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

Copied!
1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宗立 博士.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 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黃昱維 撰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6 月 2 0 日.

(2)

(3) 謝誌 千呼萬喚始出來!經過兩年半的學習,終於畢業了!在系上的課程中學到不 少,不管是社會科學研究法、政治學、社會運動、公民社會、社區營造、質性研 究等課程,讓原本只在家庭、工作場所兩邊忙碌的我,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有多 點思維與判斷。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吳宗立博士不遺餘力的指導,不時的叮嚀 論文進度,讓動力漸減的我能又充滿能量繼續努力;並在問卷統計分析時給予適 時的幫助,讓問卷結果能順利呈現。謝謝吳根明教授精闢的指導,讓我看到一些 盲點,進而補充完整。也謝謝林育毅教授在口試時溫柔提醒論文中需要注意連貫 性的部分。 能夠在研究所認識麗寰、啟聖、金展、孟超、雅羚、宗明、郁琇、健民真是 難得的緣分。尤其感謝健民相關資料的提供,讓我有準備的方向;感謝雅羚在口 試時幫忙準備茶點以及系辦的家嫻行政上的協助,讓口試進行順利。 在論文撰寫過程,謝謝協助我發放問卷的阿蓮國中寶猜老師、彌陀國中蓮生 老師、鳳西國中卉靜老師、五甲國中昀芬老師和雅婷老師、中正國中恬伶老師、 鳥松國中靜芬老師、翠屏國中秉均老師、美濃國中滄廷老師、杉林國中吉泰老師, 沒有他們的協助,論文也無法完成。 最後,能讓我無後顧之憂的修習研究所課程,要感謝我的先生、母親及婆婆 的支持,要不是他們幫忙照顧兩個寶貝,我也無法專心完成學業。也感動兩位寶 貝的體諒,有時無法回應他們的需求,他們也乖乖地完成自己的事。 一路走來,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以此論文感謝您們,與您們分享我的成長與 喜悅!謝謝!. 昱維 2017.1. I.

(4) II.

(5)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現況,比 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之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的差異情形,並探究服務 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的相關情形,進而分析服務學習認知對公民意識的預測力。 為達成本研究之目的,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自編之「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 公民意識之調查問卷」做為資料蒐集工具,以就讀於 104 學年度高雄市之公立國 中及完全中學在學學生作為母群體,採用分層比例抽樣方式,獲得有效問卷 664 份。根據蒐集填答後之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Scheffe 法事後比較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 計方法分析結果,獲得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普遍積極,其中以公民責任的認知最高。高雄 市國中學生從服務學習中可獲得「成就感」、「服務時數」、「新的知識」。 二、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普遍偏高,其中以社會認同最高,社會責任最低。 三、高雄市國中學生表現公民意識的方式最主要是「珍惜公共資源」。「新聞媒體」 是影響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最主要因素。 四、旗山區一年級國中學生其服務學習認知較高於居住於高雄區及岡山區二、三 年級國中學生。女性學生服務學習認知高於男性學生服務學習認知。 五、參與服務學習次數 1-3 次的國中學生,其公民意識較高於參與服務學習次數 4-9 次的國中學生。女性公民意識高於男性公民意識。 六、完全中學國中學生在公共事務方面之公民意識較一般國中學生高。高雄市國 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愈高,則其公民意識愈高。 七、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對公民意識有顯著的預測力,其中以「多元尊 重」之解釋力最高。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學校、學生及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以做 為提供學校、學生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公民意識。. III.

(6) IV.

(7)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Abstract The pro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among their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and whether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could serve as a predictor of civic consciousness.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us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which takes Kaohsiu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subiects, and by stratifing clusersampling, there are 664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All the data received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ultiple respons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etc., and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in Kaohsiung are universal positive, especially the cognition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is the highest on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can get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service hours, new knowledge from service learning. 2.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Kaohsiung is universal high, especially social identity is the highest on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lowest one. 3.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in the performance of civic consciousness V.

(8) is cherish public resources. News media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Kaohsiung. 4.The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of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in Qishan District is better than second and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live in Kaohsiung District and Gangshan District. Female students’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higher than male students. 5. Participate service learning 1-3 times of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s better than participate service learning 4-9 times of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Female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higher than male students. 6.The complet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public affairs is better than general junior high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public affairs.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have more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 they will have more civic consciousness. 7.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of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can effectively explain civic consciousness , and “respect for pluralism”to explain the highest rat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will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o school,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s referenc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rvice learning cognition, civic consciousness.. VI.

(9) 目. 次. 謝誌…………………………………………………………………………………Ⅰ 摘要…………………………………………………………………………………Ⅲ A b s t r a c t…………………………………………………………………………Ⅴ 目次…………………………………………………………………………………Ⅶ 表次…………………………………………………………………………………Ⅸ 圖次…………………………………………………………………………………X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服務學習認知之理論分析………………………………………………13. 第二節. 公民意識之理論分析……………………………………………………20. 第三節. 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相關研究……………………………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43. 第五節. 研究程序…………………………………………………………………6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7 VII.

(10) 第一節.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現況分析………………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差異分 析…………………………………………………………………………77. 第三節.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相關分析………………94. 第四節.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預測力分析……………99. 第五節. 綜合討論…………………………………………………………………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17. 第二節. 結論………………………………………………………………………122. 第三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129 一、中文部分………………………………………………………………………129 二、英文部分………………………………………………………………………132 附錄…………………………………………………………………………………133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133 附錄二、專家效度意見修正表……………………………………………………147 附錄三、預試問卷…………………………………………………………………155 附錄四、正式問卷…………………………………………………………………161. VIII.

(11) 表. 次. 表 2-1. 「服務學習認知」之研究層面整理表……………………………………18. 表 2-2. 「公民意識」之研究層面整理表…………………………………………24. 表 2-3. 服務學習認知的相關研究………………………………………………26. 表 2-4. 公民意識的相關研究……………………………………………………30. 表 2-5. 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相關研究整理表…………………………32. 表 3-1. 104 學年度高雄市公立國中及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數統計表………38. 表 3-2. 正式樣本抽樣方式………………………………………………………39. 表 3-3. 抽樣施測學校、數量及回收情形一覽表………………………………39. 表 3-4.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40. 表 3-5. 專家效度審查學者名冊…………………………………………………44. 表 3-6. 預試問卷內容分析表……………………………………………………48. 表 3-7. 預試問卷抽樣學校及回收統計表………………………………………49. 表 3-8. 「國中生服務學習認知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51. 表 3-9. 「國中生公民意識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53. 表 3-10 「國中生服務學習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56 表 3-11 「國中生公民意識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58 表 3-12 「國中生服務學習認知量表」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59 表 3-13 「國中生公民意識量表」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60 表 4-1.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現況分析之摘要表……………………68. 表 4-2.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量表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69. 表 4-3. 高雄市國中學生從服務學習中獲得次數分析統計表…………………71. 表 4-4. 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現況分析之摘要表…………………………72. 表 4-5. 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量表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73. 表 4-6. 高雄市國中學生表現公民意識方式次數分析統計表…………………75 IX.

