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 校效能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 校效能關係研究"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 校效能關係研究

研究生:陳心怡 撰

中華民國一○五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 校效能關係研究

研究生:陳心怡撰

指導教授:鄭燿男博士

中華民國一○五年八月

(4)
(5)
(6)

謝 誌

蓊鬱山林、蟬鳴唧唧、蔚藍海岸、微風徐徐。從東大畢業十年後,

再度成為母校的畢業生,內心充滿感恩與感謝!回憶起「我們的碩班 時代」 ,諸多往事,歷歷在目,箇中辛酸,點滴於心。兩年光陰,是青 春、歡笑、淚水、扶持與堅持所交織而成的研修故事,儘管過程跌宕 起伏、有樂有苦,如今,也將豐碩收成、畫下句點。

感謝這些日子以來,悉心指導論文研究的鄭燿男教授,能成為您的 門生,是我的榮幸與福氣!有老師您的指導與敦促,使我對於論文撰 寫能有明確方向與架構,有您的細心解說與示範,使我對於量化統計 研究有更深入的瞭解,亦使我能如期完成論文。感謝陳武雄教授不辭 辛勞及梁忠銘教授百忙撥冗,擔任我們的論文口試委員,提供我諸多 寶貴的意見,也點醒我撰寫論文的迷思與盲點,有您們無私且盡心地 指導,使我的論文內容更加完整。再者,感謝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各位 師長們的教導與關懷,使我每年的暑修時光皆能收穫滿載!

感謝 105 級學校行政暑碩班的同學們,這些年,大家共聚一堂,彼 此勉勵、精進學習,有你們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使我的求學生涯充 滿許多歡樂且難忘的回憶,也因為大家的互助與分享,使我的住宿生 活得以更加便利。感謝同門夥伴英漢、皓文與雅倫,大家雖然分屬於 不同縣市,但這些日子以來,大家互相關懷、協助、督促及打氣,讓 每一個論文撰寫的階段都能如期完成。感謝怡汝、佩瑋、靜怡、萬珍 與同宿三年的曉婷和如瑩,有你們的照顧與心靈陪伴,使我獨自在花 東的研究生活,有人可紓解我的壓力與情緒。

感謝花蓮縣與高雄市的教育前輩們,有你們的寶貴意見,使我的問 卷設計得以更趨完整。感謝花蓮縣的教育人員們,協助我完成研究問 卷的發放、填答與回收。也感謝花蓮縣源城國小的同仁們,在我求學 的這些年給予我的協助、體諒、支持與鼓勵,使我可以毫無掛心地在 暑假期間完成自己的求學夢。

最後,感謝永遠支持我的家人與朋友們,感謝這兩年來的辛勞、陪 伴與照顧,是你們給予我最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努力往前邁進,有 你們的付出,成就了我的夢想,感謝有您!

陳心怡 謹誌

2015.08 於臺東大學

(7)

i

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 關係研究

作者 陳心怡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使用「校長科技領導量表」、「校長授權領導量表」與「學 校效能量表」三種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問卷依照學校規模大小,採用分層抽 樣方式抽取花蓮縣國小教師 350 位為研究對象,實際回收有效問卷 301 份進行資料 分析。所得資料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 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有顯著差異;2.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 教師知覺校長授權領導有顯著差異;3.不同職務之國小教師知覺學校效能有顯著差 異;4.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師知覺學校效能有顯著差異;5.科技領導對學校效能 有顯著相關;6.授權領導對學校效能有顯著相關;7.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學校效 能具有預測力。

關鍵字: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學校效能

(8)

ii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 Leadership,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Hualien Sin-Yi Chen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 leadership,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Hualien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adopted the princip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scale, principal empowering leadership sca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scale as the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tools. The questionnaire used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 accordance with school size to draw out 350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actually collected 301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gathered is analyzed with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 size.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al empowering leadership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 size.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osition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 size.

5.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chool effectiveness.

6. Empowering leadership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chool effectiveness.

7.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d empowering leadership had predictive power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Keywords: technology leadership, empowering leadership, school effectiveness

(9)

iii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行為意涵與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學校效能意涵與相關研究 ... 29

第三節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相關研究 ...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 4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7

第一節 研究變項現況分析 ... 5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科技領導上差異分析與討論 ... 6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授權領導上差異分析與討論 ... 6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學校校能差異分析與討論 ... 73

第五節 校長科技領導、校長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相關分析 ... 81

第六節 校長科技領導、校長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預測分析 ...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1

第一節 結論 ... 91

(10)

iv

第二節 建議 ... 100

參考文獻 ... 105

壹、中文部分 ... 105

貳、外文部分 ... 109

附錄 附錄一 建構專家內容效度用卷 ... 111

附錄二 建構專家效度修改意見彙整表……….. 121

附錄三 正式問卷 ... 124

附錄四 校長科技領導量表問卷授權同意書 ... 128

附錄五 校長授權領導量表問卷授權同意書 ... 129

附錄六 學校效能量表問卷授權同意書 ... 130

(11)

v

表 次

表 1 國內學者研究校長科技領導層面統計表 ... 14

表 2 性別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 16

表 3 職務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 17

表 4 年資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 18

表 5 教育程度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 20

表 6 學校規模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 21

表 7 國內外學者研究校長授權行為因素分類表 ... 24

表 8 性別因素對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研究 ... 25

表 9 職務因素對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研究 ... 26

表 10 服務年資因素對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研究 ... 27

表 11 教育程度因素對校長授能領導之關係研究 ... 27

表 12 學校規模因素對校長授能領導之關係研究 ... 28

表 13 國內學者研究學校效能層面統計表 ... 31

表 14 性別因素對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 ... 32

表 15 職務因素對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 ... 33

表 16 服務年資因素對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 ... 34

表 17 教育程度因素對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 ... 35

表 18 學校規模因素對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 ... 36

表 19 花蓮縣 103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規模一覽表 ... 42

表 20 花蓮縣公立國小分布與研究樣本選取摘要 ... 42

表 21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學抽樣學校一覽表 ... 43

表 22 花蓮縣國小教師問卷樣本回收統計表 ... 43

表 23 專家效度審查學者名單 ... 45

表 24 校長科技領導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48

表 25 校長授權領導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51

(12)

vi

表 26 學校效能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54

表 27 樣本資料概況分析表 ... 58

表 28 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得分分析 ... 59

表 29 校長授權領導各層面得分分析 ... 60

表 30 學校效能各層面得分分析 ... 61

表 31 不同性別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3

表 32 不同職務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4

表 33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5

表 3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6

表 35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7

表 36 不同性別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69

表 37 不同職務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0

表 38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1

表 39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0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1 不同性別教師對學校效能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2 不同職務教師對學校效能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5

