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學習輔導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同儕學習輔導之理論基礎

本節針對「同儕學習輔導」之理論基礎,說明如下。

「同儕學習輔導」是一種運用同儕力量來協助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輔助策略,主要 以心理學與社會學為基礎,包括有行為學習論(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社會學習理 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社會認知發 展理論(Social Cognition Theory)、認知精緻化理論(Elaboration Strategy)、社會互賴論 (Social Interdependence Perspective) 、 接 觸 理 論 (Contact Theory) 及 角 色 模 範 理 論 (Role-Model Theory)(黃政傑、林佩璇,1996;Goodlad & Hirst, 1989),以下分別加以探

討。

一、心理學理論基礎

(一)行為學習論

行為學習論強調「增強作用」,當個體的每一個回答或反應都能獲得立即回饋,必 然能增進其學習效果;當個體的每一個正確反應都能有系統地獲得獎勵,則必能增強其 學習動機,亦即學習行為受到外在報酬和增強便會反覆出現,因此只要提供合適的刺激 環境、增強、回饋及酬賞便能促進個體學習行為的產生(黃政傑、林佩璇 ,1996;Goodlad

& Hirst, 1989)。而在「同儕學習輔導」中,個人意見在彼此對話互動時可獲得贊同與支

持,對個體即產生增強和報酬,其學習行為於是反覆出現,將有助於個體學習、思考與 語言表達的精進。

再者,Skinner 運用編序教材使學生自動學習,將每一學習單元分為若干細小單元

或序目,依邏輯、難度順序編列,學生只需按照順序,依著自己的進度,循序漸進,便 可完成學習的工作,這種教學方式也被後人稱為編序教學 (programmed instruction),但

編序教學過份重視科學方法,雖使學生獨立學習,卻缺乏師生互動,因此學生之學習動 機與耐心難以持續(林寶山,1990;張春興,1994)。而「同儕學習輔導」即是由學習

能力較佳之學生利用組織嚴密之編序教材來指導學習能力較弱之學生,以彌補編序教學 中師生缺乏互動之缺憾。Goodlad 與 Hirst(1989)提到 Ellson 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University of Indiana)即採 Skinner 的編序教學模式,發展編序教材以進行同儕學習輔導

活動;另Harrison 也於美國猶他州伯明罕楊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tah)已發展 出一套可由教育程度不高者執行的編序教材,可供同儕學習輔導活動進行時使用。

由美國心理學家凱勒(Fred S. Keller)所提倡的個別化教學系統(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是根據 Skinner 之操作制約中「連續漸進、立即增強」原理,結合 Bloom 的精熟學習理論,並配合輔助員制(proctoring),讓學習速度快、學習表現優異的學生協 助學習遲滯、學習困難的學生以適應個別差異(張春興,1994)。而「同儕學習輔導」

與個別化教學系統類似之處,即是融入輔助員制,以一對一的方式,由年齡相近、較年 長或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協助指導年齡相近、較年幼或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

(二)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所提出的社會學習論,強調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模仿(modeling) 與符號增強(symbolic reinforcement),個體會觀察學習及模仿其他人在社會情境中的行

為,但個體從觀察學習到模仿之過程中,僅會模仿適合其生活方式之行為或模式,並非 完全盲從(溫世頌,1990)。在真實教室情境中,教師的教學行為、風格及其他學生的 優異表現都可能引起個體的觀察學習,此時個體將教師或其他學生視為楷模加以模仿,

產生見賢思齊的心態,表現出與楷模相同的行為。因此在由教師規劃的「同儕學習輔導」

情境中,社交、生理、認知發展上大致位於同等地位的個體之間互動密切,容易產生情 感的聯結,進而刺激個體向楷模對象學習(程小蘋,1997;張春興,1994)。在教師的 安排規劃之下,「同儕學習輔導」中學習能力較佳的學生成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之楷

模,刺激並促進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之學習成效與行為表現。

社會學習論也強調符號增強之運用,不同於Skinner 之理論中仰賴他人賞罰的操作 制約方式,符號增強注重個體從人際互動中內化而獲得之自我增強,促進個體自律行為 之養成,並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讚美、情感支持、給予注意或關切等符號增強,

鮮少使用具體物品作為增強物(溫世頌,1990;張春興,1994)。在「同儕學習輔導」

中,小師傅即運用讚美、情感支持、給予注意或關切等符號增強,協助小徒弟自我管理、

培養其自律能力,教師亦運用讚美、情感支持、給予注意或關切等符號增強,協助小師 傅自我突破、持續參與「同儕學習輔導」。

(三)認知發展論

1. Piaget 之認知發展理論

根據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強調認知發展是個體與環境持續互動、不斷改變的歷 程。個體認知結構不斷地改變係由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交互運作而 成,並朝平衡(equilibration)發展。當個體面臨問題情境時,會企圖將新的經驗納入舊有 的認知結構,此歷程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而當個體既有的認知結構無法認知理解

新事物,就形成失衡狀態,為免除失衡,個體必須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以順應新事物,

此歷程稱之為調適(accommodation),而同化及調適必須在充滿刺激的環境中才可能發 生,提供個體與環境互動的機會便能促進個體之認知發展(張春興,1994)。因此教師若 能提供學生更多推理練習機會促進其同化調適的進行,便得以彌補其認知發展的遲滯狀

