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已經在許多方面增強合作手段,其對外的代表團也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憲章政治談 判宣言,對於「中國能源威脅論」做出更多的反駁,在「韜光養晦」的基礎下,

達成全面化的霸權戰略目的,在這過程中,種種動作的跡象,都值得去研究與關 注。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跟著提高,同時也 是能源消費最多和石油進口直線上升的階段,2014 年 12 月的原油總進口量首次 超過 3,100 萬噸,相當於每日超過 700 萬桶,儼然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 大原油消費國。如此巨大的石油進口量,使中國大陸能源安全面臨挑戰。

一、中國大陸能源需求高峰窘境,急迫投資新興能源產業勢在必行

為保障能源安全,保證領土地區內的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針對世界能 源地緣政治的特點,採用多元化的能源戰略,在世界範圍內開展一系列能源外交 活動。大陸最高領導人頻頻出訪石油生產國,從中東的沙烏地到北非的蘇丹,重 點置於全方位的佈局,明顯突破大國對大陸軟性的圍堵,除了獲得實質的石油收 益外,也開啟了大陸外交的新局勢。這方面,能源外交卓有成效,石油進口連年 穩步增長,經濟方面也保持高速穩定的發展。隨著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戰略部署的 實現,大陸未來對石油的需求也會更多,如何繼續有效地開展能源外交,保證大 陸地區內的石油安全已經成為未來和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因此,評估中國大陸 在中亞地區的能源外交的國際背景,並分析以下的問題:中國在該地區的利益,

其能源安全戰略,尤其在地緣政治與石油、天然氣蘊藏量極豐之中亞地區,分別 是能源外交及其在中亞的投資。在維護周邊鄰國地區的安全,以促進本身之經濟 發展之前提下,從中亞地區外交政策看來,算是冷戰後的一大特色。

1《能源憲章條約》(Energy Charter Treaty)1991 年 12 月 17 日訂立於荷蘭海牙,包括了一系列國 際能源貿易、投資的原則。1998 年 4 月,《能源憲章條約》正式生效;2016 年的能源憲章投 資集團貿易和過境小組第一次會議 http://www.energycharter.org/檢索日期:2016 年 5 月 1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16 年英國 BP 公司在其倫敦總部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 2035》

報告。在發表會上,BP 首席執行官戴德立指出,儘管全球能源市場目前處於弱 勢,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但在未來 20 年,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因為隨 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能量來驅動更高水平的活動。另外,根據能源展 望報告,在 2014 年至 2035 年期間,全球對能源的需求預計將增加 34%,即年 均增長速度為 1.4%。本世紀初期 14 年間,即 2000~2014 年的年均增長速度為 2.3%。這種總需求的增長,包括能源結構的顯著變化,因為隨著世界開始過渡到 低碳的未來,低碳燃料將比碳密集燃料有更快的增長。在展望期內,儘管非石化 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但石化燃料仍將是能源最主要的形式,到 2035 年 將佔世界總能源供應的近 80%,將可滿足預計需求增長的 60%。天然氣將成為 增長最快的石化燃料,年增長率為 1.8%;石油將以每年 0.9%的速度穩步增長;

但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繼續下降,煤炭的增長預計將大幅放緩。到 2035 年,

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處於歷史低點,天然氣將取代它成為第二大燃料來源。

非石化燃料的增長預計將快於去年的展望預測。

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預計以每年約 6.6%的速率增長,並因此它們 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從今天的 3%增加至 2035 年 9%。對未來 20 年的前景預 測是,隨著世界經濟的擴展,對能源需要將繼續增長。收入和人口是對能源不斷 增長需求背後的主要動力。到 2035 年,世界人口預計將達到近 88 億,這意味著 有另外 15 億人需要能量。在同一時期,GDP 預計將會增加一倍以上,而中國大 陸和印度佔預計增長的一半。天然氣供應將增長強勁,在世界各地的頁岩氣生產 將會強勁增長,預計以每年 5.6%的速率增長。頁岩氣在天然氣總產量中所佔的 份額將從 2014 年的 10%上升到 2035 年近 25%。全球液體燃料的供應到 2035 年將增長近 1,900 萬桶/日,以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供應增長為引領,特別 是美國頁岩油。OPEC 可能採取行動以維持 40%左右的市場份額。2

