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學習輔導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同儕學習輔導之相關研究

本節針對「同儕學習輔導」之相關研究,分別說明敘述如下。

有關「同儕學習輔導」之相關研究數量眾多,國內外廣泛運用同儕力量於在學科教 學、特殊教育、心理輔導等領域,以下針對1990 年至 2008 年間,運用同儕力量於特殊 教育與一般學科教學領域之相關研究,分別說明,詳述如下。

一、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一般學科教學領域之相關研究

有關「同儕學習輔導」運用於一般學科教學領域之相關研究,吳金蓮(1990)、呂 素幸(1992)、楊秉鈞(2003)、賈惠文(2004)、邱雅梅(2008)、Roswal 與 Mims (1995)、

Stephenson 與 Warwick (2001)及 Ismail 與 Alexander (2005)皆以一般學生為研究對象,

探討「同儕學習輔導」對單一學科學習成效之影響,而張瓊文(2001)則以身心障礙學

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同儕學習輔導」對單一學科學習成效影響之相關研究。針對上述 相關研究加以說明,詳述如下。

(一)國內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一般學科教學領域之相關研究

吳金蓮(1990)以 25 名國中二年級英語科低成就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25 名國 中一年級英語科低成就學生進行為期二個月之同儕個別教導,結果發現:同儕個別教導 對同儕小老師之學習英語態度具有立即與長期效果,而在英語科成就動機與學業成績 上,則不具立即與長期效果;但對受輔者之英語科學業成就、成就動機、學習態度方面 具有立即與長期效果。

呂素幸(1992)以 32 名國小六年級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32 名國小四年級數學 習成績不佳學生,以同性別一對一方式進行每次30 至 40 分鐘、共 22 次之數學科同儕 輔導,結果發現:同儕輔導對受輔者之數學學業成績具有輔導效果,而對其數學學習態 度及數學焦慮則未具有效果;亦發現同儕輔導員接受訓練與否,對受輔者的學業成績、

學習態度及數學焦慮並無影響。

張瓊文(2001)以 3 名國小五年級普通班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3 名特教班之聽 覺障礙學生進行每週4 次,為期 12 週之國語文同儕教導,探討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 礙學生國語文的立即學習效果、整體學習成效與保留效果,結果發現:同儕教導能有效 增進受輔者國語文之立即、整體和保留學習效果,且同儕小老師和受輔者均對同儕教導 活動感到滿意。

為探討同儕輔導對增進理化科學業成績之影響,楊秉鈞(2003)以 37 名國中三年 級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37 名國中三年級學生進行理化科之同儕輔導,結果發現:

在教師行為影響下,同儕輔導對增進同儕小老師與受輔者之理化科學業成績具有立即成 效與長期成效,且共同學習時間能有效提升理化科同儕輔導的成效。

賈惠文(2004)以 14 名國小五年級英語科學習表現較佳之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

對14 名國小五年級英語科低成就學生,以一對一方式進行每週 3 次、每次 30 分鐘,為 期6 週之英語科同儕個別教學活動,結果發現:同儕個別教學能有效改進受輔者之英語 科學習成就,並有效提升受輔者之英語課堂參與態度。

邱雅梅(2008)以 16 名中學資料處理科二年級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16 名中學 資料處理科二年級學生,以一對一方式進行會計技能檢定課程之同儕教學,結果發現:

同儕教學對會計技能檢定課程之學習具有立即成效,且女學生之學習表現比男學生穩 定。

(二)國外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一般學科教學領域之相關研究

Roswal 與 Mims (1995)為瞭解「同儕學習輔導」對學生自我概念及對學校的看法之 影響,以美國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同儕學習輔導」融入為期 16 週之學校活動 與各學科教學中,結果發現:「同儕學習輔導」能有效提升七年級學生之自我概念,且 大幅降低學生輟學率,促使學生樂於上學、熱衷學習。

Stephenson 與 Warwick (2001)為探討「同儕學習輔導」對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以 澳洲某國小五年級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國小二年級學生進行自然實驗課之「同儕學 習輔導」,結果發現:「同儕學習輔導」對同儕小老師與受輔者皆有所助益。「同儕學 習輔導」之過程有助於同儕小老師重新建構個人知識訊息、增進其自信心、社交技巧與 語言表達能力。而對受輔者而言,「同儕學習輔導」提供其一個暢所欲言、勇於表達個 人意見的環境,同儕小老師更是一個良好楷模,促使受輔者積極參與自然實驗活動。

Ismail 與 Alexander (2005)以 48 名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於馬來西亞某高中進行「同 儕學習輔導」融入自然實驗課程之研究,結果發現:事先規劃組織的「同儕學習輔導」,

