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溫卓謀 博士

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研 究 生: 陳品希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六 月

(2)
(3)
(4)

誌謝辭

進入教職還有動力重拾書本,完成這篇論文,首先,感謝我的父、母及家 人,不斷的鼓勵我繼續求學,在學期間在各方面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讓我能專 心的兼顧工作及學業。

在學期間,感謝指導教授溫卓謀老師殷切的指導,教授認真嚴謹治學的態 度,使我獲益良多,更是我學習的典範。感謝口試委員林清和老師與林耀豐老 師,在研究及寫作過程中,給予寶貴的意見及嚴謹的督促,使得本篇論文趨於 完善。此外,感謝提供嚴謹量表的林本源老師及陳美燕老師,以及協助本研究 順利施測完成的教師及學生們。

感謝新生國中陳勝發校長、李峰銘主任及所有同事們,給予支持及幫助,

使我能順利的完成學業。東大研究所的師長與維茜、正國、雯芳、安婷、皖珍 及其他同學,感謝在課業及各方面的協助及鼓勵,使得在職進修的這兩年充滿 愉快的回憶。感謝默默支持、鼓勵我的大學同學及計時台上的大姊們!

再次衷心的感謝幫助我、鼓勵我及關心我的所有人,謹將本篇論文及畢業 的喜悅與你們一起分享!

陳品希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5)

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花東地區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體育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差異、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的相關以及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對於運動行為之預測情形。以花東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育態度量表及 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為研究工具,採分層叢集抽樣,抽出11 所學校進 行調查,共計1102 名學生。資料處理包括: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 分析、典型相關檢定及多元逐步迴歸,所有統計考驗之顯著水準(α)皆定為.05。

本研究範圍所獲結果如下,花東地區國中生:

一、體育態度趨於正向且積極。男生優於女生;原住民優於非原住民;低年級 優於高年級;台東市的表現較佳;身體質量指數等級表現差異不大。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趨於正向且積極。女生在人際支持優於男生,男生在運 動行為優於女生;非原住民在營養行為、人際支持及運動行為為優於原住 民;七年級在運動行為、健康責任及壓力處置優於九年級;在健康責任、

運動行為台東市的表現較佳;過重組在運動行為優於過瘦及肥胖組。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有相關性存在,且為正相關。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中的「運動行為」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和體育態度中的「行動意向」有 較高的相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壓力處置」透過第二個典型因素,和 體育態度中的「認知」有較高的相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人際支持」

透過第三個典型因素,和體育態度中的「情意」有較高的相關。

四、健康責任、行動意向、營養行為、壓力處置及生命欣賞等五個變項為運動 行為的預測因子,聯合預測「運動行為」50.8%的變異量。

關鍵詞:花蓮、台東、國中生、體育態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6)

A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and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correlations between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for exercise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is research, the population was composed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scale” and “Adolescent health promotion scale” were used as research tools. A total of 1102 students from 11 school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later process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for all the statistic tests was fixed at .05.

The major findings abou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were as follows:

1. They tended to have positive and a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s. Boys were better girls, the aboriginal better than the non-aboriginal, low-grade students better than high-grade ones, and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in Taitung C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mass index performance was discovered.

2. They tended to have positive and activ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s. Girls had better interpersonal support than boys, and boys were better than girls in the aspect of exercise. Non-aboriginal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aboriginal ones in the aspect of nutrition, interpersonal support, and exercise. 7th grade students

(7)

outperformed 9th grade students in the aspect of exercise, health responsibility, and stress management. In the aspect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and exercise, and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in Taitung City. The overweight group performed better in exercise than the under-weight and obese groups.

3. A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Through the first canonical factor, "exercise” in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had a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behavior inten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Through the second canonical factor, “pressure management” in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had a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cognitive”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Through the third canonical factor,

“interpersonal support” in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esented a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affective”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4. The overall predictive power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intention, nutrition, pressure management, and life appreciation were the predicted factors for “exercise”, the capability of predicting 50.8% variance of “exercise”.

Keywords: Hualien, Taitu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attitud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8)

目 次

誌謝辭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名詞解釋---4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態度理論---9

第二節 體育態度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理論--- 17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19

第五節 運動行為相關之研究--- 28

第六節 文獻總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5

(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3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體育態度之差異比較--- 4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比較--- 52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典型相關分析--- 66

第四節 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運動行為預測之情形---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76

參考文獻 --- 79

附錄 --- 86

附錄一 花東地區國中生在體育態度量表之得分情形摘要表... 86

附錄二 花東地區國中生在體育態度量表各題之得分情形摘要表... 87

附錄三 花東地區國中生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得分情形摘要表... 89

附錄四 花東地區國中生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各題之得分情形摘要表... 90

附錄五 正式施測量表... 92

附錄六 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使用同意書... 97

附錄七 體育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98

(10)

表 次

表2-1 文獻總結摘要表--- 30

表3-1 花東地區國中生抽樣學校摘要表 --- 36

表3-2 量表信度複核分析--- 37

表3-3 量表信度複核分析--- 38

表4-1 不同性別在體育態度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4

表4-2 不同性別在體育態度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44

表4-3 族群在體育態度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6

表4-4 族群在體育態度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46

表4-5 不同年級在體育態度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表4-6 不同年級在體育態度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48

表4-7 不同居住地區在體育態度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9

表4-8 不同居住地區在體育態度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 50

表4-9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在體育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4-10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在體育態度之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51

表4-11 不同性別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4-12 不同性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54

表4-13 族群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6

表4-14 族群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56

表4-15 不同年級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16 不同年級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比較表 59 表4-17 不同居住地區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4-18 不同居住地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摘要表 62 表4-19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11)

表4-20 不同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單變量之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 較摘要表--- 64 表4-21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量表之相關係數表 --- 66 表4-2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 68 表4-23 運動行為與體育態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皮爾森積差相關矩陣表--- 73 表4-24 健康責任、行動意向、營養行為、壓力處置、生命欣賞預測運動行為之

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3

(12)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5 圖4-1 典型相關分析路徑圖... 71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的內容共分為六節,包括問題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 設、名詞解釋、研究範圍與限制,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健康與體育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是中小學生一個學習的領域,更有 其意義存在,「健康教育」的目標在於健康行為的實踐,由覺知進而形成一個人的 價值觀念,教學課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才能真正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體 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體適能,發展運動技能,多參與身體活動,身 心健全且快樂;「健康與體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體適能,生活在健康 的環境中,同時擁有支持的法規與人群,鼓勵學生藉著健康行為的培養與鍛鍊改 善自己的健康,同時在與別人互動中影響他人、社區與環境,以達到全人健康的 目的(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將健康教育與體育合併成一個學習領域,不 單是在課程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擔負起教育的重要使命,七大學習領域 中,「健康與體育」領域跟生命的延續最為密切,在我們提倡生涯規劃時,如果沒 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是空談,所以,健康和體育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學生體育態度研究,在國內、外體育教學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份量(Carlson, 1995;

