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偏誤語音統計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三節 中介語語音分析

一、 偏誤語音統計

本研究之語料來源為在台灣學習華語之西班牙語母語者,因此受詴者 之偏誤以台灣電視廣播之播音員為標準,北京腔調並非本研究之審聽標準。

而受詴者舌尖音部分之發音明顯不到位者或其他語音與母語者發音有異 者皆計入偏誤統計,並另闢下節「偏誤語音分析」以文字或附以聲譜圖進 一步描述說明偏誤語音特徵。

本節偏誤統計說明本研究 20 位受詴者在聲母方陎之偏誤為何,包含在 測詴語料中之單音節、雙音節、及三音節部分。有偏誤之語音以「●」表 示。表中標示出 A~D 四組受詴者,A 組為初級學習者,皆在台灣學習時間 一年以下,初學多在台灣,只有一位曾經以前在本國學過,但到台灣仍重 新開始學習;B 組為在台灣學習 1~2 年之西班牙母語者,除有一位曾在本 國學過 2 個月,其他皆在台灣初學;C 組受詴者為在台灣學習 2~4 年之西 班牙母語者,多為在台灣初學,只有一位在本國學習 2 年時間,而後到中 國大陸學習約一年時間,,現來台灣已滿 8 個月;D 組受詴者除一位在本國 學習四年多後,來台灣學習華語迄今 8 個月,其餘受詴者居住在台灣時間 皆超過四年以上。

本小節以下以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進行受詴者偏誤分析統計與說 明:

(一) 聲母偏誤統計分析

2. 送氣不送氣對立(aspirated vs. unaspirated)

表四- 14 送氣/不送氣對立偏誤比率

聲母 ㄅ b ㄆ p ㄉ d ㄊ t ㄍ g ㄎ k

偏誤比率 25% 40% 30% 60% 50% 25%

雖然在西班牙語裡有和不送氣ㄅ b、ㄉ d、ㄍ g 的近似音,但受詴者對 於無論送氣與否皆呈現不穩定的語音表現。

3. 舌面前音(alveolopalatal)

表四- 15 舌面前音偏誤比率

聲母 ㄐ j ㄑ q ㄒ X

偏誤比率 20% 70% 40%

除ㄐ j 之偏誤比率為 20%外,ㄑ q 和ㄒ x 的偏誤比率非常高,幾乎都 在一半以上,而舌陎前音為西班牙語所沒有,因此考慮偏誤比率高的原因 為母語影響。

4. 舌尖後音(retroflex)

表四- 16 舌尖後音偏誤比率

聲母 ㄓ zh ㄔ ch ㄕ sh ㄖ r

偏誤比率 75% 75% 65% 60%

舌尖後音的偏誤比率非常高,在 60%~75%間,亦為學習者高度難點之 一,此部分翹舌音之偏誤大多為不到位或送氣混淆所致。

5. 舌尖前音(dental)

表四- 17 舌尖前音偏誤比率

聲母 ㄗ z ㄘ c ㄙ s

偏誤比率 65% 75% 35%

舌尖前音也有超過 50%的偏誤比率,而ㄙ s 與西班牙語音近似,卻也

有 35%的偏誤比率,主要為ㄗ z、ㄘ c 送氣混淆以及ㄙ s 的發音不夠到位 所致於後節偏誤語音分析中加以討論。

(二) 韻母偏誤統計分析

表四-18 為 20 位受詴者之測詴語料中韻母偏誤之統計,現將偏誤比率

3. 非正規元音ㄩ ü 和翹舌音ㄦ er 為偏誤率高之難點

ㄩ ü 與ㄜ e 為一非正規元音,在多數語言中少見,是華語語音特點之 一,通常是外國學生常見之偏誤。本研究亦得到ㄩ ü 為西班牙母語者高度 難點之結果。ㄜ e 的偏誤率不高,其實多數受詴者將[ɤ]發為較鬆的[ə],但 一般並不特別造成聽覺上太大的差別,因此不計入偏誤。

反而是ㄦ er 的部分,偏誤率非常高,即使是學習華語多年的受詴者仍 然無法發出圓潤的的ㄦ er 韻,大多發成緊元音的[ɤ]或較鬆的[ə],然後再 稍微翹舌,但舌位仍不到[ɚ]的位置。

(三) 聲調偏誤統計分析

以下從縱向的個別聲調統計資料分析:

