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相關研究 "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李宗文 博士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洪苓綣 撰

中華民國一0 三年四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洪苓綣 撰 指導教授: 郭李宗文 博士

中華民國一 0 三年四月

(4)

I

(5)

II

(6)

III

誌謝辭

在工作之餘,要再完成這份論文,起初是難以想像的,像匍匐前進的 新兵練習,一路迂迂迴迴,努力要達成目標,還好有同組好友及老師的 支持,才有努力的方向與延續的能量。

感謝宗文老師在團隊出發之前,讓我加入這個溫馨的小組,也感謝 老師一路辛苦的指導,讓我可以繼續前進,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感謝蔭 萍老師敏銳細心的叮嚀:注意用詞、注意語法,並仔細地閱讀批改;感謝 灑脫的嘉彌老師給予方向的指導,教我如何去蕪存菁,讓論文更好。

一路上過來,最要感謝我們一同努力的組員,雅樺、靖婷、淑宜,

從蒐集資料開始,大家就發揮了團隊精神,分工合作;感謝雅樺,擔負 起所有聯繫指導的工作,在她自己研究統計如何進行之餘,還要指導我 們如何跑統計,寫討論,完成結論;感謝淑宜老公,在發問卷時,開車 載著我們一家一家的去拜訪發送問卷;感謝淑宜,幫我們蒐集資料,並 細心的打點口考及每次和老師碰面的細節;感謝細心的靖婷、美修問卷 版面、翻譯英文、給予精神支持。整個統計數字的產生,真的要歸功於 聰慧的隊友,陪著我步步完成。

好感謝大愛班的同學;淑美、宛曄、玟潼在我們口考時全程接送幫 忙陪伴;當然更要感謝被我嚴重忽略的家人,感謝老公幫我做硬體設備 的提升,買全新電腦,灌裝軟體,應付我電腦常識的不足,感謝兩個乖 巧懂事的兒子,自立自強之餘,並常給我加油打氣,感謝公婆無私的體 諒,讓我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我的作業。

最後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同事好友:張簡時,是她領我去東師進修,並 督促監控我的論文產生過程,每一次的教授碰面,她都比我還著急地詢 問進度如何;感謝同事進利主任、上智幫我校稿,讓我在最後一刻不致 遺漏缺失;還要感謝我的幼教姊妹夥伴:玉鏡等人及學姊韋翎、紝楟,

時時關心我的進度,給我加油打氣;很開心的,終於能爬到山頂,感恩,

一路陪伴我、引領我的身邊貴人,才使我得以完成畢生夢想。

臺北 苓綣

2014 年 6 月

(7)

IV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相關 研究

作 者 : 洪 苓 綣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的現況及兩 者間之相關性,進一步探討城鄉差異情形,並比較不同父母親、母親、

幼兒背景變項對本議題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母親親職效能問卷」及「修訂畢保德 圖畫詞彙測驗(PPVT-R)」為研究工具,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 101 學年度 就讀於台北市及台東縣公私立幼兒園及托兒所滿 4 足歲至 6 足歲之幼兒 及其母親為研究對象,得 511 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幼兒母親整體親職效能現況,呈現偏向滿意、高效能的情形,其中 最高的是「母職心理功能」,最低的是「思考和情緒反應」 ,但城鄉 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二、幼兒整體詞彙能力現況,呈現偏高情形,其中城市幼兒顯著高於鄉 村幼兒。

三、母親親職效能各層面中,只有思考與情緒反應層面,能夠顯著的預 測幼兒的詞彙能力。

四、母親親職效能在母親年齡、母親教育程度、母親職業、母親平均月 收入、父親教育程度、父親平均月收入、家庭型態、結婚理由等背 景變項有顯著差異。幼兒詞彙能力在父親年齡、母親年齡、母親教 育程度、母親職業、母親平均月收入、母親宗教信仰、母親族群、

母親結婚時年齡、父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父親平均月收入、父 親宗教信仰、父親族群、幼兒排行等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

另外對幼兒主要照顧者、對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親職效能、幼兒詞彙能力

(8)

V

A Correlative Study of Maternal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Vocabulary Ability among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Author: Hung Ling-Chua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mother parenting efficiency and children’s vocabulary abilit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itua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different parents, mother and children on this topic.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ok “mother parenting efficiency questionnaire” and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Revised (PPVT-R)” as research tools and randomly sampled children aged from 4 to 6 attending Taipei and Taitung public and private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ies and their mothers as study object. 51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result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mother parenting efficiency was inclined to satisfac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among which: the highest was “motherhood mental function” and the lowest was “thinking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this aspect was not significant.

2. The overall children’s vocabulary ability showed a high status, and urban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ural children.

3.Only the levels of thinking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that among all levels of mother parenting performance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children’s vocabulary ability .

4. Mother parenting efficienc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ch background variables as maternal age, maternal education, maternal occupation, maternal average monthly income, fathers’ education, fathers’ average monthly income, family patterns, marriage reasons and others. Children’s vocabulary abilit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ch background variables as father age, maternal age, maternal education, maternal occupation, maternal average monthly income, maternal religion, maternal ethnicity, mothers’ marriage age, fathers’ education, fathers’

occupation, fathers’ average monthly income, fathers’ religion, fathers’

ethnicity, children’s ranking and others.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for early childhood caregivers,

(9)

VI

educ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 for refere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parenting efficacy; children’s vocabulary

ability

(10)

V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研究……….……….….…9

第二節 詞彙能力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研究……….………...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假設………..……….…..…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實施程序………...…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57

第一節 背景變項資料分析………...…...57

第二節 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現況分析……….…...70

第三節 母親親職效能對幼兒詞彙能力之預測力考驗…….……....73

第四節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差異分析……...…..74

第五節 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差異分析...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2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2

第二節 建議………...…126

(11)

VIII

參考文獻……….129

中文文獻……….129

英文文獻……….134

附錄一 母親親職效能量表問卷………...135

附錄二母親親職效能量表 同意書……….….140

附錄三背景變項資料合併………141

(12)

IX

表 次

表 2-1-1 親職效能定義彙整表………10

表 2-1-2 親職效能相關內涵與內涵表...12

表 3-3-1 台北樣本抽樣方法...48

表 3-3-2 台東樣本抽樣方法...49

表 3-3-3 城鄉行政區抽樣學校及發放問卷學校表...50

表 3-3-4 台北市問卷發放回與收情形一覽表...50

表 3-3-5 台東縣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一覽表...50

表 3-3-6 台北市、台東縣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一覽表...51

表 3-4-1 母親親職效能量表正式問卷各層面信度...54

表 3-4-2 母親親職效能量表正負向題分布情形………..54

表 4-1-1 父母親、母親及幼兒背景變項基本資料分析表………..63

表 4-1-2 父母親、母親、幼兒背景變項基本資料合併分析表………..67

表 4-2-1 全體母親親職效能現況描述分析摘要表………..70

表 4-2-2 全體幼兒詞彙能力現況描述分析摘要表………..71

表 4-3-1 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積差相關分析表…………..73

表 4-4-1 城鄉母親親職效能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75

表 4-4-2 城鄉幼兒詞彙能力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75

表 4-5-1 不同婚齡在母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77

表 4-5-2 不同父親年齡在母親親職效能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 4-5-3 不同母親年齡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之分析摘要表………..79