Mckenzie, Alcaraz, & Sallis, 1994),這些大量的研究也許可有效影響學生未來參 與學校外的體育活動(Carlson, 1995; Ennis, 1996; Portman, 1995),獲得更多體育成 就(Graham, 1995; Lee, 1997; Silverman, 1993; Subramaniam & Silverman, 2000)。

Ajzen(1985)在計畫行為模式指出,態度反映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的意向,是決 定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影響行為發生的因素尚包含控制的信念與知 覺的行為控制,而此模式對行為具有相當好預測與解釋能力。以體育而言,體育 態度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重要因素,且學校的體育課程包括了控制的信念與

(14)

知覺的行為控制,在體育課程中,大家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共同從事身體的活 動及運動技能的學習,不至於因缺乏同伴而降低對運動的參與。教育部體育司

(2006)在建構優質學校體育體系指出,成年人運動習慣與健康基礎皆奠基於就 學時期,可見學校體育在養成運動習慣中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學童為國家未來的 希望,腦力×體力=競爭力,除了發展智能教育外,也要重視學校體育。Silverman and Subramaniam(1999)也認為學生對於學校體育課所持有正面或是反面的態度,

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課堂外,甚至日後參與體育活動的意願。因此,提升學童 正向且積極的體育態度,可增加日後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願,且養成良好運動 習慣,增進身心健康。

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的變遷,現代人生活型態有了改變,在忙碌、競爭的生 活中,罹患許多生理及心理的疾病,十大死因的結構也隨著轉變,行政院衛生署

(2005)統計資料顯示,在 10~14 歲的青少年中,事故傷害、自殺、心臟疾病死 亡比率有升高之現象,這些與生活型態的關係密不可分;生活型態不僅包括個人 健康知識、態度和行為、社會價值觀,同時也是個人生活的信念和哲學觀;青少 年在社會變遷及多元的價值影響下,對自己及周遭環境產生強烈的不確定感及不 安,加上來自家庭、學校、課業、人際等各方面的壓力及對於挫折的容忍力較低,

易產生不健康的生活型態;Cunnane(1993)指出,正值青少年階段的國中學生,

處於身心發展快速改變的時期,若無法建立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會因長期健康 不良因子的影響,造成成年期慢性病的發生。

1980 年代晚期,許多健康行為的學者提出重視健康不能只是消極地「維護」

而是更需要積極地「促進」,此一概念廣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相繼制訂相關計畫積 極推動,我國教育部於2001 年開始推動「學校健康促進計畫」,重視學生、教師、

家庭及社區人士健康課題。王秀紅(2000)提及生活型態是一個人特殊的生活習 慣,這些生活習慣影響個人的健康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而健康促進 的意涵則在執行正向的生活型態。

(15)

目前關於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的研究,北部地區及中、南部地 區居多,針對東部地區研究尚缺乏;此外,花東地區 10 至 14 歲原住民的人口數 佔台灣地區同齡原住民的三分之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後山的原住 民學生佔多數,原住民具有運動的天分、樂觀且開朗,但部分研究顯示原住民健 康促進行為較為負向;行政院衛生署(2005)統計資料顯示,花蓮縣及台東縣在 心臟疾病、惡性腫瘤、自殺、事故傷害的死亡率皆名列前茅,所以,花東地區的 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值得關注,且青少年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有正 向且積極的態度,對於行為的執行率將會提升;健康必須防患於未然,期望本研 究結果可提供實用資訊,健康與體育教學者也會對結果感到興趣,可進一步改善 健康與體育課程教學,進而增進學生積極、正向的體育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的問題背景,本研究目的有下列四項:

一、探討花東地區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體育態度的差異。

二、探討花東地區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

三、探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之相關。

四、探討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於運動行為之預測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問題背景及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為:

一、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體育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是否有相關性存在?

四、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可有效預測國中生的運動行為?

(1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

一、體育態度會因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不同。

1-1 國中生體育態度在性別差異達顯著水準。

1-2 國中生體育態度在族群背景差異達顯著水準。

1-3 國中生體育態度在年級差異達顯著水準。

1-4 國中生體育態度在居住地區差異達顯著水準。

1-5 國中生體育態度在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差異達顯著水準。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會因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不同。

2-1 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性別差異達顯著水準。

2-2 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族群背景差異達顯著水準。

2-3 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年級差異達顯著水準。

2-4 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居住地區差異達顯著水準。

2-5 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身體質量指數等級差異達顯著水準。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育態度有相關性存在。

四、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於國中生運動行為有顯著的預測效果。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花東地區國中生

本研究所指的花東地區國中生,係指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花蓮縣市 24 所及台東縣市 20 所(排除台東體中、蘭嶼國中、綠島國中)之公立國中學生,採 分層叢集抽樣,抽出母群的25%作為樣本(台東 5 所;花蓮 6 所),再依年級分層,

從各年級抽出一個班級,共計33 班。

(17)

二、體育態度

為學生對學校體育課,在「認知」、「情感」以及「行動意向」等三個態度 層面表現出不同程度評價。本研究指的體育態度是花蓮縣市及台東縣市國民中學 學生於林本源(2002)編製之「台灣地區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小四至高三」

得分情形,所得得分越高則代表體育態度越趨積極正向;反之,得分越低則代表 體育態度趨於消極。

(一)「認知」:指對體育課程好壞的評價以及其意義的敘述成分表示贊同與 反對。

(二)「情感」:指對體育課程的情緒感覺,包括喜歡與厭惡等正負面的感覺。

(三)「行動意向」:指對體育課程的反應傾向,也就是當個人對與體育課程 參與必須有所行動表現時,他將表露的行為,此亦即反應的準備狀態。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為達到更高層次的健康與安寧的目的所採取的任 何行動。本研究採Chen, Wang, Yang, and Liou(2003)參考 Walker, Sechrist, and Pender(1987)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再加以修訂後之「青少年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量表」,量表包括「營養行為」、「人際支持」、「健康責任」、「生命欣賞」、「運 動行為」和「壓力處置」等六個分量表;本研究所指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研 究對象在「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所得的分數,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越正向反之,得分越低則代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趨於消極。

(一)「營養行為」:包含日常飲食型態,如每日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食物的 選擇包括五大類等。

