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身傳統,觀照古典

在文檔中 向陽現代詩研究:1973-2005 (頁 68-76)

第四章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

第一節 反身傳統,觀照古典

1949 年是台灣在政治上,也是在現代文學上的一個新起點。對長期受到殖民 統治的先住民而言,他們大都保留台灣方言語音(河洛語或客家語),熟諳古典 漢文,能以流利的日文寫作,卻缺乏使用白話語體文的經驗,因此在夾帶政治因 素的強大中國文學潮流來臨時,使當時台灣文學作家失去了文學發表的園地。既 難以用日文繼續創作表,亦缺乏面對白話新文學的能力,部分文人遂封筆停止創 作,亦有部分文人勉力學習華文,適應華文的創作,成為「跨越語言的一代」。 要待數年的調適磨合之後,1951 年鍾鼎文、紀弦、覃子豪等在《自立晚報》創刊

《新詩週刊》,成為戰後台灣第一份詩刊;而在一九五〇年代文壇上亦陸續成立

1 林燿德:〈遊戲規則的塑造者—綜論向陽其人其詩〉,《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 公司),1986 年 12 月 20 日初版,頁 111。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

了數個重要的新詩社團,2在台灣本地的詩人嘗試加入大陸來台詩人的文學陣營 之下,圖求繼續於文學的創作發聲,後來亦因理念的不同自立文學團體,台灣始 復呈現豐富的現代詩風貌。

1956 年 1 月,紀弦在台北創立「現代派」,糾合詩人達 83 人(其後陸續增 至 115 人),並提出六大信條,其中第一條「我們是有所揚棄並發揚光大地包容 了自波特萊爾以降一切新興詩派之精神與要素的現代派之一群」與第二條「我們 認為新詩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的信條,輔以同志詩人的創作,遂在五、

六〇年代詩壇掀起現代主義的創作風潮,但也掀起了新詩是「橫的移植」與「縱 的繼承」之爭。此外,在這時期也發生過三場新詩論戰,3使得不同的文學理念 互相衝擊辯證,輔以部分熱心詩人對新詩的創作與欣賞詳例解說,成了一場新詩 的推廣教育,並使新詩從沈寂轉向興起,從保守邁向開放;不但宣告了五〇年代 反共文學的結束,對整個文化藝術也產生了全面現代化的影響。4

其後,創世紀詩社強調詩的「世界性」、「超現實性」、「獨創性」和「純 粹性」以更徹底的、全面西化的超現實主義取代了「現代派」的詩壇位置,在六

○年代之後,擔當了台灣詩壇最前衛的角色。然於 1962 年 7 月由文曉村等創刊 的《葡萄園》詩刊對於當時創世紀所引領的現代詩風的虛無怪誕、晦澀難懂生發 不滿,遂提出「回歸真實、回歸明朗,創造有血有肉的詩章」的呼籲,主張明朗

2 其中最重要的是「現代詩社」(1953),「藍星詩社」(1956/3),「創世紀詩社」(1956/10)等三 大詩社。

3 第一次即為紀弦成立現代派、提出六大信條之初,覃子豪在 1957 年第一輯《藍星詩選獅子座 號》發表〈新詩向何處去〉,並提出「六原則」,引來紀弦〈從現代主義到新現代主義〉及〈對於 所謂六原則之批判〉兩篇萬言長論,遂引發首次新詩論戰,結束於 1958 年底,稱之為「現代派

(主義)論戰」。第二次為 1959 年 7 月 1 日蘇雪林發表了〈新詩壇象徵派創始者李金髮〉而與覃 子豪在《自由青年》發生論辯,終止於 1959 年 10 月 1 日,稱之為「象徵派論戰」。第三次在同 年 1959 年 11 月 20 日,言曦在《中央日報》引發論戰,而與余光中相繼在《中央日報》及《文 星雜誌》上論辯,言曦多引中國古詩為例,代表抨擊的一方,余氏則兼採中西文學史,代表保衛 的一方,稱之為「新詩論戰」。以上參照蕭蕭:〈五〇年代新詩論戰述評〉,收錄於《台灣現代詩 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年 3 月初版),頁 107-121,及鄭慧 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 年 6 月),頁 59-60。

