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焦慮者對表情的辨識:閾下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性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社會焦慮者對表情的辨識:閾下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性之影響"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社會焦慮者對表情的辨識:

閾下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性之影響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in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The Effect of Congruency between Subliminal Emotional Context and Facial Expressions

洪國倫 Kuo-Lun Hung

指導教授:張素凰博士

Advisor: Sue-Hwang Chang, Ph.D.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June, 2016

(2)

致謝

謝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論文的產生。謝謝我的指導 教授張素凰老師,不論是在專業課程的學習、臨床實習,乃至論文的撰寫、研究 的執行,都受到老師相當多的照顧與指導。謝謝老師教導我們發揮同舟共濟的精 神,在您不遺餘力地協助之下,我們四個人都能同時順利完成論文,在學術研究 的方面也好,在為人處事方面也好,都從您身上學到許多,同時也對老師敬佩萬 分。謝謝許文耀老師及卓淑玲老師在口試時給予的諸多建議,使我能夠更深入地 去探討許多議題,也讓這篇論文的內容更加完整。謝謝同實驗室的夥伴們,在研 究所的這幾年,受到你們非常多的幫助,四個人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的時光,相 信將來定會成為美好的回憶。也謝謝研究所的所有同學們,和你們一起上課、玩 耍,讓求學的日子更加充實快樂。謝謝學長姊的建議與協助,循著你們的軌跡,

讓我在努力的過程中更加堅信自己能夠做到;也謝謝學弟妹們適時的幫忙,希望 未來有機會我也能給予你們協助。謝謝所有參加本研究的受試者們,感謝你們願 意提供寶貴的資料給我們,在和你們互動的過程中,實驗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從 你們身上我也學到很多。謝謝在實習那年所有指導我的老師、督導們對我的包容 與肯定,能夠跟著老師和督導們學習及討論,是件幸福的事情。也謝謝和我一起 實習的好夥伴們,彼此互相學習與成長,讓我知道在實習的路上並不孤單。謝謝 在醫院遇到的醫師、護理師、師父、志工以及所有醫護人員們,在實習的時候能 夠和不同專業領域的你們交流,使我受益匪淺。最後,謝謝我親愛的家人,一直 以來承蒙你們的照顧了,在求學的這段期間,謝謝你們不斷鼓勵與支持我、給予 我許多建議和協助,也讓我能相信自己內在的可能性,盡自己所能地完成學業。

研究所四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很快我也將邁入人生的下個階段,再次感謝所 有的幫助過我的人,因為有你們,我才能擁有這段豐富的人生體驗,同時也期望 自己在將來,能夠像你們一樣,成為對他人有所幫助的人。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焦慮者在社交情境中辨識表情時,是否會自動化地受到 情緒脈絡(如在場其他人的表情)與目標表情之間一致性的影響,造成和一般人 在辨識方面的差異。認知模式假設社會焦慮者在社交場合中,自我的負向基模會 被激活,對於社會威脅刺激會較為警覺,並可能導致負向解釋偏誤(Clark & Wells, 1995; Rapee & Heimberg, 1997),造成對表情的誤解。而實際上表情常伴隨其他 情緒線索出現,對這些脈絡的訊息處理也可能是左右表情判斷的關鍵因素。Fazio、

Sanbonmatsu、Powell 與 Kardes(1986)在促發實驗結果發現,當目標和促發項 之情感價性一致時,受試者的反應時間較不一致時短,稱之為情感促發效果。根 據此一原理,本研究採用閾下刺激促發實驗,在受試者辨識目標表情前,呈現另 一張與目標種類一致/不一致的閾下表情照片作為促發項,以探討情緒脈絡對於 表情辨識的影響。本研究為 3×2×5×2 之四因子混合設計,受試者間變項為社會 焦慮組別(高社會焦慮組、類廣泛性焦慮症組、一般組),以及社會焦慮情境操 弄(虛擬演講組、放鬆組),每組各 20 人,一共 120 位受試者;受試者內變項 為表情種類(快樂、中性、生氣、厭惡、輕視),以及促發項與目標項之一致性

(一致、不一致)。本研究之依變項為表情辨識之正確率、反應時間,以及錯誤 率,此外,本研究並進一步分析錯誤之傾向。研究結果顯示,在正確率方面,一 般組在放鬆情緒下,不一致嘗試的正確率較一致嘗試高,高社會焦慮組則無此現 象。在虛擬演講情境操弄下,一般組及高社會焦慮組在一致嘗試的正確率皆較不 一致嘗試時高,顯示了情感促發效果。在反應時間方面,虛擬演講組的受試者在 判斷不一致嘗試所花費的時間顯著高於一致嘗試,放鬆組在一致或不一致的嘗試 中則無差異,且在一致嘗試中,虛擬演講組的反應時間短於放鬆組。在錯誤傾向 方面,則發現高社會焦慮組將輕視辨識為快樂的比例較其他組高。研究結果進一 步指出,高社會焦慮組在放鬆操弄下,由於實驗過程亦為社交情境,可能因此仍

(4)

感到些許焦慮而使認知資源不足,無法如一般組有足夠的認知資源將與目標不一 致的情緒線索整合比較,輔助其對目標表情的判斷。根據本研究結果,相關的臨 床介入可以運用正念等方式,協助社會焦慮者將注意力平均分配在目標以及周圍 的情緒脈絡上,以不批判的態度去單純感受這些訊息,俾能有更多的認知資源可 以運用,將不一致之線索整合,進而提升表情辨識正確率,以利於後續社交活動 的進行。

關鍵詞:社會焦慮、表情辨識、情緒脈絡一致性、閾下情感促發

(5)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in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The Effect of Congruency between Subliminal Emotional Context and Facial Expressions

Kuo-Lun Hung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congruency

between emotional context (e.g., others’ expressions) and target expressions would automatically influences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 Cognitive models assumed that expose to social context would activate negative self-schema in high social anxiety individuals, which might lead to hypervigilance to related social threat stimuli, as well as negative interpretive biases (Clark & Wells, 1995; Rapee & Heimberg, 1997) and consequently contribute to misunderstandings of others’ expressions. Facial expressions often include other contexts in real life, which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Fazio, Sanbonmatsu, Powell, & Kardes (1986) defined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as when the targets and primes share same value of evaluations, the individuals’ response times would be shorter than when the targets and primes are incongruent. Inspired by these findings and theories, the present study

(6)

adopted the priming paradigm, by presenting subliminal expressions (primes) prior to targets,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contexts in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recruited 120 participants, with high social anxiety, high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controls being 40, respectively. A 3 × 2 × 5 × 2 mixed design was performed with group and situation (speech and relax) being the between-subjects factors, and category of expressions (happy, neutral, angry, disgust, and contempt) and congruency (congruency and incongruency) being the within-subjects factor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accuracy, response time, error rate, and error tendency.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Under relax condition, the accuracy for the control group in incongruent tria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gruent ones, but the socially anxious group did not show this effect. Under speech condition, bo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ocial anxious group made more mistakes in incongruent trials than congruent ones, indicating the effect of affective priming. The reaction time analysis displayed that under speech condition, it took longer to react in incongruent trials than in congruent ones, while relax group showed no difference of reaction time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trials. Moreover, among all the congruent trials,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spee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relax group. Analysis of error tendency showed it was more likely for socially anxious participants to misjudge contempt as happy expression than other groups did. The

(7)

current research inferred that since the experiment itself require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socially anxious participants in the relax group might still get a little anxious, and hence, didn’t have sufficient cognitive resources to integrate incongruent emotional contexts into their judgment process of facial expressions.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future interventions may include elements such as ”mindfulness” to help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to mindfully aware the target and related emotional cues, and to experience these feelings nonjudgmentally, such that they can integrate these cues and make precise evalu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which may be the first step to subsequent social interactions.

