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民進黨中國政策與獲取執政權的關連性

第一節 國際社會的關連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民進黨中國政策與獲取執政權的關連性

第一節 國際社會的關連性

從 1949 年兩岸分治以來,兩岸關係與台灣對外關係息息相關,民進黨的中 國政策自不能作為孤立於兩岸之間的單獨課題,而應該放在東亞區域及整個國際 結構裡面來討論。今天的國際結構是由美國所主導的「一超多強」權力結構,美 國在東亞一直扮演主導大國的地位;金融風暴後,美國國力呈現衰退的狀態,中 國國力則日漸茁壯。中國雖暫時無法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的地位,但在東亞地區 這二個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一個是衰退中的霸權,一個則是崛起中的強權,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10 年戰略調查」(Strategic Survey 2010)指 出,為對抗中國日漸壯大的勢力,包含印尼、南韓與澳洲等亞洲地區的中型強權 國家(middle powers)正努力增強外交與軍事力量,日本亦於 2010 年 1 月針對 中國修正防衛大綱,各國均加強與美國聯繫以因應中國在經濟崛起後的軍事崛起,

這種態勢可能使東亞區域安全陷入新的「安全困境」。1

因此,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在東亞區域安全之間尋求平衡,也必須尋求美 國全球戰略和中國崛起之間的平衡。中共一直要台灣站在中國一方,但在美國主 導的全球秩序裡,台灣不能變成美國的負面因素。2影響所及,雖然華盛頓再三 強調不介入台灣的總統選舉,但美國透過政治力影響台灣大選選民投票行為卻屢 見不鮮。3誠如中國的軍事戰略家所言,從冷戰結束以後,台灣就變成美國用來 牽制中國的棋子。4

1 王高成、王信力,〈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 39 期(2012 年 7 月),

頁 43,49。

2 陳明通,〈建構台灣、東亞和國際的新平衡策略〉,收錄《面對: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童 振源、李曉莊主編(台北:時報,2015),頁 83-84 。

3 劉世忠,〈民進黨兩岸政策中的美國因素〉,收錄《面對: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童振源、

李曉莊主編(台北:時報,2015),頁 263。

4 朱成虎編,《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頁 1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從民進黨創立後,加快了民主化和本土化的進程,在挑戰國民黨執政權 力的情況下,出現了「統」、「獨」勢力的政治競逐,在爭取政治權力的過程中,

「統」、「獨」勢力的中國政策成為首要的聚焦點。因此,台灣政治最核心問題就 是「誰能掌握政權」及「誰能處理兩岸關係」這兩個面向,而美國對台灣事務的 影響就體現在這兩方向上。

吳玉山曾點出美國對台政策有一特性,即是美國總統大選前後理想主義會高 漲,華府的政策會向台北傾斜,而在兩次選舉中間,尤其是上次選舉已結束一段 時間,距離下次選舉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現實主義會執牛耳,美國的中國政策會 向北京傾斜;他並以台灣 2000 年總統大選為例,在總統大選逐漸接近的情形下,

美國對於台灣的關切與日俱增,即使許多國會菁英反對李登輝的兩國論,但不論 立法或行政部門都表示反對中國在台灣海峽採取任何軍事活動,符合華盛頓中國 政策隨選舉週期而擺盪的預期;從此角度看,美國的政治人物和台灣的政治人物 一樣,在選舉期間會受到較大的國內政治因素影響,而主張對本身政治地位較有 利的對外政策。5不過,美國在重返亞太的戰略下,與中國正在建構新型大國關 係,即便遇總統大選時會向台灣傾斜,但「誰能掌握政權」及「誰能處理兩岸關 係」牽涉到美國的利益,民進黨不見得能從其中獲得好處。

美國近二十年來不斷介入台灣選舉,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灣主體意識的抬頭導 致兩岸政治意識上分岐,影響了台海穩定。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台灣在推行民主 化和本土化後,已經出現相當強固的台灣主體意識,特別是對解嚴之後出生的新 生代而言,雖然多數認為中國是經濟機會,但卻無意因此放棄台灣的主權與自決 意識,6台灣主體意識終成為兩岸關係中,國、民、共等各政黨的角力點;中共 把台灣主體意識認為是台獨的根源,造成台海的緊張與危機,而美國從自身國家 利益出發,柯林頓第一屆任期後半段,就對台北和北京傳達一項重要訊息,他不

5 吳玉山,〈台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 季刊》,第 1 卷第 3 期(2000 年 7 月),頁 17-20。

6 賴怡忠,〈2008-2016 台灣對中國戰略的發展與挑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6 卷第 2 期(2010 年夏季號),頁 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會支持任何可能暗示台灣為一主權獨立國家之行動,同時 根據一個中國政策,拒絕支持台灣重返聯合國。7柯林頓政府副助理國務卿魏德 曼(Kent Wiedemann)曾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會危及臺灣海峽的和平 穩定及臺灣的政經發展,而此一行動將帶來災難性的衝擊。8但台灣主體意識的 形成終究與美國的支持密不可分,台海若發生緊張情勢也將迫使美國不得不在緊 要關頭出面斡旋,以免局勢失控。

