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共一中框架形成的背景與意涵

第二節 一中框架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系展開探討」,其涵義代表兩岸如果仍是內戰中的交戰團體,那麼兩岸就不是 兩個獨立主權,而是在一個中國架構下的兩個對等政治關係。至此,一中框架論 述的背景已趨近成熟。

第二節 一中框架的意涵

一、中共一中原則的堅持與轉變

早在李登輝總統兩國論觀點一出,中共當局就寄望於台灣新任總統能夠改變 兩岸政策,避免走向獨立,2000年2月台灣總統大選前,為了表達中共的根本立 場,中共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名義發表了《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 書,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共對台政策的基石,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 提。白皮書還對中共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下定義,指「一個中國」的基本涵 義是「主張和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一個中國原則的核心,則是要維護中國 的主權和領土完整。28

不過,中共的一個中國原則說法,將台灣當作地方當局,壓低台灣地位的說 法令台灣各界難以接受,尤其令中共失望的是,台灣的新任總統竟是民進黨的陳 水扁,為了避免台獨勢力擴張,並增加「一個中國」原則的在台灣的被接受度,

中共開始改變一個中國原則的提法,將相關論述修飾得更不具壓迫性;2000年8 月24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首次提出一中原則的新論述方式:「世界上只有 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29 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則在2001 年中外記者會上強調,「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什 麼問題都可以談。」

28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新華社,2000 年 2 月 21 日。

29 《聯合報》,2000 年 9 月 6 日,13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江澤民在200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以《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題的報告指出,二十一世紀中共三 大歷史任務之一就是完成中國統一。為完成此一歷史任務,中共在十六大後,新 任總書記胡錦濤以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以下 稱江八點)為對台政策核心基礎,探索在民進黨執政的情況下,對台工作的新思 路。

2003年3月11日,胡錦濤在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臺灣代表團審議時,發 表對台工作的新四點意見,一是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二是要大力促進兩岸 的經濟文化交流;三是要深入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四是要團結兩岸同 胞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0

這四點意見的發表與當時台灣局勢有關,因為自2000年陳水扁總統上臺執政 後,民進黨的台獨路線逐漸從理論轉向實踐,尤其陳水扁在2002年8月3日世界台 灣同鄉聯合第二十九屆年會,發表視訊直播致詞時提出「一邊一國」論述,強調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312003年又 在各種場合聲稱公投立法是民進黨長期以來堅持的理想,為台獨公投製造輿論基 礎。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認為深化兩岸交流或有助於加強兩岸之間的認同。

事實上,「一中框架」可以視為是中國對台政策的發展延續,一個中國原則 形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其內涵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 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一原則作為中國開展外 交工作的基本原則,亦為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國家主 權的政治概念和法理意義,即便中國在改革開放之際提出「一國兩制」,一個中國 原則仍是中共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如同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擱置爭議,

中共默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九二共識」),原因即是中共認可其核心

30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網,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4701&ctNode=6501&mp=1,查閱日期:2015/7/4。

31 許志嘉,〈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2003 年第 2 期(2003 年 4 月),頁 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內涵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歸納兩岸兩會在1992年同意各自以口頭方式說明立場的內容,海基會是以國 統會當年8月1日對「一個中國」涵義所做的決議文來表述:「在海峽兩岸共同努 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 義,認知各有不同。」而海協會的表述則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32

所以,雖說九二共識的形成,在功能性上讓兩岸簽訂許多協議,但它實際上 既沒有文本也沒有法律背景,頂多只是兩岸間一個高度政治性的默契而已,其真 實意涵與脆弱性不言可喻。對中共而言,「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性遠高於九二 共識,中共跟台灣談九二共識不過是為了要把台灣框在「一個中國」的架構裡。

二、北京主導一中框架的詮釋權與話語權

2012年1月總統大選前後,兩岸關係的走向出現些許微妙的變化。首先,是

「九二共識」效應的發酵,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在選前登高一呼支持「九二共識」,