(12) 表 4-7 表 4-8. 影響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的因素之次數分析統計表……………76 不同性別在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差異之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78. 表 4-9. 不同年級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9. 表 4-10 不同居住區域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80 表 4-11. 不同學校類型在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差異之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81. 表 4-12. 不同學校規模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82. 表 4-1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83. 表 4-14. 參與服務學習次數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84. 表 4-15. 不同性別在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差異之 t 考驗分析摘要表……85. 表 4-16. 不同年級之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 4-17. 不同居住區域之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 4-18. 不同學校類型在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差異之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89. 表 4-19 表 4-20. 不同學校規模之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1. 表 4-21. 參與服務學習次數之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2. 表 4-22 表 4-23.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積差相關摘要表………94 服 務 學 習認 知 各 層面 預 測 公民 意 識 「 整體 」 之 多 元迴 歸 分 析摘 要 X.

(13) 表………………………………………………………………………100 表 4-24. 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預測公民意識「社會責任」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100. 表 4-25. 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預測公民意識「社會認同」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101. 表 4-26. 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預測公民意識「公民參與」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102. 表 4-27. 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預測公民意識「公共事務」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103. 表 4-28.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現況綜合彙整 表………………………………………………………………………105. 表 4-29. 不同背景變項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差異情形綜合摘要 表………………………………………………………………………108. 表 4-30. 不同背景變項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各層面差異情形綜合摘要 表………………………………………………………………………111. 表 4-31. 服務學習認知各層面預測公民意識整體及各層面之多元迴歸分析綜合 摘要表…………………………………………………………………115. XI.

(14) 圖. 次. 圖 2-1. Kolb 的四階段經驗學習圈模式…………………………………………15. 圖 3-1. 研究架構圖………………………………………………………………36. 圖 3-2. 研究流程圖………………………………………………………………61.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關係。本章分四 個部分作介紹:第一節介紹研究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進行 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是經驗學習的一種形式,青年學生在服務過程 中滿足社區與被服務者的需求,透過服務學習過程中的反思與互惠,獲得學習效 果與成長。 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崇尚善的本質,存在著各種以家族、人際、團體間的互 助系統,表現出人類慈善的情感。在教育的領域,德育、群育的培養與智育發展 同等重要,過去即有勞作教育或類似服務教育之做法,運用服務學習之概念推動 教育並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法,興起時間雖短,但隨著社會對教育目標與品德涵養 功能之期望提高,目前已漸成潮流。許多學校與組織在推動過程中,持續反省及 檢視,對服務學習採用結合專業、做中學等方式,加入參與服務後反省內化的設 計,產生正面的學習效果,各界多持肯定的看法,也深覺服務學習之推動,有助 於教學中「知、情、意、行」目標之達成,故服務學習推動之意願與決心在台灣已 蔚為風氣。 教育部於 96 年 5 月 9 日訂頒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並於 96 年 10 月底編 輯完成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函送大專校院提供學校開設服務 學習正式課程參考,鼓勵各校透過有系統的設計、規劃、督導、省思及評量,達 成設定的學習目標。99 年 10 月 29 日修訂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鼓勵各大專校 院成立服務學習推動單位,規劃服務學習課程,並將原有學生的社團活動及志願 服務活動結合相關訓練課程,或將原有課程結合社會服務活動或實習服務活動, 1.

(16) 積極推展並落實服務學習。高中職部分,綜合活動學科將服務學習列為五大工作 內容之一,透過與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會活動、學校特色活動等結合, 將服務學習元素融入綜合活動學科推動,配合學校、社區需要,實施計畫性的服 務學習活動。國民中學部分,由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多元學習表現」列入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其中服務學習也成為許多縣市採計的 餐據,增加親師生對於學生投入服務學習之意願。100 年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實施 「補助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計畫」,並出版「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 ,鼓勵 國民中小學發展以課程為基礎之服務學習,落實服務學習理念,提供教師設計與 實施服務學習課程參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自 102 年起,以各級學校推動服務學 習業務人員為對象,辦理服務學習種子師資培訓,宣傳服務學習理念及內涵。藉 由服務學習培養學生社區服務能力、學習助人利他的態度與價值觀、落實品德教 育及公民參與的精神與擴展學生的視野、開闊服務他人的胸襟。 過往服務學習之推動實施,在大專校院已獲得重視,並融入於課程或活動中, 將服務學習的推動賦予新意。為持續服務學習的推廣與深耕,將更著重於服務學 習推動的永續性及向下札根,除持續鼓勵大專校院推動服務學習融入正式課程, 更透過舉辦服務學習相關師資與人才培訓,及整合相關單位、社區及非營利組織 資源,連結國中小、高中到大專校院,強化服務學習體驗與學習經驗 (教育部青 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 。 近年社會價值觀轉變,家庭組織結構與功能也有許多重大變遷,如少子化。 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多希望小孩就讀所謂「理想」、「優質」、「好 的」、「明星」、「出路佳」的學校(黃德祥,2014)。國中生正處於人格發展的轉變期, 身處不同的家庭及社經地位,其品德價值觀念也會有所差異。教育部為促使學校 及學生重視品德教育,以利五育均衡發展,將學生服務學習納入免試超額比序, 目的在改正過往教育只重視升學考科學業能力的增進,而忽略生活教育、品德教 育、弱勢關懷、社會服務等面向。希望藉由「服務」與「學習」,啟發學生人文關懷 2.

