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方文史工作室發展概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地方文史工作室發展概況

一、地方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

1994 年前後,將理想付諸實踐的地方文史工作室開始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 般地萌芽、成長,尤其是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提出之後,各地的文史工作室更受

到文化行政體系的倚重與疼愛,可視為當代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現象。

參閱文建會委託劉還月(1999)所調查的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報告資料,

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說明:

(一)蟄伏期(1957~1988)

台灣在 1988 年以前,緊繃的政治氣氛下仍有少數來自民間底層的草根、文化 力量蠢蠢欲動,靠著文史工作者個人興趣、使命感與傲骨性格,堅持走這條路。

據目前所能蒐集到的資料得知,於 1957 年成立的台南市文史協會(曾更名為台南 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台南市歷史文化協會),當屬台灣地區第一個成立的文史工 作室。不過,雖然由台南市文史協會開啟了地方文史工作室的先聲,然而卻未掀 起熱潮,直到解嚴後初期,成立的地方文史工作室數量仍少,甚至比不上 1993 年 以後每年的成長量。這個時期的地方文史工作室,不僅數量少,連成立的速度也 極為緩慢,每年幾乎是 1 個或 2 個的成長量,有時甚至是零成長,如 1957 年台南 市文史協會成立後的五年,即 1962 年,才有中原週刊社的成立,以後竟又隔了 10 年,至 1972 年才出現心雕居文史工作室。

這個時期,在政治上正處於國民政府來台統治之初,全島因實施戒嚴管制而 處於緊張的氣氛,在文化上,仍以延續傳統中國文化為本,少著眼於台灣本土文 化的研究,只有少數幾位本著對本土文化濃厚情感與興趣的個人,在默默的進行 著,大多是單打獨鬥,或是 3、5 個志同道合者一同進行,至於對外宣布組成工作 室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文史工作室的數量相當有限。

(二)萌芽期(1989~1992)

1987 年解嚴以後的初期,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獲得解放的開始,但也許是長久 處於壓抑,並未立即在社會上展現出開放與多元的特性。然而自 1989 年以後,政 治、社會風氣漸趨開放,連文化也開始呈現多元化,開始有省思本土文化的聲音 出現,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自己腳底下這塊已居住了數十年的土地,紛紛開始投入 台灣本土文化、風俗民情與族群等研究。

1987 至 1992 年這一段時間,可說是地方文史工作室的萌芽期,文史工作者開

始將所累積的成就展現外,並自辦田野調查、導覽研習等的活動。雖然只有四年 的時間,但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成長數卻遠超過先前的 30 年,包括有:山河文史工 作室、戲獅甲文史工作室、笨港馬祖文教基金會、滬尾文史工作室、仰山文教基 金會、羅漢門文史尋根工作室、九份文史工作室、後山文化工作群…。這時期地 方文史工作室的努力,不僅為文史工作開創出成長的契機,也帶來了一片欣欣向 榮的生機。

(三)成長期(1993 迄今)

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史工作室是在這時期成軍的。自 1993 年以後,除了文 史工作者的研究已漸受民間的肯定外,公部門也開始重視文化的建設,而且是以 展現各地特色為目標的建設方向,因此在政府政策間接的影響下,地方文史工作 室也漸漸受到公部門的經費補助與肯定。根據目前所獲得的資料顯示,約有三分 之二強的地方文史工作室都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每年都有超過 30 個地方文史工 作室成立,1993 年迄今,可說是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成長期。地方文史工作室在這 個時期蓬勃地成長,除了部分地方文史工作室在萌芽期階段所奠下的根基外,由 於政府開始實施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藝季、社區總體營造等文化建設政策,再加 上在物質生活充足無慮後,使得更多的人漸漸重視生活品質,連休閒也追求兼具 知性與感性,這些都間接或直接促成文史工作室的發展。

然而,本土文化建設政策的推動,除了借助公部門、學者專家外,便需借助 於在地方上長期從事本土研究的文史工作者。在種種條件的配合下,加速了地方 文史工作室成長,使得有些未命名的工作室,開始有了名字。無疑地,這個時期 的文史工作室呈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

二、地方文史工作室的特質與內容

台灣在政治解嚴之後,僵化體制在人民自覺下逐漸鬆動,一股文化尋根熱從 一個地方蔓延到另一個地方。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的城市,為凸顯重現地方文化,