表 43 不同服務年資師對學校效能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7

表 4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對學校效能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8

表 45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對學校效能知覺差異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6 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係數摘要表 ... 81

表 47 校長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係數摘要表 ... 82

表 48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學校效能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3

表 49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學校行政績效」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4

表 50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教師專業表現」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5

表 51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6

表 52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社區資源統合」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7

(13)

vii

表 53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教育環境設備」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8 表 54 研究實證結果與假設驗證彙整表 ... 89

(14)

viii

圖 次

圖 1 研究架構 ... 39

(15)

1

第一章 緒論

在整體教育環境中,校長的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息息相關。隨著教育鬆綁的 教改訴求與政治民主化的轉變,校園民主化的發展隨之而起(許誌庭,2010;黃政 傑,2007)。過往英雄式的領導行為必須順應時勢轉變,授予成員權力並分層負責 的授權領導行為可協助校長因應權力下放的教改趨勢。再者,面臨資訊時代的衝 擊,資訊科技蓬勃發展、日新月異,校長身為教育領導者,如何整合資訊軟、硬 體設備,提升教師們資訊素養、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表現與學校效能,考驗 學校行政領導者之睿智。本研究將探討「科技領導( technology leadership)」

及「授權領導(empowering leadership)」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本章分成五節進 行分析,第一節是研究背景;第二節是研究動機;第三節是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依序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教育是培育國家未來人才的搖籃,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與水準之基石(教育 部,2014)。校長身為學校之最高領導者,領導的型態與效能,關係著學校行政與 教學的成敗,也緊繫國民素質水準提升的重要關鍵。校長對於學校教育的推動占 有關鍵性地位,不僅是教育環境中的領航家,更是諸多教育政策的實踐者,對於 行政組織效能、校園環境氛圍、組織文化營造、教學品質提升、教學設備改善…

等,均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校長對於學校行政之重要,如同樂團指揮對於整體 樂團之影響。

一名指揮不但要有音樂背景與素養,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每一首演奏曲目的 文化及內涵,再者需要有良好的節奏感與音感,才能準確的發現團員們的演奏問 題並給予適切的指導。指揮家必須了解每位團員的狀況以求樂團維持和諧與成 長,是一個艱難的任務。在人際關係磨合中難免有時情緒化,在技巧練習與演出

(16)

2

氛圍的掌控上,指揮必然扮演著溝通與協調的重要角色。

學校行政團隊之經營有如樂團運作,力求專長分工、相互磨合、有效溝通與 確實執行。一位校長不但需有教育行政背景、素養與歷練,也需了解各處室組織 之成員組成與負責業務,再者需有縝密的思慮、良好的決策力及容易理解的溝通 能力,才能在重要決策上做出明智的決定,引領行政團隊有效能的執行教育政策 與相關活動。校長必須了解每位同仁的背景、個性與專長,以求校內組織和諧運 作與積極成長,是一個不易肩負的重擔。在個人與群體的相處中,難免因意見不 合、立場不同、看法有異、行事作風有別…等而互有摩擦與爭執,在組織經營與 善解溝通的掌握上,校長在決策、執行、溝通及協調上居有非同小可的切要地位。

學校是一個注重團體成效,並由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及家長交互影 響而成的組織,學校領導人必須因應轉變的社會,運用良善的領導方式提高學校 效能。自從民國 76 年我國政治解嚴、文化思想多元、經濟成長開放、社會變遷快 速,人民對於教育的見解亦隨著時代潮流產生轉變。民國 83 年,臺灣民間靠自己 的力量走上街頭提出教育四大訴求,這是民間首次要求教育當局對教育現況進行 轉變與改造,掀起了台灣教改的浪潮,也是所謂的「410 教改運動」(陳嘉揚,2002)。 同年,410 教改聯盟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也應允而生。緊接民國 84 年「教 師法」的頒布,各校可成立教師會與教評會,並提高教師專業自主權,加上家長 參與校務推行之情形日益增多,促使學校行政、家長會、教師會三分天下的時代 來臨。校長、家長、教師彼此間的關係產生變化。民國 84 年修訂「台灣省各級學 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明確地賦予家長參與校務的權利,更直接影響校務的推 行及決策,間接形成另一道監督機制。民國 88 年修正通過的「國民教育法」當中,

規範了中小學校長的遴選制度與校務會議的定位,使舊有一人決策的傳統時代難 再延續。

時代轉變,訴求教育鬆綁,中央權力逐漸下放(吳清山,林天祐,2005)。以 學校的立場而言,教師會與教評會的成立,改變了參與校務的成員;校長遴選制 度的推行與家長會的設置,顯現出校本管理與教師彰權益能之精神。時至今日,

一連串由教育部推動的教改政策,促使整體教育生態有了莫大的轉變,經由多次

(17)

3

教改聲浪的衝擊與家長對學校事務行使異議權的同時,我國各級學校無不受到強 大的震撼與衝擊。然而,學校該如何應對一再而來的教改衝擊與社會環境的種種 變遷,並使學校效能確實提升,使每位學生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 長,使每位教師能在現行的制度下充分且盡情地發揮教學專業,讓每位行政人員 能在繁重的任務上盡責執行與調適身心壓力,均成為學校領導人之重要課題。

過往,對學校行政之看法,多以科層體制之上級與部屬關係論之,重視領導 者之領導方式與績效責任。如今,校園民主化已成為發展趨勢,學校行政權力重 新分配,權力下放,分層授權,共同參與決策等使校長自我角色定位逐漸轉變。

授權領導強調領導者須下放權力於組織成員,也須增進成員之處事能力與自我效 能感(黃哲彬,2004a)。因此,校長是否願意分享權力,學校組織成員是否願意或 有無能力承擔重任,都將影響行政整體運作及學校效能。

隨著資訊導向時代的來臨與衝擊,學校行政更無法漠視這波強大的變革。自 民國 86 年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起,歷經民國 97 年頒布「教育部中小學 資訊教育白皮書」,民國 98 年更推動「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 教育部希冀改善全國中小學資訊設備、善用科技資訊、縮短城鄉數位落差、保障 數位學習的權利…(教育部,2016)。近年來,科技運用已深入生活各領域、各層 面,教育場域亦不例外。不僅提升學習工具之質與量,學習方式、情境、範圍與 資源也逐漸擺脫侷限,無所不在的學習勢必成為未來趨勢(教育部,2016)。勃興 發展的數位學習、虛擬學校、民間資源開發的線上學習課程、磨課師開放資源平 台等紛紛成立,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遠距教學、電腦輔助教學、隨選互動的視訊教 學系統與數位學習平台,使學習方式多樣化、多元化。隨著資訊科技應用於校園 之中,學校行政、教學、課程、學生學習與親、師、生溝通方式均產生重大改變,

