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巴勒維政府垮台與兩伊戰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美國因為排除敘利亞而失去契機,1982 年正是敘利亞氣勢最低落的時候,也因 此,此時的敘利亞外交政策將比之前有彈性,敘利亞拒絕了 1981 年的法德計畫

(Fahd Plan),迫不得已接受阿拉伯共識(Arab consensus)以及相似的費茲 宣言(Fez Declaration),然而,接納敘利亞卻違反了美國政府在黎巴嫩摧毀蘇 聯影響力以及懲罰蘇聯代理人的戰略目標。

比金相信敘利亞與巴解的失敗將為以色列併吞約旦河西岸創造了機會,因此 以色列首先迅速明確的拒絕了雷根計畫。接著華府在要求以色列撤軍以及停止西 岸殖民議題上的無能,逼迫了約旦國王胡笙採取冒險的政策,並宣布退出雷根計 畫。如果美國連在次要議題上都無法要求以色列,那她如何保證以色列人會從約 旦河西岸撤退?敘利亞對巴解的壓力也組止了阿拉法特與胡笙參與這個計畫,雷 根計畫終告徒勞無功,不管是外交或軍事方式均未發生效用。阿薩德公然表示美 國沒有獨立的中東外交政策,其所執行的政策由以色列決定,阿薩德對敘利亞經 得起以色列與美國「設計」的考驗相當自豪。

參、巴勒維政府垮台與兩伊戰爭

一、美國的雙柱政策

1968 年 1 月英國宣布將在 1971 年前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為因應英國撤 離之後的權力真空,強森總統首先不顧國務院與國防部的反對,下令加速對伊朗 的軍援,該措施一方面是為了維護美國在此區域的利益,另一方面則是為報答伊 朗對越戰的支援。1969 年 1 月尼克森入主白宮之後,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即下 令國家安全會議針對英國留下的權力真空做政策性的研究,該項研究結果建議美 國應加強對波斯灣外交作為。119

119 石樂三,〈美國錯失伊朗的始末〉,《問題與研究》,第 19 卷,第 11 期(1980 年 8 月)頁 83。

同時尼克森為結束越戰在關島做出了一項政策聲 明,除重申美國對盟邦的防衛承諾外,亦希望遭受共黨威脅的國家自身亦需負起 防衛的主要責任,美國將提供必要的武器支援,此即所謂的「尼克森主義」。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家安全會議的建議與尼克森主義的影響下,美國開始積極的扶植伊朗,使其與 沙烏地阿拉伯共同負擔維持波斯灣地區安全的主要任務,此即所謂的「雙柱政策」

(the “Double Pillars”Policy)。120

1972 年 5 月美蘇高峰會後。尼克森在從莫斯科返美途中行經德黑蘭,向巴 勒維提出「雙柱政策」。巴勒維政府遂向美國要求幾項推動雙柱政策的條件:

1、由中情局協助平定庫德族叛亂。

2、美國回應伊朗要求,滿足其武器裝備需求。

3、美國派遣 5 萬名軍事與科技人員協助伊朗軍事與經濟現代化。

對以上條件,尼克森立即接受,並於同年 7 月由季辛吉以國家安全會議名義 發佈備忘錄,指示各政府部門解除過去對伊朗的保留與限制。雙柱政策下與伊朗 關係的發展乃是基於兩項假設,一是巴勒維政權絕對穩定;二是美國售予伊朗武 器,乃是基於伊朗為圍堵蘇聯與共黨勢力擴張所需。美國售予伊朗的武器數量自 1972 年起急遽增加,從 1972 年至 1978 年累計美國對伊朗的軍售約有近 200 億 美元之譜。121

