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與生產空間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與生產空間分析"

Copied!
1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地 理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與生產空間分析 The Material Flow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aipei Metropolitan. 研究生:杜楷鈞 指導教授:郭乃文. 中華民國 一百零五 年 八 月.

(2) 謝辭 轉身看向過往的日子,才發現已經到了終點。從入學至今,學習上的點點滴 滴,好似昨日的朝陽,正當我欣喜地踏入學校大門時,卻已不知不覺地走出了校 園。 讀書是一條孤獨的路,尤其是當自己鑽研在某個領域時。就像老師們所說的, 書只能靠自己去念,而每個人都在某個領域往尖上鑽研時,就更相對的孤獨。因 此還好有老師、同學、朋友以及家人的鼓勵,我才能堅持自己的研究,完成這段 研究之旅。 感謝郭乃文老師,辛苦帶領我完成這篇研究,鼓勵我使用空間分析、遙測影 像分析的知識,結合物質流以及環境負荷等環境議題,探討以空間為出發點的食 物物質流與衍生之環境負荷。此中亦感謝師大地理各位老師、同學所提出的寶貴 想法及建議,讓我能為自己的論文加入更多不同的思維,當然更需感謝張國楨老 師和國立彰化師大地理系王素芬主任,擔任我的論文口試委員,給予楷鈞莫大的 鼓勵與建議,讓我的論文能更加精細且完備。 除了對學校老師、同儕、朋友的感激,當然少不了摯愛的家人,尤其感謝爸 媽的辛勞與付出,讓我能心無旁鶩的進行學業,倘若沒有你們,就不會有今天的 我,對於你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謝。同時還要謝謝我的女友,陪我一起走過這 些漫長的歲月,我們一起讀書、一起工作、一起度過重重難關,屏除家人,妳是 陪在我身邊最久的人了,因此我早把妳認定為家人,願我們能這樣相守一輩子。 這一路上學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更多的見識,生命中的每個人都是我的恩 師,使我不斷的成長與進步,要感謝的人太多,請容我無法逐一寫上你們的名子, 但這份感激我會一直放在心上,永遠記得你們帶給我的一切,謝謝。. 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與生產空間分析 指導教授:郭乃文 研究生:杜楷鈞. 摘要 受到都市擴張影響,造成都市內部農地變遷,因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變化, 大量初級產業用地紛紛轉變為住宅、文教、工商業等土地利用類型,但農業用地 的減少,直接影響了都市糧食安全與環境負荷,因此糧食生產調適與自給安全等 議題受到世界各國重視,而臺灣亦是如此。故本研究欲探討大臺北地區從日治時 期 1905 年至 2012 年,稻米種植面積變化所造成之大臺北地區稻米供給數量改變 情形,分別使用臺灣堡圖(歷史圖資)、美軍航照、Landsat-1 衛星影像以及福衛二 號衛星影像(航遙測影像)建置稻田空間分佈,獲得四時期稻田面積為 44,417、 33,438、19,399、520 公頃,並搭配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調查資料探討研究區內 稻米、蔬菜、豬肉此三項食物之生產情形,進一步分析三項食物之生產、消費空 間情形,並結合大臺北地區不同時期食物物質流分析。城鄉發展不僅是都市規劃 的主要問題,也是都市永續發展的一個核心議題,本研究透過糧食供給與消費的 概念,量化不同都市間的互動關係,並且還原都市內部糧食需求與供應之差異。 由於都市擴張導致糧食減產,嚴重降低了糧食供應能力,因而衍生都市糧食安全 問題,並對外縣市造成相關環境負荷,如本研究結果顯示,每年大臺北地區之食 物消費將為其他縣市帶來約 15 億公斤的碳排放量,而水足跡總量達 24 億立方公 尺。. 關鍵字:地理資訊系統、空間分析、物質流分析、都市食物系統、環境負荷. II.

(4) The Material Flow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bstract Urban sprawl can result the loss of food production in the urban area and then affect the food security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urban sprawl on farmland conversion by using spatial data and (2) to find the food material flow system of Taipei Metropolitan. The 1905, 1947, 1972, and 2012 years of rice field spatial data combined with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data in Taipei Metropolitan were used to find rice fields spatial change among these four periods. Finally, through the result of Taiwan rice fiel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number of rice distribution between cities, the food providing areas (FPAs) and food consumption areas (FBAs) of Taipei metropolitan can be identified. The urban sprawl not only causes the food security problem of a city but also results in environmental loadings to other rural areas. Hence,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central theme of sustainable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is study shows that urban sprawl causes the loss of food production, the decrease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decline of sustainability of farming activities that result in disharmonious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s and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ity and other rural area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total food consumption of Taipei Metropolitan per year will result in 1.5 billion kilogram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2.4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water footprint from other food production counties in Taiwan.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patial analysis,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Urban Food system, Environmental load. III.

(5) 目錄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區概述................................................................................................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都市地區食物生產空間變遷.................................................................... 4. 第二節. 大臺北地區社會經濟環境變遷................................................................ 8. 第三節. 大臺北地區土地利用變遷...................................................................... 10. 第四節. 都市物質流相關之研究.......................................................................... 11. 第五節. 食物生產之環境負荷.............................................................................. 14.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25 第一節. 大臺北地區 1905 年至 2012 年稻田之空間分布 ................................. 25. 第二節. 大臺北地區 1905 年至 2012 年食物物質流分析 ................................. 30. 第三節. 大臺北地區 1947 年~2012 年食物供給服務之空間分布圖(FPAs 和 FCAs). 建立.......................................................................................................................... 55 IV.

(6) 第四節. 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衍生之環境負荷.................................................. 66. 第五節. 總結..........................................................................................................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結論........................................................................................................ 100. 第二節. 建議........................................................................................................ 10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3. 參考文獻.......................................................... 104. V.

(7) 圖目錄 圖 2-1. 都市物質流架構圖(資料來源:改繪自 WRI(2001)) ................................. 13. 圖 3-1. 大臺北地區四時期地圖與航遙測圖資 ....................................................... 19. 圖 3-2. 特徵點分佈圖 ............................................................................................... 20. 圖 3-3. 特徵點位置圖 ............................................................................................... 21. 圖 4-1.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 26. 圖 4-2. 1947~1950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 27. 圖 4-3. 197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 28. 圖 4-4. 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 29. 圖 4-7.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 36. 圖 4-8. 1947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 37. 圖 4-9. 197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 37. 圖 4-10. 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 38. 圖 4-11. 1952 年大臺北地區蔬菜物質流 ................................................................ 44. 圖 4-12. 1972 年大臺北地區蔬菜物質流 ................................................................ 45. 圖 4-13. 2012 年大臺北地區蔬菜物質流 ................................................................ 45. 圖 4-14. 1952 年~1980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可對外供給比例 ................................. 51. 圖 4-16. 1972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物質流 ................................................................ 53. 圖 4-17. 1981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物質流 ................................................................ 54. 圖 4-18. 2012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物質流 ................................................................ 54. 圖 4-19. 1947 年稻米供給之空間分布 .................................................................... 58. 圖 4-20. 1972 年稻米供給之空間分布 .................................................................... 58. 圖 4-21. 2012 年稻米供給之空間分布 .................................................................... 59. 圖 4-22. 1959 年蔬菜供給之空間分布 .................................................................... 61. 圖 4-23. 1972 年蔬菜供給之空間分布 .................................................................... 62 VI.

(8) 圖 4-24. 2012 年蔬菜供給之空間分布 .................................................................... 62. 圖 4-24. 1981 年豬肉供給之空間分布 .................................................................... 65. 圖 4-25. 2002 年豬肉供給之空間分布 .................................................................... 65. 圖 4-26. 2012 年豬肉供給之空間分布 .................................................................... 66. 圖 4-27. 1947 年稻米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68. 圖 4-28. 1972 年稻米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69. 圖 4-29. 2012 年稻米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69. 圖 4-30. 2012 年稻米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70. 圖 4-31. 2012 年雲林與彰化縣稻米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71. 圖 4-32. 1947 年稻米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72. 圖 4-33. 1972 年稻米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72. 圖 4-34. 2012 年稻米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73. 圖 4-35. 2012 年稻米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73. 圖 4-36. 2012 年雲林與彰化縣稻米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75. 圖 4-37. 1959 年蔬菜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76. 圖 4-38. 1972 年蔬菜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76. 圖 4-39. 2012 年蔬菜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77. 圖 4-40. 2012 年蔬菜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78. 圖 4-41. 2012 年雲林縣蔬菜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79. 圖 4-42. 1959 年蔬菜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79. 圖 4-43. 1972 年蔬菜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80. 圖 4-44. 2012 年蔬菜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80. 圖 4-45. 2012 年蔬菜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81. 圖 4-46. 2012 年雲林縣蔬菜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82. 圖 4-47. 1981 年豬肉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83. 圖 4-48. 2002 年豬肉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84 VII.