校長科技領導行為也日益受到重視。學校領導者不僅需具備資訊素養,發揮關鍵 的資訊領導能力,更須領導行政組織人員與教師善用資訊科技,培養並提升資訊 能力(Flanagan & Jacobsen , 2003)。行政人員得以運用科技改善行政效能;教師得 以善用科技融入教學過程,增進教學效能並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Yee , 2000)。校 長應如何扮演科技領導角色並提高學校效能,已成為學校行政之重要議題。

(18)

4

再者,台灣出生率低,少子化情形嚴重,使各小學新生入學人數逐年縮減,

導致全台大部分地區之小學面臨逐年減班、教師超額、偏遠山區小校裁併存廢、

校舍閒置…等問題(吳珮瑜、施登堯,2015;張憲庭,2005;蕭佳純、董旭英、黃 宗顯,2009)。因此,各校在面臨持續存在的招生壓力、校際之間的各項競爭與家 長教育選擇權的高度行使之下,學校的領導管理與行銷管理更顯其重要(黃怡雯,

2007)。影響校際競爭優勢的因素眾多,校長之領導模式是創造一所具競爭力與發 展立學校的重要關鍵。校長必須具備正向、積極、明確且有擔當的領導能力,提 昇學校效能及競爭優勢是校長要職所在。打破以往的學校經營心態,現今諸多學 校紛紛以各類公開方式行銷學校辦學績效、競賽成果與特色發展,使外界得以進 一步了解學校整體成效,提升學校正面形象。上述種種,皆須仰賴各校校長領導 有方,行政人員各盡其職與教師們費心教學,才足以充分發揮學校效能,使學校 更加卓越。

第二節 研究動機

花蓮縣近半數小學屬於偏遠山區學校,學生人數不到 50 人的校數更近四分之 一,加上近年來少子化日益嚴重與教育經費不足之影響,縣政府重新規劃小校整 合與偏遠小校裁併政策。為此,多數校長面臨學校永續經營之困境,例如招生不 足、逐年減班、教師超額、介聘等問題。另一層面,社會民眾對教育改革的期盼 與日俱增,家長對於教育選擇權的行使更加重視,每所學校透過 SWOTA 分析後均 有各校所具備之優勢、劣勢、機會點、威脅點與可行行動的不同,如何經由校長 的領導型態掌握競爭優勢,扭轉劣勢,成為校長領導的關鍵因素,亦是校長經營 學校的重要課題。

研究者任教於花蓮已滿四年,深深感受裁併校政策帶給偏鄉小校的壓力,不 僅行政人員絞盡腦汁尋求各界資源發展學校特色,校內教師為了獲得家長認同也 力圖改變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面對鄰近學校的優勢衝擊與招生人數、

學生總數逐年下滑的不利因素,校長、行政人員、教師與家長之間都為學校未來 的存廢問題而擔憂。小校藉由經營特色課程或顯著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而擺脫裁併

(19)

5

校的情形時有耳聞,學校發展及整體效能與校長領導行為息息相關,因此,國小 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成為研究者之研究動機之一。

近年來,科技領導成為眾所矚目的新興領導趨勢,除了學校科技軟、硬體之

充實運用與人才培訓,多數校長更是運用 3C 產品建立互動群組,突破傳統領導的 藩籬與溝通限制。對於科技領導有為數不少的研究論述,雖然已有眾多研究可證 實科技領導實屬有效的領導行為也確實有迷人之處,但並不表示科技領導是教改 洪流之中,在觀念翻轉、知識爆炸、社會萬變的環境下足以促使組織改革及提升 行政績效、學校整體效能的萬靈丹。近年來,提到「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 能」相關之研究論文僅約 8 篇,深究其研究地區,多以西部縣市居主,因此,研 究者希望藉此機會瞭解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之間彼此依存的關係 現況。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再者,由於「教育鬆綁」的改革訴求,學校權力重新分配,校長領導已由過

往英雄式的領導,轉變為重視分層授權、分級賦能之領導方式。如今,在校園民 主化的時代趨勢下,校長自我角色定位已從團體發令者轉變為「領導者中之領導 者」。授權領導強調領導者須先通盤瞭解組織成員之能力,適切下放權力於組織成 員,必要時,也須增進成員能力或提供諮詢與協助。因此,校長分享權力之意願 與學校組織成員承擔重責之能力,都將影響學校整體運作及效能。因此,瞭解校 長授權領導與學校效能的關係現況為研究動機之三。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針對上述的論述,研究者希望能進一步探討花蓮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行為、

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的關係,希冀藉此做深入的研究與剖析。本節之中分為 兩部分:壹、研究目的;貳、待答問題,分別論述如下:

(20)

6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知覺花蓮縣國小校長領導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國民小學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情形。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國民小學教師在校長授權領導之知覺情形。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國民小學教師在學校效能之知覺情形。

五、分析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行為、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的關係。

貳、待答問題

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共有七項,分述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行為的知覺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校長授權領導行為的知覺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學校效能層面的知覺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的相關情形如何?

(五)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的相關情形如何?

(六)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對學校效能的預測力如何?

(七)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授權領導對學校效能的預測力如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方便本研究之分析與討論,以下針對「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與「學校效 能」之名詞定義如下:

壹、科技領導

本研究將科技領導定義為:校長應具備科技素養,配合學校現況與學校同仁 共同建立科技願景、領導計畫與管理策略。校長需促進校內資訊科技運用,培養

(21)

7

組織成員科技素養,加強成員科技技能訓練,提供完善科技運用環境與設備,策 勵學校組織成員善用資訊科技於行政或教學上,並藉由評鑑或行動研究評估教學 效能、學生學習表現與行政績效。校長進行科技領導的歷程中,能良善經營人際 關係,並利用各類時機與場合,有效溝通及宣導資訊科技對於學校行政、教師教 學及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與價值性。

本研究之「國小校長科技領導量表」,是參考蕭文智(2012)的「校長科技領 導量表」改編而來,將科技領導區分為四個層面:(1)願景計畫與管理;(2)成員發 展與訓練;(3)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4)人際溝通與評鑑研究。本量表採用 Likert 式五點量表填答,計分包括:5 分(非常同意),4分(大致上同意),3分(同意),

2分(不太同意)以及1分(非常不同意)等,得分愈高,代表教師對校長科技 領導的感受程度愈高。

貳、授權領導

本研究係指學校領導者先瞭解組織成員的能力、經歷、專長及特質,適 當地將權力與責任授予成員,使其能善用專業知能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完成上級委 付之任務。領導者除了「授權」之外,更應擔任協助者與支持者,勉勵組織成員 精進自我專業能力並接受相關訓練,期勉成員能更有效能處理各項事務,從中獲 取成就感增進自信提升。配合適切的監督與考核機制,促使組織成員維持穩定處 事效率,獎勵有功人員更可激勵人心、提升整體效能。

