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海問題除主權聲索國之間的爭端外,尚有部分區域外的國家亦涉入其中,

域外國家有亞洲之日本、印度及霸權美國,此三國不斷加大介入的深度及廣度,

使南海問題更趨國際化、複雜化,進而增加中國在處理南海問題的難度,其中又 以美國最具影響力。此三國介入最主要的原因為南海的地緣位置在於印度洋及太 平洋航線十字路口上,以及蘊藏豐沛天然資源。近年來,中國在經濟實力大幅躍 進的狀況下,軍事武力之影響力與日俱增,這些域外國家皆有意抑制中國在東亞 綜合實力崛起,以避免影響本身的國家利益。以下就美國、日本、印度分述如下:

一、美國與南海爭端

南海爭端議題中,除了主權聲索國之外,域外大國中最重要的國家即是美國,

78 〈陸船撤離 菲陸南海對峙仍未解〉,青年日報,

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VEV3cQibTDk%2f3zFY4u 8tBebIC4Ay%2ftt%2bMMY4c3%2bHWRpaQ3uui27GiLHtT7G9uqcfOD%2f0wvXFsw9iIWpv%2 bQHVXM%3d;〈點評中國:中菲的黃岩島對峙〉,BBC 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cus_on_china/2012/05/120514_cr_southchinasea.shtml,檢 閱日期:2014 年 3 月 25 日;張潔,《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海上爭端的焦點與根源》(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1 月),頁 48-61。

79 〈美國派驅逐艦為無瑕號護航〉,BBC 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940000/newsid_7940300/7940380.stm;〈中國海監 東海對峙美軍艦無瑕號〉,文匯網(香港),

http://news.wenweipo.com/2013/07/03/IN1307030060_3.htm,檢閱日期 2014 年 3 月 24 日。

霸權美國影響了南海地區周邊國家的戰略方向及未來發展,美國對南海區域的態 度是隨著國際局勢脈動與戰略環境更動而變化。而在 2009 年 11 月美國總統歐巴 馬當選後亞洲訪問行第一站日本曾自稱為「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80顯見美 國的戰略重心已從歐洲、中東地區轉為亞洲地區,南海議題關乎部分東協國家與 中國的主權問題,亦是美國推行「重返亞洲」到「亞洲再平衡」政策之關鍵,現 僅就美國在面對南海問題立場何以轉變說明。

首先,美國建國初期即於南海海域活動,自 1784 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

(Empress of China)首次經南海到達中國廣州經商,1786 年就有專門的商船在中美 兩國之間貿易往來,而南海則為雙方知交通要道。19 世紀末,美國海軍實力僅 次英法兩國為世界第三位,並且向外擴展,其目光轉向至太平洋地區。811898 年 美國發動「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 War),西班牙將菲律賓割讓給獲勝美國。

82這是美國首次在東南亞地區及南海海域擁有立足之地。但此一時期的美國僅將 菲律賓做為一殖民地,而南海則是前往東亞的航運道路,並未太過在意。直至冷 戰期間美國才開始重視此區域,關鍵因素為美國將其做為「反共防坡堤」重要的 一環。南海海域成為美軍及其盟國軍事演習之場域,除防止蘇聯及中國勢力入侵 外,最重要的是保持南海海域之航運暢通,避免遭受侵擾,以及利用此海域加強 對東南亞國家之軍事訓練;因此,南海僅為美國圍堵共產主義的一道防火線。83 中蘇兩國關係惡化後,美國為抗衡蘇聯因而轉向與中國關係正常化,期望藉著中 國平衡蘇聯的勢力;由於美國需要借助於中國的力量,在這時期美國對南海主權 議題上,即不表態明確支持其它聲索國,避免影響與中國之關係。84因而於 1974

80 “Obama calls himself America’s first Pacific president & hails expanded US engagement in Asia,”

Daily News,

http://www.nydailynews.com/news/world/obama-calls-america-pacific-president-hails-expanded-en gagement-asia-article-1.414495#ixzz2w5PxeQlg, accessed March 16, 2014

81 George W. Baer, The U.S. Navy 1890-1990 One Hundred Years of Sea Power (Stanford, Cal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

82 Thomas G. Paterson, “United States Intervention in Cuba, 1898: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nish Amerrican Cuban Filipino War,” The History Teacher, Vol. 29, No. 3, 1996, 341-360.

