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究式學習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與英文寫作能力提升之行動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探究式學習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與英文寫作能力提升之行動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Master’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能力提升之行動研究. 學. ‧ 國. 治 政 大 探究式學習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與英文寫作 立 Action Study on Integrating Inquiry Learning into High School. ‧. English Writing and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mprovement.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王梅玲 博士 Adviser:Dr. Wang, Mei-Ling. 研究生:吳姿瑩 Author:Wu, Tzu-Ying.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七月 July, 2019.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 謝辭 多年前一位朋友幫我看了我的人類圖然後說,我有個忙碌的通道。似 乎因為這樣的人生底蘊,多工與忙碌是我生活狀態。但是我會辯解說那是 一種對於自我實現或是成就他人的一種堅持。因為此莫名的堅持,加上對 於在求學時期中常常待著奮鬥的圖書館空間其背後的學問與意義相當的 嚮往,因此在教學一段時間後,老大不小地來到政大叩門學習圖書資訊學 這悠久淵博的學問。 在這跨域求學的幾年中,在工作上也面臨到許多的挑戰,特別是行政 工作的接任,與擔任英文科召集人帶領科內準備因應即將上路的 108 課綱, 工作與課業兩頭都是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處理,加上樹林與政大的騎車距 離遙遠,這幾年一面工作一面求學,雖然仍對學習未知挑戰自我感到興奮, 但還是有感到辛苦之處。我由衷感謝能遇到王梅玲老師,從甫放榜找導師 那時的電話聯絡以及面談開始,梅玲老師如太陽般不斷地熱情鼓勵我、提 點我,引領我慢慢走入這個圖資領域,同時也會溫暖地關心我的生活希望 我過得好;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非常耐心地指導我,給予我許多研究上的 建議,並時時勉勵我一鼓作氣不要放棄。感謝口試委員楊美華教授與林菁 教授,在兩次的口試都給我詳細清楚且專業精闢的建議讓我能夠盡量周全 的修正。謹此對三位老師表達誠摯感謝之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io. n. er. Nat. 感謝政大圖檔所所有老師的教導,引領我入門圖書資訊學與檔案學專 業領域學習以及淺移默化做學問的態度。感謝兩位溫暖可愛又俐落的助教。 感謝圖檔所十九屆到二十二屆的學長姐、同學、學弟妹們、有緣再次同校 的大哥、與一起奮鬥的好夥伴奕宏,與大家一同在圖檔所一起學習互相打 al v i 氣揪團苦中作樂,在在都是我相當難得珍貴的回憶。謝謝工作上的同事們 n Ch engchi U 的包容與暖心,從不間斷地對我嘮叨加油叫我趕快畢業;謝謝八匹狼在遠 方為我集氣;謝謝 K 同學們多次相助幫忙借台大圖書館才有的書籍;謝謝 108 級可愛的 611 與 612。最後要真心感謝我親愛的家人給我無限的包容 與體諒與愛,給我最大的支持,也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專心忙碌學業與工作。 希望所有曾經幫助我的貴人們平安如意。 吳姿瑩 2018.07.31. DOI:10.6814/NCCU201900695.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95.

(4) 摘要 在這全球化與國際化的世界,閱讀與寫作的表達能力變得相當重要, 但是高中課程訓練時間不足以及成果導向式教學的緣故導致英文寫作的 能力培養有所困難,讓高中生失去寫作的動力與興趣。故本研究透過 Google 新聞平台,發展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 進行網路探究教學活動,希望有助於學生在主題範圍內透過合作探究與閱 讀文章分析討論,最終獲得主題相關知識與英文寫作四項能力,以達到提 升學習者的寫作能力目的。本研究探討(1)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 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涵、 (2)課程發展之行動方案,包括課 程與教學設計、課程實施,以及學生學習評鑑與課程評鑑等方案、(3)課 程方案實施過程中面臨之問題及解決改進的方法、 (4)課程方案實施歷程, 以及對於學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影響。. 政 治 大.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透過社群會議設計修改兩階段塑膠汙染以及快 時尚為主題的寫作課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新北市樹林區某高中三 年級兩班的學生,分為探究式學習班以及一般教學班,分別接受主題網路 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教學與一般英文課程教學。在 課程進行前後實施三次寫作測驗。透過三次測驗以了解透過網路探究式學 習的寫作能力相較於一般課程教學學生學習成效是否顯著改善。此外,研 究者透過與社群觀課紀錄以及社群會議紀錄,探究式學習班學生的課程回 饋問卷、寫作成果與訪談內容分析探討課程實施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立. sit. y. ‧. ‧ 國. 學. Nat. n. er. io. 研究結果顯示 Google 新聞平台資料庫支援寫作教學提供了實際的閱 讀題材有助於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之提升,學習成效顯著。因此本課程的 al v i 教學模式與課程方案設計實際可行,具有意義與內涵;在課程規劃問題解 n Ch e n g(2)建議學生選擇篇幅較短的文章 決方案為: (1)增加閱讀與討論時間、 chi U 閱讀、 (3)實行課程之前先進行翻譯基礎訓練再執行。學生學習問題解決 方案為: (1)設計各自角色的學習單、(2)加入互相評鑑的機制、(3)先 進行翻譯訓練、 (4)加強增進合作學習的效益。教師教學問題解決方案為: (1)加強社群運作、(2)學習平台的更換、(3)借用狀況較佳的設備。 針對本研究的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進行網路探究式平台以 及互動式學習平台的嘗試與選擇、 (2)可設計不同的課程主題發展成一個 學期或學年的課程、(3)擴大教師社群的規模,邀請更多老師研發課程、 (4)增加實施行動研究的班級數量、 (5)選擇適當的課程實施時間、 (6) 未來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發展宜先進行英文基礎訓練以及合作學習指導、 (7) 追蹤研究學生的主題意識行為。 關鍵字:探究式學習、網路探究、文學圈、學習成效、英文寫作. DOI:10.6814/NCCU201900695.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695.

(6) Abstract In the world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veying becomes indispensable. However, lack of training in high school classes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have made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proficiency, and hence made them lose motive and interest in English writing.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of inquiry-based Google News reading into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in the hope that this Webquest teaching activity might help students cooperate to read and analyze reading materials related to certain topics so as to make progress, including getting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four English writing abilities. This study explores (1)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inquiry-based Google News reading into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approach, (2) the action plan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this curriculum, and (4) the process of this curriculum as well as the result of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sit. io. n. er. Nat. y. ‧. This study adopts the action study method, conducting a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 to design a two-stage plastic-pollutionthemed and fast-fashion-themed writing activity. Subjects are two class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third-graders in Shulin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one named inquiry-based class and the other regular-teaching class. The former receives the teaching of inquiry-based Google News reading into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while the later regular textbook teaching. One pro-test and two post-tests will be conducted to see awhether l C the implementationnofi v this teaching approach affects and improves students’ writing h e n abilities. i InUaddition, the study will also h c g include analyses of PLC observation records, meeting records, questionnaires, writing results an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of inquiry-based Google News reading into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indeed helps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writing, and thus this teaching approach and curriculum design are practical and meaningful. As for the process of this action study,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curriculum design are: (1) to increase time for reading and discussion, (2) to recommend students short articles, (3) to give student’s translation training firs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student learning are: (1) to design worksheets for each role, (2) to add mutual evaluation, (3) to train translation first, and (4)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teachers' teaching are: (1) to strengthen PLC operation, (2) to replace. DOI:10.6814/NCCU201900695.