本研究之「國小校長授權領導量表」,是參考黃哲彬(2012)的「國民小學校 長增權賦能行為量表」改編而來,將授權領導區分為三個層面:(1)權責相符;(2) 激發潛能;(3)監督考核。本量表採用 Likert 式五點量表填答,計分包括:5 分(非 常同意),4分(大致上同意),3分(同意),2分(不太同意)以及1分(非常 不同意)等,得分愈高,代表教師對校長授權領導的感受程度愈高。

(22)

8

參、學校效能

學校效能是指學校妥善運用校、內外教育資源,採取適當策略,積極從事行 政管理與教學經營,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實現發展願景、提高教師專業與工 作滿意度、改進學生學習成效、激發學生良好行為表現,並提升整體運作績效的 程度與歷程。

本研究之「學校效能量表」,是參考陳秀珠(2011)的「學校效能問卷」改編 而來,將學校效能區分為五個層面:(1)學校行政績效;(2)教師專業表現;(3)學生 學習成效;(4)社區資源統合;(5)教育環境設備。本量表採用 Likert 式五點量表填 答,計分包括:5 分(非常同意),4分(大致上同意),3分(同意),2分(不 太同意)以及1分(非常不同意)等,得分愈高,代表教師對學校效能的感受程 度愈強。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過程當中,會存在所謂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的問題,因此,本小節分成 兩段,用以敘述說明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國小校長科技領 導行為、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的研究。將分成研究地區、研究對象、研究變 項、與研究內容作說明。

一、研究地區

由於研究者任教於花蓮縣已滿四年,希望更進一步了解教師知覺國小校長領 導情形與學校效能的關係,因此選定花蓮縣為研究地區,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 圍。有別於西部縣市的學校,本縣國小多屬於小班小校,受限於家庭社經背景與

(23)

9

學生人數,財源與資源相對較少。諸多基礎建設、教學軟硬體設備、資訊科技配 備、基礎環境美化綠化、校園設施維修與更新等,均須透過多項專案補助計畫及 補助款方能完成。依據花蓮縣學管課所提供資料,103 學年度花蓮縣共有 102 所公 立國民小學,6 班(含)以下的學校有 74 所,佔全縣 72.55%;7~18 班的學校有 19 所,佔全縣的 18.63%;19 班(含)以上的學校有 9 所,佔全縣的 8.82%。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花蓮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包含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級任導師、

科任教師)為對象。花蓮縣縣域狹長,地處偏遠,交通、生活機能與文化教育條件 相對較差,教師流動率偏高。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自變項包括科技領導和授權領導針對依變項學校效能影響探討外,

本研究也透過教師背景變項探討其在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和學校效能之差異。

四、研究內容

本研究工具有三種,包括:「校長科技領導量表」、「校長授權領導量表」與「學 校效能量表」。以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所需資料,並透過統計分析變項之間的相互 影響,藉此了解校長科技領行為、校長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貳、研究限制

研究過程當中,有研究限制。在本小段中,分別究一、研究樣本限制;二、

研究方法限制;三、研究內容限制,提出說明與探討。

(24)

10

一、研究樣本限制

本次研究樣本以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然而依據花蓮縣學管課所 提供資料,103 學年度花蓮縣國小教師僅 1869 人,以此進行問卷調查,其結果的 解釋與推論,僅適用於花蓮縣國民小學,若用於其他縣市或許會有誤差存在。

二、研究方法限制

本次研究方法採用量化問卷調查法,針對花蓮縣國小教師進行抽樣調查,然 而問卷調查同時可能因為教師個人當下的情緒、題意了解、認知誤差、考量社會 期許等因素無法確實掌握,導致研究結果之誤差或落差。

三、研究內容限制

本研究探討校長科技領導行為、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影響。然而,影 響學校效能的變項尚有許多,諸如:校長領導方面有道德領導、魅力領導、願景 領導…等,或是教師個人特質、行政人員處事風格與學校組織氛圍等均是本研究 沒有深入探討的。

因此,本研究範圍僅限花蓮縣,研究限制受到區域、樣本、方法及內容之影 響,包括研究樣本較少、學校數少、研究方法僅採量化研究以及內容只透過科技 領導與授權領導兩個向度探討學校效能,沒有觸及其他縣市與他項校長領導行 為,故有不足之處,若能加入上述各項因素,會使研究報告更加完整。

(25)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花蓮縣國小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為主題,於進行 研究之前,先探討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三 節,第一節為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行為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學校效能 意涵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相關研究。

第一節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行為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用以探討領導行為意涵與相關研究,其中,領導行為又以科技領導及授 權領導為主,分別探究其定義與該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內容分述如下:

壹、領導行為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行為論的學者,主張探究領導者用來推動組織成員盡心竭力達成預定目標的 外顯行為。本節先就領導行為之意涵及相關理論探討整理如下:

一、領導行為的意涵

領導行為係指領導者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推行的行為。在領導者之成長歷程 中,不論是對社會關聯的理念觀點,抑是對人性本質之體會感受,均會影響他的 立場及行事作風,這些立場與想法成為支配領導者態度、信念與行為之基礎。循 著領導者對於事件的見解,產生內心層面的價值判斷,依據內在價值建立自我認 知,面臨各項事務時,對不同情境、問題進行思量與評價,最終塑造出個人的問 題解決模式與領導行為。領導行為是在團體交互行為歷程中,領導組織成員的睿 智與能力,團結一心、協助合作,以達成團體共同理想及目標的一種行為(蔡培村,

1985)。領導者之領導風格所表現於外,可看見、可描述的行為即是領導行為(張慶 勳,2003)。領導行為是領導者運用自身影響力,推動組織成員發展適宜的互動關 係,並促進組織成員動機、凝聚共識,以支持組織成員達成共同性的組織目標,

(26)

12

所表現在外,可描述之行為(施淑美,2009)。綜合學者觀點,領導行為乃是領導者 於領導情境中發揮影響力,以激發組織成員向心合作之意願,進而達成組織目標 並實現組織願景而表現在外的模式。

二、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

西方領導理論能以根據特質論、行為論、情境論及當代與另類領導理論的觀 點論之。「特質論」試圖找出成功領導者的人格特質或特徵;「行為論」首要在於 探討領導者之行為模式與組織效能彼此之間的關聯;「情境論」認為領導者應與歷 程中視情境變化考量成員的動機與態度,因地制宜、隨機應變以影響組織成員之 行為;「當代與另類領導理論」則融合特質論、行為論與情境論,強調人性價值面,