Keywords: social anxiety,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emotional context

congruency, subliminal affective priming.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社會焦慮 ... 2

第二節 社會焦慮之認知模式 ... 4

第三節 表情的作用與意義 ... 6

第四節 與表情有關之社會焦慮研究 ... 8

第五節 情感促發效果 ... 15

第六節 影響社會焦慮者對表情辨識之訊息處理偏誤 ... 18

第七節 可能的研究議題 ... 21

第八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 2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參與者 ... 2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28

第三節 實驗設計 ... 3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37

第三章 研究結果

... 39

第一節 參與者特徵描述統計 ... 39

第二節 情緒操弄檢核 ... 41

第三節 表情辨識正確率分析 ... 45

第四節 反應時間分析 ... 58

第五節 錯誤傾向分析 ... 63

第四章 討論

... 65

第一節 結果討論 ... 65

(9)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7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 80

參考文獻

... 84

(10)

表目次

表 1:與社會焦慮有關之研究表(節錄自 Machado-de-Sousa 等人(2010)之回顧研究)

... 8

表 2: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各細格之人數與性別分布 ... 27

表 3:促發項與目標項刺激材料之多數類別一致性與強度表 ... 32

表 4:促發項與目標項配對表 ... 33

表 5:不同焦慮組別在各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之描述統計 ... 41

表 6:各量表得分之相關 ... 41

表 7:時間 ×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各組別在負向情緒總分之平均數(標準差) ... 42

表 8:時間 ×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在負向情緒總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2

表 9:時間 × 情緒操弄在負向情緒總分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4

表 10 時間×焦慮組別在負向情緒總分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5

表 11:表情種類 ×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 × 一致性各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平均數與標 準差 ... 47

表 12:一致性 × 表情種類 × 情緒操弄 × 焦慮組別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 48

表 13:一致性 × 情緒操弄 × 焦慮組別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交互作用檢定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49

表 14:一般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50

(11)

表 15:高社會焦慮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單純主要效果檢

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16:放鬆組中,一致性 × 焦慮組別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17:實驗後對於目標項及促發項之表情評量多數類別及一致性表 ... 55

表 18:促發實驗各組別正確率與前置研究篩選目標刺激一致性之比較表 ... 56

表 19:一致性 × 表情種類(3) × 情緒操弄 × 焦慮組別在辨識正確率之四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58

表 20:表情種類 ×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 × 一致性各組在反應時間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9 表 21:一致性 × 表情種類 × 情緒操弄 × 焦慮組別在反應時間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0

表 22: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反應時間之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2

表 23:不同焦慮組別在判斷錯誤時回答種類及次數(百分比)統計表 ... 64

表 24:在一致及不一致嘗試中判斷錯誤的偏向次數及百分比表 ... 64

表 25:研究結果一覽表 ... 65

表 26: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4

(12)

圖目次

圖 1:Rapee 與 Heimberg(1997)之認知模式 ... 5

圖 2:節錄自 Heinrichs 與 Hofmann(2001)之認知偏誤流程圖 ... 20

圖 3:閾下促發之表情判斷作業程序示意圖 ... 36

圖 4:研究流程示意圖 ... 38

圖 5:時間 × 情緒操弄在負向情緒總分之交互作用圖 ... 43

圖 6 :時間 × 情緒操弄在負向情緒總分之交互作用圖 ... 45

圖 7:一般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交互作用圖 ... 50

圖 8:高社會焦慮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交互作用圖 ... 51

圖 9:放鬆組中,一致性與焦慮組別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交互作用圖 ... 52

圖 10:各表情種類之辨識正確率圖 ... 53

圖 11: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反應時間之交互作用圖 ... 62

圖 12:各表情種類之反應時間圖 ... 63

圖 13: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交互作用圖 ... 74

(13)

第一章 緒論

社會焦慮(social anxiety)者在面對社交情境時,常因為害怕自己的特質會 被他人仔細審視,而沒有辦法直接地面對面與他人接觸。舉凡在公眾面前演講、

與陌生人對話等等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情境,社會焦慮者可能都擔心自 己被負面地評價,需要強忍著焦慮、身體上的不適感去進行,有時甚至選擇逃避 這些場合,其在生活功能層面受影響甚鉅。而在人際間面對面的接觸,除了談話 的內容會透露出對他人的評價外,非語言的表達也在人際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非語言的表達中,表情佔有很高的比例,某些情況下甚至能傳達比語言更多的 訊息(Ekman, Friesen, & Ellsworth, 1972)。因此社會焦慮者若在辨識他人表情 時產生了誤解,認為他人對自己給予不好的評價,可能就會產生強烈的焦慮。基 於此一假設,過去亦有學者針對社會焦慮者在表情辨識上是否與一般人相同進行 研究,但所採取的派典常僅侷限於表情本身的辨識,而忽略情緒脈絡可能對表情 辨識造成的影響。在實際生活中,表情往往亦伴隨著其他因素呈現,包括在場其 他人的情緒、整體情境的氣氛等。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當事人在判斷表情時受到 影響,而且,這現象的產生有時甚至是自動化的歷程(Zajonc, 1980),亦即在 不經意的情況下左右了當事人對表情的辨識。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實驗的操弄,

探討社會焦慮者在辨識表情時,是否容易受到閾下(subliminal)的其他表情刺 激的影響。在緒論當中,本文將依序探討社會焦慮及其認知模式、表情的作用與 意義、與表情有關之社會焦慮研究,並進一步探討影響表情辨識之情感促發效果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閾下情感促發效果,以及影響社會焦慮者的表情辨 識之可能機制。

(14)

第一節 社會焦慮

有關社會焦慮的現象的描述,最早可能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 Hippocrates 的紀載:「他不敢進入群眾之中,因他害怕可能被誤解、被羞辱,或是因為自己 的言詞、行為而出糗,他認為每個人都在觀察他」。直到 1903 年,法國心理學 家 Janet 首度提出社交情境畏懼症(phobie des situations sociales),用來描述演 說、表演時會害怕別人在觀察他的病人(Heimberg, Liebowitz, Heckelman, &

Schneier, 1995)。在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APA, 2013),將原先 在 DSM-IV-TR(APA, 2000)中作為括號內替代名稱的社會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取代原本的社會畏懼(social phobia),成為主要診斷名稱。

此一變動的理由為「社會畏懼」給人有錯誤的印象,認為是比較少見且不影響生 活功能的,而「社會焦慮疾患」則更能夠被人重視,且反映社會焦慮此一廣泛的 現象(Heimberg et al., 2014)。而另一個明顯於 DSM-IV-TR 不同之處在於,DSM-5 將診斷標準中的「害怕遭羞辱、困窘」的情境擴大為「害怕行為或症狀受到他人 的負向評價」,顯示害怕負面評價對於社會焦慮疾患形成及維持的重要影響。下 文將就此一害怕負向評價的症狀做更深入的描述與探討。

害怕受到他人負向評價是社會焦慮者的重要特徵之一(APA, 2013)。社會 焦慮者對於被負向評價感到恐懼,因為這會驗證了他們對自己的負向看法,而這 對他們來說是糟糕並且難以忍受的。在需與人面對面接觸的社會互動情境中,更 是增加被評價的機會,因此社會焦慮者在此情境下會感到極度恐懼,從而出現更 多可能被負向評價的生理狀態或行為,形成惡性循環。

(15)

Watson 與 Friend(1969)依據此一觀點編製了害怕負向評價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 FNE),其測量的構念包括了被負向評價時是否感到焦 慮,是否逃避被評價,以及認為自己是否會被負向評價。爾後有關社會焦慮的研 究也常採用此一量表,也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其心理計量的特性(Orsillo, 2001),

驗證了對負向評價的恐懼為社會焦慮疾患中相當重要的因素。

根據 DSM-5(APA, 2013)的診斷準則,社會焦慮疾患必須符合下列幾項:

(A)針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會情境,產生明顯的害怕或焦慮。例 如:社交互動、被注視,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B)害怕自己的行為或呈現的 焦慮症狀會導致負面的評價。(C)暴露於此社會情境幾乎必然引發恐懼或焦慮。

(D)逃避社會情境,或懷著強烈焦慮或痛苦而忍耐。(E)害怕或焦慮與社交 情境造成實際威脅由社會文化層面來看,是不成比例的。(F)這種害怕、焦慮 或迴避通常持續至少 6 個月。(G)嚴重影響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

與害怕負向評價相呼應,Moscovitch(2009)認為社會焦慮者可能與自覺「自 我有關的特質缺損」有關聯,例如:自覺缺乏社交技巧、自覺無法控制外在的焦 慮表現(即害怕焦慮情緒被他人發現)、自覺外表有缺陷、以及自覺有性格方面 的缺陷等。當環境需要仔細檢視或評價他們時,他們便會擔心這種特質被暴露出 來,因而產生焦慮。例如在進行公眾演講的活動時,會擔心別人覺得他演講的內 容不好,擔心別人聽到他的聲音在顫抖、額頭冒汗,擔心他的外表不合宜等,使 得焦慮上升,甚至無法忍受。

