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他關於二語學習者的自我修復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7 其他關於二語學習者的自我修復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式,改用其他較為簡易他能勝任的語法結構來表達。

2.7 其他關於二語學習者的自我修復研究

在第二語言方面,許多學者也研究了自我修復的數量和本質與語言程度之間 的關係。 (e.g., Lennon, 1984;Verhoeven, 1989;O’connor, 1998;Van Hest, 1996)。

他們認為自我修復的數量和語言能力的發展相關。初學者在語言習得的過程,由 於受限於後設語言認知能力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比起程度較高的學習者來 說,會犯更多的錯誤,但這些錯誤得到修正的比例較低。而語言程度較高的學習 者,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後設語言認知能力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也跟著提 升,這使得他們在說話時犯較少的錯誤,並且在這些錯誤的語言輸出中,會有較 高比例的錯誤獲得修正。

Levelt (1983 ) 針對自我修復所做的分類,被廣泛的應用到其他方面的研究。

在第二語言習得方面,許多學者也沿用 Levelt (1983) 的分類來研究。但因二語學 習者的自我修復在質、量上都有別於母語者的自我修復,因此有些學者在觀察二 語學習者的語料後,修正了他對自我修復的分類。在這部分,將回顧先前與二語 習得有關之自我修復研究。

Fathman (1980) 的研究對象為 75 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二語學習兒童,他們被 要求描述一個卡通故事,並聊聊自己的生活。這個研究發現,詞彙修正 (lexical corrections) 的數量遠勝過其他類型的修復,佔了 50%。而構詞的修復佔 20%、

語意修復有 15%、句法修復為 12%、音韻的修復則為 3%。他也觀察到在所有的 修復方式中,最常見的為替代 (substitution),佔了 73%。

Lennon (1984) 發現了類似的修復分布。他研究 12 名德國大學生,要求他們 用英文重述一個他們之前聽過的故事。在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第二語言學習者程 度較高的學生,修復次數較少。此研究發現:高級學習者只有修正了 23 次,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 73%為詞彙修復 (lexical),13%為發音修復 (phonological),另 13%為句法和語 意的修復。而整體來說,學習者最常改正語音和詞彙錯誤 (43%)。這類錯誤的改 正率高,是因為這類的修正不需要話語的重構,而只需要學習者運用簡單的語法 規則即可。

Verhoeven (1989) 調查了第二語言學習者自我修補和語言學習過程的關係。

他觀察 55 個住在荷蘭的土耳其小孩為時兩年的時間,在他的研究中發現,發音 上的修正 (phonological corrections) 和重新啟動 (restart) 這兩類的數量,在六歲 到七歲之間的小孩有急劇減少的現象;但在七歲以上的小孩間,這兩類修復的數 量就維持固定不變。他也發現,在任何年紀的小孩,重新啟動 (restart) 及語意修 正(semantic corrections) 數量都與小孩的第二語言的能力有正相關。然而,句法 修正 (syntactic corrections) 的數量只有在 6 歲到 8 歲間的小孩有增加。

Van Hest (1996) 分析語料庫中由荷語學習者基於三種不同任務 (圖片描述、

說故事、和個人面試 ) 所產出的 4700 個自我修復,以 Levelt (1983) 的分類為基 礎,她對自我修復做出新的補充。

她增加了「概念錯誤修復」 (Conceptual error-repair) 和 「句法時態」的修 復。概念錯誤修復 (Conceptual error-repair) 是當說話者選用了一個錯誤的概念 (concept) 來表達,經由說話者自我回溯檢驗 (retrospection) ,可分辨詞彙錯誤修 正和它之間的差別。缺點是若沒有經過說話者的自我回溯,將難以區分說話者修 復的目的是因為詞彙錯誤,或選用了錯誤的概念表達 (轉引自 Kormos, 1999) 。

而句法時態的錯誤,則是指說話者針對時式、時態所犯的錯誤,她將此類修 補歸於適當性修復 (Appropriateness-repair) 中。此外,她也把適當性修復分為兩 個次小類:(1)適當性替代修復 (Appropriateness replacement repair);(2)適當性插 入修復(Appropriateness insertion repair) (轉引自湯桂珍,2007)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她的研究中指出,適當性修復 (Appropriateness repair) 佔 39.7%,錯誤修 復(Error-repair) 佔 22.4%,隱性修復 (Covert-repair) 佔 15.5%,差異修復 (Different-repair) 佔 10.1%,其他類型的修復則為 12.3%。而若與母語說話者的 修復結果相比,二語學習者的修復中,錯誤修復的比例更高。

Van Hest (1996a,1996b) 發現初學者和中級程度者的自我修復數量差不多,

而高級程度的學生修復的次數則較少。她認為初學者和中級者不像高級者,他們 仍然在嘗試與犯錯的階段。因為高級者他們擁有較多的語言知識,知道更多詞彙 與句法規則,所以在他們的話語中,發現較少數量的低層次語言修復 (low level linguistic error repair) (轉引自 Kormos, 1999) 。

