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部門獎金制度與 Rawls 正義論相關研究整理與分析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四節 公部門獎金制度與 Rawls 正義論相關研究整理與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就 Rawls 所提正義原則係立基於「交疊共識」而言

Rawls 認為由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會產生不同的歷史文化,而 在不同的文化或歷史條件的社會中,對於何謂公平正義不易產生出一致性的 共同看法,是故,他強調其正義原則不是一個全面性的道德學說,而係是由 身處多元文化價值的個體透過交疊共識而建立的一個政治思想體性,因此可 以作為規範社會基本結構之依據(林火旺,1998:214;韓台武,2012:110-111)。 目前適用工程獎金制度之機關,涵括中央及地方機關且為數眾多,惟本 研究囿前述第一章第三節之研究範圍及限制,僅能以部分中央及地方機關為 研究範圍,故以此少數個案所得之研究共識,能否獲得與其他工程獎金制度 之適用機關形成交疊共識,恐有討論空間。

第四節 公部門獎金制度與 Rawls 正義論相關研究整理與分 析

本研究係從 Rawls 的正義論觀點來探討公部門工程獎金制度之規劃及給 與是否符合該理論揭櫫之相關原理原則,進而透過實證研究歸納出符合正義 觀之獎金支給原則,作為工程獎金制度及其他各項獎金規劃之參考,前三節 為「公部門獎金相關論述及工程獎金制度分析」、「Rawls 正義論的核心概 念與相關挑戰及修正」及「以 Rawls 正義論析論工程獎金支給之合理性及侷 限性」之基礎理論文獻分析,本節則是對公部門獎金制度與 Rawls 正義論相 關研究予以整理與分析。

壹、公部門獎金制度相關研究

研究公部門獎金制度相關聯的博、碩士論文頗多,但單獨偏重於公部門 獎金制度之公平性或正義性者,則相當有限。考量目前適用工程獎金制度之 機關中,絕大多數均有將一定比例之獎金額度按績效評核結果發給,可歸屬

(2008)<從正義論觀點看我國教育政策公平性>;吳澤玫(2008)<

論羅爾斯的公共理性觀>;林武佐(2004)<一種 Kant 式建構的「正 義論」的形成與困境-以羅爾斯《正義論》為例>;Pogge,Thomas 著;

謝世民、吳瑞媛(譯)(2004)<論羅爾斯兩種正義論之間的不融貫 >;

陳正堂(2004)<正當(right)與善(good)的優先性:評羅爾斯(J.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awls)和沈岱爾(M. J. Sandel)的論辯>;楊士偉(2004) <社會 正義的理想與實現-評介[李少軍等譯]《正義論》>;姚大志(2003)

<從「正義論」到「正義新論」 >;吳勁甫(2003)<從羅爾斯正 義 觀談教育機會均等>;何信全(1999)<多元社會交疊共識如何可能?

-羅爾斯對社會整合之證成>;周保松(1999)<當代哲學祭酒羅爾斯

(John Rawls)-要瞭解當代政治哲學自「正義論」始>……等。

以上所蒐集的博、碩士論文、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約可分為理論制 度面之介紹與探討、實務個案性之檢視與運用等 2 大類。例如:韓台武

(2012)、王授民(2009)、王冠生(2008)、吳澤玫(2008)、江怡臻(2008)、

林武佐(2004)、 謝世民等譯(2004)、 陳正堂(2004)、 楊士偉(2004)、

姚大志(2003)及林慧旻(2001)等可歸類為理論制度面之介紹與探討,其 餘則大致歸類為實務個案性之檢視與運用。此 2 類寶貴文獻均提供了本研究 對於「 Rawls 正義論」的參考面向。

總結來說,上述相關文獻中,並無專以 Rawls 正義論觀點來探討我國公 部門獎金制度之相關研究,但在公部門獎金制度之研究中,陳紫燕(2011)

以績效管理觀點探討個案機關工程績效獎金制度之研究提出,實施工程績效 獎金制度應以推動績效管理為要項,並應建構具信效度之績效評估工具與機 制、強化獎懲制度設計、型塑員工參與文化及增加獎金經費額度等,提供了 本研究於探討工程獎金制度時之重要參考方向。另外,對於 Rawls 正義論之 相關研究中,黃悅茵(2009)以正義論探討我國司法官退養制度之研究,因 與本研究同係以正義論探討公部門員工給與制度,故該研究之理論基礎、切 入面向、探討架構及理念發想等,均提供了本研究執行上之借鏡。至於其他 研究雖與本研究探討之主題或研究方向未有直接關聯,但所提供的理論基 礎、研究方法、實證結論等,均提供了本研究重要啟發及參考面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經由第二章對公部門獎金相關論述、工程獎金制度分析及 Rawls 正義論 等相關文獻資料之探討、整理、分析及歸納所得之理論基礎,再採深度訪談 法瞭解工程人員、人事人員及工程獎金法制主管機關(人事總處)之業管科 長三者間之看法與意見,以瞭解現行工程獎金之規劃及給與,是否符合 Rawls 正義論揭櫫之原初立場、無知之幕及正義兩原則等相關概念;另同時瞭解研 修符合正義原則的工程獎金制度之可能性為何。本章就研究架構與對象、研 究工具與倫理、研究信度與效度、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等作概述。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對象

一、

研究架構

Rawls 正義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建構出一套在道德上值得追求,且 在現實生活中具實踐可行性的道德原則,作為規範各項社會基本制度,以及 決定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分配社會合作中個人應得利益之基本準則(Rawls,

