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代表 性別 國語文程度 背景資料說明

2. 修正教學活動

基於以上省思,研究者決定在課程中納入當時情境因素,著手參酌現有 課程的配合,達成學習統整的目的。在 Learning together through inquiry 這本 書裡引述 Harste(1992)在他探討探索取向課程中表示,不同知識系統

(knowledge system)不僅可以提供探索者建構知識的架構,也提供探索者以不 同角度看世界 。以下根據研究者對於教學流程目的省思後增修部分加以說 明之:

(1) 喚起舊經驗階段:納入其他領域內容

在這個階段中的教學設計主要目的,一面要使學生認識自己,回想 過去生活經驗對自己產生的意義何在;另一方面使學生彼此認識,以方 便後來的小組合作。因此研究者發現社會領域及綜合領域課程一開始也 是從認識自己、同學、學校和家庭等方面開始,因此可以互相配合。

(2) 選擇研究主題階段:增加「網絡圖」和「腦力激盪」的練習

探索研究主題最主要是「網絡圖」和「腦力激盪」的使用。「網絡圖」

可以使研究面向及思考面向無線延伸,增進思考的周延性;而「腦力激 盪」則可增加研究面向的多元化。

但是根據第一循環研究的經驗,學生已習慣條列式的思考模式,關 於「網絡圖」的運用得多練習幾次才能達到效果。因此研究者決定在教授

「國語」課程中課文內容深究及作文時做「網絡圖」和「腦力激盪」的練習。

(3) 蒐集資料階段:文學書籍的閱讀和摘要的練習

在這個階段的目的最主要是希望學生從蒐集的資料裡去消化、吸 收,獲取和過去生活經驗不同的地方。因此資料的蒐集和重點整理便是 重要的能力。而資料的蒐集應是多元的,當然利用資訊科技搜尋資料是 現代生活必須具備的能力,然而閱讀不同類別的書籍,尤其是文學類別 中豐富的想像空間,更可擴展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在第二循環研究中 則會增加文學類書籍的閱讀活動。

至於資訊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了摘要能力的訓練。因為從第一次循 環研究中發現學生作摘要的能力很弱,因此研究者除了在國語教科書課 程中更落實課文大意練習之外,另外安排學生聆聽由本校輔導室舉辦的

「謝崑山先生演講會」,以及安排班上例行的戶外教學「科博館之旅」,兩 項活動都請學生作摘要整理練習。

(4) 探索研究問題階段:保留分享與討論活動

這個階段的目的最主要是給學生一段沉澱的時間,思考對此一研究 主題的了解,以及繼續研究的方向,有的小組打算再繼續收集資料,或 是文學閱讀都可以。

因為在第一循環研究明顯感受到學生非常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為

了使自己的看法更容易被別人接受,他們很願意去做修正,從社會心理 語言學派的創作圈教學觀點來看,學生可以從發表看法,別人的回饋中 修正自己的看法,因此討論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消化所整理出來的資料。

因此研究者在第二循環正式研究中也同時安排許多全班性或是小組討 論。

(5) 分享:文學創作

這個階段的目的藉著分享探索成果,讓學生對於探索過程做一個整 理。一方面整理自己的學習經驗;另一方面引發學生新的探索的主題。

在這個階段,小組必須提出暫時的結論,或是要繼續研究的計畫。因此 研究者在第二循環正式研究中提共更多課外讀物,以刺激學生有不同的 思考觀點。也增加文學創作的分享,在學生思想互動中,學習新的看法。

(6) 計畫新的探索: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一個探索的結束代表的是另一個探索的開始。

因此研究者在第二循環正式研究中,要求學生思索下一個探討主題。

3. 課程時間規劃

從上述的分階段說明,可以看出第二循環的主題探索比第一循環的 更融入學生學習環境中,並且增加文學類型文本的探討以啟發學生的研 究觀點。研究者將第二循環行動研究的課程時間規劃製表如下:

表 4-4-3 第二循環行動研究教學策略時間規劃表

整體。

(二) 增加故事結構分析與社會互動寫作 1. 省思

第一次循環試測行動研究結束以後,研究者分析學生閱讀能力的情形發 現:

(1) 學生選擇的主題多為自然科學類,因此所閱讀的材料也多為資訊類書 籍,缺乏文學類書籍的啟發

(2) 文學類的閱讀,學生表示有興趣,但是不易閱讀。

Bruce(1980)認為故事書與人際間的了解有關,例如:人物之間的目標有何相 互關連,他們如何計畫來完成他們的目標等。這種文本類型塑造了它的訊息,

如此才能表達出人類信念、目的、動機方面的推論。反之,資訊書並沒有特定 的人物與目標、行動的個人動機等等(引自李佩蓉,蔡慧姿譯)。因此在第二循 環正式研究規劃上,研究者安排了故事結構分析,以幫助學生在閱讀故事類書 籍時能迅速找到重點。

在寫作方面,發現學生只停留在研究資料的整理及心得的描述,並無創作 可言,個體的寫作表現統整了聽、說、讀三項具體語言能力的運作,屬於高層 次的語言能力表現(杜淑真,1992)。創作圈教學強調社會互動模式,社會互動 方式寫作教學可分為師生互動、同儕互動方式兩種方式,根據文獻探討發現國 內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多,而且關於同儕互動方式的成效也未達成共識(柯志 忠,2000)。研究者希望能雙管齊下,兩種方式並行,根據所研究的主題,讓學 生嘗試故事寫作。

2. 教學活動設計

研究者將配合學生研究主題,尋找適當圖畫書,進行故事結構教學,研究者 所設計的故事結構教學進行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