二、巴勒維王朝的垮台與什葉派革命政權的建立

巴勒維國王對內推動的「白色革命」與西化政策,儘管讓伊朗在經濟成長上 有卓越的表現,但卻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宗教人士的不滿,加上其以高壓統 治的方式鎮壓反對派人士,因此內部衝突一觸即發。自 1978 年 1 月以來,群眾 與教士即不斷掀起示威行動,到了 10 月更演變成全國的暴亂。為舒緩惡化的局 勢,巴勒維國王解散了軍人內閣,改由白泰爾博士(Dr. Shahpour Bakhtier)組 成文人內閣。華府唯恐效忠巴勒維的軍人發動軍事政變,遂於 1979 年 1 月指派 美國駐歐空軍副司令胡瑟將軍(Gen. Robert Huyser)前往德黑蘭,胡瑟除告知 巴勒維美國將不再支持其政權,除希望巴勒維能儘速離開伊朗外,亦極力說服伊 朗軍事領袖支持文人政府。就在美國強烈的「建議」下,巴勒維遂以出國度假的

120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1989-2000)》,頁 172。

121 石樂三,〈美國錯失伊朗的始末〉,《問題與研究》,頁 83-8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名義離開了伊朗。胡瑟 2 月 4 日返回華府後,即向卡特報告一切順利,白泰爾政 府將可持續下去,而伊朗軍方亦將給予支持,殊知 2 月 10 日伊朗軍方即投向反 對派勢力,白泰爾政府亦隨之垮台。122

10 月初科威特媒體報導伊朗已與美國達成協議,伊朗將持續供應美國石油 以交換美國提供武器與零件。而華府方面認為革命領導階層對美國態度的改變乃 是基於以下考量:

改由從巴黎結束流亡生涯的什葉派宗教領 袖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建立革命政權。

1、伊朗由於與蘇聯為鄰,不能失去美國的友誼。

2、伊朗回教共和國與美國均堅決反共。

3、伊朗與阿富汗的回教徒均希望推翻蘇聯扶持的阿富汗共黨政權,此亦美 國追求的目標。

4、德黑蘭方面不希望喪失巴勒維業已支付美國購買武器的數十億美金。

正當美伊雙方尋求關係改善之際,1979 年 11 月 14 日效忠何梅尼的一群激 進派學生攻佔了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挾持了包括 62 名美國人質在內的 90 餘名 館員,何梅尼更堅持美國必須交出在紐約看病的巴勒維作為交換,否則將把人質 交付伊朗革命法庭以間諜罪審判。123

由於伊朗人質危機拖延過久,加上外交協調與經濟制裁等方式均告失敗,卡 特政府於 1980 年 4 月 25 日發動了一次軍事突擊行動,但該次行動卻在準備不週 的情況下倉皇撤退,此軍事行動的失敗不僅造成卡特聲望的下挫,同時也影響了 美國在國際間的威望。124

三、兩伊戰爭

自 1980 年春季開始,伊拉克與伊朗即不斷發生邊界衝突,9 月 17 日伊拉克 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為爭取沙特阿拉伯(Shatt al-Arab)水道主權的

122 同上註,頁 90。

123 石樂三,〈德黑蘭事件與美伊關係展望〉,《問題與研究》,第 19 卷,第 3 期(1979 年 12 月)

頁 9-10。

124 石樂三,〈卡特搶救人質的動機及其失敗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 19 卷,第 9 期(1980 年 6 月)頁 39-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完整,片面宣布廢除 1975 年與伊朗簽訂的阿爾及爾條約,並要求收回荷姆茲海 峽(Straits of Hormuz)的大敦布(Greater Tunb)、小敦布(Lesser Tunb)及 阿布穆沙(Abu Musa)三個小島。125

兩伊戰爭共歷時八年,其過程大約可分為以下三階段:

9 月 22 日伊拉克發動閃電攻勢,一舉攻佔 伊朗大部分邊界地帶,包括了盛產石油的南部地區。

126

1、1980 至 1981 年:自 1980 年 9 月 22 日起,伊拉克以閃電攻勢突擊伊朗邊境,

並以空軍轟炸德黑蘭與軍事目標,伊朗南部的世界最大煉油 中心—阿巴丹市(Abadan)毀於戰火。伊朗亦以轟炸機反 擊,伊拉克宣布 10 月 5 日停火,伊朗拒絕,伊拉克遂於 10 月 24 日佔領伊朗的石油轉運港—科蘭(Khorramshahr),