(17) 的精神;透過親自體驗杜威「做中學」的真義,培養參與公共服務的意願與熱忱(楊 怡婷,2013)。其中服務學習為多元學習表現中的次項目,學生為升學加分而搶 當志工,扭曲了服務學習的真義。在蒐集文獻時發現,對於服務學習認知的研究 鮮少,對象是國中生的研究多是提到童軍團服務學習及休閒服務學習,跟服務學 習有直接相關的研究,大部分是以大專生為研究對象。故本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學 生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瞭解目前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的現況,並針對 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現況加以研究,為本論文研究動機之一。 整理服務學習的相關研究發現,服務學習不僅可強化對社區的認同感,愛護 環境及關懷社區,更可以促使個體對自我概念的正向發展,提升批判思考能力, 深化利社會行為,增進社會責任,培養公民素養(陳瑜芳,2008)。一個現代的民 主社會,除仰賴其政治體制基本結構之公正性及社會經濟環境之客觀條件外,更 需要公民具備良好的知識和態度。透過公民教育的歷程,使得每一個公民有能力 參與公共生活並實踐社群的公共善。在 Erikson 的自我認同理論中,青少年期是 個體由兒童轉變為成人的過渡階段,在這個轉變階段,個人必須學習獨立自主, 準備承接成人的社會角色。所以青少年是明日的公民,利用學校教育充實青少年 公民知識,讓青少年做好準備,參與民主社會的運作,面對未來的新世界(江美 慧,2003)。在公民意識的研究上,較少研究關於國中生的公民意識,大多研究 大專生或社會人士,如游欣儀(2004)、蔡育璟(2007)、南建中(2013)等的研究。因 此針對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現況加以研究,成為本論文研究動機之二。 國內以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為主題的相關研究,目前多限於大專院校大 學生,如洪維佳(2010)、楊舒婷(2010)、嚴秋蓮(2011)、王玫(2014)。因為課程綱要 的改變,也為了符合社會期望需要,近年來各國中小學也開始將服務學習融入學 校教育中,讓服務學習的理念向下紮根,從小開始培養服務他人、關懷社區的態 度,在學校教育的協助下,使服務與學習結合,學校才能培養出真正有能力且願 意服務社會的優秀人才(陳瑜芳,2008)。因此想要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對於服務 3.

(18) 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國中生服務學習認知是否夠預測其公民意 識等需待答的問題,成為本論文研究動機之三。 服務學習已行之有年,且由於國中會考多元比序積分中有「服務學習」這個項 目,大多數國中學生會利用課餘時間或學校提供的內容進行服務學習,來獲取服 務學習時數,因此研究者想了解現階段國中學生對於服務學習認知高低,在服務 學習中關於公民意識部分認知多少,以及服務學習對國中學生公民意識的預測力 分析,希望國中學生除了升學導向來進行服務學習,也能藉此對社會認同感提高, 及了解自己身為公民的責任,提供關心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與公民意識關係之學校、 學生、研究人員未來研究參考。. 4.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現況。 二、了解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現況。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學生其服務學習認知之差異情形。 四、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學生其公民意識之差異情形。 五、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其公民意識之間的關係。 六、進行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對其公民意識預測力之分析。. 貳、研究問題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之現況為何? 二、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之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學生其服務學習認知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學生其公民意識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其公民意識之間的關係為何? 六、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對其公民意識預測力為何?. 5.

(2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節針對本研究所使用相關之重要名詞與概念,加以界定與解釋,茲說明如 下:. 壹、國中學生 國中學生指的是我國國民中學階段七至九年級在學學生。本研究之國中學生 以 104 學年度高雄市公立國中(以及完全中學)七至九年級在學學生,不包含補校 學生。. 貳、服務學習認知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是一種經驗教育的模式,透過有計畫安排的社會 服務活動和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以完成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並促進服務者的 學習與發展。它能同時滿足社區的需求與學生的學習,學校與社會維持合作且互 惠的關係,有助於學生的個人成長、學術知能與社會能力的發展,重視服務者與 被服務者共同參與、共同努力與共享成果。 本研究定義「服務學習認知」為:國中學生對服務學習內涵之瞭解情形、知識 程度及看法,並以研究者自編的「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調查 問卷」之「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量表」來做為探討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的研究 工具。本研究將服務學習認知之操作型定義界定為「公民責任」、「互惠合作」、「 人際包容」、「多元尊重」等四個層面的表現,依據受試者在量表中的得分情形進 行界定,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堆服務學習的認知程度愈高;得分愈低,表示受 試者對服務學習的認知程度愈低。 茲將四個層面的定義說明如下:. 6.

(21) 一、公民責任 培養社會責任與關懷他人的意識,促進政治功效及公民參與,了解與接觸各 種不同背景與生活情境。如服務學習時,我會試著瞭解跟我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如 年長者、宗教不同)。. 二、互惠合作 在合作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互相教導、相互學習,幫助成長。如服務學習 時,我能和他人一起合作,完成工作。. 三、人際包容 人際包容是指對人際之相處與認知。包括社交技巧。如服務學習時,我遇到 新朋友,我會主動去認識他。. 四、多元尊重 了解與認同自己的文化,並能尊重和欣賞他人的文化,從而帶來觀念的轉變 和自我的成長。如服務學習時,我會尊重跟我不同族群的人(如外勞、身心障礙 者)。. 參、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是以權利、義務和資格為基礎,在特定時空背景下所產生的意識, 而這種意識能主導人民對於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表現。另外,公民意識也指人 民能清楚地認知自己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並對所生存的社會有強烈的認同感,知 道自己的好壞與社會整體的進步是息息相關的,且願意盡力推動所屬社會之文 明。. 7.

(22) 本研究所指的公民意識指的是一種民眾以權利、義務和資格為基礎來為公共 利益主動參與的認知和情感,並以研究者自編的「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 與公民意識調查問卷」之「國中學生公民意識量表」來做為探討國中學生公民意識 的研究工具。本研究將公民意識之操作型定義界定為「公共事務」、「社會責任」、 「社會認同」、「公民參與」等四個層面的表現,依據受試者在量表中的得分情形進 行界定,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公民意識程度愈高;得分愈低,表示受試者公民 意識程度愈低。 茲將四個層面的定義說明如下:. 一、公共事務 學生認同民主,尊重公民權,願意參與。如我認為有投票權的公民應了解候 選人及公共議題的資訊。. 二、社會責任 學生對守法、納稅、維護社會正義的認知。如我認為每位公民應善盡個人義 務(如守法)。. 三、社會認同 學生意識到身為團體成員而會凸顯情感和價值感。如我認為每位公民要加入 社區團體(如守望相助、資源回收),為社區盡一份力。. 四、公民參與 學生以行動來體現其身為公民的本質。如我經常參與社區或鄰里環境清潔整 理活動。. 8.

