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來源:轉引自曾月紅(2000:143)

Short、 Harste 和 Burke 延伸全語言的學習模式設計出創作圈得課程 模式,其課程架構如下: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學生的讀、

寫不被打斷,並且能經由共同討論,而後自己修正、編輯和出版,最後 並有語言策略教學或邀請,以突顯語言學習的三功能:學習語言、學習 和語言相關的事物以及透過語言來學習。

圖 4-3-3 創作圈的課程架構 資料來源:轉引自曾月紅(2000:155)

第一循環行動研究中所採用的教學策略基本上大都參考 Beane 的概念 主題統整模式,但是在第一循環行動研究之後,發現在運用主題探索架構上 出現較大的疑問是時間配置問題,而且在語文學習活動上,卻仍停滯在學習 其他領域知識的工具,就語文領域上並無提升層次至文學創作。因此研究者 重新深入閱讀在 Learning Together Through Inquiry ---From Columbus to Integrated Curriculum 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教學活動設計的理論基礎,進一步 發現其在教學理念上溯源是由 Harste、 Short 以及 Burke 這三位社會心理語言

學學者基於全語文教育哲學所發展的創作圈課程,所以也把創作圈模式的教 學原則再三研讀,希望可以找出解決之道。創作圈的教學觀大部分仍依循全 語文,不過特別提出以下兩項主要原則:

1. 重視學生個人經驗:所有主題的活動可以運用語文活動連結個人生 活經驗,藉著不斷讀、寫學習讀、寫,也唯有藉著投入讀、寫,學 生才能連結個人經驗,也才達成真正的學習。

2. 強調個人分享與社會學習:分享的活動有作者圈與文學圈。作者圈 是指作者與人分享自己的寫作,聽者可以提出問題,讓作者釐清一 些疑點。文學圈是指讀者分享他們對書的看法。

從以上敘述可以得知,研究者可以就創作圈這個部分加以發揮,找出可 以融入主題探索的方式,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表現。

三 發展新理解

綜上所述,研究者閱讀完行動研究歷程中所有相關資料及文獻以後,整 理出對於第一循環行動研究過程四部份反省及發展出的新理解,然後以此作 為第二循環正式研究修正策略的參考,分別敘述如下:

1. 課程規劃方面

在規劃主題探索的教學活動與教學策略時,因為研究所授課教授發給 研究者的一篇文章 What does it look like?Curricular engagements with cycle of inquiry,引發研究者興趣,發現文章中提到許多關於主題統整課程的觀 念,因此研究者再找出與課程統整相關文獻,發現許多教育理念與研究者 相符合,因此根據以上文獻資料進行課程規劃。因為這是一個給予教師與 學生很大學習空間的教學模式,又是研究者第一次嘗試的教學模式,很多 教學活動的進行流程及教學原則並不熟悉,因此往往是根據教學現場的狀 況而修正,多少影響教學成效。

2. 教學流程方面

(1) 雖然在剛進行研究之初,學生的秩序有些混亂,不過因為在進行第 一循環行動研究之前,研究者已在班級嘗試過小組合作討論座位配置,

也進行過幾次合作討論,因此學生在研究進行一段時間後慢慢進入狀 況,班級秩序也能維持和平時上課一樣。

(2) 研究者在研究進行期間都有實習老師的協助,協助的項目包括:班 級秩序的管理、臨時學習單的製作、小組討論以及教學過程的觀察,這 些協助的確使得研究者的研究流程順暢許多。

(3) 由於對於理論基礎、教學活動及教學策略不夠了解,加上課程規劃 時並未將學校例行活動考慮進去,以上這些因素造成教學流程無法按照 預期規劃的時間表進行。

3. 教學理論方面

根據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的意見,以及研究者在實施過程中所發現的 問題,都指出研究者的第一循環行動研究的理論架構不夠完整,對於語 文表現也略嫌模糊與不夠深入,於是研究者對於相關的理論依據再做更 有系統的整理與深入探討。因此研究者找出 What does it look like?

