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黎巴嫩內戰與以色列入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雷根政府時期

美敘關係在雷根上任之後到達了新低點,在反共的戰略前提以及為了降低蘇 聯在中東的影響力,美國以不務實的態度規劃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聯合共同反共 的計畫,在伊朗革命以及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將防禦重點置於波斯灣,該 戰略思維乃是基於波斯灣以及美國取得油源的路徑可能會因以阿衝突而被阻隔,

以色列在美蘇衝突中做為美國戰略資產的概念是美國行政機關的政策基石,雷根 對以色列知之甚少,但相當欽佩以色列的堅強並深深同情猶太人的遭遇,行政當 局無意與以色列對抗,因此當展示使用武力制裁蘇聯代理人的意願時,同時大力 拖延和平進程,華府無視於要求其增加對該區域瞭解的批評,僅問如何能建立中 東地區反蘇戰略共識,並且無意付出成本減少蘇聯入侵所營造出來的衝突,唯一 顧慮的是其對以色列的情感可能反彈傷害其餘阿拉伯世界的同盟,缺少總統的領 導,華府的中東政策處於猶豫且不一致的狀態。71

相對於季辛吉與卡特時代另一個大轉變,敘利亞不再被視為一個潛在的和平 進程參與者,相反的,在雷根政府中的一些高級官員如國務卿海格(Alexander M.

Haig, Jr.),即視敘利亞為蘇聯代理人,其利益並不需顧全,予其懲罰亦是對莫 斯科鬥爭的某種勝利,上述思維造就了 1981 年美以聯合抗蘇以及其區域代理人 的備忘錄,儘管上述備忘錄後來為抗議比金併吞戈蘭高地,美國在聯合國大會投 票同意譴責以色列的決議而無效,但這卻顯示了美國雷根政府中東政策的不一致 性。72

壹、黎巴嫩內戰與以色列入侵

當法國在 1941 年宣佈結束黎巴嫩的託管權之後,黎巴嫩領袖為了謀求政治

71 Alasdair Drysdale and Raymond Hinnebusch, Syria and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NY: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1), p. 188.

72 Alasdair Drysdale and Raymond Hinnebusch, Syria and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NY: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1), pp. 188-1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的和諧,達成一項「全國公約」(National Convenant),該公約的特色有三:

一、為使黎巴嫩成為一個獨立、中立的主權國家,回教徒需放棄與敘利亞或 任何阿拉伯國家統一的計畫;基督教徒也必須斷絕與法國或其他外國的 特殊聯繫。

二、黎巴嫩是個阿拉伯國家,追求與阿拉伯世界合作,但應避免捲入阿拉伯 世界的政治事務。

三、依照 1943 年的人口調查。基督徒與回教徒之比例為 6 比五,故以該比 例作為分配政治權利與國會席次之標準。73

由於該公約之束縛,使黎巴嫩在阿拉伯國家與西方國家之間,保持溫和的政 策,並在過去數次中東戰爭中避免捲入漩渦之中。但此種溫和政策,對外引起了 阿拉伯鄰邦的指責,對內造成國內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憤慨,加上巴勒斯坦解放 運動在黎國境內不斷的擴張,因而使得黎國內緊張局勢持續升高。

總統應由基督教人士擔任,

總理由回教遜尼派人士擔任,議長則由什葉派人士擔任。

74

黎巴嫩第一次內戰爆發於 1958 年,是年正值埃及與敘利亞合併為阿拉伯聯 合共和國(阿聯),納塞利用黎巴嫩之阿拉伯民族主義份子,鼓吹加入阿聯之思 想,此種行徑激發了黎巴嫩機右派基督教份子的反對,內戰因此爆發。

