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進黨突破一中框架的務實作法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民進黨突破一中框架的務實作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民進黨突破一中框架的務實作法

壹、進行心態調整,突破一中不等於要建立臺灣共和國。

台灣獨立與建立台灣共和國從來就不是等號。1995 年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 施明德在美國華盛頓公開表示:「民進黨如果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

彭明敏也於同年公開表示:「台灣已經獨立數十年了,因為支持現狀就是支持台 獨,只有統一才是要改變現狀」;1997 年底縣市長選舉後,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許 信良表示,「台獨黨綱是一個陳述民進黨理想的歷史文件,並不是一個要立即實 現的政策」;1999 年 1 月,當時的民進黨秘書長暨新潮流系領袖的邱義仁也表示:

「雖然建立一個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仍是民進黨的目標,但並不表示我們將不 擇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回應選民的擔憂,並使他們相信民進黨將不會 無視現實採取任何莽撞的行為。」從以上四人的言論,可知早在廿年前,民進黨 在追求台灣獨立的過程中,就不是一定要以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

所以,當中共以一中框架作為對台政策主軸時,民進黨要突破一中框架的意 圖,自然不等於要建立台灣共和國;然而,民、共兩黨對立數十年,彼此信任薄 弱,近期內很難達到政治互信,中共當前的政策仍然是「防獨勝於促統」;為了 穩定兩岸和平發展,在兩岸都要維持現狀的前提下,而蔡英文也已表述「中華民 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民進黨其實已沒有追求法理台獨的必要;以 中華民國憲法作為民進黨的基本底限,並不損害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既存 事實,而已成為歷史文件的台獨黨綱,也沒有凍結、廢除或修改的必要。在這樣 的基礎下,民進黨應勇於提出未來不追求法理台獨的論述,不會再推動更改中國 民國的國號或是建立台灣共和國。或許對於「不追求法理台獨」在用語上可以再 修飾,或是利用保留台獨黨綱的精神,以避免引起民進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反 彈,但透過這樣的心態調整並付諸實際論述,除可化解中共的疑慮,並可成為與 中共對話的籌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強化維持現狀的論述

前述「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獨」是對台灣地位重新解釋,認為台灣已經獨立,

台灣只要維持國際現狀,即可確保主權獨立,無需另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而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台灣主權現狀」,19991 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就 詮釋了維持現狀既已等於台灣獨立,民進黨就變成「維持現狀的政黨」,反之,若 是推動台灣與中國的統一,將導致台灣主權現狀的改變,從此台獨將不再指向破 壞現狀,反倒是統一將改變現狀。

有人說,台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務實取向的結果,但其實,台灣前途決議 文更是以民意為依歸,其所主張的「台灣未來,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完全 符合台灣人民「維持現狀」的希望,陸委會在 2014 年委外民調顯示,台灣人民 希望維持現狀的比例為 60%;11維持現狀就是台灣的主流民意,甚至可以說是台 灣共識,而所謂「維持現狀」,也就是「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某種程度上,民 進黨的兩岸論述長期遭到誤解而不為台灣人民所了解,但如果研判相關民調,民 進黨的基本立場通常與台灣主流民意一致;台灣前途決議文其實可以看成民進黨 維持現狀的宣示,但卻往往被誤會為往獨立的方向走,或許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

「政治性」宣示太過強烈。

所以,民進黨在突破一中框假的論述上,應強化維持現狀的論述,因為維持 現狀不只是維持政治上的現狀,還包括經濟上、文化上、社會上等各方面,所以 未來民進黨應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礎上,加諸前述較為軟性的議題,更清楚說 明所謂的現狀是怎樣的現狀,包括哪些不會更動的現狀,強調台灣主權現狀獨立 的地位,同時降低「獨」性的表現,將有利民進黨的執政基礎與民共交流。

參、營造正面和平安全環境,兩岸與外交並重

不管是理想主義還是現實主義,不脫以軍備的加強或限制來達到制止戰爭的

11 洪耀南,〈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走向〉,收錄《面對:民進黨菁英與兩岸未來》,童振源、李曉莊 編(台北:時報,2015),頁 159-1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目的,也就是「負面和平」;就戰略觀點而言,台灣的軍力以及國際現實都無法經 由軍事力量來保護台灣,在這樣的反省下,台灣應思考比較廣義、積極的「正面 和平」,消除「結構性暴力」。負面和平屬於治療的性質,而正面和平才能有效預 防衝突。12以民進黨先天上與中共在統獨立場的迴異,在兩岸關係上製造和平誠 屬不易,只能在美國與中國在國際體系權力地位的消長中,以生存安全為前提,