(2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現況,並分析其 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關係。針對上述研究目的,本節主要在說明本研究之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在研究範圍方面,主要針對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和研究方 法進行說明;而在研究限制方面,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加以探 討。茲就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方法三個方面,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 104 學年度就讀於高雄市市立國民中學及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為 研究對象。為使樣本具有代表性,研究主採取分層叢集抽樣的方式,依據各國民 中學及完全中學所佔的比例進行抽樣,其他學習階段的學生則不在本研究範圍之 內。.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為探討範圍,綜合相關文 獻研究歸納出七項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居住區域」、「學校規模」、 「學校地區」、「家庭社經地位」、「參與服務學習的次數」;在服務學習認知方面, 綜合相關文獻研究歸納出四個層面:「公民責任」、「互惠合作」、「人際包容」、「 多元尊重」;在公民意識方面,綜合相關文獻研究歸納出「公共事務」、「社會責任 」、「社會認同」、「公民參與」四個層面。. 9.

(24)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 民意識之調查問卷」蒐集所需的資料,旨在瞭解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 公民意識之現況與差異,並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間的 關係和相關情形,再進行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對其公民意識之預測力分析,最 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力求嚴謹,但受限於下列因素,能有其研究限制,茲就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及研究變項三方面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 104 學年度就讀於高雄市市立國民中學及完全中學國 中部學生,在現有研究資源無法兼顧所有研究對象下,本研究採分層叢集抽樣的 方式進行調查,在對象選取上,盡量兼顧公立國民中學及公立完全中學等兩種學 校類型的學生,將抽樣之樣本更具母群之代表性,使研究對象的限制減到最低。. 二、研究內容的限制 影響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個人背景因素相當多元,在 無法涵蓋所有變項之情形下,研究者於歸納相關文獻及考量研究目的後,擬從國 中學生之「性別」、「年級」、「居住區域」、「學校類型」、「學校規模」、「家庭社經 地位」、「參與服務學習的次數」等七項背景變項,來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 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情形,使研究內容的限制減到最低。. 10.

(25) 三、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為採問卷調查法之量化研究。研究工具是以研究者自編之「高雄市國 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調查問卷」,以國中學生自陳方式蒐集資料, 受試者在填問卷當下,可能會因個人認知與主觀情緒等因素,對問卷內容的詮釋 有所差異,或因社會的期許、內在的防衛心理因素等,在作答時無法呈現真實的 反應,而使問卷測量結果產生誤差,影響施測結果之正確性。因此,研究者在設 計問卷時,除了在說明語中加註「・・・您所填答資料供學術參考使用,不做個別資 料的分析・・・」,以排除受試者的心理防衛;對於問卷提議的表達方式盡量簡單明 確,另外在問卷的第四部份加入複選題,希望能獲得更多國中學生在服務學習認 知與公民意識的想法;並贈送受試者小禮物,藉以增加其填答動機;之後進行各 項統計分析,讓研究工具更具信效度,使得研究結果更具客觀性,使研究方法的 限制減到最低。. 11.

(26)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為 釐清研究主題、建立研究架構。本章共分為三節來進行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的分 析、歸納與整理。以下共分為三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服務學習之理論分 析;第二節探討公民意識之理論分析;第三節分析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相 關研究。. 第一節 服務學習之理論分析. 本節在歸納整理有關服務學習的文獻資料,首先說明服務學習的起源,其次 說明服務學習的相關理論基礎的影響,接著說明服務學習認知的意涵,最後說明 服務學習的類型。. 壹、服務學習的起源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最早是由美國南區教育委員會(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定義為多元發展學生的學習機會,讓學校成為有活力有社會參與 的地方。它是一種「服務」與「學習」並重的經驗教育方式(程心瑩,2015)。「服務學 習」一詞的出現最早可追朔到 1964 年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木大學聯盟所推廣的社 區服務方案,但至 1990 年代初期才於美國蓬勃發展與茁壯(洪維佳,2010)。服務 學習同時具有「服務」與「學習」的概念,且兩者為並重與共存,反思與互惠的概念 亦被視為服務學習的核心要素(張雪梅,2002)。有別於傳統規劃的志願服務,服 務學習經由系統性的設計與規劃,服務前讓學生充分了解服務機構的背景與歷史、 成立宗旨、組織架構、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與服務學習的理念,並在服務活動結 13.

(28) 束後進行反思來完成學習目標。服務學習強調培養學生學習服務與奉獻的精神及 關懷社會的熱情與情懷,並將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融入服務的歷程,使自己的專 業能力得以奉獻與回饋社會(洪維佳,2010)。. 貳、服務學習的理論基礎 國內外學者分別以不同角度來探討與服務學習相關的理論基礎,因而發展出 不同內涵的服務學習理論,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理論:一、經驗學習理論;二、 認知----結構發展理論;三、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一、經驗學習理論 經驗學習觀點包含 Dewey 經驗教育與 Kolb 經驗學習型態理論,分述如下。 (一)Dewey 經驗教育 美國在各級學校推動服務學習的理念源自於 Dewey 經驗教育,Dewey 主張學 習必須與生活經驗相結合,而教育是經驗持續的在建構過程,學生透過與真實環 境的互動,藉由面對實際的問題和經驗的運用,經過反思的歷程從「做」中學。換 句話說,學習須經由「行動」與「反思」的循環才可能發生,如果只是依靠死背書上 的知識及老師所講授的內容,不可能有學習。Dewey 指出許多正式或非正式的社 會機構,都能提供教育機會,在自然、真實的社會情境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最容易轉化應用,而且真實社會經驗呈現各種人類的問題,有助於增進學生的批 判性思考(程心瑩,2015) Dewey 強調學習者參與目標的形成非常重要,因為目標引導活動的進行,學 校要關心學生整體的成長,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合作成員,教師應該與社區所有類 型的機構互動,提供適合學生需要的社會資源,以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程心 瑩,2015) 由此可知學生必須經過從做中學的歷程,才能學習到應有的知識與技能,老 師如果能提供相關的資源,對於學生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14.