(9) 圖 4-49. 2012 年豬肉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84. 圖 4-50. 2012 年豬肉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85. 圖 4-51. 2012 年雲林與彰化縣豬肉供給之碳足跡比例 ........................................ 86. 圖 4-52. 1981 年豬肉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87. 圖 4-53. 2002 年豬肉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87. 圖 4-54. 2012 年豬肉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88. 圖 4-55. 2012 年豬肉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88. 圖 4-56. 2012 年雲林與屏東縣豬肉供給之水足跡比例 ........................................ 90. 圖 4-57.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自給比例 ............................................. 94. 圖 4-58. 2012 年食物供給之碳足跡空間分布 ........................................................ 95. 圖 4-59. 2012 年食物供給之水足跡空間分布 ........................................................ 96. 圖 4-60. 1993 年~2025 年食物消費趨勢(1)稻米 (2)蔬菜 (3)豬肉 ....................... 97. 圖 4-61. 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量與碳足跡 ................................................ 98. 圖 4-62. 2025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量與碳足跡 ................................................ 99. 圖 4-63. 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之碳足跡比例(1)2012 (2)2025 年 ....................... 99. VIII.

(10) 表目錄 表 3-1. 1947~1950 年美軍航照定位精度分析 ........................................................ 22. 表 4-1.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 32. 表 4-2.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自產比例 ............................................... 35. 表 4-3. 1947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蔬菜物質流 ................................................... 40. 表 4-4. 1952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蔬菜自產比例 ............................................... 43. 表 4-5. 1952 年~1970 年臺北市與臺北縣蔬菜自產與消費量 ............................... 43. 表 4-6. 1947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物質流 ................................................... 48. 表 4-7. 1952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豬肉自產比例 ............................................... 51. 表 4-8. 1974 年~1980 年大臺北地區豬隻飼養與屠宰量 ....................................... 52. 表 4-9. 1947~2012 年各縣市與國外進口供給大臺北地區稻米消費量 ................ 56. 表 4-10. 1959~2012 年各縣市與國外進口供給大臺北地區蔬菜消費量 .............. 60. 表 4-11. 1981~2012 年各縣市與國外進口供給大臺北地區豬肉消費量 .............. 63. 表 4-12. 三項食物生產衍生之碳、水足跡 ............................................................. 67. IX.

(11)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2012 年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按照膳食能量供給量的分佈情況對 1990 年 以來營養不足人口的數量及比例做了最新估算。2010~2012 年間,全球長期營養 不足人口接近 8.7 億,饑餓人口數量如此之高,而當中多數人生在發展中國家, 估計共有約 8.5 億人,也就是人口中近 15%的人處於營養不足狀態。研究顯示自 1990 年以來,營養不足狀況一直在不斷好轉,然而此進展主要發生在 2007~2008 年之前,在這之後,減輕饑餓方面的全球性進展就趨於緩慢,更呈停滯狀態。 造成營養不足的首要原因即為糧食危機,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官員王曉東認 為糧食危機的原因包括:(1)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突破歷史水平,極大提高 了農業生產的成本,造成農業生產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價格的上揚以及運輸成本 的大幅增長。(2)由於糧食價格在短時間內持續上漲,導致一些傳統的糧食純進 口國,如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加速糧食進口,以確保國內糧食供給;另一方面, 一些出口國採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也進一步加劇了供給短缺和市場恐慌。(3)長期 以來,發達國家的巨額農業補貼嚴重扭曲了貿易,人為壓低了國際農產品價格, 致使發展中國家的中小糧食生產者和農民不得不放棄農業生產,轉而生產其他經 濟作物,致使許多中小發展中國家的糧食自給能力嚴重不足,大量依賴進口來維 持國內糧食供應。同時,多年來,自由貿易比較優勢理論的傳播也鈍化了許多發 展中國家發展自身農業生產的願望,天真的認為世界糧食供應永遠是充足的,可 以完全依賴便宜的進口來替代國內生產,這也是許多國家對這次危機的爆發和持 續準備不足的潛在原因。 反觀臺灣,目前雖沒有糧食不足之問題,然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稻米,於 1991 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外國稻米進口,遂使得稻米的生產 目標由「自給自足」轉為「供需平衡」,此外飲食的西化造成食米需求量逐年下 1.

(12) 降,再加上近來全球氣候變遷暖化造成糧食生產波動,因此糧食生產調適與自給 安全等議題再度受到世界各國重視,說明了稻米產業與環境安全、產業經濟及民 生社會深具關聯性(黃有才,2011)。 回顧日據時期之臺灣,各都市地區之食物生產與消費空間大多重疊,意即為 各地區食物生產係提供當地進行消費,形成各地區食物生產自給自足的狀態,然 於二次世界大戰省政府撥遷來臺後,臺灣致力於都市化的發展,尤以臺北市為首 要開發地區,將都市內多數農地轉換成文教、住宅、工業、商業等土地利用。1905、 1947、1972 與 2012 此四年臺灣稻田總面積為 447,432、833,951、898,603、822,363 公頃,大臺北地區稻田總面積卻由 1947 年 87,141 公頃降至 2012 年之 35,046 公 頃,由歷史文獻回顧可得知,大臺北地區約自 1940 年開始都市化,逐漸將都市 內稻田外推至其他地區,首先消失之地區即為目前新北市之三重、蘆洲地區,然 而該地區人口數卻於六十年內增加約三十萬人,都市人口增長造成食物消費需求 大幅增加,因此原先都市内食物生產空間則被外推至其他地區,造成原本分散於 大臺北都會內的農地集中於少數幾個發展速度較緩之外縣市地區,如雲林、嘉義 縣市,使得此些地區成為都市之食物生產供應地,同時承受為食物生產而衍生之 相關環境負荷問題。 不僅止於稻米,臺灣蔬菜與豬肉亦面臨相同之問題,因此本論文欲研究臺灣 從日治時期 1905 年至 2012 年,水稻田、蔬菜種植面積以及豬隻數量變化所造成 之大臺北地區稻米、蔬菜、豬肉等糧食自給數量改變情形,而本研究除進行大臺 北地區不同時間點食物物質流分析外,亦結合地理資訊系統之空間分析結果,進 行不同生態服務空間之關聯性分析,並使用 Fisher et al.(2009)之理論,將生態系 統服務空間區分為「服務供應地區」 (service providing areas, SPAs)、和「服務受 惠地區」(service benefiting areas, SBAs)概念,以分析大臺北地區 1947 年至 2012 年間針對食物資源來說,本論文將分析「食物供應地區」(food providing areas, FPAs)和「食物消費地區」(food consumption areas, FCAs)之食物物質流空間關係 與變化。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分析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之稻米生產空間變化。 探討 1947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蔬菜、豬肉生產量之變 化。 進行 1905~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分析。 探討 1947~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供應地區」(food providing areas, FPAs)、和「食物消費地區」(food consumption areas, FCAs) 之食物空間變化。 分析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所衍生之相關環境負荷問題。. 第三節. 研究區概述. 本論文研究範圍係現今臺北市與新北市,兩直轄市所組成之大臺北地區,經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至 2012 年 12 月臺北市人口數為 2,673,226,而新北市則達 3,939,305 人,總計為 6,612,531 人,1947 年至 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種植面積 從 87,141 公頃減至 30,401 公頃,蔬菜種植面積由 11,277 公頃降為 7,809 公頃, 豬隻飼養數量則由 143,451 頭縮減為 100,824 頭,其主要原因為大臺北地區之都 市化使得人口增長並將原先農田改建為都市建築,而食物之供應則轉移至外部地 區或其他國家。. 3.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文獻回顧主要區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份係關於都市發展與食物生產 空間之文獻回顧;第二部份為大臺北地區社會經濟環境變遷相關文獻之探討;第 三部分關於大臺北地區土地利用變遷之文獻;第四部分為物質流分析之相關文獻 回顧;第五部分則是探討食物生產造成環境負荷相關之文獻。企圖藉由都市内部 食物生產空間、社會經濟環境與土地利用之變遷,分析臺灣與大臺北地區之食物 生產空間、時間變化與發展,並透過都市物質流相關研究之回顧,瞭解都市物質 流情況以及模式,最後探討由食物生產所造成之相關環境負荷,企圖針對本研究 範圍中食物生產衍生之碳足跡與水足跡進行研究。. 第一節. 都市地區食物生產空間變遷. 過去三百多年期間,臺灣地區歷經多次的統治政權更替,17 世紀的荷蘭統 治及明朝鄭成功在半個世紀中建立臺灣南部的屯墾雛型,隨後的清朝政府在往後 的兩百多年見證了臺灣人口與土地利用的變化,日本政府從 19 世紀末期開始在 臺灣建置第一個日本的海外殖民地,積極促成了臺灣的都市發展,最後進入國民 政府執政階段,因此由上述劉曜華(2004)將臺灣都市發展大致分為三個脈絡,都 市醞釀期(荷蘭統治~清朝政府)、都市穩定成長期(日據時期)與都市高度成長期 (國民政府執政),因本研究範圍由日治時期至今,故以下文獻僅探討日治時期後 臺灣都市變遷。. 都市發展對食物生產空間之影響 由於大量農地被都市擴張轉換為住宅與工業用地,Pauchard et al.(2006)研究 發現祕魯市大約有 1,734 公頃的濕地、1,417 公頃農地與森林在 1975~2000 年間 轉變為住宅用地,而迦納的 Accra 市亦預測每年將有 2,600 公頃的農業用地轉變. 4.

