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O Sonn, o Meer, o Rose)

第四章 舒曼與克拉拉選自呂克特《愛之春》12 首詩之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第十節 《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O Sonn, o Meer, o Rose)

O Sonn, o Meer, o Rose! 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

Wie, wenn die Sonne triumphierend sich 當太陽凱旋地

Hebt über Sterne, die am Himmel stunden, 躍升至星辰之上,高掛天空,

Ein Schimmer nach dem andern leis erblich, 星星的光暈逐漸褪色,

Bis alle sind in einen Glanz geschwunden, 直到消逝在唯一的燦爛光芒中,

So hab ich, Liebste, dich 就如同我,親愛的,

Gefunden: 找到妳之後:

Du kamst, da war, was je mein Herz empfunden, 妳來到,那些我曾感受的一切,

Geschwunden 在妳的光芒裡

In dich. 消逝無蹤。

O Sonn, o Meer, o Rose! 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

Wie wenn des Meeres Arme auftun sich 當大海張開雙臂

Den Strömen, die nach ihnen sich gewunden, 迎接湍流,沿著蜿蜒河道 Hinein sich diese stürzen brünstiglich, 熱情地湧入,

Bis sie die Ruh im tiefen Schoß gefunden, 直到在深海中覓著寧靜的棲息地。

So, Liebste, hab ich dich 就如同我,親愛的,

Empfunden: 感覺妳的時刻:

Sich hat mein Herz mit allen Sehnsuchtswunden 心中所有傷痛的渴望

Entbunden 釋放於妳

In dich. 深處。

O Sonn, o Meer, o Rose! 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

Wie wenn im Frühling tausendfältig sich 當春天來到,新綠散佈四野 Ein buntes Grün hat ringend losgewunden, 掙脫纏繞的束縛,

Ein hadernd Volk, bis Rose königlich, 百花爭艷,直到玫瑰尊貴地 Eintretend, es zum Kranz um sich verbunden; 來到,將它們編織成花環 So, Liebste, hab ich dich 就如同我,親愛的,

Umwunden: 圍繞於妳:

Der Kranz des Daseins muß sich blühend runden, 存在我生命中的花環,

Gebunden 在妳心中

In dich. 綻放。

二、歌曲分析 作曲者 羅伯‧舒曼

創作時間 1841 年 1 月 拍號 2/4 拍 音域 #d 1- #g2

調性 B 大調#d 小調#c 小調B 大調

速度與表情記號 如同前一首歌曲的速度(Tempo wie im vorigen Lied) 歌曲形式 分節歌曲形式(Strophic form)

在這組曲集中,舒曼挑選了兩首相同主題的詩寫成歌曲,並刻意將兩首歌曲 的順序排於前後,分別為《玫瑰、海洋與太陽》(Rose, Meer und Sonne)與《噢太陽,

噢海洋,噢玫瑰》(O Sonn, o Meer, o Rose),這樣在同一部作曲集中呈現兩首相似 主題的歌曲,是舒曼率先提出的概念,而後,雨果‧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

承襲此手法,發展至成熟。

在這首曲子中,有許多與前一首作品相同的音樂要素,如拍號、調性、速度 與表情符號及尾奏等,部份的旋律動機也如出一轍,在速度的律動上同樣輕快且 持續向前推進,舒曼以這樣的方式將兩首歌曲緊密地串連。但相對地,舒曼卻在 如此相似的環境中,依照詩句不同的語韻及意涵,創作出各異其趣的作品,再次 說明他在文學方面的深刻涵養。

這首歌曲有三段詩節,分別以太陽、海洋及玫瑰來歌頌甜美的愛人,在每段 的旋律架構上,則以 A-B-A 三段式作詞意間的變化。歌曲開頭,如引言般的樂句 歡欣地歌頌著主題(譜例 4-10-1),舒曼採用與前曲開頭相同的音高與脈動(譜例 4-10-2),以主和弦清楚地確定調性。由於三段詩詞的字數及音節不定,舒曼將詩 詞填入不同的節奏中,為求符合詩韻,一般他會將名詞或是重音節擺放在重拍上,

在流暢、快速的節奏中,架構依然清晰。

在動機的使用上,聲樂旋律同樣以琶音上行,象徵徜徉在自然美景中的愉快 譜例 4-10-1

譜例 4-10-2

1

3

心境,而 A 段的旋律以級進進行為主,音域起伏不大;相反地,B 段則出現七度 音程跳進,為全曲張力最強的樂段,「克拉拉主題」隱藏在間奏的最低聲部裡。而 節奏方面,舒曼在弱拍上設置附點節奏,如進行曲般,意欲展現詩中的男子氣概。

