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小說中不被愛的孩子之 困境與成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兒童小說中不被愛的孩子之 困境與成長"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葛容均 博士

兒童小說中不被愛的孩子之 困境與成長

研究生:陳勁航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兒童小說中不被愛的孩子之 困境與成長

研究生:陳勁航 撰 指導教授:葛容均 博士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4)
(5)
(6)

謝誌

還記得當初初探論題時,茫然無措的我幾度找不到方向,論文題目幾經修 改,才選定了現今研究的方向;兩年前,我坐在清大的圖書館,抱著研究的文 本苦思,磨蹭一整天卻寫不了幾個字,心中苦嘆著:這延宕多時的論文究竟何 時才能完成?幾次都想放棄了,但是一想到修讀課程的兩年時光,除了舟車勞 頓,還同時面臨工作與課業的壓力,雖然身體很疲累,但是心卻很充實而滿 足,想到那兩年的努力,卻在最後關頭放棄,怎麼想都覺得不甘心。重新審視 論文題綱,慢慢抓回書寫的感覺,速度雖然慢,但終於朝著目標持續前進。

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葛容均老師。敏銳而細膩的容均 老師,在我一開始找不到方向時,不斷的拋問題幫助我釐清思緒。在我拖延的 那幾年,亦時時關切著我的進度。最後進入書寫的階段,老師除了針對我論文 的缺失給予提醒與叮囑,更不吝惜鼓勵與肯定,讓每每遇到瓶頸的我,又有力 量繼續書寫。感謝口考委員林文寶老師與杜明城老師給我的提點與建議,讓我 受用無窮。

感謝我的好友淑貞,總是時時提醒、督促,從論文內容的發想、例子的找 尋、每個章節的檢查與回饋,以及口考的準備方向,她都不厭其煩的陪著我討 論與練習。感謝淑貞、怡妏、品妤、秀貞、宜鈴、怡菁在口考時到場幫忙,在 這緊張的時刻,身邊有你們的陪伴真好。

感謝我的家人,總是時刻支持著我,你們是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感謝我 的先生,總是遠從新北市的圖書館,幫我帶回借閱的書籍,在我挫折時包容與 鼓勵。

這本論文不僅是我兒文所六年的記錄,更是我人生到目前的累積。最後,

感謝那個曾經是兒童的我,感謝至今還住在我心裡的兒童,感謝所有出現在我 生命中的兒童,因為有你們,才有這本論文的誕生。

(7)

i

兒童小說中不被愛的孩子之困境與成 長

作者:陳勁航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現今社會日益重視兒童自由,並強調以兒童為主體性的精神,越來越多的 團體為兒童發聲,並捍衛兒童的權利,但是在這樣注重兒童權的氛圍下,依然 有些兒童連基本的照顧及保護都無法被滿足,而這樣的現象,在現今富庶的臺 灣確實存在著,並且成為社會的隱憂。

本論文焦點將關注這一群因問題父母造成的家庭失能,而無法提供愛的孩 子身上,試著從兒童小說中,找尋這群不被愛的孩子的蹤跡,嘗試以文本分析 及比較,探討研究作品中,這些孩子所遇到的困境是什麼,文本如何呈現他們 的家庭關係,而他們的出路又是什麼,這些文學作品,能提供給當下社會什麼 借鏡及警示。

本論文共分五個章節:第壹章為緒論,內容包含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 題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與限制及相關文獻探討。第貳、參、肆 章分別探討《房間裡的大象》、《威樂比這一家》及《瑪蒂達》,分析不被愛 的孩子的家庭背景及與其他角色的關係,問題父母給予的兒童傷害是什麼,作 者又透過什麼方式賦權給兒童。第伍章則總結前文所述,綜觀研究作品,提出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他們對兒童的負面影響甚鉅,許多不被愛的孩子就在我們 的生活當中,沒有人會是局外人,對這些孩子付出關愛、伸出援手,讓這些不 被愛的孩子也能感受到愛,進而保有愛人的能力與良善價值。

關鍵詞:家庭關係、問題父母、賦權、兒童傷害

(8)

ii

The Plights and Growth of Unloved Children in Children’s Novels

Chen Chin-Hang

Abstract

Today’s society has attached greater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freedom and emphasis on the spirit of children as the subjective. More and more groups are voicing for children and defending their rights. Despite the vibe of emphasizing on children’s rights, some children’s basic care and protection still cannot be met. Such a phenomenon indeed exists in Taiwan, a rich and populous country, today and has become a hidden social concern.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group of children subject to family dysfunction caused by problematic parents who are unable to provide love to their children. An attempt was made to seek the traces of these unloved children from children’s novels. The tex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re adopted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the plights encountered by the children in these works. How do the texts present their family relationships? What is their way out? What lessons and warnings can the literary works provide for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covers the introduction.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research

problems and objectives,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s,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 Chapter 2,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9)

iii

“Elefanten sieht man nicht”, “The Willoughbys”, and “Matilda” were explored to analyze the family backgrounds of unloved childre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roles, what pains are inflicted upon the children by the problematic parents, and how the authors empower the children.

Chapter 5 summarizes the aforementioned statements. In view of the research works, it was proposed that parents are not never wrong, and they have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ir children tremendously. There are many unloved children in our lives, and none of us are outsiders. Showing love and lending a helping hand to unloved children will make them feel loved and in turn enable them to retain the ability to love and the value of goodness.

Keywords: Family Relations, Problematic Parents, Empowerment,

Harm Inflicted on Children

(10)

iv

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文獻探討... 9

第貳章 視而不見《房間裡的大象》... 14

第一節 袖手旁觀 vs. 拔刀相助 ... 15

第二節 家不是避風港... 23

第三節 誰是問題父母... 29

第四節 道德勇氣的代價... 39

第五節 小結... 46

第參章 各懷鬼胎的《威樂比這一家》... 50

第一節 父親... 51

第二節 母親... 57

第三節 遺棄... 71

第四節 小結... 84

第肆章 小大人《瑪蒂達》... 86

第一節 無所不在的暴力... 87

第二節 反抗吧!孩子... 94

第三節 魔法的魅力... 103

第四節 手足之間... 110

第五節 小結... 123

(11)

v

第伍章 結論... 126

第一節 親子之間... 127

第二節 誰是局外人... 135

參考書目... 140

(12)

vi

圖表目次

表 1:格林童話裡的繼母比較... 68

表 2:格林童話裡的遺棄比較... 73

表 3:格林童話裡手足的競爭關係比較(與嫉妒相關)... 111

表 4:格林童話裡手足的競爭關係比較(與爭奪繼承權有關).... 114

表 5:格林童話裡偏心的父母比較... 117

圖 1:野獸國 1 ... 105

圖 2:野獸國 2 ... 106

圖 3:野獸國 3 ... 106

(13)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聯合國大會於1989 年 11 月 20 日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確立兒童是權利的主 體,而非國家、父母的附屬品,賦予了兒童對等的權利關係,不該受到成人的 控制與擺布,透過這份兒童權利公約,國際社會向兒童承諾會盡最大力量保護 兒童免於暴力傷害、保障其發聲的權利,並使每一位兒童皆有機會發展潛能,

並為將來的成年生活預做準備。此公約也強調父母角色的重要性,政府必須尊 重父母對兒童的義務,並提供孩童們適當的指導,包括教導他們如何運用兒童 權利公約中的權利,政府有責任要保障及援助父母親們去履行他們養育孩子的 基本義務。1

此外,隨著教育普及、生活水準提升,現代家庭孩子普遍都生得少,各個 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巴不得傾盡所有,給孩子良好的環境,讓他受好的 教育、提供好的生活品質,除了物質的滿足,關愛與陪伴更是少不了的。隨著 教養觀念的改變,現代父母確實開始注重兒童的主體意識,並希望兒童在適性 的環境下,茁壯成長,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現在兒童權在臺灣,相對以往來說,已經大幅提升,我們開始重視兒童的 照顧及保護,許多法條因應而生,就是為了提供兒童一個免於恐懼及憂慮的環 境,讓他們能夠在適切的環境下成長。但是,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得天獨厚、備 受寵愛,即使在現今如此注重兒童權的同片天空下,仍有不受父母的疼愛,遭 到父母有意無意的忽視,家庭無法提供成長所需的支持與養分,甚至成為扼殺

