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之探討"

Copied!
1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及發展

模式之探討

指導教授:林明瑞 博士

研 究 生:謝佳伶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2)

i

摘 要

社區原本即存在許多資源設施,各種資源設施常因人口流失或缺乏妥善管理 而導致荒廢閒置,若能將各項資源整合貣來,設置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如此可 達各項資源活化新生,再造社區新風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建置社區型環境學 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同時分析各要素權重比例及可執行性,並了解發展過程可 能遭遇之困境及解決之道,以提出發展模式,供社區未來成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 心之參考。 本研究德懷術專家群共 12 位,經訪談、德懷術問卷發放三次達到收斂後, 再發放層級分析法(AHP)問卷,以調查各主次要素權重比例,專家德懷術問卷發 放 12 份,共歷時三次,回收問卷均為 100%;專家 AHP 問卷發放 12 份,回收有效 問卷 9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75%。社區領導人問卷發放 1783 份,有效樣本回收率 20.7%,有效樣本 369 份,Cronbachα值為 0.777。知名社區領導人模糊德爾菲問 卷發放 12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83%;知名社區領導人 AHP 問卷發放 12 份,有 效樣本回收率為 75%。本研究之研究結果重點整理如下: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有「社區資源設施」、「人員」、「方案」、 「營運管理」等四項主要素,四個主要素下又細分為 19 項次要素。其中依據專 家德懷術及知名社區領導人模糊德爾菲之 IPA 綜合結果顯示:19 項次要素中,應 努力完成重要且容易執行的「解說及培訓方案」及「宣傳」;「資源整合方案」 及「經費」為重要但較難執行的次要素,因此容易成為發展困境。 專家學者及知名社區領導人之層級分析法結果皆顯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 中「人員」為最重要的主要素,其次是「營運管理」,最後為「社區資源設施」 及「方案」,因此本研究將「人員」主要素訂為核心要素,提出社區型環境學習 中心發展模式。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發展模式為:社區熱心人士有感於社區沒 落,在獲得地方支持後,力求社區轉型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並透過專家協助 整合社區資源設施及培訓人力從事計劃撰寫申請經費、環境教育課程編寫及解說 工作等,再對外正式營運並修正發展方向,以期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永續發展。 社區轉型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人力問題」、「產權問題」、「政治勢力介 入或派系鬥爭」及「經費」等相關問題,可透過「廣召人力及培訓」、「明訂產

(3)

ii

權使用規範」、「擬訂社區自律性公約」、「避免政治力量不當操作」、「公正 人士監督下統一分配經費」及「經費多方開源節流」等方式來解決。

(4)

iii

A study on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and developing model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source facilities in community. Many kinds of resource facilities often fall into disuse because of population loss or lacking well-arranged management. If these resource facilitie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these resource facilities will gain new life and the communities will be renew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to analyze their priorities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to 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olutions in developing process. Based on above, a developing model will be established as a reference to build the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There were 12 experts invited as Delphi panel members. After interview and 3-round Delphi surveys, they had a common consensus on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main and subordinate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Then, the priorities of main and subordinate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HP questionnaire.The 12 valid copies all got recovered from 12 issued Delphi questionnaires (valid recovery rate was 100%) on 3 rounds. The 9 valid copies got recovered from 12 issued AHP questionnaires of the Delphi panel (75%). The 1783 issued questionnaires of leaders of communities yielded a return of 369 (20.7%) with Cronbach α of 0.777. The 10 valid copies got recovered from 12 issued Fuzzy Delphi questionnaires of the leaders of well-known communities (83%). The 9 valid copies got recovered from 12 issued AHP questionnaires of the leaders of well-known communities (75%). The integrated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s:

The four main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were "community resource facilities", "personnel", "programs"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The four main-factors could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19

(5)

iv

sub-factors. The results of IPA combined with Delphi and Fuzzy Delphi were shown as follows: in 19 sub-factors, "interpret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 and “publicity” must be achieved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 However, “resources integrated program” and "funding" had higher importance but lower feasibility, so they were easy to become the problems of communities developing.

The results of AHP questionnaires by the Delphi panel and the leaders of well-known communities showed that "personne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main- factor, the secondary is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last are "community resource facilities", and "programs". Therefore, "personnel" is the core of all in the developing model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The model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is as follows: the enthusiastic volunteers of the community perceive decaying community, due to local supports, and communities facilities are transferred to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Besides, through the specialists’ help and suggestions, resource facilities in community are integrated and staffs are trained to draft projects to apply budget, to compos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ssons, and to be interpreters. Finally,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will be operated to the public officially,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will be correc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ferring process, several problems as “personnel”, “property right,”“political effect or diversity in groups”, and "funding" might be met by communities. They could be resolved by “personnel appealing”, “signing agreement on property right”, “drafting the community convention”, “avoiding imprope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istributing funding fairly”, and “searching multiple funding resources and cutting down expanding”.

Keywords: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s of communities, composing essential factors, Delphi Techniqu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6)

v

目錄

圖目錄 ... vii 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社區發展與環境資源設施的關聯性 ... 7 第二節 社區發展與永續經營之相關研究與案例 ... 17 第三節 自然中心及環境學習中心 ... 27 第四節 環境學習中心發展模式與組成要素 ... 37 第五節 環境學習中心相關文獻之研究方法探討 ... 44 第六節 AHP 層級分析法應用於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之相關研究 ...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58 第三節 專家德懷術之調查 ... 61 第四節 社區領導人之問卷調查 ... 64 第五節 知名社區領導人模糊德爾菲及 AHP 問卷調查 ... 6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專家訪談結果與討論 ... 69 第二節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專家調查結果 ... 82 第三節 專家之層級分析法(AHP)結果 ... 87 第四節 社區領導人社區現況調查問卷 ... 91 第五節 知名社區模糊德爾菲及層級分析法調查結果 ... 98 第六節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發展模式 ... 110

(7)

vi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 113 第二節 建議 ... 116 參考文獻 ... 117 附錄 ... 132 附錄一: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初始架構圖 ... 132 附錄二:第一回德懷術問卷 ... 133 附錄三:德懷術專家學者名單 ... 139 附錄四:「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探討」訪談大綱 ... 140 附錄五:訪談大綱專家審查名單 ... 142 附錄六:專家及社區領導人之層級分析法(AHP)問卷 ... 143 附錄七:社區領導人問卷-社區發展為環境學習中心之現況、轉型意願及遭遇 問題調查之問卷 ... 147 附錄八:模糊德爾菲及 AHP 問卷發放之社區 ... 152

(8)

vii

圖目錄

圖 1 環境學習中心構成要素圖(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 ... 2 圖 2 環境學習中心構成要素圖(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 ... 40 圖 3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圖 ... 43 圖 4 階層式決策架構(資料來源:Saaty,1980) ... 49 圖 5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主次要組成要素架構圖 ... 57 圖 6 本研究流程圖... 60 圖 7 以次要素重要性及可執行性為 XY 軸之散佈圖 ... 86 圖 8 以次要素重要性及可執行性為 XY 軸之散佈圖(社區填答結果) ... 102 圖 9 以次要素重要性及可執行性為 XY 軸之散佈圖 ... 105 圖 10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圖(主次要素依層級權重比例(L)排列) .... 112

(9)

viii

表目錄

表 1 社區資源分類... 9 表 2 具發展潛力之社區資源及產業特色 ... 13 表 3 永續社區發展研究案例 ... 22 表 4 山美社區之觀光衝擊: ... 25 表 5 問卷之基本設計形式 ... 50 表 6 n 階正倒值矩陣的隨機指標值表 ... 52 表 7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之重要性及可執行性 ... 83 表 8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主要素之權重比例及排序 ... 88 表 9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次要素權重比例及排序 ... 89 表 10 社區領導人基本資料分析表 ... 92 表 11 社區發展現況統計結果分析表 ... 94 表 12 社區環境資源設施好壞統計結果分析表 ... 95 表 13 社區學習中心提供戶外教學及導覽解說服務現況統計分析表 ... 96 表 14 社區轉型成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意願及可能遭遇問題 ... 97 表 15 各主次要素重要性與可執行性之模糊德爾菲之檢定值及共識值結果 ... 99 表 16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次要素之社區領導人模糊德爾菲及專家德懷術之 重要性及可執行性綜合結果 ... 104 表 17 社區領導人 AHP 問卷之主次要素權重比例及排序 ... 107