在力度設計方面,曲子一開始便充滿朝氣,描寫太陽、河流與綠地,在 B 段 最具張力之處,舒曼卻標示以小聲演唱,將外在的喜悅挪至內心深處,感受與愛 人接觸的瞬間,壓抑不住的熱情在 A 段再現時,瞬間強烈地釋放出心中懷想。 

同曲集中第三首《紳士們》,這首歌曲開頭處的伴奏型態較為乏味,以大三和 弦進行為主,雖使曲風明亮、朝氣,但顯得過於嚴謹。進入 B 段後,悠長的旋律 輔以相對微弱的力度,增強戲劇張力,兩次間奏的設計,預示聲樂的旋律,聲樂 與鋼琴間交互輪唱,為歌曲注入新的意象。「克拉拉主題」一次次出現在間奏中(譜 例 4-10-3),好似愛人的身影不時浮現心頭,與眼前美景合而為一;回到 A 段旋律 後,舒曼利用更為緊湊的節奏,重複最後的詩句,直接推進至尾奏樂段。

在尾奏的部分,除了轉位樂段之外,與前曲尾奏是相同的,綜觀之而論,此

譜例 4-10-3 Clara theme

6

9

曲銜接聲樂結尾時的氣氛及力度,尾奏延續歌曲中熱烈的情感,充滿活力,不同 如前曲尾奏扮演的角色-凝視眼前美景。在此,音樂持續向前,而詩人徜徉其中,

「克拉拉主題」更為明顯。

三、演唱詮釋

在術語的提示上,舒曼僅要求歌者要如同前曲的速度演唱,演唱者須將前首 歌曲脈動延續到此,再一次歡頌愛情所帶來的種種感觸;在風格方面則各異其趣,

前曲伴奏為線條流動的形式,充滿溫柔與甜美的情感,描寫萬物循環皆為玫瑰、

大海與太陽而存在,藉以歌頌愛人無可取代的形象;相對在這首歌曲中,伴奏型 態則以活躍的節奏與和弦進行,呈現朝氣及率真的熱情,被愛情擄獲的詩人觸景 懷情,以萬物間的聯繫比喻自己與愛人的關係-太陽與星辰、大海與湍流及玫瑰 與花環。

開頭的引言樂句,以讚嘆口吻唱出「噢太陽,噢海洋,噢玫瑰」( O Sonn, o Meer, o Rose),在詩節反覆之處,歌者可依所欲傳遞的語氣作出不同變化,在反覆前的

尾奏樂段由鋼琴預示情感,歌者再由尾奏的情感延伸銜接。由於三段詩節中所使 用的字數與結構不完全一致,舒曼因而設計出略有差異的旋律,適當地填入詩詞,

因而在重要的字詞與斷句間的設計,三段各具特色,強調或收放語氣得拿捏須特 別注意。

在這樣快速、活潑的歌曲中,舒曼幾乎每個音配上不同音節,歌者在演唱時,

應特別思考如何才不致流於咬字的迴圈中,尤其這首詩的子音較為繁複,即便舒 曼在字詞安排上具備相當的技巧,該如何在繁瑣的字詞中傳遞出熱烈的情緒是一 大挑戰。

在引言般的開場後,A 段旋律與伴奏同樣充滿朝氣,曲中特殊的轉折處在 B 段出現,鋼琴與聲樂間的對唱使悠長的線條得以發揮,鋼琴左手部份也以較長時 值的節奏持續勾勒音樂的張力,歌者在此段中,回歸內心對愛人的渴望,道出自 然萬物的關聯,皆為愛情繾綣長存的象徵。在七度大跳的音程之間,展現與前段 不同的層次感。最後,在簡單的過門樂段之後,音樂回歸 A 段,歌者此時由述說 美景轉而正視愛人,道盡心中的渴求與承諾,重複的詩句應漸慢,如同對自己說 話一般。

第十一節 《為什麼你要問別人》(Warum willst du and’re fragen) 一、歌詞原文與譯詞

Warum willst du and’re fragen, 為什麼你要問別人,

Die's nicht meinen treu mit dir? 是誰不忠誠於你?

Glaube nicht, als was dir sagen 除了我雙眼訴說的話語 Diese beiden Augen hier! 其他的請別相信!