1 〈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少年權益網》。https://www.cylaw.org.tw/about/crc/25/107。擷取 日期:109 年 7 月 17 日。

(14)

2

其生機的阻力。尤其,近幾件社會案件2,令人怵目驚心,幾起虐童案赤裸裸地 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那短暫的生命還未來得及成長,就此消逝,應該提供保 護與關懷的父母,居然在幾個案例中,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加害人,除了引起輿 論譁然外,也更加令人關注這一群不被關愛的孩子。

兒童因為身心尚未成熟,所以需藉由成人的保護與撫育,才能健康的成 長,如果兒童出生在不被愛的家庭裡,將導致兒童被迫面臨許多問題。筆者任 教於小學,小學時期的兒童須仰賴成人的照顧與關懷,但無奈的是,並不是所 有的家庭、所有的父母都能提供兒童在成長時所需要的愛與關懷,更遑論成長 時的支持與幫助,這樣的原生家庭,有時甚至成為兒童成長過程的絆腳石,阻 礙孩子的發展,而這樣的孩子,他未來的希望究竟可以寄託在哪裡?

從小,遇到困境時,師長總告訴我們,要靠著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命運是 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畢竟我們無法預測他人的想法、也很難改變他人的行為,

所以我們只能反求諸己,問問我們能做什麼努力來改變現狀,但是對於與大人 相較的兒童,不論力氣、智慧、社會經驗,無一不是處於弱勢,成人可以輕易 以強迫威嚇的暴力手段,強迫孩童改變行為、認同他們的信念,甚至有些成人 打著管教的口號,實際卻進行欺凌、虐待,在這種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兒童 可以做哪些努力?而這樣的努力,又真的能夠為現實的生活帶來任何的改變 嗎?究竟,這些不被愛的孩子的出路在哪裡?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不被愛的孩子也隱身在耳熟能詳的童話故

2 2017 年 11 月,新北巿發生一起 4 歲邱姓女童受虐致死案,邱小妹母親因入獄服刑,將 女兒交由同居人照料,遭同居人多次狠心施虐致死;2018 年 8 月,新北一名陳姓女子因為 5 歲 兒子不聽話,持棍將人毆打成傷後,用繩子綁住其雙手、關在陽台不給飯吃,直至鄰居發現才 曝光;2018 年 9 月,新竹一名 3 歲男童被父親與同居人虐待,不僅瘦成皮包骨,還全裸被吊在 陽台,甚至餓到撿拾排泄物來吃;2019 年 1 月,台南市發生 1 歲女童疑因打翻了牛奶,就遭生 母用「不求人」活活打死;2019 年 1 月,新北市蘆洲男童幫爸爸買肉圓沒加辣,爸爸質疑兒子 說謊,怒賞兒子一拳,妻子出面勸阻卻被他勒脖拖行至門外。

(15)

3

事裡,比如〈糖果屋〉中,被拋棄的漢賽爾與格蕾特爾;又比如失去父母,被 後母記恨,幾次身陷險境,面臨死亡威脅的白雪公主;再如同被父親忽視,被 後母虐待的仙杜瑞拉。在童話裡,這些不被愛的孩子,最後多半都能過著幸福 快樂的生活,然而,這樣的孩子在兒童小說中的展現呢?不被愛的孩子們的幸 福快樂只能在童話裡才存在嗎?兒童文學作品中的主角如何在困境裡找到成長 的力量?誰又能像小矮人般的守護他?又是否有一個有求必應的神仙教母,總 能在主角遇難時伸出援手?

好的兒少小說,是一場主角的冒險之旅,讀者透過閱讀,與主角產生連 結,對於主角的經歷產生共鳴,當故事中的人物經過鍛鍊與洗禮,最後獲得成 長,讀者也因此從中獲得成長的力量。而故事中主角的身分若是不被愛的孩 子,獨自在艱困的環境下成長,則更加深讀者對於他的同情,當主角經過努力 而獲得成功,更有勵志的效果,比如風靡全球,J. K. 羅琳的《哈利波特》,哈 利失去雙親、個子瘦小、不被疼愛,也沒有朋友,卻在魔法世界開啟一片天 空。

從童話以及誠如《哈利波特》此類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即使主角的身 分是不被愛的孩子,卻都能開創自己的一片天,進而擁有幸福,那麼其他兒童 小說呢?書中的主人翁是否皆循一定模式,夾帶著主角光環,一路披荊斬棘,

最後迎向光明?筆者希望藉此研究,一窺不被愛的孩子在兒童小說中的呈現。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人類因為幼稚期長,依賴性重,幼兒需要仰賴成人的照顧與保護,家庭提 供照護、養育的功能,如果缺少這樣的庇護,幼兒的成長勢必困難重重。除此 之外,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認為,個體的人格發展在五、六歲時,就完全 形成。可以說,人格的塑型,與家庭是密不可分的,而很多時候,人的性格與 固著行為,來自於早期童年經驗,這些經驗到了成人階段,也不斷的透過不同

(16)

4

方式,影響人的生活。那麼,什麼才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關鍵呢?在心理學家哈 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實驗裡,即使由鐵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有小恆河 猴得以延續生命的奶水,但是除了在吃奶時,小猴子會選擇鐵絲媽媽,其他時 候,小猴子都緊緊依附在絨布做成的猴媽媽的懷抱裡,尋求安全及溫暖,而缺 乏愛長大後的小猴,也無法成為一隻正常的猴子,可以說愛對於人類孩子和諸 如恆河猴這樣的哺乳類動物的影響至深。3

然而,愛是否為天性?這個問題爭論很多,卻未有定論,有人認為,愛是 與生俱來,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但也有人提出,愛是經學習而來的。而現 今社會新聞裡,也不乏虐待、忽視自己的子女,使孩童無法獲得適當的照顧,

而造成兒少死傷的案例。如果愛不是天性,那麼那些不被愛的孩子所擁有的會 是怎麼樣的童年?他(她)們又如何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成長?支持他(她)

們的動力又或是什麼?

文學有時是真實生活的鏡像,它反映了真實人生的狀況;文學有時也是一 種精神寄託,藉由文學的閱讀,也將讓讀者擁有勇氣去面對真實的人生。因此 筆者十分好奇,這樣不被愛的孩子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又是以怎麼樣的姿態出 現在讀者的眼前?本研究聚焦擇選《房間裡的大象》、《威樂比這一家》、《瑪蒂 達》三部作品為例,並試以下列問題進行探討:

一、在研究作品中,問題父母的類型有哪些及對兒童角色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二、在研究作品中,這些不被愛的孩子如何應對大人世界的對待?

三、在研究作品中,家對不被愛的孩子又代表什麼意義?

筆者希冀透過鎖定之研究作品的探究,能夠對於不被愛的孩子做出相關討 論,提供給現實中深陷困境的孩子作為參考的方向及依據,能從中找到生命的 出口,而對於其他的成人,能夠瞭解愛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旁協助這

3 Harry F. Harlow,1905 年 10 月 31 日—1981 年 12 月 6 日,美國心理學家。

(17)

5

樣的孩子,讓他們保有對這個世界的信任,以及生命中的愛與其他良善的價值 與信念。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文本分析法並參考家庭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針對研究作品 如何呈現不被愛的孩子與問題大人──特別是父母──間的互動模式與權力關 係進行剖析,並深論作品中所呈現的家庭關係及兒童傷害為何。以下進一步列 點陳述本次論文之研究方法:

(一)以文本分析來探討研究作品如何呈現不被愛的孩子所遇到的困境,特別 是剖析人物間的互動模式與情節安排是如何影響兒童角色們。

(二)佐以家庭心理學,加強探討文本中,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層面有哪些。

(三)透過兒童心理學相關理論,了解問題父母對兒童的傷害為何。

二、論文架構說明

本論文之架構共分五章。各章之重點內容如下:

第壹章緒論分為五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方法 與論文章節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文獻探討。

