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冷戰後國際情勢下中非的交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不利局面,非洲加速推行經濟結構調整計畫。在此背景下,中共和非洲同時面臨 新的國內和國際情勢,中非關係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調整,以適應雙方和國際形勢 的新變化。16 中共對非洲的政策也從過往的強調政治交往轉向多層次、多面向 和多領域的合作交流,1982 年後,在非洲投資、興辦合資和獨資企業也成為中 共對非洲經濟交往的新形式。1982 年底到 1983 年初,趙紫陽總理訪問非洲 11 國時,17 提出中國同非洲國家經濟技術合作四原則,18 該原則可用四句話概括:

「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以作為該時期中共與非洲國 家交往的方針。此次中共國家高層訪非的舉動顯示中共對外敞開大門,尋求與非 洲友好國家面對面了解彼此國內發展狀況的事實,並在中共仍面臨國內經濟發展 的困境之下,以務實並利於雙方經濟效益的方式調整對非洲國家援助的模式。19 而後隨著蘇聯解體,國際冷戰局勢瓦解,中共與國際關係的交往有戰略和經濟層 面的更動,加以非洲局勢的轉變,使中共有必要在後冷戰時期改變對非外交政策。

第二節、 冷戰後國際情勢下中非的交往

本節試圖釐清冷戰結束後國際環境局勢下中非關係的走向、合作的契機,以 及中共與非洲國家雙邊和多邊交往的模式。

16 胡錦山,《非洲的中國形象》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年),頁 216。

17 分別是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幾內亞、加彭、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尚比亞、辛巴

威、坦尚尼亞和肯亞。

18 四原則內容:1、中國同非洲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遵循團結友好、平等互利的原則,尊重

對方的主權,不干涉對方的內政,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要求任何特權。2、中國同非洲國 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從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出發,發揮各自的長處和潛力,力求投 資少、工期短、收效快,並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3、中國同非洲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

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因地制宜,包括提供技術服務、培訓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科學技術交 流、承建工程、合作生產、合資經營等等。中國方面對所承擔的合作專案負責守約、保質、

重義。中國方面派出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要求特殊的待遇。4、中國同非洲國家進行經濟技 術合作,目的在於取長補短,互相説明,以利於增強雙方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促進各自民族經 濟的發展。

19 王逸舟主編,《中國對外關係轉型 30 年(1978-2008)》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頁 58-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冷戰後中共與非洲交往的特色為:「加強與非洲全方位合作,加強合作的機 制化建設」。20 當時蘇聯解體,中共因 1989 年天安門事件與西方國家關係緊繃,

遭受西方國家的制裁。非洲則失去冷戰時期的戰略地位。此時中共加強與發展中 國家的交往,調整原先對非政策,中共對非洲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開始強調維 護自身國家利益和中非雙方的共同利益,雙方的關係邁向平等、務實和互惠。21 中共在對非外交政策上亦強調不干涉內政並尊重非洲政治社會的發展道 路,該宣稱首次出現於 1992 年楊尚昆主席訪非時提出中共與非洲國家關係發展 的六原則:

1.中國支持非洲各國為維護國家主權、民族獨立、反對外來干涉和發展經濟所做 的各種努力;

2.中國尊重非洲各國根據自己國情選擇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

3.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加強團結合作,聯合自強,通過和平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 爭端;

4.中國支持非洲統一組織為謀求非洲大陸的和平穩定和發展以及實現經濟一體 化所做的努力;

5.中國支持非洲國家作為國際社會平等的成員,積極參加國際事務和為建立公正 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進行的努力;

6.中國願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和形式多樣的經濟合 作。

上述六點聲明成為中共與非洲國家政經交往的基本原則。在不干涉他國內 政、呼籲非洲地區和平並反對外界對一國干涉的前提下,提升非洲國家與中共經 貿往來的意願。尤其從 1980 至 1990 年代之間仍有部分非洲國家面臨內戰的考

20 張宏明,「中國與非洲經貿關係的發展與思考」,收錄於張韻岭編,《中國對外關係:回顧與思 考(1949-2009)》,頁 70。

21 羅建波,《非洲一體化與中非關係》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頁 282。

認同不干涉內政的態度,埃及總統穆拉巴克(Hosni Mubarak)更直接於 1989 年 12 月邀請中共國家主席楊尚昆前往埃及訪問,24 顯示冷戰末期至後冷戰時期國際

27 Ian Taylor, “Taiwan’s Foreign Policy and Africa: The Limitation of Dollar Diploma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1, No.3 (2002), pp.125-140.