事實上,上述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常見到,而並不只是發生在社會交 慮疾患患者身上,這顯示了社會焦慮的特質在非臨床患者上也可以被觀察到,而 當這些焦慮過於嚴重時,才將其診斷為社會焦慮疾患。Rapee 與 Spence(2004)

認為社會焦慮應被視為一種連續向度的概念,從完全沒有社會焦慮,到正常的社

(16)

會焦慮但不影響表現,接著是低程度的害羞伴隨某些焦慮與逃避的行為,一直到 具有極度恐懼且社會疏離的社會焦慮。因此,本研究的樣本雖然是高社會焦慮的 大學生,而非臨床病患,但根據此一社會焦慮連續向度的概念,本研究的研究結 果推論或應用到臨床樣本上,仍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社會焦慮者對於負向評價之懼怕,可能使其害怕或遠離社會情境,造成日常 生活功能受到嚴重影響。了解形成此種懼怕的來源與機制對後續的研究相當重要,

下文將針對社會焦慮之認知模式,探討社會焦慮可能的形成與維持之重要因子。

第二節 社會焦慮之認知模式

Clark 與 Wells(1995)將社會焦慮的核心,懼怕,視為社會焦慮者對自己的 負向信念或認知基模,其形成的來源可能有下列三種:(1)設立異常高的社會 表現標準,若沒有達到自己所設的標準,則會有不舒適或焦慮的感覺,然而這些 標準通常都是一般人難以符合的。(2)對於社會評價的制約化信念。這類型的 例子就像是「如果我做錯事(或表現出焦慮),別人一定會拒絕我」、「別人如 何看我就表示我一定就是那樣的人」等等,社會焦慮者在被評價之後,馬上就會 產生制約化的負向自我信念。(3)非制約化的對於自己的信念,此即為對自己 的負向認知基模,例如「我是糟糕的」,「我是不被接受的」等等。但相對於憂 鬱症模式下穩定的自我負向基模,社會焦慮者這種負向信念通常只有在社交場合 中才會被激活。因此,若是情境或作業要求未涉及被評價及與他人互動,社會焦 慮者的表現與在基模被激活時應有所不同。

Rapee 與 Heimberg(1997)提出另外一種社會焦慮疾患可能的認知模式,如 圖 1 所示。社會焦慮者察覺到有觀眾之後,會形成內在的自我表徵,而除了過去

(17)

的經驗會影響自我表徵之外,個體對自己的外表和行為的監控可能也是自我表徵 的來源。個體會在事件剛開始時便將來自長期記憶中的自我意象,整合近期內的 資訊,如頭髮有沒有整理好,有沒有流汗,他人給予的回饋等形成新的表徵。在 形成自我表徵之後,個體會將其和自己所評估到別人的預期進行比較,進而判斷 受到負向評價的機會和結果。當機會越高的時候,個體就會產生越高的焦慮,而 這些焦慮又會回頭去改變個體的自我表徵,形成一個迴圈。社交焦慮症患者不斷 地重複這個迴圈,使得自我表徵越來越因為焦慮而變得扭曲,焦慮也因為負向的 自我意象而更加上升,在還未完全進入社交事件之前,如只看到他人的表情時,

就可能已經到達相當高的程度,以至於社交焦慮症患者需要強忍焦慮甚至是逃避 這個情境。

圖 1:Rapee 與 Heimberg(1997)之認知模式

從 Rapee 與 Heimberg(1997)的認知模式可以看出,察覺到「觀眾」的出 現與否,對於社會焦慮者的焦慮啟動是不可或缺的因子。同時為了和內在表徵做 比較以評估被負向評價的可能性,社會焦慮者也會將注意力資源分配至偵測外在

(18)

可能的威脅,或是可能被負向評價的線索。值得注意的是,此一「觀眾」的構念 並不局限於一般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關係,而是指在該情境中任何可能察覺到個 體外表或行為的存在。舉例來說,在演講比賽的場合當中,不只是評審可能對社 會焦慮者形成威脅,台下聽眾的反應,乃至其他與評分無關之工作人員的行為舉 止,都可能使社會焦慮者察覺到威脅。而在社交情境中,會透漏出評價線索的常 是這些觀眾的表情(Mehrabian, 1972),顯示表情在社會焦慮者的認知歷程之中,

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下文將就表情的社會作用與意義進行文獻回顧。

第三節 表情的作用與意義

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往往並不只有語言表達的內容會透露出當事者的情緒與 評價,甚至有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也能夠透過表情傳達(Ekman, 1972)。

從表情的呈現中,我們可能可以推測是何種前置事件導致表情的產生、產生表情 者的想法與認知、產生表情者可能的後續行為,以及其情緒狀態(Ekman, 1972)。

舉例來說,當負向自我基模被激發的個體在面對表情時,可能從其中推論出「他 會有那樣的表情,一定是我表現得不好」、「他的表情一定是覺得我很糟」、「他 一定會給我負面的評價」,以及「他的表情一定是不高興了」等,使得自己更加 焦慮。從此一觀點來看,在人際互動中表情辨識的差異,便可能造成後續截然不 同的認知運作歷程,進而影響個體本身的情緒狀態。因此,探討社會焦慮者在表 情辨識上是否和一般人有差異,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Darwin(1872)從生存演化的觀點,依據表情的作用原理將基本表情歸類於 八大類,即痛苦、悲哀、快樂、不快、憤怒、厭惡、驚奇和害羞。Ekman(1972)

承襲此一觀點,認為人類為適應生存演化出至少六種基本情緒,包括快樂、悲傷、

生氣、害怕、厭惡與驚訝。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快樂以外,其他的基本情緒皆為

(19)

負向的情緒,這可能是由於自然界的環境中存在眾多威脅,負面的情緒能夠有助 於我們避開這些危險的環境,給予我們警告,有利生存。例如快樂和獲得有利於 生存的物品有關,悲傷是重視的東西的失去,生氣是受到了阻礙,害怕是生存受 到了威脅,厭惡是對於食物的抗拒,驚訝是對未預期的狀況的反應,輕視則是表 示對侵犯者的不重視(Darwin, 1872)。

而除了對事件或外在刺激的反應之外,各種表情也可能有不同的社會功能,

例如親近及社會疏離的作用(Fischer & Manstead, 2008)。在社會親近方面,快 樂能讓人聯想到更多的正向特質與認同,達到促使關係緊密的功能;而在社會疏 離的方面,對某個人生氣,代表生氣者想要某個人的行為改變或是某種程度的掌 控他(Fischer & Roseman, 2007),這也意味著被生氣的對象必須道歉,或是停 止他正在做的事情。其他如:厭惡表示對被汙染物對象的排斥,不願意或避免與 其接觸。輕視則通常意味著拒絕,目的是為了讓被輕視者了解自己是一文不值的,

藉以凸顯輕視他人者的社會地位,因此輕視也常導致被輕視者受到社會排斥。

而在 Ekman(1972)認為的六種基本情緒中,悲傷除了是對失去重視東西的 反應,或是對受挫經歷的反應外,也可能是感到孤單、被拒絕,或是對自我不滿 足的表現;驚訝則是對未預期狀況的反應,會打斷正在進行的情緒,或是情緒- 認知歷程,讓個體準備面對新的改變(Plutchik & Kellerman, 1980)。以上的情 緒皆與給予評價的關聯性較小;而害怕則是對威脅或危險的感知,或是對不確定 性的焦慮感受。雖然害怕在與社會焦慮相關的文獻中常被提到,但害怕較屬於是 社會焦慮者本身在面對社交互動中遇到威脅時所產生的反應,或是驅使其逃離社 會情境的因子,與他人透露出對社會焦慮者的評價亦較無關聯。綜合上述,由於 本研究探討的焦點之一在於社會焦慮者對他人和評價有關之表情辨識,因此將排 除悲傷、驚訝以及害怕三種表情。另外,輕視表情雖並非為 Ekman(1972)定義 的基本表情,相較而言較為複雜,但考量到上述輕視表情具有的社會排斥及拒絕

(20)