第貳章探討研究文本《房間裡的大象》,內容分為五節,分別探討鄰居們的 行為與可能持有的心理狀態、分析不被愛的孩子的處境與狀態、分析問題父母 的行為與所帶來的傷害,以及援助者所受到的困境與狀態。

第參章探討研究文本《威樂比這一家》,內容分為四節,分別探討與分析父 親與母親的角色在童話及文本中的狀態及意義,並延伸探究神話、童話與研究 文本中的各類遺棄。

第肆章探討研究文本《瑪蒂達》,內容分為五節,探討文本中出現的暴力模

(18)

6

式、分析孩子反抗的方式及原因、(因應該文本的設定)探討魔法賦權的功能及 在該研究文本中的意涵,最後分析手足間的相處及偏心的父母。

第伍章總結內容分為兩節:回顧本論文的探討並提出研究結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首先,本論文受限於筆者之語文能力,研究文本與文獻皆以中文之譯作、

論文及專書為主。

其次,本論文所探究的主題範圍之一──問題父母──類型有很多種,直 升機父母4、割草機父母5都可列入其中,這類過度保護或干預子女的父母也是 問題父母。公共電視於2018 年所推出以吳曉樂散文作品所改編的戲劇──《你 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分為〈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 天〉、〈孔雀〉、〈必須過動〉,深刻描述以愛為名的箝制,這樣的父母也是問題父 母。不過本研究論文以不愛(或者不夠愛)孩子的問題父母為研究對象,故上 述過度干預、保護的問題父母,不在本論文的研究範疇內。

此外,愛的範圍很廣,它可以是親情的愛、朋友之間的愛,或是戀人間的 愛,而本研究關注的是不被親情所愛的孩子,特別是那群得不到父母的愛,在 家庭裡受盡委屈與創傷的孩子。而以這些不被愛的孩子為書寫內容的書籍不勝 枚舉,本研究無法將所有的文本納入,僅以下述筆者認為深具代表性的三部兒 童小說作品為主要研究文本,分別代表不被愛的孩子的三種不同類型,雖然研

4 「直升機父母」指過份照顧、保護和介入子女生活的父母,這些家長就好比直升機,盤 旋在子女四周,偵察孩子的行蹤,並隨時空降幫子女解決問題。

張念慈,〈大學生被養成小學生 「直升機父母」要學會放手〉,《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0626。擷取日期:109 年 7 月 20 日。

5 彭漣漪、王惠英,〈你家小孩獨立嗎?「直升機父母」已進階為「割草機父母」3項指標 檢視你是哪一種?〉,《未來Family》。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4649。擷取日期:109 年 7 月 20 日。

(19)

7

究作品有所侷限,但筆者竭盡所能,針對選定的文本做深入探討及分析。

此外,在第參、肆章以童話故事做為對照分析,童話故事眾多,筆者無法 一一列入研究的範圍,而格林童話本身所含納的故事篇幅甚多,已足夠筆者作 為對照之採樣材料,故本文選用的童話故事為遠流出版社於2001 年所發行的

《格林童話故事全集》,其他童話故事不列入討論。

最後,本研究論文中的研究作品其故事大綱簡單說明如下:

一、《房間裡的大象》(Elefanten sieht man nicht)6

該書為德國作家蘇珊‧克瑞拉(Susan Kreller)所著之兒童小說。本研 究以九歲的尤莉亞和七歲的馬可斯為研究對象,兩人皆是家暴的受害者,

施暴者為他們的父親,母親無法提供足夠的庇護,後者亦是家暴的受害 者。故事始於每年寒暑假回倫巴堡爺爺奶奶家的十三歲瑪莎的觀察,發現 這對姊弟是家暴的受害者,然而大人們裝作視而不見,對於瑪莎的疑問也 聽而不聞。瑪莎積極的對家暴受害的姊弟伸出援手,策劃了一場「逃跑遊 戲」,把姊弟倆反鎖在麥田中的藍色小木屋,卻也為自己惹來麻煩。

二、《威樂比這一家》(The Willoughbys)7

本書為《理想國四部曲》的作者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所做,

她的理想國四部曲為探討惡托邦的系列小說,而親情的追尋則貫穿整部作 品,其中第三部的《森林送信人》中的主人翁──麥迪,是位家暴的受害

6 蘇珊‧克瑞拉(Susan Kreller)著,林敏雅譯,《房間裡的大象》(Elefanten sieht man

nicht),第一版,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4。本書榮獲多項德國文學基金會優良少年文學

獎。

7 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著、繪,吳恬綾譯,《威樂比這一家》(The Willoughbys),第

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2008。本書甫出版即獲得美國「家長協會推薦金牌獎」、2008 年度

臺灣「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20)

8

者,他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應有的照顧與愛,也屬於不被愛的孩子,但筆者 鑑於此套作品已多被研討與關注,故選擇露薏絲‧勞瑞另一本較不受臺灣 讀者關注,卻顛覆傳統童話中所敘寫的家庭關係、亦深具研討空間的《威 樂比這一家》為主要文本。

此外,Netflix 原創電影於 2020 年製作動畫電影《威樂比這一家》就是 以本書改編而成。考慮改編後,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及故事情節,與原著多 有出入,故本部電影改編不予探討。

威樂比家有四個孩子:老大、雙胞胎以及老么,他們的父母對孩子既 沒耐心又不注重,他們從爸媽那裡得不到溫暖,彼此雙方暗藏心機,想擺 脫對方,父母藉由一次遠行,將四個孩子丟在家中,並聘請保母照料,最 後四個孩子與保母結盟,追求幸福的故事。此外,本書另有兩條支線,分 別是被母親拋棄的心蒂以及被母親要求離家的伯納比。本研究以四位被父 母遺棄的威樂比家孩子、心蒂及伯納比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三、《瑪蒂達》(Matilda)8

《瑪蒂達》的作者為羅德‧達爾(Roald Dahl),達爾的作品繁多,包 括《巧克力冒險工廠》、《飛天巨桃歷險記》、《狐狸爸爸萬歲》、《女巫》

等,作品中的兒童角色眾多,瑪蒂達雖是達爾的作品中,有雙親和手足的 兒童,但是因為被父母忽視,對照達爾其他作品中的兒童,是不折不扣的 不被愛的孩子。此外,《瑪蒂達》在1996 年改編為電影《小魔女》,但本 研究注重在人物刻劃及故事的情節內容,故電影改編不予探討。

瑪蒂達是個三歲就會讀書的天才兒童,但爸爸卻是靠欺騙手法賣二手

8 羅德‧達爾(Roald Dahl)著,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繪,張子樟譯,《瑪蒂

達》(Matilda),第二版,臺北市:遠見天下,2012。1996 改編為電影《小魔女》(Matilda),

導演為丹尼狄維托(Danny Devito)。

(21)

9

車,媽媽則是個不做家事的賭徒,在學校又有個超級暴力的校長。本研究 對象為四面楚歌的瑪蒂達,她實際上是個父母都缺席的另類孤兒,她在家 中完全被忽略了,但卻從逆境中解決問題並獲得成長。故此,本文挑選達 爾作品中的瑪蒂達作為研討對象。

第五節 文獻探討

本節文獻探討分兩部分。首先針對相關的專書探討不同類型的問題父母,

以及這樣的問題父母將對兒童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再針對相關的學位論文分別 探討與研究作品相關、家庭對兒童的影響以及創傷與成長的文獻。

一、專書

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在《幸福童年的祕密》中提出孩童因需要關 愛,所以對父母的自私與索求都默默忍受,壓抑自己的需求與傷痛,並相信自 己的童年是愉快的、受保護的,所以終生難以面對真實自己。《夏娃的覺醒:擁 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中則提出充滿語言或肢體暴力的教養方式,以「我是 為你好」作為包裝,實則對孩子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 童年的祕密》提出以孝順為名而壓抑虐待兒童的「黑色教育」,將會在孩子的身 心留下一生的傷。這三本著作提出不同於以往對童年歌功頌德的見解,戳破那 包裝著美好的表面,讓我們正視童年可能會帶來的傷害,並將父母的角色拉下 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神壇,提醒世人認識父母對兒童造成的侵犯與影響,對 本研究多有啟發。

