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弗利德里希‧呂克特之生平

第三章 詩集《愛之春》

第二節 弗利德里希‧呂克特之生平

弗利德里希‧呂克特出生於德國什文福(Schweinfurt),決定從事文學創作,曾 在維爾茨堡大學(University of Würzburg)與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學 習法律、語言學及哲學,他既是詩人、語言學家,也從事翻譯的工作。

在 1812 年至 1815 年間,呂克特遊歷各地,陸續出版四套十四行詩的詩集。

當文學生涯展開之際,德國與奧、英、俄等國家組成反法同盟,對抗拿破崙的進 攻。他於 1814 年以《裝甲的十四行詩》(Geharnischte Sonnette)表達深刻的感傷情 懷,傳遞對同胞的關懷。

隨著聲名遠播,他與烏蘭德(Ludwig Uhland, 1787-1862)於 1815 年共同擔任史 圖加特文學期刊(Stuttgart Literary Journal)的總編輯。1817 年,由羅馬返回的旅途 中暫居於維也納,隨著名的東方語言學家哈默‧普爾哥斯達(Joseph von

Hammer-Purgstall, 1774-1856)學習阿拉伯語、波斯語及土耳其語。爾後,呂克特開 始以東方主題進行創作,1821 年完成的《東方玫瑰》(Östliche Rosen),就是模仿 14 世紀波斯詩人哈菲茲(Mohammad Shams Od-din Hafez, 1325-1389)詩作的作品,

歌德並將這部詩集推薦給舒伯特及多位作曲家,著名的《你是安寧》(Du bist die Ruh) 與《歡笑與哭泣》(Lachen und Weinen)即是選自於此。

1820 年時呂克特移居科堡(Coburg),在此愛上了費雪(Luise Wiethaus Fisher),

她成為其創作靈感,多達 395 首的抒情詩集結成《愛之春》的歌頌愛情詩集,74 是 他最著名的作品集,也深受作曲家青睞譜曲。他和費雪婚後育有六名子女,此後,

呂克特轉而研究東方語言,並於 1826 年受聘於埃蘭根大學(University of Erlangen)

       

74 此詩集合併於呂克特《詩文全集》(Gesammelte Gedichte)中,並於 1836 年出版。

教授東方語言學,主要工作為翻譯中世紀阿拉伯神話,將之引介至德國。

1833 年至 1834 年間,他的一雙兒女相繼過世,呂克特將悲慟之情傾注於創作,

完成約 400 首《悼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er),於其過世後(1872 年)出版,

其中五篇被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譜成管弦樂伴奏之聲樂作品。1835 年起,

他將伊斯蘭教的趣聞、格言與詩集以及婆羅門教的格言翻譯成德文,並持續創作 詩作。1841 年,他受聘於柏林大學擔任東方語言學教授,但由於健康狀況衰退、

厭世性格漸增以及政治環境持續惡化,他於 1848 年辭去教職,退休後仍不斷創作 及翻譯,重要成就包括了一本波斯語的文法書以及波斯詩文的著作。

呂克特對後世最大的貢獻是研究與翻譯東方語言文學,透過他的翻譯與仿作,

得以引介至德國。在過世之後,後人發現許多他翻譯的詩作與原創詩文,並將其 出版。而呂克特豐富的語言學背景,也在其原創中流露東方文學的色彩與想像,

優於節奏與詩韻的掌握,精巧而優雅。

呂克特在世時,他的詩作已被廣泛閱讀,其十二冊詩集在他過世後隨即出版,

至 1881 年間再版,使他聲名大噪,紅極一時。然而,呂特克在後世文學評論中,

卻是位頗具爭議性的人物。英國近代詩人暨評論家彼得‧盧塞爾(Reter Russell, 1921-2003)指出:在 1895 年至 1900 年間,當新的傳記及大量受歡迎的詩選集出版 後,呂克特詩中的靈魂再次甦醒,卻也成為眾人評議的焦點。75

毀謗者認為他的詩作充斥極端保守的情感主義,以及其沉迷於無意義的雙關 和賣弄文字遊戲;他愛好優雅、精緻的語言,重視和諧語韻勝過字裡行間的意涵,

人們稱呂克特為文辭實驗者,用字遣詞矯揉造作;有些詩文則存在「比德麥亞」

       

75 Henry-Louis de la Grange, Gustav Makler. Volume 2. Vienna: The Years of Challenge (1860-197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83.

(Biedermeier)風格。76

相對而言,呂克特期待自己有當代法國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 1898)的成就,77 在他優雅、純淨的詩中,總能呈現其獨創性與動人之處,擅於於 描繪詩中安詳的氛圍。紐約市立大學里曼學院(Lehman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音樂學教授愛德華‧克拉維特(Edward Kravitt)評論呂克特 的詩:「以不同以往的語法、語韻及拼寫法賦予詩篇獨特的樣貌…,在法國象徵主 義崛起前幾十年,呂克特就已創作出頗具代表性的作品。」78

儘管呂克特在文學史上不如歌德、海涅那般知名,但綜觀他的詩作已被超過 八百位作曲家譜成近兩百首作品,在 19 世紀的聲譽足以與當代首屈一指的詩人等 量齊觀。他的作品給予作曲家靈感,如上述舒伯特、馬勒等人之外,舒曼、克拉 拉、法蘭茲(Robert Franz, 1815-1892)、布拉姆斯、理夏德‧史特勞斯、普費茲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與貝爾格(Alban Berg, 1885-1935)等作曲家皆被他詩作中率直、

真摯的情感吸引,其中,舒曼更有約六十首的歌曲是以呂克特的詩作入樂;克拉 拉則有七首作品是選自他的詩作。

       

76 「比德麥亞」一詞帶有貶意。狹義指的是 19 世紀早、中期流行於德國的仿法式傢 俱風格;廣意而言,則代表歐洲一段歷史時期。拿破崙戰敗後,奧地利首相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 1773-1859)召開維也納會議(Congress of Vienna, 1814-1815),他以復 辟封建王朝為目的積極恢復歐洲舊有秩序,掌控人民言論自由,打壓民主運動。在此背景 下,市民轉而沉浸在舒適的家中,藉著對大自然及藝術的嚮往,尋求精神慰藉。這個詞最 早出現在諷刺詩《比德麥亞舒適的夜晚》(Biedermanns Abendgemütlichkeit),以中產階級比 德麥亞為主角,塑造出正直不迂、熱衷藝術、沉湎家庭安逸、不過問政治的文學形象。

77 馬拉美是 19 世紀法國詩人,與阿蒂爾‧蘭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 1854-1891)、包爾‧魏倫(Paul Verlaine, 1844-1896)同為法國早期象徵主義三傑。他認為詩 是神祕不可解的,如謎語一般。詩人在文字看似無意義的零亂排列中,試圖尋找文字結合 的可能性,重視字詞間和諧的音調。著名的《牧神的午後》(L’Apres-medi d’un faune)就是 出自於他手中。

78 Henry-Louis de la Grange, Gustav Makler. Volume 2. Vienna: The Years of Challenge (1860-197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