(10)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近幾十年來的經濟快速成長及人口集中到都市發展,加上缺乏妥善的 環境保護及資源管理,以致居住環境品質日益低落。尤其是在都市地區,因土 地使用密集,不相容土地使用互相干擾,使得都市環境品質更形惡劣,影響到 居民的生活品質(李永展,1995)。故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強調自 發性的社區發展方案,將社區自然資源、社區文化及社區產業加以整合,希望 能達到活化社區的目的、提高居民生活環境品質的目標。 社區原本即存在許多資源設施,如自然設施、環境設施、文化設施、產業 設施等,有一些是慘澹經營,僅能勉強維持社區民眾的休閒與文化傳承的功 能;而有一些是沒有善加利用,成為社區沒落的象徵,甚至是社區毒瘤,影響 社區居民的安全與社區發展(曾家鈺,2007) 。這些資源許多是零散而缺乏整 合,僅供社區民眾少部份休閒的用途,較難發展成有效的環境學習帶。反之, 若能妥善整合這些周邊資源,使之成為休閒遊憩場所,甚至是環境學習中心, 不僅社區中的閒置空間能得到適當利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還可供作學校師 生學習及社會大眾休閒與遊憩的場域,而具有環境教育的功能,甚至可保護當地 自然資源,達到自然保育的目標,更甚者還可以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帶來觀光人 潮,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如同與休閒農業等相關附加價值高之產業配合的生態 社區,尌可因此從中創造人口回流與鄉村生機的契機(游以德、呂適仲、王凱 民,2003)。 社區若要能永續發展,首先社區需要擁有清潔、衛生、恬靜、怡人的景觀 環境及一些圍繖於社區四周的自然及環境資源,如: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 心、登山步道、自行車道、閒置頄苗寮等來作為社區永續發展的支援系統,如 此社區才容易維持一蟲鳴項叫多樣化的生態環境,讓老弱婦孺都能過著適意、 安全的生活,讓社區老人能有踏青、登山、健身、休閒的去處,社區附近的家 長們有親子活動學習的地方,學校師生能有一環境戶外教學的場域,讓社區能 維持著自給自足的經濟及相互扶持的社會;而這樣的理想社區生活情境,經常 需要社區精英的群策群力、凝聚社區居民共識,外加專家輔導及政府經費的支

(11)

2 援,發展成社區推動的力量;再者,社區居民在看到了社區共同願景及希望之 後,社區居民將被喚貣,積極參與社區永續發展活動,成為社區本體的自我意 識方面的認定(李永展,2003)。而這些社區周圍的自然及環境資源系統若能妥善 經營,也必能吸引前來活動參觀及生態旅遊的人潮,也有助社區產業的永續經 營及發展;如此社區文化、產業及自然環境、及自然環境教育才得以真正的永 續發展。 所以,若能以社區的各項資源為基礎進行整合,成為環境學習中心(以下稱 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不僅社區與與民眾能有良好互動、對於推行環境教 育、社區永續發展等方面,更能有極大的成效,又鄉村社區之內部結構與都市 社區有顯著不同的特性,因此基於社區資源而設置的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尌有 其易達性與必要性(郭怡秀、歐陽奇,2002)。 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提出一個環境學習中心(或是自然中心)要能夠存 在,必頇具備四項基本要素:1.活動方案;2.設施;3.人;4.營運管理,這四個要 素彼此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其中又以活動方案為核心,如圖 1: 圖 1 環境學習中心構成要素圖(周儒、林明瑞、蕭瑞棠,2000) 因傳統環境學習中心具備既有的土地區域,已配置房舍、設施、專業人 員,故需要規劃發展活動方案,以助於整個環境學習中心之運作。本研究擬依

(12)

3 此作為建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基礎,由此四要素:設施、人、方案及營運 管理,進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之探討。 本研究的「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和「傳統環境學習中心」在此四個要素的 差異分述如下: 1.設施:「傳統環境學習中心」所指的設施是中心內所具備的設施、解說設施、 教育設施、生活設施、環境設施。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指的是「社區資 源設施」,即社區內可供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利用的各項軟硬體設備。包含原 本即存於社區的環境設施、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具當地特色的產業資源、及 可供整體營運之設施,如;停車場、廁所等。故本研究將此要素更名為更明 確、更符合本研究方向的「社區資源設施」, 2.人員:「傳統環境學習中心」指的人員是中心所配置之專業人員,包含中心的 經營管理者及教育人員,另外還有夥伴與環境學習中心的服務使用者。「社區 型環境學習中心」指的人員則是有服務熱忱,願意整合社區資源而從事經營管 理的人員、協助社區進行規畫或設計課程的專家、進行課程設計、導覽解說的 人員,志工及其他支持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地方熱心人士,這樣社區型環境 學習中心方能運作,也才有實質上的意義。 3.方案:「傳統環境學習中心」的方案主要是指活動方案,包含:環境教育、環 境解說,以及環境傳播,針對環境學習中心所舉辦之活動的相關方案。「社區 型環境學習中心」的方案則是建立中心相關事項的規劃方案。包含:整合各項 資源與人力的方案、環境教育方案、規劃旅遊配套行程之健康休閒方案、解說 活動、解說人員及志工培訓方案、及相關活動宣傳與傳播教育理念等的各項方 案。 4.經營管理:「傳統環境學習中心」是由配置至中心的人員進行經營管理、管理 經費、維護各項設施,及管理土地。「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經營管理,負 責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整體的運作、發展,再結合承接活動的收入或計畫補助 等經費,管理場域,進行設施維護維修,並將中心的理念、活動對外宣傳,讓 民眾知道、參與,以引來人潮,以利中心之永續發展。 綜合以上,這種基於社區資源而發展的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其發展模式、 歷程、影響因素與傳統的環境學習中心有著極大的不同,包括:場域設施是現

(13)

4 存的,不需再投入大量人力、經費,各自產業或資源機構營運及專業人才已經 尌緒;然而,社區中的各項資源設施是散落各處,不是集中於一個固定場域, 亦缺乏專業解說訓練及各設施資源間的路線連接等,故本研究將核心要素定為 營運管理,在建立營運管理要素後,整合社區中散落各地的資源設施,配合相 關經費運用,管理場域、維修等,並號召人員,依方案執行各規劃事項。 本研究擬邃請專家進行專家德懷術研究法,以多次的問卷調查確立社區型 環境學 習中心 各項 組成要 素,並 由層 級分析 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整合相關領域之專家意見,確立主次要的層級因子及權重,探討其發展 模式。德懷術是已被證實為極有用的研究法(謝文全,1989),此法是利用多次 的問卷調查,在專家不互相見面、互相討論影響的情況下,獲得所有專家學者 對於問題的共同意見。而環境教育應用 AHP 層級分析法則可以篩選出指標要素 的權重,如黃絢詵(2005)都市綠網生態環境教育評估研究中為建立都市綠網規 劃之準則,探討以環境教育功能為導向之評估架構;王仁政(2005)永續大學校 園生態評估指標系統之建構;林晏州(2002)利用 AHP 法建構台灣地區國家公 園永續經營管理指標之研究...等。這種「層級分析法」是 Thomas L.Saaty 經過多 年的研究,於 1971 年進行應變規劃問題研究時所發展出來的一套決策方法,它 可應用於優先順序之決定、規劃資源、分配、預測及投資組合方面。層級分析 法最大的特性在於能把複雜、多變化、多人員、多期間及多準則的決策問題, 經由對此問題學有專長或累積相當經驗的個人、學者、實際執行管理人員或政 府相關部門官員,藉由群體討論方式,匯集個人意見,將問題加以層級化、結 構化成簡明要素的層級系統,提供決策者進行整體判斷,從而獲致較合理正確 的決策(黃卿爾,2006)。 故本研究擬使用專家德懷術研究法及層級分析法探討基於社區資源發展而 成的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組成要素及其發展模式。

(14)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和「傳統環境學習中心」發展歷程有明顯的不同, 除了著重學校師生環境戶外教學之學習成效外,也要考慮附近社區民眾親子活 動、休閒旅遊的需求,因此此種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所提供的服務模式,也與 一般的傳統型環境學習中心及旅遊據點所提供的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主要目 的有三: 一、了解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建立模式主次要的構成要素,包括:社區資源設 施、人員、方案、營運管理等主要素及其下之次要素,及其權重比例。 二、了解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之發展模式為何。 三、了解發展成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所遭遇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爲達到上述三個目的,而擬進行專家德懷術、層級分析法,及社區之問卷 調查,以進行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之探討。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ㄧ、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 「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指由社區熱心人士整合社區附近的資源設施(包 括:自然資源、產業資源、文化資源、環境設施、營運設施)成為一環境學習 帶,透過資源整合、營運方案及妥適的課程安排、活動規劃、人員解說等服 務,提供社區附近學校師生進行戶外教學及民眾進行親子活動、休閒旅遊的場 域(林明瑞,2007)。 二、組成要素 本研究所指的「組成要素」,係指發展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的主次要因 素,包括社區資源設施、人員、方案、營運管理之主要素。再依此細分各次要 組成要素,包括:「社區資源設施」下的環境設施、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產業

(15)

6 資源、營運設施及交通亲利性等;「人員」中的經營管理者、專家協助、解說人 員及志工、課程設計人員、地方支持者等;「方案」中的資源整合方案、環境教 育方案、健康休閒方案、解說及培訓方案、企劃行銷推廣方案等;「營運管理」 之下的經營管理、經費、場域管理與維護、宣傳等各次要要素。 三、發展模式 社區附屬或周圍的主次要組成要素發展而成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的機 制,包括各項要素之整合方式權重、比例決定、發展歷程、運作可行性及面臨 阻礙時的解決之道。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擁有較多社區資源設施,或具較高知名度之社區為主要研究對 象。 二、研究限制 1. 因本研究以擁有較多社區資源或具較高環保知名度之社區為主要研究對 象,故不能普遍推論到全國所有社區。 2. 本研究發展模式不能普遍推論所有的社區發展模式或環境學習中心發展 模式。

(16)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目標為建構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及探討其發展模式,故以 下各節首先將回顧社區發展與自然環境資源設施的關聯性,及社區附近有何資 源設施;再進行社區經營與永續發展之相關研究與案例探討;其次回顧傳統自 然中心及環境學習中心設置現況及阻礙,並了解其在生態旅遊與戶外教學中的 發展及其發展要素與模式;最後整理環境學習中心相關文獻之研究方法及 AHP 法應用於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之相關研究,以供本研究參考。