約翰‧布雷蕭的《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契機》從家庭是一個系統的 觀點出發,詳盡描述了健全家庭與不健全家庭的樣貌,並探討家庭中可能存在 的各種問題:強迫行為(以酗酒家庭為例)、性暴力與肢體暴力、情緒虐待、相 互依存,提出相關案例,並剖析各種家庭問題帶給人負面影響的可能性。而約

(22)

10

翰‧布雷蕭雖在書中提出父母可能帶給孩子的傷害,卻無意對父母做任何的指 控與批判,而是希望讀者發現自己身上可能攜有的傷痕和偏差的來源,因而提 出康復的三個階段,幫助在家庭中受傷的孩子學會如何走出家庭陰影,找回健 康的自我。本書提及家庭內部的諸多問題對孩子的影響甚鉅,本研究多有助 益。

佛渥德博士多年從事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發現許多案主的問題來自於與父 母的關係,並認為只治療病徵並不夠,還必須處理症狀的根源。而「改變目前 的自欺行為」和「擺脫往日的傷痛」是最有效的療法。她在和克雷格‧巴克所 合著的《父母會傷人》一書中,提出「有毒父母」9一詞,有毒父母的類型為以 下:

(一)不適任的父母:經常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問題上,使子女變成需要 照顧父母的「小大人」,因而剝奪了子女的童年。

(二)控制型的父母:利用罪惡感和操縱的手腕,甚至表露很無助的樣 子,以牽制子女的生活。

(三)酗酒的父母:陷入否定、混亂的情緒波動中,酒癮使他們鮮少有時 間和心力做好親職。

(四)言語虐待的父母:無論是過度的言詞虐待或「無心」的諷刺,這類 父母經常以令子女感到丟臉的辱罵,削減子女的志氣,且剝奪他們 的自信心。

(五)體罰的父母:無法控制自己根深柢固的憤怨,以致經常為自己難以 駕馭的行為責怪子女。

9 意指父母的負面行為模式一成不變,對子女造成的心理傷害如影隨形、禍延一生。舉凡 毒打年幼的子女、將幼兒單獨留在家裡、性虐待、視子女如笨蛋、過度保護或讓子女充滿罪惡 感等摧毁孩子的自尊心、導致自毀行為,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人愛,且無法適應 生活,這樣的父母都稱為「有毒父母」。

(23)

11

(六)性虐待的父母:無論是罪大惡極的性虐待或偷偷摸摸地勾引,這類 父母損毁子女童稚、天真的小小心靈,十惡不赦。10

本書提出這六類有毒父母,並輔以案例說明,讓讀者對這六類問題父母及 其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提供本論文中的問題父母做參照。

蘇珊‧佛渥德在另一本專書《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 的人生修復書》中以被母親傷害的女兒為對象,提出五種「無愛母親」,包括自 戀、過度糾纏、控制狂、需要母愛以及忽視、背叛或打擊孩子的母親。透過女 兒的觀點檢視母親的種種行為,藉由此書也揭露女兒與這樣的無愛母親相處時 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對生活造成的後續影響。並從理解這樣的母親進而走向復 原之路。

而琳賽‧吉普森則在《假性孤兒》中提出四大類情感缺失的父母:情緒 化、神經質、消極型及冷漠型父母。這類情感缺失的父母,無法與孩子建立穩 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這幾本專書都詳盡敘述各種問題父母對孩子帶來的影響,但卻無意批判父 母,而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揭露,讓我們理解父母對童年帶來的傷害之深,

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讓我們重新檢視親子間的關係,並認清自己是否是 童年創傷的受害者。此外,這幾本著作亦將焦點擺在成年後如何面對心中受傷 的孩子以及修復內心的傷痕。而本研究的文本對象是正在經歷創傷的那些兒 童,因此會將重點放在問題父母的類型及帶來的傷害這部分,並且這些專書皆 為本文主要參考之學理依據。

二、相關學位論文

(一)與研究作品相關的文獻:

10 蘇珊‧佛渥德(Susan Forward)、克雷格‧巴克(Craig Buck)著,楊淑智譯,《父母會 傷人》(Toxic Parents),臺北市:張老師,2003,頁 22。

(24)

12

針對本論文三本研究作品中,例如羅德‧達爾所著的《瑪蒂達》在 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上便有相關的研究,其中與《瑪蒂達》相關的學位 論文有四篇,而筆者搜尋到的期刊均針對羅德‧達爾的文本改編電影的 部分進行分析探究,故不在本研究範圍內,不予討論。

在林雅芬(2012)〈羅爾德‧達爾兒童小說《瑪蒂達》之研究〉、林 純式(2015)〈羅德‧達爾兒童小說奇幻質素之研究〉以及吳佩珊

(2007)〈羅德‧達爾幻想作品裡的人物研究〉對於小說中主角人物瑪 蒂達的角色形象、性格以及家庭背景都有所著墨。郭鍠莉的(2000)

〈羅德‧達爾童書中的顛覆與教訓意涵〉裡對權威及社會規範顛覆的研 究有精闢的分析。

而本研究則將焦點放在成人角色如何壓迫兒童,小說中的兒童角色 又如何應對成人世界的種種不合理。此外,在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上並 沒有《房間裡的大象》及《威樂比這一家》這兩本兒童小說的相關研 究。

(二)家庭對兒童的影響:

簡僑緯(2013)〈家:一個必須離開的地方——從《生命無限公 司》、《冏男孩》、《第四張畫》探討家的意象〉從國內的兒童電影中,探 討高風險家庭裡的兒童所面臨到的成長困境。

林燕招(2007)〈何處是我家——少年小說中單親議題的探討〉以 單親家庭為研究範本,其中對於照顧者的父母親形象、單親兒童的外在 形象與內在心理的研究及兒童獲得靠著外在的支持力量,及內在的自我 抉擇,找到心目中屬於自己的「家」及歸屬感,並從歷程中獲得成長。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根據十二位 受訪者(臺北)的離家經驗,探討離家青少年的「家」認同及離家經驗 對青少年的意義,並提出離家青少年需要什麼樣的資源及對原生家庭的

(25)

13

反省與建議。

本研究則關注三部文本作者在情節鋪陳的背後隱含何種家庭意象,

並探討這樣的家庭意象對兒童的意義是什麼,又能帶給我們什麼不一樣 的啟發。

(三)創傷與成長:

王怡又(2008)〈凱特‧狄卡密歐作品中的重生力量〉以凱特‧狄 卡密歐(Kate DiCamillo)的小說作品──《傻狗溫迪客》(Because of

Winn-Dixie)、《高飛》(The Tiger Rising)、《雙鼠記》(The Tale of Despereaux)、《愛德華的神奇旅行》(The Miraculous Journey of Edward Tulane)為研究文本,探討在作者筆下的角色們,如何由悲痛的心碎中

痊癒,又如何得到使傷口復原的重生力量。作者深究文本,發現致使小 說中人物心碎的破壞力量有兩種:來自家庭的傷害,以及與世隔離的孤 獨感。

李美玲(2006)〈創傷與復原──以桃莉海頓作品為例〉以創傷為 主題,探討創傷與災難記憶,從精神分析創傷理論出發,分析桃莉‧海 頓八本書寫兒童身心症狀的文本,探討桃莉‧海頓作品中的創傷、記憶 與失憶,嘗試安頓心靈的創傷,找出療傷的契機,結論為愛讓所有的創 傷找到了復原的窗口。

而本研究則注重家庭帶給兒童傷害的不同面向及文本中兒童的應對 方式,並且探討這些歷盡創傷的兒童如何獲得救贖或自救。上述學位論 文皆為本文研究之參考。

(26)

14

第貳章 視而不見《房間裡的大象》

跟在國王後面的貴族彎下腰來托著新衣,就好像地上真有裙襬那樣,然 後,他們又假裝高高地舉著這裙襬,緩緩向前走。他們不敢承認自己手上什麼 都沒有。

於是,國王在他的御用華蓋下走了出來。在街道上和窗口邊的每個人都 說:「噢,國王的新衣服是多麼華貴呀!」「多麼完美又合身的新衣呀!」

「看看那身長裙裾!」沒有人承認自己什麼都看不見,因為那樣就會顯出自己 不稱職,或者自己是傻子。國王以前穿過的服裝沒有一件像這件那樣無懈可 擊。

「但是,他什麼都沒有穿呀!」一個小孩說。

「上帝啊,祢聽聽這個天真的聲音!」他的父親說。於是,有些人小聲地 對其他人說這個孩子說的話,「但是,他什麼都沒有穿呀,一個小孩說他什麼 也沒有穿呢。」人們紛紛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他根本什麼都沒有穿!」最後,所有人都放聲喊了出來。

國王開始發抖,因為他懷疑他們所說的是對的。但是他想:「這個遊行必 須進行下去。」所以,他擺出了更加驕傲的神態繼續行走。跟在他後面的貴族 則繼續高高地托著那根本不存在的裙襬,一步步向前。11

這則源自西班牙卡斯提地區所流傳的故事,經由安徒生的重寫,使它成為 家喻戶曉的故事,甚至饒富趣味感的深意。劇情隨著小男孩喊出的「他根本什 麼都沒有穿」來到最高潮,究竟這一句話會為故事投下怎麼樣的震撼彈呢?

