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化零為整的眾聲

在文檔中 聲音的視覺化展現—— (頁 138-145)

第三章 角色對話

第一節 化零為整的眾聲

第一節 化零為整的眾聲

若欲以多聲部音樂特性討論角色對話,那麼安東尼.布朗 (Anthony Browne,

1946 –)的圖畫書作品《當乃平遇上乃萍》(Voices in the Park)絕對是最好的 例子。安東尼.布朗在 1977 年先出版了 A Walk in the Park,這個故事在二十年 後給了他靈感,讓他運用不同的敘述手法與繪畫表現,更精緻地以圖畫書《當乃 平遇上乃萍》重述這座公園裡發生的故事。文本內容從單一旁白的主述,變成四 個主角的自述,猶如一本由四個地位同等且性格獨立的聲部(Voice Type)疊加 而成的圖畫書,他們各自的聲音合整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書名 Voices in the Park 直譯為「公園裡的眾聲」,而此處的「voices(聲音)」

分別來自書中的四個角色。各角色從自身出發,以自己的觀點、認知敘述了各自 具某些共性的經歷,主要分為從家裡到公園、在公園的經歷以及自公園返家三部 份;其中又以公園的經歷為故事主要發展所在。根據文本編排,「First Voice」

(正體中文譯本譯作「第一曲」,其他以此類推)由乃平(Charles)的母親——

一位家教甚嚴的富有母親開始講述;其次為乃萍(Smudge)的父親——低社經 地位的失業父親;第三曲來自受嚴格管教的富家男孩——乃平;最後則是活潑開 朗的乃萍。

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在同一天的同一時段,各自牽著自家的狗來到了公園,

男孩與女孩、狗與狗之間的邂逅,以及富媽媽與窮爸爸在性格、心境、教育與態 度上的迥然,他們的自白,讓這個午後的公園充滿了不同的聲音。安東尼.布朗 把相似的故事佈置的不再是一場散步 (此故事於 1977 年以 A Walk in the Park 為題出版),他更強調迴盪在整座公園裡的聲音,從社會中不同階層、不同年齡、

不同性別所發出的,有聲或無聲,自翻頁間的畫面與文字中流露出來,他以各樣 的手段邀請讀者仔細地聽飄蕩在這座公園裡的眾聲。

一、 不能是「乃平」和「乃萍」

另外一個小主角 Charles,便具有皇室純正血統的名字,許多國王都以 Charles 命名。他被塑造成因家教嚴謹導致封閉、毫無生氣的男孩。無論角色的個性如何,

Smudge 與 Charles 光是從姓名上就呈現出社經地位上的極端對比。然而正體中文 譯本將他們分別譯做「乃平」與「乃萍」,這並非一組一體兩面的貧富倒映;事 的名字好一會兒,並且到處尋找,然後才發現他正和一個「a very rough-looking child」(看起來很沒教養的野孩子,指「乃萍」) 說話。試想,如果此時大喊 著「乃平」的母親,發現了另一個「乃平/萍」,會是什麼樣的景象?聖俗豈可 混雜?

從乃平母親對狗的品種選擇與評價,不難發現,血統純正對她而言是極為重 要的一種身份表徵。敘述一開始,乃平母親就強調自己要帶著她的「純種」拉布 拉多犬(pedigree Labrador)出門散步,而當她見到乃萍家的狗時,便立刻給出 了髒兮兮「雜種狗」(scruffy mongrel)的評價。因此,當 Charles 是「乃平」,

Smudge 是「乃萍」,以乃平母親角色觀之,乃萍便從「很沒教養的野孩子」落 VOICE」, 「SECOND VOICE」,「THIRD VOICE」和「FOURTH VOICE」;正 體中文譯本則以「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和「第四曲」分之。顯然

Voices in the Park 一書共由兩類聲音組成,一為主角四人的各自獨白,一為 由引號(quotation mark)刻意分隔標示出的話語。前者貫穿文本全篇,後者僅出 現在乃平母親和乃平的獨白回憶中。可以看得出來,乃平的母親只記住了自己的 聲音;而在乃平的記憶中,除了正體中文譯本增譯了乃平母親的聲音之外,他只

191 該句原文如下:She told me her name was Smudge—a funny name, I know, but she’s quite nice.

(意譯:她告訴我她的名字是 Smudge, 我知道這名字聽起來滿好笑的,但她人挺不錯的。)

192 若依循圖畫書原譯者對於人名之歸化翻譯思考,二主角名筆者建議翻譯如下:Charles 可譯作

「李傑」,諧音:「禮節」:,指出其強有力的家庭教育訴求:;另將 Smudge 譯作:「張希希」,諧擬:「髒 兮兮」,與 Smudge 原意相符。

193 voice 亦有「聲部」之意,即在音樂演奏和歌唱中,根據聲音高低,分成若干部。

記下了乃萍的聲音。如下表所示: 換,即自間接引句(indirect discourse)轉為直接引句(direct discourse)。原文 中「Then Mummy said that it was time for our walk.」為母親話語的間接引句,若 對照乃平母親對乃平所說另外三句話的強度與命令性,「該出去散步了」這溫和 的建議,更像是乃平的轉述內容。而正體中文譯本的翻譯選擇,卻使角色個性在 引句中產生變化與混亂,即以乃平的語言特色將其母親的話直接引述之。

三、化零為整的眾聲

(Tone Color)–––– 以「Times New Roman」代表乃平的母親,工整、瘦高,在 字母頂端與底部都加上變化的字體,是一種非常正式的字體。有意識地反映出「正

194 Smudge 及其父親的語言呈現較為口語:,如:::「D’you wanna come on the slide?」:;另方面 Carles 和他母親的說話用語較符合文法規範。

圖 2-3-1 Voices in the Park 內頁 1

圖 2-3-2 Voices in the Park 內頁 2

圖 2-3-3 Voices in the Park 內頁 3 圖 2-3-4 Voices in the Park 內頁 4

圖 2-3-5《當乃平遇上乃萍》內頁 1 圖 2-3-6《當乃平遇上乃萍》內頁 2

圖 2-3-7《當乃平遇上乃萍》內頁 3 圖 2-3-8《當乃平遇上乃萍》內頁 4

在文檔中 聲音的視覺化展現—— (頁 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