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博士論文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中心」博物館與國家角落-
臺東史前與沖繩博美的館脈論述
Museum as Center and Standing at State's Corner----
On Discourse of Institutional Contexts of NMP and OPMAM
林志興 Chih-Hsing Lin
指導教授:謝世忠 博士 Advisor:Shih-chung Hsieh, Ph.D.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January, 2012
謝辭
能撰此謝誌,對我而言可真是上主的奇異恩典!2010 年 2 月 1 日動心導管 手術,讓我喪失信心,幸賴謝世忠老師及「同學師母」李莎莉的耐心關切與鼓勵,
同事傅鳳琴小姐有若俠女一般情義相挺,一肩扛起館務重擔,內人在健康上細心 呵護,我才能繼續前行。口試通過後,表弟慶誠所傳簡訊「狂賀二哥!阿姑哭了,
二叔高喊巴高央(家族名)萬歲!我們則是驚叫~阿門!!」最能代表家人心情。
原初最想做的是原住民研究,但是謝世忠老師見解獨到,他認為原住民學生 不應自囿,要勇於走出原住民世界,走出國際。為此,在幾經盤點荷包與語言能 力後,選擇了沖繩做為田野地之一(另一為我生活的臺東),於是 2006 年起經常 騎乘華航跨越黑潮往來兩地,此舉真的打開了我保守的視野。其實,謝老師的指 導不僅於此,本研究無論是主題和題目,以及核心概念如「中心博物館」、「國家 角落」、「非發展地方」等等,皆得自謝老師之啟發,而章節安排與文字校修更是 和老師深度討論下的成果。謝老師對學生的付出、關心與指導,常羨煞莘莘學子。
除謝老師外,感謝論文指導委員會的林修澈與王嵩山教授多年來的勉勵與啟迪,
以及論文口試委員陳其南、黃智慧與李子寧三位老師的寶貴建議與鼓勵。
「人不孤,常有鄰」。特別感謝學妹久部良和子小姐和閃耀華(小橋川耀華) 小姐在沖繩期間的生活照顧與研究支援。萩原俊章班長無私地協助與不厭其煩地 接受我的訪談。里井洋一教授熱情安排訪問琉球大學並使用圖書設備,林泉忠教 授的熱忱接待與賜教。感謝南風原文化中心大城和喜館長、平良次子小姐,熱情 邀約參加許多活動,增廣見聞。感謝考古家知念勇與安里嗣淳,民俗學者上江洲 均,海洋博的冨田祐次理事長、花城良廣本部長、上江洲安享主任及幸喜先生,
以及作家高良勉等先生的熱情接待與指導。種種難以盡數的盛情,已讓我對沖繩 產生「故鄉情懷」。另外,亦特別感謝笠原政治、野林厚志、宮崗真央子、山本 芳美及陳文玲等教授老師與學友們多年來在日本研究方面的指導與協助。
國內方面,感謝臧振華館長的培育,使我能深入瞭解博物館運作,浦忠成館
長協助指導,助我完成資格考與赴沖繩展開訪問研究,童春發館長、曾聖元副館 長與呂美惠小姐,在我病體難撐之際准我長休養病,張善楠館長接任後准我續完 病假,並時時垂詢論文進度。感謝胡文坤、葉宏中兩位主任聯合傅鳳琴小姐在我 低迷艱困之際,「迫我」寫下切結書激勵士氣。但,深憾胡文坤主任英年早逝,
未能見我履行諾言。感謝林建成、溫壁綾、方均瑋、張至善等同事的關心、支援 與建議,黃旗華小姐、堂妹林娜鈴與潘文龍夫婦協助資料整理,以及王勁之先生 在典藏資料提供和電腦技術上的協助。感謝沖繩研究前輩黃智慧老師引薦人類學 家後藤明教授相識,打開沖繩研究機緣,並三次帶領田野旅程,並賜教解惑,助 益良多。感謝林麗英小姐在日文資料上的協助。感謝系辦陳先生、鈺錠和靜文兩 位助教與「謝家班」學友們(鵬惠、鈴慧、振孝、瑞超、彥亘、欣諭、尤巴斯․
瓦旦、嘉倩、惠琴及慧慧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馬騰嶽先生和學弟變學長的同 事楊政賢等,長久以來的協攻、助攻與側攻。還有,我要感謝長久以來如兄如長 提攜,一直期待我成為臺大人類學系第一位原住民博士的孫大川主任委員。感謝
「山海」的秘書長林宜妙小姐,以及原舞者基金會的執行長吳雪月教官,在論文 寫作期間的種種支援與「准予請假」。
另外,特別感謝日台交流協會 2000 年與 2008 之歷史文化學者招聘計畫,以 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暨各大學人類學相關系所合作培訓計畫』碩、博 士班論文田野計畫」贊助經費,對本研究貢獻良多。
最後,我要感謝南王教會的吳師母及林智美等眾教友,常把我的健康與論文 放到禱告當中,使我蒙主恩惠,平安完成學業。而此刻我最感念的是已辭世的母 親,憾未能及時在其生前完成學業!
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難免有遺珠之憾!容我再說一聲:「謝謝大家!」
林志興 2012 年 2 月
摘要
當代博物館研究諸家理論都指出,博物館係握有權力的國家或少數菁英統治 階級控制多數人的政治工具,使博物館看起來像是權勢的機制或奴隸。但,此一 將博物館過度簡約為國家或階級產物的工具性論點,似與當代社會發展趨勢有 違。為免於偏執,吾人必須更細緻地瞭解其內部組織與外部社會網絡交錯、交織 與互動關係。特別是後現代時空中,世界由單元走向多元,社會益形開放民主,
社會力的來源,不只來自於由上而下的力量,也不乏見著從下往上者。
基於此,筆者乃選擇兩個國家角落(非關國家發展的地方)做為研究對象。
其一為臺灣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其二為日本 沖繩縣的「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簡稱「沖博美」)進行比較研究。本研究 藉用 James Clifford(1999)所提之 contact zones(接觸地帶)概念,視博物館為 一處場域,也是一種接觸地帶,其間人群互動存在著互惠(reciprocity)、剝削 (exploitations)、爭論(contestations) 等關係。由於兩館具足博物館各項功能,且 各為其所處社會之重要文化機構、互動場域或活動空間,故在傳統/現代,全球/
在地交織的當代脈絡中,博物館因觀光、文化、學術、政治、經濟、商務等等活 動,所帶動之種種人群交會,激盪出了各種不同觀點、認同態度與利益競合,此 一多重脈絡交織互動的現象值得深入探討。
筆者於第二章與第五章,分別描述臺灣臺東與日本沖繩之自然、社會、文化 環境的背景脈絡,確定兩地分別以 1972 年(沖繩)、1980 年(臺東)為發展之 分水嶺。在此之前,兩處均為國家所忽視,無緣參加任何總體發展計畫之「非發 展」地區。爾後,緣於國家的「道歉」氛圍,在政府力量的帶動下,才開始有一 系列的發展計畫。國家試圖經由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發展途徑,拉近城鄉差 距,協助位居國家角落的非發展社會有翻身發展的機會。兩個國家角落不具發展 工業之條件,卻擁有深具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在發展反思風潮下,國家與地方 精英均往觀光休閒產業方向思索定策,而沖繩和臺東兩地更因特殊的歷史資源條
件,促使博物館獲得了發展的養份,博物館亦成了國家回應與反饋地方的重要建 設項目。
筆者進一步分析史前館與沖博美分別和其所在地方其他博物館之關聯,發現 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脈絡,使博物館發展受到地方之資源型態、願望、利益群體、
族群、觀光市場、國家目標、乃至於國際關係等等力量競合的塑模,呈現了各自 迴異的文化治理與文化景觀。沖繩基於「地域認同」根基興建的博物館,顯現出 不同層次堆置分工的「地方型博物館」,整體構築出交錯疊合的網絡景象,筆者 以「沖繩階層疊域」稱之。而臺東則是多元族群構成的社會,反映在博物館上,
則呈現了以「族群型博物館」為主的文化景觀,受政治資源中央權力分配與族群 分殊治理制度的影響,臺東博物館之治理營運,顯現出上級主管與地方所屬垂直 密切連繫,反之,落於在地卻缺乏橫向聯絡的分隔景象。對此,筆者以「後山族 群縱域」稱之。
關鍵詞:沖繩、臺東、博物館、地域認同、族群認同、文化治理、文化景觀、國 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國家角落
Abstract
A plethora of theories from contemporary museum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museums have been used as political tools of the state or the elite ruling class who control the majority – a perspective which inexorably links the museum to the instrument of power. However, this overt reductionism or instrumentalism denies reality museums reflect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What are missing from this particular view ar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intertwined between institution’s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external social networks. In our understanding in this postmodern age, when singularism is yielding to pluralism and democracy prevailing, powers in our society operate not only from top to bottom, but also the other way around.