更重視組織效能之提升(秦夢群,2004;梁丁財,2001)。

領導行為的研究,強調領導者外顯的、實際的與動態的行為表現,主要探討 領導者實際行為模式、方式與組織效能之間的關聯。依照研究方式,可分為兩類 取向,其一是單層面領導行為研究;其二是雙層面領導行為研究。「單層面領導行 為」是由研究者依循個人主觀判斷,將領導行為分成幾種抽象類型,包含Lewin 三 分法領導型式、Tannenbaum 和Schmidt提出的領導行為連續理論、Likert 四分法領 導型式,這些領導方式皆是程度上的差異,彼此互為消長(引自黃昆輝,1988)。「雙 層面領導行為」透過研究者大量蒐集與大量紀錄領導者之行為,藉由因素分析進 行統計處理,化約為多種能代表大部分領導行為之群組。

本文所述之領導行為,以「科技領導」與「授權領導」為主,相關意涵與探 討將於下一節論述。

貳、校長科技領導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近幾年,資訊科技的運用在學校行政與各科教學活動當中扮演著十分緊要的 角色,對於學生的學習歷程與結果也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因此,學校領導者 需符應時勢所趨,引領資訊科技教育,並落實科技領導於學校各層面。

(27)

13

一、校長科技領導之意涵

近年來,資訊科技運用於學校各個層面,不論是行政管理、教師教學或是學 生學習,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技領導的概念,主張校長應扮演科技領導者 之角色,除了具備科技資訊素養,更應進行科技面向的領導,使學校行政人員與 教師們皆能運用資訊科技,以增進行政、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葉連祺,2003)。科 技領導係指領導者能運用領導技巧,使學校所屬成員充分運用資訊科技,致使組 織效能提升,達成組織目標(吳清山、林天祐,2006)。科技領導是學校領導者善用 資訊科學技術、個人專長與群眾魅力,將正確無誤且迎逢時代之科學態度融入領 導風格,以確保學校組織能在時移勢易、資訊多變的時代處理接二連三、五花八 門的問題(張奕華、蔡瑞倫,2010)。科技領導可定義為學校領導者聯結「科技」與

「領導」知能,塑造運用科技之有利文化與環境,促使學校組織成員得以善用科 技,致使行政與教學效能提升(張奕華、許丞芳,2009)。科技領導是領導者建立資 訊科技願景,結合資訊技巧與專業知能,鼓勵成員接受科技訓練,提供完善的軟 硬體設施,營造利於資訊科技運用之環境,將科技整合於教學,確實實行科技技 術與效能之評鑑,並重視人際關係,建立暢通的溝通方式,促使學校組織成員繼 續學習,進而善用科技於課程與教學當中,提升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致使達成 教育目標(蔡東鐘、黃曉筠,2011)。

綜合以上學者論述,可以歸納出科技領導乃是校長善用領導技巧、魅力影響 與個人長處融合資訊科技素養與技能,營造有利於科技運用的環境,充實所需的 科技媒體設備,勉勵組織成員接受科技技能訓練,鼓勵教師們善用資訊科技融入 各科教學,注重人際關係並暢通溝通管道,做好事後評鑑,以提升學校行政、教 師與學生各方效能。

二、校長科技領導之層面

由於科技領導發展多元,研究者之觀點各有所異,統整出科技領導層面不盡 相同,略有差異。經由研究者綜合分析各相關研究(林彥宏,2009;秦夢群、張奕 華,2006;張奕華、許正妹,2009;張奕華、許丞芳,2009;張奕華、張敏章,2010;

(28)

14

張奕華、吳怡佳,2011;葉連祺,2003;蔡東鐘、黃曉筠;2011),探究相關文獻 資料,歸納出校長科技領導之項目有:(一)願景計畫與管理;(二)成員發展與訓練;

(三)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四)科技整合於課程教學;(五)評鑑與研究;(六)人際關 係與溝通技巧;(七)資源充實規劃等,經由內容分析,如下表 1,研究者選取次數 6(含)以上的項目稍作調整,作為本研究所採用校長科技領導層面。研究者歸納校 長科技領導層面主要項目有:一、願景計畫與管理;二、成員發展與訓練;三、

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四、人際溝通與評鑑研究。

綜觀以上論述,可知學校領導者須成為科技支持者、響應者、提供者、協助 者、計畫者與評鑑者。換言之,學校領導者需促進校內資訊科技運用,規劃長期 科技願景,培養組織成員科技素養,加強成員科技技能訓練,提供完善科技運用 環境與設備,策勵學校組織成員善用資訊科技於行政或教學上,評鑑科技使用成 效,藉以改善並提升學校整體效能。

表 1

國內學者研究校長科技領導層面統計表 項目

研究者

願景計 畫與 管理

成員發展 與訓練

科技與 基本設施

支持

科技整合 課程教學

評鑑 研究

人際關係 溝通技巧

資源充 實規劃 張奕華、

吳怡佳

(2008)

v v v - v v -

林彥宏

(2009)

v v - - v - v

張奕華、

張敏章

(2010)

v v v - v v -

張奕華、

蔡瑞倫

(2010)

v v v - v v -

陳彥學

(2011)

v v v - v v -

黃曉筠

(2011)

v v v v v v -

黃靖文、

方翌

(2014)

v v v - v v -

次數總計 7 7 6 1 7 6 1

(29)

15

三、背景因素與校長科技領導之相關研究

在本段落中探討不同背景因素與校長科技領導之相關研究,背景因素之中再 細分為五小段落,分別為:(一)性別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二)職務與校長 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三)服務年資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四)教育程度與 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五)學校規模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蒐集整理相關的研究論文以闡述性別與校長科技領導之關係,如下表 2。有研究證實男性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女性教師(王文霖,

2013;林彥宏,2009;陳彥學,2011;蕭文智,2012)。不過也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別 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狀況未達顯著差異(吳春助,2009;章康義,2013;

陳易昌,2006;陳鈞泓,2011;黃曉筠,2011;羅彣玢,2009)。再者有研究發現女 性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程度較高(張宇樑,2012)。

由上述研究結果,大多數研究顯示不同性別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未達顯 著,其次,部分研究證實男性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程度高於女性教師,僅以張 宇樑(2012)的研究證實女性教師的知覺程度高於男性教師。因此,顯示不同性別 因素知覺校長科技領導可能出現差異。

(30)

16 表 2

性別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陳易昌 (2006)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 學級任導師、專任教 師及兼任行政教師

問卷調查 沒有顯著差異

吳春助 (2009)

臺北縣、臺北市、基 隆市及桃園縣公立 國小校長、主任、組 長及教師

深度訪談

問卷調查 無顯著差異

林彥宏 (2009)

