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在文檔中 向陽現代詩研究:1973-2005 (頁 11-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而在研究方法上,筆者運用細讀法閱讀文本,沿波討源,檢閱出前人 未能闡發之向陽的創作理念;並通過歸納法整理向陽個人與相關研究者的 評論,並期能兼顧向陽個人、前人研究、以及筆者個人等這三個對於向陽 新詩的觀察角度,對向陽的現代詩創作歷程作一聯貫性的書寫,並對向陽 整體的現代詩文本做一歷史性的評價。

為有效的進行對於向陽現代詩的研究,筆者乃擬定下列大綱以為本論 文進行探討與寫作的架構:

首先第一章為緒論,區分為三節: 第一節主要在說明筆者的研究動機 與研究目的;第二節則將前人研究做一簡明扼要的綜合評述;第三節則說 明筆者處理向陽現代詩成就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接著第二章將詩人向陽的生平做一簡述,但主要著重於其文學行止,依 其客觀的表現與筆者主觀的認定,做各個階段性的劃分,從出生迄今約略 分為七個階段:(一)書香與茶香;(二)詩的緣起;(三)崛起詩壇;(四)

建立風格;(五)社群發聲;(六)職場生涯;(七)學術生活,期能以最 簡約的方式迅速進入詩人向陽的文學世界,期能對作品背景有一概括式的 理解。

第三章分析討論向陽的詩觀與其實踐。由於向陽在論述上著作豐富,

而其詩集之前序後記亦多有對詩作生發的剖析與註記,因此對於詩觀的闡 發頗有著墨,筆者從中剖情析采,整理其詩觀脈絡,演繹歸納如下六個節 次:第一節本質論:討論緣情與言志的命題;第二節創作論:討論由冷智 與熱愛相輔而成的創作原理;第三節功能論:討論詩的純粹性與功用性;

第四節作者論:討論詩與詩人的干係;第五節文質論:討論內容與形式相 互為用;第六節語言論:討論文學語言與生活語言在詩中的拉鋸鎔鑄。並 以其階段性詩作對應其實踐成果。

--緒論--

第四章以「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為主軸,析論向陽如何由古典 援引走向現代詩情而終於現實主義精神的發揚。論文分三節:第一節為「反 身傳統,觀照古典」階段,討論其觀潮察流,肯認鍛接古典、承續傳統的 必要,進而篤定其華文詩創作的方向。第二節為「觀照古典,創發新詩情」

階段,從(一)詩題,(二)主題,(三)意象與典故運用等方面,討論其 由古典融入現代精神所展現的新詩情。第三節為「走出古典,映照現實」

階段,討論其接受生活歷練,關注現實,進而鎔鑄現實主義,使古典質素 脫離古典象徵系統而映照出現實精神,為接續古典的命題創發出可觀的成 就。

第五章以「向陽台語詩作的語言鎔鑄」為主軸,沿波討源,探討向陽 台語詩發生之因緣,及其如何肯定台語詩的創作,並經由台語詩語言的再 造,提升台語詩的文學境界;終而能鎔鑄多種語言,使台語詩在精神面貌 與藝術成就超越華文詩,進而開闊了台灣現代詩的境界。論文分五節:第 一節首先介紹台語詩的歷史進程,及向陽台語詩出現時間點的重要性。第 二節探討向陽以「源於鄉情的清新語言」寫作台語詩所引發的迴響與作 用。第三節析論向陽對台語詩的語言再造的成就,主要從(一)多重技巧 的混聲合唱,(二)諷諭詩的承繼發揚,(三)敘事詩的再現,(四)台語 詩的正典化等方面做析論探討。第四節討論向陽台語詩對華文詩的滲透。

第五節則深入探討向陽台語詩的多語鎔鑄,對其所映照的現實精神與藝術 成就,做一中肯的評論。

最後第六章的結論,則由「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與「向陽台語 詩作的語言鎔鑄」兩個探討主軸,推結出其因為現實主義精神所交織而成 的共同現象──即使古典語言與本土母語鎔鑄現代精神而煥發出新的文 學生命,交織共構出臺灣文學的新版圖。遂以「古典/現代/本土的語言 鎔鑄者」作為對向陽現代詩成就的評述肯定。

筆者希望經由上述步驟的探討,能使向陽新詩本身及其相關研究的價

--緒論--

值更容易系統的為人所了解,也更能彰顯出向陽在文學史上的意義與重要 性來。當然,也期待這樣的成果能為往後的向陽研究者盡一棉薄之力。

──向陽的文學行止──

在文檔中 向陽現代詩研究:1973-2005 (頁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