2001:21),換言之,其希望透過所倡之正義概念,找出一個對於基本權利 和義務,以及分配社會合作利益時,應採取的方式。公部門工程獎金制度係 為鼓勵員工積極工作、提高工作效能而設計,且涉及多數人之利益分配,屬 於社會基本結構之一,藉由 Rawls 之正義論對工程獎金制度進行檢視,可釐 明該制度是否符合正義原則,進而歸納出具正義觀之獎金支給原理原則以作 為研修工程獎金制度之參考,以期邁向符合正義原則之工程獎金制度,爰據 以繪製本研究架構並整理如圖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1 研究架構

(本研究自繪)

貳、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主要係選定中央及地方機關中各 2 個適用工程獎金制 度之工程機關作為深入分析研究對象,而訪談對象之選取,考量研究題目之 特質,必須訪談對工程獎金制度實務操作經驗豐富,以及對 Rawls 正義論所 表達之概念具可理解性者,故係採取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13的方式,

選擇有相當服務經驗與資歷之公務人員,區分為工程人員及人事人員 2 類;

另考量人事總處為法定之公部門員工給與事項規劃及審議之主管機關,為使 本研究更臻周延,亦將訪談該總處職司獎金事項之業管科長,共計 3 類人員 為代表,作為研究對象,並就工程人員及人事人員部分,分別以下列標準找

13 Michanel Quinn Patton 認為,質化研究著重於深入研究立意選取的、數量較少的個案,甚至是唯一個案

(N=1),而所謂立意抽樣係指研究者根據個人的主觀判斷,去選取最適合研究目的的樣本,其目的在於選

檢視 John Rawls 正義論 理論面

實務面 工程獎金制度運作 制度修正

邁向符合正義原則之工 程獎金制度

檢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尋受訪者:

一、工程人員:任職工程機關年資達 7 年以上,對機關工程業務及工程獎金 規定有深入瞭解並具實務經驗者。

二、人事人員:任職工程機關人事單位達 5 年以上,負責機關工程獎金業務,

並對是項獎金規定實務運作嫻熟者。

為保障受訪者之隱私,於深度訪談前先進行編碼代號,編碼原則係分別 以身分類別碼及受訪先後順序碼來表示,身分類別碼將以英文字母「A」代 表工程人員、「B」代表人事人員、「C」代表人事總處職司獎金事項之業管 科長,訪談先後順序碼則以阿拉伯數字「1」、「2」、「3」代表,例如:

B1 即代表第 1 位受訪之人事人員。接著再予以標明受訪者服務機關及職稱、

訪談標準、時間及地點等資料,對照編碼後再建檔。訪談對象之相關資料,

整理如表 3-1:

103.12.22

(14:20-15:2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3.12.22

(16:40-17:4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3.12.24

(9:30-10:3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4.1.14

(14:00-15:0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3.12.22

(15:30-16:3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4.1.14

(13:00-14:0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3.12.24

(11:00-12:0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03.12.22

(15:10-16:1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18:00-19:00)

受訪者機關辦公室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倫理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以及相關文獻分析、探討所得之結果,據 以擬定訪談大綱14,以作為深入瞭解與探究之依據,另為兼顧受訪者能暢所 欲言且不偏離主題,並使訪談程序順利進行,本研究係採「一般性訪談導引 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以瞭解實際情況和進行資料蒐集,俾利後續整 理與分析,茲說明如下:

壹、訪談工具

本研究訪談工具包含研究者、訪談大綱、訪談紀錄表及錄音設備。研究 者將先徵得受訪者同意之下,運用訪談大綱進行實地訪談,並將訪談內容全 程錄音,同時亦將受訪者訪談過程之重要詞句及關鍵字記錄於訪談紀錄表,

以確保訪談紀錄之正確性與完整性,並利後續整理為訪談逐字稿。如此,除 能夠提升資料整理與分析之效率外,亦可避免訪談者誤解、遺漏,甚至扭曲 受訪者之意見。

一、研究者

研究者即為實地訪談者,作者曾任人事總處給與業務承辦工作長達 7 年,對於工程獎金制度有相當程度之瞭解,並具獎金審議實務經驗。期許基 於本身之任職經驗,能稱職的扮演好研究者的角色,讓每位受訪者皆可順暢 地表達其看法及意見,然而作者在訪談過程中也必須儘量保持客觀中立的態 度,避免做出個人主觀價值判斷之情事,以順利蒐集到受訪者所提供符合本 研究目的之寶貴訊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係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因本研究係採 深度訪談方法進行,故所牽涉到的研究倫理議題包括,「知會同意」(informed consent)、「匿名性」(anonymity)、「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等,一 般而言,社會科學家都贊同當研究過程涉及「人」時,在研究進行前應先獲 得研究對象的「知會同意」,亦即在研究者說明研究計劃後,個人選擇是否 參與該研究之程序,尤其當研究對象因接受此研究而可能暴露在實質的風險

研究倫理係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因本研究係採 深度訪談方法進行,故所牽涉到的研究倫理議題包括,「知會同意」(informed consent)、「匿名性」(anonymity)、「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等,一 般而言,社會科學家都贊同當研究過程涉及「人」時,在研究進行前應先獲 得研究對象的「知會同意」,亦即在研究者說明研究計劃後,個人選擇是否 參與該研究之程序,尤其當研究對象因接受此研究而可能暴露在實質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