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中文部份:

大專院校體育課程規劃小組(1993)。大專體育課程系統化規劃專題研究

成果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王文科(1988)。課程論。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誼邦、雷小娟、曾瑞成(2005)。談大學體育課程目標多元化。淡江體育,

8,89-93。

江良規 ( 2003 )。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市 : 臺灣商務。

江建昌(2008)。後現代多元文化中的教師角色。教育趨勢報導,31,

113-124。

江怡萱(2006)。雙碼理論應用於多媒體輔助英語生字與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縣。

何瑞薇(譯)(2002)。全面品質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Edward Sallis, 1993)

李景崇 ( 1992 )。我國體育課程標準修訂的概念分析與理念取向。師大體育

,33,35-38。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與價值取向。臺灣省學校體育,6(5),

42-48。

李文田 ( 1997 )。大學生修習體育課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李茂興(譯)( 1998 )。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弘智文化。

(Guy R. Lefrançois, 1997)

李慶泰 ( 2002 )。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硏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屏東縣。

李哲迪、林陳涌、任宗浩(2007)。科學教師教育實習基準芻議。科學教育

月刊,299,2-18。

林貴福 ( 1993 )。國小體育實務。台北市:心理。

林進財 ( 1998 )。對教師有效教學的建議。師友,378,27-30。

林進財 ( 1999 )。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珊如、劉燦樑(1995)。製訂學生評鑑教學量表:以二層次因素結構達成 雙重評鑑功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161-198)。台北 市:師大書苑。

林明佳 ( 2004 )。彰化縣公私立高中、職學生評鑑體育教師教學之調查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達隆 ( 2002 )。山水畫論的符號與象徵學。水墨‧新紀元論文集。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北市。

林麗娟(1996)。多媒體電腦圖像設計與視覺記憶的關係。教學科技與媒體,

28,3-12。

卓俊辰 ( 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台北市:華泰。

周宏室(1993)。現行學校體育課實施之探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體育學 院論叢,4(1),49-67。

周宏室 ( 1999 )。談大專院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成立大專院校體育課程與教 學委員。大專體育,41,8-13。

吳萬福(1982)。體育課與體育教師。國民教育,24(5),3-5。

吳萬福(1992)。體育教學的心理。台北市:學生。

吳府廉(2003)。從著相到無相-水墨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吳芝儀、廖梅花 (譯)( 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 市:濤石文化。(A. Srauss & J. Corbin)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 北市:學富。(R. Kumar)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2004)。哲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Angeles, Peter A)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教師角色。台北市:桂冠。(Shirley F.

Heak, & C. Ray Williams, 1984)

徐易稜 (2001)。多媒體呈現方式對學習者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莊美鈴 ( 1992 )。有效教學的自我評量。臺灣省學校體育,2 (6),5-21。

莊美鈴 ( 1994 )。體育教學活動設計。中等教育,45 (3),9-18。

許義雄 (1983)。體育的理念。台北市:現代體育。

許義雄 ( 1988 )。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台北市:文景。

許義雄、黃月嬋(譯)(2001)。體育教學策略。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J. E. Rink, 1998)

許義雄等 ( 1999 )。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復文。

陳玉枝(2004)。教學評量。載於張春秀等合著,健康與體育領域教材教法

(頁 269-287)。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珮軒(2000)。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桃園。

陳春蓮 ( 2004 )。體育教學的反省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政雄 ( 1984 )。如何加強體育教學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3(1),26。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縣:空大。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心理。

陳信亨 ( 2004)。國中體育教師實務知識之個案研究--以國三籃球及游泳

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佩英、薛文耀、楊芳瑋(2005)。好老師的影像拼圖。學生輔導季刊,98,

12-29。

陳嘉雄(2008)。國小體育教師之理想圖像。學校體育,18(4), 59-63。

陳寧容 ( 2005)。遇見箱網管理人~記小琉球托兒所教師之教學圖像。屏東 教育大學學報,23,119-149。

陳翊鶴 (2006)。結合影像擷取虛擬實境技術建置國小英語互動學習系統。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桃園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一覽表。檢索 日期 2009/3/31。http://www.ntnu.edu.tw/aa/aa2/index.html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市:臺灣商務。

教育部體育司(1984)。大專院校體育正課興趣選項分組教學實施原則。

載於體育法規選輯(頁381)。台北市:作者。

黃政傑 ( 1997 )。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 主譯( 2001)。質性教育硏究 : 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

黃月嬋(1992)。有效體育教學的教師行為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月嬋(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國義(1985)。理想體育教師。台北市:體育。

黃玉秀 ( 2006 )。看不見的意象-心靈的象徵、符號與圖像-。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大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黃振興 (1995)。大學體育教學之省思。大專體育,20,1-7。

