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 12 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單元設計(參考格式)

領域/科目 語文/國語文 設計者 薛夙芬、龔佳穎、朱鵷瑾、邱家偉 實施年級 五年級 總節數 共_2_節,_80_分鐘

單元名稱 南一五下第十一課「根本沒想到」、康軒六上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

設計理念說明(簡要說明設計此份教案的主要構想、理由、或特色)

這兩堂課的設計主軸是多文本閱讀,希望透過多文本閱讀後學生看待一件事情的觀點可 以更加完整,思考也能更全面。在第一節課學生會先閱讀兩篇國語課本中的文章,這兩篇文 章都描述作者到不同國家面對不同文化的感受和做法,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也都談到了自己後 來看待不同文化的方式,先去理解再則接納並且能入境隨俗。南一五下課本在「用心看世界」

這個單元,也在其他課文中提到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要能以理解、尊重、包容的態度去看 待,才能兼容並蓄。但課本沒談到的其實是文化差異中帶來的文化衝突,社會中並不是一直 都是如此美好與和諧,因此,在第二節課中,我們想藉由〈當原住民獵人成為法律的獵物〉

和〈從動物保護法來看「王光祿捕獵案」〉這兩篇讓學生思考,若是由他們來看這樣的事件,

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又是什麼?

希望透過文本閱讀帶來實際的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有時要接納一個和我們不同的文化其 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教學過程中透過閱讀多篇文章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在面對不同文化 議題時,能夠覺察文化差異,理解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最後形成自己的論述體系,更期待學 生也能朝著雙贏的方向去思考,讓多元文化真的可以兼容並蓄。

教學研究(可朝向:教材分析、差異化教學、學生背景經驗分析)

一、 第一節課上課的教材選擇不同版本的兩篇課文,這兩課同樣描述作者到了不同國家 後,經驗到不同的生活習慣或文化習俗,若到了國外還是用自己既有的想法看待當地的 事物,少則遭人白眼,嚴重的話被人說是不懂禮貌。兩篇文章作者都舉了許多例子,但 或許是作者分別為日本旅居台灣的作家和台灣本地人,所以在文中傳達觀點的語氣也有 所不同,間接使讀者讀起來也有不同感受。

二、 第二節課承接第一節課閱讀課文後的發現與學習,要挑戰孩子對他們生活的這塊土 地上曾發生過的事件,當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遇上現代文明的法律,並發生文化衝突時,

學生要如何從課文中學習到的想法落實到生活中。上課所使用的兩篇文章改寫自網路上 2013 年布農族王光祿獵捕野生動物被判刑獵捕案相關的文章,一篇是從王光祿的角度切 入,另一篇是由動物保護法的法律觀點切入。

三、 學生已有幾次多文本閱讀的整理歸納的經驗,但之前都只有讀兩篇文章,還沒有試 過連續兩節都讀兩篇文章的經驗。且第二節課是從第一節課歸納整理出來的”不同文化 產生碰撞後的處理方式”為立基點,閱讀兩篇從 2013 年社會新聞事件的網頁節錄修改的 文章。雖然經過教學者做文字敘述的潤飾,但畢竟不如國語課本選文針對國小學童的身 心發展與語文成長階段來設計,所以預期會對某些弱理解者造成閱讀理解上的困難。威 四、 本學期雖然已有幾次多文本閱讀的學習經驗,但發現學生總是在歸納共同主題時,

(2)

2

會產生一些困難。分析他們形成困難的原因,大部分是基於口語表達的詞彙深度不夠,

所以常停留在兩篇文章表面的字句,不太容易跳脫出來用較概括性的詞彙統整上位概 念。基於此點,教學設計上會視現場教學時學生的口語表達情形,適時提供學生更多的 詞彙運用,以搭鷹架的方式幫助學生駕馭『高層次詞彙』以完整呈現自己的想法。

五、 在這兩堂進行中,老師盡量降低指導的成分,以欣賞與支持的態度,讓每個學生自 己閱讀,自己表達,並穿插兩兩討論、小組討論的方式鼓勵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在課程中,

也會在當天的回家作業中寫下對於這兩堂上課的收穫、體會和想法。

核心 素養

總綱 領綱/科目 呼應核心素養之教學重點 A2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 題 C3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 解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 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 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 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 活問題。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 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 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

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 化。

透過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掌握文章主旨,練 習透過尋找事實線索、引用證據、最後提出 自己的判斷並說明理由,已達成學生系統思 考與解決問題之素養。

