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概述災異現象與個人苦難的變遷

第一節 五行災異說

陰陽與五 行在戰 國以前猶未合流,鄒衍始鎔鑄於一 爐,秦 代將五行配 合五帝、五神、五靈、五祀、五臟、五色、五味……等。推演至兩漢則無 論 政治 、儒學、數術、均受 到 陰陽五行說之影響 ,生理 醫藥亦然 。 2魏晉

1 黃懷信 注 訓 ,《 尚 書 注 訓 》,( 濟南 :齊 魯 書社 , 2009 年 4 月),頁 17。

2 梳理 李 漢 三 撰 ,《 先 秦 兩 漢 之 陰 陽 五 行 學 說 》,( 臺 北 : 維 新 書 局 , 1968 年 1 月 )。

以後,其學說更加磅礡,直接與間接關聯著君王到庶民,國政到個人行事。

其觀念支配著國人的生活習性。例如圖讖、諺謠以及數術中的占卜、相法、

望氣、堪輿等,尤其顯而易見。漢初自武帝罷百家,獨尊儒數,學者乃融 合陰陽五行學說,形成切合時代需要之新儒術,當時各家每以天人相與、

災異天戒,作為勸諫國君之論,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存共生,因此與自然界 有相互依存的關係,對於自然環境產生的天然災異,其發生的原因,理所 當然也附加於人的身上,認為一切自然的災異發生皆與人事息息相關,這 也是所謂的「天人感應」的觀念。以之作為勸善懲惡,應天順人的依據,

進而配合政教措施,以期消災致福、國泰民安。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後,幾乎全盤採納董仲舒的理論以經治國,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所 表現 的春秋之學,也含有 濃 厚的陰陽五行,災 異怪誕 色彩。3可見所謂 獨尊「儒學」並非全是仲尼的學說與思想,而是染上濃厚的陰陽五行學說 的色彩,並且附上各種災異怪說。《春秋繁露》內容亦有關於天與人之間是 有其相互感應的內容。例如「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 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外有四 肢 , 副四 時數也。 」 4同 書 亦言「 王 者制 官,三公、九 卿、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三人而為一選,儀於三月而為一時也;四選而止,儀於 四 時而 終 也。」5由上述 可 知人與 天 的關 係密切,災異 乃天戒。人的一切 都是模仿天而成,因此人若是違反法紀、作惡多端,則天會降臨各種災異

3 劉 德 漢,《 從漢 書五 行志 看春 秋對 西漢 政 教的 影響 》,台 北,華 正 書 局,1979 年 7 月 。

4(漢) 董仲 舒,《 春秋 繁 露》,刊 於《 中國 子 學名 著集 成》(027)( 台 北: 中國 子學 名著 集成編 印基 金 會, 1978 年 12 月 , 初 版 ), 頁 317。

5 同上註 , 頁 196。

作為譴責。天會干涉人的生活環境,人的作為若失去準繩,違背常理倒行 逆施的下場,就是讓人的生活失去常序,若人無法回歸正常秩序,那麼老 天爺就會繼續出現怪異的現象加以警戒。例如劉向在〈元帝初年上封事〉

中云:

竊見災 異竝起 ,天地失常……二百 四十二年之間 ,日食 三十六,地 震五, 山陵崩 阤二,彗星三見,夜常星不見,夜 中星隕 如雨一,火 災十四……雨 木冰。李梅冬實。七月降霜……雨雪雷霆,失序相乘。

水、旱 、饑、 螽、螟……當是時,禍亂輒應,殺 君三十 六,亡國五 十二, 諸侯奔 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也 。…..由此觀之,

和氣致 祥,乖 氣致異;祥多者其國安,異眾者其國危,天 地 之常 經 , 古今之 通義也 。6

當中引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所記災異為例,雜糅陰陽五行學說,推論 天意人事的禍福休咎,再以發生的災異現象互相印證,達到匡正、輔君、

兼濟的目的。又例如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所云:

國家將 有失道 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遣告之, 不知自 省,又出怪 異以警 懼之, 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7