4 參照蕭蕭:〈五〇年代新詩論戰述評〉,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

(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年 3 月初版),頁 119-120。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

化與普及化。1964 年 6 月,林亨泰、陳千武、白萩等結合以本省籍為主體的詩人 創辦《笠》詩刊,亦針對現代詩的虛無,強調關切現實的本土意識,重視詩的批 判性。《葡萄園》和《笠》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有一定的制衡,也為現代詩的 發展,由現代主義走向現實主義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

七○年代最顯著的文學現象便是戰後世代的發聲與青年詩社的崛起。在 1971-1972 年間先後有《龍族》、《主流》及《大地》三個青年詩刊詩社的出現,

其後有 1975 年羅青等人創刊《草根》,1979 年向陽等創刊《陽光小集》。5他們 成立的時候恰遇上 1972-1973 由「關唐事件」6引發的「現代詩論戰」,以及 1977-1978 年的「鄉土文學論戰」的洗禮,因此針對當時的超現實主義與西化詩風提出強烈 的批判與反省,主張回歸傳統與關懷現實,偏重於本土意識的肯認與世俗大眾的 擁抱。他們的挑戰性格濃厚,李豐楙說:

新詩社的組團行動除了是告別晦澀的姿勢,也在自許為『暴風雨』的破壞 力,為『主流』的自主意願下,面對前行代的不屑、譏諷時,展開主流和

5 七○到八○年代,除了這五個詩刊詩社之外,主要還有七○年代的《山水》、《秋水》、《詩 人》、《天狼星》、《大海洋》、《綠地》、《詩脈》、《八掌溪》、《詩潮》、《風燈》、《掌 門》起;八○年代的《漢廣》、《掌握》、《詩人坊》、《心臟》、《台灣詩季刊》、《春風》、

《四度空間》、《地平線》、《新陸》、《曼陀羅》等等多家,但多不長命。

6 「關唐事件」係指於 1972 年 2 月,關傑明在中國時報的海外專欄上發表了〈中國現代詩人的 困境〉,以及 1972 年 9 月,關傑明在中國時報又發表一篇〈中國現代詩的幻境〉。簡明的提出了 幾個關於現代詩的創作的「西化」問題,他認為現代派詩人的作品透過英文翻譯所表現出來的是 美國味的英文詩,而不是中國味的現代詩,批評現代派是西方的模仿抄襲,是「文學殖民主義的 產品」。其後 1973 年 7 月到 9 月之間,唐文標陸續發表三篇文章,分別是〈論傳統詩與現代詩—

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龍族詩刊評論專號》)、〈詩的沒落—台港新詩的歷史批判〉(《文季 季刊》)、〈僵斃了的現代詩〉(《中外文學》),強調詩的健康個性與社會性格,認為詩所別具的美 好言語應該對社會引起正面作用,並批判周夢蝶、葉珊、余光中等人的現代詩陣營對現實的逃避。

顏元叔隨即在兩期後的《中外文學》刊載了〈唐文標事件〉,反擊唐文標觀點的偏頗,接著 2 卷 6 期亦刊出余光中的〈詩人何罪〉加以聲援,之後周鼎亦在《創世紀》發表〈為人的精神價位立 證〉,指責唐文標倡論詩應服役於社會的說法是居心險毒。「關唐事件」可定位為台灣文學界反西 化運動的先鋒,同時也引起文化界的省思,進而促成現實主義與本土文化的抬頭。參照吳明勇:

〈唐文標事件〉,《台灣歷史辭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數位作品授權,

著作權授權狀態:[20040518,] 2004-05-18 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0/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062-0627-u.xml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