此期係伊拉克攻勢達顛峰時期。

2、1981 至 1987 年:自 1981 年 5 月起伊朗軍隊開始反攻,9 月阿巴丹守軍突圍。

1982 年 4 月伊拉克提出撤軍建議,伊朗要求伊拉克無條件 退出領土、海珊下台、賠償戰爭損失等條件,海珊拒絕。5 月 24 日伊朗收復科蘭,6 月 30 日伊拉克宣布撤軍,但將保 留部分戰略要地。1984 年 2 月,伊朗重新發動攻勢攻佔了 巴斯拉(Basra)北部盛產石油的馬吉農(Majnoon)群島 部分地區,但幾次進攻巴斯拉的軍事行動卻遭到挫敗。1986 年 2 月 9 日伊朗越過沙特阿拉伯河佔領法歐半島(Fao Pennisula)750 平方公里的土地,8 月 2 日海珊提出互相撤 退至被承認的國際邊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等條件,伊朗置 之不理。同年 10 月伊朗策動庫德族叛軍攻擊伊拉克北部的 吉爾庫克(Kirkuk)煉油廠,1987 年 1 月 9 日伊朗再度針對 巴斯拉發動總攻擊,伊拉克抵抗至 1 月 31 日方粉碎伊朗攻

125 石樂三,〈兩伊戰爭的起因、影響與未來演變〉,《問題與研究》,第 20 卷,第 2 期(1980 年 11 月)頁 1。

126 石樂三,〈兩伊停火及其和平展望〉,《問題與研究》,第 28 卷,第 1 期(1988 年 10 月)頁 24-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勢。伊朗於此時期反守為攻,然對巴斯拉攻勢的一再挫敗,

使得伊朗軍心士氣大受影響。

3、1987 至 1988 年:1988 年 3 月伊朗在伊拉克東北庫德族山區發動攻勢,佔領 了哈拉比甲(Halebja)並威脅伊拉克北部的核電廠與石油 設施的安全,伊拉克在此戰役中使用化學武器阻擋伊朗的攻 勢,並造成 5 千名庫德族人的喪生。而後,伊拉克發動反攻 接連收復了法歐半島、馬吉農群島等地,並攻陷伊朗若干邊 境據點,7 月 17 日海珊呼籲伊朗接受「光榮的和平」,德黑 蘭方面立即回應,表示願亦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 598 號決議 案127

兩伊戰爭歷時八年,雙方死亡約一百萬人,傷約一百七十萬人,其傷亡人數 約佔兩伊總人口百分之四點五。戰爭期間兩伊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超過五千億美 元,戰爭給雙方造成巨大的損失,嚴重阻礙了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亦對中東、

世界局勢發生了極大的影響。

,8 月 20 日兩伊正式停火,戰爭宣告結束。

四、敘利亞與伊朗的聯合

戰爭爆發後,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 達等阿拉伯國家均一致表示對伊拉克的支持,唯獨敘利亞與利比亞選擇支持伊朗,

並提供武器與彈藥,而巴格達方面則以發現敘、利兩國秘密派遣士兵協助伊朗作 戰而宣布與兩國斷交。1281982 年敘利亞關閉與伊拉克的邊界,並切斷伊拉克通過 敘利亞的油管,使得伊拉克石油輸出量每個月減少 30 萬桶,敘利亞並沒收了伊 拉克在敘利亞儲存的 20 萬噸原油,造成伊拉克財政極大的難題。129

兩伊戰爭不僅造成了伊斯蘭世界的分裂,同時亦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

敘利亞不顧同為巴斯黨與阿拉伯人執政的伊拉克反彈,以實際行動支援伊朗,除

敘利亞不顧同為巴斯黨與阿拉伯人執政的伊拉克反彈,以實際行動支援伊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