(二)「人際支持」: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包括樂於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絡及 對別人表示關心等。

(三)「健康責任」:指能注意自己的健康、每月至少一次觀察自己身體有無改 變或異狀及能與健康專業人員討論健康促進及參加保健活動。

(18)

(四)「生命欣賞」:指生活有目的、朝目標努力、對生命樂觀及有正向成長與 改變的感覺。

(五)「運動行為」:指從事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達20~30 分鐘。

(六)「壓力處置」指能放鬆自己、會注意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及有減輕壓力的方 法等。

四、背景變項

(一)性別:區分為男性或女性。

(二)族群:區分為非原住民與原住民。

(三)年級:以就讀之七、八、九年級來區分。

(四)居住地區:區分為城市(花蓮市及台東市)與鄉村(花蓮縣及台東縣)。

(五)身體質量指數(BMI):以研究對象自填之身高、體重來加以換算,其公 式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所得之值表示,再參照教育部體適能身體 質量百分等級常模分成四個等級,分級如表1-1:

表1-1 身體質量指數等級表

13 歲 BMI 值 14 歲 BMI 值 15 歲 BMI 值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過瘦 ≦17.0 17.0≦ 17.6≦ 17.6≦ 18.2≦ 18.0≦ 正常 17.0~22.2 17.0~22.2 17.6~22.7 17.6~22.7 18.2~23.1 18.0~22.7 過重 ≧22.2 22.2≧ 22.7≧ 22.7≧ 23.1≧ 22.7≧ 肥胖 ≧24.8 24.6≧ 25.2≧ 25.1≧ 25.5≧ 25.3≧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http://www.fitness.org.tw/

(19)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以花東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台灣地區所有國中 生。

二、本研究所測得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資料,以本研究使用之量表所涵 蓋之內容為限。

三、本研究採問卷施測,屬事後回憶,可能因受試者回憶誤差而造成研究結果的 偏差。

(2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將體育態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運動行為之理論基礎及過去的研 究成果作一陳述,以架構本研究,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態度理論;第二節為 體育態度及其相關研究;第三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理論;第四節為健康促進及其 相關研究;第五節為運動行為相關之研究;第六節文獻總結。

第一節 態度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很早就開始研究態度與態度改變的課題,態度在社會心理學研 究中是一個最古老最重要的領域,主要原因是這個問題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有 些學者甚至於將社會心理學定義為:「研究態度的一門科學」(Thomas & Znaniecki, 1918)。態度一直是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焦點,而他們對態度感興趣最主要的原 因,是希望能證明態度會影響行為,如果我們能更瞭解態度,也許就能幫助我們 預測人的行為。

一、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關於某個人、某一事件,或環境的某一層面的評價性反應,既然是一 個評價性的反應,對於態度的對象所抱持的態度將是非中立的,不是正面(好的、

贊成的)就是負面的(壞的、拒絕的),但絕不是中性的,而態度則有強弱之分,

可能是輕微的、中度的或極端的。態度的一個共通性的定義為:「對於個人所接觸 到的特定事物、觀念或是人,在認知和行動傾向上抱持一種持久性評價(正面或 負面)的傾向」(李美枝,1987;徐光國,1996;時蓉華,1996;黃安邦,1988/1991;

Breckler, 1984)。

二、態度的層面

目前態度的研究是將大部分社會心理學家所認同的三個層面來分析態度

(Myers, 1993; Oskamp, 1977),分為認知、情感、行動意向。

(22)

(一)認知層面:意指對態度對象所持有之信念的組合體系,包括態度的對象、

好壞的評價以及意義的敘述成分,也表示個人對態度對象的贊同與反對。

(二)情感層面:意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感覺,包括尊敬與輕視,喜歡與 厭惡,同情與排斥等正負面的感覺。

(三)行動意向層面:意指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也就是當個人對態度對象 必須有所行動表現時,他將表露的行為,此亦即反應的準備狀態,因此,所 謂的行動意向層面並不是指行動本身,而是行動前的心理傾向。

三、態度與行為

社會心理學家對於態度的研究將重點放在預測是否會影響行為,但早期的社 會心理學家發現,態度並不一定能夠預測個人的行為,而且有時候態度和行為間 的確存在某些差距(Wicker, 1969)。然而近年來,社會心理學家得知態度在某些情 況,以某種方式可以預測行為(李茂興、余伯泉,1994/1995;黃安邦,1988/1991;

趙居蓮,1992/1995)。態度影響行為包含的因素有:

(一)情境壓力:情境壓力影響態度反應在外顯行為的程度,在情境壓力大的 狀況下,態度和行為間的關係似乎較為緊密(Jamieson & Zanna, 1989)。

(二)態度的來源:由直接的經驗產生態度時,較能進入心裡,更能引發強烈 的行為反應。

(三)態度的強度:態度的強度所指的是態度的激烈或嚴重程度、重要程度、

對這個態度的知識以及態度的可及程度,強烈的態度不僅會對行為造成較強 的影響,較難以改變,而且能維持較長的時間;當態度的強度越強時,它對 行為的影響力也越大(Petkova, Ajzen, & Driver, 1995)。

(四)態度的重要性:一個人重視態度的程度,當態度越重要時,個人越傾向 於使用這個態度來處理訊息、做決策,並指導行為(Kraus, 1995)。影響其因 素包括個人利益(態度影響個人生命或目標的程度)、社會認同(態度影響個 人所屬團體的程度)、價值關連性(態度與個人價值有關程度)。

(23)

(五)個人性的因素:有些人將態度當作行為的引導,面對一個情境必須自己 決定自己的行為時,會內向尋求;而另一些人將注意力放在外面,他們會看 看其他人的行為或說法,依據別人的評價或態度,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

當個人自我觀察的程度低時,也就是他們將自己的態度視為行為的引導時,

態度對行為的預測力就高(Ajzen, Timko, & White, 1982;Debono & Snyder, 1995)。

四、體育態度定義

體育活動的態度表現為個體通過所經歷的運動經驗而產生對運動的樂趣、價 值意識、運動志向和行為等的反應傾向;體育態度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對學校體 育、競技運動的態度,以及不同的個體和群體,對體育活動中各種事、物的不同 反應傾向。本研究指的體育態度是指對學校體育課程在「認知」、「情感」以及

「行動意向」等三個態度層面表現出不同程度評價,於「台灣地區中小學學生體 育態度量表-小四至高三」之得分情形,所得得分越高則代表體育態度越趨積極正 向;反之,得分越低則代表體育態度趨於消極。

五、小結

進行態度相關研究時,以其理論基礎及共通的定義及層面探討,具有意義及 代表性,態度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影響行為,而影響的因素有許多,體育態度的研 究,可以了解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評價及反應傾向,更可提供更多的資訊改進教學 與學習。