2 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組織,其成立的目的是 為了協調和統一成員國之石油政策,以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並可以有效率、經濟且穩定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望報告分析了基準情景下有關中國大陸關鍵性問題:中國大陸能源需求如 何變化?對於其中的中國大陸因素,報告認為,大陸的能源需求進入一個持續性 的發展通道,中國大陸將進一步降低對煤炭的依賴,燃料多元化更為顯著,中國 大陸的能源需求正在改變。在展望期內,中國的能源需求年均增長速度預計將低 於 2%,遠低於 2000 年以來 8%的年增長水平。這種增速降低,部分原因來自經 濟增長放緩,2014~2035 年中國大陸的 GDP 年均增速預計在 5%左右,接近 2000 年以來年均增速的一半;但中國大陸的能源需求增速放緩超過其 GDP 增長,這 就反映出未來能源效率的提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大陸經濟結構的轉變 程度將對未來的能源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受其經濟結構變化,環境和氣候政策的 推動,中國大陸的能源結構也將會發生顯著變化,目前正在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過去 5 年大陸煤炭需求下降,而經濟仍在增長。非石化燃料和天然氣的使用預計 將迅速增加,在大陸的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將倍增,從目前剛剛超過 15%,增 長到 2035 年的到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見,急迫投資新興能源產業勢在必行。

二、能源供應安全衝擊經濟發展,多邊合作才能穩固中亞能源供應

就中國大陸與中亞能源合作的戰略意涵,中亞豐富的油氣資源,為大陸與中 亞能源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中亞地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戰略地位重要,

同時,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據能源專家估計,即使不把裏海石油計 算在內,也是僅次於中東和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儲積區。中亞大部分的油 氣資源蘊藏在哈薩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等國和鄰近裏海水域。據美國能源署的 估計,哈薩克的石油儲量可以達到 13 億噸,天然氣 6 萬億立方米;土庫曼的石 油儲量為 63 億噸,天然氣 15.5 億立方米;烏茲別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有 3 億噸和 2 萬億立方米,各機構對裏海油氣儲量卻眾說紛紜。

供應石油給消費者,以及保障生產者及投資者有穩定的收入與公平的報酬。1960 年世界五個 石油輸出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為了擺脫跨國石油公司對 其石油的操控,確保合理的權益,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了 OPEC,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

其後,卡達、印尼、利比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吉利亞、奈及利亞、厄瓜多、加彭及 安哥拉等國也陸續加入,總部於 1965 年遷至奧地利維也納。加彭與印尼已分別於 1995 年和 2008 年退出組織,故目前 OPEC 共有 12 個會員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際原子能機構 1998 年發表的題為《裏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中亞及外高加 索地區的供應潛力》的報告,稱該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 15—45 億桶,尚未 探明的石油儲量估計為 7—15 億桶;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在 6.7—9.2 萬億立方米 之間,尚未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大約為 8 萬億立方米;該地區已探明的油氣儲量分 別佔世界總儲量的 4%和 6%。據美國能源部 2015 年的統計,裏海石油的探明儲 量為 1 億桶,可能的儲量還有 233 億桶,天然氣儲量約有 17 兆立方英尺,它可 能成為「第二個波斯灣」。英國權威石油諮詢機構伍德麥肯錫公司 2015 年調查結 果,認為該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儲量和探明儲量之和為 758 億桶。儘管各方 對該地區能源儲量的評估不一,該地區的石油儲量仍然超過北海石油儲量和美國 的石油儲量,顯見這是國際間一個相當重要的戰略石油儲積區。

中亞裏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不但豐富,而且人口稀少,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 比重較低,能源需求不大,因而出口潛力巨大。哈薩克石油產量的 9%、土庫曼 油氣生產的 9%供出口,石油出口在亞塞拜然的外貿總額中的比重也高達 7%。

顯而易見,在當今世界其他供油基地儲量減少或生產能力下降而世界油氣需求不 斷攀升的情況下,這個地區油氣資源對於國際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更加突顯。與 中亞能源合作是中國大陸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中亞—裏海地區的油氣資源豐富 並且出口潛力巨大,獲取這一地區的油氣資源可以增加中國大陸能源安全的係數,

保證能源供應來源的多樣化、降低運輸成本,獲得穩定而豐富的能源供應,也能 加強與俄羅斯、中亞地區的經濟聯繫。

因此,加強與中亞的能源合作是中國大陸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另外,也有 助於解決大部份國家層級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如以下幾點:

(一)彌補中國大陸石油短缺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石油產量增長速度有限,大陸現在面臨的石油缺 口在不斷擴大。而中亞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並且從成本核算角度考察,中亞 的石油開發、生產成本低廉,其石油成本為 7 美元/桶左右,而大陸為 13.3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