In light of this, I have chosen two ‘state corners’ (those having nothing to do with development operated by the state) as my subject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One is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NMP) in Taitung, Taiwan. The other is Okinawa Prefectural Museum & Art Museum (OPMAM) in Okinawa, Japan. Drawing upon the notion of ‘contact zones’ developed by James Clifford (1999), this research regards the museum as an arena in which reciprocity, exploitations and contest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people’s interactions.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have all that museums should have, and both function as significant cultural spaces in their own societies. In the ‘displayscape’ to embody the interweaving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s well as global and local, and with its tourist, cultural, academ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museum has become a meeting point for various groups to express divergent views, identities, attitudes and to exchange and compete for benefits. This multi-contextualization needs further study and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s.
In chapter 2 and 5, I give an ethnographic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in Taiwan’s Taitung and Japan’s Okinawa, finding that 1980 for the former and 1972 for the later are their respective turning points of development. Before moving forward to the points, the two places had been non-developed societies ignored by the states and disqualified to join in the governments’ projects for development. They have since been included in the projects initiated by the authorities under an ambiance of official ‘apologies’. Employing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nels, the administrations have attempted to offer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se non-developed societies located in the corners of the countries,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rural-urban differences. Both state corners are not capable for developing industry, but are rich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response to the trend of reflexive development, the states and local elites have thought in terms of and decided on developing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ies. With their
particular historical resources, both Taitung and Okinawa lay sound foundations for museums to prosper. The museums have thus turned out to be a constructive national policy to respond to and reciprocate the local.
Further examination of NMP and OPMAM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local museums have shown that the museums are historically and sociologically shaped under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local resources, aspirations, interest groups, ethnicity, tourist markets, and national goals, which reflects distinctive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and landscape. Based on local identity, OPMAM reflects a
‘local museum’ with different layers of divisions. Representing Taitung’s multiethnic society, NMP equals to an ‘ethnic museum’ as cultural landscape. Influenced by centr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by ethnicity in Taiwan, the management of NMP suggests a vertical link between central authorities and their local subordinates, while there is a widening gap between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t local level. I maintain this phenomenon ‘ethnicity in the realm of rift valleys’.
Keywords: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Okinawa Prefectural Museum & Art Museum, Taitung, loc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cultural landscape, state corner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二章 荒野昇起的文化聖殿………35
第一節 家在山的那一邊………35
第二節 卑南遺址的發現………43
第三節 遷館的爭議始末………57
第三章 聳立國境東的史前館………67
第一節 中心任務要項與分析………67
第二節 空間規劃想像與配置………78
第三節 組織建制與人員構成………86
第四章 「邊彊」出發與跨越後山………101
第一節 典藏研究的社會連結………103
第二節 展示規劃的社會關聯………116
第三節 公共服務的社會開展………124
第五章 廢墟昇起的文化堡壘………135
第一節 琉球與沖繩的焦點………135
第二節 重建文化沖博五遷………149