(7) for another learning platform, and (3) to equip better devic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e could first try other platforms for Webquest activities; second, we could incorporate various themes and topics to design a course for a semester or an academic year; third, we could enlarge PLC; four, we could include more classes into this action study, using selective classes; then, we could give translation training and concep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before the practice; and finally we could track students’ awareness and behavior to the topics. Keywords: Inquiry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nglish Writing. 立. Webquest,. Literature. Circle,. Learning.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NCCU201900695.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陳述與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高中英語教學與教學法 ............................................................................. 9 第二節 高中生英文寫作與相關研究 ................................................................ 13 第三節 合作學習 ........................................................................................................ 20 第四節 探究式學習法及相關研究 .....................................................................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 31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2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34 第四節 研究現場 ........................................................................................................ 38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40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43 第七節 研究實施流程與步驟 ............................................................................... 46 第四章 課程設計、實施與形成性評鑑 ........................... 51 第一節 教師社群會議探討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的分析 .............................. 51 第二節 第一單元 Google 新聞平台探究支援寫作教學設計 .................. 53 第三節 課程行動方案實施歷程 .......................................................................... 59 al v i 第四節 Google 新聞平台支援寫作教學前測與第一次測驗分析結果 63 n Ch U 第五章 課程實施與總結性評鑑 e ................................. 77 ngchi 第一節 第二單元 Google 新聞平台探究支援寫作教學設計 .................. 77 第二節 課程行動方案之實施歷程 ..................................................................... 83 第三節 寫作課程之實施成效與總結性評鑑 ................................................. 8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 119 附錄一 測驗作文題目 ...................................................................................................127 附錄二 課程學習單 ........................................................................................................128 附錄三 英文新聞網站清單 .........................................................................................129 附錄四 課程教學回饋單 ..............................................................................................1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i. DOI:10.6814/NCCU201900695.

(9) 附錄五 教學觀察紀錄表 ..............................................................................................133 附錄六 第二單元學習單 .................................................................................................134 附錄七 學生訪談紀錄 ......................................................................................................139 附錄八 社群會議紀錄 ......................................................................................................14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0) 表目次 文學圈合作學習成員角色分配表 ............................................................... 15 本研究文學圈合作學習成員角色採用表................................................. 16 英文寫作能力的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 17 大考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 .................................................................... 18 英文作文給分參考標準說明 ......................................................................... 19 作文題目表 ............................................................................................................ 38 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 .............................................................................. 42 資料編碼系統 ....................................................................................................... 44 社群教師成員背景資料表 .............................................................................. 52 社群教師社群會議資料 ................................................................................... 53 Google 新聞平台支援寫作教學課程設計方案 ...................................... 54 前測兩班總人數、男女生人數與班級總成績平均表 ........................ 63 611 班前測作文成績統計............................................................................... 64 611 班學生前測成績敘述性統計 ................................................................ 65 612 班前測作文成績統計............................................................................... 66 612 班學生前測成績敘述性統計 ................................................................ 67 611 班與 612 班之前測獨立樣本 t 檢定 ................................................. 68 第一次測驗兩班總人數、男女生人數與班級總成績平均表 ......... 69 611 班第一次寫作測驗成績統計 ............................................................. 69 611 班學生第一次成績敘述性統計 ........................................................ 70 612 班第一次作文成績統計 ....................................................................... 71 al v i 612 班學生第一次測驗成績敘述性統計 .............................................. 