猶記童年時的我看到這段,心裡也隨著小男孩所喊出的話語被高高的懸吊

11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原著,哈利‧克拉克(Harry Clarke)繪圖,劉夏泱編 譯,《安徒生故事選(二):國王的新衣及其他故事》,臺北市:如果出版,大雁出版基地發 行,2018 年,頁 72、73。

(27)

15

起,除了期待這句實話能夠戳破謊言外,更使我懸掛於心的是其他大人的反 應。「小孩子有耳無嘴」,兒時,這句話總是不時懸掛耳邊,嘴巴有兩種重要的 功能,一是進食、一是說話,但是在大人殷殷告誡的話語中,彷彿小孩子的嘴 巴被禁止了說話的功能。如若孩子還是堅持表達自己的意見,立刻一句「飯可 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就劈頭責罵過來,難道,孩子所說的話都是「亂講」的 嗎?還是童言童語中,竟意外揭露驚天的大祕密?就像〈國王的新衣〉裡的小 男孩,揭穿國王其實沒穿衣服──大家都心知肚明卻難以啟齒的祕密?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英文諺語,房間裡明明 有隻大象,大家卻裝作沒看到,亦即,一個眾所皆知的麻煩或問題,眾人因為 害怕或難堪而刻意忽略、逃避,因為不要討論這個問題會容易些。「房間裡的大 象」就完美的詮釋了〈國王的新衣〉裡面眾人的心態。

而以「房間裡的大象」為書名的兒童小說,是由德國當代兒少文學作家蘇 珊‧克瑞拉(Susan Kreller)所書寫,以著名的諺語當書名,不但吸引人們的眼 光,從書名也約略可以猜測出,這本書所要探討的內容必定不會是太輕鬆的議 題。跟隨十三歲的瑪莎,我們來到巴倫堡──自從媽媽過世後,每逢暑假瑪莎 就必須被送去爺爺奶奶家,在這個安靜、無聊的社區裡,身為「外來者」的瑪 莎無法找到年紀相近的玩伴,只能待在兒童公園的木造城堡上,一邊聽著MP3 一邊觀察帶著小孩子玩耍的媽媽們。而這個暑假在兒童公園,她認識了尤莉亞 與馬可斯這對姊弟,也意外揭開一場屬於家庭內也屬於整個社區的大祕密。

第一節 袖手旁觀 vs. 拔刀相助

安靜盯著人看的尤莉亞以及在大雨中拚命轉著旋轉輪的馬可斯,要不是尤 莉亞襯衣下一大塊、一大塊邊緣黃黃的瘀青,以及馬可斯額頭上紅紫色的傷 口,除了言談舉止怪異一點外,他們似乎與一般的孩子沒有太大差別。

但就是這樣令人不安的傷,讓瑪莎來到布蘭德納家,整齊的前院開滿藍色

(28)

16

繡球花,修剪得整齊的球型樹叢,以及藍色的漂亮大房子,與瑪莎接下來發現 的可怕叫聲和場景成了強烈的對比──馬可斯被他的爸爸抓去撞牆,頭撞上了 巨大的畫框!

一、冷漠的大人

面對他人有難,你會選擇的對應方法是什麼?是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 的精神予以救援,還是選擇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當瑪莎將她所 見的家暴受虐者的狀況告訴大人,以下是大人的幾個反應:

(一)小孩都這樣

「那又怎樣?所有的小孩都是這樣,妳小時候也一樣,女孩也 是這樣。妳一天到晚跌倒。瑪莎,小孩都是這個樣。」12 從瑪莎與奶奶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合理化小孩的狀況是最容易 解套的說詞, 奶奶這句話意味著小孩子活潑好動、蹦蹦跳跳,這裡磕 了一道傷,那裡撞了一個洞,受傷總是家常便飯,身上帶著一、兩個傷 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的確,我們從錯誤中學習長大,在放膽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邁開 人生中的第一步、遊戲場上的追逐與嬉鬧、從四輪車過渡到腳踏車,在 我們能夠平穩的邁出每一個步伐、逐漸訓練平衡與肌耐力、騎著腳踏車 像風一樣奔馳在田野間,在這一步步成長的喜悅中,或許是額頭上的傷 疤、膝蓋上的破洞、還是手腕上的扭傷,在在都是成長過程中所留下的 勝利符號,沒有經過碰撞,又如何激發出最炫麗的花火?孩子在成長的 過程中,總是累積著大大小小的傷口,這個解釋似乎再合理不過了。所 以大家都一樣,小孩受點傷,不必大驚小怪!

(二)都是小孩的錯

12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37。

(29)

17

「那個馬可斯常常大叫,他爸媽本來就對他很頭疼,他本來就 是那個樣子。而且誰曉得妳看到什麼!」13

當我們看到大人教訓小孩,第一個直覺常常不是譴責大人的暴行,

而是「小孩做了什麼?」這句話後面意味著,一定是小孩做了什麼非適 當的行為,才會遭致「被打」的後果,隱藏在這個想法下的前提是:大 人都是理性的。因為大人都是理性的,所以不會無緣無故打小孩,因為 大人都是理性的,所以被打了,通常是孩子有問題!但是大人總是理性 的嗎?就算孩子真的做錯了?什麼樣的責罰才是恰當的?這樣的體罰是 可以無限上綱的嗎?小孩被打,一句:「都是小孩的錯!是他自找的」

便能夠輕易的將焦點轉移成「兒童犯的錯」,而不是「大人做錯什麼」。 而為何遇到事情,大人會急著怪罪兒童?畢竟,將過錯推給兒童藉此卸 責往往容易得多。

(三)亂說話

「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妳聽懂了嗎?不可能,住口,不要再胡 說。」

「不要說了,小孩子亂說話,住嘴!布蘭德納不會做這種事,

絕對不會,他們是正派的人家!妳知道我們的汽車是跟誰買的 嗎?」

「瑪莎!妳在胡說八道!妳知不知道妳說這種話會讓我們多不 好意思嗎?不准去跟別人也這樣亂講。」

「瑪莎!妳到底在想什麼?妳想搗亂是嗎?閒著太無聊了是不 是?」14

「怎麼可能!孩子,妳在胡說什麼?他們四年前還是嘉年華的

13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37、38。

14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37、38。

(30)

18

王子和公主呢!我們整條街的人都替他們打扮。」15

雖然瑪莎很努力要讓大人們相信她所看到的,但是奶奶就是一連串 的責怪,每一句都否定瑪莎的說法,且急著要她閉嘴,連鄰居的反應和 態度也和奶奶相去無幾,從大人激烈的反應中,顯見瑪莎的失敗,「亂 說話」、「胡說八道」是情急之下,大人們編派給瑪莎的「罪名」,既然 布蘭德納先生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那當然是瑪莎的錯,當然是瑪莎亂 說話,一句「亂講話」試圖弭平風波,也企圖消滅瑪莎所看到的「真 實」。

(四)不要多管閒事

「瑪莎,總之妳不要多管閒事。這種事社會局會管,妳一個人 根本解決不了。」

「總會有人去通報的。如果連妳都看見了,其他人也會知道 的,像是鄰居,或者學校老師、小兒科醫生等。到時候總會有 人說的。」16

相較於「社區裡的人」──奶奶及鄰居們,「社區外的人」──爸 爸顯然理性得多,他並未一味的責怪受到暴行的小孩或瑪莎,也沒有急 著想幫布蘭德納先生卸責,不過取而代之的做法卻是告訴瑪莎不要多管 閒事。冷漠而疏離的態度,表面上「那是別人家的事,不要管!」,其 實背地裡的意思就是「不要惹麻煩」。

而那句「總會有人去通報的」,也就像大多數人的心態,如果這件 事是真的,那麼總會有別人去說、去做,在責任分散的情況下,就算什 麼都不做也心安理得!

