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伊比鳩魯學派 (Epicurean school)

在文檔中 西洋哲學史 (頁 96-99)

解脫憂患,解脫悲傷,解脫與世物的同情。以為憂患、悲傷和同 情都是靈魂之病,都是倫理上的惡。這惡要用對立的善來解除;這善 是德,這德就是自制。

因為整個宇宙原來就有一個靈魂(世界靈魂),故國家的組 織和社團的組織是需要的,而在團體中所有的人都是兄弟。

 

  因為一切的人都是兄弟,故斯多亞學派堅決反對奴隸制度。以為 奴隸制度是特權階級不自制的一種現象,有礙於人類及自然界走向

「合一」之途。

(二) 伊比鳩魯學派 (Epicurean school)

此派創始者伊比鳩魯(Epikuros Samos 342/41-270

B.C.),307B.C 左右在雅典的私有家園創設他的學派;此派至少存 續了六個世紀之久。

此派體系大致分為知識論、宇宙論與倫理學。

1. 知識論

唯一的知識來源是感官。感官得來的知識是最直接、最明瞭,也因 此最可靠。而在各種直接感覺到的官能中,以視覺最可靠,眼睛看見 的就是最真實的。所有的精神作用,也就是說,所有的概念都建築在

感官作用上:如果沒有感官,精神就沒有依據。甚至我們的理性,也 是由感官經驗而成長的。

2. 宇宙論

伊比鳩魯繼承了原子論者的主張,認為宇宙萬物組成元素是原子 原子的數量是無限的,原子之間只有大小、形狀和重量的差別而已。

而宇宙的形成也是原子的隨意碰撞而形成一漩渦的機械運動。至於人 的靈魂則是較圓的原子,依附於人的胸部,人死後此原子也隨之分離

伊比鳩魯這主張,可能是為了要破除當時社會的宗教迷信,而刻 意強調此種唯物的機械主義原子論。

3. 倫理學

伊比鳩魯的倫理學是完全具體的,實踐的,以個人之快樂為出發 點。以為唯有快樂的感受纔是幸福的保證,而幸福纔是人生之目的。

可是這幸福是永恆的、不變的;片刻之滿足不足以成為幸福。換句話 說,固定的快樂,長久的快樂,不是肉體享受所能符合,精神的快 樂纔是真正的快樂。

故此,為了整個幸福,為了精神之快樂,有時應當捨棄片刻之 快樂與肉體的慾望。

(三) 新柏拉圖主義——柏羅丁 (Plotinos 204-269 A.D.)

新柏拉圖哲學通常都以柏羅丁做代表;但真正的創始人是沙卡 士(Saccas),可惜歷史記載他的東西很少,只知道他在亞歷山大城 死亡,並在那裡創立了新柏拉圖學派。

柏羅丁生於埃及,從師沙卡士(Saccas),師死後二年(244

A.D.)於羅馬創立學派,領導該派直到 268A.D.。由於他的高尚品德,

許多弟子出自門下,連皇帝(Gallienus)及皇后都來聽他講課。弟子 曾收集其著作,共有五十四卷,名為「九組篇」(”Enneaden”),因 弟子將之編成六卷,每卷九篇之故。

1. 形上學

柏羅丁的哲學在於發揮宇宙整體觀,把一切的起源歸於「太一」。

由這個「太一」流出一切。這種「流出」不像水流,而像太陽,陽光普 照一切,而自己毫不損失。一切存在物之於「太一」,就如光線之於太 陽一般。

這「流出」是有等級的,第一層是Nous 精神(或理性)。這 Nous 因為是主動的,因而有了「知」與「被知」的二元對立;意識作 用和認識的對象,思想與概念。Nous 又再流出靈魂。一般而言,靈 魂一方面是精神體,另方面又是物質性的。但在這之間,靈魂又有高 低之分,高的完全是純精神的,低的是從肉體形成的。不但人的靈魂 如此,就世界靈魂也有這二元的對立。世界靈魂包含了個別人靈魂的 理性種子,也包含了各物的元形。

這種「流出」一直發展下去,最低層是物質;即是說,物質離

「太一」最遠。如果以「太一」作為光源,則物質為黑暗之一面。故在柏 羅丁看來,精神的存在最高,物質最低。

2. 神秘主義

柏羅丁雖然把宇宙化成了一個大統一的系統,他的出發點卻不 是西方哲學的理論,而是東方宗教色彩的「內在經驗」。他的「內在經 驗」使他相信宇宙萬物之一體,這完整的一體性有一個共同的最終原 因,這原因無以名之,只好稱為「太一」。

這「太一」既然是流出一切的最終原因,當然也是一切的最終歸宿;

人類及宇宙的一切都出自「太一」,也要回歸「太一」處。

要回歸「太一」就需要除去障礙,這障礙就是物質,就是我們的 肉體。於是,宗教的修行是必需的。第一步當走的是清潔,也就是掃 除我們內心的物質、肉慾,然後纔能超升。所謂超升,即達到忘我 (Ecstasy)的境界,把自己有肉體的存在都忘得一乾二淨,心神嚮往 的只是「太一」。柏羅丁以為,如果我們人類不設法忘記自己,就永遠 離開不了肉慾的束縛,也無法把物質的世界忘掉。只要內心有一絲物 質的牽掛,就不可能有超升的實現。

因此,柏羅丁的哲學不重理,而重行,不是理知的,而是宗教 的。他的哲學目的不是一種知識的追求,而是靈魂的得救。

貳.中世哲學

在文檔中 西洋哲學史 (頁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