72 n C U h e n g c h i.......................................................... 73 兩班第一次寫作測驗的進退人數表 611 班與 612 班之第一次測驗獨立樣本 t 檢定 ............................... 74 第一階段兩班學習成效實證結果 ............................................................... 74 Google 新聞平台支援寫作教學課程設計方案 ...................................... 79 學生在引起動機部分回答的答案 ............................................................... 84 口頭報告互評表結果 ........................................................................................ 85 611 班第二次寫作測驗成績統計 ................................................................ 88 611 班學生第二次成績敘述性統計 ........................................................... 89 612 班第二次作文成績統計 .......................................................................... 90 612 班學生第二次測驗成績敘述性統計 ................................................. 91 兩班第二次寫作測驗比照第一次測驗的進退人數表 ........................ 93 611 班與 612 班之第二次測驗獨立樣本 t 檢定 .................................. 93 第二階段兩班學習成效實證結果 ............................................................... 9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5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17 表 5-1 表 5-2 表 5-3 表 5-4 表 5-5 表 5-6 表 5-7 表 5-8 表 5-9 表 5-10. iii.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1) 兩班整體學習成效實證結果 ......................................................................... 94 各子項目滿意度平均數表 .............................................................................. 95 課程回饋單第三部分結果整理 .................................................................... 98 學生認為寫作能力困難度統計表 ............................................................... 99 612 課程教學的收穫與建議 ......................................................................... 99 受訪學生基本資料表 ......................................................................................101 612 班三次寫作測驗平均數與最高分 ...................................................107 611 班三次寫作測驗平均數與最高分 ...................................................107 兩班綜合學習成果 ...........................................................................................108.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5-11 表 5-12 表 5-13 表 5-14 表 5-15 表 5-16 表 5-17 表 5-18 表 5-19.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2) 圖目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5 圖 3-2 Google 新聞網站 ..................................................................................................... 40 圖 3-3 研究流程 ................................................................................................................... 46 圖 4-1 Google 新聞平台介面 ........................................................................................... 57 圖 4-2 Google 新聞卡片與延伸相關新聞範例 ........................................................ 57 圖 4-3 NearPod 學習平台課程介面 ............................................................................. 58 圖 4-4 NearPod 學習平台互動介面 ............................................................................. 59 圖 5-1 課程網站頁首 ......................................................................................................... 81 圖 5-2 引起動機影片 ......................................................................................................... 81 圖 5-3 KWL 問題的 K 問題 .............................................................................................. 82 圖 5-4 有關快時尚影片之關鍵字................................................................................. 82 圖 5-5 KWL 問題之 W 問題 ............................................................................................. 82 圖 5-6 前往 Google 新聞指示 ........................................................................................ 82 圖 5-7 文學圈合作學習活動 .......................................................................................... 82 圖 5-8 各組發表活動與互評表 ..................................................................................... 82 圖 5-9 相關主題圖片 ......................................................................................................... 82 圖 5-10 作文測驗題目 ...................................................................................................... 82 圖 5-11 訪談學生 I01 第一次成果 ............................................................................104 圖 5-12 訪談學生 I01 第二次成果 .............................................................................104 圖 5-13 訪談學生 I02 第一次成果 .............................................................................104 圖 5-14 訪談學生 I02 第二次成果 .............................................................................104 a l ....................................................................................... v i 圖 5-15 B14 學生第一次成果 104 n C U hengchi 圖 5-16 B14 學生第二次成果 ....................................................................................... 104 圖 5-17 B28 學生第一次成果 .......................................................................................105 圖 5-18 B28 學生第二次成果 .......................................................................................1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v.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與研究動機 一、高中英文寫作的重要 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基礎的聽與說造就了語言的學習。在語文 教學領域中,作文是最複雜的心理運思過程,它結合了情感的表達、思想 的傳遞,是較高層次的語文能力表現(吳錦釵,1990) 。人們透過寫作可以 培養思考力與想像力甚至是創造力等心智能力。Brown(2007)提到,寫 作需要歷經思考、打草稿與修改的專業技能,而這樣的技能並非每個會說 話的人都能自然發展的,因此需要人特意去教。