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七)林世淙

童�作家,自第270號起在�臺灣教��發表〈到藥房取藥〉、〈みづす まし〉、〈雀〉、〈沈鐘〉等四首作品。

(八)張耀堂(1895.09.15-1982)

臺北木柵人,筆名大稻垣生,生於1895年,卒於1982年,享年88歳。先後 畢業於木柵公學校、臺北師�學校公學師�部乙科國語部、東京�等師�學校 文科。

張耀堂於1921年3月自東京�等師�學校畢業,隨即返臺從事教�工 作,先任職臺北工業學校(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前身),後於1926年轉臺北 師�學校任職。戰後續擔任臺北師�教授職。1945年12月轉任省立建國中學校 長,翌年7月卸職。而後離開教�界轉入�政體系,先後出任臺灣省�政長官 公署參議、臺灣省政府參議、臺灣工業研究所課長等職,後屆齡退休。

張耀堂曾在�臺北師�學校創立三十�年紀念��一書中曾發表〈母校創 立三十�年を迎へる言頁〉一文中,提到「木柵公學校是我的第一母校,臺北 師�學校是我的第二母校,東京�等師�學校是我的第三母校。」(張耀堂,

1926:241-245)

1928年與渡邊節�治同在臺北第二師�共事,之後,兩人先後擔任臺北建國 中學校長,渡邊曾於1938—1941年擔任臺灣總督府中學校(臺北建國中學的前 身)第十一任校長,張耀堂則於1945.12—1946.07擔任該校臺灣光復後的首任 校長。

張耀堂是位全方位的作家,不但作詩、譯詩、翻譯外國名著,也擅於散文 寫作,更對童話研究情有獨鍾,是日治時期除����外,發表單篇童話研究 篇幅最長(前後共26頁)的臺灣人。

張耀堂最早在�臺灣教��發表的翻譯詩作是羅塞提(C�G�Rossetti)

的〈彩虹〉、以及Free Lannce的〈舊雨�知〉兩首。不僅是譯詩,也曾發表詩 作〈�學期的心情〉、〈春天再見〉。

此後陸續發表〈秋思〉、〈草山修學旅�日記〉、〈他們的合奏〉、〈美 化大稻垣〉等散文作品;並自第283號起連續五號以筆名「大稻垣生」和「張 耀堂」本名發表〈�菜根譚與現�生�〉。

自1926年起,張耀堂將寫作觸角伸向童話論述,他在�臺灣教��293號 撰述〈童話的過去與現在〉,(張耀堂,1926:10-14)在這篇文章中,他首

先提到在過去的時�總認為童話是文學者的副產�。但是,自從丹麥童話大家

緊接著,張耀堂自294號起,又陸續書寫〈�興兒童文學たる童話の價值

�究〉,此一專題分別在294、296、297、298、299等五號發表。以如此長篇

��童話,即便是戰後的臺灣,除了彭震球在�國語日��發表四篇與童話有 關的論述差可比擬。

據現有資料顯示,張耀堂是日治時期第一位提出「兒童文學」這個「名 詞」的作者。因此,筆者認為張耀堂在第294號�臺灣教��所發表的��興 兒童文學たる童話の價值�究�是非常重要的文獻。

3 現�童話的大勢

(1762)一書為例,肯定該書是自然主義的教�小說,對於舊式的家庭教�、

學校教�及社會教�而言,不啻是進�一項重大的改革。

一般皆尊稱盧梭為��浪漫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始祖。在教�上,�愛彌 兒�的偉大功績昭然若揭。吾人皆以�愛彌兒�是兒童的無限權力的發現,亦 即「兒童的發現」為起始。

他接著提到瑞典女思想家兼��婦女運�先覺者エレン�カイ,她生於 1849年,是一位自由教�論者、和平主義者、母性禮讚者,以永�的處女自 居,過著獨居生�。1926年4月25日,以七�十七��齡寫下人生最後的一頁,她 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性思想家的�表,著有�兒童世紀�一書,被視為是エレ 教養,擁有和諧的家庭,是男人的良妻,子女的賢母。1918年出��我的�兒 法�,是一部記載�刻體驗的人生�告書的一種。全書理論與實務兼而有之,

具有實感、體驗與�果的多重特色。

在該文「現�童話的大勢」一節�中,作者從童話起源的眾說紛紜,提到童 話的發展史。

除此之外,任職臺北第二師�期間,張耀堂還先後發表過〈小說的過去現 在與未來〉、〈�詩的萌芽及發�〉,以及將俄國作家杜斯妥也�斯基的作品

�罪與罰�譯成中文。

總而言之,20年�的張耀堂,的確是一位介於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的傳奇 性人�。不但翻譯外國詩人作品,甚至將俄國小說�罪與罰�譯成「中文」,

這在以「日文」為主的日治時�,是一大創舉,也足以反映出張耀堂的中日文 造詣俱佳。張耀堂的翻譯杜斯妥也�斯基的名著,和�臺灣民��轉載魯迅譯 自愛羅先珂的童話,具有三個共同的相似點。

1 翻譯的對象都是俄國作家 2 都是翻譯成中文

3 都是透過翻譯將俄國文學作品引進臺灣

臺灣�文學作家龍瑛宗在「龍瑛宗隨筆」專欄中,曾經提到:

在日治時期的日本詩人群中,特別喜歡的是土井晚翠、生田春 月、西條八十、佐藤春夫、北原白秋等。其中的生田春日精通德文,

譯有《海涅詩集》。這個詩人與臺灣人張耀堂相識,他的詩集裡有一 首是敘述張耀堂的。雖然生田早死,張先生仍健在,聽說已八十幾 歲。張先生則是日據時代服務於臺北第二師範的國文(日文)老師。

(龍瑛宗,1981:民眾日報)

從龍瑛宗的追憶中,可知張耀堂本身也是位詩人,並與日本知名詩人時相 過從。戰後,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北建國中學時的校長,正是當時從臺 北師�調派的張耀堂。

在本年�出生的臺灣兒童文學工作者計有:����、(1921)、�金�

(1921)、���(1922)、�定國(1923)、�處世(1924)、林亨泰

(1924)、鍾肇政(1925)、張��(1925)、施翠峰(1925)、黃��

(1928)等十位。

第五節� �結 �結 �結

與上一年�迥異的,是本年�創作性的作品大量出現,逐漸脫離以蒐集整 理傳統的風�為主的做法。本年�的兒童文學,在童�方面表現最為突出,成 績最為亮麗。無論是����,其所�載的作品,以童�創作為最大宗。不但 是成人,就連學童都紛紛投入童�創作的�列,一時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