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海爭端之中美兩國競逐作為

中美雙方在軍事、外交政策變化主要與經濟成長與國防預算增減上明顯相異 有關,以 2000 年至 2012 年中美兩國 GDP 增長率而論,中國約 10%;美國約 1%,

1雙方相差 10 倍。2013 年中國軍費開支維持全球第二水平,總額達到 1,880 億美 元,同比增長 7.4%;全球軍費開支最多的國家仍是美國,全年軍費投入達 6,400 億美元,開支同比下降 7.8%。2前述數據觀之,中國正以 10 倍的 GDP 增長率追 趕美國的經濟;在國防開支方面,美國雖占盡優勢,但美國是以「全球」為單位 的軍事武力部署,中國僅以自身運用為主。因此,中國得以將所有國防資源用於 維護「核心利益」的議題上,並在其高速經濟發展支持下,毋須考慮國家財政全 力研發國防科技。由此可得,中美兩國在經濟發展優劣情形下,在國防與外交政 策必須予以調整。南海議題中,雙方主要作為仍體現在外交與軍事層面上。此就 以中美雙方在這兩層面的競逐情形作一研析。

一、鞏固盟邦與爭取戰略夥伴

南海主權聲索國為東協成員國計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等 4 國;

非聲索國的東協成員國計有新加坡、泰國、印尼、柬埔寨、緬甸及寮國等 6 國。

1 參閱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中國、美國數據,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china;

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united-states,檢閱日期:2014 年 5 月 3 日。

2 〈報告:全球軍費支出 2013 年有所下降〉,BBC 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4/140414_military_spending.shtml,檢閱日期:

2014 年 5 月 3 日。

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在南海的衝突頻仍,而美國欲藉由聲索國越南等 4 國與中國 之間的主權爭端介入南海事務及牽制中國在區域的權力擴張。鑑此,中國除對非 主權聲索國之東協成員國為其爭取之對象外,另針對東協仍保持密切的經貿互動;

美國則是積極拉攏東協國家,希冀與之合作在中國議題上保持一致,以落實「亞 洲再平衡」政策。

(一)以經貿手段鞏固邦誼

中國對於東協之主權聲索國在南海議題上,其態度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對於主權則是維持強硬的作為;中國雖然於南海主權爭端上與東協部分國家產生 摩擦,但認為南海議題係爭端國之間的問題,不應擴及其他東協成員國,故仍保 持與東協各層次的交流合作,例如雙邊經貿合作關係、雙邊各領域的協定簽署及 國家高級官員互訪等;而中國對東協主要戰略為加速區域經貿整合,以經濟利益 使東協於主權議題的立場不一致。中國早在 1997 年 12 月,召開首次東協─中國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江澤民發表以《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

為題的重要講話,並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協國家首腦會晤聯合聲明》,確 立了中國與東協面向 21 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3接著,中國密切分別與緬甸 建立《睦鄰友好合作關係》;與泰國建立《睦鄰友好和全面合作關係》;與越南建 立《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關係》;與馬來西亞建立《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友好關 係》;與新加坡建立《睦鄰友好合作關係》;與菲律賓建立《睦鄰互信合作關係》。

4另在中國與東協於 2002 年簽署「東協—中國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後,雙方 經貿層次緊密合作,其區域合作關係亦邁向新的里程碑。在雙方建立「面向和平 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係」下,其他領域的合作亦密切展開,如《大湄公河次區域 合作聯合宣言》、《關於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聯合宣言》及《東協和中國禁毒合作 行動計畫》等。

3 〈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hk.crntt.com/doc/1019/0/8/3/101908353.html?coluid=180&kindid=7713&docid=101908353&

mdate=1117111310,檢閱日期:2014 年 5 月 6 日。

4 李悅,〈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定位〉,《東南亞縱橫》(南寧),第 5 期(2000 年),頁 51。

