ;而 師生 互動 情 形偏 遠地 區稍 差; 城 市、 鄉鎮 和偏 遠地 區 學校 ,其 校內 資源 差異 不大 ; 在校 外資 源方 面及 家 長關 心學 生課 業情 形 ,城 市明 顯優 於鄉 鎮及 偏遠 地 區。

學者 林秋 發、黃美 玲( 1994),將台 灣城 市分 成都 市、城鎮、鄉村等 三個 層級 ,而 研究 結 果發 現, 所得 分配 最 平均 的為 城市 階層 , 反之 則為 鄉村 地區 ,因 城市 地 區人 口及 土地 使用 之 密度 較高 ,產 業也 較 集中 ,故 就業 機會 較高 且收 入 較為 穩定 ,而 造成 城 鄉間 家庭 收入 所得 較 為懸 殊,

貧富 差距 也相 對拉 大 。

楊 瑩 ( 1994) 的 研 究 亦 發 現 , 學 生 家 庭 背 景 因 城 鄉 差 距 而 有 相 當 程 度的 差異 。一 般而 言 ,居 住在 院( 省) 轄 市等 都會 地區 的家 庭 ,較 居住 在縣 市( 鄉村 )者 , 有較 佳的 家庭 背景 趨 勢。 城市 地區 在生 活 機能 、教 育環 境等 條件 下也 吸 引較 多人 口居 住; 就 鄉村 及偏 遠地 區因 開 發不 易地 理環 境等 因素 ,造 成 居住 人口 少, 相對 所 需資 源也 較少 ,就 業 不易 造成 經濟 收入 難, 人口 外 移, 因此 鄉村 地區 只 剩老 弱人 口, 形成 貧 者更 貧、

弱者 更弱 的困 境 (許 暐琪 , 2006)

就 文 獻 所 呈 現 出 , 城 鄉 差 距 的 確 是 會 影 響 , 不 管 是 資 源 、 收 入 、 環 境、 教育 等; 臺東 地 區較 偏遠 學校 因人 數 、資 源、 師資 都偏 低 ,只 要透 過網 路資 訊的 傳遞 , 數位 遠端 的教 學, 來 提升 學生 教育 的部 份 ,相 信在 數位 網路 建構 下的 教 育公 平性 一定 會有 所 進展 。

(26)

第二節 數位落差相關文獻與探討

數位 發展 影響 著生 活 的各 個層 面,因此 改 變了 人類 的生 活型 態,更 快速 更有 效率 的數 位 時代 也影 響國 家的 進 步與 發 展 ,因 數位 資 訊的 普及 化, 但也 造成 部份 地 區資 訊設 備並 不普 及 無法 取得 的窘 境, 也 形成 了”

數位 落差 ” (digital divide)這 新的 名詞,這 新名 詞所 隱含 的意 義 與重 要性 值得 我們 深入 探討 。

一、數位落差的概念

數位 落差 (Digital Divide),也稱 數位 鴻溝 或 數位 差距,早 期發 現 數位 落 差 問 題 為 美 國 商 務 部 國 家 通 信 及 資 訊 管 理 局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 稱 NTIA),於 1995 年對 數位 落差 此現 象 做為 期四 年的 研究 , 1998 與 1999 年 NTIA 又 陸續 發表「深 陷網 路第 二 集:數位 落差 的新 資 料」(Falling Through the Net Ⅱ:

New Data on theDigital Divide)與「 深 陷 網 路:數 位 落 差 的 定 義 」( Falling Through the Net: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兩 份 研 究 報 告,並 將 數 位 落 差界 定為:「擁 有數 位 資訊 工具 者與 無資 訊 工具 者之 間透 過數 位 化工 具在 財富 、資 訊的 獲得 方 面的 差距 問題 ,而 數 位落 差也 反映 出美 國 在經 濟領 導與 公民 權利 上的 問 題。

Bridges.org( 2001) 組 織 的 研 究 報 告 中 提 出 數 位 的 發 展 需 要 包 括 負 擔能 力、 有意 義的 內 容及 服務 、社 會文 化 因素 、合 法的 管理 機 制、 經濟 環境 以及 良好 的政 策 。數 位落 差並 非單 獨 存在 ,而 是在 不同 的 國家 和人 民 之 間 , 不 同 層 次 資 訊 通 訊 科 技 ( ICT) 的 近 用 及 基 本 的 資 訊 通 訊 科 技

(27)

的使 用及 應用 。在 富 有及 貧窮 的國 家之 間 ,網 路使 用的 不均 等 已經 更甚 於貧 富的 不均 。

李 京 珍 (2004)認 為 數 位 落 差 為 現 今 社 會 上 , 擁 有 電 腦 、 網 路 等 數 位 資訊 科技 者, 快速 拉 大與 未擁 有者 在使 用 資訊 科技 的機 會、 形 成知 識財 富的 差距 與社 會不 公 平現 象。 於資 訊社 會 中, 使用 資訊 個體 常 因社 經背 景與 資訊 環境 的不 同 ,表 現在 資訊 科技 近 用、 資訊 內容 、資 訊 素養 等程 度上 產生 差距 (滕 英 文, 2005)。

翟 本 瑞 ( 2008) 認 為 數 位 落 差 是 由 於 資 訊 近 用 的 機 會 , 造 成 資 訊 使 用上 的差 異, 舉出 下 列條 件, 一、 性別 ; 二、 所得 ;三 、職 業 ;四 、城 鄉差 距; 五、 年齡 ; 六、 族裔 ;七 、文 化 差異 ;八 、語 言使 用 與國 家規 模等 不同 背景 條件 , 同時 也決 定資 訊近 用 機會 ,都 是影 響構 成 數位 落差 的 可 能 因 素 。 行 政 院 研 考 會 (2007)數 位 落 差 影 響 也 包 括 下 列 幾 點 , 如 性 別、 年齡 、教 育程 度 、都 市化 程度 、種 族 、職 業、 收入 ,在 不 同的 背景 皆影 響數 位落 差的 差 異性 。