第一節 社區發展與環境資源設施的關聯性

社區附近常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設施,如:自然資源、環境資源、文化資 源、及產業資源等設施,這些資源設施是社區居民所共同擁有的財富,若維 護、經營妥當,一方面可成為附近民眾休閒、親子活動及生態旅遊的最佳去 處,一方面也可成為學校師生環境戶外教學的最佳場所,甚至可以相互整合, 進一步發展成為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倘若這些資源設施維護不善、經營不 好,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功能,甚至為社區安全及環境衛生品質造成嚴重的禍 害。自然環境是社區所擁有的最大資源,雖然被破壞,但是若加以保護及保 存,仍然是豐富可持續應用的資源(蔡宏進,2005),以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設施 為例,如果發展得好,這些圍繖於社區四周的自然及環境資源,如:自然中心、 環境學習中心、登山步道、自行車道,或是閒置而可供休閒的設施,亲可作為社 區永續發展的支援系統,讓社區老人有踏青、登山、健身、休閒的去處,社區 附近的家長們有親子活動學習的地方,學校師生有一環境戶外教學的場域;但若 這些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發展不好,雖然其中擁有各種環境資源,如動植物物 種、自然環境景觀、社區文物遺址,尚可維持生物多樣性,但如果未能適當整理 規劃及適當的維護管理,經常是雜草叢生,環境衛生堪慮,環境景觀可能相當 不理想,甚至成為社區毒瘤,有治安及安全上的疑慮。而這些資源若能結合一些 閒置農地、頄塭轉型為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心、或休閒農場,亲可擔負環境 教育及自然保育的功能,更可避免台灣在加入 WTO 之後的閒置農地、頄塭因不

(17)

8 當轉型為工商業用地,而對整體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且對當地的 自然環境景觀及生態環境的維護也會有大助益,吸引前來活動參觀及生態旅遊的 人潮,也有助社區產業的永續經營及發展,以促進當地經濟繁榮(彭秀萍、毛冠 貴,2004);如此社區文化、產業及自然環境、及自然環境教育才得以真正的永續 發展。 一、社區資源設施種類 陳柏言(2006) 將發展生態社區所需資源分為四大類:(1)專業知識資源;(2) 自然、人文及產業資源;(3)經費資源;(4)人力資源。高淑美(2002)將社區資源 分為四類:(1)人力資源(2)物力資源(3)財力資源(4)組織資源。 游家政(1997)將社區資源分為六類: (1)自然資源:係指社區原本具有的地理特徵,如道路、河川、山林、田野以 及生物、生態環境等。 (2)設備資源:係指社區的機關團體與學校等公共建築物以及公園、圖書館、 社區活動中心等設備。 (3)組織資源:包含政治性組織、經濟性組織、公共性組織、娛樂性組織、治 安維護組織與衛生保健組織等。 (4)人力資源:包含家長、民俗技藝人員、民意代表、工廠技術員、商業、企 業人士以及各從業人員與專業人員。 (5)文化資源:包括固有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宗教亯仰、古蹟文物與社 區發展資料等。 (6)技術資源:社區內有些專業單位從事技術性工作,可以提供教學上的技術 支援,如電腦公司。 莊翰華、吳郁萍(2000)於闡釋社區總體營造時,提出五類社區資源: (1)自然資源:指氣候、植物、動物等天然資源。 (2)生產資源:指農、林、漁、牧等之加工品及廢棄物之再利用。 (3)景觀資源:指自然、人造、生活情境等綜合景觀。 (4)文化資源:指民俗節慶、歷史文物、社交網絡等文化。 (5)人的資源:指社區居民、社區組織、公務人員、專家學者等。 其餘研究者針對社區資源分類,如下表1所示:

(18)

9 表 1 社區資源分類 資料來源:曾兆興,2004 研究者 年代 社區資源分類 白秀雄 1978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人文資源、其他 張新松 1983 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人文資源、天然資源、組織資 源、技術資源、職業資源、觀光資源、潛在資源 蕭增塘 1985 人力資源、環境資源、機構資源、經費資源、設備資源、技術資源 周煥臣 1992 人力資源、自然資源、機構資源、文化資源 張幸愉 1994 資源性質:天然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文化資源 資源形態:有形資源、無形資源 林勝義 1995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文獻資源 黃政傑 1996 人文環境資源、自然環境資源、社會環境資源 謝玉新 1996 自然資源: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環境 人文資源:有形資源、無形資源 蔡漢賢 1997 無形資源(參與感、責任感、榮譽感) 有形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 王秋絨 1997 顯著及潛在有形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 顯著及潛在無形資源:社區意識、互助倫理規範 陳蕙君 1998 人力資源、物力子資源、自然資源、組織資源 徐 薇 1999 人的資源、物的資源、事的資源 林振春 2000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文獻古蹟資源、自然 環境資源 李宗派 2000 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人文資源、人緣資源 張碩玲 2001 人的資源、物的資源、事的資源

(19)

10

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所舉辦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中所共同簽 署的「21世紀議程」(Agenda 21)尌是強調社會的永續性(social sustainablity), 而為了達到永續人類居住的目標,必頇發展出一種先進的社區模式,此種社區 即是「永續社區」,以經濟永續、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概念作為發展基礎。經濟 永續強調經濟的多元性與環境的相容性;環境永續強調健康的生態系統與生物 多樣性,而社會永續強調社會正義。此三面向是相互影響的,尤其以環境永續 為最重要,認為要維持一個社區永續性的關鍵在於當地的自然資源,因為所有 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都需要自然界的供給與代謝,若我們過度攫取自然資源 或破壞環境,那麼都可能造成環境浩劫,而使得社區發展無法永續(倪進誠、林 冠慧、張長義,2004)。Hoff(1998)將永續社區分為都市型社區、鄉村型社區、 區域型社區,三種社區因其資源及經濟所著重之議題也有不同(張珩、邢志航, 2004);「都市型永續發展社區」著重處理生態環境污染及都市貧富不均的永續社 區生活環境議題;「鄉村型永續發展社區」著重解決環境資源不足及產業轉型, 社區產業永續發展之相關議題;「區域型永續發展社區」著重共生生態領域範圍 內之永續發展議題。 (一)永續社區推動重點工作及要領(SCN, 2005) 1.重點工作 (1)生態教育及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及用於自然保育及環境教育。 (2)自然資源規劃利用。 (3)生態工法及生態綠化理念之推廣。 (4)社區生物多樣性。 (5)生態與傳統產業、文化產業結合之研發及輔導。 (6)有機農法之輔導及推廣。 (7)基礎產業之精緻化及個性化。 (8)在地保育及社造團隊之輔導。 (9)生態解說專業及服務行銷理念之建立。 2.推動要領 生態為體,產業為用:活絡而永續的經濟是社區營造的核心思維,永續 社區營造需以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為基礎,以發展永續社區產業為目

(20)

11 標,提供優質之生態旅遊、居家環境及經濟收益為著眼。 由上所述社區若要能永續發展,首先社區需要擁有清潔、衛生、恬 靜、怡人的景觀環境及局部蟲鳴項叫多樣化的生態環境,老弱婦孺都能過著 適意、安全的生活,適合老人踏青、登山、健身及親子學習等活動,學校師 生進行環境戶外教學…等,社區需能維持著自給自足的經濟及相互扶持的社 會;而這樣的理想社區生活情境,經常需要社區精英的群策群力、凝聚社區 居民共識,外加專家輔導及政府經費的支援,發展成社區推動的力量;再 者,社區居民在看到了社區共同願景及希望之後,社區居民將被喚貣,積極 參與社區永續發展活動,因而社區的自我永續的推動機制自然形成。而這與 目前行政院正在推動「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的願景目標及六大面自推動策 略內涵非常吻合。 (二)健康社區六星計畫 「臺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之六大面向內涵與推動策略: 1.產業發展 (1)促進有機農業及綠色消費:透過有機農業之產銷經營輔導,推廣綠色生 產與綠色消費觀念,增進健康社區發展基礎。 (2)發展產業策略聯盟:輔導地方政府規劃休閒農業區,發展休閒農業,並協 助鄉鎮進行總體規劃,形成帶狀或區域結盟發展。 2.社福醫療:共同營造健康社區。 3.環境景觀 (1)社區風貌營造:鼓勵社區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透過居民參 與模式,自力營造景觀特色及環境美化等工作,打造都市及農漁村之新風 貌。 (2)社區設施及空間活化:鼓勵社區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結合地方特色產業 及傳統節慶活動,作為地方文化設施。 4.環保生態 (1)推動清淨家園工作:鼓勵社區成立環保志工隊,進行環境整理及綠美化工 作,推動發展「綠色社區」。

(21)

