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畫書敘事與閱讀詮釋及創作參考

敘事元素作為組件圖畫書作品的元件,所包含的故事中所有陳述的部分,而 敘事整體風格則呈現作品的全貌。圖畫書的創作、繪者在經營敘事時所運用到的 每一個元素有其意義,無論是語言文字或是圖像符號,無一非為表述主題而存 在。羅蘭‧巴特認為:「凡文學描繪,均為一種觀看。」71創作者欲表達的所有 概念,包含材料、價值觀,以及對事件的關懷皆在其作品之中,而所有創作的泉 源因人而異。大衛‧麥考利認為自己的創作理念來自於四周圍,他保持自己的眼 目是開放狀態。72且其認為所有的「看」包含「注視」與「思考」,而且對於事 物需要保持著好奇心,因為失去了好奇心,是導致逐漸失去圖像閱讀能力的第一 步。73因此在閱讀圖畫書作品時,要仔細的觀察作者所提供的所有材料,並培養 自己的圖像閱讀能力;創作圖畫書作品時,則要仔細觀察自己四周圍,找尋可作 為素材的養分。

閱讀時對於敘事的看與思考十分重要,並對作品產生好奇,藉由視覺閱讀方 式觀察作品中的細節以及發展,才能對作品的閱讀有更進一步的詮釋方式。閱讀 活動本身即是對作品作詮釋,讀者觀察作者給予的連續性元素,思考可能的情節 發展,讀者開始涉入創作。讀者亦可從閱讀觀察中,找尋作者於作品中表現的創 作意圖。讀者如何分別閱讀時所看到的及於閱讀時所認為自己看到的元素兩種元 素是否即為作品的樣貌,則需透過閱讀時的觀察與思考,藉由從圖像敘事與文字 敘事之間的敘事關聯性觀察,得以建構出圖畫故事書閱讀的全貌。

閱讀與創作是一體兩面,透過作品作為載體,兩個不同的角色對於圖畫書有 不同的詮釋方式:讀者藉由閱讀尋求作品欲表達的;創作者則透過作品表現自己 所欲表現的事項。讀者詮釋作品的意義及價值,而作者則透過作品詮釋「自己」,

71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Z(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6 月),頁 64。

72 Anita Silvey ed. , Children’s Books and Their Creators, p. 424.

73 David Macaulay 著,‘Caldecott Medal Acceptance,’ The Horn Book Magazine.67, p. 410-411.

141

包含其文化涵養、對普世的價值、自身的人格特質等。兩者對作品存有不同程度 的作品主導權:創作者決定作品表現面向,有其對於作品設定的樣貌的詮釋,以 及加入作者本身的價值概念,透過「敘事」,提供明顯或隱含的連續性敘事元素 的運用供予讀者閱讀材料;讀者則握有對作品詮釋的主導權,在閱讀的過程中加 入對文本的創作詮釋,因作品所提供的連續性敘事元素作為被動或主動閱讀兩種 詮釋態度。因此敘事在閱讀或創作作品的可提供不同程度的思考面向。

筆者透過研究對於大衛‧麥考利自寫自畫圖畫故事書作品中敘事手法分析,

並探討其作品整體呈現的敘事風格,找出其作品中不同於他人創作的敘事特色,

這些敘事研究觀看敘事對「閱讀」與「創作」兩種行為探究。

壹、敘事的作用

敘事在圖畫書作品的角色為,提供讀者從被設計的概念架構拆解思考,去尋 找之間的脈絡,包括情節間發展的牽連、文字與圖像兩者關係,再藉由思考作者 透過哪些元素營造出故事的整體感。敘事元素的組成是圖畫書檢視詮釋的一種方 式,透過閱讀者從作品中的時間、空間、圖文關係觀察而建構出每一個故事結構,

進而更瞭解作品整體所欲表達的事項;反之,創作者可以在這些方面多加以思考 著墨,營造作品的整體感,以及每一個頁面間的連結。

約翰‧伯格在《觀看的方式》中指出無法以言語完全闡述的觀看非機械式的 刺激與反應,觀看實為一種接觸,而我們藉由接觸事物而產生關係。約翰‧伯格 並提出:「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 的關係。」74在閱讀時,所有物件的意義建立於閱讀者對於作品的詮釋,閱讀者 對於作品內所陳述的事件如何組合成完整的故事本體,與自身的認知作互補,所 呈現的情節若為熟悉的事物,會與閱讀者本身產生連結。讀者不可忽略視覺閱讀 能力重要性,而可從敘事的呈現方式對作品作更深入的閱讀。

創作者則可透過創造事物與閱讀者兩者間不同的關連性,如添入擬人化情節

74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市:麥田出 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10 月),頁 11。

142

或是與認知悖立的情節敘事,就會造成一種突兀。如同麥考利在《汽車旅館的秘 密》中運用對於汽車旅館內呈現的床鋪、電視櫃、冰桶等物件賦予新的意義,讀 者的認知與所觀看到的圖像敘事連結,再與文字敘事對照,所產生的歧異造成作 品中的遊戲性。麥考利藉由這種突兀創造視覺的魅力,提供讀者不同以往的圖畫 解讀,他並在圖像敘事中加以細節的描繪,引導閱讀者視覺觀察,由閱讀者自己 找答案。給予讀者「探尋」的豐富資源是圖畫書作品得以提供讀者多次閱讀及一 本好作品的最佳成因。