以上就是大人們在瑪莎提出質疑時的反應與態度,一致到瑪莎都要開始懷

15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59。

16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44。

(31)

19

疑自己了,再加上布蘭德納先生與鄰居輕鬆的應答,與那天那個恐怖的樣子簡 直判若兩人,瑪莎甚至都要告訴自己那天看到的是錯覺了!

二、沉默串謀者

社區裡的家暴事件,從種種的跡象來看,大家都知情,但為什麼卻都噤聲 不語?就好像說好了一樣,大家口徑如此一致!

沉默的串謀(conspiracy of silence),也就是一群人心照不宣地,佯裝 沒看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某件事。17

這種介於「知道」,卻拒絕「承認知道」,「心裡明白」卻無法「公開談論」

的現象,伊唯塔‧傑魯巴維引用「否認」(denial,或稱為「拒絕承認」)這個概 念來說明,而沉默就是最公然的「否認」,共同否認(mutual denial)則是「沉 默串謀」的前提,也就是至少得有兩個人共同合作,拒絕承認某件事情。而

「沉默的串謀」是人們社會關係中一種既定且常見的模式。18

當瑪莎告訴奶奶,馬可斯被布蘭德納先生毆打的事情,奶奶說:「妳怎麼 可能看到?妳看到什麼?幾個耳光?妳爸以前也挨過,沒什麼大不了,他還是 活得好好的!」19

當瑪莎詢問住在布蘭德納家對面的本特拉先生,是否聽到布蘭德納家發生 什麼事?本特拉先生反問:「聽不到。為什麼妳要這麼問?」20

當瑪莎問同樣住在布蘭德納家對面的楊森太太關於布蘭德納家的事情,楊 森太太回她:「(……)布蘭德納夫婦真的很親切。不要擔心,一點問題也沒

17 伊唯塔‧傑魯巴維(Eviatar Zerubavel)著,黃嘉瑜譯,《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 緘默與縱容》,台北:早安財經文化,2008 年,頁 30。

18 伊唯塔‧傑魯巴維,《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頁 30–34。

19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37、38。

20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54。

(32)

20

有(……)」。21

和沉默一樣,否認,也是一種積極的迴避。相對於單純「沒留意到」某 件事,「否認」是刻意克制自己去「留意到」某件事。有些事情其實很 重要,但人們卻會用「否認」,來拒絕承認這件事情的存在。這提醒了 我們,沉默的串謀,並非圍繞著我們不小心忽略的、大體上難以察覺的 事情,相反的,這類串謀其實是以我們刻意迴避、顯而易見的事情為中 心。22

家暴事件之所以在社區內無法引起注意與討論絕非偶然,那是因為社區裡 每一位成員小心翼翼的守住分寸,刻意的不聽、不看、不說,所以當瑪莎詢問 居住在布蘭德納家附近的鄰居,是否聽到什麼不尋常,得到的結論永遠是沒 有,因為他們早已關上耳朵、閉上眼睛,拒絕接收關於附近鄰居家暴的一切訊 息,然後閉上嘴,不願承認正在社區內上演的家暴事件。

沉默的串謀,有賴資訊的非製造者(non-producer)的謹言慎行,以及 非使用者(non-consumer)的不予留意。正是那些避免提及屋裡大象 的人,以及相應地,不詢問屋裡大象的人集體努力,串謀才得以成立。

23

於是在大家的合作下,刻意忽視這件事,一造不問,另外一造不聽,達成完美 的屏蔽效果,這件被刻意隱藏起來的祕密,就更沒有被注意甚至討論的可能性 了。

也藉由這樣的循環,眾人合作築起了沉默的「雙層壁壘」,阻擋外面的人聽 見,也同時阻擋裡面的人洩漏祕密,然而這中間的壁壘不只兩層,因為參與其

21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60。

22 伊唯塔‧傑魯巴維,《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頁 41。

23 伊唯塔‧傑魯巴維,《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頁 119、120。

(33)

21

中的串謀者,人數絕對遠遠超過兩人。24就以這起家暴事件來說,除了一個不 願洩漏施暴的家暴者、一個隱忍不願說出真相的被虐者、兩個忌憚於父親脅迫 而無法說出口的孩子,還有一大群佯裝不知道真相的鄰居們,透過他們合作所 築起的壁壘更加堅不可摧!也難怪試圖打開這層層壁壘的瑪莎會遭遇如此大的 阻礙!

明明國王就沒有穿衣服,群眾卻視而不見,房間裡明明就有一頭大象,屋 子裡面的人卻總是看不見?尤莉亞和馬可斯被打得半死,明明社區裡的人都心 知肚明,為什麼卻沒有人願意承認社區中所存在的暴行?

伊唯塔‧傑魯巴維提出幾種否認「屋裡有大象」的原因,其中,他認為我 們留意事情的方式建立在一種非關生理的社會基礎上,文化會引導我們去「注 意」或「忽視」一件事。而當社會視為「禁忌」的某件事,往往會通過嚴格的 禁看、禁聽、禁說的形式來約束眾人。此外,世故,以及為了避免尷尬而以隱 晦的禮貌指導方針具現,而不是明言的訓令。此類「消極的禮貌」是建立在迴 避之上,包括不去觸碰那些沒人要你談論的「敏感」資訊25,這幾點在此部小 說裡得到最好的印證。

我們的文化也莫不如此,對家庭內部的聲音刻意忽視,因為探究家庭的隱 私是無禮的,為了避免人與人相處上的尷尬,選擇避開某些話題是一種禮貌,

比如家庭裡正在發生的暴力、酗酒、賭博等行徑,人們避而不談,更遑論因為 這些因素所產生的問題,皆不易在人們公開討論的範疇內。

在陳晧潔的自白中,他從三歲起便被奶媽一家性侵。當他忍不住離家出 走,伯父伯母雖然隱約覺得不對勁,但因為不想傷害鄰里和睦,所以,他們還 是把他送回奶媽家。當他終於離開奶媽家,每次過年回到爺爺家拜年,就會再 次看到奶媽那家人,即使這樣的會面讓他感到非常害怕與厭惡,媽媽卻總是要

24 伊唯塔‧傑魯巴維,《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頁 123–125。

25 伊唯塔‧傑魯巴維,《沉默串謀者──日常生活中的緘默與縱容》,頁 62–83。

(34)

22

他送禮過去給奶媽。聽他們客套,被迫和他們說話。這就是「世故」的展現,

為了避免讓大人覺得尷尬,即使造成孩子的痛苦,似乎也無關緊要。在大人的 面子至上的前提下,即使陳晧潔形容,自己像是個沒有感覺的東西被任意擺 布,卻必須在大人的總總考量下而屈服。26

三、瘋狂的群眾

不過我們很難想像,單一個體的群眾們,明明平時就像是一盤散沙,彼此 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的人們,為什麼遇到某些事情就如此團結一致?這是因為 這個社區裡的人們在同一個社區裡,逐漸形成的群體心理,使得裡面的每一份 子都能自覺是群體裡的一員,所以彼此榮辱與共、禍福相依,也因此想法會愈 來愈「契合」。

「我們社區裡沒有這種事,也不應該有這種事,不該有令人憤慨的事,

什麼事都沒有。我們知道什麼?什麼也不知道!」27

「如果沒有任何證據她只會讓這裡天下大亂。我們麻煩就大了,妳懂 嗎?那麼一來就破壞和諧了,鄰居聚會就沒了。什麼都沒了,我們呢?