第二節 體育態度相關研究

學生體育態度研究,在國內、外體育教學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份量(Carlson, 1995;

Mckenzie 等, 1994),國內從過去大量大專生的研究,近年來亦有學者從事國小、

國中及高中職的體育態度研究,從橫斷面的研究邁向縱貫面,此節就國內、外體 育態度相關之研究作一分析探討。

(24)

一、國小部分

蕭世原(2005)探討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課學習成 效之研究,以自編之「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課學習成效 問卷」來收集所需資料,問卷包含:一、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級、參 與運動社團、父母是否支持運動及學業成就;二、身體活動量評估;三、體育態 度量表,量表包含認知、情意及行動傾向等三個因素;四、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

量表包含認知、情意及技能等三個因素,計分方式採Likert’s scale 五點計分量表。

本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學童為研究之母群體,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以臺北市 12 個行政區區分,各區抽取二所學校,共 24 所,四、五、六年級各抽 取八班,每班發放30 份問卷,共計有 720 人,回收有效問卷 481 份,有效回收率 為66.8﹪。資料處理採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雪費法事 後比較及多元逐步迴歸。研究結果:(一)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 及體育課學習成效大致良好(二)不同性別、是否加入運動社團在體育態度上達 顯著差異(三)不同性別、是否加入運動社團、父母是否支持參與運動及學業成 就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上顯著差異(四)體育態度及體育課學習成效達顯著正相關

(五)認知態度、情意態度及行動意向態度可有效預測體育課學習成效。本研究 其抽樣方式與一般研究所做的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有些不同,且回收率較低,值得 日後研究者注意;體育課學習成效的評量,一般而言應以認知、技能及情意為基 礎評量內容,而以問卷方式來顯現體育課學習成效,應有更多相關理論背景做一 支持。在身體活動量方面應更明確界定活動時間是否包括體育課,因若包含體育 課的活動時間將會增加其運動頻率;此外,年級在此研究中皆未達顯著差異。

陳俊安(2006)探討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生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態度之相關 研究,以修編之「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生健康體適能及體育態度問卷」收集研 究資料,以臺北市 12 個行政區區分,以各區學校比例抽取,共 30 校,五、六年 級各15 校,每班發放 30 份問卷,共計有 900 人,回收有效問卷 801 份,有效回

(25)

收率為 89﹪。資料處理採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 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研究主要結果為:(一)研究顯示 臺北市國民小學學童體育態度大致良好。在健康體適能部分,身體質量指數、一 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及坐姿體前彎高於全國同年齡層學生;800 公尺跑走和立定跳遠 均低於全國同年齡層學生。(二)男生在體育態度上優於女生;五年級學生在體育 態度上優於六年級學生;有參與運動校隊及社團的學生在體育態度上優於沒有參 與者;體育成績為優的學生體育態度上優於甲、乙、丙及丁之學生。(三)男生在 健康體適能上優於女生,除柔軟度女生優於男生;六年級學生在健康體適能上優 於五年級學生;有參與運動校隊及社團的學生在健康體適能上優於沒有參與者;

體育成績為優之學生在健康體適能上優於甲、乙及丙之學生。(四)臺北市公立國 民小學學生體育態度與健康體適能達顯著相關。(五)體育態度可有效預測健康體 適能之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800 公尺跑走及立定跳遠等項目。

在蕭世原(2005)同樣是以台北市公立國小學生的研究中,研究對象只比本 研究多了四年級學生,而本研究年級在體育態度中有顯著差異,蕭世原(2005)

的體育態度研究在年級則無顯著差異,兩研究所使用之量表只有一題是不同的,

且它為少一題之量表中所切割出來的,可說兩量表是大致相同的,而本研究的抽 樣方式符合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是否因抽樣方式造成結果不同值得探討。

二、國中部分

黃嵩豪(2005)探討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 研究,以自編之「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問卷」收集研 究資料,問卷包含:一、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級、參與運動社團、父 母是否支持運動及學業成就;二、身體活動量評估;三、體育態度量表,量表包 含認知、情意及行動傾向等三個因素;四、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量表包含認知、

情意及技能等三個因素,計分方式採Likert’s scale 五點計分量表。採分層隨機取樣 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以臺北市 12 個行政區區分,各區抽取一所學校,共 12 校;

(26)

每校抽取一、二、三年級各一班,每班發放 30 份問卷,共計 1080 人,回收有效 問卷1013 份,剔除資料填答不全者,合計有效樣本為 992 份,有效回收率為 91.85

%。資料處理採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

多元逐步迴歸。研究結果為(一)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體育態度及體育課學習成 效得分情形均在中上程度(二)不同性別、年級、是否加入社團、父母是否支持 參與運動及不同學業成就在體育態度上達顯著差異(三)不同性別、年級、是否 加入社團及父母是否支持參與運動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上顯著差異(四)體育態度 及體育課學習成效達顯著正相關(五)認知態度、情意態度及行動意向態度可有 效預測體育課學習成效。

三、高中、職部分

溫賢昌(2005)探討苗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相 關研究,本研究以自編之「苗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態度與學習滿意度問卷」收 集研究資料,問卷包含:一、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級、學校屬性、學 校規模及就讀學校所在地區;二、學生體育課學習態度量表,量表包含認知、情 意及行動傾向等三個因素;三、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量表,量表包含教師教學、

場地器材、學校行政、班級氣氛等四個構面,計分方式採Likert’s scale 五點計分量 表。以苗栗地區共15 所公、私立高中職及綜合高中一、二、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

採分層隨機抽樣調查,每校一、二、三年級學生各抽取40 人,每校發放 120 份問 卷,共計18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1541 份,有效回收率為 85.61%,資料處理採敘 述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 析。研究結果:(一)苗栗地區高中職學生對體育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的表現程度大 致良好(二)男生、年級較低學生、公立高中、公立高職、學校規模中型之學生 對體育課學習態度及學習滿意度有較佳的表現(三)體育態度與學習滿意度達顯 著正相關(四)認知、情意與行動意向可有效預測學習滿意度。本研究為一地區 性的研究,採用學校屬性、學校規模及就讀學校所在地區等背景變項來討論體育

(27)

態度與學習滿意度,其研究結果對於現況若要進一步探討,較為受限。

郭仰三(2006)探討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 研究,以修編之「高雄市高中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問卷」收集研究資料,