(15) 成其他土地利用(Maxwell et al. 2000)。而因應都市發展與擴張所衍生之糧食安全 問題備受關注,故國際農糧組織(FAO)對其定義為"能在任何時間提供所有人獲得 充足、安全、富含營養的糧食,並且滿足人們對於膳食需求與健康的生活"。此 定義則分為四個層面,可獲得性、永續性、安全性以及傳遞性,第一個層面是在 描述人們對於糧食先關的基本獲得方式,而糧食的永續則在探討供給與需求之平 衡,第三層面係利用食物品質來衡量糧食的安全性,人們是否能獲取足夠且好品 質之食物,最後則在闡述糧食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消費者與糧食間的傳遞是否 通暢,人們是否能順利地獲取上述所提的適量、永續且安全的食物,因為當人們 無法順利進行食物消費時,儘管有大量的糧食存於某地,仍為糧食不安全。因此 由國際農糧組織之定義來看,即可發現都市發展造成之食物生產空間減少的同時, 亦會產生都市糧食不安全之困境。 受都市逐漸擴張影響,造成土地利用變遷及破壞都市環境與景觀,臺灣從日 據後期開始有顯著的都市成長,為文教、住宅、工業、商業等土地使用,造成都 市周圍農地轉用或釋出。都市發展過程下,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與服務業社會, 及都市擴張的壓力下,都市農地資源面臨各種轉用的壓力,當重要農地資源失去 時,周邊土地即逐漸被利用,將導致都市蔓延、擴張侵蝕等現象,對環境產生嚴 重負面影響。 日本殖民政府延續清朝時期的農業增產政策,在其統治的五十年間 (1895~1945 年),臺灣的農業耕作面積再次從 40 萬公頃,增加為 86 萬公頃,約 為一倍。除了西部平原之外,花東地區的耕作面積也大幅增加。米糖農業穩定成 長對周邊都市發展帶來穩定的後盾,資本主義發達的環境也在此階段舖下基礎, 更為日本殖民政府推展的工業發展值下厚實基礎。臺灣的北中南東四大區域出現 現代化都市的風貌與規模。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五十年期間,建構臺灣轉型資本 主義社會的基礎建設與工業發展基礎,也透過都市計畫介入手段,在臺灣地區完 成 72 處的都市計畫,總面積將近 5,3000 公頃,計畫容納人口將近 300 萬人,比 照當時的總人口,預期都市人口達當時總人口的一半。 5.

(16)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初期統治思維係以反攻大陸為主軸,除了必要的經濟 發展計畫與建設,多數公共資源投入國防建設,也因此影響臺灣戰後都市發展的 秩序與規模。直到 1970 年代啟動的十大建設及十四項建設才逐漸扭轉早期的不 均衡城鄉發展,這期間臺北、高雄陸續成為百萬人口的大都會區,以核心都市為 主的衛星都市及縣轄市也出現快速都市化的現象,北部地區如汐止、土城、新莊、 八德,中部地區如大里、太平,南部地區如仁德、鳳山等都市人口與產業結構出 現急劇的變化。都會化的現象從 1980 年代初期漸趨明顯,到了 1990 年年代超過 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居住在臺北、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都會區。 然而由農業統計年報得知 1971 至 1995 年間,臺灣各縣市之耕地面積均有顯著的 減少,反映出產業的轉型與都市發展之擴張,尤其是在新北市、桃園縣與新竹縣 一帶。而 1995 至 2006 年間則進入產業轉型的尾聲,各鄉鎮都市之發展亦逐漸趨 於穩定,使得各縣市之耕地面積之減少大幅減緩。. 臺北都會區發展對農地之影響 受到快速的人口與經濟增長,使得大量住宅向都市外圍發展,促使都市農地 受到強烈轉用之壓力, 「Agricu1tura1 Economic Report」中提出都市發展造成國家 糧食與纖維生產帶來威脅,因此建議都市發展對於土地低密度之使用,且將住宅 空間分散,是以讓農業空間增加。 都市發展過程造成農地產生些衝擊,造成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如農地作物逐 漸減少,可能受產業或機械轉型的原故,導致一些投入農業的供應商,機械經銷 商和其他支持的農業部門有下降趨勢;其二房地產稅的增加,如土地價格上漲將 影響農地面臨更大的轉型壓力;受限於上述發展,農民面對產業的轉型將受限於 更多土地使用的限制及都市發展造成環境之破壞,導致農地的作物生產日益惡化 等情況出現(謝依潔,2011)。 Clawson (1971), Isberg (1975), Furuseth (1982), Lockeretz et al. (1987) and. 6.

(17) Pacino (1990)等學者皆於都市擴張造成都市邊源於地區土地利用影響之研究著 有大量文獻,當中提及在亞洲地區無適當規劃的都市擴張可能會造成下列影響: (1)大量農田消失致使糧食安全有虞,(2)導致都市邊緣地區之都市成長不均勻, (3)並且造成都市內部之糧食生產無法再自給自足。Soni and Salokhe(2009)研究發 現,過去都市與郊區在農業生產上往往能自給自足,然而都市的擴張造成了都市 內部食物生產的減少,同時提高了都市地區的糧食需求,因此農地的保存變成都 市永續發展之重要因素,若農地無法受到充足的保存,則會造成都市人口發展受 限,並且因為無法就近獲取食物而須依賴外部地區之長途供應(Conklin HE, 1974)。 除了都市發展外,亦可能因為國家經濟政策使得各地區之農地轉型造成糧食不安 全,然而此種情況卻會反之造成都市與郊區的威脅,使得都市因糧食需求問題而 無法永續發展(Lapping, 1975),因此基於上述所言,農地的保護係永續都市發展 之重要因素,應將其納入都市規劃與政策(Takeuchi, 2009)。 蔡金惠(2010)於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研究中提及,日據時期(1905~1945 年) 為臺北都市形成的關鍵時期。日人將臺灣定位為熱帶資源與稻米供應地,為求運 輸便捷,在臺灣興建多項交通建設,例如鐵路與公路的建設帶動沿線市鎮的發展。 又臺北在地理位置上較為接近日本,日人為便於管理臺灣,除將臺北設為省府所 在地外,更透過各項建設,如臺北城牆的拆除、市街改正、格子狀街道規劃市區 內道路及土地利用分區安排規劃等,使得當時臺北市三大商業發展地,城中、大 稻埕與艋舺地區發展成一個整體,市街建築物大約以新生北路、新生南路為東限, 由舊市區向北、東、南發展,甚至跨越淡水河,為臺北都會區在戰後成為臺灣經 濟、政治、文化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礎。在 1935 年時,臺北地區將近有 80%人口 居住在臺北與基隆,臺北成為第一大都市的優勢地位已然形成;1940 年時,臺 北市的人口已增至三十五萬人以上,都市發展依照都市計劃而定,臺北地區已有 都會區形成之雛形。 光復之後至改制院轄市時期(1945~1967 年),因光復初期,外省人口的移入 與臺北市工業發展帶來的都市化,使得臺北人口數在光復後的十年內,從 1947 7.

(18) 年的 327,000 人增加到 1955 年的 704,000 人然因地形限制,使得臺北市內發展空 間有限,人口、產業遂往鄰近臺北縣鄉鎮發展,帶動臺北縣人口的成長與都市的 發展,逐漸形成臺北都會區域。此時期國民政府為了建設富強的臺灣,遂開始了 第一階段農地改革。此階段包含了對當時臺灣經濟情況有極大幫助的農地政策, 首先是民國 38 年實施三七五減租,並於民國 40 年公佈施行「耕地三七五減租 條例」 ,根據統計資料可得知大臺北地區稻米種植面積在 1951 年時,總面積為 28,675 公頃,到了 1970 年為 21,883 公頃,其間增增減減變化不大,都市化的現 象尚未明顯呈現,都會區週遭農地大都仍從事農業生產。 臺北於 1967 年改制為院轄市後,將鄰近之內湖、南港、木柵、景美、士林、 北投等鄉鎮納入臺北市,而工業移往外圍地區,使商業及服務業漸成首要產業, 再加上重大建設的完成,提高了臺北市與臺北縣間的可及性,都市逐漸向東、北、 東南迅速擴張,形成舊都心(西門町)、新都心(東區、信義計畫區),以及政、經、 文化之都(臺北市都市發展局,2001)。1970 年以後,臺北市快速向外擴張,如臺 北都會區舊市區、新市區及衛星市鎮人口變化,可知相較於舊市區的衰落,臺北 市外圍的衛星市鎮人口急遽成長 (王秋原,1996)。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統計 要覽的資料顯示,大臺北地區稻米種植面積在 1972 年時為 19,399 公頃,到了 2012 年為 520 公頃,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農地已明顯減少,且都會區週遭縣市之農地也 逐步減少。因應此階段之產業與人口需求,再加上仍未注重農地本身的生態性機 能,導致了農地遭受到其他產業用地的侵略,農地漸漸地減少。. 第二節. 大臺北地區社會經濟環境變遷. 1895 年日本統治臺灣以後,斷絕中國與臺灣人口往來。殖民者決定在中國 傳統農業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將臺灣開發為日本工業發展之農產品供應地。至 1930 年中,日本為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計劃將臺灣擴建為初級工業與軍需品 生產基地,然因戰爭期間各項阻礙而未果。故總觀言之,臺灣在日治五十年期間. 8.