6 許 嘉 璐 主 編,安 平 秋 副 主 編,《二 十四 史全 譯 》《 漢書 第二 冊 》,傳 記 第 六〈 楚 元 王 傳 . 劉向傳 >( 漢 語大 詞典 出版 社, 2004 年 1 月 ), 頁 890。

7(漢 )班 固,《 漢書 》,( 台北 :鼎 文書 局 , 1980 年 3 月), 頁 666。

由上述可知董仲舒的觀念,他以觀天人相與之際。國家將有失道之散,上 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時,則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

則傷敗乃至。因此稱王天下者應該體恤天心,順命承天、注重德教,化民 成性,便能災害去福祿來。《漢書.五行志 》亦提及相關的天人 感應事例:

元帝建 昭二年 十一月,齊、 楚地大 雪,深五尺。 是歲, 魏郡太守京 房為石 顯所告 ,坐與妻父淮 陽王舅 張博、博弟光 勸淮陽 王以不義,

博腰斬 ,光、 房棄市

班固纂修《漢書》內容引董仲舒、劉歆及夏侯勝、京房等人所陳義例,配 合《洪範》之五行、五事、皇極三項,撰成《五行志》。爾後史學家編修歷 代史書,率倣班氏舊制,亦列五行一志 8,影響可謂深矣。干寶是魏晉南 北朝的史官,如《晉書》〈干寶傳〉所云:「干寶性好陰陽數術,留思京房,

夏侯勝等傳……」(據《漢書》言「夏侯勝『說災異』,焦延壽的弟子京房

『長於災變』……」9)可見干寶所著《搜神記》內容援引舊籍,包含五行 災異資料。干寶《搜神記》卷六〈論妖怪〉云:「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 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

8 二 十 五 史 中,列「 五 行 志 」之 目 者,除《 漢 書 》以 外,計 有:《後 漢書 》、《晉 書 》、《 宋 書 》、《 南齊 書 》、《 隋書 》、《 舊糖 書 》、《 新唐 書》、《 舊五 代 史》、《宋 史 》、《金 史 》、《 元 史 》、《 新元 史 》、《 明史 》等 十三 史; 此 外,《魏 書》 稱為 《靈 徵 志》、《清 史稿 》則 曰 《災異 志 》。

9 《 漢 書 》 卷 七 五 《 許 眭 兩 夏 侯 京 翼 李 傳 》。

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 10可見當中 部分故事包含了五行災異資料,干寶本身對五行的觀念是認同的,因此在

《搜神記》故事當中普遍存在與五行相關的故事例證,與人相關則有詩妖、

服妖;與動物相關則有犬禍、豕禍;與植物相關則有木不屈直與草妖;與 昆蟲相關的蟲魚之孽。今試以《搜神記》中所載故事與五行災異相關處加 以纂述。

一、詩妖

古代 某些 禍亂 徵兆 的里 巷 歌謠 。《漢書 五 行志中 之上》:「 君炕陽 而暴 虐,臣畏刑而柑口,則怨謗之氣發於歌謠,故有詩妖。」《五行傳》曰:「言 之不從,是謂不艾。厥咎僭,厥罰恒陽,厥極憂。時則有詩妖,時則有介 蟲之孽,時則有犬禍,時則有口舌之痾,時則有自眚白祥。唯木沴金。」

11

初,漢元、成之世,先識之世有言曰:「魏年有和,當有開石於西三 千餘里,繫五 馬,文曰『大 討曹』。」及魏之初興也,張掖之柳谷有

開石焉。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周圍七尋,中高 一仞。蒼質素章,龍馬、麟鹿、鳳皇、仙人之象,粲然咸著。此一 事者,魏、晉代興盛之符也。至晉泰始三年,張掖太守焦勝上言:「以

10 干寶撰 , 汪紹 楹校 注,《 搜神 記》 卷六 ,(臺 北: 里仁 書局 , 1999 年 1 月),頁 67。

11 見 《 漢 書 五 行 志 》( 上)(中 之 上 )引 , 亦見 《後 漢書 五行 志 》( 一 )、《晉 書五 行志 》 (上) 及( 中 )、《 宋書 五行 志》( 二)。

留郡本國圖校金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謹具圖上。」案其文有五馬 象:其一有人平上幘,執戟而乘之;其ㄧ有若馬形而不成。其字有