83 鄭澤民,《南海問題中的大國因素:美日印俄與南海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 年),

頁 38-41。

84 鄭澤民,〈20 世紀 90 年代初美國對南海問題的戰略與立場轉變〉,《新東方》(海口),第 184

年中越兩國西沙群島戰爭及 1988 年中越兩國赤瓜礁戰爭,越南請求美國介入干 預時,皆未獲正面回應,並認為衝突應由當事國自行解決。85由此可知,美國基 於全球整體戰略,凡是皆以對抗蘇聯為最重要指導原則,在這國際情勢下,美國 需要中國協助制衡蘇聯,因此在南海爭端議題中雖然不願意南海島嶼主權歸於中 國,但也不直接介入中國對於其他聲索國的衝突行為,這顯示出美國採取的態度 為消極中立的立場。冷戰結束後,全球戰略環境丕變,1994 年 10 月美國國防部 派里(William J. Perry)訪問中國時指出,多年來南海爭端是美國在東亞所面臨的 挑戰,此為人們對局勢擔心的根源;南海海域一旦發生衝突將直接造成美國海上 航線的不利。86隨著中國綜合實力逐步增長,並且亞太地區部分國家經濟迅速成 長,使美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至東亞地區,而對南海問題也日益重視。

其次,1995 年中國因於南沙群島之美濟礁設立數座永久性建築,故與菲律 賓爆發一連串外交衝突和軍事反應,史稱「美濟礁事件」。此事件發生後,同年 5 月 10 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雪莉(Christine Shelly)即在《美國南海與南沙群島政 策》(U.S. Policy on Spratly Islands and South China Sea)表示,美國政府認為在南 海區域出現單方面的行動和反應,將增加此區域的緊張情勢,美國強烈反對使用 軍事武力或以威脅方式解決領土爭端,各國要保持冷靜,以避免局勢更加惡化之 行為,避免影響美國於南海的自由航行權。87這是美國首次發表對南海區域的利 益及政策方向,從事件後美國開始奉行較為積極的南海政策,將中國視為南海軍 事衝突的主要根源,並且將南海問題看作成地區安全的威脅。此外,1995 年 5 月 19 日通過的《1995 年美國海外利益決議案》中的《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中,1995 年初之所以南海區域局勢不穩,

其原因為中國所引起,並認為中國是一個非民主的軍事強權的國家,而菲律賓僅

期(2011 年),頁 27。

85 John W. Graver, “China’s Push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teraction of Bureaucratic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2, Setemper, 1992, 999-1003.

86 William Perry,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act on World Peac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Vol. 5, No. 44, October 31, 1944.

87 Christine Shelly, “U.S. Policy on Spratly Islands and South China Sea,”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aily Briefing, May 10, 1995.

是一個國防武力水平低落的民主國家。此外,宣佈南海自由航行權權利為美國及 其盟國的國家安全利益,由於中國強硬的態度,美國開始審視提供武器給南海爭 端的民主國家。881995 年 8 月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M. Christopher)於東 協後部長會議指出,在政治上、經濟上或是軍事上美國在太平洋國家是個大國,

並且與部分國家相同於南海地區擁有長期的利益,因此區域內的穩定,美國應負 維護之責。89美國雖為保持中立,不介入任何一方,但實際上以直接行動方式支 持除中國以外的主權聲索國,其前提為維護美國航行利益。1996 年 8 月美國和 平研究中心(United States Institude of Peace)發表《南海爭端:預防性外交的展望》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Prospects for Preventive Diplomacy),其中闡明南海 爭端仍處於一個潛在的衝突危險源,十年來其緊張局勢升高,問題未獲解決,各 聲索國應透過外交途徑而非軍事行動解決爭端。另外,對於美國採取中立立場,

