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空流下一滴淚》(Der Himmel hat eine Träne geweint)

第四章 舒曼與克拉拉選自呂克特《愛之春》12 首詩之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第一節 《天空流下一滴淚》(Der Himmel hat eine Träne geweint)

Der Himmel hat eine Träne geweint, 天空流下一滴淚,

Die hat sich ins Meer verlieren gemeint. 本想消失在海中。

Die Muschel kam und schloß sie ein: 那珠蚌來到將它環繞:

Du sollst nun meine Perle sein. 你將成為我的珍珠。

Du sollst nicht vor den Wogen zagen, 不必再畏懼那浪濤,

Ich will hindurch dich ruhig tragen. 我會帶領你平靜地越過。

O du mein Schmerz, du meine Lust, 啊,你是我的痛苦,你是我的快樂,

Du Himmelsträn’ in meiner Brust! 在我懷中的你是天空的淚!

Gib, Himmel, daß ich in reinem Gemüte 天空啊,請允許我以純淨的心 Den reinsten deiner Tropfen hüte. 保護你最純潔的淚滴。

二、歌曲分析 作曲者 羅伯‧舒曼

創作時間 1841 年 1 月 拍號 4/4 拍 音域 d1-f 2

調性 A 大調C 大調A 大調 速度與表情記號 單純的(Einfach)

歌曲形式 貫穿式(Through-composed Form)

在這組歌曲集中的第一首是由舒曼開啟篇章,沉靜且動人的歌曲。呂克特的 詩中有故事性的描繪,得以讓聽眾一窺詩中畫面,前半段由景入情,使用「珠蚌」

(Muschel)、「珍珠」(Perle)擬人化來象徵詩人與其愛人;後半段詩句則為詩人訴說 愛情,由第三人稱的口吻轉為第一人稱;最後詩人向天空祈求,允許自己能保護 這最珍貴的淚滴(指愛人),架構短小,卻相當真摯、完整。

舒曼以貫穿歌曲形式,音域只有十度,卻將豐富情感表露無遺。在對著淚滴 訴說之前,舒曼設計級進的旋律,僅使用幾個相同的音高(譜例 4-1-1),並以弱(p) 的力度符號,如口語般訴說曲中景象。此時,鋼琴不疾不徐的切分音型緩緩流動。

譜例 4-1-1

4

而後半篇幅是詩人對淚滴訴說,舒曼安排不同的力度符號,表達詩人情緒的起伏,

先由對淚滴傾訴安慰且珍惜的心情,此時標示最弱(pp)的力度符號,到「不必再畏 懼那浪濤」(Du sollst nicht vor den Wogen zagen)時,以此段最高音f 及力度變化賦 予張力,而後恢復寧靜、安穩,和緩的切分節奏再現,進入下一段更豐沛的情感 中。

由歌詞「啊,你是我的痛苦,你是我的快樂」(O du mein Schmerz, du meine Lust) 開始,詩人的情緒由單純的珍惜進入強烈的佔有及保護,舒曼雖未設計緊湊的節 奏或是華麗的伴奏音型,但聲樂線條充滿張力的級進上行,以及力度上逐次變化,

歌曲的高潮點在「保護你那最純淨的淚滴」(Den reinsten deiner Tropfen hüte),並在高 音 f 2之後,舒曼重複此詩句,維持強烈的情緒,他在音樂中屢次以重音強調「最 純淨」(reinsten)一詞(譜例 4-1-2),是對愛人最崇高的讚美。

譜例 4-1-2

18

22

而舒曼在鋼琴的低聲部中隱藏了「克拉拉主題」,象徵詩人珍藏在懷中且完美無瑕 的珍珠-克拉拉(譜例 4-1-3)。

淚滴象徵了清澈、純淨,舒曼藉由三次強調「最純潔」(reinsten)一詞以讚美愛 人的心,同時化身淚滴的形象,在歌曲最後,舒曼以七拍半的長音譜寫「淚滴」

(Tropfen),在記譜上好似一滴淚珠化為永恆,而鋼琴的半音上行如同在詩人將淚珠 捧在手心,並一步步與愛人合而為一,聲樂與鋼琴的旋律最後在同音交會。(譜例 4-1-4)

整體而言,歌曲是貫穿式歌曲形式,但在鋼琴的設計中,卻有 ABA-coda 的架 構。由開頭輕而慢的切分音進行鋪陳音樂的情緒,一般而言,當舒曼使用切分音 節奏時,常用來表達迫切或不安之情緒,如《少年愛少女》(Ein Jüngling liebt ein

