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身體意象與自我物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言,健美體魄與健身文化仍是當今男同志圈的主流風氣,並且持續的影響著 男同志族群的口味與價值觀(馮玉兒,2011a,2011b)。

第二節 身體意象與自我物化

Schilder(1950)於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一書中提 出身體意象(body image)的概念,用以形容個人對自我外貌的認知,即個人 對自我體態與外表的知覺、想法以及感受(Grogan, 2016);同時,身體意象也 被視為是個人主觀針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一種心理影像,是一種多向度的自我 態度;這種自我態度不但引起個體對自己身體特質的情意經驗,並且也會引起 個體參與許多改善體型方面的活動,以達到自己理想身體意象的體型意識,故 身體意象並非只是靜態的、或是被知覺與評價的客體,同時涉及身體的主體經 驗,作為動態的存有(Cash & Purzinsky, 1990; Cash & Szymanski, 1995)。另一 方面,Parks 與 Read(1997)指出,身體意象參雜複雜的概念,包含生理、心 理以及社會三個面向,其受到外在因素影響,並隨著歷時時間、所接觸環境的 人、事、物的互動經驗,以及社會文化中的潮流而有所變化(白怡娟,2007)。

如上述所提,一個人的身體意象受到許多外在因素所影響,研究便指出了大致 與年齡、性別、種族文化、人格特質、媒體影響力、人際壓力、性別意識以及 社會階級有關(黃囇莉、張錦華,2005),而 Slade(1994;轉引自楊嘉惠、林 耀豐,2011)則歸納出七點影響身體意象的因素,包含(一)過往的身體經驗 知覺;(二)體重的變化(三)文化及社會型態;(四)對體型的個人態度;

(五)認知及情緒因素;(六)個體精神病理狀況;(七)生理因素。簡單而 言,身體意象不僅僅只是自身單向的心理現象,也為與他者互動後的動態呈 現,並且因外在環境的刺激而不斷地改變,同時在動態過程中,個人會評價本 身的特質是否符合其認同文化的理想典範,可以說身體意象是個體與社會文化 互動的產物,也是社會建構的結果(Cash & Purzinsky, 1990; Davis, 1997; Fall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0; Schilder, 1950)。

對於身體意象的多元向度,Cash 與 Purzinsky(1990)認為涉及知覺層面以 及態度層面,前者包含個人對身體的知覺與其身體經驗和測量,後者則是個人 對於身體外觀與所產生的態度與感受。Thompson(1990;轉引自楊雅慧,

2013)則提出了身體意象評估的三個面向,包含(一)知覺部分:評估體型的 大小及正確性;(二)主觀部分:對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和關心程度;(三)行為 部分:促使個人逃避面對造成不舒服的外表經驗之情境。綜合上述,可以發現 身體對於個人而言,既是經驗的主體,同時也作為態度的客體;身體意象不僅 聚焦在身材外貌的檢測評估,同時也包含個體對於身型的心理感受與觀點(呂 學超,2008)。

黃囇莉、張錦華(2005)指出,一般民眾對於身體意象以體型不滿意與體 型誤認者居多,另一方面也點提到年輕男性的身體逐漸成為被凝視與被欲求的 對象,導致年輕男性也對自己的體型越來越不滿意(Garner, 1997; Muth & Cash, 1997);早期對於身體意象的研究多聚焦於青少年族群的發展階段,或大多以女 性做為研究對象,隨著媒體開始塑造男性的身體意象,媒體中的男性身體意象 逐漸強調男性應在意自身體型的重要性,並傾向「有肌肉才帥」為男性標準美 的原則下,開始出現以男性身體意象為主的討論與論述(呂學超,2008;黃囇 莉、張錦華,2005):Harmatz、Gronendyke 與 Thomas(1985)於研究中指出,

相比於過重的女性,過重的男性對自己的身材外貌感到更為不滿,並覺得自己 缺乏性吸引力,相對於女性的減重意識,男性反而認為應增重(Cachelin, Rebeck, Chung, & Pelayo, 2002);而對於自身體態不滿意的男性,也會希望透過 改變體型的活動或行為,達到個人期望的理想體態,這些理想體態則包含了倒 V 狀的體格、厚實胸肌、手臂粗壯以及顯著的腹肌(Koff & Rierdan, 1990;

Martin, 2010)。同時,關於男性身體意象的領域中,也有研究聚焦於肌肉以及 運動行為上:參與健身房的男性會員高度認同「肌肉猛男」的身體意象,若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覺朝自身理想身體前進,並滿足理想體態意識,對於身體的滿意度也會隨之較 高,也有助於自我形象的發展;同時,當健身房男性會員的運動行為程度越高 時,對自己肌肉體態的確認及檢視行為程度也會越高(張志成、王俊明,

