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健身文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成四部份,第一節簡要梳理了近代健身文化的發展與歷史,以 及男同志健身文化的脈絡與現象;第二節則聚焦於身體相關論述,包含身體意 象與自我物化理論下,人們如何看待並對待自我身體;第三節討論社群媒體 中,自拍行為的意涵與爭論。最後,藉由前三小節文獻統整與歸納,提出本研 究之研究問題。

第一節 健身文化

一、 健身產業與健身房

健身房建造的男人有一股力量,那力量是無法以金錢購買或透過 教育所賦予的。(Alvarez, 2010)

關於現代健身產業和肌肉體態概念的建立,最早大致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後 期,當時這種身體次文化幾乎完全被視為男性特權,並且以 Eugene Sandow 與 Charles Atlas 等健美運動員作為代表,也於此時期發展了相關健身方法、器材 及體態訓練項目(Andreasson & Johansson, 2014)。在此之前,正值美國內戰結 束以及歐陸各國中產階級崛起,人們開始從農村搬至城市開創企業、尋求辦公 室工作,並享受城市所提供的娛樂場所和生活方式;當時的中產階級男性多為 瘦弱的身體和蒼白的膚色,展現了當時商人與有產階級當時的理想體態。相反 地,肌肉發達的身型則與建築工人、非熟練勞動力所連結,這種身體培養的概 念以及非當時資本主義的理想體態,幾乎完全不存在於早期維多利亞時代的背 景中,進一步來說,當時的健身房幾乎被視為異常的存在(Alvarez, 2010)。然 而在19 世紀後期,由於對健康和身體的普遍關注,以及工業化下對身體能力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壯的男性體格需求,人們對肌肉的態度開始逐漸發生改變,不再視肌肉作為生 存或暴力的手段,而是回到古希臘時期的理想主義(the Greek ideal),將肌肉的 發展作為對人體美的一種頌揚(Alvarez, 2010; Andreasson & Johansson, 2014)。 健身文化便在此脈絡下所雛形,健身份子一方面追求整體健康,提倡生活各個 方面的適度與平衡;另一方面則追求體態鍛鍊與陽剛氣質,發展強人行為

(strongman acts),於娛樂場所展現其宛若古希臘強者的體態,以及其巨大無比 的力量。

除了當時社會風氣對男性體態要求改變外,商業文化、階級流動等外在因 素,也推動了當時人們想改變自身體態,呈現更好的自己之心態(Andreasson

& Johansson, 2014);而肌肉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的哲學運動,同樣 催化了健身產業的發展:肌肉基督教出現於晚期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在肌肉 基督教的身體文化中,體育被視為一種發展健康、宗教與正直道德的生活方 式,而訓練和鍛煉身體則被視為一種回饋上帝恩賜的實踐;在此風氣下,體育 教育逐漸被引入學術課程和軍事訓練,而基督教青年會(YMCA)也藉此在美 國推廣青春健美的基督徒形象,將基督教的精神,與男性陽剛、勇猛的形象結 合。Klein(1993)則指出,1970 年代為近代健身現象的另一里程碑,在當時出 版的許多書籍和電影當中,皆可看見大量健美運動員的身影,例如知名健身演 員 Arnold Schwarzenegger 以及 Lou Ferrigno,便於電影 Pumping Iron 中,被記 錄正在健身房鍛鍊的狀態。伴隨著全球消費產業的盛行,健身開始被視為全球 商業和生活方式之一,健身現象也開始走向以商業為核心經營,前一階段男性 工人階級的身材意涵逐漸被大眾參與健身所取代(Andreasson & Johansson, 2014; Sassatelli, 2010)。

到了 1980 年代,大眾對健美、健身運動的興趣極大地增加了,健身運動與 鍛煉、有氧運動之間的聯繫逐漸增強,在 1990 年代更廣泛發展為次文化體育活 動。健身房文化逐漸改變其面貌,不僅持續表揚肌肉鍛煉,同時也越來越重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諸如健康、苗條和舒適的生活方式等價值觀(Millington, 2016; Sassatelli,

2010)。在此時期,健身文化不單僅限於健身活動,而是以各形式的商品遍布全 球,例如有關於體育鍛鍊與健康美容的雜誌、更多的健身手冊與報導逐漸出 現;輔助健身訓練的設備也大量產出,提供給專業與業餘健身者不同程度的訓 練功能;健身服裝市場不斷成長,不僅賣給了健身迷,也被非健身的休閒消費 者所購買。Sassatelli(2010)指出,伴隨著健身文化的多樣化、全球化與商業 化,健身活動也漸漸被融入其他體育技巧或娛樂活動之中,不僅展現了健身活 動對身體維護的面向,也延伸至社交、娛樂層面的實踐,甚至逐漸成為當代體 育娛樂活動中的霸權文化。

健身房隨著上述的健身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脈絡而生,廣泛的於全球各地 快速發展,並且隨著各地文化與社會階層在各國發展不同健身文化

(Andreasson & Johansson, 2014; Lloyd & Payne, 2018):Sassatelli(2010)認 為,健身房旨在打造娛樂的非競爭性活動環境,提供使用者進行有氧或無氧運 動,來增強身體體態和幸福感,同時也是廣泛的健身文化核心。健身房通常透 過市場關係組織而成,並且在健身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象徵性空間:身體在健身 房內既被消費,卻也被生產建構;教練將其健身專業知識轉化給消費者,以滿 足學員對健身訓練的想像與期望。在健身房內,健身訓練的意義與目標是透過 教練與學員不停的協商與談判,並引發健身的娛樂性、社交性與心理成就感,