二、數位落差的內涵

數位 落 差 之內 涵 至 少 包含 三 個 向度 ; 1.數 位機 會 (使用 資 訊 科 技的機 會)、數位 內容 (使 用 資訊 科技 的內 容 )和 資訊 素養,三 向度 各 自包 含不同 之 細 目 , 數 位 機 會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 以 下 就 數 位 機 會 、 數 位 內 容 與資 訊素 養三 部份 分 述如 下:

(一 )數 位機 會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 是 指 能 接 近 使 用 電 腦 與 網 路 設 備 的 狀 態, 而使 用資 訊科 技 的機 會共 有四 個層 面 :

1. 接 近 使 用 是 屬 於 一 種 能 力 。

(28)

2. 接 近 使 用 主 要 是 利 用 資 訊 科 技 來 獲 取 各 種 不 同 的 資 源 。 3. 接 近 使 用 包 括 獲 取 、 處 理 並 運 用 各 項 資 源 。

4. 資 訊 接 近 使 用 是 一 種 社 會 正 義 的 課 題 (陳 敬 如,2000;蕭 佑 梅, 2003)。

曾淑 芬 (2002)提 出數 位落 差分 為「 量能 」與「 質能 」兩個 問題 , 就量 能上 以「 資訊 近 用」的落 差,包 含電 腦擁 有、網路 近用、網路 使用 行為,質 能上 以「資 訊素 養」與「 資 訊近 修機 會」;其 量 能問 題包 括資 訊軟 硬體、網路 含蓋 量及 網路 基 礎建 設,為衡 量「 數 位落 差 」 重 要 指 標 之 一 , 但 提 供 更 多 的 科 技 近 用 並 不 能 立 即 解 決 其 問 題, 科技 近用 只是 影 響數 位落 差的 部份 之 一 (邱崇 銘, 2007)。

李京 珍 (2004)認 為,有能 力機 會使 用科 技 的人,即 是接 近關 鍵 資訊 的人,也 就 有 較 多的 機會 可 以 分配 到 較多 的資 源,獲得 較 大的 利益,進 一步 鞏固 自 己的 權力 與階 級地 位。由 此可 知,數位 落 差形 成 的 首 要 關 鍵 在 於 是 否 擁 有 相 關 資 訊 設 備 接 近 使 用 的 機 會 與 權 利 (蕭 佑 梅,2003)。有 關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多 以 是 否 能 夠 接 近 使用 資訊 基礎 設備,即 有 能力 購買 電腦、軟 體、數 據機、通 信設 備 及負 擔撥 接網 路的 費用 等 來看,此 階段 著重 能 否使 用電 腦相 關設 備 與網 際網 路。

(二 )數 位內 容

使用 資訊 科技 的內 容,為使 用者 接觸 資訊 內容 的型 態,於 從事 網路 活動 時能 否取 得 高品 質的 互動 資源,(蕭 佑梅,2003);當 在資 訊科 技內 容使 用上,必須 要有 截取 資訊 與 處理 資訊 的能 力,也 要擁 有瞭 解電 腦作 業系 統 及網 際網 路的 使用 知 識。使用 資訊 科技 的 內容 與 前 項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的 差 別 在 於 著 重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內 容,重 視其 使用 之內 容是 否充 實等,可分 為以 下幾 部分 加以 探 討 (陳 敬 如 , 2000; 蕭 佑 梅 , 2003; 李 京 珍 , 2004): ( 一 ) 網 路 使 用目 的:上網 使用 之目 的 包括 娛 樂 性、尋 找 資 訊、求 職、收 發 信 件 等 ;

(二 )瀏 覽資 訊內 容 類型:大 致上 分 為 搜 尋 引 擎 類、生 活 資 訊 類 、

(29)

電腦 與網 路類、教 育 學習 與休 閒娛 樂類;(三 )搜 尋資 訊策 略 與來 源: 包括 搜尋 資訊 的 頻率 、網 頁連 結來 源 、資 訊搜 尋策 略 ; ( 四)

網路 使用 的困 擾:包 括了 網路 速度 太慢、網路 連線 費用 太貴、外語 閱讀 障礙、資 訊尋 找 不易 等。從資 訊科 技 內容 的角 度而 言,對 於資 訊科 技「 接近 使用 」的意 涵除 了擁 有並 能 夠使 用電 腦網 路、具 備有 效利 用資 訊科 技的 能 力外,更 重要 的議 題 在資 訊科 技內 容、知 識是 否能 全然 獲取 與有 效 利用 (蕭 佑梅 , 2003)。

(三 )資 訊素 養

數位 落差 的問 題不 在 於資 訊基 礎建 設上,也包 涵使 用者 資訊素 養 和 資 訊 能 上 的 差 異 , 因 此 資 訊 發 展 的 社 會 中 也 必 須 要 重 視 的 問 題, 資訊 素養 應包 括 四個 不同 的層 面 (McClure,1994):

1. 傳 統 素 養( traditional literacy),亦 即 個 人 的 聽 說 讀 寫 等 語 文 能 力 以 及 數 理 計 算 的 能 力 ; 包 含 使 用 傳 統 圖 書 館 , 透 過 圖 書 館 的 類 型 與 功 能 、 書 籍 資 料 的 分 類 及 排 架 、 圖 書 目 錄 組織 與研 究報 告撰 寫 (賴 苑玲 , 2000)。

2. 媒 體 介 素 養 ( media literacy) , 意 指 運 用 、 解 讀 、 評 估 、 分析 甚或 是製 作不 同 形式 的傳 播媒 體及 內 容素 材的 能力 。 3. 電 腦 素 養 ( computer literacy), 意 指 電 腦 及 各 項 資 訊 科 技

設 備 的 使 用 能 力 , 包 含 對 軟 硬 體 設 備 的 認 識 、 電 腦 使 用 能 力、 程式 設計 、電 腦 資訊 與生 活的 影響 。

4. 網 路 素 養 ( network literacy) , 意 指 運 用 網 路 搜 尋 資 訊 的 能 力 、 對 於 網 路 的 資 源 價 值 及 運 作 規 範 的 理 解 等 ; 包 括 : (1)網 路 之 基 本 概 念、(2)網 際 網 路 之 源 起、發 展 與 現 況、(3) 網 際 網 路 之 功 能 、 (4)網 路 資 源 類 型 、 (5)全 球 資 訊 網 的 介 紹、(6)檢索 資訊 之比 較 與 (7)檢 索 策 略( 陳 雪 華,1996)。