程瑞福(2002)。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程瑞福、徐元民(2007)。體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李琪明等著,德智體群美

五育理念與實踐(頁 105-140)

。台北市:教育部。

掌慶維(2006)。國小五年級建構取向籃球遊戲學習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德勝(2000)。師範學院師生對「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台北 市:五南。

張宗昌(1997)。教改聲中談體育教師從「心」出發。大專體育,33,129-133。

張宗昌、莊清泉 ( 1995 )。國立台中商專學生喜歡與不喜歡體育課因素調 查。大專體育,22,232-238。

張春秀 ( 1994 )。雲林工專學生體育正課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影響之調查研 究。雲林工專學報,13,143-198。

張思敏 ( 1995 )。必修,選修…有何不同。臺大體育,26,89-90。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台北市:三民。

楊裕隆 ( 1998 )。台大學生對體育態度之研究。大專體育,36,112-118。

楊聯琦(1992)。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之原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6(1),

1-6。

楊志顯、陳太正、陳鴻雁、吳惠櫻、藍碧玉、王金蓮等 ( 1994 )。大學體 育課程實施方式意見調查。大專體育,18,95-101。

楊志顯(1996)。輔仁大學體育課滿意量表研製。大專體育,26,25-35。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市:心理。

(J. R. Fraenkel, & N. E. Wallen, 1993)

楊文財 ( 2004 )。軍事院校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楊建隆 ( 1996 )。臺灣地區大四學生選修體育課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建隆 (2005 )。探討落實體育目標對未來大學體育課發展之影響。大專

體育,77,20-27。

溫世頌 ( 2006 )。心理學辭典。台北市:三民。

趙坤景 ( 2004)。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

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葉憲清 ( 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市:復文。

葉憲清 ( 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市:正中。

葉明勳(2005)。體育課教學品質、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運動行為意向。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葉坤靈 (2008)。卡謬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 哲學(頁265-280)。台北市:五南。

鄭健源與詹正豐 (2006)。大學體育課程規劃與設計之探討。大專體育,87,

115-120。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市:文景。

蔡貞雄(1994)。體育教學的意義和本質。國民體育季刊,23(2),22-27。

蔡貞雄(2001)。體育的理念。高雄市:復文。

蔡焜霖(2000)。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市:旺文。

蔡欣延 (1994)。醒吳商專體育課實施興趣選項教學意見調查表分析。大專 體育,14,43-51。

潘義祥(1998)。國小教師體育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蕭秋祺(1997)。有效體育教學因素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劉碧華(2000)。體育教學評估之教師滿意度分析研究。體育學報,28,

111-122。

劉義群 ( 2004)。不同性質體育課程學生知覺動機氣候、自覺能力、參與

體育課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

究所,桃園縣。

闕月清(2004)。有效體育教學。載於張春秀等合著,健康與體育領域教材

教法(頁249-268)

。台北縣:冠學。

羅綸新 (1995)。互動性多媒體學習環境當中語音效應之研究。國科會專案 計劃報告,計劃編號:NSC84-2511-S-026-007 CL

二、西文部份:

Byra, M., & Jenkins, J. (1998).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learners in the inclusion styl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8, 26-42.

Creswell, J. W., & Miller, D. L. (2000). Determining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inquiry. Theory into Practice, 39(3), 124-130.

Hopkins, K. D., & Stanley, J. C. (1981).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6

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Rentice-Hall.

Harrison, J. M., Blakemore, C. L., Buck, M.M. (2001).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5

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eogh, J. (1962). Analysis of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33, 239-244.

Mayer, R. E., & Sims, V. K. (1994). 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Metzler, M. W. (1986). Using systematic analysis to promote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Education ,37 (4) , 29-33.

Miller, M. T. (1971). Instructor's attitude toward , and the Use of Student Rating of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2(3), 235-239.

Miller, R. I. (1974). Developing programs for faculty evaluation. San Francisco:

Jossy-Bass Publisher.

Paivio, A. (1990).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ker, J. (1995). Secondary teachers’ view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4,127-139.

Rieber, L. P. (1991). Animation, incidental learning, and continuing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3). 318-328.

Rink, J. E. (1993).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2nd ed.). St. Louis, MI: Mosby.

Rink, J. E. (1996).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S. J. Silverman,

& C. D. Ennis (1996). Studen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65-18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evola (1996)。你是未來的老師嗎。天下雜誌,年度專刊,44-45。

Siedentop, D. (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3rd ed.).

Palo Alto, CA: Mayfield.

Silverman, S. (1991).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4), 352-364.

Wessinger, N. P. (1994). "I Hit a Home Run" The lived meaning of scoring in gam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l Asseciation for Phys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