Curricular engagements with cycle of inquiry 的出處書 Learning Together Through Inquiry 仔細閱讀幾遍,才慢慢發現和「全語言創作圈」教學模式有 很密切關係,所以決定深入探討全語言理論。

4. 學生反應方面

(1) 學生對於自己的意見表達,或是任何研究,不太有信心,經常要詢問 研究者意見,或是要得到研究者的確認。

(2) 學生在整理資料時往往是囫圇吞棗,整篇照抄,不會摘錄重點。

(3) 在進行分享時,也不會用自己的話表達,而是拿著資料念一遍。這表 示對於資料內容,學生並未消化吸收。

(4) 學生對於資料來源的獲取管道只知有電腦,對於書籍、期刊則不會運 用。因為有的學生在剛開始研究時,並未蒐集資料,問其原因,才表 示因為家裡沒有電腦,無法蒐集資料。

(5) 在決定選擇研究主題時,學生容易受同儕影響,所以選擇的主題未必 是自己有興趣的。全班有 23 人,約 60%學生因為同儕因素改變原本 想要研究的主題。

5. 教學者方面

(1) 研究者剛開始對於「行動研究」及「網絡圖」的概念只知理論並無實際 實施經驗,因此對它們的教學效果心理常常懷有疑惑。實施一段時間 之後,才慢慢體會它們分別提供研究者及學生思考的延展空間,是有 利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建立。

(2) 主題探索強調教師是學習引導者,教室言談語言影響學生探索的意願 及勇氣,如果他們不信任教師,便不願意表現真實的想法,而影響經 驗的連結。然而研究者長期習慣威權式班級經營,有幾次忍不住給學 生價值判斷性或是指導性語言。

(3) 由於研究者對於課程統整不熟悉,解說及引導方法不夠有條理,因此 學生主題探索的內容廣度僅止於自然科學領域,而雖然也不斷運用 聽、說、讀、寫做為探索的工具,但是也僅止於資料的蒐集與分類,

缺少文學層面的創作、或是更高層次的語文策略的運用。

(4) 另外研究者其他教學活動、班級經營、學年主任、輔導實習教師的工

作亦需同時進行,使得時間上常受限制。

小結

根據以上的反省,研究者產生以下預定的工作及可行的做法:

(1) 利用這一段期間,先再做進一步有關「主題探索」、「課程統整」及

「創作圈」的相關文獻探討,及相關教學策略,釐清自己關於「主題 探索」及「創作圈」的概念,解決研究者在第一循環行動研究中產生的 問題,作為修正、規劃第二循環正式研究的參考依據。

(2) 在規劃第二循環正式研究課程之時,也閱讀其他領域課程是否有相 同的活動內容可以配合,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但不為統整而統整,

只針對「喚起舊經驗」階段的活動設計。

(3) 因為第二循環研究對象是新成軍的班級,因此在進行第二循環正式 研究課程之前,得先利用其他課程時間練習分組討論、網絡圖以及 整理摘要的方式,以致於正式研究進行「主題探索」時,學生能迅速 進入狀況 。

(4)向指導教授請益自己研究的方向與修正的方向,閱讀口試委員建議的 相關「行動研究」論文,增加自己的先備知識。

基於上述省思,研究者的觀念獲得進一步釐清,因此預定把研究者新的 三年級班級,做為進行第二循環正式研究階段對象。

第四節 第二循環正式行動研究(九十四年十月至九十五年一月)

在第一循環試測行動研究結束之後,研究者在監控、檢核行動研 究的過程後,對研究過程加以省思,並進一步修正第一階段行動策略,

正式展開第二循環的行動研究。

本節分為三部分來說明研究者的主題探索教學的正式行動歷 程,首先描述研究者在正式研究的前置準備工作,包括分析行動研究 現況、選定焦點學生及設計教學活動。然後研究者將詳細說明研究的 歷程,包括行動策略的運用、監控與檢核以及行動研究的修正。研究 者將第二循環正式行動研究策略階段描繪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