貳、將作品敘事視為整體營造

敘事除了提供探討圖畫書創作的可能性,並為閱讀的方式提供不同的詮釋規 則,以及可以依循的閱讀脈絡。麥考利透過各種敘事實驗,經過有意的過程事件 鋪成,無論是以無關的幽默物件呈現,或是情節物件的操弄,形塑文本欲表達的 主題,藉由精密計算與設定背後承載作者本身所欲表現的,或是其人格特質影響 所展現的東西都在作品之中。作為以圖畫故事書說故事的人,從封面開始的完整 設計等都是為了讓讀者更進入品中,麥考利將故事文本視為一個整體,所有的敘 事作為完成想像故事的過程,透過這些想像故事與真實間的轉換,由詮釋者跟隨 故事情節做一趟想像的旅程,在故事結束時,又拉回到真實的世界。

大衛‧麥考利的作品中對於敘事情節建構運用明顯與隱含的連續性元素敘 事,兩類作品無論是否由於敘事手法而產生情節斷裂,作品仍為一完整作品。讀 者對於明顯的連續性敘事作品,可以清楚的觀察出整體作品的敘事結構,線性的 故事線協助讀者建構作品的完整性。而對於詮釋隱含連續性元素的作品,讀者可 藉助作品為一整體概念,透過隱含的連續性元素(即物件與情節重疊),重組作 品的敘事結構,建構作品完整的樣貌。

創作者有意識的創作,決定安排在故事情節開始與結束之間的完整性及豐富 性。在圖畫書的開始與結束中間情節視為一個過程,創作者在創作圖畫故事書 時,透過敘事技巧與手法切割、整合與配合應用,添入嬉戲性元素,增加圖畫書

143

作品中的輕鬆氛圍。以帶領旅程的主導下,由故事的人物主體透過情節發展的歷 程加上細節的,再加上以真實事件為底,延伸不同的想像故事,擺脫設計於無形,

是麥考利的圖畫書敘事值得創作者借鏡的。

參、敘事中的空隙的供予

讀者與創作者研究文本中依作品取材作品分別為兩種作品類型,一為以社會 文化取材的作品,包含《汽車旅館的秘密》、BAAA、《鴿子的羅馬》及《鴿子的 天使》,其敘事情節建構模式為明顯的連續性元素,提供固定的文本,呈現麥考 利作為創作者所具有的價值觀,以及掌握作品主題呈現的主導敘事,讀者作為跟 隨作者敘事而走,為封閉性文本,讀者的詮釋行為是被動的接受。另一種作品探 索抽象因果關係的作品,包含《為什麼公雞穿越路中央》、《黑與白》、《捷徑》,

三本作品表現出後現代圖畫書中「眾聲喧嘩」、「沒有結論及終止的穩定感」,打 破時間與因果法則的後設策略,其非線性文本提供讀者閱讀縫隙,藉由讀者閱讀 歷程中的填補,隱含的連續性敘事元素同時也讓讀者主動對故事作詮釋,讀者在 閱讀活動進行時,同時亦對情節詮釋、故事架構與結局設定的創作,為開放性文 本,讀者的詮釋行為是主動的建構。

兩種不同類型的作品,提供給讀者不同程度的空隙對作品涉入,同時也得到 不同面向的敘事詮釋建構與閱讀樂趣。在《為什麼公雞穿越路中央》、《黑與白》、

《捷徑》這三本作品所表現的是一種非線性、具後現代圖畫書特質的,其開放性 結局詮釋加深讀者涉入作品程度。此類型作品提供文本空隙,放鬆對作品敘事控 制,給予讀者機會共同創作,填補作者於文字、圖像敘事間設定的空隙。在閱讀 此類作品時,作者所提供的文本是作為邀約讀者共同參與創作與詮釋故事,此與 羅蘭巴特所主張的「可寫性」文本概念相似。

羅蘭巴特將文本分為兩種功能性,一為可讀性文本(readerly text)與可寫性 文本(writerly text)兩種。75可讀的(Lisible)是在有限意義內提供封閉的文本,

75 汪民安著,《羅蘭‧巴特》(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頁 215。

144

是為了讓人閱讀(消費)的,讀者成為固有意義的閱讀消費者;可寫的(Scriptible)

則鼓勵讀者創造和生產,文本是讓人去寫(生產),讀者成為生產者,文本具開 放性且不固定的兩種特質。除此之外,他認為讀者得以自由進入文本,跟隨符號 找尋,而產生不同意義的愉悅,即愉悅與極樂兩種區分。愉悅文本為藉由填補斷 裂以舒適閱讀獲得滿足;極樂文本則具有缺失、擾亂假定的特徵。76

麥考利的作品中,《汽車旅館的秘密》、BAAA、《鴿子的羅馬》及《鴿子的天

麥考利的作品中,《汽車旅館的秘密》、BAAA、《鴿子的羅馬》及《鴿子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