問卷包含:一、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級、參與運動社團、父母是否支 持運動及學業成就;二、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量表包含認知、情 意及行動傾向等三個因素;三、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課學習成效量表。研究 對象以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為母群體,抽樣方式採分層隨機方式,以高雄市九個 行政區區分,各區抽取一所學校,共九所;一、二、三年級各抽取一班,每班發 放30 份問卷,共計有 810 人,回收有效問卷 796 份,有效回收率為 98.27﹪。資 料處理採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 逐步迴歸分析。研究結果:(一)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態度大致良好(二)高 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課學習成效大致良好(三)性別、年級、是否加入社團及 不同學業成就等背景變項,在體育態度上達顯著差異(四)不同年級、是否加入 社團等背景變項,在體育課學習成效上達顯著差異(五)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 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具有顯著正相關(六)體育態度可有效的預測體育課學 習成效。本研究結果第五點及第六點,與蕭世原(2005)、黃嵩豪(2005)分別以 國小及國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相同,由結果得知,在這三個教育階段的學生,

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具有顯著正相關及體育態度可有效預測體育課學習成 效,而日後研究若能以更具代表性之體育課學習成效的調查方法或者輔以其他與 體育課學習成效評量結果,將能使整體研究趨於完整。

Jiri, James, Mark and George(2004)探討澳洲、捷克、美國、英國高中生體育 態度研究,以Adams(1963)所編製之嚴謹量表為研究工具,計分方式採 Likert’s scale 七點計分量表,共 16 題,以便利取樣方式調查,共 1107 份,在捷克及英國 各抽取兩所高中,各有 487 份及 303 份;澳洲及美國各抽取一所高中,各有 217 份及100 份;年齡包含 14 至 20 歲,但超過 90%的人界於 16 至 18 歲,女生佔 42.1

(28)

%,白人佔87.4%,資料處理包含描述統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A 因子為性別,

B 因子為四個國家),顯著水準 α 訂為.001。研究結果為:(一)捷克學生體育態 度顯著高於美國及英國(二)男生體育態度顯著高於女生。在研究討論中提及捷 克的體育課程師生比例為 1:24 且為單一性別之體育課程,在美國體育課程師生 比例則為1:34,甚至在喬治亞、德州及猶他州為 1:40,且大都為男女合班之體 育課程,推論師生比及體育課程是否為男女合班影響著體育態度,Luke and Sinclair

(1991)指出體育課程男女是否合班為影響體育態度之第二主要因素。

Canan, Hülya and Giyasettin (2005)探討土耳其國家青春期高中生體育課程和 體育態度的研究中,以 Demirhan and Altay (2001)編製之體育態度量表為研究工 具,採Likert’s scale 五點計分量表,共 24 題,抽取四所高中,包含:男女合校之 女生213 人,男生 249 人;單一性別學校,女生 196 人,男生 210 人;採二因子 實驗設計(A 因子為性別,B 因子為學校類性-男女合校與否),研究結果發現(一)

男女合校之體育態度顯著高於單一性別學校(二)男生體育態度高於女生(三)

男女合校之男生體育態度顯著高於男女合校之女生及單一性別學校之男女、生

(四)男女合校之學生比較喜歡男女合校之體育課程,單一性別學校學生有 45.6

%比較喜歡男女合校之體育課程(五)女生有 49.9%,男生有 69.9%比較喜歡男 女合校之體育課程。本研究結果與Jiri 等(2004)對於四個國家高中生體育態度的 研究討論中不盡相同,在這幾個國家的高中生體育課程,男女合校或單一性別學 校何者學生之體育態度較高尚無一致之結果,而學者的觀點也不盡相同,而兩者 皆採二因子實驗設計,與國內研究採單因子不同;其研究建議中最後提及,後續 研究可再深入研究,且加入以國中階段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四、小結

體育態度的研究趨向於各學制的學生,現以自編量表並搭配體育課學習成效 及體育課程滿意度做相關探討,量表編製過程的嚴謹度及體育課學習成效是否宜 用量表做相關探討,值得深入討論。國外研究針對單一體育態度主題採二因子實

(29)

驗設計,探討焦點著重於單一或合班體育課程男、女生體育態度的差異,對於了 解男、女生體育態度有助益,但以現況而言,大多採合班體育課程教學,無法進 行探討。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理論

一、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lifestyle)一詞,最早是由社會科學領域(社會學、心理學、人類 學)的學者所引用,他們對生活型態的解釋常因研究領域不同而有所不同。1976 年韋氏大辭典對生活型態的解釋為一個人典型的生活方式(typical way of life)反 映出一個人的態度及其所表現出自我經常一致的樣子(self-consistent manner),而 這些均是兒童時期所發展出來的(丁志音,1988)。Singer(1982)將「生活型態」

定義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型態,或引導人們在健康的範疇裡活動的行為,他認為生 活型態是人們處理日常活動的生活方式或態度。Walker, Sechrist and Pender(1987)

在健康促進研究中,將「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可以控制的所有行為,包括影響 個人健康的危險行動,以及每天日常會出現卻會對健康狀態造成傷害的任何行 為。李蘭(1988)指生活型態為個體或群體於日常生活中,其在生理、心和社會 各方面,一連串的經驗總和。尹祚芊(2000)指生活型態就是生活作息、習慣、

嗜好(飲食、喝酒、抽煙、嚼檳榔)、是否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的飲食,非 常基本的日常生活狀況,但卻與人的健康與否密切相關。

綜合上述,生活型態對於個人的健康是一體兩面的,正向的生活型態對健康 有所助益,反之,則可能危害健康,因此,選擇正向及良好的生活型態是重要的。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內涵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內涵包含了六項:

(一)營養行為:包含日常飲食型態,如每日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及食物的選

(30)

擇包括五大類等。

(二)人際支持(社會支持):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包括樂於和親近的人保 持聯絡及對別人表示關心等。

(三)健康責任:包括能注意自己的健康、每月至少一次觀察自己身體有無改 變或異狀、能與健康專業人員討論健康促進及參加保健活動。

(四)生命欣賞(自我實現):指生活有目的、朝目標努力、對生命樂觀及有正 向成長與改變的感覺。

(五)運動行為:指從事運動與休閒的活動等,如: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 至少20~30 分鐘運動。

(六)壓力處置(壓力處理):包含能放鬆自己、會注意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及有 減輕壓力的方法等。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

Gochman(1988)定義健康行為是個人維護健康、保持健康或促進健康有關的 行為模式、行動或習慣,包括個人信念、期望、動機、價值、知覺與其他認知變 項和人格特質,如:情緒的特徵。李蘭(1991)將預防性與保護性的健康行為稱 之為健康行為,係指相信自己是健康而不感覺有任何疾病症狀時,為保有健康所 採取的行動,並進一步將健康行為區分為「預防疾病」和「健康促進」兩大類,