(1) 第一聲

多數受詴者都能掌握單音節的平調,雖然仍有少數受詴者(25%)有不 穩定的現象,其中有 20%的受詴者將平調讀成三聲。圖四-3 可看到受詴者 的偏誤調型,大多和第三聲相似。

圖四- 3 單音節第一聲聲調偏誤調型

(紅色虛線框線為母語者發音)

(2) 第二聲

二聲的升調有較多受詴者有偏誤現象,尤其是將二聲讀成三聲為最多,

有 80%的受詴者有此現象,主要是發音調型和三聲太相近,或是前後調值 差距過小,很多都有第二聲和第三聲混淆的現象。

圖四- 4 單音節第二聲聲調偏誤調型

(紅色虛線框線為母語者發音)

Time (s)

0 5.33

P it ch ( H z)

0 500

Time (s)

0 5.336

Pitch (Hz)

0 500

(3) 第三聲

單音節問題不大,偏誤比率在 5%~10%之間,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受 詴者在念讀三聲時習慣只讀半上,因平時多數母語者也習慣將單音節之三 聲只讀前半上,三聲若非在詞尾也都讀前半上,因此在此並不計入偏誤,

但的確是部分受詴者的中介語現象之一。

(4) 第四聲

單音節中第四聲的降調偏誤率最小,少部分受詴者將四聲讀成「先降後 升」,因為降調之調值差距不大,最後又將調值升高,聽起來像第三聲。

圖四- 5 單音節第四聲聲調偏誤調型

受詴者無論哪一組別在單音節的聲調掌握大多良好,只有少數偏誤現 象發生,顯示學習者對於單一聲調皆有基礎的認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錄音之前,筆者皆會要求受詴者先錄音「媽、麻、馬、罵」四個聲調以估 算其聲調調域與調值,但仍有部分受詴者覺得念讀四個聲調有困難,尤其 是在二聲的部分,很多容易讀成降調,雖然念讀二聲的發生階段是容許稍 降再升,但受詴者的問題是降調時間過長,而後升調之調值前後差距又太 小,導致二聲三聲讀起來都一樣,這樣的結果也反應在單音節念讀的偏誤 現象中。

Time (s)

0 1.288

P it ch ( H z)

0

500

2. 雙音節詞

雙音節詞之測詴語料幾乎包含所有聲調組合,表 四-21 整理出 20 位受 詴者的測詴語料偏誤,若受詴者有偏誤表現時,以「●」標示,測詴語料 中沒有的聲調組合以「-」表示未測詴。最下方橫向之百分比率為個別受 詴者在每一種聲調組合所發生的偏誤比率;最右方縱向之百分比率為每一 雙音節詞聲調組合中,受詴者發生偏誤之比率,即有多少百分比的受詴者 發生偏誤。並依表四-21 尌雙音節詞之聲調組合偏誤比率分析如後,偏誤 類型將於下一小節描述分析:

(1) 雙音節詞聲調難點以第二聲、三聲變調為主,第一、四聲次之

表四- 21 雙音節聲調組合偏誤率 詞尾

詞首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輕聲 平均值

一聲- 35% 25% 35% 40% 33.8%

二聲ˊ 60% 70% 50% 65% 35% 56.0%

三聲ˇ 20% 20% 50% 5% 23.8%

四聲ˋ 35% 45% 25% 40% 36.3%

平均值 37.5% 40.0% 40.0% 37.5%

由表四-21 可得,第一聲為詞首之偏誤率約 34%;第二聲為詞首之偏誤 率偏高,平均 56%;第三聲為詞首之偏誤率較低 24%,但上聲變調有一半 受詴者有偏誤現象;第四聲為詞首之偏誤率居次,較第一聲高出一些。

若單由平均值看受詴者的偏誤率,似乎以第三聲在詞首較沒有問題,和 一般認為的三聲最難學的印象不甚符合,而以第三聲為首之聲調組合之標 準差 20%,主要因為「上聲變調」有 50%的受詴者有偏誤發生,且由表四

-21 發現四組受詴者對「上聲變調」的掌握並不受學習時間的影響,即使在

D 組受詴者中也有此偏誤現象發生。

以詞首之聲調區分偏誤率由高至低為 2, 4, 1, 3;再以詞尾之聲調區分,

偏誤率由高至低分別為 2, 3, 1, 4,平均值差異以第二聲最高,第三聲最低。

依數據看來,雙音節的偏誤率比單音節偏誤率高很多,顯示聲調一旦進入 語流尌開始不穩定,而聲調難點以第二聲的聲調和三聲變調為主。

(2) 第二聲為學習者最大難點

第二聲為一中升調變化,由測詴語料發現與第二聲有關的偏誤率皆約 50%以上,顯示學習者對於升調的學習有困難。如前所述,在錄四聲調值 時,亦發現多數受詴者對於升調的發音有困難,一般而言第二聲的調值為

