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宗教倫理對苦難評價的變遷

第四章 概述災異現象與個人苦難的變遷

第四節 宗教倫理對苦難評價的變遷

中國一直 是個多 宗教的國家,歷經繁瑣的演進過程 ,當中 宗教思想也 隨著文化的深耕而植入於民心。宗教的形成過程當中也反映著當代人民對 苦難的概念,陳耀庭在《論宗教系統》中提及「任何宗教都是由宗教徒、

宗教組織和宗教思想組成的社會實體,是人類社會的精神系統的一支。它 既反映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給人帶來的苦難,也寄託着宗教徒對於現實苦 難的抗議和哀歎以及對於理想生活的希望和追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宗 教對於社會的進步產生過促進或者阻礙的不同作用」。宗教倫理中對苦難的 論述,無疑地也經歷過許多形式的變遷,這種變遷洽符合【德】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的觀點 20,即宗教倫理的階級限制極可能是 由「憤世」理論派產生出來。宗教對待困苦患難的最初立場是共同體在宗 教慶祝的活動中,如何對待那些受疾病侵襲,受困厄與傷痛折磨,受不幸 的事件不斷干擾正常生活的人。這些長期深陷痛苦中的悲傷人們、慢性疾 病的病人以及其他不幸的人們,因為總是生活在不如意的環境中,就他的 苦難種類來分析,是由於神靈憤怒而降禍於他,因而為他帶來禍端。總而 言之宗教倫理對苦難評價的變遷可細分如下:

20【德 】尼 采著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 陳芳 郁譯 《道 德系 譜 學》 中的 第一 篇論 文 〈 善 與惡 〉〈 好 與壞 〉, 台 北 , 水 牛 出 版 社 , 1975 年 8 月,頁 9-11。

一、由福利到災禍

從心理學 而言, 這樣的相對性是一種極其普遍的需 要,德 國社會學家 韋 伯 ( Max Weber) 認為 :「 宗 教把 苦難 當作 被神 厭 惡的 徵 兆 和隱 密的 罪 過……有福的人很少滿足於有福這個事實,他還有另一種需要,還要這方 面的權利。」21從他的理論出發,可發現有福的人理所當然認為他應該比 別人更有福報,福薄的人由於沒有相同的福分,因此也只能得到自己應得 的東西,理所當然的災難及於己身,病痛折磨肉體,夭壽困擾著想擁有長 壽的欲求。因此宗教的基本倫理即為要為人類當中的權勢者、勝利者、健 康者、擁有財富、……等一切世界上擁有福報的人服務,使世間擁有福分 的人透過宗教的力量,讓自己所擁有的種種福分合法又合理化。相反的概 念則與此立場截然不同,災禍的降臨乃是因為福分薄的人令神明不快,甚 或他種種的一切會激怒神明,因此神明不會眷顧他,只會降禍於他,世間 所有的卑賤者、衰敗者、生病者、貧窮者……這些人集其苦難於一身,因 此期盼透過神鬼的權威使他們避禍、消災解厄。這些人同樣對宗教具有敬 畏的心理層面。總而言之從「福」到「禍」的變遷過程,就是宗教倫理產 生的背景因素。自有人類以來宗教的興起自有其遷衍的路程,每一個人所 擁有的現階段條件不同,也因為這樣的條件基礎而演化了「福分」與「禍 殃」,因而人們各自尋找屬於自己的宗教利益,從而間接的形成了人類的宗 教信仰來源。

21【 德 】韋 伯著( Max Weber),王 容芬 譯《 儒教 與道 教》,北京,商 務印 書館 出版,1995 年,頁 9。

二、由全體的利害到個人的窮通

「原始的 共同祭 祀,特別是政治團體的祭祀,無視 任何個 人的利益。

部族神、地域神、都市神、國家神只關心諸如晴雨、獵獲、克敵等涉及整 體的利益,整體在共同體祭祀中求助於神。」22由此可知當此之時,全體 人民關心的是大家共同的生活環境,因為群眾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所以 大家關注的重點集中於與群體利益相關的事物,例如:天氣的晴雨不定、

氣候的過度更迭,天象的異常變化等都是導致人民的共同環境難以生存的 因素、另一方面敵人的入侵也將帶來戰爭頻繁、亂象不斷。這些屬於整體 的禍福,必須透過共同體的祭祀以求助於神明降福免禍,使大家的生活安 定祥和。而當時的主祭者即為國君,當國家有難時國君也會透過祈神的儀 式幫助全體民眾謀求團體的利益。《國語.楚語》云:「昭王問於觀射父曰:

『《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

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 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