第三節 合併博物館美術館………157
第六章 點亮新都心的沖博美………167
第一節 沖繩內涵演變與解析………167
第二節 知識生產建置與拓展………178
第三節 服務網絡建立與影響………199
第七章 國家角落博物館景況………207
第一節 角落社會與發展………207
第二節 東沖博物館景觀………221
第三節 中心博物館景象………245
第八章 結論:多元脈絡與多重意義………253
引用書目………273
附錄………317
表 錄
表格 1- 1 傳統博物館學與新博物館學差異對照表……….... 17
表格 2- 1 1980 年至 1990 年間臺東縣籍省級以上原住民民意代表名單…. 65 表格 3- 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組織員額表……… 89
表格 3- 2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預定員額表……… 91
表格 3- 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身份分析統計……… 96
表格 3- 4 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歷任首長一覽表(自籌備處起)……… 98
表格 4- 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藏自然史標本一覽表……….... 111
表格 4- 2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3 年至 2010 年歷史參觀人數統計 表……… 128
表格 4- 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3 至 2010 年參觀人數統計表…… 129
表格 5- 1 琉球/ 沖繩名稱使用情境對照表……… 136
表格 5- 2 2004 年沖繩縣三級產業與日本全國統計比較一覽……….. 148
表格 5- 3 2004 年沖繩縣第三級產業下各項目與日本全國統計比較一覽… 149 表格 6- 1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建築風格及空間演變一覽表……… 175
表格 6- 2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協議會委員一覽表……… 179
表格 6- 3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班學藝部份人員組成統計表… 180 表格 6- 4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2010 典藏文物類別統計一覽表……… 183
表格 6- 5 沖繩縣立博物館歷年(1947-1996)文物收藏統計一覽……… 186
表格 6- 6 大中町時期(1966-2006)展示空間與主題演變一覽……… 189
表格 6- 7 沖繩縣立博物館總合調查報告書出版一覽表……… 198
表格 6- 8 沖繩縣立博物館年度超越 15 萬人次入館人數一覽表……… 203
表格 7- 1 1972 年與 2000 年之沖繩經濟發展比較表(單位:億円)……… 219
表格 7- 2 臺東縣博物館一覽表……… 222
表格 7- 3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臺東縣境內遊客服務中心展示主題 一覽表……… 227
表格 7- 4 臺東縣博物館或類博物館展示主題分類一覽表……… 229
表格 7- 5 沖繩縣博物館協會團體成員名單暨開館年度一覽……… 230
圖 錄
圖表 2‐ 1 臺東縣各級產業就業人口變遷概況……… 30
圖表 2‐ 2 倡議成立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政策影響過程圖……… 52
圖表 2‐ 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政策形成社會關係競合演變圖…… 64
圖表 3‐ 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組織系統圖……… 88
圖表 3‐ 2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組織系統圖……… 90
圖表 3‐ 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成館後組織系……… 92
圖表 6‐ 1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組織系統圖……… 178
圖表 6‐ 2 「文化の杜」文化共同企業體組織系統圖……… 181
圖表 8‐ 1 卑南遺址發現後之社會影響示意圖……… 258
圖表 8‐ 2 影響史前館成館及成館後發展之社會力示意圖……… 259
圖表 8‐ 3 史前館知識生產和服務與社會關係發展示意圖……… 261
圖表 8‐ 4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沖繩性發展示意圖……… 262
圖表 8‐ 5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場域社會力作用示意圖……… 263
圖表 8‐ 6 擁有博物館之國家角落文化景觀生成脈絡示意圖……… 267
圖表 8‐ 7 日本社會認同階序示意圖……… 268
圖表 8‐ 8 臺灣多元族群社會族群認同結構示意圖……… 268
圖表 8‐ 9 「沖繩階層疊域」式(公部門)博物館文化景觀示意圖……… 269
圖表 8‐ 10 「沖繩主題疊域」式(私部門)博物館文化景觀示意圖…… 270
圖表 8‐ 11 「後山族群縱域」式博物館文化景觀示意圖……… 271
附 錄
圖版 1 畫家筆下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 317
圖版 2 畫家筆下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正面圖………. 317
圖版 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正面噴泉水池與日晷……… 318
圖版 4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建築設計圖……….. 318
圖版 5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發展變遷示意圖………. 319
圖版 6 美國軍政府沖繩陳列館至沖繩民政府立東恩納博物館時期建築圖… 320 圖版 7 舊首里汀良町時期建築圖……….. 320
圖版 8 舊首里當藏町時期建築圖……….. 320
圖版 9A 那霸市首里大中町時期建築圖(一樓)……… 321
圖版 9B 那霸市首里大中町時期建築圖(二樓)……… 321
圖版 10 那霸市おもるまち(新都心)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時期建築圖 321 圖版 11 沖繩陳列館․東恩納博物館展示略圖……… 322
圖版 12 首里市立鄉土博物館之展示概要圖………. 322
圖表 13 首里城當藏町時期之博物館展示略圖……… 323
圖版 14 1966 年琉球政府立博物館開館時之展示配置圖……… 324
圖版 15 1973 年沖繩縣立博物館二樓增建後之展示室配置圖……… 325
圖版 16 1975 沖繩縣立博物館展示廳配置概要圖………. 326
圖版 17 1975 沖繩縣立博物館展示廳配置概要圖………. 327
圖版 18 2007 年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開館後展示廳配置圖……… 328
第一章 導論
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COM)2006 年臺北年會及研討會(2006 年 11 月 2 日 至4 日)官網上有一段文字描述臺灣博物館發展的景象:
臺灣總共有四百多個博物館,從世界馳名的故宮博物院到小型的地方博物館都有。
由於經濟的成長及政治的自由,大部分的博物館是最近二十年才興建的。這些博物 館包括國家博物館、公立博物館、私立博物館和大學博物館等,主題範圍廣闊,總 共有超過十八種不同的主題,包括美術、現代當代藝術、歷史、考古學、人類學、
自然歷史、科學科技、藝術工藝、工業、大學、紀念廳、宗教、劇場、文學、音樂 等等。(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Management 2006)
博物館聯誼會(1998: 194;)調查的報告顯示,到 20 世紀末時臺灣已有 232 所博物館。對此,有博物館館長認為和社會發展及大眾需要有關(黃光男2000)。
不到10 年間(1998 年至 2006 年),臺灣博物館的數量又增加了一倍之多,成長 速度不可謂不快。博物館量增的現象,不是臺灣獨有,鄰近的日本,乃至於全世 界,均見館舍興盛的風潮。就以日本為例,根據黃貞燕(2003)的研究指出:
日本的確可以稱為「博物館大國」。根據1999 年社會教育調查的結果,日本 的博物館數已達5109 館。以設置者別來看,國立 154 館、公立 3522 館、私 立1433 館。就類型來看分別為總合 345 館、科學 435 館、歷史 2916 館、美 術987 館、野外 84 館、動物園 93 所、植物園 144 所、動植物園 27 所、水 族館78 館…。如果相對國土面積來看,日本是一個博物館密度相當高的國 家。近年經濟不景氣,固然有不少博物館遭遇閉館的命運,但舊館增建或新 館開館仍然持續未斷,更重要的是,不論設置者或博物館的主題,都出現了 許多新的類型,這表示逐漸有不同的領域認同並需要博物館這種設施,而博 物館的世界則日益朝多元化的方向邁進。
雖然博物館起源可遠溯到希臘時代,甚至更早。但Hudson(2003:10)說「由 於博物館是西方文明的產物-至少到十九世紀初期,有博物館的地區仍很少超出
英國、法國、德國與義大利,最多也只到美國的東部。」到了20 世紀後半葉博 物館已蓬勃發展成為世界性現象。Waidacher(2005:18-19)的統計,可為此一現 象做為註解: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博物館實在難有定論;可以想見的是,目前各國羅列的博 物館名錄中,一定還有許多地方博物館、私人博物館或企業所屬的博物館尚 未被完全列入。
根據統計,在1980 年,世界上大約有 35,000 座博物館(Hudson und Nichlls 1985),其中超過半數在歐洲(19,000 座,約 55%),四分之一弱在美國(7900 座,22%),亞洲大約有 2,400 座(7%),拉丁美洲 1,800 座(5%),澳洲 1,300 座(4%),非洲 1,100 座(3%)。在歐洲的 19,000 座博物館中,德國約佔 3,200 座,英國 2,200 座,法國 1,900 座,義大利 1,800 座,其他歐洲國家則 總計約500 至 800 座。而歐洲議會的歐洲年度博物館獎(European Museum of the Year Award),每年會有 40 到 60 個新博物館參加角逐。
從博物館在人類社會中迅速擴展普及的現象來看,類此機構、制度或組織,
已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需求。Waidacher(同前引,頁 18)指出「當代 西方社會受教育之人口比例數是史無前例的,休閒時間的比例增加,對博物館的 需求也隨之改變,東方國家也有類似的發展傾向」簡單地說,他可能認為教育的 普及與休閒時間的增加是博物館蓬勃發展的原因。此處點出了博物館與經濟發展 之間的關連。
追求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可說是西方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它可以溯源 到歐洲啟蒙運動,甚至更早,和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的思潮有關。對此一潮流發 展的概況,金耀基(1996)有一段言簡意賅的描述:
現代化問題的探索可遠溯到歐洲啟蒙運動,甚至更早。但現代化理論 則是美國的特產,它相信通過科學的啟蒙,個人的自由化,可以實現世界性 的進步的遠景。它把現代化的基調定在工業化(經濟發展)上,並認為工業
化含有一個內在關連的成長模式,不同社會或國家,最後都會產生某種劃一 性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結構。現代化的根源是理性化,它的信念則 是一種「發展」的意理。
金耀基上述的談話,點出了戰後「發展」1產生的背景,指出發展與現代化 理論的關聯2,特別是和美國的關聯3。其理論係以理性主義為核心,西方科技文 明為基礎,以及以西方社會制度為藍圖,在利潤導向、市場機制、民主制度運作 下,追求工業化、都市化的發展。而此一理念不僅為西方先進國家政治精英及民 間構構所信奉,它也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精英的理想與信念,甚至成為部落社會的 想望。他們對西方式的物質、科技及社會制度懷有不同的憧憬。
但,事實上,此類被視為純粹援助性質的經濟發展計劃,卻對第三世界國 家造成政治社會方面深遠的影響。國際援助、民間組織跨國襄助,發展應是第一 世界先進國家對第三世界落後國家善意的表現,應是展現國際互助和人道精神的 良好模式,現代化發展應該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舞的作為。然而,到了1970 年 代以後,看似可以改善西方殖民與帝國主義形象的良意美舉—發展計劃,竟然成 為令人垢病與值得深切反省的事。何以致此,筆者(林志興2003)曾綜合諸學 者之論歸納四點原因如下:
其一,發展的霸性。Rist (2000:28-43)指出西方有關發展概念的根脈,可
1 另 Gilbert Rist (2000:8-9)指出,發展一詞使用的範圍十分廣泛,從心理學到數學都有,而人 類社會的發展,當然也是發展一詞的領域之一。他將發展的意含粗分成三類:以追求工業化為目 的的社會演化論(social evolutionism),以發展人類人格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以及追求 經濟成長和收入的經濟主義(economism)。
2 Escobar(1995:230)指出:發展(development)一詞至少在 1929 年的不列顛殖民發展法案(the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 Act)中即已存在。而 Gardner and Lewis(1996:6)則表示發展或 經濟發展與歷史上的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有很深的關聯,而它們都是根植於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傳 統的認識論。
3 1949 年 1 月 20 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了重要的四大外交政策談話,其中第四點,即擴大 原先即己實施援助拉丁美洲的計劃,延伸到全世界更貧窮的國家。杜魯門特別強調此舉有別舊帝 國主義之剝削外國利益,而此一發展計劃是基於民主公平的概念進行的有目的援助計劃,因而開 展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development age)要為未開發地區帶動進步和成長。從此之後,「開發 國家」、「未開發國家或地區」,成了國際間重要的概念,與互動的實體(Rist 2000:69- 75)。該計 劃和舊時代的帝國主義有所不同,它係以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為主,藉由資金、技術及人員援助的 方式,協助所謂的未開發國家,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他們的工作主要在改良和重建經濟,而 不是社會政治的變遷(Gardner and Lewis 1996:6)。
延伸到亞里斯多德時代,四世紀奧古斯丁的單線發展歷史觀,以及文藝復興之後 的理性觀,認為人類歷史具無限進步的可能性。19 世紀社會進化論出現後,至 少產生了兩大影響:(1)、社會進化論在理論上把具有多樣性可能的人類社會,
調整成為單一以西方為準的階序系統,阻絕了非西方社會歷史自我發展的可能 性;(2)、在政治上,提供了西方將殖民主義合理化的機會,認為幫助落後社會 是殖民者當仁不讓的責任。Gardner and Lewis(1996:4-6)說西方人自古就將世 界大劃成「原始」/「文明」,「落後」/「進步」,「迷信」/「科學」,「自然」
/「文化」。這種認識方式促成了所謂「白人的負擔」的自我體認,認為必須以 西方的文明、進步、科學、文化拯救非西方社會。二次大戰之後,此一相對的觀 念更進一步轉化為「發展」與「未發展」4。
由於發展起於此一歷史脈絡的影響,信持發展理念者,往往按該等認識和 信念向第三世界推銷西方經驗,在促進發展之際西方價值觀成為唯一且具排他性 的標準,西方以外的傳統文化都成了阻礙發展的障礙,成為必須掃除的對象,於 是,第三世界或少數族群的傳統文化紛紛濱臨瓦解。西方人如是觀,第三世界精 英亦是觀。在國際之間如此,在第三世界國內關係上亦復如此,當國族主義與發 展相遇之後,其霸性更強,國家政權往往藉由發展的機會深入到己往權力無法貫 徹到達的地方,並以發展的名義進行教化及同化弱勢民族。在打著進步、科學、
發展旗幟下,西方專家以歐美文化的價值,或第三世界國族主義者以多數人價值 觀去糾正、破除和導引其他文化,造成了第三世界文化的災難。
其二,發展的偏向性。源於發展的文化霸性,信持發展理念的學者相信,
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發展的果實會產生由上而下滲透穿滴(Trickle Down),
或說雨露均霑的澤被效果,讓社會中更多數的人享受到成長的利益。不過,Arndt
(1983)認為 Trickle-Down 效果只是一種神話,至少在純經濟學範疇內而言並 不存在,因為經濟成果的分享都是靠政治干預才獲得,此一現象進一步顯示了發