(19) (1895~1945) ,係以發展現代化農業為主。以產業發展而言,臺灣的產業發展主 要可分為五個階段,即 1950 年代的傳統產業時代、1960 年代的加工出口區時代 與 1970 年代的重化工業時代,此三個階段主要是以勞力密集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1980 年代的科學園區時代以及 1990 年代以後的產業升級時代,則是轉型以技術 密集為主的生產方式。而 1990 年開始更逐漸以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做為我國主要 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其新經濟即是以知識密集的產業做為發展結構(陳俐伶, 2000)。 由上述臺灣都市產業發展可呼應到臺北都會區都市發展的情況,各縣市初級 產業就業人口比例,於這 30 年間皆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二級行業就業人口比例 雖然較穩定發展,但也於 1991 年以後逐年下降,這顯示於臺北都會區於都市發 展過程中,整體的產業結構逐漸轉為以第三級產業為主。其中初級產業以臺北縣 轉化的較為明顯,其就業人口比例由 1976 年 12.89%,一路下降至 1991 年 2. 22%, 再下滑至 2006 年 0.64%,顯示臺北縣在這 30 年間已從農業轉為工商業為主的社 會,且其初級產業已逐漸被三級產業逐漸取代。 謝依潔(2011)又以 1971 與 2006 年之大臺北地區進行社會經濟環境變遷之探 討,其探討都市農地變遷是否與人口增加相關。臺北市自 1967 年升格為直轄市 後,使得臺北市之工商業快速的發展,不僅吸引臺灣各地區人口移入與就業且帶 動臺北市周邊地區市鄉鎮人口也快速成長;自 1971 年底臺北市、基隆市及臺北 縣合計共 3,475,663 人,至 2006 年底人口增加約 331 萬餘人,為 6,789,970 人, 顯示出在這 35 年間臺北都會區人口的比例呈遞增趨勢。1971 年臺北市與臺北縣 人口規模均在 100 多萬以上,並於 1986 年底臺北縣人口成長規模超越臺北市人口, 至 1991 年人口成長已超過 300 萬人以上,於 35 年間臺北縣人口約增加 240 萬人; 而人口成長率部份明顯可觀察到臺北市 43%、臺北縣 187%及基隆市 20%。由歷 年人口成長變化中,可發現臺北縣人口成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兩個地區,因臺北縣 鄰近臺北市,當臺北市發展之腹地接近飽和時,臺北縣便成為產業與人口活動延 伸發展的地區。故由上述可知,臺北市是因處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之核心,產 9.

(20) 業經濟自省政府來臺後急速發展,並在豐沛資源與都市規劃下,其整體都市經濟 以第三級產業發展為主要趨勢;反觀臺北縣則因擁有較多人力與土地資源,因此 主要係以第二級產業做為經濟發展方向,兩都市皆由日據時期之一級產業轉變為 二、三級產業。. 第三節. 大臺北地區土地利用變遷. 社會經濟系統係由社會、經濟與人文活動所構成,此些活動在時間的演替上 皆伴隨著土地使用之變遷,因此在探討都會地區之社會經濟發展時,多為研究各 項活動所產生之土地利用。 在謝依潔(2011)分析結果顯示,臺北都會區中都市發展用地約佔總面積之 51.92%,非都市發展用地約佔 48.08%。都市發展用地部分,住宅與商業區多集中 位於臺北市中心及臺北縣衛星市鎮內環區域,而範圍內工業區主要群聚於臺北縣 中外環區域,共計約 3,443 公頃,包含臺北縣臺北港特定區內之大規模工業區, 以及林口工業區、土城工業區、樹林工業區小規模工業區以及其他零星規模之工 業區等。 吳彩珠(2011)亦透過國土利用調查資料,分析大臺北地區農地變遷之空間差 異,其於文中提及臺北都會區為臺灣主要政經發展重鎮,隨著人口快速成長及過 度集中發展,使得城鄉邊界因都市蔓延所造成的農地景觀變遷與農地問題越趨複 雜。是故,都市邊緣地區農業用地變更壓力日增,一旦變更他用後,往往難再逆 轉,甚而影響鄰近地區環境,破壞農業永續發展,對自然生態環境及民生基本經 濟產生莫大影響。此外,隨著都會區人口密度高升,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系統的作 用(processes)、功能(functions)與交互作用(interactions)的影響亦愈大。 研究結果發現,臺北都會區於1990至2005年間,總人口約增260萬人,農地 面積則減少6千多公頃,都會發展擴張壓力導致農地變更情形相當嚴重,原1995 年之農地利用,至2007年僅約六成維持農地使用,主要是旱作與果樹,稻作僅占. 10.

(21) 7%。建地類別(包含道路在內)等開發行為是主要轉用項目,是農地面積減少之主 要因素;次者轉用為林地,包括人造竹林、人造混和林等。減少最多的區域分 布在三芝、淡水、林口、三峽,約略為都會區西面的帶狀地區,而隨著捷運通車、 淡海新市鎮、林口特定區、臺北大學特定區等開發,使得淡水、林口、三峽這些 地區成為臺北都會區近年發展熱點所在,農地建地化需求殷切。其他減少區域零 星分布在東面的汐止、坪林、貢寮鄉等地區。. 第四節. 都市物質流相關之研究. 自 1992 年以來,工業生態(industrial ecology)倫理之出現(Ausubel, 1992; Frosch, 1994; Socolow et al., 1994; Allenby and Gradel, 1995),加強了經濟體系需要 一套基本物質流帳以改進工業生態之訴求。工業生態的研究包含不同產業間活動、 產品及環境的總體關係。透過工業生態的應用,可以防治污染、減少廢棄物、及 增加物質回收和再利用。故了解物質在通過國家經濟體系的流程及相對規模後, 可以使找到一種讓工業生態體系(ecosystems)效能更佳的應用方式。 對於物質流的研究亦有多種觀點,如 Ayres 於 1978 年提出利用“物質平衡 原則(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予檢視物質流動。1989 年再引進類似生物學 上的觀念,稱為“產業新陳代謝(industrial metabolism)”。Ayres 也追蹤全球 及國家有關對環境影響較敏感的重金屬的物質流,如鉛(lead) 、鉻(chromium) 及鎘(cadmium)等(Ayres, 1992) 。而為了將物質間的異質性具體化,其他學者 (Schmidt-Bleek et al., 1993)試著將物質間的異質性轉換成同一種單位的生態衝 擊(ecological impact)。也有的學者利用貨幣性投入/產出模型(monetary input-output models)以經濟體系為結構來描述當物質在經濟活動影響自然環境時, 其存量及流量的動態(Leonief et al, 1982; Duchin, 1992)。 物質流分析是基於工業代謝概念與物質平衡原理,以計算特定區域內物質的 流量與存量,並利用實物作為量化投入與產出的計量單位,藉以分析特定區域內. 11.

(22) 物質的使用與流動情形。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WRI)曾於 2000 年彙整美、日、德、荷及奧地利之經濟體物質流分析(Economy-wide MFA) 結果,並出版「The Weight of Nations」研究報告(WRI, 2000),以往各國所應用 之物質流分析大都以該報告之分析架構為基底,若再配合歐盟統計局(Eurostat, 2001; EC, 2001)所建議之多項物質流分析評估指標,即成為目前常用之經濟體物 質流分析架構。該報告之分析架構,主要將物質流區分為:投入(Input)、產出 (Output)、貿易(Trade)、以及非經濟用途之間接物質流(Indirect Flows, IF)等四大 流向,並以公噸為計算單位。就經濟體之能源物質、建築材料、工礦物質、金屬 及具可再生性之農林漁牧產品(可再生物質 Renewables 或生質物 Biomass)等類別, 進行資源開採、原料投入、國內存貨、污染排放、逸散、以及資源回收等環節之 物質流分析。 物質流分析架構之演進方面,WRI(2000)的分析重點大致可分為投入面、產 出面與國內存貨等三部分。該架構主要用以分析探討經濟體中,各類物質之開採、 輸入、消費使用、污染排放、以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環節之物質流量。為探討都 市內部物質流結構,本研究將該架構之空間尺度由國家轉為都市並繪製成圖(圖 2-1)。其中,隱藏流(Hidden Flows)考量自然資源之開採過程中,未真正進入經濟 體的物質量。此類物質量多發生在收穫、精練或萃取過程,並可區分二大類,一 是附屬物質流動(Ancillary Flows),如:木屑、稻殼等與原料分離廢棄的附屬物; 另一部分則是挖掘(Excavated)或干擾流(Disturbed Material Flow),如:採礦過程 額 外 挖 掘土 石 (Overburden) 或 礦 渣 (Gangue) 、 農 業 活動 產生 的 土壤 流 失 (Soil Erosion)等。因此,發生於經濟體內稱為國內隱藏流,而隨進口物質輸入者稱為 國外隱藏流,基於物質不滅原理與系統概念,隱藏流分別在物質流分析架構的投 入與產出面呈現。其中,投入面所有物質量之總和(包括:進口、經濟體境內之 物 質 開 採 量 、 以 及 國 內 與 國 外 隱 藏 流 ) 即 稱 之 為 總 物 質 需 求 (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 TMR)。. 12.