(29) (二)Kolb 經驗學習型態理論 kolb在總結了 Dewey、 Lewin和 皮亞傑 經驗學習模式的基礎之上提出自己 的經驗學習模式亦即經驗學習圈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他認為經驗學習過程 是由四個 適應性學習 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 概念化,主動實踐。具體經驗是讓學習者完全投入一種新的體驗;反思性觀察是 學習者在停下的時候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學習者必須達到能 理解所觀察的內容的程度並且吸收它們使之成為合乎邏輯的概念;到了主動實踐 階段,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並將它們運用到制定策略、解決問題之中。綜合經 驗學習觀點的應用,推動服務學習宜透過具體行動與反思學習。依據學生不同學 習型態安排服務工作與反思方式去 (嚴秋蓮,2004)。. 具體經驗. 積極應用. 反思觀察. 轉化概念. 圖 2-1 Kolb 的四階段經驗學習圈模式 資料來源:以 Kolb 經驗學習圈進行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小團體輔導 之行動研究。吳亭儀,2010,p28。. 由圖 2-1 可知,學習者經過具體操作,反思過程,得到一種行為模式或策略, 來進行自己的學習歷程,並從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 15.

(30) 二、認知----結構發展理論 (一)kohlberg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Theory of Devwlopment) kohlber(1976)將道德發展分為六階段,每兩階段早成一個層次,共三個層次: 前成規期、成規期、後成規期。每一層次代表個人和社會規範間的進展關係,隨 著階段提升象徵道德推理更複雜與抽象化。 Kohlber 道德認知理論對服務學習的啟示有三:第一、道德推論的複雜性在 於道德思考的內容而非道德判斷的理由。第二、由於道德發展可經由對話與互動 提升,服務學習宜設計像團體討論的互動機會,使學生能深思熟慮的檢驗他們在 服務學習中所遭遇的道德兩難。第三、服務學習在反思的設計上要以學生現階段 道德認知層次為基礎,並能給予其高一層次的 (張春興,1994) 。 由上述理論可知,服務學習可幫助國中學生道德認知層次提高,當面對道德 兩難時,能經由團體討論來思考解決方法。. 三、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艾瑞克森所建立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個體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成長 需求,出生後會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成長,並在與社會互動中獲得滿足。人格 和社會發展階段經過與他人、社會的互動,當學習者改變認知時,他們也同時發 展自我概念、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及對世界的態度(Robert E 著,王明潔、陳玉玲譯, 2002)。學生在每個發展階段有需解決一個危機任務,才能順利成長並進入下一 個階段,但在社會與學校的要求、規範與限制下,個體時常讓自我成長需求無法 獲得滿足,產生心理困難的發展危機(張春興,2007)。 由上述理論可知,國中學生發展階段有其成長需求,如果滿足了就會順利成 長並進入下一個階段,且能發展出自我概念及對事情的態度。. 16.

(31) 參、服務學習認知的意涵 理想的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需要具備協同合作、互惠、多元、以學習為基礎 與社會正義等五項特質。服務學習在促使學生由經驗中學習,增進學生對社會問 題的批判思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社會正義已成為檢視服務學習成效的重要 議題。所謂社會正義的觀點的服務學習,強調讓服務者看到自己能力與資產,對 自己有信心。. 肆、服務學習的類型 Jacoby(1996)依據服務學習的價值發展階段模式,將服務學習分為下列幾種 類型:. 一、一次或短期的服務學習 主要目的在於介紹、引導學生進入與認識服務的領域,希望能培養學生的服 務興趣,以為將來長期投入服務做準備。. 二、長期的課外服務學習 屬於長期推動,目的是引導服務者在長期、持續、固定的服務。服務性社團 的長期服務屬於此類。. 三、結合課程的服務學習 屬於含學校課程結合的推動方式,在服務對象的選擇與課程目標、服務主題 與課程內容的安排,關係密切。安排到國中小做弱勢學生的輔導就屬於此類。. 四、密集經驗的服務學習 密集的與被服務者生活在一起,讓服務者迅速地貼近與參與被服務者的生活, 是密集性的短期服務。寒暑假的山地服務隊或海外服務隊都屬於此類。 綜合上述服務學習類型,許多的社區與機構大多願意提供服務學習的機會, 而且服務學習內容多樣性,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專長、需求等,參與其中。 溫書維(2015)研究中指出,服務學習時數取得的方式可依學生狀況選擇參與 17.

(32) 校內或校外服務活動,但是多數學生偏向參與校內服務活動,而學校師資負荷有 限且有知能不足問題,為供應大量的服務時數需求而難以兼顧活動品質,致使校 內服務學習的實施流於形式,喪失了推動服務學習「反思」與「互惠」的核心精神。. 伍、服務學習認知的研究層面 吳榮達(2008)認為服務學習近年來日益受重視,青少年不僅需瞭解社區、參 與社區活動,而在服務的過程中認知自己的權利和公共善合的關係,進而培育其 服務倫理和社會責任感 多數研究者服務學習的研究對象多為大專學生,因此本研究擬針對國中學生 為研究對象,探討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關係之研究。由於每位研究 者對服務學習或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加上服務學習包含不同的研究對象,根據研 究的重點而選擇相關的層面進行探究,茲整理學者研究服務學習認知層面並統計 如表 2-1。 表 2-1 「服務學習認知」之研究層面整理表 研究者(年代). 互惠. 支持. 人際. 多元. 公民. 自我. 批判. 承諾. 合作. 回饋. 包容. 尊重. 責任. 肯定. 思考. 執行. 蘇雅君(2003). ●. ●. ●. 吳榮達(2008). ●. ●. ●. ●. ●. ●. 林玉珍(2009). ●. ●. ●. ●. 李月娟(2009) 陳敏銓(2010). ●. ●. 趙慧君(2013). ●. 王鈴君(2014). ●. 高富美(2014). ●. 程心瑩(2015). ●. 合計. 4. ●. ●. ●. ●. 3. 1. ● ●. ●. 7. 3. ● 1. 4. 4.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研究,其中有七位研究者將「公民責任」列為服務學習認 知的層面之一;四位研究者將「互惠合作」列為服務學習認知層面之一;另有四位 18.