4 以西方社會制度為藍圖的現代化理論,認為人類社會將由「未開發」到「開發中」而後再到「己 開發」的過程,隱含了「演化論」的意味(王湧泉1997:421)。
展的偏向性。以工業化、都市化為目標的發展,往往製造城鄉遷徒,或國際移民 的現象,拉大城鄉差距,造成不平等的階級出現,而土地流失,需求貨幣的移民,
前往都市追求生活改善和發展的機會,往往流為社會當中居於最下層的赤貧階 級。發展除了在城鄉貧富之間造成差距之外,也在性別發展上造成差距,許多發 展的措施有利於男性取得優勢地位(Escobar 1995:171-177)。而在多族群國家當 中,掌握政權的主流社會,更容易藉由資源掌控以及特殊政經優勢,對少數族群 進行壓迫或同化,產生所謂內部殖民的現象。所以純經濟的角度來說,不僅澤被 現象不曾出現,反而在社會的其他方面製造差距。
其三,發展的破壞性。由於發展具有不斷追求成長的性質,因此需要持續 不斷地開發新資源。事實上,自地理大發現時代起,征服自然,人勝天的觀念,
即深植於西方思想之中。而大量的自然資源的開發行為,以及為達開發目的建設 工程,常常造成環境的破壞。諸如造路採礦伐木、水力築壩工程、農業毒藥使用 等等,不只影響環境,更促發生態浩劫。依據Escobar(1995:212-217)的描寫,
發展所衍生的災難,有北半球國家對南半球國家的資源開發所造成的剝削,以及 極度不公平的資源消耗,他說全世界大部分的資源開發於第三世界,卻消耗於先 進工業國家當中。而開發延伸的環境破壞,使傳統上原本可以依恃生存的生態體 系,遭到破壞後,使原居地住民更加貧窮。就此而觀,國際間經濟發展失衡的主 因,其實是在工業國家的剝削。所以,生態的掠奪、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及貧窮 的產生等問題的根源,其實是世界銀行之類世界性發展機構,以協助開發為名,
為資本家所媒介投資開發的商機所造成的。
其四,發展的墮性。開發中國家的大企業,利用發展名義開發商機,掠奪 第三世界資源之外,在第三世界中進行的新計畫,其實造福了第一世界專家們的 就業機會。仔細來看,發展真正創造的似乎是一個新的隱形帝國主義,主事者藉 發展之名,創出第三世界,消費第三世界。對於因發展所產生的問題而言,他們 的角色,不但不是救火的消防員,反而比較像是縱火犯(Escobar 1995:212-217)。
以資本主義為基底的發展,原來如同Taussig(1980)在南美洲所描述的資本主
義一般,是魔鬼的化身。而其自私性之最,有時卻來自社會內部精英份子的沉淪,
在非洲賴索托研究的Ferguson(1994),以及 Shrestha(1993)對母國尼泊爾的 反省,都指精英階層腐化的現象。所以Ferguson(1994:16)說鄉民不一定是發 展的獲益者,而發展為誰帶來了利益呢?也許是某個階級、某個國家政府或某個 個人……。
發展及現代化理論興起於二次大戰之後,一昧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果,造成 了上文所提之種種負面現象。問題激發了各種對發展的反省。綜合諸家之論,筆 者將之概分為技術性層面的反省及結構性層面的根本反省二類。所謂技術層面的 反省,係指在發展目標不變的狀況下,力圖改善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諸多問題。
諸如1960 年代美國總統詹森提出「對貧窮作戰」政策,學術界中也紛紛提出有 關貧窮的解釋理論5。在此一趨勢下,1970 年代以後,發展被界定為「生命品質」
(quality of life)、「生活水準」(standard of living)以及降低或改良貧窮和物質願 望的努力(Ferguson 1994:15-16)。又如,開始注意到發展對當地社會文化變遷的 衝擊,因而延請瞭解文化的人類學家參與發展計畫,協助瞭解當地文化。而發展 本身也發展出參與研究的方法,甚至開始引導當地居民的參與,以降低發展過程 中的社會文化衝擊(Gardner & Lewis 1996:110-125)。而結構性層面的反省則是 由根本上反省現代化發展理論的可能性。就此而言,現代化發展理論不斷遭受來 自拉丁美洲學者所發展出之依賴理論的控訴,他們認為第三世界低度發展,係源 於發展不平等交換所導致。而世界體系理論更進一步指出發展根源於資本主義的 建構,居中心的己發展國家以其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及資本,不斷開發、消費和剝 削居於弱勢邊陲的第三世界。後現代理論更是無情地向發展所植基的西方價值普 世性、論述脈絡和權力結構挑戰,並給予嚴厲的批判(Wilber & Jameson 1988;
Gardner & Lewis 1996 ; Escobar 1991,1995 ; Rist 2000)。
王嵩山(2005:15)認為:「博物館體現了西方人對於知識、藝術、物的思考
5 ,例如貧窮文化理論(Cultrue of Poverty)、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地位取得(Status Attainment)、雨露均霑理論(Trickle- Down Thesis)及情境觀點(Situational Perspective)等理論
(呂朝賢與王德睦2000:149-150)。
模式、興趣和態度;博物館的建構發表了工藝成就,以及因國家勢力之擴張所帶 來的政治經濟利益、和對世界觀及歷史的掌握和詮釋權力」。Burcaw 提到博物 館與國家的關係時指出「在大部份的國家中,博物館跟學校一樣,被視為政府權 力的延伸。在1970 與 1980 年代 ICOM 年會中,許多演講者都曾經表示,非洲 地區新政府所特地建立的博物館,主要為了它所具有的宣傳價值」(G. Eills Burcaw 2000:52)。根源於西方社會文化制度的博物館,因其具有社會教化與宣 傳的功能,成為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精英統治階層競相模仿引用的社會制度,以期 統合國內不同族群階級的歷史矛盾,做為國族主義建構,促進內部整合同化,追 求穩定之有用工具性機構(Anderson 1999),博物館為權威服務的性質,亦體現 了配合內部殖民的發展霸性。
綜上所言可知,經濟發展,或追求發展帶動了博物館的蓬勃發展現象,但弔 詭的是,促成20 世紀後半葉博物館興盛的原因,却與反發展現象有關。二次大 戰後源起於美國的發展主義,由於一昧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副作 用,激起了人們對發展及其造成結果的反省。諸家反省論述開出的要方當中,延 請人類學家參與發展計畫降低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文化衝擊(Gardner & Lewis 1996:110-125)。以及一改追求開發式發展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環境主義(柴松 林2000;Escobar 1995: 192-211)。對傳統社會文化與環境衝擊的反省,促進人類 面對全球環境變遷議題,引發環境保護意識與生物多樣化主張,以及人類遺產保 護和文化多元化維護等普世價值的興起與關懷,該價值已漸轉化成各種國家、地 方、社群尋求建立博物館機構的動力。促生了結合環境思維,在地認同的生態博 物館(張譽謄 2004)與社區博物館之勃興(羅欣怡 1998;甄朔南 2001:25-28)。
就臺灣博物館發展的社會現象來說,王嵩山(2006:5)曾以『蓬勃的「博物 館現象」已蔚為獨特的臺灣社會文化事實。』來形容,並認為「臺灣的博物館研 究,因著蓬勃的本土博物館事業的開展,是思想與社會行動互相為用的結果」(同 前引,頁6)。不過,針對此一蓬勃興隆的現象,學界不乏省思與批判的意見。
繁榮的現象被視為「過熱」,係導因於不恰當的博物館概念及過於急淺的文化政 策思維6。對於過熱的現象,王嵩山有如下的省思:
……我們可以發現,臺灣博物館事業的形成,不是各種條件大致成熟之後,才 水到渠成的設立,反而是在外在觀念、經濟成長、政策操作、民間意識膨脹 之下,所形成的有意識的「文化建構」中的一環。由於運作時所採用的倉促 觀點和視野的狹窄,以及對於博物館這個社會文化表徵缺乏深入的瞭解,導 致缺乏必須互相配合的新「社會組成」的基礎。由於跨越過逐漸使收藏品成 長、累積經驗和知識的漫長階段,一開始便進入一九八○年代以後的世界博 物館情境,使臺灣在面對紛繁多趣的博物館現象時,缺乏對博物館本質上深 刻的認識,混淆教育與文化功能,忽視原則而嚮往市場化,甚至面臨了迷失 在需要長期累積與培育卻要求短期可見成績的國際化或追求世界第一的主 體性鬆動、浮誇的困境。(王嵩山2003:22)
……
面對這樣的盛況與遠景,我們不但意識到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所織造出來的意 義之網的獨特性,也可發現臺灣博物館事業的起步,捲入全球博物館「世界 體系」的趨勢之中,一開始便面臨了博物館本質和技術上的問題。這些問題 涉及基本的「格物致知」理性主義知識層面,也蘊含了「人文化成」的浪漫 主義與道德內涵。八○年代中期開始,臺灣的博物館事業,雖然在不知是把 博物館實體當成自然現象來處理或視為人文現象來面對,已有不少急就章的 邯鄲學步,但也有機會出現理論企圖和實踐把握的論述。相對於西方學術界 中蓬勃生動的[文化研究]領域中對博物館學的探討,我們大約只能算是冒出 博物館知識之樹前的小芽。(王嵩山2003:23-24)