Glaube nicht den fremden Leuten, 別相信那陌生的人們,

Glaube nicht dem eignen Wahn; 別相信你的幻想,

Nicht mein Tun auch sollst du deuten, 甚至不應該理解我的舉動,

Sondern sieh die Augen an! 只要注視我的雙眼!

Schweigt die Lippe deinen Fragen, 雙唇是否能使你沉默,

Oder zeugt sie gegen mich? 亦或是不信任我?

Was auch meine Lippen sagen, 無論我的唇說了什麼,

Sieh mein Aug’, ich liebe dich! 看我的眼-我愛你!

二、歌曲分析 作曲者 克拉拉‧舒曼

創作時間 1841 年 拍號 3/4 拍 音域 e1- f 2 調性 A 大調 速度與表情記號 行板(Andante)

歌曲形式 A-A’二段式(Binary form)

這首精緻小巧的曲目是由三段詩詞組成,形式為兩段式,其中 A 段有兩段詩 詞,A’為一段詩詞加上重複的詩句,克拉拉在結構的設計上,先由四小節前奏的 部分預示歌者的旋律,接著在尾奏部份再現相同的旋律,使這首短小的樂曲架構 工整,前後呼應。節奏設計簡單,多半以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構成,在行板的速 度中,鋼琴橫向進行,音樂脈動始終向前,唯有在肯定及強調語氣的字詞中,克 拉拉才使用二分音符使音樂暫時停留,皆為各段落最後一詞。

每個小段落都由兩句詩詞構成,在聲樂線條的處理方面,三段詩句的架構相 似,但在語氣上的安排卻不相同,如:在第一段與第三段詩詞之第一句,為一個

「問句」構成上行後立即下行的完整樂句,然而在第二段,是由兩句「祈使句」

構成,因此,在音樂上雖然整齊一致,但在詩意上的傳遞是有差異的;在每個段 落的第二句,則同樣是詩人請愛人專注於雙眼透露的愛意(mm. 12, 20, 32),聲樂線 條開展至各樂段高潮,在 A’段的最後,是全曲最高音 f 2,詩中展現詩人雙眼傳遞 的真切愛情-「無論我的唇說了什麼,看我的眼睛-我愛你!」 (Was auch meine Lippen sagen, sieh mein Aug’, ich liebe dich!),並以強調之口吻重複這句詩句。

克拉拉在鋼琴伴奏的設計上,與詩意傳遞相符,將每段詩詞分成上下兩句作

分析,前一句屬於「疑問」、「祈使」語氣的詩詞,她以橫向線條進行為主(a),後 句「肯定」、「堅貞」之語氣,則以塊狀和弦進行且與聲樂有相同節奏的安排(b),

力度上為漸強,輔以漸慢的表情術語,在聽覺上顯得堅定且逐漸開展張力,連續 三次相同的手法,每每對愛人傾心表白。(譜例 4-11-1)

舒曼與克拉拉共通的音樂密碼「克拉拉主題」,通常為舒曼所寫,表示訴說愛 情的對象是克拉拉,然而在這首克拉拉所寫的曲子中,隱藏在鋼琴伴奏中的克拉 拉主題,則象徵著克拉拉為訴說愛情者,106 在詩句段落的第一句結尾皆有此設計        

106 Melinda J. Boyd, “Gendered Voices: The Liebesfrühling Lieder of Robert and Clara Schumann,” 19th-Century Music (Fall 1999): 154.

譜例 4-11-1

a b

(譜例 4-11-2),別具特色。

 

   

三、演唱詮釋

這首曲子同樣於 1841 年完成,根據詩句中的意思,可回溯到舒曼和克拉拉在 婚前幾年,力求維克同意婚事的那段時期,期間兩人反覆爭執,除了維克刻意將 兩人分隔長達一年多,以及克拉拉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脫離父親等因素,對舒曼造 成相當大的影響。107 如同詩中傳遞出愛人時常為旁人言語所動搖、或對愛情產生

這首曲子同樣於 1841 年完成,根據詩句中的意思,可回溯到舒曼和克拉拉在 婚前幾年,力求維克同意婚事的那段時期,期間兩人反覆爭執,除了維克刻意將 兩人分隔長達一年多,以及克拉拉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脫離父親等因素,對舒曼造 成相當大的影響。107 如同詩中傳遞出愛人時常為旁人言語所動搖、或對愛情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