預防疾病指消極的減少或去除高危險性的行為為目標,健康促進為積極的的建立 良好且有益健康的行為為目標。

Pender(1987)指出健康促進不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它是一 種趨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Walker 等(1987)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個 人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之認知和自 發性行為,包括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適當營養和運動。

王秀紅(2000)指出生活型態是一個人特殊的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影響個人 的健康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而健康促進的意涵則是在執行正向的生

(31)

活型態。

Pender(1996)健康促進模式強調個人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及社 會化文化因素等皆會影響健康促進行為;個人生物性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身 體質量指數、青春期的狀態、停經的狀態及肺活量等;個人心理性因素包括:自 尊、自我鼓勵、個人性競爭及自覺健康狀態等;個人社會性因素包括:種族、文 化傳承、教育及社經狀態等。

小結:生活型態為個人可以控制的所有行為,包括影響個人健康的危險行動,

而擁有正向且積極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於健康有助益。本研究將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定義為:個人維持或促進健康水平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 層面之認知和自發性行為,包括人際支持、生命欣賞、壓力處置、健康責任、營 養行為和運動行為。並且以 Pender(1996)提出健康促進模式之生物性因素、心 理性因素及社會化文化因素等,依研究所需討論其相關因素。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研究對象針對不同族群的研究數量 頗多,而早期在國內以醫護相關人員及大專生的研究佔多數。青少年時期的學生 身心發展快速,有許多發展上的特殊狀況,更需要早期介入學校衛生計畫促進其 健康(Curtis, 1992; Hamburgm, 1993);因此,近年來陸續有研究以國中生、高 中職學生、大專生或者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來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作為 實務工作的理論基礎。

一、國中部分

羅沁芳(2003)探討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以九十 一學年度就讀於台北市金華國中一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集束抽樣,一個 年級32 班,隨機抽五班,共 15 班有 551 人,並利用自填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回

(32)

收527 人,回收率為 95.6%。所得資料以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 相關、階層式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一)研究對象的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由高而低依序為「發展人際支持」、「自我實現」、「壓力處理」、

「營養」、「運動」、「健康責任」(二)研究對象所感受到的各項同儕支持情形由高 而低依序為「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評價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三)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中年級、性別、家裡氣氛、自覺健康狀況、健康價值觀與同 儕支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另外排行、家庭社經地位、學業表現亦 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四)研究對象的同儕情緒性支持與各項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的相關值均高於其他種類的同儕支持。(五)控制背景因素後,同儕情 緒性支持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顯著預測因素。(六)比較背景 因素與同儕支持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各分量表解釋力的大小,發現同儕支持在 發展人際支持、健康責任和運動三方面的解釋力大於背景因素。在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得分最高者為「發展人際支持」,與青少年時期影響其健康行為的研究中,同 儕支持具有正向的影響符合。

Chen, Chou, and Yang(2005)採橫斷面及描述性調查法探討不同體重和性別的 青少年在健康促進行為方面的差異。結果發現一般體重之青少年在社會支持、健 康責任及運動行為方面之得分顯著高於過重體重組,在健康責任行為方面也高於 低體重組。在性別方面,女生在六個層面的健康促進行為,明顯的有五項高於男 生,但是在運動行為方面則顯著低於男生。近年來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放入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討論之研究逐年增加,亦有研究(蕭順蘭,2002;陳美燕,2004;

鄭淑芬,2004)指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連。

陳美燕(2004)探討不同體位青少年之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促進及其相關 行為的自我照顧能力及其環境的影響。研究樣本共660 位 (男生 351,女生 309),

主要來自桃園縣五所國中和兩所高中,其中四所學校屬於郊區、三所屬於都會型 地區。研究工具包括:青少年健康促進量表、身高、體重計以及基本人口學資料。

(33)

統計分析方法主要採用類別資料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區變函數分析、以 及對數線性模型和邏輯模型檢定。研究結果:(一)從KMO 及 Bartlett 球形檢定顯 示,樣本的選擇適合採行因素分析的分配;因素分析萃取出六個構面的健康促進 概念,共可以解釋50.6%的變異量,包括生命欣賞、社會支持、健康責任、營養、

壓力處置及運動等行為,其內在一致性信度以Cronbach’s alpha 測得 0.936。(二)

分析顯示青少年健康促進量表可以顯著的將過重與非過重青少年,區分成健康型 與不健康型兩個集群,非過重青少年顯著的出現在健康型的群組,過重青少年則 分布在非健康型的群組,區辨函數分析也支持集群分析所作的兩組分類(三)過 重青少年在執行健康促進行為的頻率,明顯的低於過重組,例如,運動、壓力處 置、生命欣賞、健康責任及社會支持等行為。同時過重青少年在看電視及使用電 腦的時間也都顯著高於非過重組;而看電視或用電腦的時間越長,其健康促進行 為得分就越低(四)在健康狀態方面,雖然看病次數在兩組間無統計差異,但是 過重青少年在自覺健康狀態上顯然比較差(五)除了健康促進行為對過重有影響 外,其他影響青少年過重的基本人口學因素還包括:父母是過重的體位、居住在 都市地區及宗教信仰為非基督教相關者、性別、年級、看電視及使用電腦時間;

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結構、族群則無統計上的差異(六)以對數線性模型進一 步做參數估計,發現看電視的時間、居住地區、健康促進行為多寡與青少年過重 有直接的影響;而邏輯模型則顯示非過重者少看電視時間、居住於郊區和較多健 康促進行為頻率,相較於過重者其相對風險分別是 1.6、1.4 和 1.3 倍的機率。本 研究對「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因素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頗高,且可 以顯著的將過重與非過重青少年,區分成健康型與不健康型兩個集群,對於此研 究工具更具意義;且研究發現桃園縣國中及高中學生,健康促進行為、看電視的 時間、居住地區對過重有影響,可提供實用資訊供研究參考。

Chen, James and Wang(2007)探討台灣及美國青少年之間健康促進行為的差 異,以七、八年級學生為樣本,台灣265 人,美國 285 人;研究工具為青少年健

(34)

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研究結果:(一)美國青少年在自覺健康狀態、父母教育水 準、體重超重百分比和單親(母親)顯著高於台灣青少年。(二)台灣青少年比美 國青少年有更高的健康促進行為在「營養行為」、「壓力處置」、「健康責任」及「社 會支持」,但在「運動行為」及「生命欣賞」執行率較低。(三)台灣女生在「人 際支持」及「生命欣賞」顯著優於男生,男生在「運動行為」顯著優於女生;美 國女生在「人際支持」顯著優於男生。(四)台灣學生七年級在「運動行為」顯著 優於八年級,美國學生在「健康責任」七年級顯著優於八年級,「運動行為」八年 級顯著優於七年級。美國與台灣的家庭、學校環境與國情不同,做一相關比較是 比較困難,但可以藉此研究瞭解青少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提升執行率。