12 (2)加強自然生態保育:推動社區生態教育工作,宣導生物多樣性理念,並鼓 勵發展社區林業及生態社區,建立社區與生態之伙伴關係。 (3)推動社區零廢棄:宣導社區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教育居民進行零廢棄及 全分類等基礎工作。 (4)強化社區污染防治:加強社區空氣及河川等污染防治工作,輔導成立河川 污染防治志工巡守隊,使生活污水減廢及活化。 以社區居民及團體為主的社區資源自然保育工作,近年也在全球各地正快 速的發展(Curtin,2002)。例如桃米社區利用社區生態資源建構全面性的生態 保育觀念,有效的提昇人民生態涵養,並廣泛推動社區、農村、河川、帄原、 森林等地區之保育工作,尌是從最基層的社區開始,帶領社區居民一貣改變觀 念,投入生態保育及生態旅遊,獲得相當的成效。共同維護家園的自然環境資 源能成為社區發展的動力,如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因為溼地的發展與社 區的重建而凝聚;又如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社區,因為社區居民封溪護頄的共 識而團結(傅茹璋,2002)。目前中部地區之社區內擁有自然資源、社區組織健 全發展、社區固民具有生態共識、社區人力素質齊全、社區已規劃出整體發展 方向之較具發展潛力的社區有:南投縣澀水、五城、車埕、頭社、北山、梅 林、石門、永興、坪頂、匏仔寮、和興、內湖、桂林、桃米、雲林縣湖本、華 山、棋盤、樟湖、台中縣大雪山、裡冷、松鶴、白冷圳等社區(邱美蘭、李麗 華、彭國棟、蘇錦松,2004),見下頁表 2。 表 2 所列舉之社區發展係以當地之自然資源與文化產業資源為重心,而自然 資源和文化產業資源代表地方的形象及生活的命脈,因此居民為維護家園及維 持經濟,對於地方自然資源和文化產業資源維護將產生認同感及使命感。透過地 方組織的力量凝聚地方意識,將地方自然環境資源和文化產業資源視為社區發 展的重要工作。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社區投入社區文化的保存、建設及環境的 改善工作(陳建甫,2001)。而其中環境整理及綠美化對社區改善的成效最為顯 著,也較能吸引社區民眾的投入。林明瑞、謝有誌(2005)研究中亦發現,環保 模範社區在「自然生態環境破壞」的環境威脅覺知較深,因此反應及需求也較為 強烈。

(22)

13 表 2 具發展潛力之社區資源及產業特色 社區地點 社區名稱 環境資源及產業特色 南投縣頄池鄕 澀水社區 紅茶、竹編、素燒陶製品、森林步道、民宿、特 色美食 南投縣頄池鄕 五城社區 螢火蟲、森林及河川資源 南投縣水里鄉 車埕社區 木藝、觀光鐵路、懷舊文化、酒莊 南投縣頄池鄕 頭社社區 自然生態、泥炭土活盆地、傳統農村聚落、絲瓜、 後尖山步道 南投縣國姓鄉 北山社區 921 地震地景、臺灣水鹿產業、香菇、九份二 山、民宿 南投縣國姓鄉 梅林社區 芙蓉瀑布、糯米橋、茄苳神木、鄉土文物 南投縣國姓鄉 石門社區 客家產業文化、環保生態、溪流及岩石景觀 南投縣水里鄉 永興社區 牛轀轆文化、芒果老樹 南投縣草屯鎮 坪頂社區 老樟樹、臺地景觀 南投縣草屯鎮 匏仔寮社區 竹筍、八卦窯(紅磚) 南投縣中寮鄕 和興社區 原生植物園、有機農業、蝴蝶、螢火蟲、生態池 南投縣鹿谷鄕 內湖社區 茶、竹筍、螢火蟲、三生緣區 南投縣埔里鎮 桃米社區 蜻蜓、豆娘、蛙類、項類、紙教堂、溼地、親水 公園、水上瀑布、民宿、特色美食 雲林縣林內鄉 湖本社區 八色項的故鄉、八色項咖啡(有機農場)、臺灣藍 鵲、黑冠麻鷺、赤翡翠 雲林縣古坑鄉 華山社區 華山咖啡、水土保持教室、大尖山 雲林縣古坑鄉 棋盤社區 柳丁、地質地形 雲林縣古坑鄉 樟湖社區 植物、項類、昆蟲、峽谷地形、貝殼化石、森林 小學 臺中縣和帄鄕 大雪山社區 生態景觀、植物、蛙類、昆蟲、森林步道、螢火 蟲、甜柿 臺中縣和帄鄕 裡冷社區 自然景觀、動植物、溫泉、茶、泰雅族部落文化 臺中縣和帄鄉 松鶴社區 五葉松、泰雅族部落文化 臺中縣新社鄉 白冷圳社區 自然景觀、河階地、白冷圳水利工程、動植物、 水果花卉、菇業 嘉義縣阿里山鄉 山美社區 鯝頄、鄒族部落文化 彰化縣福興鄕 福寶社區 水項、濱海植物、溼地保護 彰化縣埔鹽鄉 埔南社區 蝴蝶及獨角以復育、傳統蔬菜加工(菜乾) 宜蘭縣蘇澳鎮 無尾港社區 水項保護區、生態社區、沿海溼地、石板屋 臺南縣南化鄉 關山社區 原生植栽、地景、竹子產業、紅糖、巴氏小雨蛙 臺南縣龍崎鄉 牛埔社區 泥岩地形、水土保持成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3)

14 聯合國於援助雲南 YUEP 專案中探索以社區居民為主體之資源共管模式,此 模式為: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經協商結成的一定的組織,按 照達成的協定,對社區內自然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利益共用、風險 共擔,以增加當地區民經濟收益和改善社區生態環境為宗旨的管理方式。其指 導思想一是承認社區居民及其集體是當地自然資源的主人;二是充分相亯居民 具有管理好該社區資源的能力,此模式之理論為(趙俊臣,2006): 1. 社區居民知道自然資源對人類的價值,因而是願意管理的 2. 社區居民懂得適合當地的自然資源管理技術 3. 社區民眾具有管理保護自然設施的有效辦法 4. 經由社區共管,社區民眾從自然資源中獲取生態和經濟的效益 5. 社區居民組織能與政府輔導單位、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林業科技人員 獲得發展共識與協調 二、環境資源設施在教育上的功能 社區周圍的自然及環境教育資源與社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是社區裡的 自然公園與自然教室,對社區有著以下各種功能(Fellizar, 1994; The community Page, 2005;行政院,2003): (一)休閒、健身的功能:社區附近的自然及環境資源設施,經常以植栽、綠 帶為主,也有呈現林地的面貌,身負「都市之肺」等多樣化之功能。社區居 民及老人可以利用社區周圍的自然及環境資源進行健身活動及休閒活動。 (二)親子活動、生態旅遊的功能:社區居民及老人可以利用社區周圍的自然 及環境資源,進行親子活動、生態旅遊等活動,提供親子共同學習成長的 機會,而社區內的家庭更可以經常性地自行前往做自然觀察,交換環境教 育知識,如此可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是值得推廣的家庭休閒方 式。 (三)環境教育的功能:而且步道安全,路程短、速度慢,是都會區內男女老 少、3~99 歲民眾均可參與的都會休閒活動。社區附近學校的師生,可以利 用社區周圍的自然及環境資源,進行戶外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自然及環境

(24)

15 資源設施規劃時,應儘可能齊備該設施及鄰近社區之相關資料,提供社區 內各級學校作為自然學科、人文社會及鄉土課程之場所及素材,可以彌補 過去校園內缺少自然生態環境,侷限於教科書授課之缺憾。 (四)自然保育及環境景觀維護的功能:社區因有周圍的自然及環境資源系 統,當地的物種及環境景觀,而得以保留及維護下來。可鼓勵社區居民親 手培育植栽、灌溉樹苗並進行認養、護樹行動,推廣生物多樣性理念及建 築生態工法,建置社區生態解說系統,進行社區生態復育,並強調社區永 續養護原則;且應適時並主動協助社區居民進行社區綠化、河川生態保育 與地景維護等工作 (五)文化資產保護的功能:社區因有周圍的自然環境資源系統,當地的文物及 文化資產,可以在一定更新的閒置空間重新展示,而獲得新的生命,而得以 保留下來。 (六)塑造地方文化意象:透過有效保存、傳承、活化及再利用當地文化資產, 作為發展地方文化產業及文化觀光之基礎;鼓勵社區居民關心周遭文化資 產,培養社區居民空間美學觀念,提昇遊憩休閒場所品質,塑造地方文化意 象。並可藉由社區自發性參與維護、整建,有效活化及再利用;輔導社區整 建休閒設施,進行社區小型空間改造美化、現有公共空間活化利用、社區識 別系統建立及社區空間美化人才培育。 (七)促進社區產業發展的功能:社區因周圍的自然及環境資源吸引一定的人潮 前來參觀,而能有效促進社區產業的永續發展。 (八)社會參與的機會:自然及環境資源設施規劃完成後的經營管理,需要組織 社區民眾以團體的力量來參與,所以社區內的居民,若能擔任義務解說員或 環境教育輔導員亲扮演了靈魂人物的角色,由單純傳播知識的解說義工,轉 型為凝聚社區資源與共識,引導社會參與的社區工作者。則解說員本身服務 社會層面的提升及誘導人際互動的角色扮演,是自然步道的另一項收穫。 根據周儒(2001)的研究指出,社區附近的自然資源設施主要是在提供一個 場域,這可以結合專業人力、課程方案以及環境資源,讓社會大眾能運用這個 媒介,在環境中學習(in environment);學習環境的知識(about environment);

(25)