表 4-5-4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80

表 4-5-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1

表 4-5-6 不同父親職業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2

表 4-5-7 不同母親職業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 4-5-8 不同母親平均月收入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13)

X

表 4-5-9 不同母親平均月收入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 4-5-10 不同父親宗教信仰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 4-5-11 不同母親宗教信仰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7 表 4-5-12 不同父親族群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 4-5-13 不同母親族群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9 表 4-5-14 父母親背景變項於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差異分析表...90 表 4-5-15 家庭型態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102 表 4-5-16 不同母親參與婚姻輔導經驗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

能力之差異分析 t 考驗摘要表……….103 表 4-5-17 不同婚姻狀況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差異

分析 t 考驗摘要表……….103 表 4-5-18 不同結婚理由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4 表 4-5-19 不同母親手足數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 4-5-20 不同母親排行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6 表 4-5-21 不同母親結婚時年齡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 4-5-22 母親結婚多久生第一個孩子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

能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8 表 4-5-23 母親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差異分

析總表……….109

(14)

XI

表 4-5-24 幼兒年齡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115 表 4-5-25 幼兒性別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差異分析獨

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115 表 4-5-26 幼兒排行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116 表 4-5-27 幼兒手足數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117

表 4-5-28 幼兒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之差異分

析總表………..118

(15)

XII

圖 次

圖 2-1 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15

圖 2-2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17

圖 3-1 研究架構圖……….43

(16)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係參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鄧蔭萍教授及國立台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郭李宗文教授的學術研究計畫而進行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 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語言詞彙能力之相關研究。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敘述 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第三節探討問題;第四節名詞釋義;第 五節研提出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孩子在社會能力的養成過程中,家庭是學習過程的第一個場所,家庭教育扮 演著關鍵角色。自 1920 年起發展心理學對於父母如何影響兒童的社會能力和學業 能力的發展非常有興趣((引自李宗文,2003,頁 174)一般認為家庭親職功能對 幼兒的影響要比學校和社會來得深遠,父母是影響子女學業成就、社會能力的重 要關鍵,因此父母教養方式、態度,對於子女各層面的發展影響便一直是各界研 究的焦點。

然而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結構跟著變遷,台灣社會也從傳統農業社 會發展為高度工商業化社會,家庭結構隨之改變,小家庭林立。近幾年台灣出生 率降低,現代人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要面對更多的問題,結婚生子的意願降低 了,家庭子女數減少,孩子也成為父母心中的寶貝。少子化的父母教養孩子時,

出現了過度呵護或是嬌寵的現象,以致孩子遇到不順己意的事就以哭鬧表達,父 母也因不願見孩子哭鬧不高興,選擇順從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養成孩子習慣以 哭鬧表達需求。在幼教現場常常聽見家長嘆氣表示小孩不聽話、脾氣彆扭、像個 小霸王,研究者舉出常見二例說明,例一:小叡遇到稍微不順意的事時,就以大哭 大鬧的方式表達,如團討時沒有叫他上來發表,或排隊沒有搶到第一個位置時,

或角落時間結束請他收玩具時,就會大發脾氣一直哭鬧。例二:小潔每天上學時都 會在教室門口哭到媽媽提出交換條件如買東西送他、或者跟老師要一個糖果給 她,才肯進入教室…還有父母幫孩子求情不要吃青菜、不要睡午覺,不要和某人 坐在一起,什麼事都要順著孩子的意…等等.不勝枚舉,這些父母雖然知道任孩子 予取予求不是正確的教養方式,也常為孩子的無理要求所煩惱,但還是寧願選擇

(17)

2

順從孩子的意思,而不是和孩子講道理,培養孩子正確的責任觀念。因為父母認 知與實際教養上的落差,常導致父母覺得父母難為,教養孩子很沒有成就感,這 些父母都顯現親職親職效能感低落的情形,親職效能感低落將導致父母管教孩子 困難並造成孩子的教養及成就上的問題,Holloway 教授在柏克萊大學的研究團隊 發現育有學前年齡孩子的日本母親經常認為自己的親職效能是不足(引自鄧蔭 萍,2012,頁 1)

為什麼這些父母的親職效能無發充分發揮而出現不足現象?因為父母教養子 女的親職任務,對於父母來說,其實是充滿變化與挑戰的。不同個性、不同特質、

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都需要選擇合適的教養方法,達成不同的教養目標。這一 連串教養的歷程,需要花費父母大量時間與精力(陳楷仁,2009)。如果父母無法 從親職教養工作中,獲得成就,可能會對本身的親職能力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在 扮演為父母的角色上,是無法勝任的,從而導致其親職效能感(parental efficacy)

的降低(陳楷仁,2009)。親職效能感的降低,將嚴重影響父母教養孩子的任務,

導致孩子的成長偏差。

陳富美(2005)的研究也指出親職效能感是驅使父母教養行為,讓父母有效 管教子女的先決條件。許多研究也顯示親職效能感會對親職教養行為產生影響,

Coleman 和 karraker(1998)研究結果就指出親職自我效能感是可以有效預測為 人父母者其正向的親職表現情形。當父母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子女教養的任務時,

便能以比較有效能的方式,表現在教養子女的親職工作上(吳培源,2009)。Hoover- Dempsey, Bassler & Brissie(1992)發現父母教養子女及處理孩子問題時,如 果對是自己有較高的自信,會影響其教養子女的決定(王筱雲、林淑玲,2007)。

也就是自我效能感比較強的父母,會主動尋求利用有效的子女教養方式,積極參 與子女的學習過程,並設法協助子女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高親職自我效能提 供父母能有更好的教養信念,去訂定合適的目標,並表現更適當的教養行為(王 雅慧,2009)。雖然親職效能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且國外對於此親職效能的研究 也已獲得相當程度的成果。例如:Coleman & Karraker, 1997, 2000;Leerkes &

Crockenberg, 2002;Teti & Gelfand, 1991(引自陳楷仁,2009,頁 3),但此議 題於台灣本對親職效能的研究成果是相當有限的(陳楷仁,2009),台灣父母親職

效能感影響兒童們在學校中與他人互動的同儕關係與社會行為究竟呈現何種特

(18)

3

質,相關研究也是數量有限(引自鄧蔭萍,2012,頁 1)。而在父母親職角色相關 研究方面也顯示,母親角色在照顧及教養子女之事務的參與程度遠高於父親角

(賴玲惠,2008)。因此本研究將以母親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國內母親親職效能 現況及影響親職效能的因素。

再者根據李宗文(2003)的研究發現城市的母親比較多是權威開明型及寬大嬌 寵型的教養型態;鄉村的母親比較多是威權型的教養型態。如果以城鄉地區不同 的教養行為作比較,城鄉母親教養方式與親職效能也是值得探討的一環。因此研 究也將探討居住在城市或是鄉村的母親他們的親職效能感是否有所差異(引自 鄧蔭萍,2012,頁 8)。此乃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基於家庭是幼兒基本能力及人格的養成場所,也是幼兒生活的第一個生活場 域,幼兒從出生開始,就仰賴母親照顧,提供食、 衣、住、行的滿足,等到孩子 逐漸長大之後,母親再教導他們合宜的言行舉止、應對進退,並指導他們遵循社 會規範,與他人作良性互動。幼兒會去模仿大人的言行及喜好。如果父母表現正 向良好的行為模式,則孩子多會表現適宜合群的行為,如果父母多反社會及偏差 行為,則孩子在言行舉止及觀念態度上都比較容易偏差。所以幼兒的發展深受父 母影響。父母的教養行為是一個關鍵變項,父母的教養方式合宜與否,將會影響 孩子們的社會行為及與其它兒童的互動關係(引自鄧蔭萍,2012,頁 1),而在幼 兒各種能力之中,「語言」是重要的一環,在幼兒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為語言牽涉到幼兒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進入學校、社會之後的學習及處理 人際之間溝通的互動關係(施蘊珊,2009)。而學前是兒童語言發展重要奠基階段,