二、高中、職部分

鄭淑芬(2004)分析桃園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並探討 其個人生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及社會性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以桃 園地區共 24 所公私立高中職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機率比率抽樣法

(PPS),以結構性問卷採進行資料收集,回收問卷 638 份,有效問卷共 612 份,

有效回收率95.92%,資料處理採描述統計、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 異數分析、LSD 事後比較法、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式複迴歸分析。研究結果發 現:(一)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 17.38 歲,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的平均得分 屬於中等程度。以人際間支持行為的得分最高,運動行為的得分為最低。(二)研 究對象的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正相關。(三)本研 究結果對象之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況、學制、健康資訊 來源、家中排行、父母親教育程度及父母親健康狀況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 著差異。(四)經階層式迴歸分析發現: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況、學業表現及父 親教育程度等四變項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30.1﹪的總變異量,其中又以「健 康概念」及「自覺健康狀況」對高中職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解釋力最大。(五)

以Two-Way ANOVA 分析發現: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分的自變項中「父親教

(35)

育程度」與「自覺健康狀況」呈現顯著交互作用;影響人際間支持行為及壓力處 置行為的自變項中「性別」與「自覺健康狀況」呈現顯著交互作用;影響運動行 為自變項中「學制」與「健康概念」呈現顯著交互作用。本研究在資料處理方面,

採用Two-Way ANOVA,探討個人生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及社會性因素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之關係,與一般研究採用只採用單因子實驗設計有所不同,且結果發 現有交互作用,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亦可考慮採用二因子實驗設計,使實驗結果 更具解釋力,但探討相關變項時,需有支持的理論及文獻。

陳昭伶(2004)探討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了解其 相關影響因素,採問卷調查方式,包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48 題、健康概念量 表26 題、自我效能量表 28 題、自覺健康控握量表 18 題、自覺健康狀況量表六題、

基本資料表(12 個項目)、家庭功能評估表、健康活動支持表、家庭社經地位,共 九個表;以基隆地區高中(職)全體學生為母群體,經多步驟抽樣法抽取研究樣 本,採團體施測進行資料的收集,共獲得有效樣本數664 人,回收率 93.5%,描述 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式複迴歸分 析。其重要發現如下:(一)研究對象在健康概念方面以調適性得分最高、其次依 序為角色功能性,安寧幸福性和臨床性。在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方面以運動得分最 高、其次依序為心理安適,健康責任和營養。在自覺健康控握方面,以內控型得 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強勢他人外控型和機運外控型。在自評個人目前的健康狀況 方面則介於普通和稍差之間。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依總分來看為 63.3,屬中等程 度,其六個層面中以「自我實現」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壓力處理」,「人際處 理」,「營養」,「運動」,而「健康責任」得分最低。(二)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 項中,父母婚姻正常者、父親健康者、母親健康者、父母管教採開明民主方式者、

家庭功能良好者、家人和朋友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度愈高者其健康概念得分愈高。

(三)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男性、高社經地位、家庭功能良好者、朋友 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其自覺健康控握得分愈高。(四)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

(36)

高中生、就讀公立學校者、父親健康者、母親健康者、父母管教採開明民主方式 者、高社經地位者、家庭功能良好者、家人和朋友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度愈高者、

有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愈高。(五)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和健康概念、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控握、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 正相關。而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由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家人對健康 活動的支持、家庭功能、自覺健康控握、公立學校等變項有效的來預測,其中以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本研究量表及分析項目表加起來共九個,以35 分鐘 時間一次施測完畢,量表部分已126 題,還有 29 題勾選的變項項目表,對學生作 答時間及是否能反映內心真實情形,實為一大挑戰,故以量表施測時應確實考慮 研究所需及嚴謹之工具和方法。

三、大學生

葉琇珠(2000)研究大學生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北部某國立大 學10 個學院隨機抽樣七個系之大一及大四全部學生為研究母群體,發出 755 份問 卷,回收 525 份,有效樣本為 492 份,有效回收率為 65.1%;目的在探討其人口 學特性、生活經驗特質、健康概念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間之關係。研究工具有健 康概念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及基本資料表,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則 採用黃毓華、邱啟潤(1996)參考 Walker 等(1987)所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量表。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大學生的健康概念具多元性且屬正向。利用 特別保健演講資源越多者,其健康概念得分反較低。大一及大四學生在臨床性健 康概念方面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二)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六個層面,其 執行方面大多屬於偶而、經常及都是之間,分量表之得分最高低者為「自我實現」, 健康責任與運動行為得分較低,女學生的運動行為更差。男學生在人際支持及營 養方面得分顯著低於女學生。醫學院學生之人際支持優於非醫學院學生。整體而 言,大一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大四生。(三)健康概念得分較高者其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的得分亦較高,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間呈現正相關。(四)健

(37)

康概念、保健資源利用、大一生及大一非住校生 4 個變項可共同預測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解釋變異量為11.4 %。(五)整體而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中等,其 中得分較高者認為能做到的原因為良好習慣、同學相約或重視健康,而得分較低 者認為未能作到的主因為忙、沒想到、未養成習慣及自認為健康。(六)女學生修 習護理課程(高中階段),最主要意義為增進健康知識、學習緊急處理與心肺復甦術 及為婚姻預作準備或婦女保健。(七)大學生在健康資訊之主要需求為運動與休閒 體能、食物與營養、緊急救護知能及體重控制等。本研究只採單一國立大學學生 施測,但有效回收率頗低,問卷發放時機及流程之掌控很重要,會影響到施測結 果,其討論變項以住校與否及學系探討,和高中以下的研究不同,有其特殊性,

也較少文獻提及其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影響力。

李淑茹(2006)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及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關係。研究工具係參考相關文獻後整理出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內容包 括個人基本資料表、自覺健康狀態量表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研究對象為佛 光人文社會學院之學士班全體在學學生為主,採用問卷普查法,資料處理採用交 叉表卡方統計量、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相關係數、線性 複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之後,有以下幾點發現:(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平均 得分為2.58 分,介於「偶而如此」至「有時如此」之間,雖有正向的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得分卻不是很高。各類分量表之得分高低依序為「自我實現」、「人際支 持」、「壓力處理」、「營養」、「健康責任」和「運動」(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 現: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19 歲與 22 歲優於 20 歲與 21 歲、大一與大四 優於大二與大三、學業成績排名前三分之一者優於中間三分之一及後三分之一、