這樣的互動一來鞏固了健身活動之於健身房的關係,二來也建立了消費文化 下,健身產業對於體育活動的主導與發展趨勢;正如 Urry(1995)所提,健身 房通常被建構為需要消耗的空間,並透過商業與消費的關係來持續使用與挪 用。

除此之外,健身作為中產階級的次文化,健身房不僅是一個體驗健身活動 與運動消費的場所,此空間更具有不同的意義與想像:Johansson(1996)認 為,健身房是性/性別的空間,男性與女性對於完美身材的建構具有不同的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像與技術,藉由器材空間的劃分,再次打造了不同性別認同的操演空間;雖然 伴隨著性別意識與健康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女性參與健身運動的行列,並且 於健身房使用與男性同樣的健身技術,但無可否認的,健身房參與者仍以男性 為多數,呈現一個男性霸權的場域(洪國修,2012;Leeds & Liberti, 2007)。同 時,健身房也被視為年輕的空間:雖然健身不完全被歸類為青少年文化,但在 健身文化的脈絡下,健身房內被突顯且被理想化的通常是年輕人充滿活力、柔 軟和富有表現力的身體,並且以年輕、漂亮和強健的商業照片作為健身房的裝 飾、流行歌曲作為環境配樂;此外,私人教練和團體健身教練通常是年輕人,

展現了健身領域中身體即為投資場所的精神(Johansson, 1996; Maguire, 2007;

Sassatelli, 2010)。承接上述,作為強調身體的場地,健身房不僅是一種生活方 式、一個社交場所,亦是自戀的場域:Johansson(1996)便在研究中指出,許 多受訪者都將健身房視為聖地(sacred place),可以在那裡全身心投入身體自戀 的過程,並透過集體的有氧運動打造誘人的身型;曾美嘉(2003)便曾以苦鍊

/鍛練,到鍛練/愛戀,再到愛戀/自戀的階段,來剖析健身房的消費者的身 體過渡:從最初加入的生澀,透過鍛練身體以及場域的熟悉,讓消費者自身與 健身房的絕對權力間產生一種動態平衡,並匯聚出群體情誼,更進一步地戀上 群體關懷,也戀上健身房。最終,在群體的情懷之中,全然拋去外在結構的束 縛,懂得自我愛戀,展現身體形象,並且更樂於享受與欣賞自我的健身人生。

Pope、Phillips 與 Olivardia(2000)指出在健身房進行定期鍛煉逐漸受大眾 歡迎,其主要動機是基於審美觀,希望透過健身活動獲得完美的身材,顯示著 性感且誘人的外型可能是健身活動背後特別重要的價值;這樣的審美觀也成為 許多男性開始在健身房鍛鍊的主要因素,既能獲得健康的身體,也能打造性感 且發達的肌肉(Grogan & Richards, 2002)。另一方面,Seidel(2015)則在年輕 男性健身者的調查中發現,高頻率進行健身活動的男性更在意身型與輪廓,也 更能感受體態對他者具有吸引力,顯示了健身男性也會依循審美觀,去打造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吸引力的體態與肌肉。

總的來看,迎著媒體、廣告、社會風氣等諸多因素下,健身產業無疑建立 起一個全球性身體形象,傾向打造出訓練有素、無脂肪、壯碩/纖細的體態意 識與消費文化(Dworkin & Wachs, 2009);健身房這個時尚運動的空間,也不再 只是一個單純追求運動滿足、身體健康的運動場所,而參雜了身體展示、權力 流轉及社會認同於其中(曾美嘉,2003)。無論是根據市場調查或是學術研究,

皆可發現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休閒和非專業水平的比賽和體育賽事,

並且使用健身設施與學習健身知識,以保持身體健康並發展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無論是為了增強健康,還是為了身型體態更加好看,越來越多的人 加入健身房,也引發關於健身房不同的研究觀點與討論(Alvarez, 2010;

Maguire, 2007; Sassatelli, 2010)。在下一小節中,將進一步討論男同志與健身之 間的發展與文化。

二、 男同志健身文化

延續前一小節脈絡,許多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會將同志與健身之間的因果 關係,以自戀與迷戀的角度來解讀,認為健身生活方式與男性身體是男同志有 形的符號象徵。Alvarez(2010)認為,古希臘文化對於理想身體的想像,至今 仍與男同志間健身文化的傳播有緊密的連結,並且型塑著同志次文化的身體意 識:他指出,希臘語中的‘‘gymnos”一詞即為「赤身裸體」之意,健身房這個詞 彙便可被譯為「男人裸體運動的地方」;而古希臘的運動場不僅是一個培訓體態

延續前一小節脈絡,許多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會將同志與健身之間的因果 關係,以自戀與迷戀的角度來解讀,認為健身生活方式與男性身體是男同志有 形的符號象徵。Alvarez(2010)認為,古希臘文化對於理想身體的想像,至今 仍與男同志間健身文化的傳播有緊密的連結,並且型塑著同志次文化的身體意 識:他指出,希臘語中的‘‘gymnos”一詞即為「赤身裸體」之意,健身房這個詞 彙便可被譯為「男人裸體運動的地方」;而古希臘的運動場不僅是一個培訓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