照顧者,一般是與孩子接觸最多的母親,如果無法在這個語言發展階段,提供孩 子學習語言充分經驗,將影響孩子語言發展。語言的發展不但牽動著幼兒的認知 發展,更影響著幼兒的社會發展,Abbeduto 和 Boudreau(2004)即在其研究中指 出,語言及溝通上的損害會造成幼兒在學業成就及社會學習上很大的危機。可見 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施蘊珊,2009)因此研究欲探究城鄉母親親職效能對幼兒語 言詞彙能力發展的影響乃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19)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欲瞭解城鄉地區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 能力之相關研究,透過研究的結果,本研究期望達到以下的目的:

一、瞭解幼兒母親親職效能及幼兒詞彙能力的現況。

二、探討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的相關性。

三、瞭解不同城鄉母親親職效能及幼兒詞彙能力的差異性。

四、瞭解不同家長及幼兒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及幼兒詞彙能力的差異。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問題:

一、瞭解幼兒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現況。

(一)瞭解幼兒母親親職效能現況為何?

(二)瞭解幼兒詞彙能力的現況為何?

二、探討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的相關性。

(一)探討母親親職效能各變項對幼兒詞彙能力的預測力為何?

三、瞭解城鄉幼兒母親親職效能及幼兒詞彙能力的差異性。

(一)瞭解城鄉幼兒母親親職效能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瞭解城鄉幼兒詞彙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瞭解背景變項對幼兒母親親職效能及幼兒詞彙能力的差異。

(一)不同父母親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幼兒詞彙能力上的差異。

1. 瞭解父母親的背景變項(婚齡、教育程度、種族、職業、收入、宗教信仰、

族群)與母親親職效能之相關性為何?

2. 瞭解父母親的背景變項(婚齡、教育程度、種族、職業、收入、宗教信仰、

(20)

5

族群)與幼兒的詞彙能力之相關性為何?

(二)母親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幼兒詞彙能力上的差異。

1.母親背景變項(家庭型態、參與婚姻輔導經驗、婚姻狀況、結婚理由、手足 數、排行、結婚時年齡、結婚多久生第一個孩子) 與母親親職效能之相關 性為何?

2.母親背景變項(家庭型態、參與婚姻輔導經驗、婚姻狀況、結婚理由、手足 數、排行、結婚時年齡、結婚多久生第一個孩子) 與幼兒詞彙能力之相關 性為何?

(三)幼兒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幼兒詞彙能力上的差異

1.幼兒的背景變項(年齡、性別、排行、手足數) 與母親的親職效能之相關性 為何?

2.幼兒的背景變項(年齡、性別、排行、手足數) 與幼兒的詞彙能力之相關性 為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城鄉地區

城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標準,在不同國家對於城市的標準也各不相同 (維基百科)各國在區分都市與鄉村的定義時,通常是先歸納出都市的定義後,再 將非都市範圍的直接定義為鄉村。都市的定義是指人口較多,土地使用密度較高,

居民的職業多元而且不是以第一次產業為主,公共建設與街道系統明顯,並有正 式的行政管理組織,有足以反應人民生活特徵的場。(梁貴雯,2005)。

「城」與「鄉」的概念,如果依經濟活動性質、人口密度、地理位置而定。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定義,「鄉村」是指農業人口比率較高之地區,因此鄉村與農 業可說是一體的兩面。「鄉村」地區的其他特色是,人口的密度較低、地理的位置 較為遠、弱勢的'族群較多,公共的建設相對不足,有賴政府的特別關照(胡勝正,

2006)。

本研究所指的城市是指符合上述都市定義之台北市,鄉則是指台東縣地區。

(21)

6

二、親職效能感

親職效能是以班度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應用於父母教養領域,本研 究的親職效能定義為「家長對於自己親職能力的評價和信心,親職能力涉及家長 的教養態度和行為」。本研究採用鄧蔭萍教授、郭李宗文教授、黃韋翎、張紝楟編 制修定親職自我效能量表,作為此次研究親職效能的評量工具,探討居住在城市 及鄉村的母親是否親職效能有差異。所得分數越高為親職效能越高,所得分數越 低則親職效能越低。

三、詞彙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中文詞彙又稱語彙,是所有詞語的總稱,指有獨立意 思而由兩個或以上的字組成的詞。詞彙通常隨著時代發展演變,並成為人們交流 溝通、獲得知識的實用工具。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8D%E6%B1%87)

英文詞彙(vocabulary)是詞的總稱。Kibby(1995)和 Vacca 等人(2000)認 為,『詞』(wkord)是指用來事件(thing)或概念( concepts)的符號。教育部(2000)

在『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中將詞定義為:語句中具有完整概念且能獨立 自由運用的基本單位為詞,詞是句子中最小且能獨立使用的意義單位(歐素惠,

2003)。中英文詞彙之差異在於,英文是拼音文字, 一個字(word)就代表一個意 義(詞彙),中文是「語素-音節」文字,單一一個文字有時是無意義的,要和其它 的字複合才有其意義(吳詠蘭,2006)。詞彙乃是指語言中所有的詞和成語的總和,

代表一個或多個事件的概念的符號,有獨立意思,是句子中最小且能獨立使用的 單位。

四、詞彙能力

本研究所指之詞彙能力乃是使用經過標準化編製修訂的「修訂畢保德圖畫詞 彙測驗(PPVT-R)」為詞彙能力的測驗工具,其特點為,可個別施測、計分簡單、

是一種能力測驗,不是速度測驗、無須口語反應、具有複本、可以很快的重測、

常模參照解釋、可依受試者的能力完成,提供給幼兒測驗後,計算得分後再參照 常模對照表,即可測量其詞彙能力水平,得分越高顯示其詞彙能力越佳。此工具 尤其適合學前階段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測驗,此測驗工具之信效度皆高,能有效 測得 3-12 足歲間之兒童其詞彙理解能力。

(22)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因宥於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有如下的限制:

一、研究地區的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城鄉地區(包括台北市、台東縣)幼兒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 詞彙能力的關係,是屬於城鄉地區的代表,若要推論至以外地區背景變項不同的 幼兒母親,應審慎為之。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台北市及台東縣地區就讀幼兒園之 4-6 歲幼兒及其母親為研究對 象,研究以至少育有一名正在就讀幼兒園子女之母親為樣本,故無法推論至子女 非幼兒之母親身上。

(23)

8

(24)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研究旨在探討城鄉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詞彙能力的關係,蒐集文獻,進 行分析歸納與比較,並以文獻探討的結果作為本研究的基礎,進行研究設計。探 討的內容共分二節,第一節為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研究;第二節為幼兒詞 彙能力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研究。

第一節 親職效能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研究

壹、親職效能的定義和內涵

一、自我效能的定義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Bandura(1977)所提出的理論。班度拉認為