(30)

三、數位落差相關研究

透 過 有 關 數 位 落 差 相 關 文 獻 及 資 料 顯 示 , 主 要 以 家 庭 背 景 、 學 校 資 訊環 境、 部落 社區 資 訊環 境地 區來 作為 研 究的 變項 來探 討數 位 落差 的情 況。 以下 分別 從相 關 文獻 來說 明居 住地 區 、家 庭背 景、 學校 資 訊環 境、

社區 部落 資訊 環境 、 身份 別等 五個 變項 。

(一 )居 住地 區

美 國 商 務 部 所 屬 國 家 電 信 暨 資 訊 局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簡稱 NTIA)於 1999 年 的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中 顯 示,各 項 資 訊 設 備 的 普 及 率 在 郊 區、市 區 上 有 差 異 , 就 市 區 的 普 及 率 均 高 於 郊 區 , 造 成 城 鄉 地 區 之 差 異 更 大, 因此 都市 化程 度 越高 ,資 訊設 備的 普 及率 越高 (NTIA,1999)。

國內 學者 (陳 敬如,2000;曾 淑芬 等人,2002)研究 也發 現,居 住 在 都 市 化 程 度 愈 高 , 數 位 機 會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比 例 愈 高 。 陳 敬 如 (2000)以 中 等 學 校 為 研 究 , 發 現 居 住 在 都 市 地 區 的 學 生 , 無 論 是 在 數 位 內 容 ,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內 容 或 資 訊 素 養 上 , 都 優 於 居 住 於 鄉 村 地 區 的 學 生 。 劉 秀 娟 (2002)研 究 亦 發 現 , 居 住 地 區 都 市 化 程 度 愈 高 , 資 訊 素 養 知 能 也 愈 高 。 蕭 佑 梅 (2003)研 究 結 果 也 顯 示 城 鄉 學 生 之 間 存 有 數 位 差 距 。 然 而 , 黃 玉 玲 (2004)探 討 高 雄 縣 市 國 中 生 數 位 落 差 現 況 研 究 結 果 卻 發 現 , 鄉 鎮 地 區 學 生 的 線 上 技 能 優 於 城 市 地 區 學 生 , 城 市 地 區 學 生 的 線 上 技 能 又 優 於 偏 遠 地 區 的 學 生 , 顯 示 鄉 鎮地 區學 生的 資訊 搜 尋能 力不 一定 低於 城 市地 區學 生。

(二 )家 庭背 景

1. 家 庭 收 入

家 庭 收 入 及 社 經 地 位 越 高 的 家 庭 , 其 子 女 求 學 的 動 機 較 強

(31)

烈 , 態 度 也 較 積 極 ( 陳 美 娥 , 1996) 。 所 以 本 研 究 認 為 高 、 低 家 庭 收 入 的 學 童 , 會 因 為 家 裡 所 能 提 供 的 環 境 、 文 化 及 資 源 的 多寡 上的 差異 ,而 影 響其 學童 接近 使用 電 腦及 網路 的頻 率。

優 裕 的 環 境 能 夠 促 進 學 生 的 學 習 效 果 和 培 養 兩 好 的 學 習 態 度 ( 吳 清 山 、 王 以 仁 , 1986) 。 家 庭 是 一 個 人 出 生 後 最 早 的 生 活 環 境 , 也 是 個 人 社 會 化 的 第 一 個 地 方 , 家 庭 環 境 的 好 壞 , 對 個 體 的 成 長 與 發 展 影 響 很 大 , 而 家 庭 收 入 正 是 影 響 家 庭 環 境 的 關 鍵 。 此 一 家 庭 關 鍵 確 實 會 影 響 電 腦 、 網 路 設 備 的 擁 有 與 否 , 更 何 況 目 前 高 收 入 者 與 低 收 入 者 的 差 距 逐 漸 拉 大 , 貧 富 差 距 愈 來 愈 明 顯 , 更 是 會 影 響 學 童 在 數 位 機 會 、 數 位 內 容 上 接 近 使 用 電腦 及資 訊素 養能 力 的培 養。

2.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知 識 的 擁 有 在 資 訊 社 會 中 將 成 為 獲 取 財 富 和 權 力 的 方 式 , 但 有 能 有 效 的 取 得 知 識 除 了 需 要 經 濟 的 基 礎 外 , 仍 需 要 有 處 理 資訊 及使 用資 訊的 能 力, 所以 受教 育將 成 為重 要的 一點 。

教 育 程 度 將 是 在 資 訊 社 會 獲 取 知 識 的 基 礎 。 身 處 於 資 訊 爆 炸 的 時 代 , 資 訊 無 論 是 在 質 或 量 方 面 , 就 像 是 滾 雪 球 般 , 增 加 得 越 來 越 多 , 也 越 來 越 快 , 所 以 往 往 接 受 較 好 教 育 且 具 有 較 高 知識 水準 的人,才可 以獲 得更 新、更 多的 資訊( 李茂 政,1985)。

管理 學大師 Drucker 指出 隨著 全球 化時 代 的來 臨, 服務 經濟取 代了 製造 經濟 成為 主 流,知識 工作 者也 取 代了 傳統 勞工 形成「知 識社 會」;知 識工 作 者的 工作 基礎 乃是 建 立在「學 習」而非「經 驗 」 上 , 但 由 於 知 識 更 新 的 速 度 很 快 , 所 以 「 終 身 學 習 」 成 為 知識 工作 者的 必備 要 件( Drucker, 1998) 。

(32)