藉由閱讀多份介紹文化差異內涵文本,協助 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差異的現象、原因,續以 兩難問題供學生思考與討論,以培養學生面 對多元文化能嘗試理解進而包容的國際文化 理解素養。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 2-Ⅲ-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 2-Ⅲ-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 5-Ⅲ-4 區分文本中的客觀事實與主觀判斷之間的差別。

 5-Ⅲ-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學習內容

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 Bd-Ⅲ-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 度等文化內涵。

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議題 融入

學習主題  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的能力

 法治教育-公平正義之理念

實質內涵  多 E6 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 法 E1 認識公平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教材來源  南一版五下國語課本、康軒版六上國語課本

 網路文章改編:〈當原住民獵人成為法律的獵物〉、〈從動物保護法

(3)

3

來看「王光祿捕獵案」〉

 第二節上課的文本改寫自網路資源:

1.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311-taiwan-aboriginal-interests/

2.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3/article/5209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單槍、教學簡報、

卡、分組顏色卡、磁鐵白板,白板筆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從所閱讀的多份多文本中,辨識相同處或共同主題。

2.學生能說出文章中內容的不同。

3.學生能發現作者面對不同文化的應對態度和解決方道。

4.學生能表達面對不同文化時他自己個人的想法是什麼,並清楚說出原因。

5.學生可以認真思考如何讓多元文化可以兼容並蓄的方式。

6.樂於培養閱讀多文的自學之能力。

第一節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引起動機:喚起舊經驗,老師請學生說一說〈根本 沒想到〉的文章的內容

二、 Study/Monitor 自學/監控

1. 學生安靜讀第二篇文章〈大小剛好的鞋〉

2. 學生自己整理第二篇的文章內容,老師請學生 說一說第二篇的文章內容

三、 Integrate 整理:

學生二二一組整理〈根本沒想到〉、〈大小剛好的 鞋〉這兩篇文章的不同之處,將不同之處寫在小白 板上

四、 Identify 辨認:

小組討論這兩篇文章作者想傳達的共同主題和觀

點,將主題和觀點寫在大白板上

五、 Learn 學習: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面對不同的文化,課本中都希

5 分

3 分 2 分

7 分

8 分

5 分

*學生可以自行發表 他對〈根本沒想到〉這 一課的了解。

* 學 生 可 以 安 靜 閱 讀。

*學生可以自行發表 他對〈大小剛好的鞋〉

的課文理解。

*學生可以過討論將 兩篇文章的不同處有 條理的寫在小白板上

*學生經由小組討論 後得出共同的作者觀 點和主題,再將其寫 在大白板上

*學生可以自行舉手

(4)

4

望我們能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去面對?

六、 Clarify 澄清:

1. 老師挑戰學生去思考,若從另一方面來想,不 同的文化會帶來什麼?

2. 兼容並蓄容易達到嗎?

~第一節結束~

5

5

發言表達看法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 引起動機:上一節課我們從兩篇課文學到面對不 同的文化時,可以學習作者用接納、尊重的態度,

不以自己的主觀來看待多元文化,而是能入境隨 俗,最後達到兼容並蓄的觀點。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會不會也有文化差異的事 情發生呢?

我們曾經在社會課學習過有關原住民的文化,現 在要邀請大家一同來閱讀一篇關於原住民狩獵文 化遇到現代的法律時,所發生的衝突案例。

二、 Study/Monitor 自學/監控

1. 學生安靜讀第一篇文章〈當原住民獵人成為法 律的獵物〉

2. 學生整理第一篇的文章內容,老師請學生說一 說第一篇的文章內容。學生以六何法(人、事、

時、地、物、因、果)整理出文章訊息。

3. 請學生發表是否支持王光祿的行為,並說明理 由。

4. 學生安靜閱讀第二篇文章〈從法律來看「王光 祿捕獵案」〉

三、 Integrate 整理:

1. 將學生分成立場不同的兩組,一組站在原住民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的立場,一組站在法官的立

4分

3 分

4 分

4分

3 分

5 分

*學生可以自行發表 生活中會發生的文化 差異。

* 學 生 可 以 安 靜 閱 讀。

*學生發表文章中提 到的人、事、時、地、

物、因、果等訊息。

*學生個人舉牌

* 學 生 可 以 安 靜 閱 讀。學生在閱讀第二 篇文章時,教師行間巡 視並發下分組紙卡,以 利閱讀後分組

*學生依分配到的組 別,自行發表他對〈從

(5)

5

場。

2. 學生倆倆討論,說一說,從文章中看到什麼?

3. 請學生以自己所站的立場發言,說說支持王光 祿的行為理由或支持法官判他有罪的理由。

四、 Identify 辨認:

經由大家的討論與發言後,請大家想一想,到底我 們可以如何面對不同的文化,你現在的想法是什 麼?有改變你原本的立場嗎?