(33) 研究者將「人際包容」列為服務學習認知的層面之一;四位研究者將「多元尊重」 列為服務學習認知層面之一;有三位研究者將「自我肯定」與「批判思考」列為服務 學習認知的層面之一;另各有一位研究者將「支持回饋」與「承諾執行」列為服務學 習認知層面之一。 研究者由上表歸納服務學習認知變項為「公民責任」、「互惠合作」、「人際包 容」、「多元尊重」等四個層面進行研究。並且編製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 與公民意識調查問卷之第二部分「服務學習認知量表」,茲說明如下:. 一、公民責任 培養社會責任與關懷他人的意識,促進政治功效及公民參與,了解與接觸各 種不同背景與生活情境。如服務學習時,我會試著瞭解跟我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如 年長者、宗教不同)。. 二、互惠合作 在合作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互相教導、相互學習,幫助成長。如服務學習 時,我能和他人一起合作,完成工作。. 三、人際包容 人際包容是指對人際之相處與認知。包括社交技巧。如服務學習時,我遇到 新朋友,我會主動去認識他。. 四、多元尊重 了解與認同自己的文化,並能尊重和欣賞他人的文化,從而帶來觀念的轉變 和自我的成長。如服務學習時,我會尊重跟我不同族群的人(如外勞、身心障礙 者)。. 19.

(34) 第二節 公民意識之理論分析 本節在歸納整理有關公民意識的文獻資料,首先說明公民意識的意涵,其次 說明估民意識的角色與功能,接著說明公民意識的形成因素,最後說明公民意識 的分類。. 壹、公民意識的意涵 民主社會中,公民資格的建立來自於身分的取得,包含權利與義務這兩個特 性,然而,並非每一位公民都能具備有運用其權利與義務的動機或能力,因此, 要運用公民資格所賦予的權利與義務之前,必須先具備一種「公民意識」,而此公 民意識是建立在國家與社會整體脈絡的關係上,而且要能夠認識公民資格特有的 身分地位、權利與義務。所以,若要使個人成為一個積極的公民以及有效行使公 民資格(包括:公民權、政治權、法律權利、以及經濟、社會的知識、技能與資 訊等),必須提供履行公民資格的制度設計與必要的激勵。 公民意識是以權利、義務和資格為基礎,在特定時空背景下所產生的意識, 而這種意識能主導人民對於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表現(鄭錫鍇,1993) 。另外, 公民意識亦指人民能清楚地認知自己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並對所生存的社會有強 烈的認同感,知道自己的好壞與社會整體的進步是息息相關的,而且願意盡力推 動所屬社會之文明(吳英明,1999)。. 貳、公民意識的角色與功能 在今日多元民主的社會中,公民意識扮演著反省、質疑和督促的角色,使人 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同時也體認到須擔負起身為公民的責任, 建立社會共識、參與公共事務、監督政府政策和建立公民社會的功能。一般而言, 公民意識扮演以下幾種角色與功能(鄭錫鍇,1993;蕭揚基,2000b):. 20.

(35) 一、政治紛爭的解鈴人 當政府與民意機構有了紛爭而僵持不下,或面臨社會重大議題的爭議時,可 藉由公民投票、民意調查等方式探求人民真正的意思,以解決所面臨的難題。. 二、塑造體制性的環境 公民文化隨著時空的轉移而所有改變,而公民意識的覺醒正可打破過去主導 社會的思維模式,使政府須重新調整內部結構和意識型態,面對一個新體制性的 環境。. 三、提供政府施政的方向 對於國家社會的政策,每位公民都應有正確的判斷力,透過各種管道將意見 和心聲呈現在政府面前,做為引導政府施政的藍圖。. 四、建立社會成員的責任與情誼 由於人民普遍認為公共問題的責任在於政府機關,故藉由公民意識的發揚, 使人民願與政府共同負起公共事務的社會責任,並且從中體認到他人的存在,培 養與他人之情誼,學習合作之精神。. 五、發揮自主性 自主性代表公民可以隨自由意識行動,非來自脅迫與利誘,如公民是在無經 濟因素和社會壓力的牽絆下,則較能發揮自主的公民意識。而且,今天社會成員 已普遍認為,龐大的政府組織,實不能完全負起解決公共問題的責任,需藉由公 民意識的發揚,讓社會成員重新擔任起社會責任。 有關參與政治運作或公共事務的處理,均有賴公民的積極行動,Barber 和 Benjamin(1984)認為,公民意識在整個現代社會,扮演著建立社會成員共事的 重要功能,促進成員擔負起社會責任、督促政府和建立公民社會的功能,因此, 公民意識對於建立公民社會有極重要的影響,當人民對所處社會有強烈的認同感, 願為社會盡一己之力時,便是公民社會建立的最大基礎 (蔡育景,2008) 。 21.

(36) 參、公民意識的形成因素 公民意識的形成在民主社會中以社會成員意識作為前提,對於公共事務處理 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所必備的基礎。一個國家的公民意識 的形成有賴許多因素的成立,歸納為以下幾點(蕭揚基,1999): 1. 國家中人民,如果擁有相同的血緣和歷史意識,較容易產生公民意識,血緣 關係和共同歷史意識有助於凝聚共識,並在國家遭受外辱或與他國競爭時, 據以團結人心。 2. 國家中需經常有普遍性的儀式或活動,使公民在參加儀式或活動過程中,感 受共同體的存在,刺激對共同體的認同。 3. 公民的身分是基於一個特定的國家,而國家是公民意識之同袍愛發揮的界線, 是私人擴展到公共的取向,也是公民意識賴以附著者。人民因為隸屬此一共 同體,而取得這個國家的資格,因而產生權利和義務。 4. 國家的人民必須擁有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才能參與公共事務和 政治的運作。 5. 大眾社會中,有賴各種傳播媒體的作用,來拉近因人口眾多或共同體擴大產 生的隔閡,並藉其傳播公共大眾的心聲。 6. 透過公民教育,讓人民了解政治生活的意義,政治參與的方式,公民的角色 扮演和公共生活的體認,才能建立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 高雄市國中學生目前表現公民意識的方式有社區打掃、投票、珍惜公共 資源、遵守法律、關心時事、參加社區聯誼活動、擔任義工、了解候選人政 見,其中珍惜公共資源、遵守法律、關心時事三項是國中學生表現公民意識 的主要方式。 影響高雄市國中學生公民意識的原因有新聞媒體、家人親友、同儕團體、 網路社群、學校師長、校內演講、參觀活動、幹部經驗,其中新聞媒體、網 路社群、家人親友三項是影響國中學生公民意識主要原因。 22.