(三 )學 校資 訊環境

環 境 教 育 是 一 種 多 元 化 的 教 育 , 注 重 環 境 的 整 體 性 及 自 然 、 人 文 、 技 術 、 社 會 的 全 面 配 合 (王 鑫 , 1998), 是 一 種 兼 顧 覺 知 、 知 識 與 技 能 、 態 度 、 評 價 能 力 的 全 民 教 育 、 價 值 教 育 與 科 技 整 合 教 育 。 目 前 國 內 的 環 境 教 育 課 程 大 多 採 用 多 科 融 入 式 的 教 學 方 式 , 而 在 其 他 研 究 中 , 許 文 勇 (2001)也 指 出 環 境 教 育 很 適 合 使 用 主 題 式 統 整 課 程 來 進 行 教 學 , 只 要 配 合 各 科 目 之 課 程 時 間 , 教 學 相 關 的 環 境 教 育 課 程 , 一 樣 可 以 達 到 環 境 教 育 的 目 標 , 因 為 這 樣 不 僅 可 以 節 省 教 師 人 力 成 本 、 節 省 時 間 、 避 免 教 材 的 重 複 性 , 使 教 學 更 具 體 性 , 更 提 升 學 生 在 環 境 教 育 的 學 習與 落實 。

因 此 , 本 活 動 採 主 題 式 網 頁 探 索 方 式 , 進 行 學 校 本 位 的 環 境 教 學 活 動 。 並 且 配 合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設 計 理 念 , 以 主 題 式 探 索 模 式 , 將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 彈 性 課 程 、 藝 術 與 人 文 連 結 , 並 輔 以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方 式 來 進 行 教 學 活 動 ; 教 師 的 角 色 在 資 訊 社 會 中 , 具 有 極 重 要 的 影 響 , 應 扮 演 多 元 的 角 色 。 教 師 應 培 養 資 訊 科 技 的 能 力 與 素 養 , 將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課 程 教 學 中 , 促 進 學 習 者 的 學 習 動 機 , 善 用 學 校 的 資 訊 資 源 以 幫 助 學 習 者 獲 得 資 訊 近 用 的機 會,培 養學 習者 的資 訊倫 理,落 實終 身學 習的 精神。同 時 , 教 師 在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時 , 應 避 免 落 入 資 科 技 與 資 本 主 義 的 宰制 ,而 要以 教學 活 動的 目的 與價 值為 優 先思 考。

資 訊 社 會 的 知 識 人 , 也 應 發 揮 正 面 的 功 能 和 影 響 , 充 分 搜 尋 且 能 篩 檢 資 訊 , 作 有 效 利 用 , 以 建 構 知 識 , 藉 上 網 與 全 球 有 效 溝 通 , 致 力 於 促 近 整 個 社 會 資 訊 與 知 識 的 流 通 , 破 除 局 內 人 與 局 外 人 的 區 隔 , 讓 資 訊 窮 人 能 慢 慢 減 少 , 以 縮 短 數 位 落 差 的 衝擊 (鄭 如雯 , 2008)

(33)

(四 )社 區部 落資訊環 境

在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環 境 地 點 , 如 家 庭 中 擁 有 電 腦 者 , 即 可 更 便 利 使 用 網 路 資 訊 , 其 他 連 網 地 點 如 學 校 或 社 區 網 路 中 心 等 ; 研 考 會 在 數 位 台 灣 計 畫 中 , 研 訂 了 「 偏 遠 地 區 政 府 服 務 普 及 計 畫 」 , 自 民 國 九 十 二 年 到 九 十 六 年 , 協 助 偏 遠 地 區 民 眾 透 過 網 際 網 路 , 改 善 偏 遠 地 區 及 城 市 都 會 間 的 發 展 差 距 。 推 動 策 略 歸 納 如 下 : 「 結 合 社 區 資 源 , 普 設 上 網 點 」 , 提 供 協 調 村 里 活 動 中 心 、 教 會 、 派 出 所 、 圖 書 館 、 電 腦 教 室 、 便 利 商 店 等 為 上 網 據 點 ; 「 充 實 偏 遠 地 區 網 站 服 務 內 容 」 , 讓 人 文 、 生 活 、 求 職 、 醫 療 、 上 網 行 銷 、 政 府 的 互 動 、 遠 距 教 學 等 功 能 都 能 因 為 網 路 的 特 性 讓 該 地 更 加 便 利 ; 「 鼓 勵 志 工 團 體 投 入 偏 遠 資 訊 推 廣 服 務 」 提 供 上 網 據 點 的 資 訊 輔 導 及 辦 理 觀 摩 活 動;而 在資 訊站 的建 置上,也規 劃了 不同 條件 下的 資訊 點:示 範 點 、 偏 遠 等 級 低 者 、 偏 遠 等 級 高 者 。 在 服 務 內 容 方 面 則 以 便 民 措 施 優 先

( 例 如 資 訊 提 供 、 線 上 繳 費 、 申 請 文 件 、 政 令 宣 導 ) , 資 訊 教 育 推 廣 方 面 則 利 用 現 行 替 代 役 中 的 教 育 替 代 役 分 佈 到 偏 遠 地 區 , 並 「 培 養 當 地 專 門 資 訊 技 術 人 員 」 、 「 持 續 補 助 相 關 學 習 課 程 」 、 「 獎 勵 團 體 、 院 校 認 養 偏 遠 地 區 的 資 訊 教 育 」 、 「 利 用 虛 擬 人 員 透 過 多 媒 體互 動方 式」、「 徵 募網 路義 工」等方 式 進行 協助(徐 廷兆,2004)。

為 縮 減 臺 東地 區 原 住 民 部 落 的 資訊 數位 落 差,教 育部於 2008 年 推 動 「 創 造 偏 鄉 數 位 機 會 計 畫 」 , 透 過 臺 東 大 學 組 成 的 輔 導 團 隊 , 於臺 東 縣 鹿野、海 端、臺 東市、卑 南、太 麻 里、東 河、成 功 及 蘭 嶼 、 關山 等 9 鄉 鎮 ,成 立 數位 機會 中心 ,提 供 東部 偏遠 地區 經濟 條 件較 差 的 學 生 , 免 費 使 用 電 腦 上 網 與 教 學 的 場 所 , 提 升 資 訊 認 知 及 應 用 能 力 , 並 培 育 部 落 資 訊 環 境 發 展 及 資 訊 人 才 、 建 立 數 位 學 習 環 境 、 讓 原 住 民 部 落 可 以 運 用 現 代 科 技 設 備 與 世 界 接 軌 、 展 現 其 特 殊 的 文 化 競 爭 力 、 並 協 助 原 住 民 建 構 自 主 管 理 的 知 識 行 動 中 心 , 以 縮 減 數

(34)