Raimes(1986)認為寫作 是一種自我探知的過程(writing as a way of knowing) ,作者透過寫作了解 自我想法與情感,並探索文字的意義。寫作是個思考歷程(writing is a thinking process) ;作者把一個剛升起的概念,寫了又修,修了再改,不但 在內容上要不斷的推敲,在文字上亦要不斷的斟酌,最後才有令人滿意的 成果(Elbow 1973; Zamel 1982; Brown 200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由於現今的大環境日趨於全球化與國際化,外語能力的培養也日益變 得重要,而英語的學習是國家為了提升人才的國際化與競爭力的途徑。因 此,許多家長以及教師傾注了相當多的心力在培養學子的英語能力,希望 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能把語言學好以提升我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與能 al v i 見度。因此,就未來教育而言,資訊素養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 n Ch engchi U 力是未來能夠有國際觀與競爭力的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三種能力,其中,表 達能力的基礎便是寫作能力,意味著寫作能力的重要。 因應著未來人才的能力需求,台灣的教改為 12 年國民義務教育,在高 中端部分即將進入 108 課綱,實施素養導向的教學。根據教育部(2014) 的定義,素養導向教學之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 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多面向的學習,為了培養學 生的核心素養,學校教育不再只以學科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範疇,而是彰 顯學習者的主體性,重視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於生活情境中。」 因此,近幾年來的大學入學測驗中英文科非選作文題目從常見的看圖 寫作以及書信寫作,逐漸開始出現指定科目考試中英文科非選作文才會出 現的切合時事與生活的主題寫作,從此可看出,學生除了須具備描述與書 1.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4) 信的寫作能力外,還需要早點培養對於主題與時事能比較分析獨立思考的 寫作表達能力。此一進階的作文題目更顯得寫作表達能力的重要。. 二、高中英文寫作的困難 但寫作能力之培養並非一蹴可幾的,這需要不斷練習累積才能夠有產 生好作品的機會。然而根據天下雜誌(2007)針對全國中小學校長所做的 調查結果顯示,七成以上的校長認為,九年一貫以後的學生整體語文能力 「越來越差」 ,原因跟網路興起所造成的文本閱讀不足有關,相信這現象也 會反映在寫作上。若母語的寫作就已經是如此,那就更別提第二語言的英 文作文了。根據 Silvia(1993) 、Kaplan(1966)和 Connor(1996) ,用第 二語言(或外語)寫作時,寫作者不只更不善於策劃內容、文字更不流暢 (字彙貧乏) 、產生更多文法錯誤、不能把目標說清楚而且更不會組織段落 架構、最後還會有母語語法與修辭法的干擾。因此,學習英文寫作對於台 灣的學生來說是充滿難度的。.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Swain 和 Lapkin(1995)針對第二語言習得提出了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認為語言輸出(output)是學習累積了一定的語言能力才有辦 法展現出來的,口語表達與寫作表達便是兩種主要展現語言輸出的方式。 同時,Byrne(1998)指出,寫作表達需要準確度導致寫作的難度更甚於口語 表達。雖然很多高中生的英文學習歷程很長,但是由於國中的英文課程內 容多著重在基礎閱讀的訓練以及生活會話的練習,並未有寫作的教學,因 此學生從未在高中以前接受過英文寫作的訓練。但到了高中,正式的英文 al 寫作課一直到高二或是高三才被編入課表中,在研究者的學校裡高二開始 v i n Ch 的課表只有多加一節英文選修並沒有英文寫作課程,而是進度範圍為英文 U i e h n c g 雜誌。直到高二或是高三教師才因為大學入學考試需要才開始進行教學與 練習,甚至滿多時候由於課程進度壓力的緣故,導致英文作文寫作的訓練 常常被犧牲或是壓縮。. n. er. io. sit. y. Nat. 缺乏時間紮實地教學與練習,高中生在寫作時,在內容上雖然能夠產 生出概念,卻不知道如何其組織起來,用英文的結構與句法來表達;其次, 學生也無法精確地使用單字與片語來表達,在吳繼平(2002)的研究中, 其研究對象中大部分的高中生認為英語寫作是困難的,他們感到最困難的 部分是單字,原因除了字彙量不足外,還有在遣詞用字方面有困難。於是 造成評分上所著重的內容、組織、文法句構以及字彙拼字都表現不佳,寫 作的困難久而久之使得學生逐漸對寫作失去信心與興趣。. 2.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5) 三、高中英文寫作教學法 在過往的第二語言寫作教學法當中,主要以成果導向教學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過程導向教學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體裁寫 作教學法(genre approach)、任務寫作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以及內 容寫作教學法(content-based approach)最具代表性。其中在 1980 年代以 前,成果導向寫作在第二語言寫作法佔有重要地位,但在 1980 年代以後, 外與學界才逐漸開始注意到過程導向寫作(郭利霞,2013)。但 Chen(2001) 以問卷調查方式詢問全台灣各大專院校的英文寫作教師共 58 名,結果發 現文法寫作教學仍主導今日台灣的英文寫作課,多達百分之九十的英文寫 作教師認為批改學生的作文錯誤有其必要,且相信此種結果導向式地教學 法可以糾正學生的文法、用字錯誤使得幫助他們寫得更好。. 治 政 根據 Chen(2001),在一般高中英文作文的寫作的教學也多奉行成果導 大 立 向教學法。主要關注焦點都在於文章的組織及架構 ;但在修改學生作文時, ‧. ‧ 國. 學. 主要關注的部分則為組織結構、內容及文法(吳繼平,2002) 。模式多為給 予命題寫作,之後對於學生的作文進行成果導向性(product-oriented)的 評量,直接給予評分,沒有在寫作前給予腦力激盪的思考引導或鷹架的建 立,也無法針對個別學生需求進行加強或反覆的練習。. n. er. io. sit. y. Nat. 方玉竹(2016) 採準實驗設計,比較英文範文仿傲寫作和過程導向寫作 教學法對於台灣高中生的英文寫作表現與寫作焦慮之影響。範文仿傲寫作 教學法以分析範文結構及模仿範文為主軸(Leki, 1991),而過程導向寫作教 al 學法是以寫作過程為教學重點(Tribble, 1996),使學生習得英文寫作。研究 v i n Ch 結果顯示,兩種教學法對於英文寫作表現與寫作焦慮均有顯著正面效益, U i e h n c g 但無差別效益。另外,李凱賢(2016)採用準實驗研究法探討歷程導向教學 法對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與動機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兩班學生,一班為實 驗組,一班為一般教學班。實驗組學生接受歷程導向教學法教導而一般教 學班學生則授以成果導向教學法。其結果成對樣本 T 檢定的結果顯示二組 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本研究後有顯著進步但獨立樣本 T 檢定的結果顯示實驗 組學生的寫作分數顯著高於一般教學班的分數,且訪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學 生喜歡歷程導向教學法因為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的進步與同儕回饋。兩者研 究皆顯示歷程導向教學法對於英文寫作產生正向的效果。 如果說寫作是語言學習後的輸出(output),那麼閱讀過程便是語言的 輸入(input),閱讀與寫作為一體兩面,同時也是理解力與思辨力的訓練。 因為寫作表達過程是從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科學求證、理性批判到歸納 素材及論述,為完整的理解與思辨歷程。許多高中的英語教師會讓學生以 3.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6) 範文作為閱讀的材料來練習寫作。劉郁芬(2002)認為台灣的高中生能夠 經由閱讀英文簡易小說的過程,因反不斷出現的字彙對單字的習得有幫助; Nagy 等人(1984)認為給予學生字彙訓練可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但單靠 直接的字彙教學無法使學生產生很大的字彙成長,相反的,大部分的新字 彙必須從脈絡情境(亦即從讀、聽和寫文章)中學習而來。因此,提升寫 作能力尚需要透過閱讀,甚至是大量閱讀。因此,寫作的教學需要結合閱 讀的活動才會有實質的幫助。. 四、為何需要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是目前相當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 (Alake-Tuenter, Biemans, Tobi, & Mulder, 2013),它能融合於各學科之主題 課程中,加上學校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可藉其擴大學生探究式學習領域 (Chu et al., 2008;Lotts, 2016;謝淑熙,2016)。隨著資訊的快速增長,資 訊來源的判斷與評估能力日顯重要,也成為學生透過網路進行課程學習時 最大的難題,透過探究活動之過程,學生親自探索與驗證資訊有效之證據, 讓學生能夠有效的使用網路資源(Fitgerald, 1999)。張瀚中(2011)也指出探 究式歷程中有必要融入閱讀策略,透過閱讀歷程對資料進行分析與比對, 可以提取出重要概念,連結相關的背景知識與舊經驗,以達閱讀理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近年來有關於探究式學習的研究相當多,大多是在數理方面與科學領 域的探究式研究成果居多,也多是以國小與國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林菁 等許多學者與教師合作開始著手在國小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探究式資訊素 al 養能力的培養課程,例如利用 Super3 的模式將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一年的 v i n Ch 的課程「校園生物大搜索」進行主題探究式學習(林菁,2011) ;同樣的 U i e h n gc Super3 學習模式在二年級「我們的社區」主題探索上,結果顯示學生不只 在認知學習表現上有顯著的進步,大部分的同學能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並 且製作出達到「還不錯」表現的作品,也甚至能夠根據評量的準則來進行 客觀的自評(林菁,2012);林菁(2014)分別以 Super3 以及 Big6 模式 為架構讓國小三年級學生探索「樹朋友」以及「家鄉的故事」兩主題,研 究結果顯示學生的資訊素養成嫌穩定而持續的成長;接下來國小四、五、 六年級以 Big6 模式融入各式主題,而結果在在指出熟悉了 Super3 與 Big6 模式的探究過程與技巧的學生其資訊素養能力也隨之提升,學習成果亦有 明顯的成效(林菁,2014,2015,2016)。 