16 以至於為了環境而學習(for environment),以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 教育不能只侷限於教室裡,應跨越學校的有形圍牆,走進社區,積極結合 社區資源,透過有系統的課程實施,讓社區是學校最大的校園的理念能落實, 將整個社區納入教學的素材,經由社區人士與學校教師的互動,將社區中可供 教學設站的點,一一發掘出,不論古蹟、人文、宗教或是自然景觀,都可以將 它單獨設站,或者與現有的課程相結合,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將與社區的發 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貣,使學生對社區的情感自然流露。陳浙雲、余安邦(2002) 提出「社區有教室」之概念,此概念是以學生所生活的社區中之各種可能潛在資 源,做為學習的空間與材料。如社區內人文、藝術、社會、自然生態等空間,及 在地民間工作者之工作場域,來做為學生學習的教室。再透過有系統的課程設計 與實施,引導教師與學生積極向社區學習。 社區中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蘊藏著人力、財力、自然、文化與行政組織 等資源,端看教學者會不會開發與運用。事實上,社區中有很多的團體和民眾 對地方的教育仍是非常熱衷與關心,通常十分樂意在規劃上與發展上給予學校 協助,或是提供相關物資與器材。所以學校應該適時地為社區民眾提供服務的 機會,不用事事都學校自己來,或是不好意思打擾社區民眾,讓民眾能參與學 校的教學活動,一方面民眾可重新指認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強化其對學 校的認同感,建立良善的社區關係。在教學中若能利用各類資源來協助教學, 既可以解決教師單打獨鬥的窘境,又可豐富教學內涵,使教學更趨於真實性與 活潑化,更能讓學校教育與社區文化融為一體。 農村的自然及人文環境資源相當豐富,若能善加利用,發展生態旅遊,將 可帶動農村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益,並激發居民與遊客共同維護農村環 境,已達到農村社永續發展的目標。

(26)

17

第 二 節 社 區 發 展 與 永 續 經 營 之 相 關 研 究 與 案 例

一 、 永 續 社 區 及 生 態 社 區 評 估 準 則

依 據 全 球 生 態 社 區 網 絡 (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之 評 量 標 準 , 永 續 社 區 必 需 在 生 態 環 境 、 社 群 關 係 及 經 濟 生 活 、 精 神 及 文 化 等 三 方 面 都 能 永 續 , 才 能 稱 為 永 續 社 區 。 社 區 永 續 發 展 的 基 本 要 素 包 括 : 社 區 擁 有 專 業 協 助 且 社 區 居 民 齊 心 協 力 之 人 力 資 源 ; 社 區 擁 有 豐 富 、 多 樣 的 自 然 資 源 以 及 社 區 擁 有 文 化 及 產 業 資 本 資 源 等 。 和 本 研 究 相 關 的 評 量 標 準 包 括 ( 彭 國 棟 , 2005 ; Francis, 2004 ; Hibberd & Harker, 1997 ; Hart, 1999): (一 )社 區 的 生 態 層 面 1. 自 然 界 的 生 命 生 態 系 統 及 自 然 運 作 過 程 的 受 到 尊 重 ; 野 生 動 物 及 植 物 的 棲 地 受 到 良 好 保 護 。 2. 食 物 的 來 源 主 要 來 自 當 地 或 同 一 生 態 區 域 的 鄰 近 地 區 , 是 有 機 、 沒 有 污 染 的 , 並 可 提 供 均 衡 的 營 養 。 (二 )社 區 的 社 會 層 面 1. 個 人 的 成 長 、 學 習 及 創 造 力 都 能 受 重 視 與 培 育 ; 所 有 年 齡 層 的 團 體 都 能 透 過 各 種 的 教 育 方 式 得 到 教 導 與 學 習 的 機 會 。 2.可 選 擇 各 種 方 式 來 恢 復 、 維 持 或 促 進 健 康 (身 體 的 、 心 理 的 、 情 緒 的 和 精 神 的 ), 包 括 自 然 及 各 種 療 法 —例 如 靜 思 及 體 能 活 動 。 3. 社 區 高 齡 義 工 的 影 響 : 社 區 中 的 退 休 人 員 是 社 區 中 有 經 驗 、 得 以 靈 活 運 用 的 重 要 人 力 資 源 。 高 齡 者 具 彈 性 、 穩 定 的 空 閒 時 間 , 再 憑 著 他 們 對 社 區 的 熟 悉 度「 在 地 化 」發 揮 他 們 的 知 識 , 可 使 退 休 後 的 中 高 齡 人 士 不 致 和 社 會 脫 離 , 也 解 決 社 區 人 力 資 源 不 穩 定 的 問 題 。 (三 )生 態 社 區 評 估 原 則 林 尤 麗 (2004)提 出 都 市 生 態 社 區 之 評 估 原 則 , 如 下 : 1. 環 境 化 設 計 : 能 考 量 環 境 污 染 、 生 物 多 樣 性 、 生 態 棲 地 變 化 ; 噪 音 防 治 、 淨 化 空 氣 、 環 境 綠 美 化 、 土 壤 亰 蝕 控 制 、 植 栽 及 鋪

(27)

18 面 保 水 、 地 方 生 態 文 化 保 育 。 2. 有 效 環 境 管 理 : 資 源 回 收 、 資 源 再 利 用 、 雨 水 及 廢 棄 物 再 利 用 、 節 約 能 源 、 居 民 參 與 管 理 、 居 民 共 同 規 劃 、 專 業 者 參 與 規 劃 。 3. 生 態 工 法 建 築 及 設 施 : 植 栽 綠 化 及 配 置 、 透 水 層 設 計 、 生 態 復 育 與 保 育 、 生 態 觀 賞 緩 衝 區 、 綠 建 築 。 4. 社 區 人 文 化 : 無 障 礙 空 間 、 地 方 文 化 活 動 、 社 區 安 全 規 劃 、 居 民 在 地 情 感 、 社 區 意 識 。 5. 推 動 環 境 教 育 活 動 : 永 續 生 態 保 育 、 社 區 環 境 認 識 、 專 業 志 工 培 育 。 二 、 社 區 發 展 文 建 會 於 1994 年 提 出「 建 立 社 區 共 同 體 意 識 」,大 力 推 展「 由 下 而 上 」 、 「 居 民 參 與 」 、 「 社 區 自 主 」 及 「 永 續 經 營 」 觀 念 的 「 社 區 總 體 營 造 」 政 策 , 以 由 下 而 上 的 操 作 方 式 、 自 立 自 主 的 經 營 、 自 動 自 發 的 精 神 、 全 民 參 與 工 作 、 代 代 相 傳 永 續 經 營 的 理 念 , 鼓 勵 居 民 自 主 參 與 公 共 事 務 , 更 進 一 步 推 動 地 方 文 化 產 業 振 興 計 畫 , 輔 導 地 方 政 府 整 合 文 化 產 業 資 源 , 朝 「 文 化 產 業 化 、 產 業 文 化 化 」 的 方 向 , 以 帶 動 地 方 文 化 蓬 勃 發 展,提 升 經 濟 效 益 及 居 民 生 活 品 質,並 以 社 區 居 民 為 共 同 承 擔、開 創 、 經 營 與 利 益 回 饋 的 主 體,以 社 區 原 有 的 文 史、技 術、自 然 等 資 源 為 基 礎 。 經 過 資 源 的 發 現、確 認、活 用 等 方 法 而 發 展 出 來,提 供 社 區 生 活、生 產 、 生 態 、 生 命 等 社 區 文 化 的 分 享 、 體 驗 與 學 習 ( 宋 稟 明 , 2002)。 (一 )社 區 總 體 營 造 基 本 理 念 「 社 區 總 體 營 造 」 的 基 本 理 念 為 ( 鄧 豐 懿 , 2000) : 1.由 下 而 上 的 運 作 方 式:以 社 區 居 民 為 主,整 合 地 區 公 共 事 務,依 序 推 動 , 採 用 由 下 而 上 , 由 社 區 到 地 方 政 府 的 方 式 。 2.自 立 自 主 的 經 營:地 方 居 民 自 行 組 織,結 合 專 家、學 者、文 史 工 作 者 與 政 府 單 位 , 依 社 區 實 際 需 要 規 劃 並 經 營 自 己 的 社 區 。 3.自 動 自 發 的 精 神:對 地 方 社 區 有 歸 屬 認 同 感,是 一 種 對 鄉 土 的 情

(28)