臺北市公立國中校 長、專任行政人員、

兼任行政職務之教 師

問卷調查 男性行政人員對於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 女性行政人員

羅彣玢 (2009)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感 受並無顯著差異

陳彥學 (2011)

臺北市與臺東縣高

中職教師 問卷調查 男性教師對於學校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

女性教師 陳鈞泓

(2011)

屏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對於屏東縣國小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狀況,不

因教師性別而有顯著差異。

黃曉筠 (2011)

臺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滿意度上並

無顯著差異 張宇樑

(2012)

國小教師知覺校長

科技領導之研究 問卷調查 女性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程度較高 蕭文智

(2012)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

文獻分析

問卷調查 男性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較高 王文霖

(2013)

臺灣地區公立國中

教師 問卷調查 男性國民中學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

度高於女性教師 章康義

(2013)

桃園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桃園縣國小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

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職務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蒐集相關的研究論文期刊來說明職務與校長科技領導之關係,如 下表 3。許多研究顯示校長或主任職務者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專任行 政人員、組長及教師(王文霖,2013;吳春助,2009;林彥宏,2009;秦夢群、張 奕華,2006;章康義,2013;陳易昌,2006;蕭文智,2012;羅彣玢,2009)。不過 也有研究指出不同職務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差異(陳鈞泓,

2011;黃曉筠,2011)。再者,有研究發現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 的認同感高於無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陳彥學,2011)。

(31)

17 表 3

職務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秦夢群 張奕華

(2006)

校長科技領導層面 與實施現況之研究

訪談

問卷調查 教師兼主任的知覺程度優於級任教師 陳易昌

(2006)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 學級任導師、專任教 師及兼任行政教師

問卷調查 主任的知覺程度高於級任教師

吳春助 (2009)

臺北縣、臺北市、基 隆市及桃園縣公立 國小校長、主任、組 長及教師

深度訪談 問卷調查

校長顯著高於組長及教師 主任顯著高於組長及教師

林彥宏 (2009)

臺北市公立國中校 長、專任行政人員、

兼任行政之教師

問卷調查 校長的知覺程度高於專任的行政人員 羅彣玢

(2009)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以「科技基本設施與支持」層面探究,主任對 於校長科技領導的認同程度高於級任教師。

陳彥學 (2011)

臺北市與臺東縣高

中職教師 問卷調查 擔任行政職的教師對於學校科技領導的認同

程度高於未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 陳鈞泓

(2011)

屏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因不同職務形成顯著差異

黃曉筠 (2011)

臺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同職務的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的滿意度上

並無顯著差異 蕭文智

(2012)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

文獻分析 問卷調查

校長的知覺程度得分顯著高於組長和級任教 師,主任的得分也高於組長和級任教師。

王文霖 (2013)

臺灣地區公立國中

教師 問卷調查 校長或主任的知覺程度較高

章康義 (2013)

桃園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教師兼主任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較

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研究結果,許多研究顯示校長或主任職務者知覺校長科技領導高於專 任行政人員、組長及教師,部分研究顯示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 的認同感高於無擔任行政職務的教師,亦有研究指出不同職務教師知覺校長科技 領導並無顯著差異,因此,不同職務因素在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情形上可能出現 差異。

(32)

18

(三)年資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相關論文期刊說明年資與校長科技領導之關係,如下表 4。多數研 究證實不同年資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未達顯著差異 (王文霖,

2013;秦夢群、張奕華,2006;張宇樑,2012;陳易昌,2006;陳鈞泓,2011;黃 曉筠,2011;羅彣玢,2009)。但是,也有部分研究顯示服務年資 21 年以上之教師 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較高(林彥宏,2009;蕭文智,2012)。再者,有研究 顯示服務年資 26 年以上教師知覺程度高於 5 年以下教師(吳春助,2009)。服務年資 5 年以下和 21 年以上的教師知覺程度較高(章康義,2013)。年資淺的教師對於校長 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年資深的教師,其中「運用科技發展關係與溝通」層面,

1-4 年、11-15 年和 15 年以上年資的教師認同程度高於 5-10 年的教師(陳彥學,2011)。

表 4

年資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秦夢群 張奕華 (2006)

校長科技領導層面

與實施現況之研究 訪談

問卷調查 無顯著差異

吳春助 (2009)

臺北縣、臺北市、基 隆市及桃園縣公立 國小校長、主任、組 長及教師

深度訪談

問卷調查 26 年以上組的得分顯著高於 5 年以下組

林彥宏 (2009)

臺北市公立國中校 長、專任行政人員、

兼任行政之教師 問卷調查 服務 21 年以上的行政人員對於科技領導的知 覺程度高於 5 年以下、6-10 年、11-15 年的行 政人員。

羅彣玢

(2009)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不同年資的國小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感 受並無顯著差異

陳彥學

(2011) 臺北市與臺東縣高

中職教師 問卷調查

年資淺的教師知覺程度高於年資深的教師

「運用科技發展關係與溝通」層面,1-4 年、

11-15 年和 15 年以上年資的教師認同程度高 於 5-10 年的教師。

陳鈞泓 (2011)

屏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因不同年資形成顯著差異

黃曉筠

(2011) 臺東縣公 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同年資的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之滿意度上

並無顯著差異 張宇樑

(2012) 國小教師知覺校長

科技領導之研究 問卷調查 沒有顯著差異存在,5 年以下平均得分略低。

蕭文智

(2012)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 文獻分析

問卷調查

服務年資 21 年以上之教育人員的知覺得分顯 著高於服務年資 11-20 年、10 年以下的教育人 員

王文霖

(2013) 臺灣地區公立國中

教師 問卷調查 知覺程度上趨於一致

章康義

(2013) 桃園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5 年以下」和「21 年以上」的教師知覺程度 較高

(33)

19

由以上結果顯示,部分研究證實不同年資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行為未達顯 著差異,另外也有部分研究顯示服務年資 21 年以上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 覺程度較高,亦有陳彥學(2011)的研究顯示年資淺的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程 度高於年資深的教師,在「運用科技發展關係與溝通」層面,1-4 年、11-15 年和 15 年以上年資的教師認同程度高於 5-10 年的教師。吳春助(2009)的研究結果證實 服務年資 26 年以上教師知覺程度高於 5 年以下教師。由此可見,不同服務年資因 素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行為上可能產生差異。

(四)教育程度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根據研究者整理相關論文期刊說明教育程度與校長科技領導之關係,如下表 5,許多研究顯示不同學歷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滿意程度上並無顯著差異(王 文霖,2013;吳春助,2009;秦夢群、張奕華,2006;張宇樑,2012;章康義,2013;