但反觀英文學科領域,目前 WebQuest 教學策略較少應用於高中生英 文寫作的探究式學習教學研究中。蔡瀞慧(2008) 採行動研究探討以百慕 達三角洲為主題實際融入 WebQuest 教學策略對英文學習成效與班級氣氛 4.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7) 之影響,以英文辯論比賽作為學習成果表現。結果發現:WebQuest 可提 升高中生之學習意願;WebQuest 可增進高中生之英文學習;WebQuest 有 助於其他能力的培養;WebQuest 有助於團隊合作;不同成績之學習者, 在學習成效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不同成績之學習者,在班級氣氛方面沒有 顯著差異。由此研究可知,高中生網路探究式的學習在英文領域的實施也 是實際可行。但有關於應用於英文寫作課程上是尚未涉足過的研究,因而 本研究具有研究的價值。 綜合上述,在這全球化與國際化的世界,閱讀與寫作的表達能力變得 相當重要,但是高中課程訓練時間不足以及成果導向式教學的緣故導致英 文寫作的能力培養有所困難,讓高中生失去寫作的動力與興趣。在資訊社 會中,研究者認為學會網路探究,搜尋、選擇、與利用主題相關的英文新 聞不僅有助於培養高中生自學的資訊素養能力;學生也能夠透過閱讀英文 新聞文章提升英文寫作中內容、組織、文法句構以及字彙拼字四種能力。 學生能夠透過合作學習從閱讀文章中累積相關主題單字字彙量、了解單字 的用法、從文章中習得寫作的方式,還能夠增加對於時事的了解;學生亦 能透過做摘要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進而培養邏輯思考與組織能力以提升 高中英文寫作能力。故本研究透過 Google 新聞平台,發展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進行網路探究教學活動,希望有助於學 生在主題範圍內透過合作探究與閱讀文章分析討論,最終獲得主題相關知 識與英文寫作四項能力,以達到提升學習者的寫作能力目的。未來 108 課 綱即將實施,本研究所研發設計的課程希望也能夠對於研究者校內的英文 寫作課程教學有所幫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第二節 研究目的 C. hengchi. v. 基於以上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 涵。 二、探討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發展之行動方案, 包括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實施,以及學生學習評鑑與課程評鑑等方 案。 三、探討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方案實施過程中 面臨之問題及解決改進的方法。 四、探討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方案實施歷程,以 5.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8) 及對於學生英文寫作能力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探討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發展的意義與內 涵為何? (一)課程發展的意義為何? (二)課程發展的內涵為何?. 政 治 大. 二、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模式與課程方 案設計為何?. 立. ‧ 國. 學. (一)寫作課程的教學模式為何? (二)課程方案設計為何?. ‧. sit. y. Nat. 三、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方案實施過程中,師生 面臨之問題及解決改進的方法為何?. n. al (二)寫作課程中解決改進的方法為何? Ch. i. e. er. io. (一)寫作課程中師生面臨之問題為何?. i n U. v. ngch 四、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方案實施,對於學生英 文寫作能力的影響為何? (一)課程對於學生英文寫作能力是否提升? (二)課程對於學生英文作文內容寫作能力是否提升? (三)課程對於學生英文作文組織能力是否提升? (四)課程對於學生英文作文文法句構能力是否提升? (五)課程對於學生英文作文字彙拼字能力是否提升?. 6. DOI:10.6814/NCCU201900695.

(1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英文寫作 (English Writing) 一篇英文文章具有一定的架構,可分為首段引言、發展主體、以及結 論段。在第一段引言段落英文文章多為破題,在本段落介紹出主題並且點 出整篇文章的概要,發展主體部分可分為一個至多個段落描述說明,一個 段落只針對一個重點討論,最後結論段會針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做歸納並且 總結,引言段以及結論段只會有一個段落,而發展本體部分可以有多個段 落。至於一個段落中,也會依照類似整篇文章的概念與比例進行內容分配, 分為主旨句,支持句,以及結論句,句與句之間必須前後語意要連貫、邏 輯要合理,若無則為不佳的文章段落(Don, 2007)。. 立. 政 治 大. 二、英文寫作能力 (English Writing Proficiency). ‧ 國. 學. ‧. 依照大考中心針對學測與指考的英文科作文評比,分數為 20 分,細部 依照內容、組織、文法句構、字彙拼字四個部分各為 5 分的配分(大學入 學考試中心,2016)。因此,本研究所要研究的英文寫作能力設定為高中 生英文寫作能力,並以四個部分的分數總分為 20 分來檢視英文寫作能力, 作為評分的工具。. er. io. sit. y. Nat. n. a究 三 、 探 究式 學 習與 探 Learning and iv l 式教 學 法 (Inquiry-Based n U engchi Inquiry Instructional Strategy). Ch. 根據教育大辭典,探究是一個主動去探索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探 究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只是扮演輔助學習 或誘導的角色;學生必須自己去獲得知識、習得技能、養成態度。探究式 學習的主要目的在教導學生以探究的精神來學習,並多方找尋資訊來解決 問題(Berghoff, Egawa, Harste & Hoonan, 2000)。 探究教學法(Inquiry Instructional Strategy)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給 予他們充分發表、討論與操作的機會,使其透過類似科學家做研究的經驗, 體會與學習到科學知識、科學態度與科學技能。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於引 導學生發現及解決問題,是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中心,從開放的學習情境 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獲得結 論並驗證之,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能(張 7.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0) 靜儀,1995;張清濱,2000;劉宏文和張惠博,2001) 。因此探究式教學 是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再以此問題進行探究,並讓學生經由實際的參與, 在探究的過程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巧(楊建民,2010)。本研究文中將採 用探究式學習一詞。. 四、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 資訊素養是有效運用資訊的一種能力: 包括能意識到自己對資訊的需 求;有效地從多元的管道取得資訊;能判斷資訊的真假、能過濾和挑選適 合的資訊;能消化吸收後創造對社會有正面價值的資訊,使自己成為具有 文體解決和批判思考能力的終身學習者(AASL&AECT, 1998;Doyle, 1992)。 資訊涵蓋圖書、圖像、媒體、電腦網路等各種不同的資料來源;素養則不 只是使用資訊和操作科技產品獲取資訊的能力,更包括面對資訊時的批判 思考能力(林菁,200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五、資訊檢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IR). ‧. 根據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資訊檢索基本上是一個資訊檢索系 統(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的最重要功能,IR 是指因應使用者對 資訊的需求提供查尋的方法與查尋過程而言。資訊檢索與資訊儲存 ( Information Storage ) 是 有 相 互 依 存 的 關 係 。 資 訊 儲 存 與 檢 索 系 統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簡稱 ISARS)的目的在於收 集、分析、組織、儲存、檢索及傳播資訊。現代的資訊檢索通常是指線上 al v i 資訊檢索(Onl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亦即利用電腦及其週邊設備, n Ch engchi U 如:終端機,或個人電腦、數據機(MODEM) 、電信通訊網路及輔助儲存 設備,再加上檢索軟體的配合,對資料庫中的資料以直接的或連續的交互 通訊以達成檢索結果的過程。線上資訊檢索的主要方式有指令式 (Command Language)和選項式(Menu Driven)兩種。原為數學上的一 種邏輯關係的布林邏輯(Boolean Logic Operation)被利用於資料檢索中以 便使用者能夠任意組合找到所需要的資訊,布林邏輯運算元包括:AND、 OR、NOT。. n. er. io. sit. y. Nat. 8.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這大數據時代,爆炸的資訊不只局限於台灣相關的資訊也不只侷限 在華語文呈現的資訊,以英文這目前在國際上多為用來溝通的語言,其資 訊量之大也是需要人們具備足夠的資訊素養能力才能夠對於浩瀚的資訊 有所分辨與取用。相對於傳統既有的英語教學方法,本研究目標在於研究 高中英文課程中融入主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夠讓學生習得資訊素 養的能力,進而能處理課程內容的知識提升學習成效。本章將綜觀各文獻, 探討本研究中的三個重要概念,分別為高中英語教學與教學法、高中英文 寫作、以及探究式學習法及相關研究,說明並界定其在本研究中的意涵。. 