6 這方面的討論可參照由文化研究學會與成功大學歷史系於 2003 年 4 月 26 日(星期六)下午 1:30 ~ 5:00,假成功大學歷史系館舉辦的「博物館的文化政治」論壇記錄。本次論壇由成功大學 歷史系鄭梓教授主持,分別邀請了王嵩山(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林崇熙(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徐純(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傅大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蕭瓊瑞(成大歷史系、前臺南市文化局長)等人擔任引言,會議中特別對當時臺灣新興急增的地 方文化館與相關的社會氛圍及文化政策提出批判。
筆者注意到了王嵩山強調二項重點,其一是應對博物館「社會組成基礎」的 深入瞭解;其二是面對西方學術界中蓬勃生動的博物館學領域,臺灣雖然只能算 是冒出博物館知識之樹前的小芽,但應也有機會出現理論企圖和實踐把握的論 述。據此,筆者覺得應該關注並深入瞭解一個博物館組織或機構之社會組成的內 外因素,才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的健康發展。此一構想進一步在張譽騰(2005:104)
對博物館機構屬性的觀點中,獲得鼓勵:
博物館做為一種機構的具體形式並非自然而生,亦非每個時期皆以同樣 的方式存在,而是「博物館性」7在不同的人類社會、不同的時期的不同的 表達方式。它並不是以本身為目的,而是代表了人們在不同的文化敏感度 中,找出最適合的、最能表達他們與現實生活關係的「博物館性」。博物館 做為一種機構,則是表達「博物館性」的一種特定的形式。它以保存、維護 和研究具有獨特或代表性的自然標本或人為造物,並以展示和傳承這些物件 的文化價值為其目的。
博物館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是它所存在的特定社會的自我表達。過去的 博物館反映了昔日人類社會的需要,當代博物館反映當前人類社會的需要。
可預見的是,未來博物館亦將反映未來人類社會的不同需要。博物館做為一 種機構,理論上並無直接的前例可以依循,亦無絕對不變的任務。博物館的 使命、目標、功能和重點是會變的,彼此之間也可能會互相矛盾的。
結合並延伸王嵩山與張譽騰的觀點,把一個具體的博物館做為分析對象,當
7 「博物館性」,根據捷克博物館學家 Stransky.說法:「博物館或前博物館形式的目的,是呈現 人類對於現實生活的特殊關係。這個關係和人的歷史存在有關,它是人類為了對抗自然的改變和 毀滅規律,挽救能代表人類文化價值的物件,從而嘗試保留和利用這些價值,以便尋找出人類行 為和文化形式的努力。……用這個人類與現實生活的特殊關係,來做為解釋收藏行為的觀念,我 將之稱為博物館性。」(張譽騰 2005:101)所以,簡言之,是指人類藉由收藏物件以保存過去文 化價值的特殊行為。另可參考Desvallees & Mairesse (2010:48-50)主編的《博物館學關鍵概念》
(Key Concept of Museology)有關博物館性(museal)的討論。博物館性和博物館學研究所有領 域有關,除了與博物館創造、發展及機構運用有關之外,還和博物館的基礎(事務、理論、倫理 及哲學)及各種議題有關。博物館性的研究不僅打開了博物館研究的視野,更拓展了博物館研究 的領域。例如博物館與現實生活的特殊關係(社會生活、宗教、人口統計經濟、政治等等),識 辨探究博物館機構的屬性(替代型博物館、無收藏品博物館、跨博物館連結、城鎮型博物館及生 態博物館),展示的感知與博物空間性的探究等等。
具有學術研究的意義。觀察博物館與其現實生活關係的脈絡,不僅可以透視館體 的「博物館性」,也能識出它的外在社會關連,並進一步映現所處的社會文化環 境。Benoist(1960)形容歐洲博物館是博物館「沙龍」,美國的博物館是博物館
「俱樂部」,蘇聯的博物館則是博物館「學校」。博物館其實反映了每個社會的文 化價值和傳統(Waidacher 2005:38)。就像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家」的組織或制度,
但每一不同社會對家的概念、組成的方式、及其與大社會的關係,都有不同,凡 此,皆為特定的社會傳統與價值使然。所以,把博物館機構當做對象,進行人類 學式的民族誌比較研究,當能產生學術貢獻。
欲問博物館是什麼,當先瞭解學者們對博物館的界說。在眾多相引的文獻之 中,筆者認為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1:4-5)所做的整理,頗值得參 考。
一、國際博物館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簡稱ICOM)2007 年對博物館下的定義為(ICOM,2010):博物館是一座永久的非營利 機構,爲大眾與社會服務。藉由蒐藏、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所有 有形無形的人類與環境遺產,達到教育、研究與娛樂的目的。
二、法國於2002 年頒布「法國博物館法」,對博物館的定義如下:凡對公眾 具有保存及展示價值,並根據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娛樂的原則加以 組織的文物永久典藏機構,依本法均視為博物館(賴怡妝譯 2008:43)。 三、英國博物館協會(The Museums Association,簡稱MA)在1998年給博
物館下的定義為(Museums Association,n.d.):透過探索藏品,博物館 讓觀眾從中獲得啟發、學習知識並感到愉悅。它受社會的信託而保管這 些收藏品,是一處蒐藏、保全、並將文物標本開放的大眾機構。
四、日本於1951 年制定博物館法,法規第二條將博物館定義為:本法所稱 之博物館,係指歷史、藝術、民俗、產業、自然科學等有關資料之收集、
保管、培育、展示,配合教育提供一般民眾利用;為促進其教養、調查
研究、娛樂等舉辦所必要的活動。有關這些資料調查研究的機關,除市 民館及圖書館外,其他地方公共團體、民法第三十四條之法人、宗教法 人、或其他法人所設置者均屬之(秦裕傑 1992)。
五、1988年由教育部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擬定的博物館法草案中提到:
博物館係指從事人類文化、自然歷史等原物、標本、模型、文件、資料 之蒐集、保存、培育、研究、展示,並對外開放,以提供民眾學術研究、
教育或休閒之固定、永久,而非為營利之教育文化機構。凡符合前項之 規定,如:美術館、文物館、水族館、動物園、植物園等,均屬本法所 稱之博物館(秦裕傑 1992:92)。
從以上定義當中,我們可以梳理出以下的特性。(1)博物館具有典藏某種物 件或物質的使命。(2)博物館具提供大眾知識服務的使命。此一使命包含了研究、
展示及教育推廣領域中種種推動民眾學習體驗的作為。這些作為又強調應該在愉 悅的、娛樂的氛圍中進行。(3)博物館是「非營利」組織。在美國博物館協會
﹝AAM﹞的博物館定義,亦強調此一特性8:
一座非營利的永久機構,主要並非為了舉行特展而存在,它可免於課徵聯邦 或州政府所得稅,係對大眾開放,為公益而經營,係以保存、呈現、研究、
詮釋、組合和對公眾展示具有教育及文化價值的物件與標本,包括藝術、科 學(生命或非生命的)、歷史與工藝的物質,並為公眾教育和娛樂的目的而 存在。依此定義,所謂的博物館將包括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星象館、
歷史學會,以及符合前述要求的歷史性建物和遺址等。
張譽騰歸納出五項博物館特性如下9:
﹝一﹞ 永久機構﹝Permanent institution﹞:此一判準的目的在確保博物館,
如同政府機構或私立法人一樣,是一個理論上永久存在的機構,比諸暫時存
8 本文以下兩段文字均引自〈博物館做為一種企業:利基的分析〉(張譽騰 2002:98 -99)。
9 下文之﹝一﹞至﹝四﹞係引自張譽騰(2000)而﹝五﹞至﹝六﹞則引自鄭雅文(不著年代)。
在的機構較有能力去照顧那些值得永久保存的物件。10
﹝二﹞ 公共機構﹝Public institution﹞:此一判準的目的在確保博物館係由 公眾以某種方式直接或間接控制的機構,歐美各國典型的做法是組成博物館 的董事會,其中至少有部份是政府官員或由政府所任命者。
﹝三﹞ 對公眾開放﹝Public Access﹞:此一判準視博物館為一陳列展示供公 眾參觀的展示室,並它將是一個慈善設施11,因此能得到免於課稅的地位。
﹝四﹞ 非營利﹝Not for Profit﹞:此一判準認定博物館對社會整體的利益,
以及賦與免課所得稅的地位。
﹝五﹞專業的(professional):博物館是一座合法的、有組織的、有明確使 命的機構。館內應該雇有博物館相關專業訓練的館員,以執行蒐藏管理、維 護修護、展示教育、文物研究、提供娛樂與服務…等各項工作。
鄭雅文又增添了可親近的(accessibility)乙項。亦即,博物館應該是常態性 的,定期開放並提供民眾使用,它須維持一定程度的可及性、可親近性。