作用,對於社會焦慮者可能具有相當程度的評價,是值得探討的臉孔議題。最後 本研究所選擇的表情刺激材料為下列五種:快樂、中性、生氣、厭惡,以及輕視,

其中快樂為正向表情,生氣、厭惡以及輕視則為負向表情,皆帶有評價之意味。

相對地,中性表情不帶有評價,在本研究中做為刺激材料的控制,並探討社會焦 慮者是否會有將中性表情錯誤辨識為正向或負向表情的傾向,將於本章第六節詳 加描述。

第四節 與表情有關之社會焦慮研究

由於表情在社交互動中能透露出許多訊息,因此在與社會焦慮有關的研究中,

表情也常做刺激材料被使用。Machado-de-Sousa 等人(2010)回顧過去 40 篇與 表情有關之社會焦慮研究,其中多數研究採用之實驗作業為與注意力相關之作業,

以及表情辨識作業。其結果普遍發現社會焦慮者對於表情會產生負向偏誤,包括 逃避負向表情以及錯誤標定負向表情,但也有其他研究顯示社會焦慮者對於負向 表 情 之 辨 識 正 確 度 較 高 , 且 對 負 向 表 情 有 較 好 的 記 憶 。 表 1 為 節 錄 自 Machado-de-Sousa 等人(2010)對於過去研究的整理表,而針對研究結果的不一 致,可能導因於使用不同的研究派典及取向,下文將對過去研究者較常關注之議 題及使用的派典與結果進行文獻回顧。

表 1與社會焦慮有關之研究表(節錄自 Machado-de-Sousa 等人 (2010) 之回顧研究)

與社會焦慮者有關之研究表(節錄自 Machado-de-Sousa 等人(2010)回顧研究)

參考文獻 樣本 刺激 結果

Simonian 等人

(2001)

治療中的社會 焦慮症小孩

表情照片 社會焦慮症小孩對表情辨識 正確率普遍較低

(續下頁)

(21)

參考文獻 樣本 刺激 結果 Mullins 與 Duke

(2004)

大學學生 DANVA 社會焦慮程度和表情辨識正 確度無顯著相關,但會影響 反應時間

Philippot 與

Douilliez(2005)

符合社會焦慮 診斷之病患

JACFEE 在辨識精確度、強度及回答 困難度上,和一般組無差異 Joormann 與 Gotlib

(2006)

治療中的社會 焦慮症患者

PFA 社會焦慮症患者在強度較低 的時候,即可辨識出生氣表 情

Montagne 等人

(2006)

治療中的社會 焦慮症患者

BFRT 社會焦慮症患者對於生氣和 厭惡等負面表情較不敏感 Silvia 等人(2006) 高社會焦慮的

大學生

PFA 高低社會焦慮組別在辨識生 氣及悲傷表情上,反應時間 無差異,但高社會焦慮組辨 識快樂表情需要較長時間 Hunter 等人

(2009)

高社會焦慮的 大學生

DANVA 高社會焦慮者對表情的辨識 較精確

有關注意力的研究

注意力在社會焦慮中被廣泛地研究,當中最常使用的派典之一為 Stroop 作 業。Stroop 效應之基本原理為當判斷目標與周遭刺激相融時,會加速判斷的速度;

反之不相融時則會干擾反應,使反應時間變長。利用此原理,許多學者以情緒性 Stroop 作業以不同顏色呈現負向威脅字詞,結果發現社會焦慮者易受到社會負向 威脅刺激干擾使反應時間變慢(Maidenberg, Chen, Craske, Bohn, & Bystritsky, 1996; Mattia, Heimberg, & Hope, 1993),顯示社會焦慮者對社會威脅刺激有較多

(22)

的注意。

另一種常被使用的派典為點偵測(dot-probe)作業,其方法是透過同時呈現 中性刺激與威脅刺激之後,請受試者判斷點的位置,藉以了解受試者的注意偏誤 情形,如是否有過度警覺(hypervigilance)、轉移困難(disengagement difficulty)、

或是逃避(avoidance)刺激的偏誤。過去學者利用點偵測作業,發現社會焦慮者 對於具社會威脅的刺激,如生氣的表情等,會出現過度警覺之偏誤 (Mogg, Philippot, Bradley, 2004),但也有其他的學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發現社會焦慮 者對於具社會威脅的刺激產生逃避的反應(Chen, Ehlers, Clark, & Mansell, 2002),

或是轉移困難的現象(Amir, Elias, Klumpp, & Przeworski, 2003)。

為了進一步了解社會焦慮者在面對社會威脅刺激的注意偏誤情況,Garner、

Mogg 以及 Bradley(2006)使用眼動監測(eye-movement monitoring)的技術,

觀察同時呈現威脅表情(如生氣)及其他表情時,受試者之眼動情形。研究結果 顯示社會焦慮者在面對具社會威脅表情時,呈現警覺-逃避(vigilance-avoidant)

的模式,即較快地注意到社會威脅表情,但維持的時間短,隨即對社會威脅表情 產生逃避之現象。同樣的,為了探討社會焦慮者對於威脅刺激臉孔的注意力偏誤 情形,曾孟頤(2009)發現,當社會焦慮者接受焦慮情緒誘發程序時,對於威脅 刺激呈現警覺-逃避現象;而在接受中性情緒誘發程序時,對威脅刺激則產生了 警覺-難以轉移的現象。梁記雯(2011)使用眼動監測的技術,更細緻的探討社 會焦慮者對各種表情的注意力偏誤歷程。她進一步發現,社會焦慮者對於生氣的 初始注意時間明顯高於控制組,其研究結果亦顯示高社會焦慮者對於威脅刺激可 能有注意力脫離困難的現象,同時亦可能缺乏對於正向刺激的注意。

(23)

有關表情辨識的研究

除了注意力偏誤之影響外,過去學者也發現社會焦慮者對於表情本身的辨識 亦有偏誤產生,但研究結果卻有不一致的地方,詳見 Machado-de-Sousar 等人

(2010)的回顧,或見本文表 1。例如 Simonian 等人(2001)以在治療中的社會 焦慮症小孩為受試者,發現他們普遍在表情辨識上的正確率較低,特別是較難區 分及正確辨識快樂、悲傷,以及厭惡,顯示社會焦慮者在表情辨識上有所缺陷。

而以治療中的社會焦慮患者為樣本,Montagne、Schutters、Westenberg 與 Haan

(2006)也發現他們對於生氣和厭惡等負面表情較不敏感。但同樣以治療中的社 會焦慮症患者為參與者,Joormann 與 Gotlib(2006)卻發現,他們在刺激強度較 低的時候就可以正確地辨識出生氣的表情,可能與為了要能及早採取安全行為,

如逃避社會評價等的焦慮情境有關。

進一步以生理指標的方式觀察社會焦慮者在看到表情時產生的變化,

Tsunoda 等人(2008)在研究中呈現屏蔽背景之閾下表情,發現高社會焦慮者對 閾下之害怕表情比對快樂表情有較高的膚電反應,且在閾下害怕表情中,高社會 焦慮者之膚電反應較控制組高。其他研究亦有類似發現,例如當高社會焦慮者在 面對眼睛直視著自己的表情時,相較於控制組心跳加速得更快(Weiser, Pauli, Alpers, & Mühlberger, 2009)。這些研究顯示社會焦慮者即使是在不經意的情況 下,也可能受到他人表情影響,激發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標,並干擾後續行為。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時,表情通常不會單獨呈現,而是常伴隨著其他情境線索 的刺激一同出現,且這些線索都可能影響觀察者對於表情的辨識。這些線索包括 呈現表情者的談話內容、語調、肢體動作、觀察者對呈現者所處情境的了解 (Carroll & Russell, 1996),以及在場他人的表情及情緒等。過去亦有學者依循此 一觀點,在辨識目標表情之前,以各種不同之方式呈現脈絡,來探討情緒脈絡對

(24)

於表情辨識之影響,以增加外化至實際情況的生態效度。接著,本文將回顧過去 有關的研究。

有關情緒脈絡影響表情辨識的研究

Carrol 與 Russsel(1996)為了探討情緒脈絡對表情辨識之影響,在開始判 斷表情之前,先呈現一段由文字敘說的故事,再請受試者辨識目標的表情,結果 發現表情辨識確實受到先前呈現故事所隱含之情緒影響。例如在一個帶有害怕情 境的故事之後,呈現一張生氣的表情,受試者有很高的比例將該表情辨識為害 怕。

而 Righart 與 De Gelder(2008)也以背景和表情同時呈現的方式,探討情緒 脈絡與表情一致性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在環境髒亂的圖片中央呈現一張厭惡的表 情,或是在都是花朵的圖片中呈現厭惡表情,探討受試者對目標表情判斷的正確 度以及反應時間。其結果發現當背景與表情一致時,受試者的反應速度較快,也 較正確,不一致時則反應速度變慢,也較容易出錯。