父親教育程度為碩士與高中者優於國中與國小、母親教育程度為碩士與大學者優 於高中與國中及有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者優於無參加健康促進課程(三)以雙變數 相關分析Pearson 相關係數發現:當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狀態較「同年齡的人」、「一 年前的自己」好的人,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愈高;反之,當自覺健康狀態「愈

(38)

來愈壞」的人,其得分愈低。本研究研究對象為中部單一大學學生,研究結果中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大一與大四優於大二與大三,與葉琇珠(2000)研究對象為北 部國立大學學生,大一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大四生研究結果不同,因可能 影響年齡之因素太多,所以亦無法做一綜合討論;但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得 分最高者,兩個研究皆為「自我實現」,與國、高中學生不同。

四、其他綜合文獻

蕭雅竹、陳敏麗、陳美燕(1999)從健康促進的觀點看原住民學生的生活方 式,對象為護校五專生,研究工具為經中文修訂版之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量表,

以集束抽樣方法抽取104 位的原住民學生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以及 100 位非原住 民的一般生做為比較。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其生活中執行健康促進行為,以人 際關係得分最高,其他依次為自我實現、壓力處置、營養、運動及健康責任。(二)

原住民學生與一般生兩者在健康促進行為的比較,呈現大同小異,即量表總分及 六類因素排名上沒有差異存在,而六類因素中有兩類因素:營養與壓力處置以及 八項單項行為,兩者有差異。(三)原住民學生體重過重比率較高及單親家庭較多。

楊瑞珍、蘇秀娟、黃秀麗(2001)為瞭解不同學制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以立意取樣選取台北市14 所學校,範圍包括國小、國中、高中(職)及大學,受 試樣本共計3431 人,資料收集採橫斷面問卷調查,受試群體年齡分佈11.7-19.3 歲;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自覺個人健康狀況比同年齡較差者,其比率隨著學制 的增高而增加,從健康行為的總量表來看,受試學生普遍的對於健康促進行為的 執行頻率介於「有時」至「經常」的程度,學制愈高的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愈 差;從六個次量表來看,受試學生執行頻率達「經常」程度的只有「人際支持」

及「營養」兩個項目,而實踐力最低的行為是「健康責任」與「運動」;幾乎所 有的健康行為均隨著學制的增加而有愈趨疏忽的傾向。父母的教育程度與學生執 行某些健康促進行為有關,其影響程度在國小階段尤其明顯;「人際支持」及「壓 力管理」的行為與性別有關;受試學生健康自覺較高者則有較好的健康促進行為。

(39)

由研究結果發現,學制(年齡)與性別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影響有關,所以在 探討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研究時,可考慮將學制(年齡)與性別加入探討、比較研 究相關研究之結果。

蕭順蘭(2002)以服務臺北縣 29 個衛生所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 查法,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表(年齡、教育程度、婚姻家中子女數、工 作年資、血壓、血糖、膽固醇、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體經常不適之症狀)、自覺健康 狀態評量表及採用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京隸(1997)

所編製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利用自填問卷方式,取得有效問卷共 227 份,

回收率98%,研究結果發現:(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六個層面中得分最高為自 我實現行為,其餘依序為適當營養行為、人際支持行為、壓力處置行為及健康責 任行為,而休閒運動行為得分最低(二)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得分上顯示 有經常執行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題項比率偏低,有經常執行的題項僅有 30%,

而 70%之項目分佈於「從不」與「有時」之間(三)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 關因素在1.人口學特性中有:年齡、工作年資、子女數、身體質量指數(BMI)、

參加健康促進課程時數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其中是否參與參加健康促 進課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有顯著差異。2.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呈正相關。3.自覺健康狀況、公衛年資、參加健康促進課程時數,可解釋釋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變異量為25.1%。4.對無法經常執行健康促進六個生活型態層面主要變 項為工作因素、個人因素,而其中工作因素以工作負荷太重及工作壓力影響最大;

個人因素則以忙公事、家事,無暇關心自己健康問題比率最高。本研究研究對象 為衛生所護理人員,與以學生為對象所研究呈現之大多數結果有不同之處,在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六個層面中,得分最高為自我實現行為,與學生以人際關係支 持為最高之結果不相同;其次,本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與人際支持及自 我實現呈現正相關,值得參考。

五、小結

(40)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繁多,從各學制學生至維護健康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皆有,因為健康是為大家所關注的議題,且多以健康概念相關議題深入探討,研 究結果大多不盡相同;量表適用年齡是否得宜,亦會影響研究結果;本研究將整 理相關背景變項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結果,納入研究中探討,並加入欲 關注之原住民及居住地區之背景探討。

第五節 運動行為相關之研究

國內研究對規律運動行為定義不一,有部分採行政院衛生署(1994)在「國 民保健計畫中」,將規律運動行為定義為每週至少從事三次,每次至少二十分鐘以 上的運動;亦有依據教育部「三三三體適能」活動之定義「每週至少從事三次,

每次至少持續三十分鐘以上的運動」;本研究對「運動行為」之定義包含上述兩者。

莊立中(2006)台北縣新莊地區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採用問卷調 查法以叢集抽樣方式,對台北縣新莊地區12 所國中學生共 1213 人做調查。所得 資料以項目分析、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薛費法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處理,經分析與討論後 的結果如下:(一)有規律運動的國中生佔35.59%。(二)男性國中生「運動行 為」優於女性國中生;七、八年級國中生「運動行為」優於九年級國中生;沒有 補習的國中生「運動行為」優於有補習的國中生;有參與運動社團的國中生在「運 動行為」優於沒有參與運動社團的國中生;家長的教育程度與國中生的「運動行 為」無顯著差異。(三)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結果期待及運動社會支持變項與運 動行為呈正相關且對運動行為的聯合預測力達44.6%。根據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運 動自我效能」是學生運動行為的最重要預測變項,研究中亦發現運動自我效能會 受到性別、年級及參與運動團隊經驗等背景因素的影響。運動自我效能雖為預測 運動行為重要變項之一,但其又受到許多背景因素所影響,若由此探討運動行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14:00-14:15 Case study - Experiencing field learning in health care setting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14:15-14:30 Principles of conducting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 “Why

The Relationship Health Promotion and Well-Being – The Mediator Effect of Health Assistance of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3. 賴郁婷

To find out what kinds of bike-riders’ lifestyle are, which level in ERG Theory they belong to, and changes in Benefits Sought of bike-riders, this study ha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disposition tendency 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for the workers of a government-owned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