美國原有意依照艾森豪主義干涉黎國內戰,但因黎國並非美國主要利益之所 在,故遲遲未派兵化解黎國內戰危機。直到 1958 年 7 月 14 日伊拉克的統治者哈 希邁王朝之費沙爾(Faysal II)遭親蘇聯及納塞勢力所推翻後,美國有感此波革命 運動可能危及親西方的阿拉伯政權,遂決定引用艾森豪主義,派遣駐守地中海的 第六艦隊 1400 名陸戰隊員干涉黎巴嫩危機。美國本次出兵,對黎巴嫩危機的解 除發生作用,危機結束後,美國遂將兵力撤回。75

1969 年約旦開始驅離國內的巴勒斯坦游擊隊後部分游擊隊份子遂逃入黎國

73 Tabit Petran, The Struggle over Lebanon(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87), p33.

74 石樂三,〈黎巴嫩內戰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 15 卷,第 4 期(1976 年 1 月)頁 61-62。

75 李建旺,黎巴嫩內戰:社會、地區關係、國家關係,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82 年 6 月,頁 105-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南部邊區;加上 1968 年 12 月 26 日巴解人民解放陣線在雅典機場攻擊以色列的 民航機,導致以色列於 12 月 28 日夜襲貝魯特機場,摧毀 13 架民航機。右派基 督教份子擔心巴游在黎南地區對以色列的攻擊將引來以色列的報復,亦畏懼巴游

「國中之國」的野心實現,故黎國政府軍傾全力剿除巴解勢力,造成回教左派與 巴勒斯坦游擊隊的反彈,內戰局勢不斷升溫,最後由埃及出面調停,黎國代表與 阿拉法特簽訂「開羅協定」的密約終結此場戰事。76

一、 巴勒斯坦戰鬥指揮部」應飭其統轄下的游擊隊不得干預黎巴嫩內政。

該項協定要點如下:

二、 規定黎國陸軍應給予游擊隊醫務、退卻及供應上的便利。

三、 游擊隊不應越過黎、以邊界逕向以色列襲擊,於攻擊前應滲透以色列 境內,且不應在黎國村莊內建立軍事基地。77

自 1975 年起回教極左派與基督教極右派鬥爭不斷,極左派的社會主義及民 族主義領袖鍾布來特(Jumblat)認為近年來回教人口激增,原制訂之「國民公 約」權力結構無法反應人口比例上的變化,應予調整;極右派基督教領袖賈梅耶

(Pierre Gemayel)等人則認為,如此一來基督徒將失去在黎國內部的政治結構 優勢,故予以拒絕。78

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介入與衝突的升高

阿拉法特在 1975 年 3 月 14 日會見法郎吉葉總統(Suleiman Franjieh)時即 保證:「將全力約束所有巴勒斯坦反抗團體,並恪遵 1969 年之開羅協定,保持不 介入黎巴嫩內政之立場。」79,但由於部分巴勒斯坦游擊隊不受阿拉法特約束,

與鍾布來特領導的回教左派勢力合流,加上馬龍派份子以更極端的方式迫害巴人,

甚至宣布「分裂計畫」,欲將黎巴嫩分為三邦,80

76 石樂三,〈黎巴嫩內戰之分析〉,頁 62。

衝突對立與緊張局勢因而越見升

77 石樂三,〈黎敘共同防禦協定的背景及影響〉,《問題與研究》,第 9 卷,第 9 期(1970 年 6 月)

頁 44-45。

78 同上註,頁 63。

79 Naomi Joy Weinberger, Syrian Intervention in Leban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147.

80 將黎巴嫩分為三邦:中部屬基督徒,北部及東北部劃給遜尼派回教徒;南部及東南部劃與什

葉派回教徒;中央政府設立於貝魯特處理外交、公共事務等。部分黎巴嫩國民為確保國家領土

完整,因而要求犧牲巴人權益,以換得馬龍派放棄分裂主張。見石樂三,〈阿拉伯國高峰會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高。1976 年 3 月,阿拉法特公開表明放棄「不干涉黎國內政」之政策,巴解正 式以參與者身份加入內戰。巴解加入左派回教團體,使其如虎添翼,亦刺激了馬 龍派人士,使得內戰全面爆發。81