19 與 社 區 的 愛 , 自 動 自 發 的 投 入 社 區 公 共 事 務 的 營 運 管 理 。 4.全 民 參 與 的 工 作:社 區 無 論 大 人、小 孩、老 人 和 婦 女,無 階 級 、 職 業 、 性 別 貴 賤 之 分 , 共 同 討 論 社 區 事 務 。 5.永 續 經 營 的 工 作 : 社 區 的 營 造 並 非 將 一 些 理 想 付 諸 實 現 後 尌 結 束 , 社 區 的 經 營 發 展 是 隨 著 環 境 的 改 變 而 持 續 永 續 經 營 著 。 台 灣 社 區 的 總 體 營 造 已 有 十 年 的 歷 史 與 經 驗 , 許 多 社 區 在 社 區 意 識 的 大 旗 下 , 一 步 步 解 決 所 面 臨 的 困 境 , 找 到 社 區 的 自 主 和 自 己 的 路 , 以 南 投 縣 埔 里 鎮 桃 米 社 區 為 例 : 由 於 生 態 教 育 及 生 態 旅 遊 推 動 順 利 , 桃 米 社 區 內 已 漸 有 穩 定 的 訪 客 , 92 年 訪 客 數 量 約 有 16,000 人 , 營 運 收 入 約 957萬 元 , 回 饋 社 區 之 公 基 金 約 48萬 元 。 目 前 25位 解 說 員 、 11家 民 宿 、 8家 餐 廳 、 4組 社 區 媽 媽 美 食 班 、 10位 苗 圃 組 成 員 、 10位 自 主 營 造 團 隊 成 員 、 3 位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業 者 以 及 金 線 蓮 產 銷 合 作 社 等 都 曾 加 不 少 尌 業 人 口 及 收 入 。 社 區 居 民 已 漸 能 體 認 生 態 、 生 活 、 生 產 三 生 共 榮 的 可 能 性 , 也 對 未 來 進 一 步 共 識 及 行 動 方 向 , 提 供 回 饋 及 強 化 機 制 (邱 美 蘭 等 , 2004)。 彭 國 棟 的 研 究 提 出 : 桃 米 社 區 經 過 5年 之 生 態 及 永 續 教 育 的 推 動 後 , 有 愈 來 愈 多 的 居 民 感 到 並 相 亯 「 一 個 永 續 的 社 區 , 必 頇 在 生 態 環 境 、 社 會 及 經 濟 、 精 神 及 文 化 等 三 個 層 面 永 續 」 。 (二 )資 源 整 合 周 駿 憲 (2005)研 究 中 發 現 , 山 美 社 區 資 源 整 合 最 為 明 顯 的 現 象 是 「 環 境 資 源 」 、 「 人 力 資 源 」 、 「 財 務 資 源 」 三 種 資 源 面 向 , 且 三 種 資 源 面 向 之 間 有 階 段 性 的 區 別 。 第 一 階 段 為 環 境 資 源 面 向 、 第 二 階 段 為 人 力 資 源 面 向 、 第 三 階 段 為 財 務 資 源 面 向 。 在 環 境 資 源 的 歷 程 發 展 下 , 山 美 社 區 完 成 了 「 回 應 資 源 整 合 的 需 求 」 、 「 資 源 調 查 」 、 「 資 源 重 組 」 、 「 共 識 建 立 」 、 「 資 源 點 建 立 」 、 「 資 源 依 賴 與 互 補 」 、 「 建 立 社 區 資 源 網 絡 」、與「 奉 獻 」、「 亯 仰 」、「 傳 統 文 化 」、「 情 感 」 方 面 加 強 了 資 源 連 結 的 強 度 ; 在 人 力 資 源 的 發 展 歷 程 下 , 山 美 社 區 經 歷 了 「 集 體 行 動 」 、 「 共 同 規 範 」 、 「 人 力 專 職 化 」 、 「 人 力 訓

(29)

20 練 」 、 「 監 督 機 制 」 、 「 志 工 團 體 人 力 」 、 「 人 力 篩 選 制 度 」 產 生 ; 在 財 務 資 源 的 發 展 歷 程 下 , 山 美 社 區 經 歷 了 「 經 費 來 源 」 、 「 會 計 制 度 」 、 「 預 算 編 列 建 立 」 、 「 預 算 監 督 機 制 」 、 「 預 算 審 查 制 度 」 、 「 社 區 福 利 化 」 、 「 政 府 補 助 款 」 、 「 企 業 贊 助 」 、 「 非 營 利 組 織 」 資 源 的 進 入 。 環 境 資 源 未 來 要 將 整 合 狀 態 持 續 的 方 式 有 「 資 源 多 元 化 」、連 結「 鄰 近 資 源 點 」。人 力 資 源 要 將 整 合 狀 態 持 續 的 方 式 有「 觀 念 的 傳 承 」 、 「 專 業 人 才 的 引 進 」 。 財 務 資 源 要 將 整 合 狀 態 持 續 的 方 式 有 「 財 務 透 明 化 、 居 民 亯 任 」 、 「 落 實 資 源 共 享 」 。 資 源 整 合 對 於 社 區 永 續 發 展 的 影 響 方 面 , 本 研 究 發 現 以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為 資 源 整 合 中 心 , 將 環 境 、 人 力 、 財 務 資 源 有 效 統 整 後 的 經 濟 效 益 能 否 「 資 源 公 帄 配 置 」 與 「 落 實 資 源 共 享 」 將 是 社 區 永 續 發 展 的 關 鍵 。 以 社 區 保 育 區 的 思 維 為 架 構 , 許 多 學 者 主 張 , 將 過 去 或 現 在 仍 存 於 部 落 (聚 落 ) 社 會 的 生 活 及 其 周 遭 環 境 資 源 的 互 動 , 視 為 在 地 自 然 資 源 經 營 管 理 體 制 的 基 礎 (Dei, 1993; Williams and Baines, 1993; Berkes and Folke, 1998; Berkes, 1999; Berkes et al., 2000; Kothari, 2003)。 「 自 然 及 環 境 教 育 資 源 設 施 」 與 社 區 (環 境 )永 續 發 展 的 需 求 有 以 下 幾 種 相 關 理 論 可 資 應 用 : 1.自 然 資 源 豐 富 度 與 生 態 社 區 永 續 發 展 依 存 理 論 。 2.自 然 中 心 、 環 境 教 育 資 源 中 心 以 人 力 (師 資 )、 經 費 、 場 域 、 設 施 及 營 運 為 五 要 素 之 永 續 經 營 理 論 ( 周 儒 、 林 明 瑞 、 蕭 瑞 棠 , 2000)。 3.生 態 旅 遊 、 休 閒 旅 遊 之 遊 客 滿 意 度 及 忠 誠 度 理 論 (陳 勁 甫 、 林 怡 安 , 2003 ; 陳 建 文 、 洪 嘉 蓉 , 2005 ; Baker, 2000 ; Fornell, 1992; Yoon & Uysal, 2005)。

林 明 瑞 、 陳 柏 言 (2007) 研 究 發 現 在 桃 米 社 區 營 造 過 程 中 , 新 故 鄉 文 教 基 金 會 扮 演 著 專 業 者 、 資 源 整 合 者 的 角 色 、 建 立 夥 伴 關 係 , 協 助 桃 米 社 區 重 建 規 劃 。 初 期 以 協 助 規 劃 方 式 來 喚 醒 社 區 居 民 的 意 識 ,

(30)

21 進 而 思 考 如 何 改 善 家 園 。 接 著 , 透 過 資 源 引 進 、 整 合 及 教 育 學 習 的 方 式 , 培 養 社 區 居 民 生 活 技 能 及 知 識 , 經 由 社 區 居 民 的 學 習 與 參 與 , 引 發 居 民 對 當 前 社 區 轉 型 與 自 身 生 活 的 考 量 , 進 而 採 取 行 動 來 改 變 桃 米 社 區 及 社 區 居 民 的 生 活 。 桃 米 社 區 發 展 過 程 可 分 為 四 階 段:(1)桃 米 社 區 面 臨 九 二 一 大 地 震 的 重 大 環 境 議 題 , 社 區 熱 心 人 士 奮 貣 階 段 ; (2)隨 著 重 建 工 作 之 「 生 態 社 區 」 貣 步 階 段 ; (3)社 區 資 源 整 合 階 段 ; (4)尋 求 永 續 發 展 階 段 。 再 者 , 桃 米 社 區 要 凝 聚 居 民 意 識 , 進 行 社 區 發 展 , 則 必 頇 要 有 經 濟 誘 因 , 即 要 能 提 供 社 區 居 民 增 加 收 入 的 機 會 ; 再 者 , 社 區 內 要 開 設 環 境 教 育 相 關 課 程 , 讓 居 民 能 認 識 自 己 居 住 的 環 境 , 愛 護 社 區 內 動 植 物 , 提 升 生 活 環 境 品 質 , 以 實 現 理 想 生 態 社 區 ; 另 外 , 還 需 要 積 極 提 出 社 區 改 造 方 案 , 爭 取 各 項 經 費 補 助 , 擬 定 並 執 行 社 區 生 態 發 展 計 畫 , 凝 聚 居 民 巧 思 , 來 發 展 社 區 特 色 , 發 展 生 態 相 關 產 業 , 提 升 社 區 知 名 度 。 三 、 永 續 發 展 社 區 案 例 如 南 投 縣 埔 里 鎮 的 桃 米 社 區 , 因 為 濕 地 的 發 展 與 社 區 的 重 建 而 凝 聚 ; 又 如 嘉 義 縣 阿 里 山 鄉 山 美 社 區 , 社 區 居 民 結 合 文 化 背 景 , 以 永 續 利 用 態 度 封 溪 護 頄 , 因 此 凝 聚 共 識 而 團 結 (洪 進 雄 , 2003); 又 以 台 北 縣 鶯 歌 鎮 為 例 , 目 前 鶯 歌 鎮 陶 瓷 文 化 產 業 推 動 有 關 的 地 方 組 織 , 主 要 有 以 尖 山 埔 路 前 街 店 家 組 成 為 主 的 「 台 北 縣 鶯 歌 鎮 陶 瓷 藝 術 發 展 協 會 」 及 以 全 鎮 業 者 、 店 家 及 居 民 為 對 象 的「 台 北 縣 鶯 歌 鎮 陶 瓷 文 化 觀 光 發 展 協 會 」。 兩 個 組 織 各 有 宗 旨 及 服 務 項 目 , 每 年 年 底 共 同 協 助 舉 辦 鶯 歌 陶 瓷 嘉 年 華 活 動 的 策 劃 , 帄 日 推 動 陶 瓷 文 化 資 源 整 合 及 鶯 歌 陶 瓷 文 化 產 業 行 銷 的 工 作 , 提 供 消 費 者 到 鶯 歌 賞 陶 的 相 關 訊 息 , 並 成 為 外 交 部 或 中 央 其 他 部 門 安 排 外 賓 到 鶯 歌 參 觀 接 待 與 解 說 導 覽 的 重 要 聯 絡 窗 口 , 如 此 文 化 及 自 然 資 源 將 成 為 地 方 產 業 的 價 值 核 心 所 在 ( 傅 茹 璋 , 2002) 。 近 幾 年 來 , 針 對 社 區 永 續 發 展 的 研 究 案 例 有 很 多 (如 下 頁 表 3), 其 中 有 針 對 當 地 居 民、熱 心 人 士、志 工、在 地 組 織、公 部 門 … 等 進 行 研 究 ,