在 2012 年間,汶萊與中國雙邊貿易額超過 16 億美元;泰國經濟總量位居東 協第二,中泰雙方貿易額接近 700 億美元;中國已成為越南第一大交易國,雙邊 貿易額約為 500 億美元。5另中國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聯合宣言》(Great Mekong Subregion, GMS)的戰略價值也逐漸得到重視,此合作案除中國外尚含括 東協所有陸地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及越南等 6 國。柬埔寨、寮國、緬 甸等 3 國在意識形態與政策上,向來親近中國,故此計畫除可解決中國的麻六甲 海峽困局與經濟的便利外,更重要的是中南半島的運輸網絡一旦建成,中國將藉 其突破美國之「圍堵」防線。此外,中國透過援助緬甸,以強化中緬兩方的特別 戰略關係,其勢力也可透由運輸網絡深入寮國。6藉此亦可打開中國與中南半島 的貿易線相互獲利,並使半島國家在經濟更依賴中國。7鑑此,於 2012 年中國先 是在東協外長會議向主辦國柬埔寨施壓,接著於東協高峰會,使柬埔寨發表一份 東協國家同意不讓南海主權「國際化」的聲明,且在其他成員國的反對下,仍希 望保留中國所要求的文字,此事件反映出中國對東協的經濟戰略已逐漸深化且有 重大影響。在中國 2012 年 11 月新任領導人上任後,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高級官 員頻頻走訪東協國家,在面對美國「亞洲再平衡」的戰略,及中國區域安全環境 的惡化,中國期盼能改善周邊外交。因此,2013 年外交部長王毅,5 月接連訪問 泰國、印尼、汶萊和新加坡等 4 國;8 月亦訪馬來西亞、寮國和越南等三國。82013 年 10 月習近平則首訪印尼、馬來西亞等 2 國,隨後李克強續訪汶萊、泰國和越 南等三國,間接顯現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周邊外交謀略,及對美國亞洲政策之 反制。除此之外,李克強還允諾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 3 國在 2020 年以前,

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將達到 1 兆美元;另與印尼、泰國在 2015 年的貿易額分別 到達 800 萬美元及 1,000 億美元,與馬來西亞在 2017 雙邊貿易額達 1,600 億美元;

5 〈習李發動東盟攻勢中國突圍東南亞〉,世界華人網,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a/guandian/meitiguancha/2013/1013/23036.html,檢閱日期:

2014 年 5 月 6 日。

6 金榮勇,〈泰國川立沛政府的經貿外交〉,《問題與研究》第 33 卷第 2 期(1994 年 2 月),頁 23。

7 喬一名,〈中共與緬甸的政經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 39 期第 1 卷(1996 年 1 月),頁 81。

8 〈習李東盟攻勢:合作共贏謀定南海〉,多維新聞,

http://china.dwnews.com/news/2013-10-09/59335911-all.html,檢閱日期:2014 年 5 月 6 日。

9由此可知未來東協在經濟層面上將更為依賴中國。

(二)前沿部署外交爭取潛在戰略夥伴

美國實施亞洲政策後,在東南亞地區的外交行動更是頻仍,其特點在於訪問 的官員層級高、採多面向的外交包含經濟、軍事及政治面向的外交;此顯示美國 亟欲拉攏與東協的關係,東協關係的維持為美國亞洲政策實踐最重要的的一環。

在東南亞地區,泰國、菲律賓為美國傳統盟國,其外交作為體現在雙方軍事交流 的維持。為強化雙方軍事同盟關係,每年美國分別與泰國與菲律賓皆實施大規模 聯合軍事演習。美泰兩國「金色眼鏡蛇」聯合軍演,現今除以美國與泰國軍隊為 核心外,尚有自新加坡、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及南韓等國的部隊參加,全部參 演人數達 1.3 萬兵力,而俄羅斯、英國、紐西蘭、南非、荷蘭、烏克蘭、巴基斯 坦、緬甸、越南和寮國等國代表們將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演習。10另外,美菲兩國 亦有「肩併肩」聯合軍演,有 3,000 名菲國兵力、2,500 名美國與澳洲兵力參加。