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的政治結構從一元化走向二元化,出現了「統」、「

獨」勢力劃分成「泛藍」和「泛綠」兩大陣營,由於美國在 1979 年通過《台灣 關係法》後,長期扮演著台灣保護者角色,台灣人民也根深蒂固地以為美國是台 灣對抗中國的最大靠山,「泛藍」和「泛綠」陣營都不約而同地希望爭取美國支 持,「挾美自重」成為各政黨在政治競逐獲取執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美國也 樂於成為影響藍、綠力量的關鍵因素,因為透過影響台灣內部政治力量的平衡,

能有效地幫助美國實現在台灣海峽和亞太地區的戰略意圖。

對民進黨獲取執政權比較不利的是,自尼克森訪中以來,美國即表明「不支 持法理台獨」是其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底線,甚至必要時,美國會出於自身利益 制止台獨分裂行為,而目前中共是以「防獨勝於促統」表現在政策作為上,9因 此中共不斷利用美國來達到「以美制獨」的目的。事實上,藉由美國對台灣的影 響力,通過美國來制止台獨比中共使用非軍事手段阻止台獨更有效,從 2003 年 以來台灣問題發展看,美、中在「遏制台獨」、「維護台海地區穩定」上有共同利 益。

2002 年下半年之後,兩岸間的關係持續的惡化,陳水扁先提出一邊一國的 立場,繼而在總統大選時提出公投及制憲的主張,均使中國覺得台灣有意推動台 獨,美國基於反恐需要中國配合,也求維持台海的穩定,不願見到台灣因採取挑

7 楊永明,〈從戰略模糊到三不政策: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理論與政策》,第 12 卷第 4 期(1998 年 12 月),頁 94。

8 Kent Weidemann, “Taiwan and the United Nations,” U.S. Department ofState Dispatch, Vol.6, No.34 (August 21, 1995), p.655.

9 顏建發,〈國民黨的中國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9 卷第 2 期(2013 年夏季號),頁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京放心的兩岸政策。」15

美國雖然在 2012 年暗助馬英九連任,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對國民黨執政下的 兩岸關係走向不持戒心,實際上,從 2008 年泛藍陣營贏取總統大選後,美國已 經出現了對國民黨兩岸政策走向的憂慮。美國會研究部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國民 黨在經濟利益的支配下甚至可能會與北京達成和解,最終損害美國在東亞地區的 利益。儘管如此,民進黨也很清楚,台海的和平,才是美國最關切的,就如同 2012 年初,美國國務亞太事務助卿坎伯在東京與日本討論台灣選舉時,公開表 示,美國與日本極願意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台海能延續對話與經濟交往,才能 符合各方最佳利益;而且對 2016 年的總統選舉而言,最符合美方利益的,乃是 一個想獨而獨不起來的民進黨,以便能與北京對峙,但又必須鬥而不破,以免美 國被拖下水,若以此觀察,美國對於蔡英文參與 2016 年總統大選,應該是抱持 歡迎的態度。

華府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資深研究員任雪麗(Shelley Rigger)在研 究所網站發表專文指出,蔡英文 2015 年再度訪美情勢與上次不相同,目前她的 民調領先所有可能對手。任雪麗表示,蔡英文當年訪美拒絕北京的兩岸關係構想,

並遭美國官員批評;這次她的底線雖與 2012 年不同,但還是沒有說出中方想聽 到的字眼,對於「九二共識」,蔡英文一如上次拒絕為其背書,然而華府未有反 彈聲浪,兩次出訪的落差,反應出台灣本身與美中關係過去 4 年的重大變化。因 此,美國如同台灣選民,可能在重新思考更密切的兩岸關係是否一定比較好。過 去 4 年,中國崛起引發的懷疑與焦慮,影響了美國政策與台灣內部政治;基於這 些變化,未來台灣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加溫,仍有許多值得觀察。16

除了美國之外,日本對於中國崛起也是深自警悌;日本是最早指出「中國崛 起」的國家之一,並認知到北京挑戰區域秩序的潛力,1990 年,日本防衛大學

15 中時電子報,〈「維持現狀」兩岸論述口試 蔡英文 529 訪美 11 天〉,2015 年 5 月 9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09000286-260102,查閱日期:2015/7/5。

16 任雪麗,〈蔡訪美後台灣大選待觀察〉,中時電子報,2015616,http://udn.com/news/story/5/996088,

查閱日期:2015/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授村井友秀即在《諸君》雜誌中撰文「新中國『脅威』論」。17因此,中日經 濟關係雖然持續發展,但就外交和區域安全而言,日本對中國崛起抱持著非常謹 慎的態度。

日本與台獨勢力的接觸歷史久遠,台灣獨派大老辜寬敏、許世楷等人在 1960 年代即在日本成立以留日學生為主體的台獨組織「台灣青年社」;182010 年安倍晉 三首相下台後訪問台灣,在台北正式參訪行程結束後,他還利用晚上的時間自行 驅車去與民進黨人「續攤」19;311 核災之後,台灣的捐款世界第一,讓日方極

日本與台獨勢力的接觸歷史久遠,台灣獨派大老辜寬敏、許世楷等人在 1960 年代即在日本成立以留日學生為主體的台獨組織「台灣青年社」;182010 年安倍晉 三首相下台後訪問台灣,在台北正式參訪行程結束後,他還利用晚上的時間自行 驅車去與民進黨人「續攤」19;311 核災之後,台灣的捐款世界第一,讓日方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