(23) 圖 2-1. 都市物質流架構圖(資料來源:改繪自 WRI(2001)). 李宜欣(2002)透過淡水河流域之物質流研究指出,淡水河流域已成為一個高 度開發的區域,已漸漸不發展稻作生產,係對臺灣地區的稻作產量貢獻日趨減小 的地區。但由稻作產量面積指標也顯示出近年淡水河流域地區已漸漸提高農地資 源的有效利用。在農林漁牧物質需求方面,於 1991 年(280,407.17 噸)之後逐 年微幅上升,至 2000 年時淡水河流域農林漁牧物質需求量約 442,436.04 噸,顯 示淡水河流域農林漁牧物質需求日益增加。淡水河流域農林漁牧物質使用密集度 由 1989 年的 617.78 kg/106 NT$ of GDP 逐年下降至 2000 年的 304.1 kg/106 NT$ of GDP,減少約 54.78%;另外,每單位農業 GDP 農林漁牧物質需求量由 1989 年 40.52 噸/106 NT$ of agri. GDP 降至 1993 年 21.81 噸/106 NT$ of agri. GDP,下 降約 46.17 %。顯示淡水河流域之農林漁牧物質使用量並未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 淡水河流域境內民眾的農林漁牧物質善用效率非常顯著。. 13.

(24) 第五節. 食物生產之環境負荷. 近期研究顯示,食物生產與消費造成了 10~30%的環境影響(Hertwich et al, 2009 and Tukker, 2006 and Kanzig et al, 2011),而食物生產所造成之環境影響涉及 多個層面,例如氣候變遷、土地與水資源影響、人類與生態毒理影響、優養化、 酸化、土壤肥力退化以及地景變遷等(Franziska et al, 2012),為了減低食物生產所 造成之環境影響,各國皆提出了諸多測量環境負荷之方法,例如法國、瑞士聯邦 環保署等,鼓勵各項食物生產商,為食品標示其碳足跡與環境足跡之標籤(Cros et al, 2010 and Jungbluth et al, 2011)。因此本研究利用食物生產之碳足跡與水足跡相 關文獻探討,進一步分析臺灣食物生產可能造成之環境負荷。. 稻米耕種所產生之水足跡 作物水足跡最早之定義為作物需水量除以產量,爾後又依水源特性發展為綠 色水足跡(土壤水分蒸發散)(Chapagain and Hoekstra, 2004)、藍色水足跡(灌溉用 水)與灰色水足跡(肥料施用所涉及之水污染稀釋量)(Hoekstra and Chapagain, 2008),將綠色、藍色及灰色水足跡加總即為作物之總水足跡。 研究後得知臺灣北、中、南、東部之兩期作水稻綠色、藍色及灰色水足跡, 南部水稻水足跡最小,一期作平均為 2165 m3/ton,二期作平均為 6113 m3/ton, 而北部水稻水足跡較大,一期作平均 9568 m3/ton,二期作平均為 25035 m3/ton, 可看出臺灣南北水稻水足跡相差達四倍之多,且各區二期作之水足跡皆高於一期 作。 單就水足跡此水資源消耗指標分析各區域稻作水資源使用情形,北部水稻水 足跡最大(17302 m3/ton),表示北部地區種植水稻使用水資源量較其他分區高出 許多,東部地區居次(7601 m3/ton),中部地區(7285 m3/ton)略小於東部,南部 地區最小(4139 m3/ton),僅為北部水稻水足跡的四分之一。因此各區水稻水足 跡相較之下,南部區域稻作水資源使用效率為最佳,北部則較差,尤以藍色水足 14.

(25) 跡代表之灌溉用水量差異最為明顯。研判其原因應與前述農田零星休耕導致休耕 面積增加,灌溉用水量未等比例減少有關,因此建議可進行區域性統一休耕,節 省下之水資源可供給區域內民生、工業等其他用途使用。東部區域水稻水足跡僅 次於北部,但該區人口及產業均較北部少,東部地區縣市人口合計為 57.35 萬而 北部為 1,023.23 萬人,北部地區人口數約為東部之 17 倍,又以營運中工廠、公 司及商業現有家數來看,東部縣市合計家數為 3.79 萬而北部為 67.09 萬家,東 部地區用水需求量較北部小,因此降低該區水稻水足跡後餘下之水資源可用價值 遠不及北部區域(張元馨,2011)。. 臺灣茶業之水足跡研究 黃韋智(2012)利用世界農糧組織所發展的 CROPWAT 8.0 模式,配合茶葉種 植地區之氣候、土壤等基本數值輸入,取得計算空間虛擬水(VWS)所需之數 值。此外,該研究從坪林鄉與名間鄉內,以滾雪球方式抽樣共十個農戶進行資料 盤查與收集,以取得茶葉種植之田間操作數值(包含灌溉用水量、產量、肥料施 用量等),用以計算 VWS 及 WF。 研究結果顯示坪林與名間鄉的 VWS 全年度之平均數值分別為 41.725 與 7.162 mm/m2/day。而坪林與名間鄉生產之茶葉水足跡數值分別為 242.98 與 17.363 m3/kg。若進一步分析不同類型之水足跡可發現,坪林茶之綠水、藍水及灰水水 足跡分別佔總水足跡 4.3%、0%及 95.7%;而名間茶之綠水、藍水及灰水水足跡 分別佔總水足跡 38.26%, 0.04%及 61.7%。最後,研究發現飲用一杯 125 毫升的 茶、咖啡、及可可之總耗水量分別為 62.242,、113.8 及 156.61 公升。由此項數據 顯示,茶在這三種嗜飲性飲品中的耗水量是最低的。. 漁業活動所產生之碳足跡 Iribarren et al. (2010)針對西班牙西北部之加利西亞漁業活動碳足跡的估算指 出,沿海漁業和遠洋漁業的碳排量與捕獲量、產值呈正相關;以集約方式養殖大 15.

(26) 菱鲆,需要大量的電力,其碳排量與產量呈負相關。Tyedmers et al. (2007)指出漁 業活動使用的能源成本與碳排放量影響水產養殖活動,內陸養殖場大部分採中央 電網提供電力,箱網養殖主要依靠柴油或其他化石燃料供電,因此箱網養殖的鮭 魚比粗放式養殖的貽貝消耗更多的能源。養殖生產過程中除持續消耗的燃料與電 力外,飼料(包括魚)與水資源的依賴更是關鍵的問題(Bostock et al., 2010),例 如養殖生產 1 噸蝦需要 1.4 噸的野生魚類作為飼料(Tacon et al., 2008),這還不 包括土地利用改變上的生態功能損失,其未將這些成本也計算在內。美國奧勒岡 大學 Kanftman 教授在 2012 年的美國科學促進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會議中指出,生產一袋 1 磅裝的冷凍蝦,會產生 1 噸 的 CO2,故養殖生產的生態轉換效率顯然是低於自然生產者,如何善用野生資源, 在全球致力於減碳的時代,顯得特別重要。 以國內養殖蝦為例,冉繁華(2010)指出,過去臺灣是超集約式的養殖,投入 的能源較多,臺灣養殖戶過去每平方米至少會投入 100 尾以上的蝦苗,蝦子愈擠, 愈需要打氣的設備,也就愈耗能。在臺灣地區養殖漁家經濟調查報告僅列出一個 家戶每年花多少元在水電油料費上,並未將水、電、油料費分別統計,資料的缺 乏是未來計算養殖漁業碳足跡面臨的主要挑戰。而養殖業是未來海產供應的主力, 但養殖的環境成本過高,未來必須重視養殖碳足跡,至少不要大於捕撈漁業的碳 足跡。. 16.