對鄉土文化、地方誌、地方歷史加倍用心,也讓執政當局倍感壓力,於是大規模

的地方文化重建工作於焉上場。除了政府有計畫的行動,在媒體成為焦點話題外,

由各地方政治人物所主導的文化團體,由於活動力較強,也成為帶動此波文化熱 的重要因素。此外,長期耕耘的個人和團體,也在此時紛紛浮上檯面,更多的年 輕人,也積極返鄉投入地方文化重建的工作,全省已有超過百個這類個人或團體 從事地方文史工作,讓地方的文化力量,顯現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包黛瑩,1995:

45)。

文史工作室的工作內容往往具有強烈的地域性與族群性之特質,即當地豐 富、珍貴的人文資源,無論是歷史、地方或族群文化,均讓居民或文史工作者身 感到自豪,同時激發他們的自我與省思,因而紛紛轉而以行動來實踐對家鄉的愛 與關懷。地方文史工作所涵蓋的內容甚為廣泛,若以「文史」字面來解讀,應是 從事鄉土文學、地方史與文化等相關領域的工作。

根據劉還月在 1999 年 6 月出版的《在地的花朵──台灣文史工作普查檔案》

資料顯示,文史工作室成立的原因有:對文史工作有興趣、為台灣文化盡一份心 力、承辦全國文藝季活動、鄉土教材的蒐集與研究、響應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社 區之危機意識、長期默默工作而存在的、由政治人物主導形成。文史工作室的活 動內容有以下幾種類型:藝文活動的推廣、鄉土教材的編寫、紀錄片的拍攝、老 照片的收集與展覽、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搶救、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抗爭、教育改革 的推動、讀書會的推廣、文史資源調查、地方采風報導、成長團體的互動、傳統 技藝的保存、地方產業的振興、社區兒童、青少年、老人的關懷、河川的保育、

社區刊物的發行、口述歷史的採訪…幾乎所有文化工作的推動,都可以從文史工 作室的活動中發現。

三、地方文史工作者之角色定位

投入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相貌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在職老師、退休老師、醫 師、醫檢師、記者、商人、農人、地方耆老、廟祝、地方行政人員、自由業者…

等,可說是涵蓋各行各業的人。

他們的獨立性強、有自主的定見、充滿熱情與活力,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之 間,時而合作、時而競爭,不合者甚至互相鬥爭。與公部門的關係,有的完全順 從、有的充滿對立、有的若即若離。在面對環境的破壞,積極的文史工作者,往 往扮演救火的行列,與官方、財團唱反調,但相對的也常招致挫折感。由於在地 方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公部門對其是又愛又恨。文史工作室與學界的關係至 為模糊,學界有人譏諷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專業、作品不夠水準,但其著作、報告,

有時卻又淪為學術著作的墊腳石,甚至規劃報告的「參考」範本。 因為他們長期 在地區中生活,因此累積出對地方的知識與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行有餘力者,將 自己的生活經驗、地方的典故傳說為文作記;更有餘力與專業者,也作調查與研 究(廖嘉展,2003:77)。

文史工作者除了從事文史、社區營造工作,在社區擔任代言人外,北投八頭里 協會創會理事長洪德仁將自己在團體裡定位成三種角色:1、願景描繪者:和伙伴 一起探索家鄉,有什麼是獨一無二的特色,有什麼資產是要留給子孫的,為實現 願景我可以做些什麼;2、資源協調者:在有限的資源裡如何最有效的安排,這需 要相關成員的協調;3、公關人:尋求公部門、學術資源、民間企業、非政府組織

(NGO)、社區團體、媒體等,各種資源落實整合,順利推動團體共同理念(簡 聖佑,2002:75)。

文史工作者遍佈全省各地,有孤軍長期默默耕耘者,也有結合志同道合人士 共同付出者;有視文學傳承為己任者,有立志為歷史尋根者,有獨鍾田野調查者,

有致力民間美術田野工作者、有致力族群文化者、也有以環保生態為主要關懷者;

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專家,但其目的地大都一致:希望能為地方的文化傳承盡一 份心力。

在地方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相關團體,其演變與分類一般可分 2 大類,其一 狹義以地方文史為主,其二廣義以其他文化藝文活動為主,但仍以地方文史工作 者稱呼(鄭水萍,2003:22)。多元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相關團體也涉及社區多元 的權力關係而形成。有些自主性強,有些著重在社區動員,有些著重活化面向,

鄭水萍(2003)對於第一類地方文史工作者,其特性分析如下:

1. 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

可分立案與未立案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立案可分社團與公司二種,目前 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為公司型態較少;較多部分轉型為文化協會型態。

2. 社區社團文史工作者

可分為文化人、一般志工、社區發展協會。文化人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專 業性、自主性較高。社區發展協會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社區動員力高者較

可分為文化人、一般志工、社區發展協會。文化人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專 業性、自主性較高。社區發展協會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社區動員力高者較