33為國民黨的選情發揮了臨門一腳的效果,馬英九順利當選連任,而「九二共識」

在經過選票的洗禮後,儼然在兩岸間獲得更多的正當性與合理性。與此相對應的 是,中共首次將「九二共識」納入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共有意將「九 二共識」賦予官方化與正式文件化的意涵,讓未來兩岸之間的互動,以「九二共 識」為核心作進一步的開展。

果然李克強在中共2014年3月5日人大與政協「兩會」開幕會議首次做《政府 工作報告》時,對於對台工作指出:「我們將全面貫徹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 九二共識,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鞏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揭示了習李體制下中

32 馬紹章,〈九二共識的史實、緣起與意義〉,收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修 訂版,陳錫蕃、鄭安國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1),頁 6-7。

33 蘋果日報,〈「不能沒有九二共識」王雪紅挺馬〉,2012 年 1 月 14 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114/33959958,查閱日期:2015/6/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對台的政策主軸。

中共詮釋一中框架,其根本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 用以對應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國統綱領》。在這 些文件底下,無論是中國還是台灣談論到「一中」,這個「一中」都會想到是包括 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在內的中國。因此,中共認為,堅持一中框架,就能維 護中國和中華民族的統一,一中框架就是兩岸談判的公約數,也是推進兩岸關係 的政治基礎,所以在承前啟後的中共十八大上,把一中框架寫進報告。

若以胡溫時期做為參照點,從李克強的報告可以看出,中共對台路線已做出 調整:首先、確立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的基礎性地位,並且將之載入大陸政府的 文書報告;其次、通過強調堅持九二共識,沒有再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改提維 護一個中國框架;其三、特別強調鞏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凸顯兩岸一家親的軟 性訴求。

在理論內涵方面,一中框架包括法律層面及現實層面;以法律層面來說,無 論是中國法律,還是台灣法律,雖然對一個中國的解讀各有不同,但對兩岸同屬 一個中國的態度卻是一致的,在國際社會上更是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兩 岸一國」的觀點被普遍接受;以現實層面來說,歷史上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當下兩岸分治的局面是歷史遺留的問題,兩岸至今尚未簽訂停戰協定,等同內戰 狀態並未停止,台灣也尚未更改國名國號,難以否認兩岸的現狀仍屬於一個中 國。

中國官方對「一中框架」的論述指出,「一中」是指一個中國,而「框架」則 是指事物的組織和架構。桑登平說,「從內涵上講,一中框架是在一個中國基礎 上形成客觀存在的表現,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內的寬範疇概念,

比一個中國的內涵更加寬泛,且也更具包容性。同時,它也是在兩岸同屬一個中 國的理念下,根據兩岸在各自現行規定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更是大陸對台政策 的整體思路從現實性的指導思想向建構性思想的一個轉變。因為,承認客觀存在 的事實,是務實解決臺灣民眾所關注問題的前提,是大陸追求國家統一模式的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維突破。一中框架並非是要取代一中原則,它是大陸基於戰略層面的考慮,是九 二共識和一中原則的自然延伸,也是為落實一中原則而產生的具有鮮明時代意義 的相對具體的新論述。」34

由於九二共識的前提是一個中國,而馬政府又完全接受九二共識,促成中共 掌握了一中框架的話語權,因為台灣針對兩岸關係的法律規定及政治主張,已在 維護一中框架: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序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均明確界定,

目前兩岸關係處於「國家統一前」的階段,印證兩岸目前處在「國家尚未統一」的 情況下;中華民國憲法把中國和台灣都列為「中華民國領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 修條文當中把中華民國分為「自由地區」(即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而在兩岸人 民關係條例中則明確規定,大陸地區就是「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儘管 目前台灣內部對於「國家統一」這個字眼的意義有很大爭議,但台灣方面的憲法

目前兩岸關係處於「國家統一前」的階段,印證兩岸目前處在「國家尚未統一」的 情況下;中華民國憲法把中國和台灣都列為「中華民國領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 修條文當中把中華民國分為「自由地區」(即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而在兩岸人 民關係條例中則明確規定,大陸地區就是「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儘管 目前台灣內部對於「國家統一」這個字眼的意義有很大爭議,但台灣方面的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