張譽騰(2002: 96)進一步指出:「在後現代社會中博物館最精簡的定義其實 可以僅是『一個蒐集整理和保存引人興趣物件的場所。』」因為,「此一定義不僅 保存了機構的歷史特色,同時也反映了當代博物館界的所面臨的政治、社會和經 濟的現實情況,它並具有開放性,可以涵蓋種種不同目的、不同屬性博物館的存 在。其他在現行博物館定義中所使用的元素,諸如永久的、公立的,對公眾開放 的、非營利的,徒亂人意,無補實際,皆為法律上的贅辭,建議將之視為需要破 除的迷思觀念。」
雖然,張譽騰把博物館化約為「一個蒐集整理和保存引人興趣物件的場所。」
但現今博物館發展出的類型,卻令人有千變萬化之感。AAM 的提到的博物館類 型就包括「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星象館、歷史學會,以及……歷史性建物
10 以法國為例規定「公共領域的資產為不可過渡且不受時效約。」不可過渡意味作品一但進入 公家,就不得以任何方式從公家財產中去除。這是因為法國法律認定博物館文物的價值為文化性 而非市場性,市場價值可有其波動,但文化價值則是與日俱增。(張婉真 2002:89)
11 原句「並它將是一個慈善設施」一句,可能是「並將它視為一個慈善設施」之誤?否則語意 難明。
和遺址等。」而日本的博物館法裡亦明文呈現「係指歷史、藝術、民俗、產業、
自然科學等有關資料之收集、保管、培育、展示,配合教育提供一般民眾利用」
的公私立機構。有些學者就學科基礎而將博物館分成科學類、自然史類及人文類 博物館。博物館型式的差異,往往源自於所蒐集整理和保存物件的不同。各博物 館收藏的物件從動植物礦石等自然物,到歷史人物及文化相關的文物,乃至最新 科技的產品,琳瑯滿目,不一而足。
早期博物館定義以列舉方式,條列出可視為博物館的機構,近來的趨勢則改 以條件式。因此,只要凡符合這些條件的機構,均視作博物館的一員。至於足以 構成博物館的條件是什麼?最簡約的條件就是張譽騰之「一個蒐集整理和保存引 人興趣物件的場所。」。惟此,這句話裡卻隱含了成為博物館的三大條件或任務
(1)蒐集整理、(2)保存及(3)引人興趣。蒐集整理包含了博物館種種研究及 典藏有關的活動。保存則綜攝涵蓋了建檔管理、日常維護的種種活動。引人興趣 則指涉了展示規劃、製作及教育企劃推廣等種種博物館活動。
一般博物館學研究,述及博物館的任務或功能時,多概分為研究、典藏、展 示、教育四大項目,而鄭雅文(不著年代)綜合了各家之說,另提出博物館有六 項功能:收藏(collect、acquire)、保存(conserve、preserve)、研究(research)、
展示(display、exhibit)、教育(interpret、educate)、娛樂(entertain、enjoy)。
前五項更被視為博物館應具備的核心功能。凡具足以上功能,其機構雖非以博物 館為名,仍會被認為是博物館機構。其它名為博物館却不具足前述條件,或不以 博物館為名,但兼含部份前列功能者,則被博物館學者稱為「類博物館」
(quasi-museum institutions)。
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地一方面感於文化傳統之易逝,另一方面,為發展 觀光之需,而出現了普遍發掘經營文化遺產的現象,即所謂的泛遺產化或泛 博物館化,類似博物館的機構(quasi-museum institutions)紛紛被設置,到 處可見,臺灣的情況也不例外。
「類」博物館式機構,顧名思義就是有點像,但又不完全像是「博物館」
的地方,不論就形象或組織架構來說,都有十足的彈性,大致上生態博物館、
文化園區、文化村、民俗村、文物館、文化中心、科學中心、主題園區、歷 史建築物、遺址等許多都應算是,不勝其數,而且很難加以統籌。並且,為 了表現足夠的親和力,這些部份帶有博物館性質及功能的機構,甚至捨「博 物館」之名而不用。(許功明 1998:53,65)
「類博物館」或「博物館化」現象的勃興,和人類對文化重視的態度有密切的關 係。一方面起於瞭解他者的興趣,另一方面則來自對自身文化保存的醒覺,此二 種態度同時興起,與20 世紀後半葉的全球化發展密切相關。
在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之中,新博物館學運動最受注目。甄朔南(2001:25-28)
在其〈什麼是新博物館學〉乙文中提到,新博物館學出現在上一世紀的70 年代,
和人類對全球環境變化,以及對人類弱勢社群社會文化存續的關懷有很大的關 係。首先,20 世紀 70 年代開啟了人類對自己處境(工業革命之後大量開發行為 造成對環境鉅大影響的後果)的反思,催化了新博物館學誕生。而此一反思直接 影響了位在社會教育第一線的博物館界,美國博物館協會(AAM)於 1971 年出 版《博物館與環境手冊》,呼籲各類博物館都要進行環境教育。國際博物館協會 也在1972 年召開了「博物館與環境」的國際會議,響應環境主張。同一時期法 國的兩位生態學家兼博物館學家發起倡導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結合共同 保護在地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思維與實踐,一時蔚為風潮。單是法國最多之時,即 曾擁有600 座生態博物館。除了環境省思之外,博物館界有志之士鑒於全球化趨 勢及「地球村」的出現,面對人類社會因種族歧視、貧富差距、階級鬥爭、文化 差異產生的種種衝突與問題,開始省思建立新的價值、道德觀以及互助關係。而 此一反省也因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角色,而催化了新博物館學的誕生。
其次,博物館的二次革命,為新博物館學提供了理論基礎。1928 年英國學
者H. Miers主張博物館應在典藏研究之外,加上為大眾教育的服務功能12。此一 主張被視為博物館界的第一次革命。不過,自此一主張提出,直到二次大戰之後 的60 年代結束為止,博物館仍普遍保存精英主義的色彩,多半尚處以傳統典藏 研究為主的風氣之中。然而到了70 年代後半期,受到新興環境主義與社區主義 興起的影響,要求博物館關心社區環境及文化的呼聲漸高,所以,除了法國提倡 的生態博物館之外,世界各地開始出現了民俗博物館和社區博物館。1972 年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舉行「博物館與當代社 會」圓桌會議,被認為是一個重要而劃時代的會議。該會議中廣泛討論博物館與 鄉村環境、鄉村發展及終身教育的議題。會議更強調博物館應配合社會發展而改 變,博物館要體認自己是為社會、社區發展服務的機構,要建立起為在地居民服 務的中小型博物館,博物館專家必須具備多學科訓練與知識。並視能充分結合大 眾需求的博物館為活力博物館、整合博物館。博物界一致認為此次會議在博物館 思想史上發揮了重要的改革力量,所以視之為二次革命。自此而後,生態博物館、
活力博物館及社區博物館,成了博物館界關注的新領域。1984 年的《魁北克宣 言》,即接受了英國博物館學家P. Mayrand的建議,將上述新興研究課題涵納在新 博物館學領域下(Bhatnagar, 1999:50-61)。1985 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國際博 物館協會會議,並成立數個新附屬機構,「國際新博物館學運動」是其中之一(甄 朔南 2001:27;張譽騰 2004)。
新博物館學有七項主張要旨。其一,以人為中心的博物館運作,一改以往以 物為主的重點,一切思維與作為,皆以觀眾、地方民眾及社區居民為導向。其二,
強調博物館能在終身教育中,扮演獨特的作用,所以,應有更積極的作為。其三,
關注人類的永續發展,提倡環境教育,隨著普世價值由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擴大 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博物館須配合提倡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教育。其四,
強調博物館展示應以更具親和性和體驗性的策略,製作主題明確的展示,拼除專
12 美國學者在 Theodore Low1942 年發表 What is a Museum?時仍表示當時之博物館,特別是歐 洲大陸的博物館仍然維持著重視博物館典藏與研究的專業主義,而忽視博物館教育推廣的現象
(Low 2004)。
家主義改而回應社會需求。其五,強調新科技的運用,諸如多媒體、網路、數位 等科技結合。其六,強調多元文化觀,保護文化多樣性,積極協助弱勢族群及原 住民文化的保存。其七,強調博物館學應提倡跨學科合作,加強博物館人才培育,
提昇學術水準及重視個人倫理(甄朔南 2001:27-28)。
至於新博物館學和傳統博物館學之間的差異何在?Vergo(1989)說「新博物館 學是一種對『舊』博物館學,以及對博物館內部與外部專業普遍不滿的陳述,……
舊博物館學的疏失在於過度重視博物館的方法(Methods),而忽略了它的目的
(Purposes)。博物館學在過去很少被提及或受到重視……除非徹底對博物館在 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予以重新檢驗──這並非意味著僅僅以增加更多的收入或觀眾 作為標準來衝量博物館的成敗──否則博物館將會發現自己到處被人看成是『活 化石』(living fossil)」。提到活化石,特別舉腔棘魚類(Coelacanth)做為比方,