況,採用「同儕學習輔導」便是一個好方法。Fresko 與 Eisenverg 兩人於 1985 年所進行

的研究顯示,同儕小老師提供個別指導,在一年內即可增進認知發展遲滯兒童在數學與 閱讀方面的認知能力(引自廖鳳池、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陳美芳,1992,頁 87)。

在「同儕學習輔導」中,個體藉由和同儕互動合作的努力過程中,若彼此意見有所 不同便產生認知衝突,即可針對彼此認知上的衝突來加以討論、修正並獲得新的知識。

黃政傑與林佩璇(1996)也指出在同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個體彼此討論出現的認知衝

突,能刺激同化或調適的產生以改變其認知結構,個體不適切的推理和想法也會適時得 到修正。

2. Vygotsky 之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Vygotsky 所提出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中,強調社會文化對個體認知發展的影響,認 為個體從與他人的互動中,學得如何去了解其周遭世界,也因此獲得更高層次之發展(張 世忠,2000),故創造安排積極正面的社會互動機會與環境,將有助於學生的認知發展。

教師可安排環境並創造一個鷹架,使學習能力較佳之同儕小老師必須藉著和受輔者互 動、對話以瞭解受輔者目前的能力、目標以及要運用何種方法來協助受輔者達到目標,

而受輔者也能從學習能力較佳之同儕小老師所提供的支持、引導與協助中獲得助益。黃 政傑與林佩璇(1996)提到同儕合作學習之團體成員藉由資訊與洞識的交換,發現彼此 推理上之弱點,相互矯正,藉由奠基於別人的理解來調整個人的理解,並促進彼此的成 長。

為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按Vygotsky 的說法,教師必須促進學生的「近側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發展,對此 Bruner(1989)提到若想要於個體的近側發展 區中創造出成功的學習,則必須具備兩項要素:(1)學習者必須願意嘗試;(2)教師必須 提供鷹架(引自谷瑞勉,2001,頁 81)。教師必須藉由「鷹架作用」,協助學生發展介 於個人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實際發展水準)與經別人給予協助後所可能達到的水平(潛 在發展水準)之間的差異。在「鷹架作用」下,透過專家協助支持生手之方式,幫助學 生從目前的能力進展到預期的目標,而互動的雙方必須對問題的瞭解程度及處理能力具 備差異性,初學的生手必須與知識較豐富或能力技巧較佳的專家互動,如此一來,能力 或技巧較差的生手便能獲得能力或技巧較佳的專家之引導與支持,其認知發展才能有所 提升(Topping & Ehly, 1998)。在「同儕學習輔導」中,由於年齡相近的同儕擁有類似的

發展區,容易透過彼此對話互動進而找到其近側發展區,且學習能力較佳之同儕小老師 可提供符合受輔者認知層次的支持、引導,協助受輔者在其近側發展區中發展。

3. 認知精緻化理論

所謂的認知精緻化(Elaboration Strategy),係指個體欲提取個人記憶之資料時,必須 先重新組織個人記憶中資料,並以其所理解的方式把內容重新整理再加以詮釋。認知精 緻化對於學習效果與記憶的延伸具有正面助益,而最有效的認知精緻方法,就是解釋給 別人聽;在表達與傾聽的過程中,能促進個體內在主動的訊息處理,以利新舊知識連結,

使所保留儲存的知識具有實用價值(黃政傑、林佩璇,1996;Cole & Chan, 1990)。美

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以 Edgar Dale 於 1954 年提出 的經驗金字塔(cone of experience)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學習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證 實,能於課後重新轉述課程內容給他人聽的學生,其學習成效較佳(Polovina, 2006)。而 在「同儕學習輔導」中,學習能力較佳的小師傅(tutor)即是運用認知精緻化的最佳代 表。

二、社會學之理論基礎

(一)社會互賴論

David Johnson 擴展 Morton Deutsch 的「合作—競爭理論」成為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ndent Theory),其假定社會互賴之組織方式,會影響個體之間的互動方式,並 決定個體互動之結果。當個體彼此合作,則產生積極性互賴,形成助長式互動,同儕互 相鼓勵並彼此督促;當個體互相競爭,則產生消極性互賴,形成對抗式互動,同儕不鼓 勵彼此在成就上的努力,甚至會互相阻礙;而當個體自主獨立,鮮少互動、互不干擾,

則缺乏互賴(引自黃政傑,林佩璇,1996,頁 9)。而「同儕學習輔導」,即是在教室中

建構一種積極互賴的學習歷程,藉著同儕彼此間的互動對話,透過同儕提供的支持、鼓 勵及引導,共同學習以達成學習目標。

(二)接觸理論

為了增進社會次級團體的和諧,使不同種族、性別、能力、年齡、社經地位的學生 在學習上有所互動,G. Allport 提出的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建議在平等互賴的情境

下,不同性別、年齡、能力、社經背景或族群的人應彼此合作、共同學習,以促進友誼

下,不同性別、年齡、能力、社經背景或族群的人應彼此合作、共同學習,以促進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