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亞和英買力,目前仍在進行勘探和開發。新疆省的準噶爾盆地和青海省柴達木盆 地主要來源具有較高的天然氣供應潛力,並提供西北地區西氣東輸。

(三)東北地區

鄂爾多斯盆地長慶油氣和蘇里格氣田區是中國最大的產氣區。這個區域的發 展大部分的儲量是緊氣體(具有低滲透性和低壓力,通常需要用於商業生產水力 壓裂)。與國際石油公司道達爾和殼牌石油公司合作,中國石油集團被有效地利 用先進的鑽井技術和循環方法從南方蘇里格和昌北領域獲取天然氣。重慶的生產 在 2015 年穩步上升至 1,347 億立方英尺,產量佔中國大陸的天然氣總量 31%。

(四)海上方面

自 2005 年以來其他領域已進入運營來抵消崖城產能下降問題,而中海油的 長期發展計劃包括在珠江口和瓊東南盆地深水油氣田勘探。中海油在中國大陸的 境外地區上游天然氣發展探勘作業也日益受到重視,到 2014 年國家石油公司在 南海(SCS)生產約 175 億立方英尺。南海區域佔中海油的國內天然氣產量的 53

%左右,大陸最大的海上天然氣田和能源,是香港的發電廠的主要來源。不過,

從崖城油田生產水平和其他幾個地區都在下滑,迫使中海油必須勘探和開發附近 其他的區域,並探索更多的深水區,以取代日益減少的儲備。

第二節 中國大陸能源安全與外交決策

中國大陸快速的經濟發展,導致能源需求(尤其是石油)迅速增長。1993 年中 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之後,大陸的石油進口需求隨著經濟增長而持續攀升。在 1995 年到 2015 年間,大陸對石油的需求,增長超過二倍,每日需求量高達 680 萬桶,在此 20 年間,石油消費量平均年成長率達 6.66%,但石油產量的平均年 成長率,卻僅有 1.75%。

一、中亞石油對中國能源安全的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國大陸不但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且是第二大的石油淨進口國,2011 年的石油消費量約為每日 980 萬桶,進口量則是每日 550 萬桶。另據估計,中國 大陸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從 1993 年的 26%,逐年攀升至 2015 年的 60%。大陸顧 及國內原油產能不足,以及國際油源日益短缺的態勢,進而積極佈局產油國家,

例如,俄羅斯與中亞、非洲等國家,藉以確保油源供應安全。其中,在地理位置 上,中亞比鄰中國大陸,位居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又因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 氣等能源,備受大陸官方重視。

在探究中亞石油對中國大陸能源安全的意義之前,大陸官方鑑於石油短缺問 題日益嚴重,於是運用外匯存底,成立國家石油基金,用以提升石油探勘以及建 立石油儲備,以期提高境內石油產量與降低能源消費量。另外,國家石油基金的 目的尚在於透過興建陸上輸油管、扶助企業對外投資以及參與全球期貨市場等措 施,進一步利用國際市場,從而分散石油來源、油價波動與航線集中的風險。此 外,為克服石油安全危機,大陸於「十五計畫」確定石油工業的發展重點,其中 的國際解決方案,即為積極拓展海外油氣勘探。大陸在中亞地區的重點發展對象 與方式,即為擴大並鞏固與哈薩克及土庫曼的油氣勘探業務,並擴大持有的產量 與儲量額度。從現存石油分布來看,中亞是連接世界另外兩大產油區(波斯灣地 區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橋樑。大陸若強化與中亞石油合作的基礎,向北發 展,可獲得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向南發展,則可取得波斯灣地區的 石油。若以石油進口的運輸路線來看,大陸與中亞地區進行石油能源合作,不僅 可降低海運的運輸風險,尚可避免與美國為控制太平洋石油運輸路線而可能產生 的衝突。因此,大陸積極參與中亞的油氣能源產業,一可彌補大陸的油氣缺口,

二則確保油氣供應安全。11

二、中國大陸與中亞的能源與經濟關係

11 文正仁,《中共崛起大戰略-與中共知識精英的深層對話》,(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亞地區的能源資源,在大陸經濟發展進程中,由於地理上的接近和共同邊 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裏海及其大陸架可開發的能源儲量是世界第三大區 域。特別是哈薩克,預測 2011 年到 2016 年石油產量可達 40 億之間的石油儲量,

哈薩克的天然氣產量將有 50 億立方米,而其國內消費量根本不超過 16 億立方米。

另一方面在土庫曼,有 12 到 21 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為了拓展市場,中亞 國家需要資金用於這些能源資源的技術和基礎設施升級,另外中國大陸持有超過 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投資在中亞地區的技術專長,這可能是外國直接投資最大的 來源,漸漸的,顯現大陸正在進入中亞能源開發市場。

大陸官方在哈薩克 2007 年的雙邊貿易已經總額超過 13.9 億美元,是該地區 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哈薩克為維護俄羅斯控制的運輸通道,與大陸合作在連 雲港的新洋港進行交易。此外,阿拉木圖-烏魯木齊鐵路線的開通,更表明他們 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商業貿易。12