(27)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使用 Fisher et al.(2009)之理論,將生態系統服務空間區分為「服務供 應地區」 (service providing areas, SPAs)、和「服務受惠地區」(service benefiting areas, SBAs)概念,探討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空間關係與變化。 由於食物種類眾多,初步規劃選擇三類食物:稻米(主食)、生鮮蔬菜(植物纖 維素)、以及豬肉(主要動物蛋白質來源)進行生產空間與消費空間分析。預期成果 將發現大臺北地區之 FPAs 和 FCAs 空間連結較為緊密,甚且在大臺北地區都市 發展早期,FPAs 可能和 FCAs 空間重疊區域頗大,亦即當時大臺北地區所需之 食物還可以部分由大臺北地區自己生產供應,然隨大臺北地區都市日益發展,都 市區域內的 FPAs 就日漸縮小,逐漸轉移至都市邊界外,由其他地區生產此三類 食物。而因都市擴張,都市範圍日益擴大,發現 FCAs 越來越大,最後可能導致 國內 FPAs 不足以供應都市人口之食物所需,故將轉由國外其他 FPAs 生產糧食 並進口導入。 分析 FPAs 和 FCAs 空間分佈變遷,深入探討大臺北地區三項食物消費需求 對食物來源地區(其他縣市) ( FPAs)所造成之影響。本研究將選擇大臺北地區稻米、 蔬菜、豬肉之主要來源地區彰化、嘉義、雲林、臺南、臺東、花蓮等進行案例討 論,主要探討供應大臺北地區該三項食物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變化,特別是從事 稻米、蔬菜、豬肉生產土地面積之變遷。 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如下:. 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至 2012 年(民國一○一年)臺灣稻米、蔬菜、 豬肉統計資料與地圖圖資、遙測影像彙整。. 17.

(28) 整彙 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至 2012 年(民國一○一年)臺灣稻米、 蔬菜、豬肉統計資料並選取大差異年度進行影像數化與處理。 分析大臺北地區主要食物生產空間與產量之變化。 大臺北地區主要食物物質流建置。 分析空間(FPAs 和 FCAs)供給服務之食物空間分布圖建立。 探討大臺北地區因食物消費而衍生之相關環境負荷。.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時期之歷史地圖與影像,搭配農委會出版之農業統計年 報,分析 1905~2012 年間不同時期大臺北地區食物生產空間變化,由農業統計年 報分析臺灣農地變遷之四個重要時段,分別進行食物生產空間分析。. 彙整 1905 年至 2012 年臺灣稻米、蔬菜、豬肉統計資料與遙測影 像 本研究資料主要區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統計資料,主要係蒐集農業委員會 之 1938 年至 2012 年農業統計要覽與農業統計年報,歷年稻米、蔬菜、豬肉生產 面積與數量,第二類則係遙測影像,影像分為四個部分,1905 年(昭和 38 年)之 中央研究院日治時期臺灣堡圖(圖 3-1-(1))、1947~1950 年(民國 36~39 年)美軍航 拍 之 臺 灣 航 空 影 像 ( 保 存 於 工 研 院 能 資 所 ) ( 圖 3-1-(2)) 、 1972 年 ( 民 國 61 年)Landsat-1 臺灣衛星影像(圖 3-1-(3))以及 2012 年(民國 101 年)Formosat-2 衛星 影像(圖 3-1-(4))。 18.

(29) 圖 3-1 大臺北地區四時期地圖與航遙測圖資 (1)1905 年日治時期臺灣堡圖 (2)1947~1950 年美軍航拍影像 (3)1972 年 Landsat-1 衛星影像 (4)2012 年 Formosat-2 衛星影像 緣 1947~1950 年美軍航拍影像,為單張無地理定位之航空照片,因此需先進 行影像定位,方可判釋大臺北地區該時期之土地利用情形。然為確認定位之美軍 航照其定位精度,故本研究利用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所開發的通用版電子地圖, 進行影像精度分析。 精度分析方法係採特徵點座標差異比較,首先相比美軍航照以及通用版電子 地圖,兩圖資相同位置且具明顯特徵處,將該處選為匹配特徵點,並同時記錄特 徵點之座標值,後分析比較各特徵點的差異。 19.

(30) 選用之特徵點如圖 3-2~圖 3-3 所示,共選用 31 點,該特徵點主要是房屋角 點、道路節點等明顯可見的特徵位置,而精度分析結果如所示,X 座標點位差異 約在 0.004~6.879 公尺間,則座標點位差異為 0.047~6.350 公尺之間,平均差異分 別為 X 座標 2.840 公尺與 Y 座標 3.309 公尺。. 圖 3-2. 特徵點分佈圖 (A) 1947~1950 年美軍航拍影像 (B)2016 年通用版電子地 圖. 20.

(31) 圖 3-3. 特徵點位置圖 21.

(32) 表 3-1 點號. 1947~1950 年美軍航照定位精度分析. 美軍航照 X(m). 通用版電子地圖 Y(m). X(m). Y(m). 精度 X(m) Y(m). 1. 307427.2686. 2772250.334. 307423.172. 2772248.776 4.097 1.558. 2. 301843.7025. 2773482.658. 301848.1254. 2773486.287 4.423 3.629. 3. 302290.4867. 2773671.675. 302290.2451. 2773671.033 0.242 0.642. 4. 302681.9041. 2772950.307. 302684.0781. 2772952.357 2.174 2.050. 5. 300035.3379. 2769056.208. 300037.7897. 2769060.395 2.452 4.187. 6. 300284.0467. 2768350.298. 300285.3476. 2768344.894 1.301 5.404. 7. 303012.7355. 2766257.152. 303016.6689. 2766259.874 3.933 2.722. 8. 303180.2442. 2766040.427. 303184.9442. 2766045.561 4.700 5.134. 9. 300685.5142. 2765860.14. 300690.183. 2765858.553 4.669 1.587. 10. 302009.1948. 2772175.458. 302004.2242. 2772180.452 4.971 4.994. 11. 301931.4057. 2771889.225. 301930.4053. 2771889.145 1.000 0.080. 12. 301947.1897. 2771890.56. 301945.0897. 2771887.16 2.100 3.400. 13. 302072.1049. 2771825.219. 302070.5025. 2771829.216 1.602 3.997. 14. 302085.4532. 2771830.643. 302089.5525. 2771825.645 4.099 4.998. 15. 301649.3704. 2771655.782. 301647.8297. 2771659.75 1.541 3.968. 16. 301667.2766. 2771643.082. 301669.6579. 2771647.447 2.381 4.365. 17. 302402.0665. 2770904.713. 302402.0701. 2770904.76 0.004 0.047. 18. 302240.8336. 2770210.856. 302243.849. 2770207.847 3.015 3.009. 19. 303598.0802. 2769359.611. 303600.4614. 2769360.549 2.381 0.938. 20. 303749.0022. 2770805.559. 303753.0029. 2770810.574 4.001 5.015. 21. 303956.7324. 2770870.37. 303949.8532. 2770874.603 6.879 4.233. 22. 302311.2257. 2768886.722. 302307.2796. 2768888.74 3.946 2.018. 23. 302242.5257. 2769300.226. 302239.5461. 2769297.258 2.980 2.968. 24. 301930.7466. 2768955.592. 301934.7455. 2768958.59 3.999 2.998. 25. 306071.9458. 2768560.606. 306069.9477. 2768557.609 1.998 2.997. 26. 303772.6358. 2767710.634. 303774.6827. 2767707.633 2.047 3.001. 27. 302742.7275. 2768117.738. 302742.6816. 2768120.687 0.046 2.949. 28. 307410.9163. 2771348.675. 307411.4965. 2771350.459 0.580 1.784. 29. 305770.8139. 2770800.514. 305773.1515. 2770800.401 2.338 0.113. 30. 306377.7027. 2770903.589. 306382.7527. 2770909.939 5.050 6.350. 31. 306700.4489. 2770015.968. 306696.3488. 2770019.051 4.100 3.083 平均 2.840 3.039. 22.

(33) 探討 1947 年至 2012 年臺灣稻米、蔬菜、豬肉統計資料中重要農 業生產數量變化年度進行影像數化與處理分析 此部分係統整農業委員會之 1947 年至 2012 年農業統計要覽與農業統計年報, 歷年稻米、蔬菜、豬肉生產面積與數量,從中探討相較於前後時期,擁有大量差 異之年度其當時政策與環境,並將該年度之影像透過處理、分析,數化為空間資 訊(當中包含生產面積與生產數量),用於後續分析空間之食物空間分布建立。.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流分析 物質流研究主要係探討物質輸入、輸出及其循環過程,因此本研究指在探討 大臺北地區食物物質之輸入與輸出,此部分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大臺北地區自行 生產且自行消費之部分,而自產不足部分則由外縣市提供,因此可透過大臺北地 區每年食物需求數量分析該地區自產量以及透過外縣市之輸入數量,建構研究區 食物物質流架構。. 大臺北地區 1947~2012 食物供給服務之空間分布圖(FPAs 和 FCAs)建立 探討大臺北地區三項食物消費需求之食物來源地區(其他縣市) (FPAs)。本研 究將選擇大臺北地區稻米、蔬菜、豬肉之主要來源地區彰化、嘉義、雲林、臺南、 臺東、花蓮等進行案例討論,主要探討供應大臺北地區此三項食物地區的農業土 地利用變化,特別是從事稻米、蔬菜、豬肉生產土地面積之變遷,進一步繪製三 項食物 FPAs 和 FCAs 之食物空間分布圖。. 23.