「金」,有「中」,有「大司馬」,有「王」,有「大吉」,有「正」,

有「開壽」;其ㄧ成行,曰「金當取之」。卷七〈開石文字〉

建安初,荊州 童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言自 中興以 來,荊 州獨全。及劉表為牧,民又豐樂,至建安九 年 當始 衰 。 始衰者,謂劉表妻死,諸將並零落也。十三年無孑遺者,表又當死,

因以喪敗也。卷六〈荊州童謠〉

靈帝之 末,京 師謠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

〈京師 謠言〉

〈開石文字〉、〈荊州童謠〉、〈京師謠言〉三則故事皆記載漢末戰亂前的童 謠和異事,「童謠」在《左傳》、《國語》中已有,稱作「讖語」,因此可知

「讖 語 」即 為「 童謠」。 可見《 搜 神記》故事當 中的「 詩妖」亦為暗 藏隱 語的「讖語」據有神祕的五行觀念,這類故事亦屬於預言之類的歌謠。

二、服妖

服飾怪異,古人以為奇裝異服會預示天下之變,故稱服妖。《搜神記》

卷六〈長短衣裙〉記載東漢男女衣著反常之預兆《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騎奇怪之服,故有服妖。」12「服妖」之 說,由來已久。《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云:「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 狂,厥罰恒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亦即所謂奇裝異服。《搜神記》

中服妖的例證如下:

孫休後,衣服 之制,上 長下短,又積領五六而裳居一二。蓋上 饒 奢 , 下儉逼 ,上有 餘下不足之妖也。卷六〈孫休服制 〉

晉武帝 泰史初 ,衣服上儉下豐,著衣者皆厭腰蓋 裙。此 君衰弱、臣 放縱之 象也。至元康末,婦人出兩襠,加乎交領之上,此 內 出外 也 。 為車乘 者,苟 貴輕細,又數變易其形,皆以白篾 為純, 蓋古居喪車 之遺象,晉之 禍徵也。卷七〈西晉 服妖〉

以上兩則故事在《晉書》、《宋書五行志》並歸入「服妖」。故事當中記載東 吳孫休以後服裝樣式特色及徵兆,奇裝異服衣著反常也成了國家衰亂的凶 兆。

三、草妖

《五行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厥咎舒,厥罰恒燠,厥極疾。

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螺蟲之孽,時則有羊禍,時則有目痾,時則有赤眚赤

12 此從《 漢 書五 行志 》(中 之上 )班 固之 解 釋。

祥。唯水沴火。」13因 某種原因 而引起草木 變異的現象。古人以 為此為妖 孽。《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隕霜不殺草。』

劉歆以為草妖也。」《搜神記》中的例證如下:

漢元帝 永光二 年八月,天雨草而葉相樛結,大如 彈丸。 至平帝元 始三年 正月, 天雨草,狀如永光時。京房《易傳 》曰:「君吝於 祿,信 衰賢去 ,厥妖天雨草。」卷六〈天雨草〉

內容描述天下草大如彈丸的異相為君吝於祿,信衰賢去的徵兆。厥妖天雨 草。」即為描述西漢時下草雨之兆。

吳孫量 五鳳元 年六月,交阯稗草化為稻。昔三苗 將亡,五穀變種。

此草妖 也。其 後亮廢。〈孫亮草妖〉

此則描述吳孫亮時稗化為稻之異兆,五榖變種也是發生在草類上的怪事。

後來吳國君孫亮就被廢黜了!

光和七 年,陳 留濟陽、長垣 ,濟陰 ,東郡冤句、 離狐界中;路邊 生草,悉作人 狀,操持 兵弩。牛馬龍蛇鳥獸之行,白 黑 各 如 其色 , 羽毛、 頭目、足翅皆備,非但彷彿,像之尤純。舊說曰:「近草

光和七 年,陳 留濟陽、長垣 ,濟陰 ,東郡冤句、 離狐界中;路邊 生草,悉作人 狀,操持 兵弩。牛馬龍蛇鳥獸之行,白 黑 各 如 其色 , 羽毛、 頭目、足翅皆備,非但彷彿,像之尤純。舊說曰:「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