支流的霸權爭奪,兩個世代各爭風騷盟主,除了策戰放話,就是各自爭取 解釋權、發言權,因此各據要津地編詩選、做導讀,都成為熱烈而熱鬧的 競賽。從史的觀點言,這是讓人懷念的有活力的年代,新世代為回應已建 立寫作典範的前行代,逼使他們不斷積極地建立新美學、挖掘新題材、嘗 試新語言,務必找到一種內容與形式相一致的語言符號系統,才有可能建 立新的典範。7

從此台灣新詩的書寫風格才由現代主義反身傳統、重新出發,逐漸走向寫實 與本土與多元的路子。

面對1949 年國民政府渡台的台灣文學新局,生於 1955 年屬於戰後新生代 的向陽,雖然少年就學時期避過了五○年代、六○年代的現代詩論的紛爭,在 1973 年下半年進入學院的遼闊殿堂,亦不得不直接或間接承受現代詩壇論戰餘 緒,甚或直接面對 1976-1978 年的鄉土文學論戰。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向陽對 自己的分析是:

勉強為這三十年來在台灣發展的中國新文學分階段,大概可以三階段言 之。第一是「戰鬥文學」時期,約自三十八年至四十五年之間,第二是「現 代主義」時期,約自四十五年至五十五年之間,第三是「反省時期」,約 自五十五年至六十八年之間。以我個人的成長來看,我生於「戰鬥文學」

時期,長於「現代主義」時期;以文學歷程來看,我所吸收的養分率為「現 代主義」時期的作品,所創作的與自覺的則屬「反省時期」的產物,而所 面對的則為文學生命與民族、社會互濟互生的使命。8

所謂「反省時期」,依向陽的時間設定乃自 1966 年美援停止後,以迄 1979 年鄉土文學論戰結束的期間。從國際環境來看,台灣經歷了 1970 年的釣魚台事

7 引自李豐楙:〈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 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年 3 月初版),頁 331。

8 向陽:〈要大地,也要香火〉,《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5 年 5 月初版),頁 15。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

件,1971 年退出聯合國事件,1972 年中日斷交事件,1973 年全球經濟危機,1978 年中美斷交事件,台灣受到國際地位變化與社會經濟起伏動盪的衝擊,因此「刺 激了青年學生和文學工作者發憤圖強、自立圖存的覺悟」。從社會文化來看,期 間發生了 1972 年「關唐事件」所引發的「現代詩論戰」,以及 1977 年的「鄉土 文學論戰」,因而促使戰後新生的ㄧ代「嚴肅考慮生存的空間,並針對第二階段 的『現代主義』展開一連串的反省運動」,一方面「給了以『橫的移植』為宗的 現代詩當頭棒喝」,「對中國現代詩壇的功過做徹底的檢討」,「就時間而言,期待 它與傳統的適當結合;就空間而言,則寄望於它和現實的真切呼應」,「從此詩壇 逐漸走向肯定民族與關懷社會的路上來」;一方面肯認了「純正的鄉土文學是讀

件,1971 年退出聯合國事件,1972 年中日斷交事件,1973 年全球經濟危機,1978 年中美斷交事件,台灣受到國際地位變化與社會經濟起伏動盪的衝擊,因此「刺 激了青年學生和文學工作者發憤圖強、自立圖存的覺悟」。從社會文化來看,期 間發生了 1972 年「關唐事件」所引發的「現代詩論戰」,以及 1977 年的「鄉土 文學論戰」,因而促使戰後新生的ㄧ代「嚴肅考慮生存的空間,並針對第二階段 的『現代主義』展開一連串的反省運動」,一方面「給了以『橫的移植』為宗的 現代詩當頭棒喝」,「對中國現代詩壇的功過做徹底的檢討」,「就時間而言,期待 它與傳統的適當結合;就空間而言,則寄望於它和現實的真切呼應」,「從此詩壇 逐漸走向肯定民族與關懷社會的路上來」;一方面肯認了「純正的鄉土文學是讀

在文檔中 向陽現代詩研究:1973-2005 (頁 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