陳易昌,2006;陳鈞泓,2011;黃曉筠,2011;蕭文智,2012)。有研究證實研究所 畢業(含四十學分班)的行政人員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大學畢業之行 政人員(林彥宏,2009)。師專或師範學校畢業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層面的認同 感高於師院或大學畢業的教師(羅彣玢,2009)。再者更有研究指出博士學歷教師對 於校長科技領導的認同程度高於碩士或學士畢業之教師(陳彥學,2011)。

由上述研究結果,許多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學歷的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行為 並無顯著差異,但是,亦有少數研究顯示不同教育程度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達 顯著差異,其中以林彥宏(2009) 的研究證實研究所畢業(含四十學分班)之行政人 員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程度高於大學畢業之行政人員,羅彣玢(2009) 的研究證實師 專或師範學校畢業的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層面高於師院或大學畢業教師,更有 陳彥學(2011)的研究證實博士學歷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程度高於碩士或學士畢 業之教師,由此可知,不同教育程度因素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行為可能產生差異。

(34)

20 表 5

教育程度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陳易昌 (2006)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 學級任導師、專任教 師及兼任行政教師

問卷調查 沒有顯著差異

林彥宏 (2009)

臺北市公立國中校 長、專任行政人員、

兼任行政之教師

問卷調查 研究所畢業(含四十學分班)的行政人員對於科 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大學畢業行政人員

羅彣玢 (2009)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領導和願景」與「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層 面,師專或師範學校的教師高於師院或大學畢 業的教師。

「評鑑與研究」層面,師專或師範學校的教師 高於師院、大學畢業或碩博士的教師。

陳彥學 (2011)

臺北市與臺東縣高

中職教師 問卷調查 除「運用科技的訓練」以外,博士學歷教師對 於學校科技領導的認同度高於碩士和學士。

黃曉筠 (2011)

臺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校長科技領導之滿意度上

並無顯著差異 張宇樑

(2012)

國小教師知覺校長

科技領導之研究 問卷調查 學歷沒有顯著差異存在,但「一般大學非教育 科系畢業」背景之教師其知覺程度略高。

蕭文智 (2012)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

文獻分析

問卷調查 無顯著差異 王文霖

(2013)

臺灣地區公立國中

教師 問卷調查 知覺程度上趨於一致

章康義 (2013)

桃園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並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五)學校規模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說明學校規模與校長科技領導的關係,如下表 6,部分 研究顯示學校規模與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未達顯著差異(章康義,2013;陳鈞 泓,2011)。再者,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亦有不同的研究結果。

林彥宏(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 61 班以上的行政人員對於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高 於 37-60 班、13-36 班與 12 班以下的行政人員。秦夢群、張奕華(2006)的研究結 果顯示小型學校(17 班以下)或中小型學校(18-35 班)對於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 的知覺程度優於中大型學校(36-62 班)或大型學校(63 班以上)。張宇樑(2012)

的研究結果顯示小型學校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程度顯著高於中型學校者,

大型學校者(25 班以上)顯著高於中型學校者,但小型學校與大型學校教師之間的知 覺程度並無顯著差異。陳易昌(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 49-72 班的教師整體知覺程度

(35)

21

高於 24 班的教師。黃曉筠(2011)的研究結果顯示 19 班以上之國小教師對於校長 科技領導之整體滿意度高於 7-12 班之國小教師。羅彣玢(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 12 班以下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認同程度高於 13~24 班的教師。蕭文智(2012)

的研究結果顯示 6 班以下之教育人員得分顯著高於 25 班以上之教育人員。

由上述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學校規模變項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程度較無一 致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學校規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行為未達顯著差 異;另外也有研究結果指出小型學校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程度顯著高 於中、大型學校之教師;亦有研究結果顯示大型學校規模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 程度高於小型學校規模之教師;由此可見,學校規模因素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程 度上可能產生差異。

表 6

學校規模因素對科技領導之關係研究分析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秦夢群 張奕華

(2006)

校長科技領導層面 與實施現況之研究

訪談 問卷調查

小型學校(17 班以下)或中小型學校(18-35 班)對於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的知覺程度優於 中大型學校(36-62 班)或大型學校(63 班以 上)

陳易昌 (2006)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 學級任導師、專任教 師及兼任行政教師

問卷調查 49-72 班的教師整體知覺程度高於 24 班的教 師

林彥宏 (2009)

臺北市公立國中校 長、專任行政人員、

兼任行政之教師

問卷調查

61 班以上的行政人員對於科技領導的知覺程 度高於 37-60 班、13-36 班與 12 班以下的行政 人員。

羅彣玢 (2009)

花蓮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12 班以下的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認同程 度高於 13~24 班的教師

陳鈞泓 (2011)

屏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因不同學校規模形成顯著差異

黃曉筠 (2011)

臺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19 班以上之國小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整 體滿意度高於 7-12 班之國小教師

張宇樑 (2012)

國小教師知覺校長

科技領導之研究 問卷調查

小型學校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程度顯 著高於中型學校者,大型學校者(25 班以上) 顯著高於中型學校者,但小型學校與大型學校 教師之間的知覺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蕭文智 (2012)

臺灣地區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

文獻分析 問卷調查

6 班以下之教育人員得分顯著高於 25 班以上 之教育人員

章康義 (2013)

桃園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 不因學校規模而存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6)

22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性別、職務、年資、教育程度及學校規模對於校長 科技領導之相關研究,其研究結果有達成顯著差異、未達成顯著差異與個別層面 的顯著情形,因此,不同性別、職務、年資、教育程度與學校規模之花蓮縣教師 對於校長科技領導的知覺情形是否存有顯著差異,有待研究者進一步研究與剖析。

參、校長授權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授權賦能(empowerment)是現今學校組織必須面對且重視的議題,由於社會民 主開放、教育鬆綁、權力下放,以往傳統的「中央集權」領導模式已不符合時代 趨勢。領導者為了能兼顧多方目標之完成,必須與學校組織成員建立互相信賴的 基礎,並以信任、包容及支持將權力授予組織成員。除了適當授權,領導者更應 思考如何增進成員們的能力並激發潛力,使成員足以發揮所能完成上級交付之任 務,也從過程之中培養成就感與自信心。

學校組織具有鬆散結合、雙重系統、非正式組織與知識型組織的特性(張明輝,

2000)。學校效能提升與否及學校校務推行是否順暢,與領導者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陳嘉揚,2002;謝文全,2007)。因此,領導者與主管階級人員不僅應具有「授 權」的理念,也需運用分層負責的方式,更要強化或精進成員的處事能力(賦能),

使學校組織成員得以有足夠能力完成交辦之任務,提升效能並促進領導之完善(蔡 進雄,2005)。

一、校長授權領導之意涵

針對 empowerment 之翻譯名稱,國內尚有增權、賦能、授權、授能、灌能、增 能賦權、彰權益能、授權賦能(吳清山、林天佑,2003)。雖然名稱不盡相同,但基 本精神有其一致性,主要意涵無非是透過校長授權的方式,增進組織成員的能力,