時服』」。23由上可知,上古政教不分,政治領袖兼為祭師,故其素質甚高,

權力甚大。肩負著對天祈求免禍於民的重任,如此重責大任則交予領導人 物負責,於國家群體即為國君,於個人利益時,即為巫、覡擔任。因此當

22【德 】韋 伯( Max Webe)著 ,王 容芬 譯 《儒 教與 道教 》,( 北京 , 商務 印書 館出 版,

1995 年 ),頁 10。

23《國 語》 卷十 八 。

個人遇到降及於己身的災禍(大部分是疾病、或是命運的乖舛),這樣的禍 殃因為將會影響到個人的吉凶禍福與壓迫到個人的生存空間,所以當個人 一己的能力無法「兼善天下」時,「獨善其身」的生命哲學將是最根本的生 存法則,透過宗教的活動出現了同情個人苦難與救人脫離苦難的宗教服務 者。他們的主要任務為「救助靈魂」,並且透過方法或某種行為讓個人免禍,

或者使個人的悲苦轉圜,這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個人生存之道。這種從重 視團體生活環境的利益關係,延伸到個人的生存法則,是屬於群體的利害 到個人生命窮通變遷的過程,這也是宗教倫理的演變程式。

三、士、庶階層對宗教心理需求的異同

東漢以 來有三種 類型的世家大族: 開國功臣、地方上有 雄厚勢力的權 貴和書香世家(東漢重視儒學)。一直到曹魏時代實施「九品官人法」24, 但是到了西晉時實際上官員都從世家大族中選定,造成了「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的情況。因而更加確立士族的地位,家族背景好的人被評定 為上品,也就更加鞏固了他們的士族地位,形成和一般庶民不同的階級,

士族有許多的好處,可以優先當官,可以不用服勞役,社會上身為庶民與 士族不能互相交往,士族本身階級不同也不能互相通婚,甚至於不可以坐 在一起交談,連喪葬儀式不同的等級都必須遵守不同的葬俗,這樣的禮制 也代表了門第的觀念在當時非常的重視。魏晉時代,世家大族幾乎在所有 的領域都擁有特權,與一般人保持懸殊的等級差別。也因此造成世族和貧

24 陳 群 提 出。見《 三 國 志.魏 志.陳 群 傳 》:「 文帝 在東 宮,深 敬 器 焉,( 中 略 )及 王 位 , 封群昌 武亭 侯 ,徙 為尚 書。 制九 品官 人 法, 群所 建也 。」

民分化,形成鮮明對比。「南京近郊發現當時的一些貧民墓,僅能容納死者 一人,在墓底只鋪一層,除少量的隨葬陶器外一無所有,與世家大族墓有 天壤之別。門閥世族的等級觀念異常強烈。」從隨葬的生活用具發現平民 使用陶器,世族則用高質量的青釉瓷器,追求美觀的風格。士族則生活窮 奢極慾,百姓則貧困不堪,世族和平民貧富差距頗大,由此可知階級地位 不同,對於宗教的心理需求,也理所當然會有相同的想盼與不同的需求。

以下乃是針對士庶相同的宗教需求做分析:

(一)、同

1.對生命的 眷念:對「生」的急切盼望,各種宗教都 有 其追尋者,

道教相信有神仙的存在,因而信仰者修持的方式,是以煉丹服藥為手段,

以追求長生不老為目的,以成仙得道為超脫死亡的終極目標。儒家思想認 為「未知生,焉知死」所以人們不該常為了死後那個未知的世界抱有任何 的想望。因此應在現實生活的言行中,恪守儒家的道德標準,以仁、義、

禮、智、信、為指導原則,因此是從重視今生的所作所為為出發的依據。

佛教在東漢以外來文化傳入中國之後,因為融合了中國傳統的觀念,它透 過僧人在譯經或撰寫佛經時,使用儒家及道教的觀念來解釋佛理,甚而仿 效道教的方士或神仙家,自稱有預占吉凶、治病等功能,佛教信仰當中有 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佛、菩薩,現實世界之上存在著極樂世界,求佛拜 菩薩能夠消災得福,這些普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信念都是佛教帶給中國 民間社會的信仰。「魏晉時期各國的統治者都推崇佛教,佛教在民眾中非常 盛行,與此同時,中國自古已有的自然崇拜、偶像崇拜和巫術占卜等信仰

仍並行不衰。」25從上述分析可發現魏晉南北朝的宗教信仰當中,存在著 非常濃厚的「求生觀念」,不管是道教的求長生或是儒家思想的重視今生今 世的修為觀念,或「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與

「未知生焉知死」等儒家思想,儒家認為因為無法掌握生命,所以要重視

「現在」把握「命運」的安排。儒家的觀念與佛教教義融合在民間信仰的 概念中,都是以求「生存」的信仰為主。這樣的思維上從皇帝公卿下自平 民百姓,其態度都是如一的,所以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藥而派群臣到日本,

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秦始皇東巡琅邪,『遣徐市發童男女數 千人,人海求仙人』,『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於是百姓悲痛相思。』」

26在中國古代外交史上,徐福堪稱知名人物。祈求長生不老也成了人們既 遙遠又浪漫的渴望。《搜神記》中〈顏超增壽〉故事中顏超被管輅透過容貌 看出命短,父親懇求管輅想辦法使其增壽,顏超雖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對於求生的期盼並不稍減,由此可證求長生的概念在普遍人民的心目中是

對於求生的期盼並不稍減,由此可證求長生的概念在普遍人民的心目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