(37) 肆、公民意識的分類 洪泉湖(1998)認為一個良好的公民,應具備下列基本的態度:. (一) 公民意識 能體認自己是公民的一份子,並對公共事務或政治活動都有權利與責任。. (二) 理性自治 公民應具有充分的知識,能根據理性管理自己,且不去侵犯他人。. (三) 主動積極 現代公民應要扮演主動、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角色。. (四) 合群性 公民須有合群和服從多數的精神。. (五) 開放寬容 在多元民主的社會中,現代公民應能包容來自不同族群、階層、性別、黨派 等的不同意見。. (六) 公共精神 公民應對公共事務充滿關心、對社會充滿關懷,為民眾解決公共問題。. (七) 法治精神 公民應能知法守法。. (八) 其他 其它如追求平等精神、具有反省批判觀點、具有鄉土情懷和國際視野等,也 是現代公民應有的態度。 鄭明長(2002)則認為,公民德行與態度應包括:(1)尊重公民權;(2) 克盡公民義務;(3)普遍私德;(4)社會德行;(5)政治德行;(6)經濟德 行;(7)文化德行;(8)生態德行等八個項目。 23.

(38) 廖添富(1995)認為,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七大特質:(1)參與公共事務; (2)守法;(3)具世界觀;(4)尊重容忍;(5)具社會正義;(6)瞭解權 利義務之關係;(7)愛國心等為現代公民之內涵。 研究者. 伍、公民意識的研究層面 有關公民意識研究層面,如表 2-2: 表 2-2 「公民意識」之研究層面整理表 研究者. 參與公. 對社. 對社. 對時. 對國家、社. 公民. 民主. 個人. 維護. 公民. (年代). 共事務. 會關. 會責. 事關. 會及社區的. 參與. 信念. 權利. 社會. 認知. 的態度. 懷的. 任的. 心的. 歸屬感和認. 行為. 落實. 重視. 正義. 態度. 態度. 態度. 同感. ●. ●. 陳其南. ●. (1992) 鄭錫鎧. ●. (1993) 梅高文. ●. (1994). ●. 廖添富、. ●. 黃景裕. ●. ●. (1995) 吳英明. ●. (1999) 蕭揚基 (2000a) 鄭慧蘭 (2001). ●. ●. ●. ●. ●. ●. ●. ●. ●. ●. ●. 林佳範 (1997)、. ●. 張玉泓 (2002) 游欣儀 (2004) 合計. ● 3. 2. 3. 2. 24. ●. ●. 4. 4. 2. 1. 2. 2.

(39) 研究者由表2-2歸納公民意識變項為「公共事務」、「社會責任」、「社會認同」、 「公民參與」等四個層面進行研究。並且編制高雄市國中學生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 意識調查問卷之第三部分「公民意識量表」,茲說明如下:. 一、公共事務 學生認同民主,尊重公民權,願意參與。如我認為有投票權的公民應了解候 選人及公共議題的資訊。. 二、社會責任 學生對守法、納稅、維護社會正義的認知。如我認為每位公民應善盡個人義 務(如守法)。. 三、社會認同 學生意識到身為團體成員而會凸顯情感和價值感。如我認為每位公民要加入 社區團體(如守望相助、資源回收),為社區盡一份力。. 四、公民參與 學生以行動來體現其身為公民的本質。如我經常參與社區或鄰里環境清潔整 理活動。. 25.

(40) 第三節 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 關係之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分析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相關研究,首先分析服務學習認知 的相關研究,探究影響服務學習認知的因素;其次分析公民意識的相關研究,探 究影響公民意識的因素,進而就服務學習認知與公民意識之相關研究進行歸納整 理,以供本研究作進一步探討之基礎。. 壹、服務學習認知的相關研究 諸多對服務學習認知所進行的研究,從對象到結果多有不同,茲將相關文獻 資料整理歸納如表: 表 2-3 服務學習認知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年代). 主題. 對象. 方法. 結果. 蘇雅君. 服 務 學 習 在 國中生. 問 卷 調 1.服務學習對增進國中童軍社團學生之「. (2003). 國中童軍社. 查法. 團推動與學. 質 性 資 「人際尊重與多元包容」、「社會關懷」並. 生學習效果. 料分析. 童軍知能」、「服務知能」、「自我效能」、 無達統計上之顯著,但是成員自陳回饋 之質性資料部分發現:(1)成員表示增進. 之研究. 許多自身之學習,並增加對他人的包 容,學會感恩。(2)在服務中會產生挫折 與掙扎,但對服務的期待反而使其更有 責任感,並產生快樂及充實等成就。(3) 服務學習讓成員與社區居民互動並拉近 距離,從中互相學習且互惠,並發現社 區問題。 吳榮達. 台 北 市 大 同 國中生. 問 卷 調 國中生參與休閒服務學習動機,會因性. (2008). 區國中生參. 查法. 別、學生家長社經地位不同有所差異存 在;不會因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與休閒服務 學習動機之 研究 26.

(41) 林玉珍. 宜 蘭 縣 大 專 大學生. 問 卷 調 1. 宜蘭縣大專學校學生對服務學習的. (2009). 學校學生服. 查法. 認知、服務態度、服務學習成效達到 高度水準。. 務學習之研. 2. 參與與課程結合的服務學習推行方. 究. 式的學生,在服務學習認知、服務態 度、服務學習成效,及實施困境上, 均有正面顯著差異。 李月娟. 北 部 某 技 術 大學生. 問 卷 調 1. 案例學校服務課程學生在參與態度. (2009). 學院服務課. 查法. 上屬同意程度,其中「情感」與「認知」. 程學生參與. 質性訪. 層面,表現出接納與認同,然而「行. 態度與滿意. 談方式. 為意向」層面,則呈現排斥。 2. 不同性別、學制及志工服務經驗學生. 度研究. 在服務課程參與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陳敏銓 (2010). 國 中 生 在 童 國中生 軍團的服務 行為意向之 研究. 趙慧君 (2013). 國 中 生 服 務 國中生 學習態度與 情緒智能、 創造力之關 係研究 高 雄 市 國 中 教 師 及 問 卷 調 1. 學生因為十二年國教的推行而參與 師 生 對 服 務 國中生 查法 服務學習,造成對服務學習「重要性 學習看法之 價值」之認同度較低。 調查研究 2. 有服務學習反思經驗者對服務學習 特質之看法高於無服務學習反思經 驗者。 問 卷 調 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自我效能與利社 高 雄 市 國 中 國中生 查法 會行為間存在顯著正相關 生參與服務 學習、自我 效能與利社 會行為之相 關研究 屏 東 縣 國 小 國 小 教 問 卷 調 1. 屏東縣國小教師對大學生到校服務 查法 學習認知程度愈高,服務學習滿意度 教師對大學 師 也越高。 生到校服務 2. 屏東縣國小教師在對大學生服務學 學習認知與 習認知的「互惠性」層面對於服務學 滿意度關係 習滿意度影響最大。 之研究. 王鈴君 (2014). 高富美 (2014). 程心瑩 (2015). 問 卷 調 1. 行為態度對服務行為意向呈現顯著 查法 正相關的影響。 2. 背景變項中年級、參加年資和擔任幹 部對於服務行為的態度、知覺行為控 制、意向都有顯著影響。 問 卷 調 國中生的服務學習態度在「性別」與「服 查法 務資歷」有顯著差異,在「社團性質」則無 文 獻 探 差異。 討法. 資料整理:研究者自行整理 27.