大陸利用全球金融危機的機會進一步擴大了其在中亞的影響力,方式包括向 財政緊張的當地政府提供大規模貸款,以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擴大能源投資(中 國將這種方法也用於其他國家,如俄羅斯和拉丁美洲)。2009 年 4 月,大陸與哈 薩克簽署了價值 100 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中石油還收購了哈薩克大型 石油生產商 Mangistau Munai Gaz 的股權,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同年 6 月,大 陸宣佈再向 SCO 提供 100 億美元貸款,以幫助面臨財政困境的成員國走出衰退。

此外,中國還向土庫曼投資 40 億美元,用於開發 South Yolotan 氣田。同時再向 土庫曼提供了 41 億美元的貸款。儘管如此,中國大陸對裏海能源行業的參與仍 處在初級階段。國際能源署(IEA)估計,2009 年,中國公司在裏海石油和天然 氣生產總量中的比重約為 7%,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大陸對哈薩克石油行業的投資 實現的(不過也有一些估計認為,中國大陸所佔的比重高於 7%)。國際(大部分 為西方國家)私營石油公司所佔比重為 38%。在哈薩克,一旦 Kashagan 巨型油 田(大陸未參與開發)投入生產,比重還有可能降低。不過,在土庫曼,如果中

12 郭依峰,《世界能源戰略與能源外交:中東卷》,(北京:知識產權,2011 年 5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石油能夠實現其在 Bagtyyarlyk PSA 協議中設定的生產目標,在總產出中的比重 將隨之提高。鑑於大陸和中亞均能從雙方的能源關係中獲益,在裏海地區的作用 和影響力可能會繼續擴大。大陸希望實現能源供應的多元化,擺脫對日趨不穩定 的波斯灣地區的依賴,因此,對中亞石油的需求很可能出現增長。

中國大陸投入資金修建了 CAGP,至少從近期及中期來看,通過該管道輸送 的中亞天然氣價格相較在全球市場上購買液化天然氣或開發國內頁岩氣資源要 便宜一些。反過來,在中亞地區的作用不斷增強也有助於削弱俄羅斯對其鄰國在 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力。這使得中亞國家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掌握了更強的議 價能力,從而能夠要求更高的資源出口價格。從大西洋兩岸國家的角度來說,這 代表了一種積極的發展,因為它從根本上賦予了前蘇聯國家更多的決策自由。此 外,大陸正逐步成為中亞國家重要的資金來源。與很多西方國家的援助不同,中 國大陸的貸款不附加任何與治理和人權有關的政治要求(雖然在此類交易中經常 包括「購買中國貨」的條款)。最初,大陸提供非洲的援助受到廣泛歡迎,就是 因為沒有要求非洲必須進行任何艱難的改革。與之類似,中亞在獨裁體制影響下 也更偏向大陸的貸款,同樣是因為大陸對此不加限制的態度。不過,裏海國家也 擔心,大陸的影響力會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與該地區的關係不僅限於油氣資源。

中國大陸的投資已經流入其他行業,包括農業、電信、電力等。這些交易大部分 都涉及高層政治協商,因為中國公司(與俄羅斯公司不同)在中亞地區缺乏已成 形的商業聯繫。由於在經濟實力、人口和政治影響力等方面與中國大陸差距懸殊,

中亞領導人對中亞與中國大陸這種單方面不平衡的關係非常擔心。13

三、中國大陸能源外交面臨的挑戰

在國際能源格局錯綜複雜的形勢下,大陸在能源供給安全、國際能源秩序、

新能源國際合作等領域,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一)能源供給安全的風險加劇

13 劉寅龍、王祖寧譯,丹碧莎.莫尤(Dambisa Moyo)著,《誰將買下全世界?》(Winner Take All),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目前,大陸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中亞、中東地區,非洲和拉美地 區是重點開發市場。在多元化能源外交推動下,已在海外初步建成了四個重要 戰略區域,分別是以蘇丹為主的北非戰略區,以哈薩克為主的中亞戰略區,以 委內瑞拉為主的南美戰略區,以沙烏地和伊朗為主的中東戰略區。2010 年以 來,西亞、北非持續動盪,對產油國的能源生產和出口、國際油價以及能源運 輸通道安全等多個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2012 年以來,國際油價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背景下持續上漲。伊朗核問 題、敘利亞內戰以及以色列和哈馬斯暴力衝突等因素,一度將油價推至高點。

因擔憂伊朗危機升級或將導致霍爾木茲海峽被關閉,2012 年 3 月,國際石油 價格在一個月內迅速飆升至 2011 年 4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西德克薩斯輕質原

因擔憂伊朗危機升級或將導致霍爾木茲海峽被關閉,2012 年 3 月,國際石油 價格在一個月內迅速飆升至 2011 年 4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西德克薩斯輕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