綜合上述兩個研究來看,情緒脈絡所影響的不僅僅是表情辨識的正確與否,

甚至會使辨識的結果朝情境的內容或價性(即正向或負向)移動。同時脈絡若與 要判斷的目標表情不一致時,也會造成干擾,使反應速度變慢,產生類似於 Stroop 效應的結果。與此相似的,Beall 與 Herbert(2008)為了比較情緒文字和表情辨 識的自動化歷程,他們將文字及表情同時呈現,並要求受試者專注在文字或是表 情的判斷上,結果發現不論在文字或是表情上,都出現了干擾的效果。研究結果 更進一步指出,在判斷文字時受到的影響比判斷表情時更大,具體言之,當文字 和表情不一致時,相較於控制試驗(只呈現文字或表情),受試者判斷文字所需 的時間較判斷表情的時間長,顯示表情的判斷為較自動化的歷程。

(25)

Ovaysikia、Tahir、Chan 與 DeSouza(2011)重複近似 Beall 與 Herbert(2008)

的研究方式,卻發現完全相反的結果,即判斷表情受到的影響較文字大。Ovaysikia 等人(2011)也對此提出了解釋,認為是刺激呈現時間不同,文字擺放位置及顏 色不同所造成的差異。但無論中間的歷程為何,這兩個研究都再次為情緒脈絡對 表情辨識的影響提供了支持的證據,兩者也都發現當脈絡與表情一致時,反應速 度變快,也較正確。

張又文(2011)進一步探討情緒一致性效果,為了避免文字對表情產生遮蔽,

她採用了 Lindquist、Barrett、Bliss-Moreau 與 Russell(2006)促發作業(priming task)的派典,先後呈現文字(促發項)與表情(目標項)圖片,並要求受試者 判斷表情前,大聲複誦三次情緒文字,以達到情緒線索的操弄。在張又文(2011)

的研究中,更進一步加入了高/低社會焦慮組別的變項,試圖了解社會焦慮者和 一般人在情緒線索的影響之下,是否會有不同反應。其研究結果發現不論組別,

皆產生情緒一致性的效果,亦即在文字與表情一致時,有較短的反應時間。該研 究也發現,低社會焦慮組較容易受到文字線索的影響而使表情判斷正確率下降,

換言之,高社會焦慮組較能夠針對表情本身做反應。張又文(2011)推論這可能 是由於高社會焦慮者傾向於注意他人負向評價,而忽略外在情緒線索之影響導致。

此外,與過去研究不同的是,在該研究中高社會焦慮者傾向將輕視表情辨識為中 性表情,可能反映其對於社交互動中的期待(張又文,2011)。

然而我們平時在判斷表情中,最常出現的情緒脈絡或許不單只是文字,而是 周圍其他人的表情。Russell 與 Fehr(1987)發現在判斷中性表情價性前呈現另 一表情,該表情會形成定錨點(anchor),影響後續的表情判斷。例如先前呈現 的表情(促發項)為快樂的表情時,會使受試者將中性表情判斷為悲傷的表情。

Neta、Davis 與 Whalen(2011)則發現閾下情境訊息對於判斷驚訝表情產生情緒 一致性效果,例如呈現快樂表情作為閾下情緒脈絡時,受試者會將驚訝的表情辨

(26)

識為較正向的表情。他們認為可能由於驚訝表情本身隱含著正向或負向訊息,需 要仰賴於外在訊息作為判斷依據,因此判斷時會往與促發項相同的價性移動。與 此情緒一致性效果相符,Mumenthaler 與 Sander(2012)進一步將社會評估的線 索納入考量,同時在畫面中央呈現目標表情,和在畫面旁呈現其他一致或不一致 的表情,並操弄周圍表情的眼神注視方向,要求受試者判斷表情。結果發現當旁 邊其他表情和中央目標表情一致時,可能由於受試者會納入其他評估者(周遭的 表情圖片)的表情線索作為考量,因此能提升生氣、害怕以及快樂的表情辨識,

反之則使受試者受到干擾影響。這些研究結果皆再次顯示情緒脈絡對於表情辨識 的重要性。

由上述文獻的回顧可以看出,情緒脈絡確實會影響表情辨識,具體言之,多 數研究指出當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時,受試者反應速度較快且正確率較高。除此 之外,情緒脈絡亦可能使目標的判斷往脈絡的方向或反方向移動。此一觀點與發 現也提示了社會焦慮者可能並非在判斷表情本身上有偏誤,而是受到情緒脈絡影 響的程度和一般人有所差異,抑或是也有可能同時受到此兩種變項的交互作用影 響。另一方面,針對社會焦慮者如上述的不同認知運作歷程,亦即判斷表情偏誤 或受情境影響,也可能衍生出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治療方向可能在於如何使社 會焦慮症患者盡量不受到情境的影響,干擾他們對於目標表情的判斷,而非讓他 們直接學習辨識正確的表情。因此,了解其中的歷程是具有意義的。為了進一步 解釋情境脈絡對於表情辨識造成影響的機制,下文將針對情感促發效果(affective priming effect)進行文獻探討。

(27)

第五節 情感促發效果

情感促發效果為 Fazio 等人(1986)所提出,此一效果即為「對於目標的態 度或情感判斷,會受到先前呈現的刺激之態度或情感影響」的現象。Fazio 等人

(1986)受到過去研究態度(attitude)所建立的模式啟發,認為物體和評價的連 結存在於記憶中,推論以促發實驗的方式呈現與評價相關的文字時,應也會和傳 統促發實驗一樣影響反應時間與正確率,他們藉此說明態度的自動化激活。舉例 來說,當以「蟑螂」做為促發項的時候,在判斷「厭惡的」為負向詞的反應時間 比判斷「動人的」為正向詞時更短。此一研究派典及其變化也被後續研究者廣為 使用,其中包括以圖片與表情作為刺激材料等,也得到類似的情感促發效果。而 造成情感促發效果的機制為何?下文將就「擴散激發(spreading activation)理論」

以及「反應競爭(response competition)」的觀點進行討論。

擴散激發理論

擴散激發理論是由 Collins 與 Loftus(1975)所提出,他們認為記憶是由複 雜的網絡所組成,一個個的概念由節點(nodes)所表示,而節點之間由聯線(links)

所連接。當某個特定的概念被促發時,便會由該節點沿著聯線擴散激發出去,提 升其他有關連的概念的提取性,也因此,提取其他有關概念的反應時間便會縮短。

以 Fazio 等人(1986)的實驗為例,按照擴散激發理論,當促發項為「蟑螂」時,

蟑螂的節點被激發,擴散至與蟑螂有關的「噁心的」、「骯髒的」、「厭惡的」

等概念,因此在判斷「厭惡的」為何種價性前已被記憶所提取,故反應時間縮短。

反之,「動人的」此一概念節點未被「蟑螂」所激活,因此反應時間較長。因此,

擴散激發理論可能是情感促發效果的機制之一。

(28)

若以擴散激發理論的觀點來說明前述以促發實驗為派典,探討情緒脈絡與表 情一致性的研究,可以發現當促發項激發的節點沿著聯線擴散至有關的概念節點 時,對於目標項的反應時間及正確率皆會受到影響。以快樂為例,當促發項為快 樂表情時,與快樂有關的節點被激活,而非其他表情種類的節點被激活,因此若 當目標項為快樂時,個體在辨識時就能較為快速且正確;反之,當目標項是其他 種類表情時,該表情種類並未被先前呈現的快樂表情所激活,因此反應時間會較 慢,且由於快樂表情及其所激活的其他和快樂有關概念,亦可能影響對於目標表 情辨識的正確率。

反應競爭

相較於擴散激發理論,持反應競爭觀點的學者(e.g., Klinger, Burton, & Pitts, 2000; Wentura, 1999)認為,當一個概念被促發時,會使後續的某種反應路徑被 啟動。亦即當後續判斷目標和促發項一致時,由於反應的路徑已被啟動,因此會 促進對目標價性的判斷。反之,當後續判斷目標和促發項不一致時,為了正確反 應,原先被促發項啟動之反應路徑須被抑制,因此會受到干擾,使反應時間變長。