大家都會很慘,儘管這事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完全沒關係。」28

「因為我們這裡不會有這種事,把自己小孩打個半死的爸爸怎麼也不屬 於這裡,那種事破壞這裡的寧靜和所有的整齊秩序」。29

從上述幾段對話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件家暴事件對於社區是有極大的 傷害性,所以社區居民選擇忽視它的存在,因為唯有忽視它,才能讓社區一如 往常,居民也不必因為它所帶來的衝擊而無所適從,或因此破壞了該社區的形 象與面子。

26 陳潔晧著,《不再沉默》,臺北市:寶瓶文化,2016 年。

27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32。

28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36。

29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94。

(35)

23

不過這樣看似謹守著秩序的群眾,卻在瑪莎的「綁架事件」被揭開後,有 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反應!平時熟識的鄰居不給瑪莎一家好臉色看、房子裡的多 處玻璃被丟進來的石頭砸破了、還有不認識的女人在籬笆外大吼大叫:「罪 犯」。突然間,社區居民充滿了正義感,忙著指責瑪莎,這一幕幕與當初對尤莉 亞、瑪可斯家暴事件的冷漠,形成諷刺的對比。究竟只想息事寧人的群眾,為 何會做出如此大膽的事呢?

因為群體心理的影響,所以平時看起來溫和的鄰居們,會做出許多異於平 時的行為,而在群體的保護傘下,個人甚至會做出許多瘋狂的舉動,甚至犯罪 頻率也變高了,所以在群體心理的驅動下,那些丟石頭、口不擇言的群眾舉 措,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這一代人終將感到悔恨,不僅因為壞人可憎的言行,更因為好人可 怕的沉默。」這是馬丁‧路德‧金的名言,出自《伯明罕監獄來信》(1963 年)。在《房間裡的大象》中這個看似純樸的小鎮裡,鎮上無疑都是善良的好人 們,不過也因為他們的集體旁觀,而使得這樁暴行更被助長,即使這些沉默的 大眾什麼都沒做,但也就是因為他們的毫無作為,而成了這起家暴事件的幫 兇!

第二節 家不是避風港

我們常說家是避風港,不論你在外面的世界遭遇多大的風風雨雨,家就是 一個可以讓你安心停靠的地方,給予你需要的關懷與溫暖,但對有些人來說,

家非但無法提供庇護、讓人安心的港口,反倒是挫折與傷害的來源,就像是故 事中的尤莉亞與馬可斯一樣。

一、孩子受的傷

小說對馬可斯的傷痕有著深刻的描寫,首先是直徑兩、三公分大的圓形傷

(36)

24

口一覽無遺,紅色的創傷和紫色的瘀青交織出的傷痕令人不忍直視,套句瑪莎 說的:「我長這麼大沒看過多少傷口,但是這傷口讓我覺得夠糟了」。30

直徑兩、三公分大約是一個五十元硬幣的大小,一個才七歲大的孩子,額 頭上卻有這麼明顯的傷口,必須要留長頭髮才能夠遮蓋,但是更令瑪莎震驚 的,無疑是親眼目睹克里斯帝安先生對馬可斯的家暴:「馬可斯被抓去撞牆,頭 撞上了巨大的畫框,而且很可能是金屬製的」。31

除此之外,馬可斯身上被衣服遮住的地方更是令人不忍直視:「馬可斯的屁 股和背根本就是傷痕累累,已經沒有幾個地方的皮膚是完好無傷的。他的手臂 內側、大腿後面到處是傷痕、鞭痕和瘀青,有些顏色較深,有些較淺。屁股兩 邊各有一塊很大的紅斑,現在我才注意到,他的腳也一樣紅」。32

馬可斯的傷痕,深的是新傷,淺的是舊痕,可以想見,被這般痛打絕對不 只一次,否則不會有這麼多深淺不一的傷痕,可以這麼說,挨打對馬可斯來 說,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為什麼馬可斯這麼容易招到爸爸的毒打?除了尤莉亞自稱的:「如果我們吵 到爸爸,他當然會打人。馬可斯常常吵到他,他還那麼小,很容易吵到人」。33 我們從文中可以看出,馬可斯並非是一般的孩子,他不與人說話,有著極其怪 異的行為與舉止。第一次與瑪莎見面的馬可斯,在滂沱大雨中坐在旋轉輪上拚 命的轉圈,即使大雨打在他身上也絲毫不在意,不時搖晃著肚子上兩圈肉的馬 可斯,有時會突然大發脾氣,狂揍雨滴,不只如此,馬可斯還和想像出來的朋 友帕布洛說話,甚至揍他。

這樣怪異的馬可斯,除了姊姊尤莉亞外,沒有其他的朋友,其他的孩子除

30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24、25。

31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39。

32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09。

33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11。

(37)

25

了謾罵、嘲笑外,就是避之唯恐不及,這樣特殊的孩子在團體中總是淪落於被 欺凌的角色,這樣的孩子,除了有著笨重肥胖的身軀這等不討人喜愛的外型,

詭異的行徑更無法讓人喜歡。因此,除了在外是「不受歡迎的人物」,在家庭 中,也很容易成為「代罪羔羊」,被手足欺負,甚至招致父母的責備、承受父母 的怒氣,馬可斯因此容易觸怒父親,遭受狠手毒打,似乎較不令人意外。

二、難以啟齒的傷

不過反觀尤莉亞就不同了,文中如何塑造尤莉亞的形象呢?在瑪莎的眼中 看來是這樣的:「一頭棕色的長髮,綠中帶點金色的眼珠,鼻子上頂多五顆雀 斑,雀斑下是小巧的鼻子,鼻尖微翹,完美的弧線。非常漂亮令人嫉妒的臉 蛋」。34

照理來說,長相堪稱完美的尤莉亞,在團體中應該也會是個受歡迎的人 物,應對進退比起怪異的馬可斯,顯得正常許多,那麼這樣的尤莉亞在家的境 況應該比馬可斯好得多吧?最起碼不會像他那般淒慘吧?

其實不然,尤莉亞身上應該也有多處傷痕。瑪莎初見尤莉亞時,在她擰毛 衣時,不小心抓到底下的襯衣,露出肚皮,雖然只有一瞬間,但是瑪莎清清楚 楚的看到一大塊、一大塊邊緣黃黃的瘀青。除此之外,文本中對於尤莉亞的傷 痕,沒有太多著墨,倒是從鄰居奶奶的說詞裡,我們知道尤莉亞的手臂曾經斷 過,即便尤莉亞選擇否認,我們也清楚的知道,爸爸曾經將她從樹屋推下去。

那麼,除了這些,尤莉亞身上還有其他的傷痕嗎?答案肯定是有的。

就在瑪莎要求尤莉亞把手臂和肚子再讓她看看時,尤莉亞的反應是:「驚慌 的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抓住長袖子的尾端,然後大吼:『妳敢!不准碰我!』」35 如果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尤莉亞的反應會如此激烈?像要刻意掩蓋什麼似的,

34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5。

35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67。

(38)

26

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態度,正是揭露出尤莉亞在衣服遮蔽下的身體,一 定還有某些不堪的傷痕。

「如果我沒記錯,特別是尤莉亞。她的情況可能是更糟糕的。」36爺爺這 麼告訴瑪莎。這句話裡面藏著玄機,肉體上的傷痕還有什麼比瘀傷以及骨折更 糟糕的傷?莫怪乎瑪莎聽到這句話的反應是「尤莉亞?什麼?」37

經歷了這一切,與兩個家暴受害者頻繁的互動,親眼見證了馬可斯身上慘 不忍睹的傷痕,瑪莎的這個問句裡充滿疑惑與不可置信,既然肉體的傷無法再 更糟糕,那便是心理的傷,但是心靈的傷不易覺察,它雖然總是隱身在受害者 的內心深處,然後就像鬼魅般時刻相隨,磨蝕著一個人的心智,甚至逐漸改變 他的行為,影響甚鉅,不過這種傷害,並非能夠立即顯露出來。此外,如果是 心理創傷,也沒什麼不能對瑪莎說的,但是當瑪莎提出這樣的疑問時,爺爺並 不正面回應她,而是回答:「瑪莎,那兩個小孩,我想,這些年來沒過什麼好日 子。他們忍受了一切。我們很慶幸我們不必親眼目睹」。38