這種自地質年代中生代(約據今2.5 億年)起,就已出現,她成長有的特性是身 體愈大,腦部愈萎縮。Vergo尤其認為舊博物館的發展就是如此。13
羅欣怡(1998:92)引述哈里森 Harrison 看法,認為新博物館學的理念「是 相對於『傳統』博物館學的理念,並嘗試對過去的概念做一番全面的檢討與批判。
它的重心不再置於傳統博物館所一向奉為圭臬的典藏、建檔、保存、展示等功能,
而開始轉為關懷地方社群(local community)、社會事件與關懷(social subjects and concerns)等層面之課題上,亦即社群、社區的需求(community needs)成為博 物館經營的最高指導原則,這種理念在法國社區博物館的運動中被詮釋得最為透 徹。博物館不再侷限於一個固定的建築空間內,它變成是一種『思維方式』(way of thinking)、一種以全方位、整體性與開放式觀看世界的思維方式。」羅欣怡進 一步對新博物館學與舊博物館學之間的差異,製作一個對照表。
13 此項比喻另參張譽騰(2005:105)與甄朔南(2001:25)。
表格 1 傳統博物館學與新博物館學差異對照表
比較項目 傳統博物館學 新博物館學
側重 方法實務(methods) 目的論(purposes)
理論基礎 藏品管理法、保存技術法、
展示設計法、歷史學等
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民族學 等。
任務取向 珍品典藏(物)、展覽舉辦、
學術研究。
資訊提供(人)
發展策略 專家意見為主 觀眾需求為主、專家意見為輔 使命 鞏固主流文化、提升民眾文
化涵養、改善社會行為。
尊重多元、社群認同。
展示手法 敘述故事、句點(一言堂式 的論點)
提出問題、問號(刺激多角度的思 考)
(羅欣怡 1998:93)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瞭解,博物館學關注研究的重心,已由博物館應用 與技術之學,漸漸轉移到博物館本身及其社會的關係領域,亦即,研究者改為探 討博物館發生、屬性、相關文化政治等有關的議題,且日益受到重視。
王嵩山(1992:4)提到「人類因宗教、醫療、經濟、政治、或美感經驗的理 由而收藏。收藏與文化的起源一樣長久,文化固然創造收藏品(collections),收 藏品也創造文化(Ripley 1978:173),收藏是一個文化的持續過程(ongoing process),而非孤立的現象」。而徐純(2003:3)說:「博物館學專家懷特林(Alma S. Wittlin)曾依人類不同的收藏動機將收藏分為六類,包括經濟性的、社會地位 象徵性的、宗教性的、群體象徵性的、對個人情感的忠誠、以及好奇追求性的」。
收藏是博物館機構的核心功能,是博物館文化中的重要行為,然博物館的收 藏和一般人的收藏行為有何不同呢?檢視現今博物館收藏物的目的,好像也都具 有前引經濟、象徵、認同忠誠及好奇求知等項目取向。那麼為預防災年而儲備糧 食的收藏,為求得好價錢而囤積的商品,到底和博物館的收藏行為有何差異?什 麼樣類型及目的的收藏,促成博物館機構或制度的出現?依據徐純(同前引,頁 6)引述懷特林的看法,認為『就博物館的意義而言,當他的藏品數量或內容未
達到影響群體的程度,不能將之視為「物質證據」。』當收藏具有向大眾公開的 性質之後,收藏才具有「博物館性」(museality),而且其收藏的物件必須具有承 載訊息的功能。所以,博物館收藏和一般收藏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的收藏行為必 須與知識活動相結合,而後者則不具此一特性。
Waidacher 指出:「每個博物館都是從收集開始。收集的動機是多樣的,包 括下列各項(Waidacher 1987a),或是這些的組合:人類的收集癖、教育需求、
求知慾、為求獲利、追求讚嘆和光榮、自卑感、幸災樂禍、追獵喜好、地位追求、
對不朽的希望、對人的愛、傳播熱忱、文化使命感等」 (Waidacher 2005:37) 。 Waidacher 強調基於以上各種動機產生的收集行為,縱使累積的收藏品廣泛而具 價值,仍稱不上博物館的收藏。博物館物件必須整理成「博物館彙編」。換句話 說,必須要變成可資檢索運用的系統化知識,並具有因應公眾需要而可傳播和傳 遞的知識後,才算博物館收藏。必須懷抱公開運用的目的。Waidacher 繼續說「博 物館的介紹內容,是歷史時代演變和當代詮釋的交換遊戲,也就是連續性與當代 性的交換。端視博物館的任務範圍,如何配合變化中的社會文化潮流,定位和表 現當代性。而唯有藉著機構的形式,博物館性任務才有可能昇華。博物館是一個 組織系統,必須要有定義明確的組織目標。」(同前引,頁38)
綜合而言,博物館的發生,簡單地說,就是當有人懷有保護、呈現某種訊息,
或生產某種知識的意念後,開始進行有組織有系統的物件保護、收集與整理的行 動。那麼,博物館收藏式行為或相關的制度起於何時?大部份的博物館史文本都 指向希臘時代。
Mouseion是希臘人禮拜藝術與科學之神的廟,在 500-450BC間,希臘人 常在此做葬儀或有關文藝的競賽。到希臘化時代,其文藝活動卻與宗教不一 定有關。從亞里斯多德開始,以觀察及可證實的理論為基礎,做生物研究、
收集與分類。這種先進的研究就在他的講堂舉行,他的學生迪奧社拉斯塔
(Theophrastus c.371-287BC,他是希臘哲學家及博物館學家)將mouseion
做為講學、研究的設備之一。至普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 c.367-283BC)
將mouseion納入重建Alexandria新城計畫中,在普托勒密二世(c.290-48BC)
時首度啟用。在公元前第四世紀,該王國因政治動盪而損壞的文件與物件都 保存於此。同時進行收集世界性的生物標本,及有組織的研究,藏品分類則 是其重點工作,由此堪稱世界博物館之第一個典範。(徐純2003:10)14 德國學者Waidacher將博物館的發展史,劃分為前博物館期、原始期、初期、
中期、現代博物館期等進程,而把前述希臘時代出現的博物館現象置於前博物館 期。他根據考古學在伊拉克(古米索布達米亞南部)的發現,更進一步地把博物 館現象的發生,推向比亞歷山卓城更早的年代(西元前555 年至 538 年)。其所 依據的證據是推測,可能做為「類博物館標籤」物的發現。Waidacher更跳出歐 洲中心主義的觀點指出,中國在漢獻帝(190-220)之時,就以肖像畫的收藏著 稱。約同一個時期印度的貴族們已就有收藏錢幣、寶石、藝術作品或工藝品以及 各類文學創作的情形15。而日本也有類似希臘神廟寶物收藏室,而且收藏品一直 收存到現在(Waidacher 2005:096-100)。文明古國之外,常被視為原始社會的太 平洋地區,民族誌研究資料顯示,也有類似博物館照護物件的文化傳統16(Kreps
14 有關亞歷山卓城的博物館敘述亦可參考尹建中(1993:134-136)。
15 Arjun Appadurai and Carol A. Breckenridge(1999: 404-420) 在 Museum are good to think Heritage on view in India 乙文中以印度為例,雖然博物館事業不若西方那般發達,但是,博物館 在社會教育中仍然發揮了自我意識的醒覺與世界連繫的功能。他們指出博物館在學校教育不均衡 發達,非正式教育(如學徒制)仍為主要學習管道的印度社會裡,透過博物館非文字描述為主之 視覺邏輯途徑,提供了一般民眾重要的學習管道。
16 Kreps.在 Indigenous models of museums, curation, and concept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一文中,指出西方博物館與博物館學上的若干錯誤概念,他認為,包括「博物館」、「照護」等概 念,都可以在非西方社會中到相同的概念與機構。在該文中,Kreps 特別以太平洋地區的民族誌 為例,對他的觀點提出論證。Kreps 首先引用 Simpson 對太平洋地區原住民博物館的模式進行研 究,指出將博物館視為是一個對於非西方人群而言「純粹外來的概念」是不適當的。儘管非西方 的原住民博物館(indigenous museum),常常是具有排他性、非公開的本質,而與西方博物館的民 主概念與公眾導向不同,但是就功能而言,收集、貯存與保護的概念與作法,卻是非常傳統的。
作者引Echoing Mead 說法更清楚的指出,某些非西方地區的人群,傳統上便有興建建築物來保 存宗教與儀式上重要物品的做法,此一現象可以與西方概念下的博物館類比。而從民族誌資料來 看,Nero and Graburn 指出在大洋洲地區,各地社區內普遍有儀式、政治、藝術創作的中心,這 些中心常被冠以「男子會所」之名義,諸如Papua New Guinea 的 Abelam and Sepik 河流地區,
當地的男子會所稱之為 baus tambaran,除了作為會議與儀式的主要場地外,baus tambaran 也是 生產、保存與展示儀式用品與藝術品的場地。傳統上baus tambaran 不允許女人與未成年男子進 入,但是今日在在觀光活動的需求下,這些禁忌都因應迎合觀光目的而修正。因為baus tambaran 目前具有觀光客解說與陳列器物之功能,故可稱之為是原住民博物館(indigenous museum)。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