「自我效能」是人們對於自身能力所產生的效能信念(Bandura, 1994) 。也就是 說,自我效能是一個人對於自己能完成某項特定任務和行為,所抱持的信心與有 把握的程度,對於自已能力的表現有預期的信心,是一種具有綜合性及整體性的 自覺能力(引自鄧蔭萍,2012,頁5)。這種自覺能力是一種信心,是對自己完成 任務能力的判斷,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動機,對於目標的達成更有決定性的影響

(呂貞嬅,2007)。

二、親職效能的定義

Coleman & Karraker(2000,1998)指出「親職效能」的概念即源自於Bandura 所提出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延伸應用在父母教養子女上面,也 就是當父母知覺自己可以勝任教養子女的工作時,就能以較有效能的方法,展現 在教養子女的親職工作上。自我效能感可以被視為是個人對影響孩子的行為和發 展的能力信心,包括對於孩子行為背後因素的特殊認知程度以及對實現個人行為 角色能力的信心程度(林慧卿, 2006;潘怡彣,2006;王雅慧,2009;吳培源,

2009;劉百純、陳若琳,2010)。

根據Elder等人(1995)指出在美國,評估自我效能被認為是勝任親職的一個 重要因素(Sawako Suzuki,2010)。可見效能研究對於家長教養子女之重要。

(25)

10

親職效能是父母教養孩子的先決條件(陳富美,2005)。父母教養子女及處 理孩子問題時,如果對自己是有較高的自我信念,會影響她教養子女的決定,也 就是自我效能比較強的父母,會主動尋求使用有效的子女教養方法,積極參與子 女的學習,並設法協助子女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王筱雲、林淑玲,2007)。

國內外有關親職效能的研究,多主張是父母親對自我的信念、自我的評估並能有 效執行親職工作,包括特定層面的評估如子女學業表現及整體效能感的評估。茲 將國內外研究者的結論表示如表2-2-1

表2-1-1

親職效能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親職效能定義

黃凱霖(1995) 父母指導子女學習時,對自我的能力信念。

馬惠芬(2003) 父親參與親職時,自覺在親職角色上能表現適當且勝任愉快 的一種信念。

王筱雲(2005) 父母教養子女時,對正向教養態度的一種自我能力信念。

陳富美(2005) 父母在執行親職工作時對其能力的評估。

林慧卿(2006) 父母親對於自身親職角色扮演是否勝任的信念。

潘怡彣(2006) 父母親對於自己親職角色勝任與否的評斷,或是在促進孩子 正向行為和發展上,對自己能力及影響力的知覺與評估。

呂貞樺(2007) 父母親對於自己親職角色及行為的主觀與自信程度。親職效 能感的資訊來源可能來自於成就表現(直接經驗)、替代經 驗(間接經驗)、語言說服(書本知識或別人的意見)與個 人的知覺(生理狀況的評估)。

葉婉真(2008) 母親自我效能感為初任母親根據以往經驗,在第一次教養孩 子的工作上,對自我能力的判斷與評價,及與孩子情感交流 上對自我能力的信念,包括其行為結果的信心,達此結果的 難易等級及類化程度的評估。

陳楷仁(2009) 父母親預期自己有能力扮演好親職角色之信念。

吳培源(2009) 新移民女性在執行母職行為時,對自我在親職角色上能力的 信念,包括對其親職行為結果的信心以及能達此結果的能力 評估。

續下頁

(26)

11

續上表

王雅慧(2009) 父母參與兒童教育活動過程中,對於本身具備的親職認知、

行為運用於親子情感交流、溝通表達上,使其滿意於教養能 力及親職角色。

Coleman 與 Karraker(1998)

父母自我效能感可以被視為是個人對影響孩子的行為和發展 的能力信心,包括對於孩子行為背後因素的特殊認知程度以 及對實現個人行為角色能力的信心程度。

Coleman 與 Karraker(2000)

父母對於自己親職角色勝任與否的評斷;並且知覺和評估自 己的能力與影響力是否能促進孩子正向行為和發展。

本表為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理論本研究認為親職效能為父母在親職角色扮演上,能表現適當並 勝任愉快的一種信念,這種信念透過充足的教養技能和教養認知,正面影響子女 的發展和學習,從而完成親職任務。而由於本研究以城鄉母親為研究對象,因此,

更將其定義為城鄉母親在教養子女時,對自己身為母親角色的一種信念,自覺能 有效完成親職教養任務。

三、親職效能的內涵:

(一)親職效能研究內涵

關於親職效能的內涵,很多研究的內涵都不相同,Bandura(1997)從人生發 展的階段,來看待人們在不同時期自我效能的發展,他把自我效能的發展分成:嬰 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成年時期以及老年時期,每一個時期都各有不同的自我 效能發展內涵;學者陳富美(2005)針對五、六年級學童父母編製了一份親職效能 感量表,其內涵就包括學業表現、教養能力、親子互動和整體效能四個分量表的 自我評估;馬惠芬(2003)以新竹科學園區的幼兒父親作為研究對象,將父職效能 感的定義解釋為父親參與親職時,覺得自己在這個親職角色上,能夠表現出適當 行為並且勝任愉快的一種信念,而量表也以測量整體的父職自我效能感為主。

親職效能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父母在教養子女時,對於自己是否能勝任父

(27)

12

母角色的自我信念,另一個是父母在教養子女時,評估自己具備有適當的親職行 為、知識、能力與可以運用的影響力之程度為何,也就是說對自己的教養方式、 行 為或能力做評斷。(劉百純、陳若琳,2010)

表2-1-2

親職效能相關內涵與內涵整理表 整體 效能

學業 表現

教養 效能

照顧 知能

情感 溝通

親子 互動

衝突 解決

黃凱霖(1995)

馬惠芬(2003)

陳富美(2005)

林翠玲(2006)

葉婉真(2008)

王雅慧(2009)

劉百純(2009)

本表為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本研究親職效能量表內涵

本研究量表參考鄧蔭萍教授、郭李宗文教授、黃韋翎、張紝楟共同編製的親 職效能量表。Bandura(1986)認為自我效能並非固定不變的,它屬於自我系統中 動態的層面,可見母親親職效能的重要性。本研究親職效能量表內涵,可分述如 下(張紝楟、黃韋翎,2012):

1.母職信念

國外學者 Sigel(1985)認為信念是父母行為的認知基礎,包含父母對兒童發 展的信念與兒童如何發展的信念。Goodnow 和 Collins(1990)認為父母信念的功 能在於有效安排教養孩子的優先順序、評價成功的教導方式及提昇父母效能(把 其嫻,2007)。母親對自我效能的信念會決定他是否願意面對問題的情境,及如 何選擇適當的方式,這個方式是她自己可以勝任,又具挑戰性能促進自我成長的 活動方式。母親的信念會協助母親在教養孩子及處理孩子問題時目標及態度的訂 定。如孩子一直打電動時,安排合適的活動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8)

13

2.母職技能表現

高效能的母親會集中注意力去熟悉作業的性質;但低效能的母親則先想到可 能的錯誤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3.母職堅持度

面對困難時,高效能的母親有較大的容忍力也堅持較久;高學習效能的母親 會付出較大的努力去了解並克服學習的困難。

4.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

低效能的母親在面對環境時會感受到較高的困難和畏懼,總想著自己的能力 不足,易導致自信心的降低、產生恐懼感、焦慮和逃避行為;高效能的母親則認 為自己有能力處理,有意願面對問題並更加努力。