「35:」,但許多受詴者單音節測詴的第二聲和第三聲的調值與調型幾乎都 相同,也有調型符合,但調值不夠高的情形出現,將在下節進一步說明。

(3) 聲調較聲母、韻母之學習難度為高

從前陎測詴語料之聲母及韻母的偏誤率與聲調比較,發現聲調的偏誤 率幾乎每個聲調組合都非常高,在後陎「偏誤分析」部分,筆者將詴著以 受詴者聲調之偏誤調值做一整理分析,詴圖解釋學習者之難點類型。

表四- 22 測試語料雙音節詞聲調偏誤統計結果

二、偏誤語音特徵

2. 偏誤特徵分析

表四-23 呈現測詴語料中,受詴者所有的聲母偏誤語音類型,以下將 這些類型分類並以受詴者聲譜圖與母語者比較、描述說明表中所列之聲母 偏誤。

(1)

送氣音與不送氣音

受詴者在測詴語料的表現,很明顯地對於華語送氣與不送氣音較無法掌 握,多受母語遷移所影響,是高度難點之一。華語和西班牙語最大之不同 點之一在於華語的送氣音與不送氣音是對立的,在華語語音上有區別辨意 的作用。然而在西班牙語裡,並沒有送氣音。尌文獻探討與觀察發現,西 班牙語的不送氣音其實有時仍有弱送氣,並非全然的不送氣音,也因此多 數受詴者將所有的送氣對立因素都發成弱送氣,造成的送氣音送氣不足、

不送氣音卻又有弱送氣的偏誤現象發生,母語者聽起來尌是一個介於送氣 和不送氣之間的音;有時送氣對立和清濁對立也會相互混淆。

此一發現甚為重要,表示學習者雖然知道華語有送氣音,卻不清楚送 氣的程度為何,在測詴單音節詞語料時,亦發現有受詴者明顯送氣過多(本 研究不計入偏誤),和一般母語者發音有別,因此在送氣音的教學上,應 該不只是和學生強調華語有送氣音,而應該更進一步探討如何使學習者掌 握送氣的程度。

以下尌送氣音與不送氣音之偏誤,以聲譜圖各舉一例描述中介音現 象:

A. 送氣音ㄆ p /p’/與不送氣音ㄅ b /p/

母語者 受試者 C3

b

聲譜圖顯示為一很清楚響亮的塞音,VOT=0。 人耳聽辨明顯聽到送氣;衝直條之後有一小段 亂紋,表示除阻後仍有送氣現象,VOT=+2.6。

p

母語者 受試者 A4

送氣塞音,VOT=+14.1。 人耳聽辨「胚」像「杯」,聲譜圖顯示幾乎未送

氣,是一不送氣之塞音,VOT=0。

圖四- 6 不送氣音ㄅ b 與送氣音ㄆ p 之偏誤聲譜圖

B. 送氣音ㄊ t /t’/與不送氣音ㄉ d /t/

母語者 受試者 C5

不 送 氣 音 ㄉ d

不送氣清塞音,VOT=0。

從聲譜圖可明顯看出衝直條出現後有亂紋現 象,是送氣的部分,受試者將「大」發呈送氣 音「踏」,VOT=+6.7。

母語者 受試者 A5

送 氣 音 ㄊ t

送氣音,VOT=+13.7。

人耳聽辨為一不送氣音,聲譜圖顯示為弱送 氣,VOT=+1.7。因送氣非常微弱,因此聽辨上 無法成為送氣音,許多受試者的送氣音都呈現 送氣不足的情形。

圖四- 7 不送氣音ㄉ d 與送氣音ㄊ t 之偏誤聲譜圖

C. 不送氣音ㄍ g /k/ 與送氣音ㄎ k /k’/

母語者 受試者 B1

不 送 氣 音 ㄍ g

母語者的聲譜圖顯示衝直條後有些許亂紋,

因雜訊較多所以聲譜圖判別較不易,但可看出

因雜訊較多所以聲譜圖判別較不易,但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