此一觀點下所認為的情感促發效果和擴散激發理論略有不同,而是和 Stroop 效 果類似,皆是以刺激與刺激間的融合與衝突來說明對反應時間的影響。

上述的理論和文獻回顧再度說明了情緒脈絡對於目標判斷的重要性,亦對釐 清其中的機制有所探討。但實際在辨識表情時,情緒脈絡線索並不一定會有充分 的時間被注視,有時甚至在觀察者無意識的情況下,便自動化地進入訊息處理歷 程。那麼對於判斷者在未察覺到促發刺激時是否同樣會產生情緒促發效果?下文 將針對使用閾下刺激所造成的情感促發效果進行討論。

(29)

閾下刺激與情感促發效果

依循 Fazio 等人(1986)發展出的實驗派典,Hermans、Spruyt、De Houwer 與 Eelen(2003)以圖片為刺激,將促發項的呈現時間縮短並遮蔽,進行閾下情 感促發(subliminal affective priming)。結果發現在閾下呈現的促發刺激會使後 續閾上刺激之情感評價往促發項之情感方向移動,亦即產生「情緒制約(affective conditioning)」效果,例如正向的閾下情緒刺激使判斷目標偏正向。與其相反的,

某些研究也發現了使用閾下刺激作為刺激材料產生了「情緒對比 (affective contrasting )」效果,意指閾下刺激會成為一個參照點,而使得目標刺激的情緒 評價往相反方向移動(陳學志、楊立行,2004)。

為了探討情緒制約及情緒對比作用,陳學志與楊立行(2004)以一系列的實 驗研究「隱式(閾下)刺激對演講者評價之影響」。在其研究的實驗三中發現,

若在評價演講者之前穿插閾下之熟悉臉孔,其引發的情緒反應可能不單只有情緒 本身,還夾雜了對於熟悉臉孔之個人評價、喜好等因素,因而形成定錨點,產生 情緒對比效果,例如在評價之前穿插閾下的正向熟悉臉孔表情,受試者會傾向將 演講者評價為較負向;若在評價之前穿插閾下陌生臉孔,其不確定的情緒感受可 能造成對閾上目標刺激的錯誤歸因,而產生情緒制約之效果,例如在評價之前穿 插閾下的正向陌生臉孔表情,受試者會傾向將演講者評價為較正向。

過去研究發現即使當觀察者未察覺到情緒脈絡線索時,仍然會對表情辨識、

目標評價的時間造成影響,而選用不同的刺激材料或是呈現方式亦會影響其判斷 及評價的結果。但上述的研究對象多採用一般的受試者,較少將社會焦慮程度的 高低作為變項研究,研究之結果未必能同樣地複製在社會焦慮者上。然而根據過 去理論及研究結果,社會焦慮者可能產生訊息處理偏誤,因此社會焦慮者對於目 標表情的辨識,以及促發刺激所造成的影響都可能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故下文將

(30)

探討影響社會焦慮者表情辨識之可能機制。

第六節 影響社會焦慮者對表情辨識之訊息處理偏誤

認知模式假設社會焦慮者的訊息處理對於其疾病的產生和維持是很重要的 因素(Clark & Wells, 1995; Rapee & Heimberg, 1997),其中注意力、記憶、解 釋、心像和判斷歷程在有關社會焦慮者的研究中最常被討論 (Heinrichs &

Hofmann, 2001; Hirsch & Clark, 2004),而其中和表情辨識較有關連的則為注意 力和解釋偏誤。社會焦慮者傾向展現負向注意力偏誤,也就是將注意力放在和社 會威脅有關的刺激,研究大多也都獲得支持的證據(詳見本章第四節)。而回顧 過去有關解釋偏誤的研究,有些研究發現社會焦慮者展現負向解釋偏誤,主觀容 易將模糊的社會刺激認為是具威脅性的(Stopa & Clark, 2000),有些研究則認 為社會焦慮者缺少一般人展現的正向推論偏誤,難以將模糊刺激解釋為正向

(Hirsch & Mathews, 2000)。

若一個人在和他人互動時,需要常常偵測情境中會不會有威脅,同時對於他 人表情都辨識為負向,那麼在社交場合中該個體便會覺得他遭受負向評價的可能 性提高,而使焦慮提升,以致必須強忍或是逃避這樣的情境。社會焦慮者可能就 是透過這樣的歷程使得焦慮持續存在,因此探索注意力以及解釋偏誤對他們辨識 表情造成的影響是重要的。

在注意力偏誤方面,社會焦慮者偏好偵測社交環境中可能之威脅(Beck, Emery, & Greenberg, 1985),特別是當威脅刺激呈現時間短時,會產生警覺現象

(曾孟頤,2009;梁記雯,2011)。而過度警覺威脅,使社會焦慮者更為焦慮,

更易發現威脅之線索。Rapee 與 Heimberg(1997)提出的認知模式更是強調了此

(31)

一注意力資源分配特性造成的結果(詳見本章第二節)。而個體的注意力持續放 在威脅刺激時,就會影響其正在進行的作業表現(Eysenck & Calvo, 1992),這 可能使得社會焦慮者的行為表現受到影響,使得其客觀評價下降,主觀偵測到的 威脅也跟著上升,同時也更加無法準確地對外在環境訊息做有利於自己的解釋。

而過去的理論與研究也顯示,社會焦慮者的注意力偏誤可能涉及對外在威脅 評價刺激的關注,以及對內在線索、自我差距之關注(Heimberg, Brozovich, &

Rapee, 2010; Rapee & Heimberg, 1997; 洪千惠,2013)。對於外在威脅的注意力 資源分配,可能是為了要在環境中盡快地做出反應,是為具有適應性的表現。但 社會焦慮者過度地警覺於外在刺激,並且缺乏抑制的能力將注意力至外在威脅、

評價轉移(Buckner, Maner, & Schmidt, 2010),很可能使得社會焦慮者在判斷表 情時造成干擾。相同地,社會焦慮者在受威脅情境下,也可能為了避免精緻化處 理,造成更多焦慮而逃避刺激(曾孟頤,2009),或是對於內在自我差距過度地 關注(洪千惠,2011),而使他們在辨識表情時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及認知資源可 以做出準確的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依靠他人的表情來作為評價的依據,或是後續採取行 動的參考。例如當我們認為對方的表情是快樂、具有善意的,我們便會認為自己 的行為舉止是合宜的,對方也不會嫌棄自己,甚至在這樣的互動中,可以顯得更 有自信。但倘若我們持續認為對方的表情是生氣、厭惡或是輕視的,便會使我們 覺得受到否定,而不敢踏入這樣的社交情境。然而在現實中,社交情境所給的回 饋不論是語言或是表情常是模糊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樣的誤會同樣的 也會出現在非語言的互動中,且更頻繁地出現在社會焦慮者與人互動的情境中。

過去研究多發現社會焦慮者具有負向解釋偏誤,而產生此解釋偏誤的原因可 能和注意力偏誤密不可分。根據 Clark 與 Wells(1995)的認知模式,由於社會

(32)

焦慮情境使個體的負向自我基模被激發,將注意力放在內在線索,且忽略對外在 刺激之準確判斷,以致於個體覺得受到外在的負向評價。Beck 等人(1985)亦 提到當個體的注意力多放在找尋外在具威脅之刺激(注意力偏誤)時,則易產生 假警報(false alarm),也就是即使客觀不具威脅的刺激也被認為是有威脅的。

此一由注意力偏誤而導致解釋偏誤的歷程在 Heinrichs 與 Hofmann(2001)的回 顧性文章中亦被討論,如圖 2 所示。

圖 2:節錄自 Heinrichs 與 Hofmann(2001)之認知偏誤流程圖

由此流程圖可以看出,社會焦慮者在判斷刺激是否與社會訊息相關後,便會 選擇性地將注意力轉移至主觀認為具威脅的刺激上。由於太過於注意威脅刺激,

便可能使其過度評估該刺激實際可能會帶來的威脅,形成負向解釋偏誤。實際在 社交情境辨識他人表情的情況中,由於這樣的歷程,也可能使社會焦慮者被其他

(33)

的情緒脈絡所影響,而對於目標表情辨識產生了負向解釋偏誤。

第七節 可能的研究議題

隨著社會焦慮症逐漸受到重視,對於社會焦慮的研究也累積了相當的基礎。

然而過去有關社會焦慮者在表情辨識上的表現的研究卻有未必一致(詳見本章第 四節)。下文將根據過去文獻的回顧,探討可能造成研究結果差異的原因,進而 提出值得探討的議題,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方向。