(42) 由表 2-3 服務學習認知的相關研究,研究者作出歸納如下:. 一、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多元,蘇雅君(2003)研究服務學習在國中童軍社團推動與學生學習 效果;吳榮達(2008)研究台北市大同區國中生參與休閒服務學習動機;林玉珍 (2009)研究宜蘭縣大專學校學生服務學習;李月娟(2009)研究北部某技術學院服務 課程學生參與態度與滿意度;陳敏銓(2010)研究國中生在童軍團的服務行為意向, 表示休閒活動對服務學習課程有相關及預測性,學生須與多人及社會互動。. 二、研究對象 在服務學習認知的相關研究中,主要以大專生為研究對象,如林玉珍(2009) 宜蘭縣大專學校學生服務學習之研究;李月娟(2009)北部某技術學院服務課程學 生參與態度與滿意度研究。而本研究以國中生為特定研究對象,因此相關研究文 獻多為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來討論。如高富美(2014)高雄市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 自我效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趙慧君(2013)國中生服務學習態度與情緒智 能、創造力之關係研究;陳敏銓(2010)國中生在童軍團的服務行為意向之研究等。 針對國中生為對象的相關文獻研究,多是討論學生本身的態度與表現行為,希望 藉由文獻討論,了解國中生這個階段服務學習對其的影響為何。. 三、研究方法 由表 2-3 可知,多數服務學習認知之相關研究多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王鈴君, 2014;吳榮達,2008;林玉珍,2009;陳敏銓,2010;程心瑩,2015) 。也有部 分研究者採部分質性訪談法或質性資料分析來研究 (李月娟,2009;趙慧君,2013; 蘇雅君,2003)。. 四、背景變項 (一)性別 吳榮達(2008)研究提到女生參與休閒服務學習動機程度較男生高。林玉珍 28.

(43) (2009)研究提到男性服務學習知覺高於女性,但有校際差異。李月娟(2009)研究提 到女生服務課程參與態度高於男生。趙慧君(2013)研究提到國中女生在服務學習 態度上優於國中男生,有顯著差異。高富美(2014)研究提到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 中生其服務學習有顯著差異獲得部分支持。. (二)年級 吳榮達(2008)研究提到不同年級的服務學習動機無顯著差異。高富美(2014) 研究提到不同年級的高雄市國中生其服務學習有顯著差異獲得大部分支持,七年 級大於八、九年級。. (三)居住區域、學校類型、學校規模 表 2-3 研究中無提到居住區域變項、學校類型變項、學校規模變項,因此, 本研究列為研究變項。. (四)家庭社經地位 吳榮達(2008)研究提到不同社經地位受試者對服務學習動機有部分差異。高 富美(2014)研究提到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生,其服務學習無顯著差異。. (五)參與服務學習的次數 林玉珍(2009)提到具社團經驗對服務學習知覺普遍無差異,但有校際差異。 趙慧君(2013)研究提到不同服務資歷(次數)國中生的服務學習態度有顯著差異。. 貳、公民意識的相關研究 影響公民意識的變項有很多,以下將國內學者有關公民意識之研究主題、對 象、研究方法及結果整理,摘要如表 2-4: 29.

(44) 表 2-4 公民意識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年代). 主題. 對象. 方法. 結果. 江美慧. 國中生的公民知 國 中 問卷調查法. (2003). 識與態度之研究- 生. 1. 公民知識得分愈高者,其. 文獻分析法. 以高雄市國三學. 公民態度愈正向、積極。 2. 同儕互動關係、教師教學. 生為對象. 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 父母管教方式為有效的 預測變項。. 游欣儀. 台北市社區大學 社 區 問卷調查法. 1. 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的. (2004). 學員公民意識、 大 學. 公民意識會因個人變項. 公民參與行為及 學員. 和社區大學變項的不同. 其影響因素之研. 而呈現差異的情形。 2. 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的. 究. 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 為有顯著相關。 蔡育璟. 公民意識與公民 製 造 問卷調查法. 組織成員的公民意識會對其. (2007). 參與行為對組織 業 員. 公民參與行為的產生具顯著. 公民行為影響之 工. 正向影響。. 研究 南健中. 大學生公民意識 大 學 問卷調查法. (2013). 與公民參與行為 生. 訪談法. 大學生拒買或購買某些產品 的抗議行為偏低,對於政治. 之研究-以中部某. 領域的事物有明顯的疏離. 大學為例. 感、冷漠感,以及政治無力 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4 公民意識的相關研究,研究者歸納如下:. 一、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多元,江美慧(2003)研究國中生的公民知識與態度;游欣儀(2004) 研究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蔡育璟(2007) 研究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南健中(2013)研究大學生公 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多數研究顯示,公民意識跟行為的相關性高。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ata sources: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Macao Government Tourist Office, Education and Youth Affairs Bureau, Macao Sports Development

And, the value or function of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judged on the basis of Hua Yen's " complete teaching "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tatus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Care In Secondary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printing, engraved roller 刻花輥筒印花 printing, flatbed screen 平板絲網印花 printing, heat transfer 熱轉移印花. printing, ink-jet

The English terms, simple or compound, included in the glossary are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e.g3. ther terms ‘active transport’ is considered beginning with the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This glossary aims to provid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ose English term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Business,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 at secondary 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