第三節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社會探討

本 節 要 探 討 的 是 我 國 原 住 民 與 非 原 住 民 社 會 與 經 濟 狀 況 之 比 較 , 瞭 解目 前原 住社 會的 變 遷與 發展 ,最 後探 討 原住 民經 濟狀 況, 瞭 解原 住民 處於 經濟 弱勢 之現 況 是否 能有 進步 或改 善 空間 。

一、台灣原住民社會

台 灣 是 個 多 元 文 化 的 國 家 , 最 特 別 的 莫 過 於 台 灣 原 住 民 文 化 , 行 政 院於 民國 97 年 4 月 23 日也核 定台 灣原 住 民共有 14 族群,台 灣 原住 民於 台灣 活動 推估 大約有 8000 年 之久 的時 間 (Blust ,1999),早 期原 住民 也歷 經了 台灣 各種 不同 的 殖民 與軍 事衝 突等 事 件, 接受 過不 同宗 教 及文 化的 薰陶 ,深 深的 影響 並 改變 原住 民的 生活 型 態; 台灣 原住 民早 期 均分 布於 台 灣 山 區 及 花 東 沿 海 , 而 原 住 民 早 期 生 活 方 式 大 都 以 農 業 及 狩 漁 獵 為 主, 而部 落族 人狩 獵 所獲 得的 獵物 須將 部 份或 珍貴 部位 獻給 頭 目, 因此 獵 人 (勇 士)在部 落有 極大 的貢 獻, 也擁 有 部落 社會 地位 與榮 譽 。

社 會 的 快 速 變 遷 與 環 境 的 影 響 , 原 住 民 傳 統 農 業 與 狩 獵 方 式 以 被 現 今社 會所 改變 ,由 農 業轉 為工 業, 讓民 生 物資 更容 易取 得, 也 因政 府政 策的 實施 及森 林保 護 法等 相關 法案 的建 立 ,使 得原 住民 部落 生 活型 態有 著很 大的 轉變 ,造 成 原住 民所 有活 動及 生 存造 成限 制, 離開 保 留區 的原 住 民 大 多 於 都 會 區 周 邊 生 存 , 以 維 持 基 本 的 生 活 條 件 (劉 千 嘉 , 2009),

由於 都市 工作 機會 較 原住 民鄉 鎮多 ,相 較 之下 吸引 著原 住民 轉 移到 都市 就 業 , 根 據 原 委 會 資 料 顯 示 如 圖 2-1, 原 住 民 人 口 由 原 鄉 流 向 都 會 區 , 很明 顯的 看出 原鄉 人 口的 外流 。

(35)

37.94%

34.84%

32.03% 31.09%

29.22% 28.19%

26.40%

23.35%

32.84%

36.96%

41.57% 43.5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91年1 月 94年1月 98年1月 101年1月

山地鄉 平地鄉 都會區

圖2-1 原住 民人 口 分佈 圖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 九 十 一 年 至 一 O 一 年 原 山 地 鄉 、 平 地 鄉 、 都 會 區 原 住 民 人 口 分 佈 統 計 表 》 年 度 整 理

陳 枝 烈 (1997)歸 納 多 位 學 者 研 究 認 為 遷 徙 至 都 市 原 住 民 的 成 因 有 以 下六 點:

(一 )山 地 農 業 式 微 , 就 業 機 會 不 足 。 (二 )平 地 工 商 業 發 達 , 勞 力 需 求 增 加 。

(三 )山 地 部 落 的 社 會 組 織 受 都 市 化 影 響,對 成 員 的 約 束 力 較 為 鬆 懈 。 (四 )原 住 民 年 輕 人 受 平 地 較 高 待 遇 及 都 市 繁 華 情 境 所 誘 。

(五 )原 住 民 體 認 在 家 鄉 生 活 困 難 而 必 須 到 都 市 謀 生 。 (六 )為 前 途 而 遷 移 或 為 子 女 的 教 育 而 遷 移 。

以上 六點 也訴 說著 原 住民 的生 活型 態已 完 全改 變, 唯有 到都 市 才 能有 完整 的生 活機 能 與完 善的 教育 ,原 住 民的 遷徙 也改 變原 住 民傳 統 的思 維與 生活 ,為 了 生存 的部 落原 住民 必 須紛 紛離 開部 落到 都 會區 尋 求工 作機 會。

(36)

二、台灣原住民就業探究

台灣 五 O 年代 為經 濟 起飛 蓬勃 發展 的時 候,原住 民陸 續進 入勞 力底 層 結 構 , 終 日 辛 勞 但 求 溫 飽 (黃 美 英 , 1996), 因 原 鄉 部 落 農 業 生 產 力 不 足, 缺乏 就業 機會 , 早期 原住 民因 教育 水 平偏 低, 大多 數從 事 非技 術勞 力較 無發 展潛 力 之 工 作;1970 年 代政 府推 行十 大建 設,吸引 原 住民 大量 的投 入勞 動力 需求 的 工作 ,然 而原 鄉地 區 的原 住民 農業 無法 維 持機 本生 計 , 為 了 提 升 生 活 品 質 及 生 活 , 選 擇 遷 出 原 鄉 地 區 (陳 昭 帆 , 2001)。 就 原 住 民 職 業 類 型 , 透 過 原 住 民 就 業 狀 況 調 查 , 如 圖 2-2, 從 事 行 業 別 以 技術 工與 非技 術工 業 為首 平均 值落在 48.26%,次高 則是 服 務工 作員 與售 貨 員 由 1999 年 14.36%上 升至 2012 年的 21.69%其 上升 7.33%,而下 降比 率最 高的 則為 農林 漁 牧業由 1999 年的 25.35%至 2012 的 7.17%年下 降篇 幅 達 到 18.18%,由 此 可看 出原 住民 工作 從 早期 的農 漁牧 業慢 慢 轉至 其他 行業 別。

圖2-2 歷年 原住 民 從事 職業 分配

資 料 來 源:1999 年 ~2006 年 就 業 資 料 (于 若 蓉、辛 炳 隆,2010)2007 年 ~2012 年 就 業 資 料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網 站 就 業 狀 況 調 查 )

(37)