營造正面和平安全的環境。

馬英九上台時提出「兩岸高於外交」的政策,同時喊出外交休兵,結果在全 力操作「兩岸高於外交」的戰略路線時,美國「棄台論」甚囂塵上。當然,「兩岸 高於外交」並不全然是錯誤,它是認知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主要還是在中共的 態度,國際上往往因為忌憚於中共而不願支持台灣,因此只要關係良好,中共不 會封鎖台灣,國際上就不必擔心激怒中國而不與台灣配合;但這個策略的結果是 形同放棄台灣的外交自主權,台灣的國際空間只能看北京施捨多少。本文在之前 已指出,民進黨不贊同外交休兵,認為它是接受「一個中國」的前提,讓台灣的 國際參與變成兩岸化,民進黨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所以在國際的交往上,兩岸 不能高於外交,而是兩岸與外交並重,不以犧牲外交以成就兩岸,也不以外交躁 進導致兩岸互信崩潰。所以,民進黨未來在面對美國時,應將亞太政經安全情勢 納入對美與對中的政策考量,避免美國以過度重視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台灣與美 國的交往。

過去美國雖然一再對台海緊張降低表示歡迎,卻並未因緊張降低而增加台美 合作項目,美國對台灣的戰略忽視有增無減,不論是出自於美國對馬英九戰略走 向的擔憂,還是美國已經不再重視台灣的戰略價值,民進黨未來的當務之急是建 立台灣與美國的新戰略互信,這個戰略互信不是出於「聯美抗中」,而是建立台 灣與美國在台海事務以外的合作關係,使台灣不被美國戰略邊緣化,針對美方所 關心的議題與事務,找出新的可能合作基礎,並清楚定位台灣在此的角色。

12 施正鋒,〈和平研究與和平教育〉,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journal-articles/200310.htm,

查閱日期:2015/7/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民進黨也必須知道,除台灣以外,擔心美國勢力後撤與中國獨霸的亞洲國家,

還有印度、新加坡、印尼、越南、日本、南韓等,對中國也都有相當的警覺;因 此,找出台灣與這些國家的合作的可能性,透過彼此合作而增加自信,促使亞太 戰略秩序不會被中國所支配,也讓兩岸安全關係嵌入亞太整體安全利益,在美國 重返亞太的大戰略下,對東海釣魚台爭議、台海航線與航空識別區爭議、南海島 嶼主權爭議等,尋求合作的空間,都是民進黨所必須關注的;同時,台灣也應積 極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深化與民主先進國家的夥伴關係。

肆、建立兩岸交流平台,維持台海的穩定,本身就符合民進黨利益

從兩岸關係的具體政治操作而言,交流與合作是必然的潮流與趨勢,民進黨 在中國事務委員會達成兩岸積極交流的共識結果,並打算先以智庫交流、城市交 流的模式化解民、共對立的政治僵局;而中共也在太陽花學運後,調整對台政策 往重視「三中一青」的路線發展,民、共應就此強化兩岸政治互信。13

民進黨過去並不反對兩岸交流,也願意跟中國友好往來,但民進黨必須堅持 兩岸交流必須從人民與民主的角度出發,建構兩岸交流平台,因為現在的民進黨 與 2000 年取得執政權的民進黨不一樣,以前的民進黨政府沒有直接與中共交手 的經驗,現在的民進黨則是有實際操作過兩岸交流經驗的在野黨,而且陳水扁執 政的 8 年和馬英九執政的 8 年,其兩岸政策路線剛好在光譜的兩端,皆可作為現 在民進黨的借鏡。面對中國的影響力在區域與全球與日俱增,民進黨要藉此兩岸 交流平台向台灣人民展現民進黨執政後有能力且會務實透明地處理兩岸問題。

此外,兩岸交流平台還可直接傳達台灣民意。以往中共會透過間接的管道或 是從國民黨的角度,甚至以自己在象牙塔研究的觀點去理解民進黨的政策,較少 直接與民進黨人士接觸。民進黨中央黨部在 2009 年開始要求黨公職因公赴中需 要報備,報備的人數雖然逐年成長,但大多數仍是以城市交流名義的縣市議員層

13 陳淞山,〈拆除民、共政治壁壘的新思維與新策略〉,收錄《面對:民進黨菁英與兩岸未來》,

童振源、李曉莊編(台北:時報,2015),頁 2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級,即便是縣市首長赴中也多是為該縣市產品宣傳行銷,極少政策上的交流;即 便是行之有年的智庫交流、學者交流、民間對話,也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因為 無法解決兩黨間的根本分歧。14加上民進黨黨中央曾多次下達禁令,不鼓勵黨公 職參加「統戰意味濃厚」的各類論壇,如海峽論壇、國共論壇等,甚至開除參加 的前立委許榮淑、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的黨籍,影響所及,民進黨人士自身都會 擔心若與中共過於密切的互動,恐會引發內部的雜音或批判,讓民共交流難以光

級,即便是縣市首長赴中也多是為該縣市產品宣傳行銷,極少政策上的交流;即 便是行之有年的智庫交流、學者交流、民間對話,也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因為 無法解決兩黨間的根本分歧。14加上民進黨黨中央曾多次下達禁令,不鼓勵黨公 職參加「統戰意味濃厚」的各類論壇,如海峽論壇、國共論壇等,甚至開除參加 的前立委許榮淑、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的黨籍,影響所及,民進黨人士自身都會 擔心若與中共過於密切的互動,恐會引發內部的雜音或批判,讓民共交流難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