2013;張君如、李宜玲與黃柏竣,2011;孫紀蘭,2005;Hildebrandt, Langenbucher, & Schlundt, 2004)。綜言之,媒體對於男性身體意象有所影響 外,而對於自身體型不滿意者,也會嘗試進行改變;此外,參與健身房的男性 會員,多以肌肉體態作為理想的身體意象,並朝著類似的身體意象邁進。

Fredrickson 與 Roberts(1997)提出了自我物化理論(objectification theory),認為女性會以觀察者的身分審視自我身體,將身體視為應持續修正的 物品並且習慣性地持續監控自己的身體與外表,也就是自我身體監控,不僅關 注身體感覺與功能,同時擴大身體外表的價值,不斷評估自己的身體與內部吸 引力的文化標準相匹配的程度;這種自我物化或身體監視過程也可能導致相關 心理健康風險,例如身體羞恥感、飲食失調,焦慮或抑鬱(Wiseman & Moradi, 2010)。對於自我物化的討論,也延伸到男性上:研究指出,男同志次文化族群 中具高度自我物化與性化,相比於異性戀男性,男同志的自我物化、身體監 視、身體羞恥、身體不滿和對瘦身的渴望程度更高,極度強調身體吸引力,擁 有苗條和強壯的身體;而與女性類似的是,男同志比起異性戀男性更容易遭自 我物化,同時努力吸引其他相對關注身體性吸引力的男性,並且內化他們應該 關注其外表和吸引力的觀點,持續的監控身體是否迎合性的標準(Martins, Tiggemann, & Kirkbride, 2007)。

除了上述男同志顯著對於自我身體物化與體態監視,Kozak 等人(2009)

更於研究中發現,男同志比起異性戀男性更易物化並凝視其他男性,在對自己 和其他男性的身體進行審視時,男同志也比異性戀男性更傾向注重體態外表,

意即在自我物化的過程中,男同志們不斷物化他者並相互檢視彼此的身體態 樣,就如類似研究所言,男同志對於身體形象的關注和飲食習慣的紊亂是源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男同志社群內部存在的壓力,使他們需要達到理想的身體型態(Wood, 2004;

Yelland & Tiggemann, 2003)。健身成為達到理想體態的手段之一,其所追求的 體態不僅是有運動的精實外表,高自我物化的男同志族群更想要達到的是肌肉 發達、線條顯著的性感體型(周嘉琪、李春蓓,2010;Yelland & Tiggemann, 2003);在透過健身鍛鍊身體的同時,也將進健身房鍛鍊身體視為男同志義務,

並且不斷物化身體並檢視身體意象,嘗試在肌肉發達、男性氣慨與男同志自我 認同中協商,建構理想的身體(Brown & Graham, 2008; Duncan, 2008)。

延續上段,研究指出男同志族群比起異性戀男性,更容易顯示出對體態的 不滿以及身體相關的壓力,並認為這是一種性少數族群壓力(minority stress)

(Kimmel & Mahalik, 2005; Tiggemann, Martins, & Kirkbride, 2007);同時,游弘 祺(2005)也於訪談中發現,當今男性為客群的寫真影像所再現出的男同志身 體與生活樣貌,依舊以主流與中產男同志的偏好類型為主,不難看出身體意 象、自我物化在男同志的社群之間仍為重要的現象,甚至主導男同志行為:劉 光益(2017)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男同志的身體意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結果 指出男同志對自身體態的肥胖特徵或是肌肉特徵,皆呈現不滿意的傾向,顯示 男同志次文化中對體態的高度重視,並且會藉由重量訓練來鍛鍊肌肉;郭永承

(2012)則指出,男同志會藉由特定消費行為建立自己的認同感,並在身體經 營上有一定的美感要求與標準,希望可以藉由好的外表、好的體魄晉升成為同 志圈內的主流。身體作為外在可見的個人特質,不少研究也將身體與男同志的 性、擇偶進行討論:男同志社群間會以體型、打扮或個人特質等因素做為比較 的項目,並且常以「動物」族群(如狼族、熊族、猴族)作為體態的代稱,不 僅牽涉到個人如何看到自我的體型,也發展出對該族群體態的外貌想像與性偏 好,使自身也格外注重體態和外在表現;而研究中也提到,無論是哪一種身材 類型的男同志,精實壯碩且有陽剛特質的身材仍是相對最具吸引力(王崇倫,

2012;莊育碩,2016)。林文琪(2004)認為男同志健身是為了打造展示之用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身體(body for display),除了在實際人際交流中具有一定的身體資本外,在交 友軟體的照片牆上,不免看到許多操演著壯碩體態、半裸上身的個人圖片:當 照片牆作為外貌與身體競爭的舞台時,身體既是資本,也是社交地位的象徵,

這加速了男同志圈內對於陽剛霸權的主流身體意象,並藉由圖像化、商品化的 方式,建立了身體為主的社交型態與社交機會,藉此可以看見陽剛身體意象及 氣質的展演在男同志圈內被理想化的崇尚,並且仍不斷的被複製操演且實踐著

(林冠丞,2017;林冠廷,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