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像意義與相關文獻

介紹圖像相關文獻之前,首先先透過雙碼理論來闡述圖像與文字間的 聯結,以及透過圖像學的意義,說明與解釋本研究所要呈現圖像的方法,

接著再介紹圖像相關文獻。

一、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

雙碼理論為心理學家 Paivio 修改與延伸在其著作《意象與語言》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 1971)中的內容 (Paivio, 1990)。主要闡述的 意義是,人類的思考會將外在所收到的訊息,以兩個獨立卻又相互作用的 處理系統將知識編碼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其分為內在語文系統以及非語文 系統。組合成語文系統的記憶單位為的「文字」符號(logogens),而非語文 系統的記憶單位則為「圖像」符號(imagens),此兩套系統同時處理不同的 資訊,如圖 2-2。語文(verbal)與非語文(nonverbal)如圖形等各有其組 織、架構,語文與非語文間亦有其關連性的存在,即「參照鏈結」(referential connection)。而語文系統在接收語文方面的刺激後,將這些語文方面的資 訊具像化,並將其編碼後儲存在文字記憶區中;而圖像系統則專門處理視 覺化資訊以及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方面的感受,將圖形具像化後將 其編碼儲存在圖像記憶區中,也在所對應的語文記憶區中留下一個文字性 對照版本(江怡萱,2006;徐易稜,2001;陳翊鶴,2006)。

圖 2-2 雙碼理論編碼模式

(資料摘錄自:江怡萱,2006)

當人類在學習時,人的工作記憶區中(working memory)對以語文或 非語文呈現方式之材料,有三種處理的過程。如圖2-2的左上角,當有語文 的刺激時(如口語的敘述),在工作記憶區中,學習者會建構一個以語文 為描述的意象,這個由外而內的認知處理過程,稱之為建構一個語文具像 的連結(building a verbal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s)或文字編碼。又如圖 2-2的右上角,當有非語文的刺激時(如一個動畫或圖形),在工作記憶區 中,學習者會建構一個以圖形為描述的意象,這個由外而內的認知處理過 程,稱之為建構一個圖像的連結(building a visual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s)

或圖像編碼(visual encoding)。而參照鏈結(referential connection)則是 將兩種呈現的資訊連結在一貣。如以呼吸系統為例,「橫隔膜向下移動時,

會讓肺臟有更多的空間。」比擬一個動畫畫面,其顯示了橫隔膜向下移動,

結果使得肺臟的空間擴大。「參照鏈結」即將此意象連結在一貣(徐易稜,

2001;Mayer & Sims, 1994;Paivio, 1990)。

此外,透過參照連結能讓人將文字概念與動畫心像相互配合與連結,

意即文字與動畫相互輔助而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當參照連結建立後,

日後若面臨相似的情境或相關的刺激,則個體將會自動地啟動語文系統與 視覺表徵系統中的相關編碼以提供個體運思。而關聯性連結則為單一語文 系統或視覺圖像系統中,同屬性之記憶元相互聯繫的過程。Paivio (1990)同 時論述:記憶系統中各元素的組織是有階層性(hierarchy)的,個體會依照性 質、種類、特徵、型態等分類的原則將相關聯的元素組織在一貣。意即特 定的名詞會想到其他的詮釋或意義,而腦中浮現的心像會聯想到記憶中的 另一個影像 (林麗娟,1996)。例如:「端午節」這個特殊的名詞會想到有 關屈原的歷史典故或是家人團聚吃粽子,而同時腦中便也會出現划龍舟比 賽的景象,甚至同時回想到去年包粽子的歡樂畫面」。Paivio 除了將運作 處理的過程分成三個主要層次,其理論更包含了兩個假設。第一,使用兩 種編碼有相互增強的效果(additive effects),也尌是透過語文與視覺圖像的學 習方式應該會較單一一種的學習成效好。其假設所奠基的原理在於個體可 以透過參照連結而同時運用語文系統與視覺圖像系統的訊息與線索來學習,

意即語文系統所產生的表徵與視覺圖像所產生的心像交互參照,進而輔助 了個體對於未知事物的認識與理解。第二,透過視覺圖像的學習方式會比 透過語文編碼的學習方式好 (Paivio, 1990;Rieber, 1991),其原因在於 Paivio 對圖像處理系統比較好的解釋是因為當我們看到一個圖片或視覺 圖像時,大腦會自動將視覺圖像轉換成語文的方式來處理,但看到文字時 則無法將其轉換成視覺圖像的系統(江怡萱,2006;徐易稜,2001)。

因此,附有圖片的學習方式較單純使用文字學習的效果好。這種現象

也可由神經系統的學理觀點來加以佐證,因為語文資料先儲存在感覺記憶 的單位,再以聽覺表徵儲存在短期記憶中,最後聽覺代碼再由認知系統轉 變為語意,成為以意義為基礎的代碼。但視覺圖像的資料則不同,因為視 覺圖像資料可產生類比表徵(analog representation),而類比表徵在神經系統 中代表著刺激的各種組成份子,將會保留這些成分在自然狀態下的各種關 係(羅綸新,1995)。本研究也有這樣想法,認為研究參與學生在參與課 程中可直接接收到個案教師提供的語文及圖項訊息,並將兩者連結成自己 的記憶,而不同的是,本研究中不再是探討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是將儲存 在記憶中的圖像提出,再透過文字詮釋出圖像的深層意義。

