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的問題。

第三節 《前赤壁賦》導覽設計

「展覽」是博物館除保存文物外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博物館的教育使命也透過展覽 將各種資訊以及文化傳遞給觀眾。看展過程就像經歷一趟旅程,若旅程中安排的景點能 夠與觀眾有所連結,那麼這趟旅程結束後所獲得的,將比之前更多。博物館的觀展過程 也同此感,若在觀展過程中無法從中獲得有感的訊息,那麼無論是博物館策展的教育意 涵或是觀眾想要獲得的精神療癒,都無法藉由此趟觀展過程獲得滿足,殊為可惜。

本節依然將導覽拆解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初始意會,在此階段著重的焦點在了解觀 眾看到前赤壁賦時,從哪些地發觸發其初始意會,以及產生何種意會,因此於初始意會 中會根據觸發點來描述觀眾的意會。其次是導意作法,在此時期著重的焦點在於點出設 計者具體於導覽中做了什麼,也就是導覽如何進行以及導意。最後是再度意會,著重在 觀眾看完展覽後,有什麼改變,改變的基準點為與初始意會相比。改變包含是否產生新 的認知、理解或是收穫,這些都為再度意會囊括的改變。本節先以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所 書寫的《前赤壁賦》書法為例,描述導覽三個階段的分析資料,呈現導覽的具體作為。

一、初始意會

初始意會,是觀眾在接觸到陌生事物時,會嘗試發展出一個有意義的框架去理解新 的事物,這是一個持續性回溯的狀態,觀眾會不斷與自己過去經驗連結,並找出任何有 關於新文物的認知,並且合理化。這是導覽過程的第一階段,了解觀眾在接觸文物時的 認知是什麼。在初始意會階段,本研究透過訪問觀眾先了解觀眾對於前赤壁賦的意會,

初始意會搜集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是觀眾在觀看文物時,透過哪些物件觸發觀眾的意會,

並在不經引導的狀況下由觀眾自發性說出跟文物有關的相關資訊或是提問,特別著重在

邊的解說牌,了解這項文物的來源。說明卡上寫著文物的資訊為:「宋,蘇軾(1036-1101),

卷 紙本 23.6x258 公分。」接著,說明卡解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篇前赤壁賦以前在高中老師有教過,我們每週還要小考,要背《前赤壁賦》

的課文,那時候的解釋都是硬背的,純粹為了考試得高分。蘇軾這個名字也是 高中時期跟他最為熟悉,知道他是《前赤壁賦》的作者。後來念完大學上班後,

就再也沒有接觸這些東西了,現在工作又忙,閒暇之際都在放鬆,蘇軾我只記 得他還有個爸爸和弟弟,但是他哪裡有名、書法、還是寫文章,一概忘了。」

蘇軾的《前赤壁賦》是其傳世作品中較為知名的作品,故宮更是留有書法真跡,視 為國寶。從觀眾的意會中,我們可觀察在觀眾腦海中,有關蘇軾的資訊多為過往在國語 或是歷史課本接觸到,並曾背誦過的課文,包含「唐宋八大家」、「三蘇」這些易於背誦 的專有名詞。一但脫離考試階段,沒有機會接觸文化教材,觀眾能夠朗朗上口這些曾經 背誦過的國學常識,卻不知蘇軾在歷史的長河中對於中華文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有 觀眾喜歡在閒暇之際接觸這些富有歷史意義的文物,深入理解赤壁賦,看到赤壁賦中的 詞句「縱一葦之所如」時表示:

「這《前赤壁賦》一開頭還勉強看懂,到了這句『縱一葦之所如』開始不知道 在說什麼了。葦是蘆葦吧,蘇軾在河邊做什麼?斗牛好像是星座,這些字詞組 合在一起,看不出個所以然。蘇軾好像在暗示什麼,可是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厲 害的地方?」

前赤壁賦中,蘇軾提到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縱一葦之所如」其實是蘇 軾在展現他的文采。然而,對觀眾來說卻是霧裡看花、不知所云,因為不理解所以對蘇 軾產的知名度產生許多疑惑。蘇軾很有名嗎的疑問,由此也可觀察到即使是喜好歷史的 觀眾,面對拗口的文言文,仍然會有解釋不清以及有所誤會的地方。

(二)意會觸發:客有吹洞簫者─蘇軾是去遊玩嗎

古人寫文章以抒發情懷,蘇軾寫下《前赤壁賦》有何動機和目地,是觀眾所好奇的。

觀看文物時,觀眾多數以提問法來進一步了解文物的客觀知識,例如《前赤壁賦》的作 者、年代或是內容。在導覽尚未開始前,觀眾會在字裡行間中找尋一些能夠更理解文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線索,例如一位對蘇軾有好奇心的觀眾表示:

「所以,蘇軾是跟一群好朋友去郊遊嗎?我看到原文這裡有寫飲酒樂甚,還有 唱歌,還有人在伴奏吹簫,看起來蘇軾寫是在寫遊記。他跟著一群朋友遊赤壁,

大家興之所至就開始喝酒唱歌聊天,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前赤壁賦》原文裡其中一段寫著:「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觀眾觀看原文時,會找日常生活中熟悉 的關鍵字詞來當線索推敲文言文中的意涵,。當觀眾看到有客人在吹蕭,誤以為蘇軾是 和一群朋友去赤壁飲酒唱歌遊玩。也有觀眾看到原文後續所接的句子開始臆測蘇軾到底 是去遊玩還是去做其他事情。例如,一位觀眾表示:

