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學習輔導之發展背景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學習輔導之發展背景

本節針對「同儕學習輔導」之發展背景,說明如下。

「同儕學習輔導」的觀念並非始自今日,古今中外都有學者提倡「從相互教學中獲 益」的主張。《後漢書》.卷九十.〈馬融傳〉提到:

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嘗坐高堂,施絳紗帳,前 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

東漢時代馬融門下學生眾多,但能直接登堂入室來聽講的人數卻不多,因此

轉由馬融的高門弟子授業;由此可見,東漢時代的馬融就已經將「同儕學習輔導」

運用於他的教學之中。

西元一世紀時,坤體良(Quintillion)主張學生可由相互教學中獲益。羅馬哲學家塞內 加(Seneca)認為,當你教導別人時,自己等於學了兩次。康門紐斯(Comerius)也認為學生 可透過教導他人和接受他人之教導而獲益(黃政傑、林佩璇,1996,頁 3)。

十七世紀以前,英國藉由學徒制(apprenticeship system)來傳承知識和技能,一直到 十八世紀中期,英國教師開始把同年齡的學生集合在同一地點上課,因此形成類似班級 的制度,後來因為人數越來越多、班級規模越來越大,教師於是開始訓練年紀較長、能 力較強的兒童來教導年幼、能力較差的兒童,藉以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彌補因師資不

足而無法提供個別教學的缺憾,同時也促進了「同儕學習輔導」的發展(魏麗敏,1997;

Topping, 1988)。直到十八世紀末,英國人 Andrew Bell 首先將「同儕學習輔導」運用 於教學活動之中,他根據學生能力將學生分組,每組學生細分為二部分,其中一部分擔 任同儕小老師,另一部分為受輔者,然後再依學生的進步情形來決定學生晉級或留級。

每班的教師則負責於教室內巡邏,監督同儕小老師與受輔者之間學習輔導活動的進行。

十九世紀初,英國人Joseph Lancaster 傳承 Andrew Bell 的理念,融入設計組織嚴謹的教 材內容,並在各個班級內加派一位班長(monitor)以協助教師監督「同儕學習輔導」之進

行,使「同儕學習輔導」更臻完善。十九世紀中期,由於專業教師數量的大幅增加,「同 儕學習輔導」於是式微,不再盛行(Goodlad & Hirst, 1989; Topping, 1988)。

直到 1960 年代,美國為了改善公立學校教育品質不佳,並解決師資不足無法提供 學生個別化教學之問題,因而訂定「中小學教育法案」,鼓勵中小學推動「同儕學習輔 導」方案。1962 年紐約市實施「家庭作業協助方案」(Homework Helping Program),於 1967 年更推動了「年輕人教導年輕人方案」(Youth Tutoring Youth Program)(黃德祥,

1997a;魏麗敏,1997)。根據 Topping(1988)的文獻資料指出,Melaragno 和 Newmark

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針對少數民族低收入家庭之學生所進行的社區小老師方案 (Tutorial Community)之中,獲得很好的迴響,也因此再度喚起世人對「同儕學習輔導」

的注意,這股以同儕為教學媒介的風潮,於是再度傳回英國。英國於 1970 年開始推動

「同儕配對閱讀方案」(The Paired Reading Schemes),直到 1980 年代更將「同儕學習輔

導」運用於閱讀活動(peer tutored paired reading)之中,並且蔚為風潮(黃德祥,1997a;

Topping, 1988)。

針對社會經濟背景不佳的學生,以色列於1974 年推行每週 2 次、每次 2 小時、為 期8 個月的「全國性同儕教導方案」(the PERACH Tutorial Project),由自願參與的大學 生定期對受輔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學習輔導,藉以提升社會經濟背景不佳的學生之學習動 機、學業成就與自信心,而參與此同儕教導方案的大學生則可獲得百分之四十的該學年 學費減免。由於此方案成效良好,故獲得擴大辦理並成為以色列境內規模最大之同儕學 習輔導方案(許永熹,1997;Goodlad & Hirst, 1989)。

西元2008 年,比利時 Boudoiun 國王基金會於荷語區創辦「大學生家教」計畫,由 未來將擔任教師的大學生協助弱勢學童在家作功課,共有650 位大學生及 1,600 位學童 參與。對獲得教導的學童而言,此計畫不僅激發了學童的學習動機,同時也教導學童良 好的讀書方法;而對擔任家教的大學生而言,此計畫不只提供了面對面實際教導學童的 機會,也讓大學生得以學習如何處理將來任教課堂上可能遇到的各式問題。由於此計畫 廣受歡迎且成效良好,比利時荷語區已決定將「大學生家教」計畫繼續延長一年實施(教 育部,2009)。

根據Topping 與 Ehly(1998)的文獻資料,「同儕學習輔導」之實施對象相當廣泛,從 幼稚園兒童至大學學生,甚至接受成人教育之社會人士都可可加以運用;其實施方式則 有個別輔導與小團體輔導兩種方式;其實施時間也有校內正式課程時間與放學後之時間

兩種選擇;其實施內容更含括有學習輔導、生活輔導、人際適應輔導及問題行為之輔導 等。綜上所述,「同儕學習輔導」的理念與應用不僅受到各界重視,並且廣為運用在教 育與輔導領域中,後續也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模式,如:全班性同儕教學(classwide peer tutoring)與同儕交互教學(reciprocal peer tutoring),更突顯出「同儕學習輔導」的實用性 與歷久彌新。

本研究係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國中英語課程之中,以英語文法概念課程為主題,

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實施對象,於校內正式課程時間進行一對一個別學習輔導之運用結 構化之教材,進行同齡別搭配之「同儕學習輔導」,並事先規劃設計同儕小老師之職前 訓練課程,以協助同儕小老師勝任協助指導同儕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