政府 為促 進原 住民 就 業,保 障原 住民 工作 權及 經濟 生活,於民 國 90 年 10 月 30 日 公布「 原住 民族 工作 權保 障 法」,改善 原住 民工 作 的多 元性,

而不 是從 事低 階層 及 勞力 的工 作; 依據 原 民會 101 年 12 月統 計, 15 歲 以上 原住 民人 口為 398,672 人 ,其 勞動 人 口達 246,277 人, 勞 動參 與力 為 61.77%,歷 年來 原 住 民的 勞動 與一 般 民眾 差距 有逐 漸縮 小 的趨 勢 如 圖 2-3,顯 現政 府對 於弱 勢的 原住 民工 作 保障 有顯 著的 提升 。

圖 2-3 原 住民 勞參 率與 一般 民眾 勞動 參 與率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族 委 員 會 (101 年 第 4 次 原 住 民 就 業 狀 況 調 查 )

三、台灣原住民與一般家庭經濟現況

台 灣 原 住 早 期 因 無 外 在 影 響 , 經 濟 來 源 都 以 自 給 自 足 或 以 物 易 物 的 方式 ,受 限於 環境 影 響, 必須 使用 勞力 換 取金 錢, 由於 低學 歷 也未 接受 相關 職業 訓練 ,只 能 從事 非技 術性 工作 性 質, 造成 就業 上無 法 向上 發展 的障 礙。

影響 原住 民經 濟收 入 狀況 不外 乎就 是失 業,而在 民國 91 年推 行 原住 民 職 業訓 練的 配套 措 施,協 助原 住民 解決 失業 及就 業問 題,林 三貴 (2002) 也 提 出 五 點 失 業 原 因 : 1.教 育 程 度 及 專 業 技 能 有 待 提 升 , 2.適 性 職 類 有

(38)

待開 發,3.人 力資 源 掌握 不易,4.工作 性 調整 不易,5.參訓 意 願不 高及參 訓選 擇有 限。

原住 民委 員會 於 99 年度 調查 ,如 表 2-1,整 體原 住民 家庭 年 平均收 入 為 49.7 萬 元 /戶 , 收入 來源 以受 雇人 員 報酬 及產 業主 所得 為 主; 原住 民家 庭倚 賴薪 資收 入 比重 達到 92.6%, 高 於我 國全 體家 庭的 70.2%,而 其他 收入 相較 下也 比 我國 全體 家庭 收入 要 來的 差, 因此 透露 著 原住 民家 庭之 經濟 戶長 或其 他 家計 負責 成員 發生 就 業困 難或 意外 時, 對 家庭 生計 將會 造成 嚴重 的影 響 。

表 2-1 原住 民家 庭 收入 與我 國全 體家 庭 收入 比較 表

項目 別

原住 民家 庭 (A) 我國 全體 家庭 (B)

元 % 元 %

受雇 人員 報酬 及產 業 主所 得 經常 移轉 收入

財產 所得 收入

自用 住宅 設算 租金 收 入 99 年 總 收 入 (D)

460,365 26,786 2,464 1,054 497,317

92.6 5.4 0.5 0.2 100

754,163 202,708 50,660 66,407 1,074,180

70.2 18.9 4.7 6.2 100

95 年 總 收 入 (C) 509,712 1,082,168 0.471

增 減 幅度 (D-C/C) 原 住民 -2.4% -0.7% - 資 料 來 源 : 99 年 度 原 住 民 經 濟 狀 況 調 查 (原 委 會 , 2011)

(39)

四、台灣原住民教育發展

台 灣 是 一 個 族 群 融 合 的 大 家 庭 , 在 多 元 文 化 的 社 會 裡 , 蘊 藏 著 豐 富 的人 文風 情, 就原 住 民而 言, 在台 灣生 活 已有 數千 年的 歷史 , 是台 灣最 早的 主人 ,但 為何 在 數千 年的 文化 中無 法 成長 發展 ,其 原因 是 沒有 文字 書寫 系統 ,而 部落 的 歷史 與生 活經 驗主 要 是依 靠口 耳相 傳來 繼 承, 嚴重 影 響 原 住 民 族 的 傳 承 延 續 性 (孫 大 川 , 2000), 因 此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除 了 能 提升 人民 的知 識水 平 ,更 能協 助國 家的 發 展。 依據 「中 華民 國 原住 民教 育報 告書」,光 復後 原住 民教 育發 展歷 程,分 為「 山地 平地 化 時期」、「 融 合 整 體 社 會 期 」、「 開 放 發 展 期 」、「 主 體 發 展 期 」 等 四 個 時 期 , 張 如 慧 (2001):

(一 ) 光 復 到民國 51 年 (1945-1962 年 ): 山地 平地化時 期

1951 年 制 定 的 「 台 灣 省 山 地 施 政 要 點 」, 及 依 此 訂 立 的 「 改 進 山 地 教 育 實 施 要 點 」。 當 中 確 立 了 山 地 教 育 三 個 基 本 原 則 : (1)推 行 國 語 、 訓 練生 產技 能、注 意衛 生教 育。(2)力求 各部 門配 合,成 人教 育與 兒童 教育 並重,學 校、社會、生產、衛生 各種 教育 全盤 配合 同時 並進。 (3)規定 學 制課 程不 變, 在師 範 學校 設一 年制 補習 班 ,以 利原 住民 學生 之 升學 。而 之後 又在 1953 年的「台灣 省促 進山 地行 政建 設計 畫大 綱」中,確立 了山 地平 地化 的政 策目 標 。

(二 )民國 52 年至 76 年 (1962-1987 年 ): 融合 整體社會 期

本 期 的 融 合 政 策 基 本 上 仍 繼 續 平 地 化 政 策 , 大 力 推 行 國 語 政 策 , 加 強國 家意 識, 並提 供 師生 各種 優惠 措施 , 如獎 學金 、改 善設 備 等, 使原 住民 得以 逐步 融入 台 灣整 體社 會中 ,其 中 重要 政策 包括 1963 年「 山地 行政 改進 方案」,提 出促 使山 胞與 一般 社 會融 合政 策,之 後並 提出 了「改 善山 地教 育實 施計 畫 」、「加 強山 地國 民教 育辦 法」,及「促 進城 鄉教 育均 衡發 展計 畫等 教育 政 策」 等。