O’connor (1998) 的研究對象為學習法語的美國學生。她研究了三名法語初 學者以及三名高級程度者的話語,她假設語言程度較低的學生會做出較多的錯誤 修復,而語言程度較高的學生則會更關注於溝通的流暢性,因此會更避免溝通中 的停頓,且更注重篇章層面的糾正 (discourse-level corrections) 。她的研究結果 證實了她的假設。研究顯示自我修復的分佈結構與學習者的語言程度有密切相關:

初級學習者主要會修復詞彙、語法和語音方面的語言錯誤;而語言程度高的學生 則較注重篇章層次 (discourse-level) 上的問題,他們主要是以更正訊息內容,以 及在語言適當性上修正。

她認為除了修復的不同本質讓這兩組語言程度不同的學生有不同修復結果 外,還因為初學者的語言能力尚不足以讓他們去執行一個避免問題發生的機制,

然而語言程度較高的學習者已有能力採用此策略,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避免發生錯 誤上。O’connor 和 Van Hest 的研究都顯示,語言程度較高的學習者,會產出數量 較多的適當性修復 (appropriacy repairs) (轉引自 Kormos,1999) 。

不同於她的研究成果,Lennon (1990) 的研究有不同的結果。他發現在英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居住超過六個月以後,學習者的說話速度進步,而他們在話中的停頓也減少了。

但是他們做的自我修正 (self-corrections) 數量,比起剛住在英國的時期還要多。

他對此現象的解釋為,因為語言程度越高,學習者將有更多注意力可運用在監測 錯誤,與自我修復上,所以這可能會使得學習者的自我修復數量增加。

Kormos (1998) 的研究則是來自於 30 個不同程度的受試者所產生的自我修 復,再加上這些受試者自我回顧的評論。她也主張 Levelt 的自我修復所做的分類 需要進一步修正,以應用於二語學習者的自我修復之分析。

她認為差異修復 (D-repairs) 應該再更進一步分為語序錯誤修復(ordering error repairs) 和不適當資訊修復 (inappropriate information repairs) 。她也在這項修 復裡做出一個新的分類,就是訊息替代修復 (message replacement repairs) ,意指 說話者會完全放棄原本意圖要說的訊息。

而在適當性修復 (A-repairs) 中,他進一步將 Bredart’s (1991) 良好的語言之 修復 (repair for good language) 細分為語用適當性修復 ( pragmatic appropriacy repairs) 和良好的語言之修復 ( repair for good language) 。前者是關於語境上下文 意義的修正;後者則是與表達的方式或者修辭面 (eloquence of expression) 有關 係。

最後,她還提出一個新的分類,也就是改變措辭 (rephrasing)。改變措辭牽涉 到對訊息的修正,但是並不改變訊息內容的意涵。她認為這項修復在很多方面來 說,類似於溝通策略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是當說話者不確定言談中所使用 詞彙的正確性與否時所使用的。

Kormos (1999) 認為二語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越高,他們的修復將從簡單的錯誤 轉移到較複雜的篇章層面 (discourse-level) 上。學習者注重的層次不同,但就整體 數量來說,並無太大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小結

自我修復說明說話者具有自我解決問題、自我修復錯誤的後設認知能力 (姚 劍鵬,2005),學習者在表達過程中,藉由自我監控,調整自己的言語。在修復 的過程中,幫助學習者逐漸掌握語言的正確形式。而不同語言者之間的交談修復 模式也可能有所差異。Fox 等人(1996) 研究了英語和日語的修復方式,發現建立 在不同句法結構下之修復方式有所差異。Rieger (2003) 則曾以說英語和德語的雙 語者為研究對象,比較他們在用不同語言對話時的差異,結果顯示其修復形式與 結構會受到語言的特性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第二語言學習者的修復方式,有些是遵守語言普遍的規律,如特定的修復方 式與功能、句法結構的限制,有些則存在與和母語者不同之處,如啟動修復的時 間、句法規則的影響。以上的研究著重的焦點與調查的對象國籍背景、年齡皆有 所不同,而所得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不同任務模式可能會影響說話者使用修復的 方式,如說話者在電話交談、或圖片描述、或面對面的互動,可能都會出現不同 的修復方式。說話者對會話的修復,是為了要消除在對話中的可能發生的誤解,

所以面對面的對話方式是最能呈現說話者和他人互動中修復的真實樣貌。過去的 研究中,雖然針對華語學習者的修復方式與功能尚未有太多深入研究探討,但經 由對過去修復的分類、語用功能的展現以及二語學習者的修復研究之回顧,提供 了本研究一個研究基礎架構,為了要找出不同程度的華語學習者,其修復的現象 有何異同,以及在對話中為了不同的語用功能,不同程度的華語學習者,選用修 復方式是否也有所影響,本研究將使用說話者面對面互動的會話語料,錄製之後 加以轉寫,並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分析結果,更詳細的研究設計將在下個章節呈 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