第一節 高中英語教學與教學法. 立. 政 治 大. 一、高中英語教學的定義與現況. ‧ 國. 學. ‧. 英語學習在台灣這非英文為母語的環境下屬於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或是第二外語習得的範疇,因此,台灣的英語教學 是以英文為第二語言的教學(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ESL)或是以英語為外語(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進行 的教學。自民國九十四年,政府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推動各個階段的英語教 育,期望能夠奠定國人英語溝通能力的基礎、提升英語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涵詠國際觀、獲致新知,以期未來能增進國人對國際事務的處理能力,增 al v i 強國家競爭力。所推動的十二年國教課程,強調營造自然、愉快的語言學 n Ch engchi U 習環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基本溝通能力(教育部,2014) 。根據普 通型高中課程綱要,分別就英語聽講、英文文法、英文閱讀與寫作、英文 作文四項技能說明高中生所需要達到的能力表現標準描述如下。. n. er. io. sit. y. Nat. 1.「英語聽講」欲達成之學習目標為: (一)培養聆聽英語的能力。 (二) 培養使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的能力。 (三)培養以英語表達意見,描述熟悉 的人、事、地、物和參與簡單討論的能力。 (四)增進對英語溝通禮儀的認 識,以在不同的場合與情境中適當應對。 (五)增進對外國文化的了解,並 培養以簡單英語介紹中外文化的能力。 2.「英文文法」欲達成之學習目標為: (ㄧ)認識英文的各種詞類及加 強學生對英文句構單位認知的能力。 (二)提升學生對英文常用句型結構之 語用功能的了解。 (三)培養學生應用英文常用句型的能力,並將其應用在 9.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2) 實際的語用情境。 3.「英文閱讀與寫作」欲達成之學習目標為: (一)培養學生整合性的 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二)增進學生對於文章的鑑賞、分析及從閱讀資料中 擷取重要資訊的能力。 (三)訓練學生根據閱讀題材,以英文寫出自己觀點 與想法的能力。 4.「英文作文」欲達成之學習目標為: (一)提高學生以英文描述熟悉 的人、地、物之能力。 (二)充實學生以英文敘述日常生活事件之能力。 (三) 培養學生以英文說明或申論一般觀念之能力。. 二、英文教學法. 政 治 大. 在英文課堂上較為常用的英語教學法有數個,如下所述:. 立. (一)、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Method). ‧ 國. 學. ‧. 語言學家基於「軍中外語教學法」的成功經驗,再結合結構語言學理 論(structural linguistic theory)和行為學派(behaviorism)的學習理論, 發展出聽說教學法。根據刺激-反應的心理學原理,聽說教學法強調經由 語言形成的過程及語言習慣的表現,學生很自然地學會聽及說第二語言。 學生在沒有解釋及進一步思考的狀態下,要記下很多對話並反覆作句型練 習。這樣就像反射動作一樣,學生不經思考就可答出正確的答案。在教學 程序上,教師先要求學生學會聽懂第二語言,然後要求他們會說,會作閱 al v 讀,最後才要求他們會寫第二語文。聽說教學法的優點是:學生能以很自 i n Ch 然的順序學會第二語言,聽→說→讀→寫。此外,由於學生過度學習第二 engchi U 語言,基於反射動作,往往不需思考就可答出正確的答案或唸出第二語言 的單字和句型。. n. er. io. sit. y. Nat. 然而,聽說教學法在教學上也有一些限制。如在開始學習時,完全依 賴聽覺的情況,可能會阻礙一些較依賴視覺經驗學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 中,學生對第二語言的結構已很熟悉後才教文法,這樣的教學很花時間, 也造成學生的挫折感。並且,不斷地練習甚至過度地練習對學生來說較無 聊,對教師而言,也易造成其體力上的負荷。學生只知道第二語言是什麼, 卻不知道為何學第二語言及其變化由來,換句話說,他們是以機械化的方 式,而非有意義的方式學習第二語言。(張玉玲,2000). 10.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3) (二)、文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根據陳培真(2001)十五世紀起,拉丁文成為當時最多人學習的外國 語言,因為在當時,舉凡宗教、商業、政治、教育、醫學等專業學術均以 拉丁文來書寫溝通。十六世紀後, 歐洲當地語言(如義大利文、法文、英 文等)逐漸蓬勃復興,拉丁文的地位相對沒落,變成了學校正規教育中培 養學生心智發展及思維訓練的選修科目。由於拉丁文已經由活生生的語言 轉變為訓練學生閱讀、解析文法和修辭的書面語言(written language), 所以此教學法把學習語言視為一門熟記構詞、句法等文法規則,然後再練 習將第二語言(L2)翻譯成第一語言(L1)或 L1 翻譯成 L2 的學問。教學 目標是以訓練學生能閱讀和書寫為主,對於聽與說的部分則不加重視。講 解詞類變法、文法規則和句型段落之翻譯語意是最常見的教學活動。學生 的學習型態則以背誦單字、查字典、熟讀文法規條,並勤做翻譯練習為主。 若有粗心疏忽之處,可能會受到老師嚴厲的處罰,但若在這幾方面有細心 精準(accuracy)的表現,則可在各樣艱難的筆試中輕易過關,取得令人尊 敬的學術地位(陳淳麗,2014) 。此教學法的特色有使用學生母語教學;強 調讀寫,聽力、口說、發音不是重點;學生背文法;單字用字表呈現,學 生背字表;學生錯誤馬上被糾正;老師佔大部分的課堂說話時間;師生互 動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三)、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sit. y. Nat. n. er. io. 根據陳培真(2018) , 「溝通式語言教學法」於一九七○年代盛行,其 產生的背景一方面是當時英國應用語言學派的學者反對過去只偏重語法 al 結構的第二語言教學方式,而強調流利溝通的教學方式。溝通式語言教學 v i n Ch 法的目標在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使他們在適當的環境中使用第二語言與 U i e h n c g 人溝通。該教學法強調第二語言是教室溝通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標。在 溝通的過程中,說話者可選擇說什麼和如何說。透過有系統語言的溝通活 動:傳遞訊息、選擇與回應,學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 語言,還要能使用適當的語言形式。待學生學會語言的功用、情境用法與 對話者的角色後,再學文法和字彙,並結合四項語言技巧的溝通活動。 教師對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來說,只是個輔助者、指導者、和相互溝 通者,也是教室遊戲的經營者。而且教師常容忍學生的學習錯誤,視其為 溝通技巧發展現象的過程。此外,教學教材廣泛、活潑,如語言遊戲、戲 劇、圖片、故事及解決問題的教材等,均為主要教學媒體,頗能引起學生 興趣,作有意義的溝通。溝通語言法的優點是在開放的課堂裡學生都有機 會表達想法與意見或重新組織所學過以及所要表達的想法。由於語言的實 用性,溝通語言教學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甚至可幫助學生將個性融 11.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4) 合於第二語言學習中。 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如母語人士般的發音及語言結構練習是不需要的, 所以很容易鼓勵學生從頭開始學起,並且應用到四種語言技能。此外,由 於教材與社會情境有關,所以學生能學到第二語言的文化。然而溝通語言 法在教學上也有一些限制,如需要非常有經驗的教師去鼓勵學生參與語言 溝通活動。由於教學中強調語言的流利而不強調正確性,學生的發音和文 法結構大都不甚理想。而且由於學生缺乏訂正錯誤的回應,所以教師很難 評量學生的學習過程。 溝通式教學法認為語言包含了「溝通能力」和語言所處的「文化社會 意涵」 ,其功用則包括了用言語和他人互動的功能性(functional) 、用言語 限 制 他 人 行 動 的 規 範 性 ( regulatory )、 用 言 語 和 他 人 互 動 的 互 動 性 (interactional)、用言語創造出想像世界的想像性(imaginative)以及用 言語溝通、呈現訊息的再現性(representative)等多種用途。其中, 「溝通 能力」還可細分為文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也就是字彙、構 詞、語法的能力)、社會性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指對溝 通者本身的角色、說/聽者雙方所共同知道的背景資訊、以及溝通互動之意 旨等的瞭解) 、言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指如何根據聽/說者雙方 間的關係來闡釋訊息、如何將意義呈現等之能力)、和溝通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只指如何開始、終止、延續或修正溝通過程的能 力) 。為了能培養以上所述這些能力,CLT 主張下列三種學習原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a. sit. y. Nat. 1. 溝通原則---實際的溝通情境會增強學習效果;. iv. l C 2. 任務原則---藉由語言溝通來完成任務的學習型; n. hengchi U. 3. 意義原則--教學內容對學習者能產生意義者較能增強學習效果。 根據上述,在真實的課室當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往往會隨著授課內 容與主題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教學法,交錯地進行教學以便達到學生能吸 收學習的目的。而在本研究中,由於是採用分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式學習, 因此後兩種教學法會融入在教師於合作學習進行中給予學生的個別指導 上。. 12.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5) 第二節 高中生英文寫作與相關研究 一、寫作的概述 寫作不同於說話,因為說話是很自然的現象。很少人不會說話,但是 很多人不會寫文章。一個嬰兒在任何一個語言環境裡只要經過三、五年的 耳濡目染就能夠自然地學會說話。但是寫作是需要有人特意去教的技能。 寫作與閱讀一樣都是上學後才習得培養的能力,至少需幾年的時間才能有 一定的基礎;想成為專業作家的人還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就如同 Brown (2007) 所說,一般社會人士平日最多只寫一點電子郵件、便條、留言、 填填表格而已,很少人能組織(compose)出一篇文章。