5.母職心理功能:

高自我效能的母親面對困難時,會減低焦慮和自我抑制,透過對成功的預期,

能增加應付問題的努力;低自我效能的母親面對困難較易輕言放棄,將關注的焦 點從作業本身轉變為低自我期待,倍感焦慮與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張紝楟、黃韋翎(2012)歸納Bandura(1986)的論述編製量表,

並將「母親親職效能量表」之內涵,理解為五個向度:母職信念、母職技能表現、

母職堅持度、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母職心理功能五個內涵,做為本研究「母親 親職效能量表」之評估層面,探究母親親職效能的全貌。

四、 親職效能的測量

Coleman 和 Karraker(2000)認為親職效能是指為人父母對於親職角色是 否勝任的自我評估,其中隱含了具備適當行為的知識能力與表現該行為的自信 心。目前國內外有關親職效能的測量,大約可分為整體、特定範圍以及特定任務 三種取向(劉百純,2009),以下針對三種測量取向加以說明:

(一)、(整體)/一般親職效能

Coleman& Karraker,1998指出自我效能是一個具穩定性的人格特質,雖然 根據Bandura自我效能之主張,認為依任務需要與情境之不同,自我效能也會改 變 , 但 學 者 也 指 出 特 定 自 我 效 能 會 類 化 使 個 體 產 生 一 種 廣 泛 性 的 自 我 效 能

(29)

14

(Coleman& Karraker,1998),而整體親職效能測量即是指母親對整體教養能 力的自覺,意即對整體性勝任親職任務能力的預期,是一個綜合性的特定層面親 職效能測量指標(劉百純,2009)。

(二)、特定範圍親職效能

特定範圍親職效能是將不同的任務類別加以合併歸類成特定範圍測量(劉百 純, 2009)。

(三)、特定任務親職能

Coleman& Karraker,2003)指出特定任務親職效能是把研究焦點集中在父 母對親職範疇個別任務是否勝任的看法,其測量方法是對某個對某個特定親職行 為個別提出問題或對某一類親職任務如管教提出一組問題如判斷子女是否身體不 是的能力(林慧卿,2006)。

本研究採用鄧蔭萍教授、郭李宗文教授、黃韋翎、張紝楟編定親職自我效能 量表,探討居住在城市及鄉村的母親是否親職效能及親職教養有差異。於研究中城 市的部分則將為居住在台北市的學童們,而鄉村的部分, 則是居住在台東縣市的學 童們。所得數值越高代表越符合,效能越高(鄧蔭萍,2012)。

(30)

15

貳、 親職效能的相關理論 一、自我效能

Bandua(1986)指出自我效能是個體以自身為 思考對象(self-referent thought)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一活動的任務所具有的能力 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高申春,2001)。

(一).三元交互決定論

而依據Bandura(1997)的社會認知理論主張個人、行為、環境三者會互相影 響,形成一個人對自我的效能信念。Bandura的『三元交互決定論』把環境因素、

為行、個人的主體三者看成是相對獨立的因素、同時又交互作用而相互決定,每 兩者間都有雙向的互動和影響關係(高申春,2001),如圖2-1所示

圖2-1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引自高申春,2010,頁64)

自我效能不僅會決定一個人思考、情緒、行為、及其動機,也決定一個人在 面臨危機、失敗或壓力等等這些否定性的情境時的心理、身心反應情形,更進一 步決定了一個人在每一個行為或活動中的成就與收穫。從社會學習認知的觀點來 看,一個人所以幸福或成功,不只是環境因素的被動的影響,主要是一個人本身 主動的自我創造所獲得(林慧卿,2006)。

(二).中介過程(自我效能主體機制)

自我效能感對一個人的行為跟他的人生的影響作用是透過某些中介過程,就 是所謂的自我效能主體機制(self-efficacy mechanisms in human agency)

而完成(高申春,2001)。

1.選擇過程:

根據三元交互決定論,人一方面是環境的產物,一方面也是環境的塑造者,

兩者是在一種持續不斷的交互決定關係中。當一個人面臨不同條件的環境時,對

B(行為) E(環境因素)

P(個人)

(31)

16

環境的選擇,就是取決於個人的自我效能,一個人會選擇那些他認為能夠有效處 理的環境,而去避免他沒辦法控制的環境,而這樣的選擇將會反過來影響他的行 為和人格,自我效能正是透過這樣的選擇主宰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和事業成功與失 敗(高申春,2001)。

2.思維過程:

自我效能感越強,一個人對自我設定的目標就會越有挑戰性,而成就水準也 就越高,目標的挑戰性程度形成一個人心理動力的一個因素,不僅能夠激發個體 的動機,也決定個體動活動的投入情形,更因而造就了個體的實際成就。自我效 能高的人會想像成功的活動情形,而且體驗與活動有關的身體狀況的微妙變化,

然後為活動的執行提供支援和指導,但是對懷疑自我效能的人而言,會更多想像 失敗的情形,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夠,這種擔憂引起的焦慮會真的使活動受到影 響。另外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把行為的成功歸因為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為失 敗歸因為是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夠,這種思考方式促使一個人提高動機層面,去發 展行為技巧,從而有利於活動的成功(高申春,2001)。

3.動機過程

自我效能感透過思考過程發生的實際作用,通常都會有動機的中介過程在裡 面,此外自我效能感還會影響到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一個人在面對 困難、挫折、失敗時對活動的持久力staying power)和耐力(stamina)。對於 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換任務來講,這種持久力和耐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高 申春,2001)。

4.身心反應過程

當一個人面臨不幸的惡劣環境條件(aversive situation)時,自我效能感 決定了一個人的壓力、焦慮和憂鬱程度等身心反應,相信自己能夠有效控制環境 的人,不會憂慮懷疑,相反的,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卻會去憂慮無法完成任務而 以退縮、保護性行為來面對環境狀況,因此而限制了一個人的發展與功能發揮(高 申春,2001)。

(三)、結果預期和效果預期

Bandura(1997)認為當個體決定執行某項行動之前,會出現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和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tion)。這兩者是有差別的,下面

(32)

17

以圖2-2表示兩者的關係跟差異,結果預期是經由認知結構評量行為的結果,效能 預期是衡量自己的能力能達到特定結果的程度,是否可以勝任並決定是否要執行 這個行為(引自鄧印萍,2012,5頁)。從自我效能的理論中可以了解,當一個人 面對重大生活事件時,相信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由自我效能 決定的,所以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會去了解問題、達成目的,遇到失敗也會評量是 不是自己的努力不夠,比較能調適壓力。反觀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逃避他們認 為難以應付的情形,對於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只有低的抱負和承諾(呂貞嬅,2007)。

圖2-2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之關係(採自Bandura(1997),p.193,

引自呂貞嬅,2007,頁13)

(四). 自我效能感的向度(差異)

根據的Bandura(1997)的觀點,自我效能感的測量包含三個向度:程度

(level)、強度(strength)及類化度(generality)。而這三個向度與行為改 變都有密切的關係(潘怡彣,2006)。茲分述如下:

1.強度:

是指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在面對不同情況與任務時的強弱程度。自我效能 感強的人,在面對挫折、阻礙時,仍然抱持樂觀態度,繼續努力。反觀自我效能 低的人,遭遇挫折時就容易消極放棄。