「客有吹洞簫者看起來是蘇軾和一群朋友在唱歌,但是後面又說了如怨還有如 泣,感覺起來是唱歌又帶有悲傷?太奇怪了,他們這群人是遇到什麼事情嗎,

還是好朋友太久沒有一起,出去玩太感動了。」

多數觀眾看到《前赤壁賦》,並不一定能由原文去推敲作者想傳達的意義。觀眾想 要多了解,其實是因為在過往對蘇軾以及赤壁賦的記憶模糊了。在觀展過程中,除了觀 看解說牌之外,也會進一步根據《前赤壁賦》的原文,找尋關鍵字,與過往所學的經驗 連結,並發展出對於《前赤壁賦》的理解。觀眾回溯過往認知的過程中,會將許多可能 的線索擺在一起,例如從吹簫與飲酒做樂連結,以為是出去遊玩。然而,這樣的意會中,

有可能存在著觀眾並不知曉的文物脈絡。

(三)意會觸發:橫槊賦詩─黃州為何有赤壁

古人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帶著強烈的主觀情感去描寫客觀景物,希望藉由這樣的 方式來抒發情感以及表達思想。在《前赤壁賦》的原文中,其中一句是「釃酒臨江,橫 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災。」觀眾看到《前赤壁賦》中的關鍵字如曹孟德、

周郎,便想起赤壁之戰的故事。一位喜歡三國演義的觀眾表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赤壁之戰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場戰役,這裡面寫到曹孟德和周郎,就是在說 當時有名的赤壁之戰。可是漢朝和宋朝蘇軾筆下的赤壁一樣嗎?黃州也有赤壁 嗎?我被這首赤壁賦給搞混了。」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曹操南下攻荊州的戰役,最為人道之的是當時曹操不敵劉備與 孫權的聯軍,因此敗北,最後奠定三國鼎立的局勢。現代人的記憶中,赤壁常見於電影 題材中,例如2008 年吳宇森導演所執導的電影《赤壁》,便是以赤壁之戰為基礎拍攝的 戰爭電影;又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也為全書中的一場關鍵戰 役。觀眾根據過往認知,提出對赤壁這個地點的疑問。除了從《前赤壁賦》的書法中提 出黃州為什麼有赤壁的這項疑惑,也有觀眾提出為什麼蘇軾是選擇赤壁這個地點,以及 蘇軾想要抒發什麼情感。這是許多觀眾在觀看一項文物或是展覽時,心中會冒出的問題,

例如一位對歷史地理位置感到困惑的觀眾表示:

「蘇軾跟赤壁的關係是什麼啊?他在的地點是黃州啊,那裡怎麼會有赤壁?赤 壁,我只聽過三國時代的赤壁之戰,這兩個地方一樣嗎?時代背景不一樣,但 是場景應該不是同一個地方吧。」

古人所抒發的情感,難以能夠透過一張說明卡就能夠解釋清楚,但是若沒有將文物 所要傳遞的情感輸出,那麼展覽所要傳達的意義就難以完成。由觀眾的初始意會中可以 觀察到,他們並非對文物的歷史都暸若指掌。對於不是專家學者的使用者來說,他們其 實不想要太多複雜的資訊,而是要吸睛的故事,一位觀眾認為:

「赤壁賦所寫的內容只有搭配解說卡還是不了解蘇軾為什麼會寫出赤壁賦,文 言文看了也很拗口,如果沒有先上網查資料,或是聽過解說,看完後也還是不 知道蘇軾為什麼要寫赤壁賦,還有跟赤壁這地方到底有什麼關係?就算以前有 念過前赤壁賦,現在也都還給老師了。」

觀眾在觀看展覽時,喜歡用提問的方式表達對於展覽的想法,當觀眾有提問時,表 示觀眾正在嘗試理解這項文物,藉由觀眾的提問可了解到,當觀眾對文物已經產生好奇 心時,接下來就是希望能夠解惑,因此如果能夠根據此文物找出吸引人的故事,將能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加深觀眾的印象,一位觀眾表示:

「赤壁賦應該有一些故事是我們不知道的,說明卡只是針對作者蘇軾和赤壁賦 說明一些資訊,但是字好多啊,看展的時候不會全部看完,通常都是看一下就 想離開。完全不知道這個展要表達什麼,就算是志工導覽也都是好像在背書,

不是真懂,蠻無聊的。」

許多觀眾來到故宮,是想尋求放鬆及心靈上的療癒,例如上班族,不想要接收過多 複雜的資訊,但又想要從展覽中得到放鬆及療癒感,如果文物的策展方式能夠設計出引 人入勝的故事,那麼就能夠將文物展覽知識帶入觀眾的心。赤壁賦的展出,從早期的靜

許多觀眾來到故宮,是想尋求放鬆及心靈上的療癒,例如上班族,不想要接收過多 複雜的資訊,但又想要從展覽中得到放鬆及療癒感,如果文物的策展方式能夠設計出引 人入勝的故事,那麼就能夠將文物展覽知識帶入觀眾的心。赤壁賦的展出,從早期的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