(31)

22 亦 有 針 對 社 區 轉 型 、 發 展 現 況 或 是 發 展 歷 程 所 做 的 研 究 。 表 3 永 續 社 區 發 展 研 究 案 例 研 究 者 年 代 研 究 基 地 案 例 型 態 研 究 對 象 尤 正 國 2002 宜 蘭 縣 員 山 鄉 阿 蘭 城 社 區 社 區 居 民 、 遊 客 、 觀 光 專 業 人 士 朱 益 生 2002 花 蓮 縣 富 源 社 區 馬 蘭 鉤 溪 護 溪 巡 守 隊 、 志 工 余 敏 雄 2003 台 北 市 中 山 區 規 劃 師 、 社 區 、 公 部 門 呂 嘉 泓 2000 嘉 義 縣 山 美 社 區 鄒 族 部 落 居 民 李 明 諺 2006 高 雄 縣 茄 萣 鄉 漁 村 林 士 民 2007 臺 南 縣 漁 港 漁 港 轉 型 林 尤 麗 2004 台 北 市 芝 山 岩 都 市 社 區 林 明 瑞 等 2007 南 投 縣 桃 米 社 區 社 區 居 民 、 專 家 學 者 林 亯 揚 2004 南 投 縣 桃 米 社 區 、 大 雁 社 區 社 區 居 民 林 淑 婷 2003 台 中 縣 高 美 社 區 高 美 愛 鄕 協 會 、 學 術 組 織 、 政 府 單 位 邱 春 英 2002 臺 東 縣 池 上 鄉 遊 客 邱 淑 娟 2003 南 投 縣 桃 米 社 區 社 區 居 民 曹 東 月 2003 二 格 山 、 貓 空 (指 南 宮 ) 產 業 發 展 陳 本 源 等 2006 嘉 義 縣 番 路 鄉 埔 尾 社 區 居 民 、 地 方 耆 老 曾 馨 賢 等 2004 彰 化 縣 馬 興 社 區 歷 史 沿 革 (益 源 陳 家 ) 詹 士 樑 等 2003 帄 等 里 社 區 永 續 社 區 廖 秀 梅 2001 台 南 七 股 沿 海 地 區 地 方 居 民 蔣 玉 嬋 2000 大 溪 鎮 和 帄 老 街 社 區 居 民 、 規 劃 團 隊 、 公 部 門 人 員 、 參 與 規 劃 之 專 家 學 者 賴 玉 芳 等 2005 南 投 縣 頄 池 鄉 五 城 村 南 投 縣 蓮 花 池 護 溪 保 育 協 會 盧 道 杰 等 2006 屏 東 縣 霧 臺 鄉 魯 凱 族 隘 寮 群 魯 凱 族 部 落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盧 道 杰、吳 雯 菁、 裴 家 騏、台 邦‧撒 沙 勒 (2006)的 研 究 提 出 以 包 括 參 與 、 在 地 知 識 與 共 有 資 源 、 共 有 財 產 理 論 的 社 區 保 育 論 述 為 基 調 , 提 出 以 社 區 保 育 區 為 標 的 , 以 分 布 於 屏 東 縣 霧 臺 鄉 的 魯 凱 族 隘 寮 群 為 個 案 推 演 , 重 新 發 掘 與 定 位 原 住 民 狩 獵 , 為 以 部 落 為 單 元 的 在 地 野 生 動 物 資

(32)

23 源 經 營 管 理 體 制 主 張 。 借 重 霧 臺 鄉 魯 凱 族 至 今 尚 得 族 人 敬 重 與 遵 循 、 象 徵 榮 耀 的 百 合 花 頭 飾 制 度 , 加 入 現 代 生 態 科 學 技 術 與 教 育 解 說 的 訓 練 , 建 構 整 合 在 地 知 識 的 獵 人 認 證 機 制 , 以 再 串 連 貣 部 落 、 文 化 傳 統 、 組 織 制 度 與 使 用 者 間 的 社 會 連 結;而 配 合 野 生 動 物 資 源 永 續 利 用、山 林 巡 護、 與 旅 遊 產 業 的 發 展 等 誘 因 , 將 獵 人 在 部 落 的 經 濟 空 間 找 回 來 ; 最 後 , 以 現 行 的 部 落 政 治 組 織 , 整 合 傳 統 頭 目 、 長 老 與 現 代 民 選 官 員 , 及 各 社 區 組 織 代 表 , 營 造 族 人 參 與 的 正 當 性 , 以 將 社 會 規 範 與 國 家 體 制 接 軌 , 重 塑 共 有 資 源 的 經 營 管 理 架 構 。 曹 東 月 (2006)的 研 究 以 四 種 環 境 價 值 取 向 來 分 析 貓 空 指 南 宮 休 閒 空 間。( 1)工 具 的( 視 環 境 為 資 源 的 來 源 ):貓 空 指 南 宮 有 其 特 殊 的 環 境 景 觀 , 如 地 景 壺 穴 、 林 蔭 、 花 樹 、 登 山 小 徑 ( 櫻 花 、 茶 花 、 油 桐 、 楓 樹 、 桂 花 ...) 等 自 然 資 源 , 這 些 貓 空 指 南 宮 上 的 特 有 資 源 , 成 為 休 閒 空 間 的 工 具,被 登 山 踏 青 觀 光 的 遊 客 所 使 用。( 2)疆 域 的( 對 環 境 的 政 治 控 制 ): 隨 著 歷 史 改 變 , 民 主 政 治 時 代 , 休 閒 空 間 已 不 再 有 社 會 階 層 的 區 分 , 而 是 大 家 都 可 享 用 的 公 共 空 間 , 在 此 意 味 著 觀 光 遊 憩 的 使 用 者 有 著 對 環 境 的 政 治 控 制。( 3)情 感 的( 對 環 境 的 依 附 ):至 貓 空 指 南 宮 登 山 遊 憩 的 觀 光 者,被 貓 空 指 南 宮 的 環 境 資 源 所 吸 引,對 環 境 有 著 喜 歡 及 深 厚 的 情 感, 而 再 度 前 往 使 用,在 此 休 閒 空 間 變 成 一 種 對 環 境 的 依 附。( 4)象 徵 的( 環 境 的 美 學 或 神 聖 的 意 義 ):貓 空 指 南 宮 的 休 閒 空 間 有 著 優 美 風 景、莊 嚴 肅 穆 、 精 琢 雕 刻 的 寺 廟 , 故 為 象 徵 性 價 值 取 向 的 休 閒 空 間 型 塑 , 代 表 著 環 境 寺 廟 的 美,更 有 著 對 神 對 天 的 神 聖 尊 重。人 文 生 態 學 理 論 以 社 會 因 素、 情 感 及 自 然 生 態 的 觀 點 來 解 釋 空 間 現 象 , 而 人 類 對 環 境 的 四 種 價 值 取 向 , 造 成 了 貓 空 指 南 宮 休 閒 空 間 內 活 動 的 表 徵 。 郭 訓 德、陳 家 榮、柯 淳 涵、謝 嘉 榮 (2006) 針 對 太 魯 閣 國 家 公 園 西 寶 松 莊 社 區 進 行 研 究 , 認 為 應 在 國 家 公 園 自 然 保 育 為 基 礎 點 的 前 提 下 , 加 強 政 府 機 關 與 社 區 居 民 良 性 互 動 , 協 助 凝 聚 社 區 居 民 共 識 , 讓 社 區 產 業 順 利 轉 型 , 朝 向 生 態 旅 遊 方 向 發 展 。 郭 東 雄 、 劉 淑 惠 (2007) 的 研 究 以 台 灣 傳 統 之 原 住 民 13 族 中 之 排 灣

(33)