擁有平衡地區權力失衡的能力,並阻止任何影響區域安全的威脅。90此報告做為 美國「積極中立」最好的論述,而其在採取中立立場的同時也為自身帶來更靈活 的政策運用。

再者,2001 年 4 月 1 日美軍所屬之海軍 EP-3 型偵察機在南海海域上空與中 國解放軍殲 8 型戰鬥機發生相撞,中國戰鬥機墜海飛行員殉職,美軍偵察機受損 迫降於中國海南島陵水空軍基地,而中國將美國機組員扣留 11 日始釋放。91事 件發生後,中國在同年 4 月 3 日針對撞機事件發表聲明,美國行為違反《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律定之尊重中國在其專屬經濟海域所享有之一切權利。

此外,美國偵察機之行為逾越「飛越自由」,並破壞 2000 年 5 月中美雙方就避免

88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Overseas Interests Act of 1995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mment Printing Office, 1995), 106-108.

89 Warren M. Christopher, “Seven-Plus-Seven Session Remark,”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Vol. 6, No. 32, August 7, 1995.

90 Scott Snyder,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Prospects for Preventive Diplomacy,” United States Institude of Peace, At:

http://www.usip.org/publications/the-south-china-sea-dispute-prospects- preventive-diplomacy, accessed March 16, 2014.

91 “China-U.S. Aircraft Collision Incident of April 2001: Assessmen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t: http://www.fas.org/sgp/crs/row/RL30946.pdf, accessed March 16, 2014.

海上危險軍事行動達成的有關共識。另外,美國軍機在中國沿海偵察,而中國升 機監視,符合國際慣例。92中美兩國關係極為緊繃,雙方在考量利益得失,遂派 遣高級官員協調下,在美國表達「遺憾」後此事件因此才落幕。雖然在「撞機事 件」後,中美兩國雙邊關係極度惡劣的同時,2001 年 7 月 28 日美國仍責由國務 卿鮑爾(Colin Luther Powell)會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等高級官員,並表示美國願 意與中國建立建設性與前瞻性關係,並認為不僅為中美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也將 為亞洲及全球帶來福祉。93這對於中美兩國在南海撞機事件後,開啟雙方尋求建 設性關係之大門,以謀求在亞太之共同利益及區域穩定。

2001 年 9 月 11 日美國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此事件對於美國為尋求中國在反 恐行動的支持,雙方的關係緊張情勢無疑減少許多,美國將全球戰略置於打擊恐 怖主義,且將目標放在中東地區與反恐行動,因此美國相對降低對於亞太的關切。

雖然美國未將注意力集中在亞太地區之南海問題上,但對於東南亞國家打擊恐怖 份子與否仍非常重視,布希政府在東南亞開闢反恐怖主義之「第二戰線」,並要 求東協成員國配合反恐行動,與其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及單邊或多邊的軍事 合作。94而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藉由美國反恐任務而 發展或改善與其之關係。95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中東地區並以 反恐任務為核心。這一時期,美國透過東南亞國家的一連串軍事、準軍事演習和 調整全球軍力部署,及改善與印度的關係,保持影響南海地區形勢的戰略基礎。

雖然美國未將注意力集中在亞太地區之南海問題上,但對於東南亞國家打擊恐怖 份子與否仍非常重視,布希政府在東南亞開闢反恐怖主義之「第二戰線」,並要 求東協成員國配合反恐行動,與其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及單邊或多邊的軍事 合作。94而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藉由美國反恐任務而 發展或改善與其之關係。95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中東地區並以 反恐任務為核心。這一時期,美國透過東南亞國家的一連串軍事、準軍事演習和 調整全球軍力部署,及改善與印度的關係,保持影響南海地區形勢的戰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