譜例 4-1-3 21

淚滴

24

譜例 4-1-4

Mädchen)、99 《林中告別》(Abschied vom Walde),100 但在這首歌曲中,切分音卻 以和緩、沉穩的律動前進。學者艾瑞克‧山姆斯(Eric Sams)推論是由克拉拉寫下歌 曲開頭,再由舒曼接手完成,101 切分音型的五小節後,便巧妙地以半音轉調至

♭C 大調,在「那珠蚌來到」(Die Muschel kam…)之際增添音樂色彩,隨後配合詩

中對淚滴的耳語,舒曼將相同和弦提高八度彈奏,在聽覺上更顯輕柔。

後半段回到開始的切分音型,但隨著情緒逐漸強烈,和聲織度較寬廣,張力 擴大。舒曼喜愛使用半音級進上行,使音樂具不斷推進的效果(I)。在近尾奏的前 兩小節,舒曼藉鋼琴不同聲部堆疊半音上行,由d 推至a,並在尾奏由a2銜接 此線條(II),得到情感的宣洩。(譜例 4-1-5)

       

99 出自《詩人之戀》,第十一首。

100 出自作品八十九《六首歌》(Sechs Gedichte, op. 89),第二首。

101 Eric Sams, The Songs of Robert Schumann (London: Ernst Eulenburg Ltd, 1975), 180.

譜例 4-1-5

18

22

I

II

而在這首歌曲的尾奏,舒曼添加新的音樂素材,他引用當時著名的義大利情 歌《我親愛的情人》(Caro mio ben),102 獻給克拉拉,這樣的借用手法仍能將尾奏 與歌曲融合,是舒曼頗具代表性的手法之一。(譜例 4-1-6)

三、演唱詮釋

此曲伴奏單純、和緩,如術語「單純的」(Einfach)所欲呈現之風格。在舒曼優 異的文學背景下,結合語韻與人聲線條,節拍長短、輕重音及力度等設計,使其 與詩句完美結合,演唱如說話般娓娓道來,儘管歌曲線條起伏不大,仍能凝聚文 字情感,輔以和聲變化增添音樂色彩。

歌曲開始使用弱(p)的力度,在四度的音域範圍內,傳遞詩中意境,儘管沒有 運用音畫的手法,凝聚的情緒卻在一開始便呈現歌曲風格,歌者以第三人稱描繪 這幅淚滴遺失海中的景象,應以訴說的語氣鋪陳音樂層次,然而,舒曼在歌曲中,

已為詩詞配上適當的節奏與輕重拍設計,語韻自然呈現。

曲中,舒曼標示出三種力度符號,依照順序為弱(p)、最弱(pp)及次強(mf),適 當地傳遞詩人不同的情緒,在「你將成為我的珍珠」(Du sollst nun meine Perle sein)        

102 此曲是義大利作曲家焦大尼(Giuseppe Giordani, 1750-1798)的作品,歌詞大意為:

「我親愛的情人,至少你相信我,失去你,我的心就會枯萎凋零。我對你忠心耿耿,日夜 嘆息。冷酷負心的人,請別對我如此嚴厲無情!」

譜例 4-1-6

26

句中,向拾獲的淚滴傾訴,歌者應注意如何與前句作語氣上的分別。先以減五度 音程營造大海詭譎的氛圍(a),隨即恢復寧靜(ruhig)(b),話語中持續描繪景象(譜 例 4-1-7)。

鋼琴和緩的切分音型接續平靜的詩意,此時,另一股更強烈的情感蓄勢待發,

詩人無論快樂或悲傷的情感皆受愛人牽引,舒曼用次強的力度展現出真摯的愛情,

歌者可利用清晰的咬字及力道作出情緒的對比,而此段詩詞中「你」(du)與「我的」

(mein/ meiner)連續出現三次,歌者應一次次投注更深刻的情感。在此,筆者將天 空化身為愛人,而淚珠比喻成愛人的心,詩句「在我懷中的你是天空的淚!」(Du Himmelsträn’ in meiner Brust!),詩人激動地渴求並珍惜愛人願意交付給他的心,隨 之而上的半音階如奉獻最純真的愛情,詩人請求愛人-允許自己以純淨的心保護 她如淚滴般透明、純潔的心。

譜例 4-1-7

a

b

7

11

第二節 《風雨中他來了》(Er ist gekommen in Sturm und Re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