對自然實驗課程具有立即教學效果及維持效果;而未經規劃組織的「同儕學習輔導」,

對自然實驗課程則不具有立即教學效果及維持效果。

二、「同儕學習輔導」運用於特殊教育領域之相關研究

有關「同儕學習輔導」運用於特殊教育領域之相關研究,多以身心障礙學生為研究 對象,分別探討「同儕學習輔導」對身心障礙學生之日常生活技能、休閒技能、閱讀、

寫字及情緒控制等能力之影響。針對上述相關研究加以說明,詳述如下。

(一)國內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特殊教育領域之相關研究

詹雅淳(2002)運用準實驗設計,進行同儕個別教學對身心障礙學生日常生活技能 之研究,令2 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2 名智能障礙學生以一對一方式,

進行為期8 週之日常生活技能之同儕個別教學,探討同儕個別教學對增進國中智能障礙 學生日常生活技能之教學效果,結果發現:同儕個別教學對受輔者之日常生活技能具有 立即教學效果及維持效果,能有效增進同儕小老師之正向社交技巧,且同儕小老師和受 輔者均對同儕個別教學感到滿意。

黃淑吟(2003)運用準實驗設計,進行同儕教導對身心障礙學生休閒技能影響之研 究,以2 名國中普通班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 2 名智能障礙學生以一對一方式,進行 每週5 次、每次 30 分鐘、為期 16 週之下跳棋、五子棋和暗棋等三項休閒技能教學活動,

探討同儕教導對智能障礙學生休閒技能之教學效果,結果發現:事先接受培訓之同儕小 老師展現良好教學技巧與態度,且同儕教導對受輔者之休閒技亦具有立即效果及維持效 果。

(二)國外運用「同儕學習輔導」於特殊教育領域之相關研究

Fuchs, L. S、Fuchs, D.與 Kazdan (1999)為改善中學生之閱讀障礙,以準實驗設計進 行兩週五次、為期 16 週之「同儕學習輔導」融入閱讀障礙補救教學方案,結果發現:

「同儕學習輔導」對受輔者之閱讀能力並不具有立即效果,但增加同儕間之互動、促進

受輔者積極正向之學習態度,並提升受輔者之自信心與自尊。

Tournaki 與 Criscitiello (2003)以美國某國小一年級情緒障礙或行為失控的學生為同 儕小老師,對國小一年級學習成就低落之一般學生,進行一對一之寫字「同儕學習輔 導」,結果發現:情緒障礙或行為失控的學生於「同儕學習輔導」期間,因被賦予擔任 同儕小老師之任務,其個人行為舉止及情緒控制能力皆有大幅改善;而受輔者字跡潦 草、英文字母大小寫紊亂的情況也獲得大幅改善。

Jones (2007)為探討參與「同儕學習輔導」對同儕小老師之影響,以 12 名國小六年 級一般學生擔任同儕小老師,對12 名國小五年級自閉症學生,進行每週一次、每次 90 分鐘、為期24 週之「同儕學習輔導」,同儕學習輔導活動內容由受輔者決定,包含有:

樂高積木遊戲、遙控汽車競速、戶外運動等。研究結果發現:百分之八十三的同儕小老 師樂於幫助並鼓勵受輔者參與遊戲,百分之八十九的同儕小老師表示自己獲益良多。「同 儕學習輔導」能增進同儕小老師之自信心及自我滿足感,促使其感恩、珍惜自己所擁有 的事物,更能體諒他人、展現利他之行為。

綜合上述國內外之相關研究顯示,「同儕學習輔導」確實可運用在不同學科與領域 之中,也可以將各年齡層的學生融入於同儕學習輔導活動之中。由年齡相近、較年長或 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協助指導年齡相近、較年幼或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的確能促 進學生之學習適應、情緒控制與學習成就表現,並同時增加學生間之人際互動。因此,

「同儕學習輔導」對同儕小老師與受輔者之認知與情意發展,都能提供正向良好之助

益;在認知發展方面,「同儕學習輔導」能改善學生之學習成就表現;在情意發展方面,

「同儕學習輔導」提升了受輔者的自信心與對該學科之學習興趣。

「同儕學習輔導」因為能彌補大班級教學中教師人力不足之缺憾,而具有相當高之 經濟效益,但在實施「同儕學習輔導」時,教師仍需肩負主要的教學責任,並完成一系 列教學準備工作,如:訂定教學目標、設計規劃教學流程、安排課程進度、決定同儕小 老師與受輔者配對的方式、安排設計活動以促進師徒關係等(Foot & Howe, 1998)。故「同

儕學習輔導」僅能被視為協助教師之教學輔助策略,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師的工作與 角色。

不論在一般學習領域或特殊教育領域中,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均顯示「同儕學習輔導」

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故本研究欲以台灣中部地區某縣立國中之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 象,藉助班級中英語學習成就較佳學生的力量來協助英語學習成就較差學生,嘗試將「同 儕學習輔導」與國中學生之英語學習相結合,以探討「同儕學習輔導」對國中一年級學

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故本研究欲以台灣中部地區某縣立國中之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 象,藉助班級中英語學習成就較佳學生的力量來協助英語學習成就較差學生,嘗試將「同 儕學習輔導」與國中學生之英語學習相結合,以探討「同儕學習輔導」對國中一年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