(40)

(三 )民國 77 年至 87 年 (1988-1998 年 ): 開放 發展期

本 期 隨 著 政 治 上 的 解 嚴 , 台 灣 社 會 開 始 重 視 多 元 的 聲 音 , 也 帶 動 原 住 民的 意 識 及 對 原 住 民 主體 性 的 肯 定 及 尊 重 。政 府 開 始 對 原 住 民族 教 育 政 策有 了 更 大 的 調 整 和 支持 , 教 育 部 於 1988 年 成立 了 「 原 住民 教 育 委 員會 」, 定 期 開 會 規 劃研 討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改進 之 道 。 1991 年教 育 部 陸續 於 國 立 花 蓮 、 新 竹、 台 中 、 屏 東 、 臺 東師 範 學 院 成 立 「 原住 民 教 育 研究 中 心 」, 有 研 究 輔 導 瑝 地 原 住 民 小 學 之 功 能 。 1992 教育 部 提「改 進及 發展 山胞 教育 五年 計畫 綱要」,將原 住民 族教 育的 目標 定位 在「適 應現 代生 活,維護 傳統 文化」。該 計畫自 1993 年開 始,對原 住 民 族 教育 品 質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原 住 民 亦 認 同 此 五年 計 劃 , 把 過 去 以漢 民 族 為中 心 的 教 育 , 扭 轉 一部 分 以 原 住 民 為 中 心, 對 過 去 的 原 住 民族 教 育 措施 比 較 , 確 實 較 能 在全 盤 考 量 下 加 以 規 劃, 且 內 容 較 為 周 全,

大致 扣緊 了原 住民 族 教育 發展 的困 境( 牟 中原 、汪 幼絨 , 1997)。

(四 )民國 87 年代 (1998 年 )至 今: 主體 發展期

1997 年 通 過 憲 法 增 修 條 文 第 十 條 第 九 項,明 訂「 國 家 肯 定 多 元 文 化,並積 極維 護發 展 原住 民族 語言 及文 化。」,同年成立 行 政院 原住民 委 員 會, 將 原 住 民 事 務 提 升至 中 央 層 次 。 原 住 民有 了 較 為 主 體 的 政治 地位 , 1998 年 6 月 17 日 總統 令公 布《 原住 民族 教育 法》, 第二 條規 定 「 原住 民 為 原 住 民 族 教 育之 主 體 , 政 府 應 本 於多 元 、 平 等 、 尊 重之 精 神 ,推 展 原 住 民 民 族 教 育。 原 住 民 民 族 教 育 應以 維 護 民 族 尊 嚴 、延 續民 族命 脈、增 進民 族福 祉、促 進族 群共 榮為 目的。」《原 住 民族 教育 法》全 文共分 7 章 33 條,就學、課程、 師資、社會 教育、研究、評 鑑 、 獎勵 等 方 陎 , 保 障 原 住民 族 學 生 的 受 教 權 、保 存 原 住 民 文 化 並 賦 予原 住民 族教 育施 行 的法 源基 礎, 其 立 法的 宗旨 則在 於「政 府應 依原 住 民 之民 族 意 願 , 保 障 原 住民 之 民 族 教 育 權 , 提升 原 住 民 之 民 族 教育

(41)

五年 計畫」,原 住民 族教 育目 標則 定位 在「發 揚民 族文 化,參 與現 代生 活 」。 2000 年 代 至 迄 今 , 持 續推 動 「 教 育 改 革 行 動方 案 」 的 「 加 強原 住 民 學 生教 育 」 方 案 ( 張 如 慧, 2001)。 2003 年 召 開 之 「 全 國 教 育發 展 會 議」 以 「 尊 重 原 住 民 主體 性 , 發 展 原 住 民 族教 育 」 做 為 未 來 工作 目 標 。2004 年 修 正 公 布 《 原住 民 族 教 育 法 》, 落 實 對 原 住 民 族 教 育 之 發展。2001 年 實施 九年 一貫 課程,課 程 理念 以生 活為 中心,尊重 多元 文 化 價值 。 培 養 具 有 民 主 素養 , 包 容 不 同 意 見 ,對 待 他 人 與 各 族 群,

認 識 並尊 重 不 同 族 群 文 化 。運 用 社 區 資 源 達 到 教育 目 的 , 實 現 「 社區 學校 化, 學校 社區 化 」目 標。

教育 發展 的理 念也 受 到憲 法的 保護,憲法 第 159 條 明訂:「國 民受 教育 之機 會,一律 平 等」;教育 基本 法第 四條 也明 訂:「人民 無分 性別 、 年 齡 、能 力 、 地 域 、 族 群 、宗 教 信 仰 、 政 治 理 念、 社 經 地 位 及 其 他條 件 , 接受 教 育 之 機 會 一 律 平等 。 對 於 原 住 民 、 身心 障 礙 者 及 其 他 弱勢 族 群 之教 育 , 應 考 慮 其 自 主性 及 特 殊 性 , 依 法 令予 以 特 別 保 障 , 並扶 助 其 發展 。 」 人 人 都 可 接 受同 等 教 育 , 並 使 其 天賦 才 能 發 揮 到 最 高程 度(張德 銳, 1998)。

就原 住民 委員 會 (2012)對 於原 住民 15 歲 以上 各年 齡層 教育 程 序統 計 圖 , 如 圖 2-4, 可 看 出 每 個 世 代 所 呈 獻 不 同 的 階 段 , 透 過 政 府 的 教 育 變 遷與 改 革 , 實 現 憲 法 體制 所 訂 定 的 樣 貌 , 使教 育 機 會 一 律 平 等;

55 歲 以 上 原 住 民 於 1950 年 代 學 歷 以 國 小 以 下 為 最 高 , 45 歲 以 上 原 住 民 於 1960 年 代學 歷 以國 中最 高, 而 1970 年 代以 後之 原住 民 則是 以高 中職 的比 例大 幅向 上 提升 。

(42)

圖 2-4 2012 年 15 歲以 上原 住民 各年 齡 層之 人口 教育 程度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2012)