2.程度

一個人自我效能感會因任務的簡易或艱難程度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別,遇到類 似的任務,效能感高的人能夠接受困難程度較高的選擇,而效能感較低的人,只 會選擇困難度較低的任務。

3.類化度

一個人面對不同情境任務時,舊經驗所形成的效能感能夠發揮類化的作用,

個人 行為 結果

效能預期 結果預期

(33)

18

有些人形成的效能感能夠應付複雜的情境,有些人的效能感只能類化到相似的情 境當中。

(五).自我效能感的來源

自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efficacy)的一種自我判 斷,這種判斷是以一定的資訊或知識作基礎的,這種與個體互動有關的資訊被稱 為自我效能資訊,他呈現的不同方式,構成了一個人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來源(高 申春,2001)。

1.成功經驗(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是一個人獲得自我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來源,以前活動的成功經驗能提 昇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失敗的經驗卻會削弱效能感。如果個體經歷過多次 的成功經驗就會建立起強烈的自我效能感,那麼偶而有些失敗也不會對他的效能 感產生多大的影響,在失敗的情況下一個人可能更努力從環境條件、努力因素、

應對策略等方面找尋失敗的原因,刺激一個人的動機層面並更加努力的去克服困 難取得成功(高申春,2001)。

2.替代性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s)

透過學習社會楷模,也能夠強化自我效能。除自身的經驗外,藉由觀察他人 所得到的替代性經驗,也會影響自我效能的評估成效。看到與自己相近的他人成 功的經驗,增加了實現同樣目標的信心,使自己相信成功是可能的,反之,別人 失敗的經驗,特別是付出很大努力後的失敗,也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成 功的希望不大,尤其當一個人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乏現實的判斷依據或相關知 識時,這種間接經驗的影響力最大(陳楷仁,2009)。

3.語言的勸導(verbal persuasion)

透過他人言語的鼓勵與說服,會增加一個人自己的信心,相信他們也能成功 的解決過去曾經失敗的事件,有助於自我效能感的增加,使人們有更強的動機和 持續力來進行某項行動(陳楷仁,2009)。

4.生理喚醒程度(emotional arousal)

情緒的刺激,也會影響自我效能,人們會因激動的情緒,導致正常行為表現 水準的降低,從而影響到自我效能的預期。舉例來說,一 個人正在負面情緒狀況 時,比較容易預期失敗的結果,只要去除情緒的困擾,對於自我就會有比較正向

(34)

19

積極的評估(陳楷仁,2009)。

二、親職效能

依據Bandura 的觀點,自我效能對一個人來說有積極正向的作用,自我效能 感有助於個人的積極行為,以及個人在面臨挑戰時的持續行動力。就親職效能感 而言,親職效能感較高的父母,較會採取積極的教養行為,並持續努力,以達預 期的教養成果。同時,教養成果也成為父母再次評估其親職效能感的指標。親職 效能感與教養的成果形成一個互為回饋影響的動態機制。教養成果的好壞影響親 職效能感高低,親職效能感又透過教養行為的執行,影響教養的成果。父母知覺 到孩子的問題,進而對自己教養行為的成效產生質疑,親職效能感可能會降低,

但也可能是一個促使父母改變教養行為的契機(引自陳富美,2005,頁59)。

叁、親職效能背景變項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將蒐集相關研究文獻,探討背景變項在母親親職效能上是否有 顯著差異,內容分述如下:

一、婚齡

本變項目前查無相關研究資料,然而根據家庭生命週期理論,結婚年數為父 母婚姻滿意度的重要指標,因為父母間感情可能會因照顧孩子的忙碌及疲累而受 影響,及至孩子長大離家,父母婚姻滿意度可能會再升高。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 時候,相對的結婚年數可能因影響婚姻滿意度而影響父母親親職效能,故將本變 項列入研究範圍探討父母婚齡與母親親職效能的相關性。

二、父母親年齡

父母年齡較高是提高父母親職效能感的因素(吳秀蘭,2002);吳培源(2009)

研究發現母親年齡越高的新移民女性其子女之常規適應高於母親年齡較低者,顯 示母親年齡越高,親職效能越好,此研究和潘怡彣(2006)、葉婉真(2008)研究 相同,即母親年齡越大,其自我效能越高,而黃韋翎(2012)的研究更發現母親 年齡介於36-40歲者,其親職效能最高。而杜宜展(2004)和李淑娟、黃迪毓(2004)

研究也發現父親年齡愈高,父職參與行為愈高(引自郭美娟,2010,頁18),呂貞 嬅(2007)的研究也有相同結果,即父親的年齡越高,其親職效能越高,然而王 珮玲(1993)的研究卻發現,年輕父親參與子女生活程度比年長父親還要高。

(35)

20

不過陳富美(2005)以台北縣市地區就讀國小五、六年級的兒童及其父親、

母親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父母親年齡的差異沒有顯現在其親職效能上。

綜合上述可知,父母親年齡與親職效能高低的研究未有定論,究竟父母親年 齡是否會對母親親職效能造成顯著的影響呢?值得再進一步深入探討,故將本變 項納入研究中探討之。

三、父母親教育程度

根據陳楷仁(2009)的研究,父母教育程度在親職效能感上達顯著差異,大 專及研究所以上學歷的父母其親職效能顯著高於國(初)中及高中(職)者,表 示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父母,可能有較多訊息與資源對自己的親職教養也比較有 信心。大多數的研究皆支持親職效能感與教育程度有相關,且教育程度越高者其 親職效能感越高(Coleman & karraker,2000;黃凱霖,1995;吳秀蘭,2002;

馬惠芬,2003;陳富美,2005;潘怡彣,2006;陳鳳珠,2007;呂真嬅,2007;

葉婉真,2008;陳楷仁,2009;鄧蔭萍,2012);其中父母教育程度為大學畢業 者,其親職效能最高(黃韋翎,2012);周禧慧(2011)之研究則為母親教育程 度為大專院校以上者,其親職效能最高。然而,也有學者有不同的研究結果,

Holloway等人(2006)研究日本116位學齡前幼兒母親,發現高教育水平的母親,

並無認自己的自我效能比較高(Susand Holloway、 Sawalo Suzuki、Yoko Yamamoto、Kazuko Y.Buhrend,2006)。

綜上所述可知,父母親不同教育程度對母親親職效能的影響,未有定論,本 研究將此變項納入研究中,以探討父母親教育程度與親職效能感的相關情形。

四、父母親職業

Coleman & Karraker(1997)指出職業會影響親職效能感(陳楷仁,2009,

陳鳳珠,2007),亦即不同職業類別的父母親在親職效能感上有顯著差異(呂貞 嬅,2007),根據黃韋翎(2012)的研究,父母職業為經理及主管專業人員,其 親職效能最高,張紝楟(2012)的研究表示父親職業為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之 母親相對於父親職業為農林漁牧工作人員之母親其整體母親親職效能較低。然而 Hoover-Dempsey等人(1992)的研究卻指出家長的地位特徵不會影響家長的效能,

如工作狀況(呂貞嬅,2007)。Susan D. Holloway 等人(2006)研究發現職業 狀態與母親角色義務感或養育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感並無相關聯。換句話說, 年輕

(36)