(34) 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衍生之環境負荷 食物生產所造成之相關環境負荷問題繁多,如氣候變遷、土地與水資源影響 以及地景變遷等,因此相對應產生生態足跡、碳足跡、水足跡等環境負荷之盤查 方法,而面臨當前全球環境變遷與溫室效應等影響,碳足跡能探討食物生產所排 放之二氧化碳數量,進一步了解食物生產所造成之環境問題,而水足跡則在探討 農業生產對於水資源耗費之問題,因此本研究欲利用此二項環境負荷議題,進一 步分析大臺北地區食物消費造成外縣市相關環境之負荷。. 24.

(35) 第四章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分析. 大臺北地區 1905 年至 2012 年稻田之空間分布.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空間分布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範圍內之稻田分布範圍如圖 4-1 所示,此時期地圖來源為 中研院日治時期之臺灣堡圖。日本人繪製的「臺灣堡圖」始於西元 1898 年,測 繪時以劉銘傳的清丈區域為準,並加上現代三角與高程測量,精度大為提高,是 日後日人統治臺灣的重要基礎資料,由於此圖的繪製是以清代堡圖為準,故而稱 之為「臺灣堡圖」。從測繪大比例尺(1/600~1/1,200)地籍圖開始作業,最後才 縮編成比例尺兩萬分之一「臺灣堡圖」,是全世界唯一同時結合土地調查、地籍 測量與地形測量成果的地圖,測圖精度高、內容精細,涵蓋許多訊息,包含當時 土地利用、地名、聚落名稱、聚落範圍、街道、水圳等。本研究透過電腦數化方 式,將大臺北地區稻田範圍數化為電子檔,因此由結果得知稻米栽種範圍約為 44,417 公頃,主要分佈於淡水河左右兩側,以現今行政區界來看,臺北市稻田面 積較大者為中山、松山、大安等區域,而新北市則為三重、蘆洲、新莊等地區。. 25.

(36) 圖 4-1.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1947~1950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空間分布 此時期大臺北地區之稻田空間分布如圖 4-2 所示,1947 年所使用之圖資為美 軍利用飛機拍攝臺灣地區之航空照片,這批照片係 1940~1950 年代二次大戰末期, 數量達 3500 張,範圍涵蓋臺灣本島平原地區。 緣此批航照影像缺乏像機內、外方位參數,亦無進行地理定位,故使用此批 航照影像需先進行影像前處理,本研究首先利用 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演算法進行各張影像之對位與拼接,大臺北地區影像約有 250 張, 再將自動拼接完成之影像以人工方式,搭配臺灣福衛二號 2006 年衛星影像進行 地理定位,最後數化大臺北地區之稻田分布範圍,由結果得之 1947~1950 年大臺 北地區種植稻田面積約有 33,438 公頃,分佈區域依然以淡水河左右兩側為主。. 26.

(37) 圖 4-2. 1947~1950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197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空間分布 1970~1975 年為臺灣地區都市發展及擴張時間點,大臺北地區正處大量稻田 耕種區域轉變成都市用地,然當時僅有地區稻田面積之統計數據而無空間分佈資 料,因此本研究使用 Landsat-1 於 1972 年拍攝之臺灣地區衛星影像進行影像判釋, 判釋大臺北地區的稻田空間分佈。 本研究使用影像處理軟體 ENVI 5.0 進行監督式的影像分類,首先由遙測影 像內選取地物之代表樣區,將該樣區做為影像分類之訓練樣區,在利用最大概似 法進行分類。而增加分類的樣本特徵,可以解決由單純光譜影像中無法解決的問 題,因不同地表物值反射之光譜波段皆有不同,故可明顯辨別出水體、森林與其 他(如裸土、水泥建物等),並透過地物間灰度值(gray value)的差異計算,可將呈 現均質光譜反應的稻田與光譜反應混雜的林地加以分離,進而提昇分類結果。因 此由分析結果可得知,1972 年大臺北地區之稻田面積約降至 19,399 公頃 (如圖 4-3 所示)。 27.

(38) 圖 4-3. 197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空間分布 現今大臺北地區之稻田空間分布則以 2012 年結果作為代表,此時期係運用 臺灣自主擁有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二號(Formosat-2),於 2012 年拍攝之大臺北 地區地表影像作為稻田空間分析圖資,其主要任務為對臺灣及全球陸地與海域進 行遙測作業,拍攝影像資料可運用於資源探勘、環境保護與規劃、災害防救等。 此分析方法與上述 1972 年 Landsat-1 影像分析相同,亦透過影像處理軟體 ENVI 5.0 進行監督式的影像分類,故由此影像判釋之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結果可得知, 新北市稻田分部地區為金山、三芝、石門、八里、鶯歌以及貢寮與雙溪等,而臺 北市僅剩北投區及少部分士林區,該時期研究區域內稻田面積僅剩 520 公頃(如 圖 4-4 所示)。. 28.

(39) 圖 4-4. 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分布. 由上述結果可得知,大臺北地區稻田種植面積逐年下降,自 1905 年之 44,417 公頃減少為 2012 年的 520 公頃,其主要沿淡水河分布,於日治時期耕種面積較 大者為現今臺北市中山、松山、大安等區域,而新北市則為三重、蘆洲、新莊等 地區,然於國民政府入臺後,新北市之三重、蘆洲、新莊等地亦為稻田較先轉為 非農業用地之地區,至 2012 年時僅存新北市金山、三芝、石門以及臺北市北投 區等,此結果驗證大臺北地區由於稻作面積的減少造成稻米產量下降,又因國民 政府遷臺與都市擴張等原因使人口急速增加(圖 4-5),但隨著人口增長,研究區 內稻米需求量亦隨之上升,因此在自給不足的情況下,遂轉向由臺灣其他縣市或 國外進口以滿足稻米消費需求。. 29.

(40) 圖 4-5 1905~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田收穫面積與人口數量. 第二節. 大臺北地區 1905 年至 2012 年食物物質流分析.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產量 受限於資料獲取與完整性,本研究之食物僅探討稻米、蔬菜與豬肉此三項, 由此三項分別代表人體所需的澱粉、植物纖維素以及主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因 此透過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可得知大臺北地區逐年食物生產量與消費需求,進一 步探討研究區食物自給能力以及外部供給量。下圖顯示了大臺北地區於 1905 年 ~2012 年稻米、蔬菜、豬肉生產數量(圖 4-6),稻米產量由 1905 年起微幅增加, 平均生產約 108,751 公噸,至 1966 年開始逐年減產,2012 年時僅剩 2,257 公噸, 減少了 98%的產量。因蔬菜與豬肉無 1905 年的統計數據,故統計時間由 1947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之蔬菜收穫面積少於稻米,係因單位面積產量較稻米高, 所以總產量亦較稻米多出許多,由於臺灣實行糧食增產政策,致使 1947 年~1968 年期間現今新北市區域內蔬菜產量驟減,以及 1970 年十大建設後,大臺北地區 都市擴張,大量蔬菜種植地區轉型為工業、商業、文教、住宅等其他土地利用類 別,因而在種植面積縮減下造成產量減少。豬肉亦與蔬菜相似,皆受到十大建設 影響,故於該時期前後發生產量變化。 30.

(41) 圖 4-6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食物生產量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本研究物質流旨在針對都市食物之輸入、輸出進行探討,透過農委會農業統 計年報之統計資料彙整出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各年度稻作收穫面積、 稻米生產數量與糧食供需年報所統計的每人每年稻米供給量,並結合人口統計數 據推估大臺北地區每年稻米消費總需求數量。 再進一步計算大臺北地區稻米自給數量是否足夠,若自產量少於消費需求, 則應由臺灣其他縣市與國外進口提供,本研究係假設研究區內食物生產首先提供 當地消費,若生產數量過於消費需求則將超出數量依民國 95 年行政院頒佈之「國 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預存 3 個月存糧,其餘則提供其他縣市或出口貿易使用, 但當生產數量低於消費需求時,大臺北地區則需向外部縣市或國外進口以補足缺 少的數量。 由本研究彙整之稻米物質流表(表 4-1)可發現,僅於日治時期 1905 年時,研 究區內稻米生產方能自給自足,1947 年國民政府來臺後,稻米生產數量則無法 自足,開始需由臺灣其他縣市或國外進口來提供。其產量下降原因是為大臺北地 區稻米收穫面積減少,由 1947 年的 66,876 公頃降至 2012 年的 649 公頃,面積 減少約 97%。 31.