綜合前述的文獻回顧發現,可以發現過去研究之所以有不同的結果,有部 分原因是來自於該研究是否納入了情緒脈絡的因素(詳見本章第四節)。情緒脈 絡與目標表情的一致性不僅使個體的反應時間受到影響,也左右了個體對於表情 判斷的正確與否(e.g., Lindquist et al., 2006; Mumenthaler & Sander, 2012)。因此,

本研究將操弄情緒脈絡與目標表情的一致性,以探討社會焦慮者在一致或不一致 的情況下,反應時間及正確率是否和一般人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過去理論(Clark & Wells, 1995)假設,若沒有焦慮的情境誘發,

社會焦慮者的負向認知基模便難以激活在表現上或許和一般人不會有較明顯的 差異;易言之,社會焦慮者在有、無焦慮情境的操弄下,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

例如曾孟頤(2009)的研究發現,不同情緒操弄對於注意力偏誤歷程有不同的結 果。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作為補償作用,社會焦慮者在網路的溝通上因為不用和人 直接接觸,能顯得能較為自在,且有較多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原因

(Weidman et al., 2012)。因此,在實驗中操弄受試者的社會焦慮,以激發其負 向認知基模,也是值得被重視的。

(34)

和上述有關的,在進行社會焦慮情緒的操弄後,為了檢核操弄的效度,同 時也為了釐清焦慮情緒對於研究結果的影響,亦需要針對焦慮情緒進行量測。因 此,本研究在不同的時間點(填寫量表後與情緒操弄後)請參與者自評當下的情 緒狀態,並納入後續的研究分析,以探討情緒對於受試者的正確率及反應時間的 影響。

作為初探性的研究,張又文(2011)考量到上述焦慮情境及情緒脈絡議題,

以量表區分高低社會焦慮組別,並以虛擬演講的方式誘發受試者的焦慮,以情緒 性文字為促發的方式,探討情緒脈絡一致性在表情辨識中所扮演的角色(詳見本 章第四節)。本研究延續張又文(2011)使用的實驗方式,在此一基礎上進行改 良,以擴展對社會焦慮者的了解。下文將就目標項刺激之選取、促發項刺激之選 取與呈現方式,以及社會焦慮之獨特性進行探討。

目標項之刺激材料選取

在張又文(2011)的研究結果中,幾乎難以區分正確率。該作者在研究限制 中提及可能由於該研究選取了效度過高之表情圖片,以致產生天花板效應

(ceiling effect),而導致除了厭惡圖片的正確率在 60%外,其餘表情正確率皆 在 70%以上。而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是,為了分析受試者辨識的正確率,是需 要正確答案的。然而在表情辨識的作業中,什麼是真正的「正確答案」則值得思 考。雖然以 Dawin(1872)與 Ekman(1972)的觀點來看,臉部肌肉群的變化於 某種表情具有特定的型態,依照不同的肌肉表現,例如嘴角上揚、眉頭緊皺等能 定義出較純粹的「正確」表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表情未必是如此 絕對,很多時候對方給的表情回饋是曖昧不明,較為複雜的,舉凡造成該臉部表 情的前置事件(Ekman, 1972)、產生表情者欲表達的意圖,都可能影響我們對 於表情的判斷,因此我們很難去定義什麼是正確的答案,反而是通常是以多數人

(35)

的判斷做為參考的依據。因此,為了能夠獲得正確的答案以分析反應的正確率,

又為了能符合現實中所互動的對象常不會出現過於強烈的表情,本研究進行了前 置研究(詳見第二章),選取效度在中等區間的表情圖片,以便能進一步檢視社 會焦慮者與一般受試者之差異。

促發項之刺激材料與呈現方式

人與人間的互動常出現的情緒脈絡之一為他人的表情,而他人的表情也會影 響觀察者之判斷,如上述 Mumenthaler 與 Sander(2012)的實驗所展示。為了增 加生態效度,本研究以表情圖片作為促發項刺激,探討其與目標項的一致性產生 之情感促發效果。

在 Lindquist 等人(2006)及張又文(2011)的研究中,為了避免受試者忽 略情緒文字,在畫面呈現文字時,要求受試者大聲複誦三次。雖然這樣能夠確保 文字促發的操弄,然而這樣的實驗情境或許會使得參與者為了避免被干擾,而刻 意專心於目標表情的辨識。又在此實驗條件中,會對社會焦慮者構成威脅的可能 包含研究者的評價,他們為了減低被研究者負向評價的可能性,因此較一般人更 不願意被情緒文字影響,而能較專注在實驗作業上,較準確地辨別表情的種類。

然而實驗作業只是單純的要參與者判斷目標為何種表情,若社會焦慮者有很強的 動機想要避免受到負面評價,因而在實驗上較為專注,或許還能有不錯的表現。

但這未必能反映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狀態,因為現實生活可能涉及更多其他因素,

如語調、肢體動作等,較難令人刻意地去無視,這些都可能影響他們在判斷表情 的正確性。因此,本研究為了使此實驗本身造成的偏誤降低,以及探討社會焦慮 者自動化地將情緒脈絡納入辨識社會情境之考量,採用了閾下呈現強度較強之促 發項,希望能在受試者未意識的狀況下仍能有效造成情感促發之效果。

(36)

社會焦慮之獨特性

過去有關社會焦慮的研究多將受試者分為社會焦慮組及一般控制組,然而這 樣的設計能否反映出社會焦慮者對社交情境所造成的獨特效果,抑或是一般焦慮 狀態即能解釋實驗結果的差異,是值得思考的議題。本研究為了探討此一可能性,

加入「類廣泛性焦慮症(subclinical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組作為社會 焦慮組的對照組。相較於社會焦慮者,廣泛性焦慮者在多數情境中都會感到憂慮

(worry),是一種較為廣泛、長期的現象,並非只針對社交情境所產生的焦慮 狀態(APA, 2013)。有鑑於社會焦慮症患者與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在特徵、症狀 具有一定程度的重疊性(Turk, Heimberg, Luterek, Mennin, & Fresco, 2005),因 此將類廣泛性焦慮症者納入研究,研究結果應更可凸顯社會焦慮者之獨特性造成 的影響。

第八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綜觀上述,本研究旨在探討閾下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性對於表情辨識之影響,

以了解情境中其他未必經過意識處理的線索,例如其他人的表情,對社會焦慮者 與一般人辨識他人表情時造成的差異。本研究將受試者分為高社會焦慮組、類廣 泛性焦慮症組,及一般控制組,以虛擬演講情境誘發並測量受試者之焦慮。透過 促發實驗的方式,將閾下之高強度的表情圖片作為促發項,請受試者判斷目標項 中五種基本情緒表情,並探討促發項與目標項一致/不一致對反應時間及正確率 所造成的影響。下文將依據過去的文獻探討,提出本研究的假設。

假設一:在正確率與反應時間方面,一致性之主要效果顯著,亦即就所有受 試者而言,情緒脈絡與表情一致時,相對於不一致時具有較高正確率與較短之反 應時間。根據情緒促發效果及其機制與理論(Fazio et al., 1986),即使受試者未

(37)

使得當目標和促發項路徑一致時,能有較短的反應時間,且由於有關的概念被激 活,正確率也較高(詳見本章第五節)。因此,本研究假設不論受試者被分派在 何種組別,應都能該展現情感促發效果,亦即在促發項與目標項一致時表情辨識 的正確率較不一致時高,反應時間應較不一致時為短。

假設二:高社會焦慮者在辨識各種負向表情時,反應時間皆較快樂及中性表 情短;且高社會焦慮者辨識負向表情的反應時間,會較其他兩組更短。過去研究 普遍顯示社會焦慮者對於他人評價有較多關注,害怕受到負面評價,且有負向注 意力偏誤的情形產生(Heinrichs & Hofmann, 2001; Hirsch & Clark, 2004)。而從 擴散激發理論的觀點來看,在目標項為負向表情時,高社會焦慮者與負向評價相 關之節點會被其激活,因此反映在受試者對表情的辨識中,會有較短的反應時間。

而高社會焦慮者對於中性及快樂表情,則未必會產生注意力偏誤,因此在辨識時 的反應時間應會較負向表情來得長。此外,由於過度警覺社會威脅刺激,高社會 焦慮者應較其他組別在負向表情上有更短的反應時間。

假設三之一:不同焦慮組別在焦慮情境的操弄下,負向情緒皆會顯著上升;