1975 年至 1976 年的黎巴嫩內戰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1、1975 年 2 月至 5 月:巴勒斯坦反抗組織(the Palestinian Resistance Movement)與基督教長槍黨民兵(the Phalangist militia)間的零星衝突。

2、1975 年 6 月至 12 月:衝突在兩造間擴大,由黎巴嫩右翼基督徒所組成的 黎巴嫩陣線(The Lebanese Front)和回教遜尼派、什葉派、以及德魯士 派共同組成的左派聯盟—回教全國運動組織(Moslems National

Movement)間的全面抗爭開始。前者欲維持黎境的政治現狀,後者則傾 向全力改變現狀。

3、1976 年 1 月至 5 月:由於黎巴嫩陣線之基督徒於 1 月突擊巴勒斯坦難民 營,巴勒斯坦游擊隊乃於此時全面加入全國運動組織共同對抗基督徒,戰 事因而更加擴大。

4、1976 年 6 月至 10 月:由於內戰的局勢發展,使得巴解與回教民兵連連告 捷,基督教勢力受到重創,為防局勢失控,敘利亞乃與黎巴嫩基督徒合作,

試圖結束內戰,以防止巴游與回教徒完全掌控黎巴嫩,並建立一個極左派 政府。82

二、敘利亞的軍事干涉

早在 1969 年 9 月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四國於開羅的小型阿拉伯高 峰會議中,敘利亞總統阿塔西即表示,由於失去戈蘭高地,納塞所提之開闢對以 作戰之第二戰場一事恐有困難,四國領袖遂一致認為黎巴嫩在對以作戰上具有戰 略價值,符合開闢第二戰場之需要,故請黎巴嫩政府允許阿拉伯軍隊開入黎境共

與黎巴嫩和平〉,《問題與研究》,第 16 卷,第 3 期(1976 年 12 月)頁 51。

81 李建旺,黎巴嫩內戰:社會、地區關係、國家關係,頁 67。

82 Karen Rasler, ”Internationalized Civil War: A Dyanmic Analysis of the Syrian Intervention in Leban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27, No. 3(September 1983), pp. 427-42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作戰。1970 年,為報復黎國境內之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之襲擊,以色列 軍隊在其空軍掩護下,對黎南赫蒙山區(Mount Hermon)之游擊隊猛烈進攻,

造成黎國重大損失。基於來自於以色列之共同軍事威脅,敘黎兩國簽訂「敘黎共 同防禦協定」。83

1976 年 1 月敘利亞為解救遭右派基督教馬龍集團(Maronite Group)圍困 之 3 個巴勒斯坦難民營的 7 萬難民,下令所屬的「賽卡」(Saiqa)巴勒斯坦游擊 隊進入黎境,後達成停火協議,敵對雙方接受了敘利亞的和平計畫,該項停火協 定維持了 50 天。

同年 4 月中旬,為抑制左派回教民兵對右派基督教民兵的進攻,敘利亞再度 出兵,而後黎國國會於 4 月 10 日召開特別會議通過作為選舉新總統的一項憲法 修正案,敘利亞於 4 月 18 日再度撤軍,本次出兵,敘利亞達成了兩個目的:一、

阻止了左派回教全國運動組織的軍事行動。二、促成黎國國會選舉敘利亞支持的 沙基斯(Elias Sarkis)為新總統84

6 月 1 日,敘利亞再應法郎吉葉總統之請,以促成停火及實現和平為理由,

出兵解救遭左翼回教軍隊圍困達 3 個月的基督教城鎮基布雅特(Qibyat)與安德 凱特(Andket)。

85此次出兵,敘利亞佔領了赫蒙山的巴勒斯坦游擊隊拉沙亞

(Rashaya)基地以及距以色列邊境僅 10 公里的馬爾賈楊(Marjayoum)基地,

這兩個基地的重要性在於巴勒斯坦游擊隊常利用此地區作為攻擊以色列的根據

這兩個基地的重要性在於巴勒斯坦游擊隊常利用此地區作為攻擊以色列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