其次,說話的可 以依照聲音以及臉部表情與手勢協助表達意思,而寫作卻完全要仰賴文字 以及標點符號。因此,寫作要求更嚴謹的文字技巧,如單字片語要更精準、 文法要更正確、修辭要更細膩,才不會造成誤解(楊懿麗,2008) 。所以, 寫作除了要接受教學之外還要不斷地練習,才能爐火純青。此外,寫作是 個思考歷程 (writing is a thinking process);作者把一個剛想到概念,寫 了又修,修了再改,不但在內容上要不斷的推敲,在文字上亦要不斷的斟 酌,最後才有令人滿意的成果出來 (Elbow, 1973; Zamel, 1982; Brown, 2007)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 er. io. 二、過程導向式寫作以及成品導向式寫作(process-oriented writing. l and product-oriented writing). Ch. engchi. i n U. v. 由於寫作是需要特意教學的技能,因此在英文寫作教學理論中分為過 程導向式寫作(process-oriented writing)以及成品導向式寫作(productoriented writing)兩種。 過程導向式寫作理論把寫作看成一個歷程,就是所謂的「歷程寫作」 (process writing),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寫作教學理論(Zamel, 1982; Brown, 2007) 。Raimes(1986)認為過程導向式寫作將寫作看成是一種自 我探知的過程,作者透過寫作了解自我的想法與情感,並探索文字的意義。 為了自我探索與發現意義,此種寫作的重點在意義的表達與溝通而不強調 語言形式的正確與否。因此,教學的重心便是寫作者本人,讓寫作的學生 有更多嘗試錯誤的機會,學生也可以自行決定寫作的主題。典型的過程導 向式寫作過程大致包括三個歷程:寫作前的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 、寫 13.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6) 作中的初稿撰寫(drafting)、以及寫作後的文稿修訂(revising)。 另一方面,成品導向式的寫作觀點在於寫作為表現自我學識及文采的 媒介,強調完稿的品質,尤其是文章組織是否嚴謹、語法是否正確、以及 文字表達是否精確等。因此這種教學的重心在文稿本身,主要考量是幫助 學生去除詞與句子和結構上的錯誤。奉行此種教學法的教師相信眼裡看到 的作品及代表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教師僅看到文字本身便針對文章的優 缺點做評論,他們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提供好的範文讓學生模仿、指出學 生在文章各方面的錯誤像是文法錯誤等,並給予指導後,學生就能從錯誤 訂正的過程中學習而獲得進步(Chang, 2000;DeKeyser, 1994)。 Murray(1978)認為兩種理論之間的差別在於過程導向式的寫作涉及 內在修稿以便讓寫作者更確定文意,而成品導向式寫作涉及外在修稿以便 讓讀者更確定文意。Faigley(1986)進一步將兩種理論區分為以作者為中 心(writer-based)的過導向式寫作以及以讀者為中心(reader-based)的 成品導向式寫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本研究將給予學生不同的主題作文題目給予進行實驗,教學過程偏向 過程導向式的寫作教學,在給予評分的部分是偏向成品導向式之寫作教學 法,針對學生的每個作品進行結果性的成績評比,仿照大考學測以及指考 作文的評分方式。. er. io. sit. y. Nat. 三、文學圈理論 (Literature Circle). a. n. v. i l C 根據吳敏而(2005)文學圈是一個協同探究和閱讀的團體。它的過程 n hengchi U 是在每個人選擇讀物之後, 先獨立閱讀,再分享個人對文本的回應,然後 共同決定探究的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這個定義有幾個重點:第一是「協 同」 ,即是同儕的平等討論。教師身分特殊,不宜加入討論,只是協助學生 學會文學圈的經營而已。第二是「探究」 ,所謂探究就是允許甚至鼓勵多元 的思維方向,對表面的初步想法保留質疑態度。另一個是「選擇」 。文學圈 所用的讀物和討論議題應由學生自己選擇,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學生 並非為了固定要被考核的知識而閱讀,而是為了練習閱讀理解和思索而閱 讀,因此,應讓學生多點自主。 關於形成文學圈的準備,學生首先習慣獨立選書,大量閱讀。教師只 需要求學生在筆記簿中寫出簡單的回應,不限長短,不求完整,也不必交 給老師批閱。教師如果不信任學生會寫筆記,也可以在課堂上闢出五分鐘 給學生寫,讓學生領悟到: 不必花很多時間寫,老師是真的不看。接下來, 14.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7) 學生需練習協同探究型的討論。協同探究的討論,可以先讓每人閱讀或說 一說自己的回應,再由小組挑一個相關的話題來談,逐步練習追問、接說、 回應、舉例、延伸等各種討論模式。 小組的呈現方法可以透過對全班的示範:教師請幾名學生做示範小組。 這個小組討論時,提醒他們面對小組成員說話,而不是面對老師或是觀摩 示範的同學。討論大概五至十分鐘後,教師分析學生討論的情形。或是拿 討論的記錄分析給學生聽,可以用學生的,也可以用其他真實或虛構的討 論稿。假使把這個示範錄音下來,轉成逐字稿,再跟全班做焦點的分析效 果會更好。分析時,幫助學生找出「接說」 、 「回應」 、 「離題」等等的例子。 另外教師本人也要準備對於文本的回應,尤其是要形成個人大量閱讀的習 慣,最理想是以身作則,跟學生去一起閱讀。此外,教師須練習停嘴,多 聽少說,非必要不加入學生的討論,練習觀察,跟學生一樣,寫一些回應 和反思。.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總結以上學者的說法,文學圈是採分組方式,以學生為主的閱讀活動。 文學圈裡的成員被分配不同的任務角色。學生自由選擇他們想要閱讀的文 本並跟別人討論,依照興趣和選書作異質分組,鼓勵學生深入閱讀、思考, 是以學童為中心而進行閱讀的教學,讓學童獲得閱讀技巧、依照自己的能 力來閱讀、與人分享和討論互動,進而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對文本的意義。 當孩子在進行閱讀時,他們要使用任務單的方式去回應文本,讓自己明白 整個文本的內容脈絡,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紀錄下文本中的人、事、時、 地、物等,並同時思考如何與別人做分享。. er. io. sit. y. Nat. n. al 而每組的工作角色分配可以依照組別的人數以及教師的任務指派有以 v i n Ch 下的角色類型: U engchi. 表 2-1 文學圈合作學習成員角色分配表 任務角色 報告者(reporter) 記錄者(recorder) 閱讀者(reader) 時間掌控者(time keeper) 音量監控者(voice monitor) 觀察者(observer) 協調者(coordinator). 負責工作職責內容說明 報告小組討論的結果 記錄小組討論的過程及成果 將閱讀資料的重點唸給組員聽 控制小組時間的運用 監控小組討論時的音量,使其維持在面 對面、膝對膝的範圍。 不參與小組討論,負責觀察小組及各成 員的行為表現。 組織協調小組的運作方式,讓全組一直 15.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8) 維持良好的運作。 讚美者(praiser) 鼓勵者(encourager) 操作者(operator). 確定每個人都參與工作,給予適時的鼓 勵、打氣。 實驗活動中負責操作儀器、實驗者。. 有關於文學圈的優點,根據席爾等(Hill, Johnson & Noe, 1995)學者 指出,文學圈有以下的優點: (一)促進對文學的喜愛和積極的閱讀態度 (二)構成以讀者為主的閱讀策略 (三)鼓勵延伸和密集閱讀. 治 政 大 (四)對話和討論自然地會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並能批判思考 立. (七)提供選擇機會,並鼓勵學生自我負責. Nat. y. ‧. ‧ 國. (六)營造與人接觸並共同合作的良好氣氛. 學. (五)能支持對於文本不同的觀點. io. sit. (八)促使更多元的觀點呈現,並能透視文學的多面層次. n. er. 根據上述,本研究為探究式 Google 新聞閱讀融入高中英文寫作課程之 al v 行動研究,在新聞文章閱讀的步驟將採取文學圈理論的方式,進行分組教 i n Ch 學活動,各組的同學將被指派不同的角色,透過角色的合作達到文章閱讀 engchi U 與理解的目的。由於文學圈中的角色因教師所進行之活動而有所不同的組 合,在本研究中,與英文科社群兩位老師討論決定的角色在行動研究的課 程實施過程有所修正調整,兩次主題採用的角色類型如下表所示: 表 2-2 本研究文學圈合作學習成員角色採用表 角色 1 2 3. 第一單元主題 Presenter 1 報告人 1 Presenter 2 報告人 2 Recorder 紀錄人. 第二單元主題 Discussion director/Presenter 1 研討會主席/簡報高手 1 Presenter 2 簡報高手 2 Connector 連結小天使 16. DOI:10.6814/NCCU201900695.

(29) 4. Word finder 單字人. Vocabulary Enricher 單字小精靈. 5. Summarizer 摘要人. Summarizer 摘要小神童. 四、學生寫作能力與評量 依照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對於十二年國教高中生英語文的核心素 養中關於英文寫作能力目標的描述為: (一) 提高學生以英文描述熟悉的人、地、物之能力。 (二) 充實學生以英文敘述日常生活事件之能力。. 政 治 大 (三) 培養學生以英文說明或申論一般觀念之能力。 立. ‧ 國. 學. 此課程所對應的學習重點如下:. 表 2-3 英文寫作能力的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 n. 語言能力 (寫). Ch. engchi. i n U. 意連貫且組織完整的段落或說明。. 語言能力 (聽說讀 寫綜合應 用能力). sit. io. al. A.語言知識 Ad-Ⅴ-7 高中階段所學的結構 Ae-Ⅴ-11 賀卡、便條、書信、 電子郵件、邀請卡 B.溝通功能 B-Ⅴ-1 自己、家人及朋友的主 題式或情境式介紹及描述 B-Ⅴ-9 有情節發展及細節描述 的故事或個人經驗. er. Nat. 4-Ⅴ-2 能在段落中使用正確的英文書 寫格式。 4-Ⅴ-3 能使用正確的體例格式書寫便 條、書信、電子郵件等。 4-Ⅴ-4 能依主題或情境寫出正確達意 的句子。 4-Ⅴ-6 能依提示寫出具有情節發展及 細節描述的故事或個人經驗。 *4-Ⅴ-8 能依提示寫出符合主題、語 5-Ⅴ-10 能讀懂故事及短文,並以簡 短的句子述說或寫出主旨或大意。 5-Ⅴ-11 能看懂日常書信、電子郵 件、留言和賀卡、邀請卡等,並能以 口語或書面作回應。 *5-Ⅴ-12 能以適切的英語文說出或寫 出談話或短文的摘要。 *5-Ⅴ-13 能了解及欣賞不同體裁、不. 學習內容. y. 學習表現. v. A.語言知識 Ae-Ⅴ-11 賀卡、便條、書信、 電子郵件、邀請卡 B.溝通功能 B-Ⅴ-12 故事及短文的主旨或大 意 *B-Ⅴ-13 談話或短文的摘要. 17. DOI:10.6814/NCCU201900695.