每年一度的聯合軍演已經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多國軍事演習之一,目前更是 美國亞洲政策中軍事外交作為的重要一環。

在歐巴馬政府時期奉行多邊主義,其重視多邊機制的合作與參與。總統、國 務卿與國防部長在各次東協相關會議中,多以「南海爭端」為主軸抗衡中國在地 區的國力崛起。美國藉由南海主權聲索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強與渠等間 的戰略合作關係。此外,美國亦加強對柬埔寨、寮國及印尼等非聲索國的外交作 為。2010 年美國在柬埔寨成立維和訓練中心(PeaceKeeping Training Center),美 國在對柬國提供軍事援助,其目的在於加強美柬兩國之間民事與軍事關係;11同 年 7 月,在美軍的聯合協助下,同 23 國(含法國、印尼、菲律賓、澳洲、印度、

9 宋鎮照,〈習李相繼「南巡」訪東協探討中國的角色與企圖〉,《海峽評論》,第 276 期(2013 年 12 月),http://www.haixiainfo.com.tw/276-9003.html,檢閱日期:2014 年 5 月 6 日。

10 “Exercise Cobra Gold 2014 concludes,”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At:

http://www.marines.mil/News/InTheNews/tabid/13836/Article/159214/exercise-cobra-gold-2014-co ncludes.aspx, accessed May 7, 2014.

11 〈美為軍援柬辯護〉,星洲日報,http://news.sinchew.com.my/topic/node/163867?tid=213,檢閱 日期:2014 年 5 月 6 日。

義大利、日本、英國、蒙古及德國),於柬埔寨舉行「吳哥哨兵 2010」(Angkor Sentinel 10)維和軍事演習。12所以在柬國與美國及其他國家保持更密切之互動關係。2012 年 7 月希拉蕊分別訪問緬甸與寮國,此次訪問寮國為繼 1955 年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之後,第二位美國國務卿。接著歐巴馬於同年 11 月走訪緬甸、泰國及至 柬埔寨參加東協高峰會,緬甸與柬埔寨之行更是美國總統訪問的首例。潘內達亦 在同年 11 月出訪東南亞國家,此行美泰兩國簽署《泰美國防連盟共同願景聲明》

以加強雙方軍事合作,潘內達亦至柬埔寨參加東協防長會議,並在最後造訪緬甸。

2013 年 10 月歐巴馬再次訪問印尼、汶萊、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 4 國。2014 年 4 月間,歐巴馬針對 TPP 及南海局勢議題,訪問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與菲律賓 等 4 國,其中歐巴馬走訪馬來西亞,為繼 1996 年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之 後,第二位造訪的美國總統。

美國高階官員相繼出訪東南亞國家,並且相關作為聚焦於外交、軍事及經濟 層面。這代表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所強調的意涵在於「既要轉向亞洲,更 要留在亞洲」,重視多邊關係的歐巴馬政府,在歷次東南亞行中,不只訪問美國 傳統的盟國(菲律賓、泰國)及戰略合作夥伴(新加坡、越南),更關鍵的是造訪諸 如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其意義深遠。此三國向來在政治層面傾向中國,美 國直搗中國的後院,證明美國積極實踐「亞洲再平衡」政策,美國期能削弱中國

美國高階官員相繼出訪東南亞國家,並且相關作為聚焦於外交、軍事及經濟 層面。這代表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所強調的意涵在於「既要轉向亞洲,更 要留在亞洲」,重視多邊關係的歐巴馬政府,在歷次東南亞行中,不只訪問美國 傳統的盟國(菲律賓、泰國)及戰略合作夥伴(新加坡、越南),更關鍵的是造訪諸 如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其意義深遠。此三國向來在政治層面傾向中國,美 國直搗中國的後院,證明美國積極實踐「亞洲再平衡」政策,美國期能削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