五、 Learn 學習:在這兩節課中,我們一起看了這麼多 篇的文章,你有什麼新發現?

~第二節結束~

12 分

5 分

法律來看「王光祿捕 獵案」〉的理解。並說 出支持的論點

*學生經由不同立場 所提出的看法,得出自 己的論點

*學生可以自行舉手 發言表達看法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參考資料:

布農族的狩獵文化

身為長子的 Bisazu 從 6~7 歲起,部落中的長輩就時常帶領著他參與各種農事、祭儀活 動及狩獵,傳授其生活知識及技能,累積豐富的傳統生活經驗與知識。 以下是 Bisazu 在受 訪時提及下列幾個與傳統狩獵相關的敘述。

(一) 布農族為單神論,崇敬唯一的天神(Dihanin)。天神在各處創造不同的動物給布農族人 使用,獵物不會缺乏,因為上天會照顧布農族人。但人對天神及其創造的獵物要尊敬與感 謝,不可驕傲自大,否則將不受天神庇佑,不僅會狩獵不到動物,也會容易受傷及生病。

(二) 布農族沒有飼養家畜的習慣,野生動物是肉類食物的唯一來源,也是重要的祭祀用 品,以及農忙期間酬謝部落族人幫忙的謝禮,後來也用來跟漢人交換生活物資。

(三) 傳統文化中,年輕力壯的男人必須要狩獵,並把獵物分享給家人及族人,當你分享給 別人,對方的祝福也會回饋給分享者,下次上山打獵時,勤於分享的獵人也會得到較多的祝 福。

(四) 有關年輕獵人的狩獵行為,Bisazu 提及:「祖先所講的規範與禁忌確實有它的道理,

但很多年輕的獵人都認為時代不一 樣了,傳統的狩獵與分享方式不一定要遵守。」布農族 沒有專職狩獵的獵人。早期除了打獵外還有其它重要的農事及粗重的家務事(例如砍材薪、

整修房舍),大家都應認真工作。真正的男人不只要會打獵,也要精於修建房屋與農事等工

(6)

6

作。整天只說想要去打獵而不做家事及農事的男人,不僅不會被稱讚,還會被認為是懶惰的 人。(本文節錄自布農族耆老談傳統狩獵文化,2018。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從另一條法律來看「王光祿捕獵案」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原住民打獵文化」與「社會安全」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中,禁止國民持有可發射子彈具殺傷力之槍枝罪、非法持有子彈 罪。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的規範所要達到的目的在於:利用管制私有武器的方式,而保護 社會上每個人的安全。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一般人製造或持有槍枝是要受「刑罰」,但是如果原住民 持有魚槍、獵槍經過事先許可,就可以不用罰,就算未經許可,也是以行政罰罰錢,不會被 科刑。

本案當中,法官第一個面臨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被告王光祿所持有的「那把槍」。

法官認為,首先,關於本條允許「獵槍」,是指「為原住民以其文化所允許之方式製 造」之獵槍,殺傷力通常比較小,本案當中,王光祿說那把土造長槍是在河床撿到,所以不 是自製而持有的獵槍,然而雖然是在河床撿到,也有可能是符合原住民文化所製造的。

然而,本案的土造長槍經過鑑定後,發現是使用口徑 12GAUGE【制式散彈】可以在拉開 槍機拉桿後裝填散彈的長槍,而這樣的散彈型式的長槍殺傷力很大,持有它已經逾越了原住 民供作生活工具用的範圍。所以法官認為本案的土造長槍已具有殺傷力,因此論罪科刑〪

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r]

參觀回校後,請學生兩兩一組,用三感(眼 睛看、鼻子聞、手觸摸) 討論、紀錄並說 出觀察營林俱樂部的地理位置及特徵,同 時提醒聆聽發表者的內容及意見,發表自 己贊同與否,並說出理由,增進生活-E-B1

實施年級 一年級 總節數 共 1 節,40 分鐘 單元名稱

音樂賞析 Staff(staff notation)五線譜、measure 小節、note 音符、beats 節拍、major 大調、minor 小調、treble clef 高音譜記號、bass clef 低音譜記號. The music makes

六年級課程主要引導學生綜合應用一至五年級習得的技巧與能力,與同儕合作,共同解決日

採取講學結合。此外,除了國語文方面,由於《西遊記》為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為承載悠遠歷史

教師總結:乘法的規律在正方形的百數表中,呈 現出整齊的分布,將乘法的數字規律呈現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