究竟是什麼樣的傷,讓爺爺如此顧左右而言他?僅僅回覆瑪莎一個籠統的 同情,草草的結束這個話題?是什麼傷痕比肉體的傷更嚴重?在家庭暴力的範 疇中,最嚴重的、對兒童傷害最大的,當屬性侵害,尤其是發生在父母對待子 女的性侵案件中。

亂倫不同於其他性侵害的地方,在於加害人本來應該是保護被害人或被 害人父母的身分。原本是兒童可以向他尋求照顧、安慰和理解的人,卻 因性關係而破壞了這份信任關係。「照顧者」並非一定是家庭成員才能 造成創傷經驗,孩子天性就會信任最親近他們的成人,直到受到其他原 因而改變。任何比兒童年長的照顧者所做出性剝削的行為,以定義而言

36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95。

37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95。

38 蘇珊‧克瑞拉,《房間裡的大象》,頁 195、196。

(39)

27

就是亂倫,因為它破壞了兒童天生的信任感。不論加害人與兒童的關係 是來自血緣、父母或繼父母、年長手足、鄰居、朋友、老師、神職人 員、治療師、醫生、保姆、營地輔導員或其他照顧者,破壞信任感的情 況都會發生,結果都是相似的:兒童的世界變得不安全、混亂和可怕;

為了生存,孩子必須合理化他們的遭遇。39

而前已有提,陳潔晧在《不再沉默》一書中,揭露自己從小被保母一家性 侵的往事。他三歲時就被奶媽一家性侵,當作性玩具,除了奶媽、奶爸外,性 侵他的居然還有奶媽才十五、六歲的兒子、女兒,他們會撫摸他的陰莖、要他 舔他們的生殖器、奶爸和奶媽還強迫他看著他們做愛,甚至將精液混在他的咖 啡牛奶裡讓他喝,這樣恐怖的黑暗生活,一直到五歲才結束,這段經歷也深深 影響他往後的人生,而奶媽與奶爸卻在對幼小的他做出令人髮指的行為後,推 說:「他太小了,他會不記得」。40

真的像奶爸、奶媽所言那樣,小小年紀的他不會記得嗎?答案很清楚,當 然不是,童年被性侵的經驗像鬼魅一般糾纏他,加上父母的忽視所造成的創 傷,讓他到成年也無法抹滅,反覆的諮商及在妻子的陪伴下,才逐漸面對童年 的陰影,得到療癒及救贖。

約翰‧布雷蕭認為:亂倫是所有性虐待與暴力行為中,最令被害者感到羞 恥的。所有的性虐待都因傷害及侵犯他人身體界限而具有羞辱的成分,但亂倫 更多了一層被親人背叛的痛苦。成人對孩子真正性虐待時,常會讓孩子相信那 是因為他們不乖的後果。沒有孩子會認為父母是壞人,既然父母沒有錯,而孩 子在被強暴後又有不舒服的感覺,孩子就會認為那是自己的過錯所造成的。孩

39 麥可‧陸(Mike Lew)著,陳郁夫、鄭文郁等譯,《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 性的療癒指南》(Victims No Longer: The Classic Guide for Men Recovering from Sexual Child Abuse),臺北市:心靈工坊 ,2010 年,頁 33、34。

40 陳潔晧,《不再沉默》,頁 25。

(40)

28

子無法理解那是父母行為異常的緣故,為了生存,甚至連父母最惡劣的舉動都 要學著適應。而亂倫造成的結局是一個難以復原的自我及心靈上的扼殺。41 亂倫的受害者因為受到的傷害太大,因此在難以忍受的狀況下,個人就會 截斷自己對它的意識,而「和自己的身體分離」,產生所謂的「解離經驗」。不 過人的身體會本能地記錄所經歷過的恐懼、憤怒、傷心和羞辱感。受害者盡量 使自己不去記得,並將侵犯者在心中進行非人化(depersonalize)的過程,尤其 當侵犯者是父母或其他親人時。之後受害者開始對一切事物都有一種隔離和不 真實的感覺,有人會做惡夢或失眠,腦中有時也會閃過不愉快的記憶,甚至產 生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42

凱薩琳‧哈里遜在《罪之吻》中這麼形容父親與她的吻:「接下來的幾年 裡,我一直認為這個吻是一種變形的叮咬,就像被蠍子螫了一樣:麻醉劑由我 的嘴蔓延至腦部。這個吻是一個起點,從這時開始,我開始緩慢地、無法控制 地陷入昏睡,喪失意志,整個人都癱瘓了。這是父親所開用來麻醉我的藥,好 方便將我吃下去。而我,也渴望被吞噬」。43

即使只是一個吻,也可以清楚的讓人區隔出,究竟是父親對女兒的寵溺之 吻,或是一個男人對女人的非分之想,哈里遜清楚的知道這是一個錯誤、一個 不可告人的祕密,巨大的衝擊讓她的生活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她自述:「一個吻。那一瞬間,好像從其他時間中隔離決絕出來,但卻又好 像越來越緊密,因為這個吻的記憶擴大了,像是一面巨大閃亮的牆將我和其他 所有事情隔開,而沒有任何辦法、任何跡象去解釋。透過這面牆,我可以看到 我以前所過的生活,但,神祕不知所以然,這個吻將我與那樣的生活分離開來

41 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著,鄭玉英、趙家玉譯,《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 契機》,台北:張老師,2006 年,頁 154、155。

42 約翰‧布雷蕭,《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契機》,頁 156。

43 凱薩琳‧哈里遜(Kathryn Harrison)著,文采譯,《罪之吻》(The Kiss),臺北市:先智 出版社,1999 年,頁 81。

(41)

29

了」。44因為那一個吻,讓她的生活一片混亂,她將自己封閉在租屋處,什麼都 不能做,甚至還被學校停學,生活徹底被打亂,僅僅只是一個吻,就帶來如此 巨大的衝擊,亂倫對於被侵犯者所造成的後果,是難以想像的:

他對我做的事感覺不好也不壞,只是造成了我的心靈和身體的完全分 離,我不知道我的感覺。我的身體則穿越了身心間的距離,脫離心靈而 獨立,做了它自己的回應。而我的心,則沈落在這兩者間的某一處。45 而當父親侵犯了女兒後,更使她的身心都受到巨大的衝擊,這時的哈里遜已經 二十歲了,面對亂倫的不堪都難以承受,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受害者呢?

亂倫的遺毒傷害有多深呢?蘇珊‧佛渥德和克雷格‧巴克在《父母會傷 人》一書提到:童年曾遭調戲的人成年之後,依舊會帶著童年充斥的無助感、

無力感、沒價值感,且覺得自己很差勁。而且這些受害者雖然後來擁有不同的 人生,但是他們成年後都會承接悲劇性的遺毒,也就是亂倫的三D 情緒:齷齪

(Dirty)、破損(Damaged)、和異於常人(Different)。46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亂倫的事件過去很多年,這些受害者仍然飽受煎熬,

覺得自己差勁、令人作嘔、是個不正常的人,形成一種心理癌症,嚴重損傷被 害者的心靈,影響人際關係,甚至無法發展親密關係,無法愛人,也無法被 愛。

而究竟尤莉亞是不是除了身為家暴的受害兒童之外,亦為亂倫的受害者?

文本中沒有確切指出,我們也無從得知,只希望這麼恐怖的事件,不要再發生 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

第三節 誰是問題父母

44 凱薩琳‧哈里遜,《罪之吻》,頁 82。

45 凱薩琳‧哈里遜,《罪之吻》,頁 143。

46 蘇珊‧佛渥德、克雷格‧巴克,《 父母會傷人》,頁 1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The teacher explains to learners their duties: to present their ideas and findings on the questions on their role sheet, and lead the other group members to discuss the

 Genre – animal stories but even the stories have animals as main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are actually realistic..  Curiou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兒童戲劇本來便屬於兒童文學的一環,從 兒童文學的故事著手,更容易貼近孩子的生活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To address th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0 to 5 years)..  An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hild and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