21

的母親不會因為無法在養兒育女方面獲得喜悅與成就感, 或是因為不擅長此道, 就轉以自職場工作當中尋求慰藉。

綜合上述,父母親職業對母親親職效能影響的研究,各有不同結論,有支持 顯著影響者,也有研究顯示父母親職業對其親職效能並無影響。其實從事不同職 業的父母親其親職效能可能會有所不同,而究竟父母親的職業是否會對親職效能 造成顯著的影響嗎?值得再進一步深入探討,因此將北變項納入研究中探討之。

五、父母親平均月收入

家庭收入是影響親職效能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母親的家庭收入高,其父母 自我效能感也較高(鄧蔭萍,2012)。Coleman & Karraker(1997,2000)指出 收入會影響親職效能,有較高收入的父母會有較高的親效能(陳楷仁,2009)。

陳富美(2005)的研究也論及國外的研究多指出經濟壓力對親職效能的影響。高 社經地位的父親,會較願意參與親職工作,其親職效能感也較高(馬惠芬,2003)

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其親職效能感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者(許靜芳,

2006),也有研究發現家庭收入越高,親職挫折越低(吳秀蘭,2002),亦即其 親職效能越佳。反之,陳富美(2001)等人也指出當家庭經濟情況較差時,父母 親會對環境產生無力感,而降低親職效能,父母會表現出較無效能的教養行為(陳 楷仁,2009) ,陳楷仁(2009)研究顯示家庭平均月收入10萬以上父母的親職效能 顯著高於家庭平均收入未達三萬或三萬以上未達五萬之父母。根據黃韋翎(2012)

的研究家庭月收入10萬元-15萬元之母親,其親職效能最高。呂貞嬅(2007)研究 顯示不同個人收入父親在親職效能感上有顯著差異,然不同個人收入母親在親職 效能感上卻未達顯著差異。陳鳳珠(2007)研究卻發現家庭平均月收入在母親親 職效能感上並無顯著差異(陳楷仁,2009)。Hoover-Dempsey等人(1992)的研究 指出家長的地位特徵不會影響家長的效能,如家庭收入(呂貞嬅,2007)。

綜合上述,大部份研究支持家庭收入影響親職效能(吳秀蘭,2002;馬惠 芬,2003;陳富美,2005;許靜芳,2006;呂貞嬅,2007;陳楷仁,2009;鄧蔭 萍,2012),依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可知生理的需求對人而言是最基本的需求,

而家庭收入可維持家庭基本生理需求的穩固,對父母親親職效能有正面的影響,

故將本變項納入研究中探討。

(37)

22

六、父母親宗教信仰

有關父母親宗教信仰的研究,大多數研究多是探討父母親宗教信樣與婚姻滿 意度的關係(朱岑樓,1991;Shen,1999;邱秀貞,1987;李明慧,2002;許宜 評,2007;曲靜慧,2010),但是相關父母親宗教信仰與母親親職效能的研究文獻 甚少,而父母親宗教信仰對其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可能為影養母親親職效能的重 要因素,故納入變項中探討之。

七、父母親族群

周禧慧(2011)研究平地與原住民母親在「整體親職效能感」並無顯著差異,

但在「教養信心」層面達顯著差異,即原住民幼兒母親「教養信心」顯著高於平 地幼兒母親。根據黃韋翎(2012)的研究,母親為原住民族群,親職效能最高。

綜上所述,國內研究族群與母親親職效能的相關研究較少,但上述顯示父母 親族群,可能成為影響母親親職效能的因素,而且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教養文化,

究竟不同族群是否會對親職效能造成顯著的影響嗎?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八、家庭型態

胡幼慧(1995)研究台灣目前的家庭大部分是小家庭,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家 庭是大家庭或者三代同堂的家庭, Olsen(1971,1976)報告1970年代的台灣家 庭,也大多為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兩代的小家庭,跟小家庭中的母親相比,大家庭 的母親較常使用直接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引自郭李宗文,2003,頁181)。而台灣 目前的社會結構,單親家庭與雙薪家庭也越來越多,Bandura(1995)指出家庭系統 的結構與個人自我效能有關。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 單親家庭大量增加,職業 婦女面臨各種角色的要求,即使在類似情境下,個體在因應各種角色要求上的努 力狀況也視其因應策略而有很大不同,以行使親職效能角色而言,單親家庭所獲 得的支持相對比雙親家庭少,可能影響家長親職效能的表現(引自李幸蓮,2012,

36頁) 。根據李幸蓮(2012)以台北市國中教班學生家長為對象的研究,父母親 職效能感程度也會因家庭結構而有所差異。

綜上所述,相關研究究發現不同家庭型態對父母教養及親職效能的影響,然 而究竟家庭型態對母親親職效能影響程度如何呢? 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九、母親參與婚姻婚姻輔導

傳統的台灣父母不像西方國家的父母,習慣於接受婚姻輔導及心理諮商,本

(38)

23

研究欲了解參與婚姻輔導經驗對夫妻生活的影響及如何繼而影響夫妻的親職效 能,故將本變項納入研究中探討相關性。

十、母親婚姻狀況

Hoover-Dempsey等人(1992)的研究指出家長的地位特徵不會影響家長的效 能,如婚姻狀況(呂貞嬅,2007)。然而根據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行政院 主計處,2004),台灣地區已婚婦女的就業比例逐年攀升,「雙薪家庭 」 儼然成為 台灣目前主要的家庭型態之一,(引自田安里、黃財尉、楊素圓2006,頁256),

雙薪家庭的母親須面對更多的工作,扮演更多重的角色,其壓力可能更大,而需要 有人協助比如父親的角色,因此父母親的婚姻狀況可能影響母親親職效能。根據周 禧慧(2011)的研究,父母婚姻狀況為同住者,其親職效能最高。

綜上所述,幼兒父母婚姻狀況的滿意與否,可能成為影響幼兒母親親職效能 的因素,故本研究將此變項納入研究中,探討幼兒父母親婚姻狀況與幼兒母親親 職效能的關聯為何?

十一、母親結婚理由

台灣傳統的婚姻,多憑媒勺之言而結婚,或接受家庭安排而結婚,但是在開 放觀念的影響下,年輕夫妻多半自己選擇結婚對象,如果幼兒父母雙方因為相愛 而接婚,婚姻滿意度將更好,相對的養育及教養子女也將更有效能,故將本變項 納入研究中,了解結婚理由對母親職效能的影響。

十二、母親手足數

本變項目前查無相關文獻資料,然而傳統的台灣家庭,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有些家庭不停生育直到男孩出現為止,因此傳統家庭大多子女數眾多;手足人數 眾多時,可能影響家庭的物資分配,孩子因分配到的物資較少,就必須獨立自主,

從小學會照顧自己,因而顯得較獨立堅強,及至長大成為母親,也將可以面對更多 的教養困難。手足數眾多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互相幫忙的兄弟姐妹也多,在長大 成家立業,成為父母後,家庭、工作兩頭忙的階段,母親手足數多將可以幫助幼 兒父母提供緊急人力協助、舒緩家庭的壓力。因此,母親手足數可能為影響母親 親職效能的因素之一,值得納入本研究中,進一步探討之。

十三、母親排行

根據洪惠慈(2012)的研究,家中的長子女,其挫折容忍力,高於其他手足,

(39)