(30) 同主題之文章,並據以發表心得或感 想。. *B-Ⅴ-14 不同體裁、不同主題 文章之賞析心得. 對於英文作文教學的教學要領,國教院(2016)認為書寫方面的教學, 應提供學生臨摹、抄寫活動,再透過重要字詞填寫和造句培養基本的寫作 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循序漸進從合併、改寫、完成句子、 回答問題、 造句到書寫簡單的段落。寫作教學宜依學年循序漸進,除了持續加強句子 層次的寫作能力外,進而到段落、課文摘要、日記、書信、短文及圖表等, 進行不同層次之寫作練習活動。教學應強調寫作歷程的重要,包括構思內 容、規劃組織、遣詞造句、修訂文稿等。文法教學以出現在課本中的用法 為主,講解宜簡明有系統,並設計情境豐富的練習活動,以培養學生實際 應用文法結構或句型的能力。. 政 治 大. 至於高中生寫作能力評量部分,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公布的英文作文 評分原則中說明英文作文總分為 20 分,評分標準包含 4 項,分別為內容 5 分、組織 5 分、文法句構 5 分,以及字彙拼字 5 分,字數不足扣 1 分。 分項式評分指標如下表示:. ‧. 文 法 、 句 構. 可. 差. y. 劣. al. er. sit. 主題(句)清楚切 主題不夠清楚或 主題不明,大部分 文不對題或沒寫 題,並有具體、完 突顯,部分相關敘 相關敘述發展不全 (凡文不對題或 整的相關細節支 述發展不全。 或與主題無關。 沒寫者,其他各項 持。 (3 分) (2-1 分) 均以零分計算)。 (5-4 分) (0 分). n. 組 織. 優. io. 內 容. 表 2-4 大考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 Nat. 項目. 學. 等級. ‧ 國. 立. Ch. engchi. i n U. v. 重點分明,有開 重點安排不妥,前 重點不明、前後不 全文毫無組織或 頭、發展、結尾, 後發展比例與轉承 連貫。 未按提示寫作。 前後連貫,轉承語 語使用欠妥。 (2-1 分) (0 分) 使用得當。 (5-4 分). (3 分). 全文幾無文法、格 文法、格式、標點 文法、格式、標點 全文文法錯誤嚴 式、標點錯誤,文 錯誤少,且未影響 錯誤多,且明顯影 重,導致文意不 句結構富變化。 文意之表達。 響文意之表達。 明。 (5-4 分) (3 分) (2-1 分) (0 分). 18. DOI:10.6814/NCCU201900695.

(31) 用字精確、得宜, 字詞單調、重複, 用字、拼字、大小 只寫出或抄襲與 且幾無拼字、大小 用字偶有不當,少 寫錯誤多,明顯影 題意有關的零碎 寫錯誤。 許拼字、大小寫錯 響文意之表達。 字詞。 (5-4 分) 誤,但不影響文意 (2-1 分) (0 分) 之表達。 (3 分). 字 彙 、 拼 字. 至於給分原則參考標準,其說明如下: 表 2-5 英文作文給分參考標準說明 英文作文給分參考標準說明 只寫兩三行,或根本完全離題,或幾無正確句子。 字數勉強足夠,內容平平,但文法或拼字錯誤很多。 字數足夠,有內容,文法使用尚可,錯字不多。 內容及結構可以,文法順暢,錯字少。 內容創新,結構佳,文法順暢,幾無錯字。.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給分 0-4 分 5-8 分 9-13 分 14-17 分 18-20 分. Ch. engchi. i n U. v. 19. DOI:10.6814/NCCU201900695.

(32) 第三節 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意涵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分組討論學習以增進個人旱小組 其他成員彼此之間的學習成效。藉由合作學習可以指導特定內容,可以加 強認知程度,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Johnson, Johnson & Holubec, 1990)。合 作學習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明確的責任 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王坦(2002)指出合作學習有幾個層面的內容: (1)合 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 間的合作互助活動;(2)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3)合作學習是由 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王千悻(1997)認為合作學習是有組 織、有系統的教學,參與合作學習的小組對於其學習任次應有明確的共同 目標與了解,每個成員皆附有完成任務的責任。Silvin(1995)提出在合作學 習情境下,十分注重人際溝通互動以及社會技巧能力訓練,進而可以引起 學習動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Johnson & Johnson(1990)認為合作學習可以增加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提高創造力、增加學習動機,但也會花較多時間在合作學習歷程的磨合上。 Johnson & Johnson(1994)也提出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它讓學生分成 多個小組的方式共同學習,達到小組及個人最大的學習成效。同時也指出 合作學習,是由團體成員共同分擔任務與責任,通力合作完成目標,在達 al 到目標的過程當中,彼此互相依靠形成正向相依關係,並且團體成員可以 v i n C h ,彼此分享學習經驗 傾聽小組其他成員的思考與看法 U ,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n. er. io. sit. y. Nat. engchi. 綜合以上,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增進學習成效、提高學習動機及創造力, 也可藉由成員間彼此分享學習經驗而促進人際關係互動,更可藉由合作互 動促進社會技巧訓練,共同分擔任務,合力完成任務,是有組織、有系統 的教學活動。. 二、合作學習特徵 合作学習對於提高學業成就、學習態度及社會技巧的學習均具有不錯 的成效(黃政傑、吳俊憲,2006)。王千倖(1997)提出合作學習有以下五項 特徵:. 20. DOI:10.6814/NCCU201900695.

(33) (一)、正向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小組成員在學習 上與情感上必須相互支持與協助。 (二) 、個人責任(inditidual accountability):小組成員必須為提升整體 的學習成效達成共同目標,而盡一己之力。 (三) 、合作技巧(cooperative skills):小組成員必須運用適當的合作技 巧及人際技巧,化解過程中所產生的衝突、想法上的歧異,使小組能 和諧運作,達成團體目標。 (四)、面對面的互動(face-to-face interaction):學生圍坐在一起,共 同討論、研讀或研究所賦予的學習任務。 (五) 、學生的反思(student refection):在小組團體歷程中,藉由反省 思考,了解小組運作上所產生的問題癥結,共同思考解決的方法,提 升組員的合作能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岳修平、鐘婉莉(2005)參考了 Galvin (1997)、Strijbos 及 Martens (2001) 的研究指出,合作學習的特點包括:(1)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多為自己的學 習負責;(2)小組成員之間要有正向積極互賴的關係;(3)小組成員之間要 有共同需要完成的任務;(4)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角色轉變為促進者。. y. Nat. er. io. sit. 黃政傑與吳俊憲(2006)在「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中提到關於合作學 習的基本要素或共同特徵指出,合作學習關注的主要面向包括以下五項:. n. al (一) 、積極互賴:意即建立師生與同儕間在學習上具有成效與共的感 v i n Ch 受。 U engchi. (二) 、個人的績效責任:將學習任務或活動分配給各小組,藉由小組 中每位成員的貢獻和集思廣益,為小組及個人爭取佳績。 (三) 、平等且成功的學習機會:合作學習提供了一個機會給不同背景 及成長環境的學生,在相同的功課或作業上一起努力,透過合作回報 機制组學習到互相欣賞。 (四) 、助長式互動:為了達成團體目標而激發學生主動協助他人的動 機,同時亦因為合作解決問題的歷程,而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發展。 (五) 、團體歷程:合作學習可以藉由團體互動的歷程,幫助建立正向 心理的班級學習氣氛,同儕經過比較、澄清、歸納、演繹、分析、支 援、做決定、問題解決、科學探究、研究、創造等學習方式,獲得統 21. DOI:10.6814/NCCU20190069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專門替中國人 寫的英文課本- 初上 L1~L8. 專門替中國人寫的英文課本-初上

探究式學習 教學類型 (四種類型).. 探究式學習教學 常見模式及實施 Stripling Model of Inquiry.. Connect, wonder, investigate, express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成立於2011 年。這是英特爾實驗室( Intel Labs)與世界頂尖大學進行的「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

z 當時有不少在華穆斯林對中國文化有深刻 研究,這些以漢文寫成的文學及藝術作

The share of India & Taiwan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discussed how world export-import marke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ata shows us that the business between these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