(42) 表 4-1.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生產 年份. 1905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收穫面積(公頃). 消費. 單位面積產量 (公斤). 自產量(公噸). 人均稻米消費量. 大臺北地. (公斤)†. 區人口. 大臺北地區總消費量. 外縣市供應. (公噸). (公噸). 國外進口(公噸). 68,334. 1,390. 94,985. 336,224. 208.1. 69,968. 0. -. 66,876 67,109 67,056 58,103 57,350 57,150 55,677 54,043 52,894 53,450 52,718 52,554 52,511 51,827 50,878 51,039 48,832 49,189. 1,503 1,546 1,619 1,765 1,830 1,780 1,870 1,862 2,155 2,094 2,175 2,197 2,185 2,148 2,252 2,131 2,288 2,304. 100,523 103,750 108,530 102,558 104,921 101,742 104,093 100,638 114,007 111,937 114,646 115,471 114,717 111,305 114,574 108,762 111,722 113,350. 839,699 908,804 992,855 1,006,556 1,088,338 1,131,202 1,200,895 1,270,062 1,342,980 1,422,246 1,482,924 1,560,500 1,640,232 1,727,667 1,807,747 1,894,353 1,989,531 2,094,638. 180.7 173.5 164.9 156.2 149.9 126.1 141.2 124.9 134.2 132.6 133.9 131.7 135.3 137.7 136.8 132.1 134.4 129.9. 151,734 157,677 163,722 157,224 163,087 142,599 169,554 158,567 180,201 188,576 198,578 205,580 221,940 237,969 247,264 250,244 267,313 272,031. 51,210 53,927 55,192 54,666 58,166 40,857 65,461 57,929 66,194 76,639 83,932 90,110 107,223 126,663 132,690 141,482 155,591 158,681. -. 32.

(43)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48,571 47,934 47,414 46,317 45,224 43,766 40,236 38,798 36,732 36,837 37,200 36,099 34,643 31,706 30,789 26,845 26,300 24,817 21,506 16,231 15,143 12,908 11,270 9,557 6,724. 2,211 2,303 2,100 2,017 2,155 1,979 2,147 1,990 1,979 2,396 2,366 2,313 2,111 2,255 2,223 2,367 2,548 2,330 2,005 2,504 2,322 2,356 2,110 1,991 2,287. 107,376 110,406 99,578 93,423 97,450 86,603 86,383 77,221 72,681 88,264 88,019 83,486 73,136 71,496 68,442 63,539 67,007 57,833 43,113 40,647 35,164 30,406 23,778 19,025 15,378. 2,197,052 2,298,237 2,399,590 2,698,220 2,881,687 3,010,144 3,141,154 3,271,930 3,403,059 3,534,940 3,672,423 3,846,526 3,999,399 4,230,409 4,331,244 4,479,184 4,625,841 4,772,870 4,902,565 5,038,098 5,171,303 5,302,690 5,437,981 5,570,183 5,672,883 33. 132.9 137.4 141.5 139.9 138.7 134.5 134.3 133.5 129.8 134.2 130.4 128.1 125.1 114.0 107.0 105.5 99.4 95.8 90.3 87.2 86.0 85.0 78.2 73.6 68.3. 291,878 315,824 339,470 377,562 399,805 404,714 421,794 436,868 441,853 474,212 478,847 492,817 500,165 482,224 463,616 472,509 459,994 457,098 442,800 439,171 444,577 450,729 425,141 409,687 387,231. 184,502 205,418 239,892 284,139 301,515 318,009 335,411 358,221 369,172 354,654 386,957 408,217 425,039 410,409 395,174 408,945 389,783 398,930 399,165 397,784 408,690 419,235 400,233 389,657 370,699. 840 102 0 1,426 0 31,294 3,871 1,114 1,990 320 0 25 3,204 335 522 740 723 1,087 1,130 1,005 1,154.

(44)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 5,524 4,367 3,334 2,734 2,031 2,073 1,602 1,702 1,467 1,343 1,265 1,170 1,043 887 876 826 713 751 721 723 702 672 649. 2,287 2,497 3,181 2,638 3,988 3,029 3,904 2,864 3,285 3,412 3,308 3,834 3,458 3,480 3,062 3,210 3,635 3,408 3,664 3,343 3,387 3,360 3,475. 12,632 10,903 10,607 7,213 8,100 6,280 6,254 4,874 4,819 4,582 4,185 4,486 3,605 3,088 2,682 2,652 2,591 2,561 2,641 2,418 2,378 2,257 2,257. 5,767,693 5,825,270 5,858,449 5,875,874 5,914,309 5,938,478 5,960,673 6,019,028 6,099,563 6,152,229 6,214,370 6,244,054 6,283,302 6,303,671 6,330,571 6,353,052 6,399,337 6,427,284 6,456,653 6,481,051 6,516,333 6,567,419 6,612,531. 因缺乏縣市人均值,故本研究採用糧食供需年報之全國統計數據. 34. 65.9 62.5 62.2 60.7 59.9 59.1 58.8 58.4 56.7 54.9 52.7 50.1 50.0 49.1 48.6 48.6 48.0 47.5 48.1 48.1 46.2 45.0 45.6. 380,322 364,079 364,571 356,666 354,208 350,964 350,726 351,511 346,089 337,757 327,435 312,827 313,914 309,195 307,429 308,784 307,420 305,135 310,320 311,696 300,944 295,287 301,784. 366,078 353,176 352,190 347,186 344,097 342,960 342,866 344,921 339,962 331,477 321,102 306,279 276,103 257,612 248,403 282,707 267,499 257,324 273,494 280,326 247,515 255,796 255,058. 1,611 0 1,774 2,267 2,011 1,724 1,606 1,716 1,307 1,699 2,148 2,062 34,205 48,495 56,344 23,425 37,331 45,251 34,185 28,952 51,051 37,234 44,469.

(45) 透過上表稻米自產量與消費量可進一步計算(公式 2-1)大臺北地區之稻米自 給比例(表 4-2),由結果可發現,大臺北地區於 1952 年以前,方可提供本區域超 過 50%之稻米消費量,自 1960 年開始,大臺北地區受產業轉型與人口成長影響, 原先的稻作區域轉做其他土地利用類別,使稻米自給能力逐年降低,1990 年後 產業型態大致底定,以二、三級產業為主,因此自產比例減至 1~3%,需透過外 部供給方可滿足消費需求。為探討研究區內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臺、十大建設 後以及目前稻米在都市內之物質流情況,分別進行 1905、1947、1972 與 2012 年四時期物質流分析。. 𝑝=. 𝑃𝑡 𝑃𝑜𝑝×𝐶𝐹𝑆. × 100%. (2-1). 𝑃𝑡 為大臺北地區食物自產量 𝑝 為食物自產比例 𝑃𝑜𝑝 為大臺北地區人口數 𝐶𝐹𝑆 為表中人均消費量 表 4-2 年份 1905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自產比例(%) 136 66 66 66 65 64 71 61 63 63 59 58 56 52 47 46 43. 年份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05 年~201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自產比例 自產比例(%) 42 42 37 35 29 25 24 21 20 18 16 19 18 17 15 15 15.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35. 自產比例(%) 13 15 13 10 9 8 7 6 5 4 3 3 3 2 2 2 2.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自產比例(%)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6)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產量達 94,985 公噸,此時人口數為 336,224 人,稻 米年消費量僅 69,968 公噸,因此除了足夠提供當地人口消費外,亦可將超出部 分作為都市內部存糧與提供其他地區消費或出口至其他國家,依本研究假設之分 配方法,將有 74%的稻米提供都市內部食用,而有 18%作為都市存糧,8%則提 供都市外之稻米消費(圖 4-7)。. 圖 4-7. 1905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1947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產量增加至 100,523 公噸,然因國民政府來臺,大量 人口移入,使研究區內人口數增加 2.5 倍達到 839,699 人,故稻米年消費量亦提 升至 151,734 公噸,此時期稻米產量已不足以提供都市內部消費,因此開始需由 外縣市補充,都市內部自產量僅能供應 66%之需求,剩餘部分由外縣市供應(圖 4-8)。. 36.

(47) 圖 4-8. 1947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1972 年,由於十大建設完成,大臺北地區內大量農業用地轉變為非農業用 地,因此稻米產量減至 77,221 公噸,但因都市擴張,使研究區內人口數相較於 1947 年增加近乎 4 倍來到 3,271,930 人,故稻米年消費量亦提升至 436,868 公噸, 此時期稻米產量更不足以提供都市內部消費,因此都市內部自產量僅能供應 18% 之需求,剩餘數量外縣市則供應 82%(圖 4-9)。. 圖 4-9. 1972 年大臺北地區稻米物質流. 2012 年大臺北地區內農業用地僅剩無多,稻米收穫面積降低至 649 公頃, 故稻米產量降至 2,257 公噸,研究區內人口數達到 6,612,531 人,然因此時期食 物選擇繁多,造成稻米消費量減少至 301,784 公噸,不過稻米產量仍不足以提供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位經濟、醫療服務、高階旅遊、航 空與物流、農業和生物技術、食品加 工業、工業機器人、生物燃料和生物 化學

八、水產加 工食品 之原 料、半 成品、.

二、貨品之加工、製造或原材 料涉及我國與其他國家或 地區共同參與者,以在我 國境內產生最終實質轉型

成癮元素 物質成癮- 吸毒 (毒癮) / 酗酒/ 吸煙. 生理上的渴求 強烈希望吸食/ 飲用,沒有能力控制使用量,雖然知

 缺乏體能活動已被視為全球的公共衞生問題,配合食

以 2011 年經濟部統計處針對各製造業所做的調查,糕餅業所屬 的其他烘焙麵食品之生產值占食品製造業中 3.68%,在 33 項品向中排

營養標籤是食物 標籤的⼀部分,..

科技與生活 與生活 與生活 與生活科 科 科 科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