28 Richard C. Lin, “Complementary Measures to Foreign Aid: Taiwan and The PRC Under Diplomatic Rivalry,”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Vol. 19, No. 3 (June 2001) , pp. 360-368. ; Richard J.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在此情況下中非關係的重要性對中共維護國家利益有相當程度的戰略意義,帶動 中共高層對非洲國家的重視並加強政治往來。

中非經濟往來方面,1995 年時中共對非洲的援助產生變化,從過去單一提供 無息貸款改為政府優惠貼息優惠貸款的援助方式。29 中共從冷戰時期的單方面 經濟技術援助,轉向雙方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援助方面,因應非洲地區的發展以 及自身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使中非雙方的經貿合作深化廣化,從 90 年代初 的年平均貿易額 10 億多美元發展到 1999 年的 64.8 億美元,30 可見雙方以務實、

經濟合作作為未來雙方戰略合作的基石。

90 年代中後,非洲在民主化浪潮、冷戰後政局動盪和經濟危機後,轉向重 建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心態,因此促成有利的經貿合作環境。中共出於 21 世 紀發展的戰略考量,提升中非關係戰略的高度。90 年代中共高層相繼出訪非洲,

非洲國家也同時密集拜訪中共,1990 年至 1998 年間共有 53 位非洲國家元首、

15 位非洲國家非洲國家總理及 100 多位政府部長訪問中共。31 1995 年七月朱鎔 基副總理進一步提出發展中非關係的三點主張: 1、擴大相互支持,創造和平與穩 定的國際大氣候。2、加強友好磋商,促進國際經貿環境的改善。3、推動互利合 作,謀求共同發展和繁榮。同年中共也相繼在非洲成立了 11 個「中國投資開發 貿易促進中心」,提供中非企業在非洲和中共投資的便利性。32 加以 1990 年代 中後期中共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戰略(Going Out Policy),鼓勵中國企業走進 非洲、到非洲投資貿易,1996 年江澤民主席提出與非洲發展長期穩定、全面合 作的五點原則,33 促進中非未來政治、經濟、技術等多面向合作的可能。

Payne and Cassandra R. Veney, “Taiwan and Africa: Taipei’s Continuing 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Vol. 36 (2001), pp. 437-450.

29 胡錦山,《非洲的中國形象》,頁 217。

30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鑑》 (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1 年),頁 503。

31 王逸舟主編,《中國對外關係轉型 30 年(1978-2008)》,頁 64。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白皮書》編委會編,《中國對外經濟

貿易白皮書 2000》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頁 207。

33 五點原則內容:1、真誠友好,彼此成為可以信賴的“全天候朋友”;2、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主權,互不干涉內政;3、互利互惠,謀求共同發展;4、加強磋商,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合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世紀之交之時,中共和非洲也發展特定的外交模式以及交往共識,雙方都從 戰略角度重視彼此的關係;並加強雙邊高層往來,藉由首腦外交拓展交流渠道、

增加各層次人員往來,並擴大各領域的合作。再者,中非也進一步加強國際事務 中的合作,促進和諧世界的發展;最後是進一步加強經貿和文化交流,使雙方在 鞏固的友誼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34

從上述中非關係發展看來,整個 90 年代是中共對非洲經濟政策的充實、完 善期。由其是 90 年代中期以來北京當局依據自身情勢發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政 策措施。並把金融機構和企業納入外援的行列,以利於政府外援資金與雙方企業 的結合。35 1990 年代奠基了中共與非洲在國際政治舞台的友好關係以及雙邊經 濟合作,深化經貿夥伴的合作模式,帶動 21 世紀雙方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