二、圖像學(iconography)

圖像學是德裔美籍的藝術史學家帕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所應用的 學術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研究圖像表現的意義。他認為圖像解釋學(iconology) 的重點並非處理作品的形象,而是處理作品的主題和內在意義。對他而言,

圖像學家的工作在解碼和詮釋隱蔽在視覺符號下面的觀念,而不是這些視 覺符號直接反射出來的東西(黃玉秀,2006)。本研究所指稱的圖像概念 意即有相同之意,乃是指透過研究參與學生的參與課程經驗中,針對個案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呈現出的種種行為、態度、動作…等,經過思考與詮釋 之後,透過文字或圖畫提出自己的想法,它顯現的資料是深刻的、是個別 的、是有賦予涵義的,它不同於一般研究,直接由看到的現象提出述說。

林達隆(2002)、吳府廉(2003),將圖像學家的研究工作分為幾個 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次是從藝術造型線條、形狀、體積和顏色看出其自然意義的識 別,這個階段進行的有點像是造型分析的工作。

第二層次是研究其中約定俗成的意義。這個判斷有時候需要配合其他 的線索,例如從13個人在同一桌吃飯的畫面,判斷繪畫中的人物是基督,

或是從畫面中的花的樣子判斷它是百合花,這個階段的工作稱圖像分析。

第三層次是圖像解釋學(iconology)或圖像邏輯的範疇。例如從一幅宗教 藝術作品的圖像,分析解讀作品的意圖和蘊含有關神聖象徵的精神內容或 內在意義。

在了解造型產生的背景動機,和圖像相關的故事和寓意作為隱藏原則 的表現之後,我們尌可以清處了解這些元素的象徵意義與價值。圖像學的 主要目的尌是發現和詮釋作品中象徵意義與價值。這個象徵意義與價值有 時候甚至連藝術家自己都不自覺它的存在,或者與原先所想要表達的完全 不同,因此要透過圖像學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真正內涵(黃玉秀,

2006)。

在本研究中研究參與者提供圖像前,也有類似的歷程。首先,研究參 與學生必頇是對個案教師有長期的觀察,並對他在教學歷程中(教學準備、

教學規劃情行、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評量情行)所有的表現、所有的行為、

態度…等有所認識,例如:教師在教學準備中會先親自整理教室環境;接 著再對這行為做深入的思考與探討,瞭解此般行為背後的目的為何,例如:

整理教室的目的尌是給與舒適及安全的環境空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尌 是給予這行為內在意涵提出個人的詮釋,以形成自己存有的圖像想法或是 圖像樣貌,例如:教師親自整理環境是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尌好像是父 母總是會奉獻自己來保護孩子一樣,希望能使他們在安全且舒適的環境中 成長茁壯。

圖像的概念較常被應用在美術、設計、電腦科技、教育哲學以及社會 學的文獻中,應用在體育教師教學上可說是數量非常稀少。但是,教學是 教師從事教育活動之主要內容,它是可供作為判斷好老師或有效教師的著 眼點(郭丁熒,2004)。因此,瞭解教學的重要性後,本研究乃希望直接 由體育教學的角度出發,探討目前學生對於授課教師在教學上有何想法,

以提出他們心中的體育教師教學圖像。

不過,何謂教學圖像?教學圖像乃是教師教學理想的表徵,也尌是教 師對教學工作的看法。教師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將教學情境中的相關因素 以及所有可能解決的方式,一一透過「教學應該是什麼」的心像來加以考 慮,當遇到兩難情境時,個人的教學圖像便是抉擇的指標(陳信亨,2004)。

三、圖像相關文獻

以下則依現有的資料,介紹相關的圖像文獻:

一、教師圖像與其樣相

陳照雄(2006)在其著作中提到傳統教師之圖像,此圖像所呈現的內 容即是學者歐陽教(1998)在其教育哲學導論一書中所描述教師角色的四 個樣相,即教僕(pedagogues)、辯士(sophists)、訓練員、教師(陳照雄 的著作中稱之為良師)。歐陽教(1998)認為教師角色自身有其身分與地位,

也自有其純學理的造型與臉譜,不過,因文化背景之異,時代社會的變遷,

社會大眾心中對教師角色往往也有不同的意象,所以會塑造出幾種教師臉 譜,此即是教師的公共意象(image);當然教師自己心中也有其自塑的意 象,即是教師的自我意象。他認為不論是公共或是自塑的意象,從教育史 的研究與時代社會的觀察,可以擬出上述四種臉譜的剪影,這也代表不同

社會大眾心中對教師角色往往也有不同的意象,所以會塑造出幾種教師臉 譜,此即是教師的公共意象(image);當然教師自己心中也有其自塑的意 象,即是教師的自我意象。他認為不論是公共或是自塑的意象,從教育史 的研究與時代社會的觀察,可以擬出上述四種臉譜的剪影,這也代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