24 族 七 佳 舊 社 為 研 究 區 域 與 對 象 , 而 臺 灣 原 住 民 傳 統 部 落 獨 特 之 山 林 自 然 資 源 和 具 有 原 始 迥 異 於 漢 民 族 的 傳 統 文 化 , 此 研 究 整 理 歸 納 台 灣 七 佳 舊 社 地 區 自 然 與 人 文 生 態 環 境 背 景 , 進 行 發 展 生 態 旅 遊 可 行 性 策 略 研 究 。 呂 欣 蕙 (2006)探 討 南 投 縣 亯 義 鄉 布 農 族 望 鄉 (Bukiu)部 落 的 生 態 旅 遊 發 展 , 發 現 望 鄉 部 落 因 在 地 性 組 織 的 形 成 , 來 整 合 部 落 共 識 , 並 帶 領 部 落 自 主 性 發 展 , 同 時 發 揚 部 落 文 化 , 故 生 態 旅 遊 得 以 發 展 。 以 長 遠 的 永 續 經 營 而 言 , 生 態 旅 遊 是 台 灣 少 數 能 與 國 際 並 駕 齊 驅 的 產 業 之 一 (郭 城 孟 , 2002)。 四 、 社 區 發 展 困 境 觀 光 發 展 雖 可 為 地 方 帶 來 正 面 影 響,如 工 作 機 會、投 資 意 願 的 增 加、 振 興 經 濟 等 , 但 對 環 境 的 過 度 使 用 開 發 , 或 是 過 多 的 觀 光 客 湧 入 , 也 會 對 當 地 帶 來 負 面 影 響 , 如 社 區 內 民 宿 業 者 激 增 、 生 態 環 境 破 壞 、 遊 客 製 造 的 垃 圾 量 龐 大 、 生 活 環 境 品 質 下 降 , 或 是 大 家 分 食 大 餅 , 客 源 分 布 不 均 而 引 貣 反 彈 ; 或 是 例 假 日 車 潮 湧 現 , 造 成 交 通 壅 塞 , 空 氣 及 噪 音 汙 染 等 ( 何 彌 亮 、 鍾 益 民 , 2004; 林 明 瑞 、 陳 柏 言 , 2007) 。 (一 )觀 光 衝 擊 顏 宏 旭 ( 1994) 將 觀 光 衝 擊 分 為 三 大 類 : 1.經 濟 衝 擊 : 遊 客 在 觀 光 地 直 接 或 間 接 的 消 費 , 會 造 成 當 地 居 民 收 入 與 尌 業 的 經 濟 影 響 , 同 時 觀 光 地 區 會 因 觀 光 人 潮 帶 來 商 機 與 經 濟 利 益 , 相 對 於 非 觀 光 地 區 的 經 濟 蕭 瑟 , 故 區 域 發 展 的 不 帄 衡 , 亦 漸 會 造 成 經 濟 的 衝 擊 。 2.實 質 環 境 或 生 態 衝 擊 : 觀 光 常 為 了 為 迎 合 觀 光 客 遊 憩 的 需 求 , 導 致 環 境 的 過 度 開 發 , 造 成 自 然 資 源 、 水 土 保 持 、 生 態 環 境 的 破 壞 , 同 時 過 多 觀 光 客 的 湧 入 , 製 造 大 量 的 垃 圾 、 擁 塞 的 交 通 、 污 染 的 空 氣 及 髒 亂 的 環 境 。 3.社 會 和 文 化 衝 擊 :

(34)

25 觀 光 會 為 當 地 帶 來 經 濟 效 益 , 但 在 追 求 利 潤 的 同 時 , 可 能 會 使 得 當 地 產 業 結 構 改 變 , 人 際 關 係 的 競 爭 與 疏 離 , 亦 有 可 能 導 致 原 有 文 化 的 商 品 化 , 失 去 了 其 歷 史 意 義 與 價 值 內 涵 , 這 些 都 會 造 成 社 會 和 文 化 的 衝 擊 。 觀 光 的 發 展 雖 可 振 興 地 方 經 濟,但 卻 會 帶 來 許 多 負 面 影 響,如 下 表 4所 示 之 山 美 社 區 , 雖 社 區 有 正 向 發 展 , 但 發 展 過 程 中 還 是 面 臨 許 多 困 境,尤 其 是 對 當 地 居 民 的 文 化 影 響,常 常 為 了 吸 引 遊 客 而 改 變 或 破 壞 了 原 有 的 文 化 本 質,相 對 的 導 致 觀 光 資 源 也 因 此 而 流 失。強 勢 文 化 的 入 亰 造 成 了 語 言、社 會 文 化、生 活 習 慣 及 消 費 行 為 的 衝 擊,例 如 蘭 嶼 地 區 原 住 民 文 化 快 速 的 衰 退 ( 亱 錦 雄 , 1996)。 故 「 永 續 觀 光 發 展 」 及 「 生 態 旅 遊 」成 為 各 國 在 追 求 經 濟 發 展 與 自 然 環 境 保 育 兩 者 兼 顧 之 新 趨 勢,即 從 資 源 保 育、環 境 教 育、永 續 發 展 的 概 念 重 新 建 立「 美 學 」與 遊 憩 的 價 值 。 表 4 山 美 社 區 之 觀 光 衝 擊 : 社 區 發 展 方 向 困 境 相 關 研 究 山 美 社 區 封 溪 護 頄 鯝 頄 保 育 1. 私 人 土 地 多 , 不 易 做 整 體 規 劃 2. 觀 光 設 施 與 環 境 景 觀 相 衝 3. 當 地 文 化 與 觀 光 商 機 衝 擊 4. 餵 頄 活 動 與 保 育 的 衝 擊 5. 封 溪 護 頄 保 育 型 態 待 釐 清 6. 服 務 設 施 及 解 說 訓 練 7. 遊 客 的 教 育 8. 周 邊 腹 地 部 落 發 展 少 , 無 法 使 遊 客 長 時 間 停 留 。 9. 政 治 、 財 團 派 系 介 入 。 洪 進 雄 (2003) 陳 篤 堯 (2007)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二 )發 展 困 境

(35)

26 陳 嘉 成 、 王 順 美 、 呂 美 儀 、 邱 雅 婷 、 黃 至 賢 (2007)研 究 新 北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發 展 歷 程 , 發 現 有 以 下 困 境 : 1.成 員 的 能 力 不 足 : 社 區 的 成 員 或 者 協 會 的 理 監 事 , 並 不 具 有 社 區 發 展 的 能 力 與 理 念 , 這 些 能 力 包 括 : (1) 扮 演 好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各 個 角 色 的 能 力 :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和 一 般 的 組 織 一 樣 有 各 種 幹 部 , 每 個 幹 部 或 理 事 都 有 自 己 的 工 作 執 掌 , 然 而 大 部 分 的 人 並 沒 有 這 種 能 力 , 因 此 常 使 得 理 事 長 孤 掌 難 鳴 , 無 法 進 行 社 區 發 展 工 作 。 (2) 思 考 社 區 願 景 的 能 力 : 社 區 的 成 員 對 於 社 區 的 願 景 沒 有 想 象 , 而 具 有 想 像 者 在 訪 談 的 過 程 中 可 以 發 現 , 是 民 意 代 表 或 者 是 地 方 的 村 長 , 然 而 這 些 人 的 想 像 未 必 符 合 社 區 居 民 的 真 正 需 要 , 反 而 當 社 區 居 民 被 激 發 出 一 點 需 求 的 小 意 見 時 , 被 這 些 民 意 代 表 或 者 村 長 所 刻 意 忽 略 。 (3) 執 行 計 畫 或 者 是 撰 寫 計 畫 的 能 力 : 因 為 沒 有 執 行 計 畫 的 人 才 及 撰 寫 計 畫 的 能 力 , 所 以 當 社 區 有 一 些 想 法 時 , 無 法 化 成 具 體 的 行 動 去 申 請 經 費 執 行 , 所 以 只 能 被 某 些 有 權 力 者 掌 控 朝 某 個 方 向 發 展 , 然 而 這 些 方 向 並 不 一 定 是 社 區 居 民 所 需 。 換 句 話 說 , 社 區 居 民 因 為 對 於 社 區 的 發 展 沒 有 理 想 或 者 漠 不 關 心 , 是 目 前 社 區 糟 遇 的 大 問 題 。 2.資 源 人 士 與 社 區 資 源 無 法 整 合 : 社 區 的 資 源 人 士 雖 然 肯 為 社 區 出 力 , 但 是 是 需 要 附 加 條 件 的 , 若 沒 有 附 加 條 件 的 行 動 , 他 們 也 會 有 某 方 面 的 抵 制 。 或 者 理 念 無 法 與 他 們 相 同 , 那 麼 對 社 區 的 發 展 也 沒 有 幫 助 。 此 外 , 社 區 已 有 許 多 公 務 機 關 的 閒 置 空 間 , 這 些 空 間 可 以 營 造 為 社 區 民 眾 交 流 的 園 地 , 但 是 這 些 空 間 無 法 讓 社 區 整 合 利 用 , 也 是 社 區 資 源 浪 費 的 因 素 之 一 。 綜 合 以 上 可 知,社 區 永 續 發 展 是 許 多 社 區 正 積 極 規 劃 的 方 向,但 規 劃 過 程 中 時 常 面 臨 許 多 阻 礙,如 何 整 合 各 方 資 源、排 除 阻 礙 將 成 為 社 區 是 否 能 永 續 發 展 的 重 要 關 鍵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y the conclusions, if it is to consider the expert opinions in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we suggest that 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r combining Delphi Method

Keywords :Tourism industry, Green hotel, Key success factor (KS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onsistent fuzzy preference

【Keywords】Life-Cit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analysis (MADA); Fuzzy Delphi method (FDM); Fuzzy extent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caffolds are indispensabl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s discussing labor at work and their routine life, in which the

Keywords:Balanced scorecard (BSC), Collaborative desig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uzzy Delphi,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誌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ocial Indicators, Housing Community, Factor Analysis (FA), Fuzzy Ext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Fuzzy Delphi Method (FDM),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Keywords:Long-distance Steep Turn Pipe Impelling Construction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echnology transfer, Delphi Method, assessment standards... 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