藉由權力分享與採用,參與合作並保有自主性,使成員的專業知能與時並進,落

(37)

23

實授權領導的最佳狀態。關於授權,係指上級主管在適當的範圍內,將權力與責 任合宜地授予組織成員,並在上級主管適切的監督之中,自動自發地進行各項行 動,減少上級主管重擔,磨練自我能力並展現個人專業知能,有效達成組織目標(黃 哲彬,2004b)。授能領導,係指領導者兼具授權與賦能的一種領導模式。「授權」

(delegate)是指將權力授予成員或委付任務予成員去實踐的一種領導行為;「賦能」

(enable)是充實成員能力,並臂助成員強化自我管理與處事能力,使其完成委付任 務的一種領導方式(張心怡,2001)。

綜上所述,校長授權領導是指學校領導者先瞭解組織成員的能力與專長,適 當地將權力與責任授予成員,使其能善用專業知能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完成上級委 付之任務。領導者除了「授權」之外,更應擔任協助者與支持者,勉勵組織成員 精進自我專業能力並接受相關訓練,期勉成員能更有效能處理各項事務,並從中 獲取成就感增進自信提升。

二、校長授權領導之層面

為了愈加瞭解授權領導,多方面的考量有其必要,Reitzug(1994)對於校長授

能行為提出三個分類:一、支持;二、助長;三、實現。吳麗敏、洪志秀、陳彰 惠(2006)將授權賦能分析為一、組織的結構;二、員工認知感受結構面;三、管 理心理認知的結構面。曾燦燈、黃哲彬(2003)研究的校長賦權增能行為包括有三 個變項:「權責相符」、「激發潛能」及「監督考核」。張心怡(2001)提出校長授能 領導的六個層面為一、授與成員權力並使權責相稱;二、尊重及信任成員;三、

協助成員透過個人與團隊學習提升能力;四、激勵成員勇於冒險及創新;五、給 予成員適當的監督與支持;六、訂定卓越標準以激發成員潛能。張菁媛(2009)研 究提出校長授能行為可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校長授能態度」、「決定權責範圍」、

「團隊學習」、「創新與激發能力」及「監督與評估」。

(38)

24

綜合上述專家學者對於校長授權領導之看法、層面及相關研究,探究相關文 獻,經由內容分析表如下表 7,研究者採用曾燦燈、黃哲彬(2003)對於校長授能 領導行為層面分類,分別是「權責相符」、「激發潛能」及「監督考核」。

表 7

國內外學者研究校長授權行為因素分類表 因素分類

研究者 一 二 三

Reitzug

(1994) 支持 助長 實現

張心怡

(2001)

授予成員權力並使權責相 稱、尊重及信任成員

協助成員透過個人與團隊 學習提升能力、激勵成員 勇於冒險及創新、訂定卓 越目標以激發成員潛能

給予成員適當的監督與支 持

曾燦燈、

黃哲彬

(2003)

權責相符 激發潛能 監督考核

張菁媛

(2009)

校長授能態度 決定權責範圍

團隊學習

創新與激發能力 監督與評估

歸納層面 權責相符 激發潛能 監督考核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可知校長授權領導行為之範疇含括校長授權態度、授予成員權力 使其權責相符、決定權責範圍、協助成員成長、鼓勵成員勇於挑戰、訂定激勵規 準、適當監督考核等。學校領導者除了適當將權力下放於校內成員,也應對成員 充分保持信任與支持,抽離校長自身之主導權,以協助、關懷及同理支持成員們 發展自我專業潛能,配合適當的監督考核機制,提升任務效率避免延宕進度,進 而促進學校整體效能。

三、背景因素與校長授權領導之相關研究

在本段落中探討不同背景因素與校長授權領導之相關研究,背景因素之中再 細分為五小段落,分別為:(一)性別與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二)職務與校長 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三)服務年資與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四)教育程度與 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五)學校規模與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

(39)

25

(一)性別與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蒐集整理相關研究論文以闡述性別與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如下表 8。

研究證實男性教師對於校長授權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女性教師(吳正成,1998;董 家寧,2007;楊雅婷,2005;楊智雄,2007;張菁媛,2009:黃哲彬,2004),亦有 少數研究顯示教師性別因素知覺校長授權領導無顯著差異(陳名昱,2011)。

表 8

性別因素對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研究

研究學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式 研究結果 吳正成

(1998)

台東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校長 問卷調查法 不同性別的教育人員對校長授權領導現況的 知覺程度達到顯著差異,男性高於女性。

黃哲彬 (2004)

台南縣市立國民小

學教師 問卷調查法 不同性別的教育人員對校長授權領導現況的

知覺程度達到顯著差異,男性高於女性。

楊雅婷 (2006)

臺北市市立國民中

學教師 問卷調查法 有顯著差異,男性教育人員高於女性。

楊智雄 (2007)

高雄市國小教育人 員

問卷調查法

半結構訪談 有顯著差易,男性教師高於女性教師。

董家寧 (2007)

台北縣公立國民小 學教師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有顯著差異,男性教育人員高於女性。

張菁媛 (2009)

屏東縣國小教育人 員

文獻探討

問卷調查 有顯著差異,男性教育人員高於女性。

陳名昱 (2011)

南投縣國民中學教

師 問卷調查法 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研究證實男性教師知覺校長授權領導行為高於女 性教師,僅以陳名昱(2011)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性別知覺校長授權領導無顯著差 異,顯示不同性別因素知覺校長授權領導可能出現差異。

(二)職務與校長授權領導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整理相關研究論文以說明職務因素與校長授權領導之關係,如下表 9。

部分研究證實擔任不同職務的教育人員對於校長授權領導的知覺程度達到顯著差 異(張菁媛,2009:黃哲彬,2004;楊雅婷,2006;楊智雄,2007;沈娟娟,2011;

夏偉傑,2015),其中更顯示教師兼行政人員知覺校長授權領導的程度高於級任導 師或科任教師(張菁媛,2009:黃哲彬,2004;楊雅婷,2006;楊智雄,2007)。不

數據

表  53 校長科技領導、授權領導對「教育環境設備」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88  表  54 研究實證結果與假設驗證彙整表 ....................................................................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

• Examples of items NOT recognised for fee calculation*: staff gathering/ welfare/ meal allowances, expenses related to event celebrations without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school opening ceremony, the principal announces that she, Miss Shen, t is going to retire early.. There will be a new teacher from

EDB Hom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jor Levels of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ed”) Projects >2022/23 School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

(2)As for the attitudes towards selection autonomy, significant variations exist among teachers categorized by different ages and by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3)The similarity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