五、台灣原住民數位教育發展

(一 )原 住民 數位落差 現況

吳 齊 殷 ( 2001) 在 「 資 訊 與 數 位 落 差 研 討 會 」 中 提 到 : 對 很 多 原 住 民 來 講 , 他 們 根 本 不 認 為 接 觸 網 路 這 個 新 的 科 技 是 對 他 們 有 意 義 的 , 因為 他 們 對 自 己 本 身 的存 在 都 已 經 充 滿 了 懷疑 , 覺 得 自 己 本 身的 存 在 是沒 有 用 的 情 況 底 下 ,他 們 為 什 麼 還 要 去 參與 所 謂 網 路 資 訊 或是 網 路 發展 。 那 些 我 們 認 為 急待 社 會 幫 助 他 們 前 進的 族 群 , 他 們 沒 有這 樣 的 一個 動 機 ; 他 們 沒 有 動機 並 不 是 因 為 他 們 本身 是 墮 落 的 , 而 是在 於整 個社 會結 構底 下 使得 他們 沒有 這樣 的 一個 動機 。

浦 忠 勇 ( 2002) 提 到 數 位 科 技 是 原 住 民 必 然 要 走 的 路 , 就 上 網 時 間 和 上網 品 質 來 看 , 原 住 民 部 落 居 民 可 以 稱 得 上是 網 路 世 界 的 次 等公

(43)

民 。 原住 民 部 落 的 認 同 危 機, 事 實 上 , 隨 著 網 路的 發 展 , 危 機 是 越來 越 明 顯。 最 近 有 很 多 原 住 民的 運 動 , 他 們 都 會 重新 設 立 一 個 新 的 認同 對 象 ,把 它 當 作 是 一 個 非 常重 要 的 項 目 , 就 研 考會 「 台 閩 地 區 九 十一 年數 位落 差調 查」( 研考 會, 2002)中 顯 示。

(1) 「 台 灣 地 區 的 原 住 民 、 低 所 得 、 教 育 程 度 較 低 與 身 處 偏 遠 的 個 人 與 家 庭 的 上 網 比 率 偏 低 , 而 多 半 家 裡 沒 有 電 腦 的 原 因 是 因 為 「 不 會使 用」。

(2) 對 於 低 收 入 戶 來 說 , 買 電 腦 與 上 網 與 否 , 價 格 是 重 要 的 考 量 因 素」。 原 住民 族之 數 位應 用能 力則 遠低 於 全體 平均 值。 3.原 住 民族 群家 戶電 腦擁 有率 為 35.2%、網 路擁 有 率為 22%,會 使用 網 路者 的比 率為 9.3%。

在 研 考 會 調 查 報 告 中 也 提 到 客 家 族 群 數 位 應 用 能 力 高 於 全 體 平 均 值, 家戶 電腦 擁有 率 為 76.2%、網 路擁 有 率為 64.2%, 具使 用 網路能 力的 比率 則為 43.8%;客 家族 群的 電腦 擁 有率 是原 住民 族群的 2 倍 、 網路 擁有 率則是 3 倍。由 此可 知,並 非在 族群 上的 弱勢,必 然 造成 數 位應 用能 力的 低落。片段 無法 發揮 整體 功 效,對 民眾 助益 有限。」(蔡 清彥 , 2004)。

調 查 顯 示 原 住 民 較 之 其 他 族 群 在 數 位 機 會 (使 用 資 訊 科 技 的 機 會 ) 上 明 顯落 後 , 然 而 在 其 接 受過 資 訊 相 關 訓 練 的 比例 卻 是 最 高 的 , 不過 若 是 「自 費 」 參 與 訓 練 , 其參 加 的 意 願 又 降 到 所有 族 群 的 最 低 。 這個 狀 況 也同 樣 發 生 在 身 心 障 礙身 份 的 民 眾 身 上 , 顯示 政 府 制 定 相 關 的法 令 政 策確 實 讓 弱 勢 族 群 有 接觸 資 訊 教 育 的 機 會 ,然 而 為 何 自 發 意 願會 低 落 ,是 否 是 經 濟 條 件 的 限制 或 其 他 因 素 使 然 ,還 需 要 相 關 單 位 進一 步的 思考 。

數據

圖 2-4    2012 年 15 歲以 上原 住民 各年 齡 層之 人口 教育 程度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原 住 民 委 員 會 (2012)  五、台灣原住民數位教育發展  (一 )原 住民 數位落差 現況   吳 齊 殷 ( 2001) 在 「 資 訊 與 數 位 落 差 研 討 會 」 中 提 到 : 對 很 多 原 住 民 來 講 , 他 們 根 本 不 認 為 接 觸 網 路 這 個 新 的 科 技 是 對 他 們 有 意 義 的 , 因為 他 們 對 自 己 本 身 的存 在
圖 3-2    研 究 流 程 圖 決定研究題目及對象 蒐集、整理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編製調查問卷 修訂調查問卷 實施正式問卷調查 資料處理與分析 實施預試 提出結論與建議 完成研究論文
表 3-2    臺東 鄉村 地 區國 民中 學人 數統 計 表   所 在 地   學 校 名   總 人 數  非 原 住學 生 數   原 住 民學 生 數   鄉 村 地區   初鹿 國中  鹿野 國中  瑞源 國中  關山 國中  池上 國中  大王 國中  賓茂 國中  大武 國中   都蘭 國中   泰源 國中   新港 國中   長濱 國中   桃源 國中   海端 國中   綠島 國中   蘭嶼 中學   133 157 45 575 226 252 73 250 129 136 395
表 4-1    家中 、學 校 、社 區數 位化 資訊 與 設備 現況 分析 表   題     目   類     別   人   數   (N=424)  百 分 比 (%)  家中 是否 有電 腦   有   沒 有   338 86  79.7 20.3  家中 是電 腦能 否上 網   可 以   不可 以   232 101  76.2 23.8  學校 主要 上網 地點   (可 複 選 )  學校 無法 上網  電腦 教室   學校 圖書 館 (室)  自己 班上 電腦   8  409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of students' leavening behaviors, and that is by way of activities of meditation sitting to reflect upon humanity's sincerity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each student at Chiayi City Schools are more than that of Chiayi County Schools because the size of class at most of Chiayi City Schools is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teacher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oys;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gree to use LINE attitude and be guided by real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