但高社會焦慮組負向情緒上升的改變量會較其他組別明顯。假設三之二:若假設 三之一成立,則高社會焦慮組在焦慮情境中不一致與一致嘗試中正確率與反應時 間的差異,會較放鬆情境下的差異明顯,且其他組別在兩種情緒操弄下的差異無 明顯不同。根據 Clark 與 Wells(1985)的認知模式,高社會焦慮者在社會焦慮 情境時,由於負向基模被激發,而使得焦慮的產生。此一焦慮甚至會導致惡性循 環,使得更多的焦慮產生,增加被負向評價的機會。因此本研究假設在虛擬演講 情境的誘發下,雖然各組的負向情緒都會提升,但相較於低社會焦慮組,以及非 特定於被社交情境激發憂慮的類廣泛性焦慮症組,高社會焦慮組的負向情緒有更 顯著的提升。也因為此一現象,高社會焦慮組中,脈絡與目標一致性造成的正確 率與反應時間差異在兩種情境(虛擬演講或放鬆)下應較大,亦即高社會焦慮組

(38)

在虛擬演講情境下,情緒脈絡與目標表情的不一致會使得辨識正確率會更顯著地 降低,反應時間亦會更顯著地增加。

假設四:高社會焦慮傾向將中性刺激辨識為負向表情,且對於生氣之辨識正 確率較高。由於社會焦慮組特定的負向解釋偏誤,本研究假設高社會焦慮組可能 對於外在具威脅刺激較為警覺,產生負向解釋偏誤的假警報,較容易將模糊的中 性刺激誤認為負向刺激。而由於社會焦慮者為了隨時提防自己暴露在危險的環境 中,對於生氣的表情應較敏感且精確(Joormann & Gotlib, 2006; Tsunoda, 2008),

以有利隨時避開該情境,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假設,在判斷生氣表情之時,高社會 焦慮組應會較其他兩組有較高的正確率。

(39)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參與者

本研究進入分析的參與者共計 120 位,透過害怕負向評價量表(FNE)及廣 泛性焦慮量表-7(GAD-7)將其分為高社會焦慮組、類廣泛性焦慮症組,以及一 般組。其中 FNE 得分在全體受試者得分前 25%(≥ 26 分)者為高社會焦慮組,

GAD-7 得分在 7 分以上(≥ 7 分,切分標準詳見本章第二節),且 FNE 得分非 前 25%者(< 26 分)者為類廣泛性焦慮症組,FNE 得分在中位數以下,GAD-7 得分未達 7 分(< 7 分)者為一般組。三組受試者再隨機分別被分派至虛擬演講 或放鬆二情緒操弄情況之一,其在焦慮組別下,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各各細格 的人數與性別分布如表 2 所示。

表 2: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各細格之人數與性別分布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各細格之人數與性別分布

焦慮組別 性別 人數

放鬆組 虛擬演講組

一般組 男 9 8

女 11 12

高社會焦慮組 男 3 2

女 17 18

類廣泛性焦慮症組 男 7 4

女 13 16

(40)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測量工具

(1)害怕負向評價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 FNE)

FNE 為一個包含為 30 個項目之是非評量自陳量表,受試者之得分範圍為 0 至 30 分。FNE 為 Watson 與 Friend(1969)所編製,其目的在測量受試者對他人 評價的焦慮、受到負向評價的煩惱、對被評價情境之逃避,以及他人對自己負向 評價之預期(Watson & Friend, 1969)。該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再測信度為 .78

(Turner, McCanna, & Beidel, 1987),受試者在本量表的得分為本研究焦慮組別 分組之主要依據。

(2)社交互動焦慮量表(Social Interaction Anxiety Scale, SIAS)

此量表由 Mattick 與 Clarke(1989)所編製,為一包含 20 個項目之李克氏五 點自陳式量表,0 分為完全不符合,2 分為部分符合,4 分為完全符合。SIAS 主 要為測量受試者在各種社交情境中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反應,其內部一致性信 度良好(Cronbach’s alpha = .75-.93),間隔 13 週之再測信度接近 .90(Heimberg, Mueller, Holt, Hope, & Liebowitz, 1992)。

(3)廣泛性焦慮量表– 7(GAD-7)

GAD-7 為一包含 7 個項目之李克氏 4 點自陳式量表,測量受試者過去 2 週 內被症狀所困擾的頻率,其目的為篩檢出潛在之廣泛性焦慮疾患之患者。0 分代 表完全沒有,1 分代表有幾天,2 分代表超過一半的天數,4 分代表幾乎每天。

GAD-7 具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 = .92)以及再測信度(r

= .83)(Spitzer, Kroenke, Williams, & Löwe, 2006)。Kroenke、Spitzer、Williams、

(41)

Monahan 與 Löwe( 2007)的研究顯示,以 7 分作為切分點時具有 95%的敏感 度(sensitivity)及 70%之特異性(specificity),為具有良好信度及效度之量表。

(4)情境特質焦慮量表-特質焦慮(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Trait anxiety, STAI-T)

STAI 為(Spielberger, 1985)所編製,為一李克氏 4 點自陳式量表。該量表 包含 40 個項目,其中 20 個項目為測量情境(state)焦慮,另外 20 個項目為特 質(trait)焦慮。情境焦慮指的是暫時被情境所引起的恐懼、不適,以及自主神 經的激活,而特質焦慮指的則是在平常狀況下所感壓力、不適感。本研究為探討 社會焦慮者之獨特性,而加入了類廣泛性焦慮症組,因此以此量表探討高社會焦 慮組及類廣泛性焦慮症組在特質焦慮上是否與一般組有所不同。

(5)情緒檢核評量

本研究以情緒評量得分作為情境操弄之檢核,以視覺模擬量尺(visual analogue scale)之方式,請參與者自評當下之情緒狀態,包括快樂、生氣、焦慮、

緊張、悲傷、憂鬱、平靜、擔憂與放鬆等九種情緒。參與者會看到九條分別代表 上述情緒的量尺,依照參與者的主觀感受標記量尺上相對映的程度,最左端代表 完全沒有,最右端代表非常/極度地感到該種情緒。

(6)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BDI-II)

本量表為 Beck、Steer 與 Brown(1996)所編製,主要為測量受試者在過去 兩週內和 DSM 診斷標準有關之憂鬱症狀。BDI-II 為自陳氏量表,包括 21 個項 目,每個項目有 4 個依嚴重程度排列之選項,給予 0-3 分的分數,總分為 0-63 分,分數越高代表憂鬱程度越高。BDI-II 具有良好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 = .92- .93),一週後的再測信度為 .93(Beck et al., 1996)。本量表在研究 及臨床上皆被廣泛使用。在本實驗中,同樣以此量表觀察分組特性上的差異,即

數據

表 7 為時間 × 焦慮組別 × 情緒操弄之各組的負向情緒總分之平均數與標準 差,變異數分析之摘要表如表 8 所示。時間 × 操弄之二階交互作用顯著(F (1, 114)  = 158.666, MSe = 126.224, p &lt; .001,
圖 6 :時間 × 情緒操弄在負向情緒總分之交互作用圖  表 10 時間×焦慮組別在負向情緒總分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時間 × 焦慮組別在負向情緒總分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時間    一般組  4336.512  1  4336.512  13.325  .001 ***    高社會焦慮組  151.801  1  151.801  0.404  .529    類廣泛性焦慮症組  670.482  1
圖 7:一般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交互作用圖                表 14 : 一般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一般組中,一致性 × 情緒操弄在表情辨識正確率之單純單純主要效果檢定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一致性    放鬆組  0.057  1  0.057  9.968  .005 *    虛擬演講組  0.021  1  0.02
表 17:實驗後對於目標項及促發項之表情評量多數類別及一致性表  實驗後對於目標項及促發項之表情評量多數類別及一致性表  編號  表情種類  一致性  A1  生氣  31.11%  A2  生氣  24.31%  A3  生氣  47.76%  A4  生氣  48.30%  AA  生氣  74.07%  AB  生氣  62.04%  C1  輕視  57.72%  C2  輕視  58.62%  C3  輕視  52.11%  C4  輕視  39.58%  CA  輕視  53.24%  CB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級 從相片辨識情緒 簡單視角角度 感官肌能性 第二級 從圖像辨識情緒 複雜視角角度 功能性初期 第三級 辨認處境有關感受 所看構成所知 功能性定期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re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selection and timing, (2)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34;timing and stock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