24

這或許是長子女除了要分擔父母的家務工作之外,還要肩負照顧弟妹的責任,因 此會面臨到更多的挑戰與壓力,無形中提升他們的挫折容忍力。因此母親的排行 與母親親職效能可能有顯著差異,值得進一步探討,而納入本研究變項中。

十四、母親結婚時的年齡

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經濟的成長及教育程度的提高,台灣適婚婦女結婚年齡有愈 來愈晚的趨勢,根據梁香(2001)的研究,30歲生頭胎的婦女,大多認同生孩子 使人生更美好,是家庭幸福的泉源,因為年紀較大的婦女也更能規劃自己的生命 發展及生涯。因此結婚年齡越大的婦女,在經濟、能力及各方面都顯得更成熟,

結婚與生養孩子也會是因自己的需求而使然,相對的將有更高的親職效能。本變 項目前查無相關文獻資料,值得進一步探討,而納入本研究變項中。

十五、母親結婚多久生第一個孩子

本變項目前查無相關文獻資料,然而根據家庭生命週期理論,夫妻婚姻滿意度 會隨著結婚年數而下降,研究認為是子女出生之故,夫妻因忙於照顧孩子,而無 暇經營夫妻生活,研究並顯示夫妻以結婚初期無子女時,感情最好,因此如果夫 妻婚後有足夠時間培養感情,再生兒育女,將會比一結婚即生第一個孩子的夫妻 有更好的親職效能,為驗證此變項與母親親職效能的相關性,故將本變項納入研 究中探討之。

十六、幼兒年齡

黃凱霖(1995)研究發現基本的家庭變項,如子女年齡與整體父母效能 感具有顯著的相關。而Holden和Edwards(1989)也指出大部分的教養問卷 沒有特別標明適用的兒童年齡;因此,將不同的研究結果推論到不同年齡層 的兒童會有錯誤(引自郭李宗文,2003,頁179)。為了解4-6歲幼兒母親親 職效能的樣貌,故將本變項納入研究中探討幼兒年齡和親職效能的相關性。

十七、幼兒性別

黃凱霖(1995)研究發現基本的家庭變項,如子女性別與整體父母效能 感具有顯著的相關。馬惠芬(2003)以新竹科學園區父親為對象,研究發現女童 的父親比男童父親有較高親職效能,林翠玲(2006)研究卻發現國小男童的父親 比國小女童的父親有較高親職效能,陳鳳珠(2007)也指出女孩母親的親職效能 比男孩母親為高,陳楷仁(2009)的研究卻顯示子女性別對父母親職效能沒有顯著

(40)

25

差異,由上述可知子女性別對親職效能有不同的影響,然而對母親而言,子女性 別對母親親職效能是否有影響,本研究探討此項背景變項與親職效能的關聯。

十八、幼兒排行

林惠雅(1999)的研究結果顯示,子女排行在愈前面者,母親愈認為孩 子會具有獨立思考、判斷是非、觀察學習、自我控制、主動探索的 自我能力。

然而,陳莉雅(1994)以國小父母親為對象,研究發現,城鄉父母對子女的 管教態度不會因子女的排行而有顯著差異(引自張紝楟, 2012,頁 24)。

綜上所述,幼兒排行可能成為影響母親親職效能的因素,故本研究將探 討此變項與親職效能的相關性。

十九、幼兒手足數(子女數)

根據Susan D. Holloway 等人(2006)研究指出傳統上致力於母親角色的日 本母親,覺得身為父母更有效率,且認為更多子女,會讓她們在這一階段的生活 會更加滿意,顯示子女數越高,其親職效能越高;國內也有研究指出子女數越多 的父母,親職效能越高(吳秀蘭,2002);黃凱霖(1995)研究也發現基本的家 庭變項,如子女數與整體父母效能感具有顯著的相關;但Susan D. Holloway 等 人(2006)研究日本有小孩上小學二年級的116位都會婦女,發現年輕母親對養兒 育女的自我效能感判斷與膝下的兒女數並無關聯。由於日本女性對於母親角色的 辛勞定位觀念, 加上經濟上的考慮, 因此許多自我效能感感良好的母親多選擇生 養一胎或兩胎, 並從中獲得足夠的挑戰與成就感;國內也有研究發現不同子女數 之父母親在親職效能上並無顯著差異(潘怡彣,2006;葉婉真,2007)。

在出生率下降的台灣社會 ,家庭中的子女數銳減,獨生子女已蔚然 成為 一種新趨勢,家庭中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寶貝,父母也更注重孩子的獨立 自主,而調整自己的教養態度,因此子女數對母親親職效能也有不同的詮釋。

由上可知,幼兒母親的親職效能有可能會因子女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本研究將探討此變項與親職效能的關聯。

(41)

26

第二節 詞彙能力的意涵和相關理論

壹、 詞彙能力的定義和內涵 一、詞彙的意義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中文詞彙又稱語彙,是所有詞語的總稱,中文詞語指 有獨立意思而由兩個或以上的字組成的詞。詞彙通常隨著時代發展演變,並成為 人們交流溝通、獲得知識的實用工具。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8D%E6%B1%87)

英文詞彙(vocabulary)是詞的總稱。Kibby(1995)和 Vacca 等人(2000)認 為,『詞』(wkord)是指用來表示一個或多個事件(thing)或概念( concepts)的符 號。它是由一連串的音素(phonemes)或字母所組成。教育部(2000b)在『國小 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中將詞定義為:語句中具有完整概念且能獨立自由運用 的基本單位為詞。詞是句子中最小且能獨立使用的意義單位,詞具有整體的意義、

獨立的形式,以及內部的結合是不可分離的特性。(引自歐素惠,2003,頁 24)。 林清山(1968)根據國立編譯館國民學校詞彙調查選詞原則將詞類分為:名詞、代 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接詞、感嘆詞、助詞和量詞等十大類。中 英文詞彙之差異在於,英文是拼音文字 一個字(word)就代表一個意義(詞彙),

而漢字是「語素─音節」文字, 單一文字有時是無意義的,需要和其它的字複合 才有其意義(引自吳詠蘭,2006,頁 46)。

綜上所述,詞彙乃是指語言中所有的詞和成語的總和,代表一個或多個事件 的概念的符號,有獨立意思,是句子中最小且能獨立使用的單位。

二、詞彙能力的意義

根 據 張 慧 芝 譯 ( 2001)「詞彙」是語言裡表示單一觀念的詞,幼兒詞彙能 力指的是幼兒使用詞彙代表他世界中人、事、物的能力。反映出其周遭的人、地和 事; 傳 達 自 己 的 需 要 、 情 緒 和 想 法 來 控 制 自 己 的 生 活 (引自吳 詠蘭,2006,頁 46)。幼兒詞彙能力是從聽覺接收開始,在認知結構中形成為心 理詞彙,接著才能夠從聽他人的話、並且從與自己對話及與他人對話中學習正確 的詞彙進而理解或表達(吳詠蘭,2006)。German(2000)指出詞彙(Vocabulary)

是語言中詞和成語的總稱。「詞彙」是幼兒結合外界事物與象徵符號的第一步,

所以「詞彙」是幼兒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引自施蘊珊,2009,頁 18-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w Can Parents Help Their Children Adapt to School Lif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or Nurturing the New Generation Develop Children’s Potential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政策、制度、計畫之研 擬、規劃及督導。. 二、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法規制(訂)定、修正

• 培養具問題解決 能力之進階幼托 專業實務、研究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